CN2122640U - 一次性无菌多用途输液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次性无菌多用途输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640U
CN2122640U CN 92214743 CN92214743U CN2122640U CN 2122640 U CN2122640 U CN 2122640U CN 92214743 CN92214743 CN 92214743 CN 92214743 U CN92214743 U CN 92214743U CN 2122640 U CN2122640 U CN 21226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e
responsible
charge
diplopore
syringe nee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9221474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万福
张光莉
李德芳
徐彦
朱宝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9221474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640U/zh
Publication of CN21226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640U/zh
Gran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输液装置。它是由双 孔三通针头、盖板、茂菲氏加药管、排气管、空气过滤 器、头皮针和三、四通支管用输液软管相接,还设有并 联输液器。该装置分为A、B两路,A路主要流经药 液,B路主要以排气为主。该装置解决了病原微生物 和带尘埃空气的进入;茂菲氏加药管给药,确保药物 效价不损失,还能方便地进行多种药液的输入,解决 了药物配伍禁忌,又有良好的排气系统。该装置成本 低廉,为医院和患者所广泛欢迎。

Description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特别是一种输液装置。
目前,输液在急救和疾病治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1990年《医院感染学》(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第一版中P.456~461、580~583)中报道:在临床上住院病人中,约有30~50%需要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然而在病房静脉输液过程中,对空气的带菌研究表明:除金黄色葡萄球菌外,表皮葡萄球菌的感染率近年来有上升趋势。认为这与该菌对塑料导管具有特殊的选择性和亲和力有关。其他常见的病菌还有克雷伯氏菌、肠球菌、沙雷氏菌、白色球菌、绿脓杆菌棒状杆菌等存在。研究者对医院手术室外较干净的大气浮游菌测定:含菌浓度在1235~4237个/米3的范围内作为无菌室参数。而美国外科学会则提出,浮游菌含量应小于35、175、700个/米3作用划分三个级别的空气标准。1985年国内对空气标准规定,病区冬季应小于4500~7000个/米3的浮游菌含量(成都市防疫站文件)。
由于在空气中存在上述不同的病原微生物及尘埃(特别是在空气污染较严重的地区,该问题尤为严重),在病室输液时,可通过如下环节造成输液器带菌:1.输液瓶反复经针头插入;2.未经处置的空气进入输液器的各个部位。
另外,要保证药物效价,又必须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据资料报道:青霉素与生理盐水混合,在37℃经12小时即失去效价82%;氨芐青霉素在葡萄糖溶液中极不稳定,糖溶液浓度越高分解越快。据报道,该药在5%葡萄糖溶液中,不超过3.7小时才能保证效价,在10%葡萄糖溶液中,不超过2小时才能保证效价,并不宜与其他药物配伍。
目前使用的输液管是由针头、乳胶管接茂菲氏管、接乳胶管再与头皮针相连。在针头处有一分支管与大气相通,以保持瓶内与大气压力一致。该输液管的不足之处是:1.输液管与大气直接相通,污染的空气带菌直接进入瓶内;2.无法保证药物效价及配伍禁忌;3.无法解决茂菲氏管下部的排气问题;4.由于加药及加液多次插入或拔出针头很容易带来瓶内液体的污染;5.瓶口插针处祼露在外极易受到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可以阻挡大气中病原微生物及尘埃进入、能保证药物效价、解决药物配伍禁忌,解决排气问题的一次性空气灭菌多用途输液装置。
本设计的构造是将该装置分为A、B两条主,A主管由双孔三通针头(或两根单孔针头)、盖板、三通管、茂菲氏加药管、排气管、头皮针顺次用输液软管连接,主要流经药液。B主管由空气过滤器、四通管、三通管顺次用输液软管与A主管的排气管连接,主要排出输液软管中的气体。A、B主管之间相互有三处连接:A主管的双孔三通针头(或两根单孔针头中的一根针头)与B主管相通,使输液软管与大气压力一致;A主管的茂菲氏加药管与B主管相通,使茂菲氏加药管在加药时达到与大气压力一致;A主管的排气管与B主管相通可以将排气管中的气体被排出,确保头皮针处无空气进入。
另设一个并联输液器,由双孔四通针头与一个三通管用输液软管连接,该双孔四通针头可与B主管相通,能使并联输液瓶与大气压力一致;该三通管可以与A主管的相通,能使并联输液瓶中的药液流入A主管中。
还可有若干个并联输液器并联使用。供输用不同的药液,也可解决药物配伍禁忌问题,还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能完全避免带病原微生物和被污染空气进入液体瓶内,确保瓶内液体无菌、洁净;
2.能减少瓶口插针处裸露污染;
3.避免了更换液体或加药时,反复拨出和插入针头带来的瓶内污染;
4.克服了药物在长时间输液中,效价降低的问题;
5.解决了在输液中药物配伍禁忌难题;
6.能随时方便地选择液体的种类,有利于治疗和抢救;
7.该装置制作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安全;
8.大大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附图的图面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茂菲氏管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空气过滤器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空气过滤器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并联输液器的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并联输液器的左视图。
本实用新型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参见附图1~6,一种一次性无菌多用途输液装置,分为A、B两条主管[1]、[2]。
A主管[1]的结构是:双孔三通针头[3](或两根单孔针头)、盖板[4]、三通管[5]、茂菲氏加药管[6]、排气管[7]、头皮针[8]顺次用输液软管连接。
B主管[2]的结构是:空气过滤器[9]、四通管[10]、三通管[11]顺次用输液软管连接。
A、B主管之间的连接结构如下:1.A主管[1]的双孔三通针头[3](或两根单孔针头中的一根针头)与B主管[2]的四通管[10]相通,2.A主管的茂菲氏加药管[6]与B主管的三通管[11]相通,3.A主管的排气管[7]与B主管的三通管[11]相通,
另设有并联输液器[12],它是由双孔四通针头[13]加盖板[4]和一个三通管[14]用输液软管相连,B主管的四通管[10]可以与至少一个并联输液器[12]中双孔四针头[13]的一个气体支管[15]相并联,A主管的三通管[5]可以与至少一个并联输液器[12]中三通管[14]的一个液体支管[16]相并联,A、B主管和串联输液器的未使用端均用活塞[17]封口。
茂菲氏加药管[6]在瓶壁上设有刻度,容量在5~100ml。上部有三个开口:一个开口为加药口[18]、一个开口为进气口[19]、一个为茂菲氏管口[20],下端有一个液体出口[21],。
空气过滤器[9]为一个园锥形或柱形,开口处由空心封盖[22]盖着一张空气过滤膜[23],过滤器上设有一个挂钩[24]。
在A主管双孔三通针头[3]与三通管[5]之间、A主管的茂菲氏加药管[6]与B主管的三通管[11]之间、并联输液器的双孔四通针头[13]与三通管[14]之间分别设有截流阀[25];在排气管[7]和头皮针[8]之间设有一个限流阀[26]。

Claims (4)

1、一种一次性无菌多用途输液装置,由针头、茂菲氏管、头皮针用输液软管将其顺次连接,其特征在于改进的实用新型分为A、B两条主管[1]、[2]:
(1)A主管[1]的结构如下:
双孔三通针头[3](或两根单孔针头)、盖板[4]、三通管[5]、茂菲氏加药管[6]、排气管[7]、头皮针[8]顺次用输液软管连接,
(2)B主管[2]的结构如下:
空气过滤器[9]、四通管[10]、三通管[11]顺次用输液软管连接,
(3)A、B主管之间的连接结构如下:
(3.1)A主管[1]的双孔三通针头[3](或两根单孔针头中的一根针头)与B主管[2]的四通管[10]相通,
(3.2)A主管的茂菲氏加药管[6]与B主管的三通管[11]相通,
(3.3)A主管的排气管[7]与B主管的三通管[11]相通,
(4)并联输液器[12]是由双孔四通针头[13]加盖板[4]和一个三通管[14]用输液软管相连,
(5)B主管的四通管[10]可以与至少一个并联输液器[12]中双孔四针头[13]的一个气体支管[15]相并联,
(6)A主管的三通管[5]可以与至少一个并联输液器[12]中三通管[14]的一个液体支管[16]相并联,
(7)A、B主管和串联输液器的未使用端均用活塞[17]封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无菌多用途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茂菲氏加药管[6]在瓶壁上有刻度,容量在5~100ml,上部有三个开口,一个开口为加药口[18]、一个开口为进气口[19]、一个为茂菲氏管口[20],下端有一个液体出口[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无菌多用途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空气过滤器[9]为一个园锥形或柱形,开口处由空心封盖[22]盖着一张空气过滤膜[23],过滤器上设有一挂钩[2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无菌多用途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在A主管双孔三通针头[3]与三通管[5]之间、A主管的茂菲氏加药管[6]与B主管的三通管[11]之间、并联输液器的双孔四通针头[13]与三通管[14]之间分别设有截流阀[25];在排气管[7]和头皮针[8]之间设有一个限流阀[26]。
CN 92214743 1992-06-12 1992-06-12 一次性无菌多用途输液装置 Granted CN21226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2214743 CN2122640U (zh) 1992-06-12 1992-06-12 一次性无菌多用途输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2214743 CN2122640U (zh) 1992-06-12 1992-06-12 一次性无菌多用途输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640U true CN2122640U (zh) 1992-11-25

Family

ID=49592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2214743 Granted CN2122640U (zh) 1992-06-12 1992-06-12 一次性无菌多用途输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640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91121B (zh) * 2007-09-19 2011-03-16 王连香 一次性双能输液器及其工作方法
CN102335097A (zh) * 2011-08-03 2012-02-01 纽迪希亚制药(无锡)有限公司 肠内营养滴注管及应用该滴注管的方法
CN103127574A (zh) * 2013-02-08 2013-06-05 郑运婷 手动多瓶输液装置
CN107206160A (zh) * 2015-02-09 2017-09-26 株式会社小林 瓶针管套及使用该瓶针管套的输液组的前处置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91121B (zh) * 2007-09-19 2011-03-16 王连香 一次性双能输液器及其工作方法
CN102335097A (zh) * 2011-08-03 2012-02-01 纽迪希亚制药(无锡)有限公司 肠内营养滴注管及应用该滴注管的方法
CN102335097B (zh) * 2011-08-03 2014-05-28 纽迪希亚制药(无锡)有限公司 肠内营养滴注管
CN103127574A (zh) * 2013-02-08 2013-06-05 郑运婷 手动多瓶输液装置
CN103127574B (zh) * 2013-02-08 2014-08-27 郑运婷 手动多瓶输液装置
CN107206160A (zh) * 2015-02-09 2017-09-26 株式会社小林 瓶针管套及使用该瓶针管套的输液组的前处置方法
CN107206160B (zh) * 2015-02-09 2022-03-25 株式会社小林 瓶针管套及使用该瓶针管套的输液组的前处置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21848B (zh) 一次性使用无针输液接头消毒装置
CN206730147U (zh) 一种输液配药机器人
CN206315311U (zh) 一次性使用无针输液接头消毒装置
CN2122640U (zh) 一次性无菌多用途输液装置
Vasilakis et al. Answering the fat emulsion contamination question: three in one admixture vs conventional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in a clinical setting
CN2505099Y (zh) 一种瓶式输液器
CN213554409U (zh) 一种输液用四腔接头装置
CN216319216U (zh) 一种静脉输液器滴壶
CN1220532C (zh) 一种瓶式输液器
CN2260616Y (zh) 只穿刺一次的可互换的输血输液两用器
CN215740975U (zh) 一种插板式防污染输液加药设备
CN200951193Y (zh) 一种一次性输液袋
CN2465722Y (zh) 输液瓶空气过滤消毒器
CN213554796U (zh) 一种新型中医肛肠治疗用给药装置
Brismar et al. Bacterial contamination of intravenous line side ports of different designs
CN218684502U (zh) 一种集采样和治疗于一体的注射装置
Allinson et al. Compounding times and contamination rates associated with the preparation of intravenous admixtures in three types of plastic containers
CN211132686U (zh) 普通外科消毒装置
CN209827567U (zh) 一种静脉配药装置
Napier et al. Management of peritonitis complicating 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 an Australian perspective
CN2424774Y (zh) 负压吸引加药装置
CN2137532Y (zh) 医院手术室用的输液器
CN2608020Y (zh) 封闭型输液器
CN101085380A (zh) 防病菌感染的一次性压力输液、输血器
CN201719625U (zh) 一次性输液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