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61300U - 一种地拖脱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拖脱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61300U
CN212261300U CN202020400568.3U CN202020400568U CN212261300U CN 212261300 U CN212261300 U CN 212261300U CN 202020400568 U CN202020400568 U CN 202020400568U CN 212261300 U CN212261300 U CN 2122613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p
barrel
rod
connecting piec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0056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秋生
黄均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40056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613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613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6130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Implements For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拖脱水装置,包括筒体和脱水装置,筒体包括盛装部和安装部,筒体中设置隔板,筒体通过隔板分隔形成盛装部和安装部,盛装部设置于安装部上方,脱水装置设置于筒体中,用于对拖把进行脱水,包括固定杆、活动杆和往复驱动组件,固定杆设置于盛装部中,活动杆设置在固定杆一侧,往复驱动组件设置于筒体中,往复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活动杆远离或靠近固定杆移动。上述地拖脱水装置,通过固定杆直接固定在筒体上,活动杆通过连接件和第一转轴连接筒体,比起现有的漏斗状沥水结构只是简单的卡设在筒体上更加的稳固,更加方便、实用、高效率,且轻巧简洁。

Description

一种地拖脱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洗工具,尤其是一种地拖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拖把脱水桶一般为在脱水桶中设置有漏斗状沥水结构,通过将拖把放置在沥水结构中,之后按压拖把,使得拖把上的水挤出并通过设置于沥水结构周边的通孔流进脱水桶中,以达到脱水的目的,然而该种脱水桶在脱水的时候通常取决于使用者在按压拖把时的力度,按压拖把的力度越大,就能沥出更多的水,一般的沥水结构是通过卡设在脱水桶边缘,在按压拖把力度太大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连接结构损坏而整个脱水桶失去了脱水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沥水结构不易损坏的地拖脱水装置。
一种地拖脱水装置,包括筒体和脱水装置,筒体包括盛装部和安装部,筒体中设置隔板,筒体通过隔板分隔形成盛装部和安装部,盛装部设置于安装部上方;
脱水装置设置于筒体中,用于对拖把进行脱水,包括固定杆、活动杆和往复驱动组件,固定杆设置于盛装部中,活动杆设置在固定杆一侧,往复驱动组件设置于筒体中,往复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活动杆远离或靠近固定杆移动。
优选的,固定杆设置于盛装部中的横向两侧壁之间,活动杆设置于固定杆一侧,往复驱动组件有两组,两组往复驱动组件分别设置于活动杆两端,往复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活动杆靠近或远离固定杆而进行弧形往复移动。
优选的,往复驱动组件包括连接件、连杆、踏板和弹簧,连接件中部通过第一转轴固定于筒体的横向侧壁上,连接件一端对应连接活动杆一端,连接件另一端活动连接连杆一端,连杆另一端活动连接踏板,踏板设置于安装部中,踏板用于驱动连杆远离固定杆,弹簧连接踏板和隔板,弹簧具有带动踏板往远离筒体底部一侧移动的趋势。
优选的,隔板对应连杆设置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下方设置有漏斗型防漏件,连杆背离连接件一端依次贯穿第一通孔和防漏件,防漏件用于防止盛装部中的水泄露至安装部中。
优选的,连接件为V型连接件,V型连接件的转角处通过第一转轴连接筒体的横向侧壁,第一转轴一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筒体,第一转轴另一侧贯穿连接件,且第一转轴位于连接件背离筒体侧壁一端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中设置有Ω型限位件,限位件用于限制连接件脱离第一转轴。
优选的,踏板纵向一端活动连接筒体,踏板纵向另一端横向两侧横向延伸形成突起部,突起部通过弹簧连接隔板,连杆背离连接件一端通过活动件连接突起部。
优选的,活动件包括连杆上设置的套环,突起部上对应套环设置凸起,套环套设在凸起上,连杆通过套环和凸起配合可旋转连接突起部。
优选的,活动件包括连杆背离连接件一端设置的横向延伸的第三转轴,突起部上对应第三转轴设置有第三通孔,第三转轴插设于第三通孔中,连杆通过第三转轴和第三通孔配合可旋转连接突起部。
优选的,两组连杆背离连接件一端通过横杆相连接形成凵型连杆,突起部中设置横向贯通踏板和突起部的第四通孔,横杆设置于第四通孔中。
优选的,隔板为“乁”型隔板。
上述地拖脱水装置,通过固定杆直接固定在筒体上,活动杆通过连接件和第一转轴连接筒体,比起现有的漏斗状沥水结构只是简单的卡设在筒体上更加的稳固;
通过将隔板设置成“乁”型,可以较大程度增加盛装部的体积而减少安装部的体积,较大程度的利用盛装部的体积来盛装水,避免盛装的水太少而频繁换水;
通过往复驱动组件驱动活动杆靠近固定杆,并将拖把放置在活动杆和固定杆之间,之后通过活动杆和固定杆配合对拖把进行挤压,使用者可根据想要的沥水程度控制活动杆对拖把的挤压力度,然后将拖把从活动杆和固定杆之间取出,此时由于活动杆一直对拖把有一个挤压效果,在取出拖把过程中还会不断的进行沥水,达到对拖把进行脱水的目的,更加方便、实用、高效率,且轻巧简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地拖脱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地拖脱水装置的正视图;
图3是图2中沿A-A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地拖脱水装置隐去筒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地拖脱水装置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见图1和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地拖脱水装置,包括筒体100和脱水装置,筒体100包括盛装部130和安装部120,所述盛装部130设置在筒体100中,所述盛装部130用于盛装水,所述安装部120设置在盛装部130下方,脱水装置设置于筒体100中,用于对拖把进行脱水,包括固定杆210、活动杆220和往复驱动组件,所述固定杆210设置于盛装部130中,所述活动杆220设置在固定杆210一侧,所述往复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筒体100中,所述往复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活动杆220远离或靠近所述固定杆210移动。
请参见图1-2,进一步的,所述筒体上设置有提手,提手用于提起筒体进行移动,更加方便。
通过往复驱动组件驱动活动杆220靠近固定杆210,并将拖把放置在活动杆220和固定杆210之间,之后通过活动杆220和固定杆210配合对拖把进行挤压,使用者可根据想要的沥水程度控制活动杆220对拖把的挤压力度,然后将拖把从活动杆220和固定杆210之间取出,此时由于活动杆220一直对拖把有一个挤压效果,在取出拖把过程中还会不断的进行沥水,达到对拖把进行脱水的目的。
由于活动杆220是人为可控驱动的,所以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想要的拖把含水量来进行脱水,在比较光滑的地面上拖地时,可以适当的减少拖把中的含水量,通过加大活动杆220对拖把的挤压力度来达到;在比较粗糙的地面上拖地时,可以适当的增加拖把中的含水量,通过减少活动杆220对拖把的挤压力度来达到。
本实用新型,脱水更加高效且可控,方便调节脱水程度,而且整个筒体看上去更加简洁,盛装部中只有活动杆和固定杆,使得拖把在盛装部中清洗时有较大的空间进行搅拌,更加方便使用。
而且固定杆210是直接固定在筒体100上的,活动杆220通过连接件231和第一转轴236连接筒体100,比起现有的漏斗状沥水结构只是简单的卡设在筒体100上更加的稳固。
请参见图3,具体的,筒体100中设置隔板110,所述隔板110设置于筒体100横向两侧壁之间,通过设置隔板110,将筒体100分为为于上部的盛装部130和位于下部的安装部120。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110为“乁”型隔板110,通过将隔板110设置成“乁”型,可以较大程度增加盛装部130的体积而减少安装部120的体积,较大程度的利用盛装部130的体积来盛装水,避免盛装的水太少而频繁换水。
请参见图1和图3,具体的,所述固定杆210设置于所述盛装部130中横向两侧壁之间,所述活动杆220设置于所述固定杆210一侧,所述往复驱动组件有两组,两组所述往复驱动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活动杆220两端,所述往复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活动杆220靠近或远离所述固定杆210而进行弧形往复移动。
请参见图4,具体的,所述往复驱动组件包括连接件231、连杆232、踏板235和弹簧234,所述连接件231中部通过第一转轴236固定于所述筒体100的横向侧壁上,所述连接件231一端对应连接所述活动杆220一端,所述连接件231另一端活动连接所述连杆232一端,所述连杆232另一端活动连接所述踏板235,所述踏板235设置于所述安装部120中,所述踏板235用于驱动所述连杆232远离所述固定杆210,进而驱动所述连接件231转动,以达到驱动所述活动杆220靠近所述固定杆210的目的,所述弹簧234连接所述踏板235和隔板110,所述弹簧234具有带动所述踏板235往远离筒体100底部一侧移动的趋势。
请参见图1、图3和图4,具体的,所述隔板110对应所述连杆232设置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下方设置有漏斗型防漏件233,所述连杆232背离所述连接件231一端依次贯穿所述第一通孔和防漏件233,所述防漏件233用于防止盛装部130中的水泄露至安装部120中。
具体的,所述防漏件233顶部至底部之间设置有若干可展开的褶皱,所述防漏件233底部对应于所述连杆232的大小形状设置有第五通孔,所述连杆232贯穿所述第五通孔。
具体的,所述第五通孔中通过防水胶将连杆232和防漏件233固定连接。
由于防漏件233上设置有可展开或收缩的褶皱,所以在连杆232上下移动时,防漏件233底部会跟着上下移动,而不会导致第五通孔有漏隙而漏水。
请参见图1、图3和图4,具体的,所述连接件231为V型连接件231,所述V型连接件231的转角处通过所述第一转轴236连接筒体100的横向侧壁,所述第一转轴236一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筒体100,所述第一转轴236另一侧贯穿所述连接件231,且所述第一转轴236位于所述连接件231背离所述筒体100侧壁一端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中设置有Ω型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用于限制连接件231脱离所述第一转轴236。
请参照图1,具体的,所述限位件底部和顶部分别在第二通孔的两端,由于限位件顶部和底部的长度均大于第二通孔的直径,使得限位件不会从第二通孔中掉落,也可限制连接件231从第一转轴236处脱落。
当然,所述V型连接件231形成的转角角度可以由实际工作中的需要来决定,由于所述活动杆220的运动轨迹为弧形,所以随着转角角度逐渐变大,所述连接件231背离所述活动杆220一侧会逐渐接近隔板110,在踏板235通过连杆232驱动连接件231转动时,在连接件231两端旋转同样角度的情况下,连接件231背离所述活动杆220一端会逐渐往背离所述筒体100纵向前壁移动,而导致需要逐渐增大踏板235的纵向长度,而随着增大踏板235的纵向长度,会使得更难于踩下踏板235。
请参见图3-4,具体的,所述踏板235纵向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筒体100,所述踏板235纵向另一端横向两侧横向延伸形成突起部237,所述突起部237通过所述弹簧234连接所述隔板110,所述连杆232背离所述连接件231一端通过活动件连接所述突起部237。
具体的,所述踏板235通过第二转轴可转动连接所述筒体100。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活动件为在连杆232上设置套环,突起部237上对应所述套环设置凸起,套环套设在凸起上,所述连杆232通过套环和凸起配合可旋转连接突起部237。
当然,所述活动件也可以为其他具有转动连接关系的部件配合安装,例如,所述活动件为在连杆232上背离所述连接件231一端设置横向延伸的第三转轴,所述突起部237上对应所述第三转轴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转轴插设于所述第三通孔中,所述连杆232通过所述第三转轴和第三通孔配合可旋转连接突起部237。
另一种实施例中,两组所述连杆232背离所述连接件231一端通过横杆相连接形成凵型连杆232,所述突起部237中设置横向贯通所述踏板235和突起部237的第四通孔,所述横杆设置于所述第四通孔中,达到所述连杆232可转动连接所述踏板235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通过踩踏踏板235,并拉扯连杆232向下移动,此时连杆232带动连接件231逆时针转动,使得活动杆220向固定杆210逆时针旋转靠近,将拖把放置在固定杆210靠近活动杆220一侧,当活动杆220旋转并挤压拖把时,将拖把用力抽出,达到对拖把进行脱水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地拖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筒体(100),包括盛装部(130)和安装部(120),筒体(100)中设置隔板(110),所述筒体(100)通过隔板(110)分隔形成盛装部(130)和安装部(120),所述盛装部(130)设置于所述安装部(120)上方;
脱水装置,设置于筒体(100)中,用于对拖把进行脱水,包括固定杆(210)、活动杆(220)和往复驱动组件,所述固定杆(210)设置于盛装部(130)中,所述活动杆(220)设置在固定杆(210)一侧,所述往复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筒体(100)中,所述往复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活动杆(220)远离或靠近所述固定杆(210)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拖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210)设置于所述盛装部(130)中的横向两侧壁之间,所述活动杆(220)设置于所述固定杆(210)一侧,所述往复驱动组件有两组,两组所述往复驱动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活动杆(220)两端,所述往复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活动杆(220)靠近或远离所述固定杆(210)而进行弧形往复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拖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驱动组件包括连接件(231)、连杆(232)、踏板(235)和弹簧(234),所述连接件(231)中部通过第一转轴(236)固定于所述筒体(100)的横向侧壁上,所述连接件(231)一端对应连接所述活动杆(220)一端,所述连接件(231)另一端活动连接所述连杆(232)一端,所述连杆(232)另一端活动连接所述踏板(235),所述踏板(235)设置于所述安装部(120)中,所述踏板(235)用于驱动所述连杆(232)远离所述固定杆(210),所述弹簧(234)连接所述踏板(235)和隔板(110),所述弹簧(234)具有带动所述踏板(235)往远离筒体(100)底部一侧移动的趋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拖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10)对应所述连杆(232)设置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下方设置有漏斗型防漏件(233),所述连杆(232)背离所述连接件(231)一端依次贯穿所述第一通孔和防漏件(233),所述防漏件(233)用于防止盛装部(130)中的水泄露至安装部(120)中。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拖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31)为V型连接件(231),所述V型连接件(231)的转角处通过所述第一转轴(236)连接筒体(100)的横向侧壁,所述第一转轴(236)一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筒体(100),所述第一转轴(236)另一侧贯穿所述连接件(231),且所述第一转轴(236)位于所述连接件(231)背离所述筒体(100)侧壁一端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中设置有Ω型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用于限制连接件(231)脱离所述第一转轴(236)。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拖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235)纵向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筒体(100),所述踏板(235)纵向另一端横向两侧横向延伸形成突起部(237),所述突起部(237)通过所述弹簧(234)连接所述隔板(110),所述连杆(232)背离所述连接件(231)一端通过活动件连接所述突起部(237)。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拖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包括连杆(232)上设置的套环,所述突起部(237)上对应所述套环设置凸起,所述套环套设在所述凸起上,所述连杆(232)通过所述套环和所述凸起配合可旋转连接所述突起部(237)。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拖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包括所述连杆(232)背离所述连接件(231)一端设置的横向延伸的第三转轴,所述突起部(237)上对应所述第三转轴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转轴插设于所述第三通孔中,所述连杆(232)通过所述第三转轴和第三通孔配合可旋转连接所述突起部(237)。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拖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连杆(232)背离所述连接件(231)一端通过横杆相连接形成凵型连杆(232),所述突起部(237)中设置横向贯通所述踏板(235)和所述突起部(237)的第四通孔,所述横杆设置于所述第四通孔中。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拖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10)为“乁”型隔板(110)。
CN202020400568.3U 2020-03-25 2020-03-25 一种地拖脱水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2613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00568.3U CN212261300U (zh) 2020-03-25 2020-03-25 一种地拖脱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00568.3U CN212261300U (zh) 2020-03-25 2020-03-25 一种地拖脱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61300U true CN212261300U (zh) 2021-01-01

Family

ID=73883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00568.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261300U (zh) 2020-03-25 2020-03-25 一种地拖脱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613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56181B (zh) 可拆卸挤压平板拖把清洁工具
CN212879195U (zh) 一种新型平板拖把清洁工具
CN215227330U (zh) 污水分流式平板拖把清洁桶
CN212261300U (zh) 一种地拖脱水装置
CN112323532B (zh) 一种造纸快速脱水装置
CN215429994U (zh) 一种pu鞋用上胶装置
CN112939402B (zh) 一种农业领域粪便烘干机
CN217179951U (zh) 一种土壤检测用表层土壤取样装置
CN207099601U (zh) 一种农业机械牵引装置
CN201026192Y (zh) 壁挂式拖把挤水器
CN206080001U (zh) 一种晾衣杆
CN209346938U (zh) 一种平板拖把用清洁结构
CN2197943Y (zh) 带挤水装置的双面板式拖把
CN204455956U (zh) 地面清洁器
CN211381172U (zh) 一种拖把桶
CN210421845U (zh) 一种室内装修用地板缝清理装置
CN215348761U (zh) 一种用于拖把的挤水装置以及拖把
CN218505325U (zh) 一种固液分离的垃圾压榨机
CN218854336U (zh) 一种流动相的采集装置
CN2348763Y (zh) 拖把脱水桶
CN216726036U (zh)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过滤装置
CN208404439U (zh) 一种脚踩式挤水平拖清洗桶
CN214434078U (zh) 一种新型的挤压平板拖把清洁工具
CN209611041U (zh) 发泡棉拖把清洁工具
CN213850555U (zh) 一种挤水机构及清洁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