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60932U - 一种吧椅的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吧椅的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60932U
CN212260932U CN202020973868.0U CN202020973868U CN212260932U CN 212260932 U CN212260932 U CN 212260932U CN 202020973868 U CN202020973868 U CN 202020973868U CN 212260932 U CN212260932 U CN 2122609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ckle
inner panel
bar chair
inner plate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7386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随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Tianhe Intelligent Furnitu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Tianhe Intelligent Furnitu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Tianhe Intelligent Furnitu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Tianhe Intelligent Furnitu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7386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609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609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609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吧椅的连接结构,属于办公家具领域,针对现有一体成型的塑料材质的吧椅不能很好地兼顾使用性能和制造成本的问题,采用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吧椅的连接结构,包括座壳、靠背壳、内板和软质层,内板位于靠背壳和软质层之间,至少两个间隔布置的卡扣设置在内板上,其第一端与内板相连,第二端向下弯折后与内板的外表面间隔布置,靠背壳的顶部下凹形成容纳腔,容纳腔的腔壁包括前壁、后壁和底壁,卡扣的第二端伸入容纳腔中被前壁和后壁限位,前壁伸入卡扣第二端与内板外表面的间隔处,螺纹紧固件将卡扣紧配合在容纳腔中,使得内板和座壳可拆卸式连接。分体式的结构中,每个部分可单独加工,强度满足要求,同时成型难度低。

Description

一种吧椅的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办公家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吧椅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吧椅的靠背与人体接触并受力,采用一体成型方式制备时,未设增强结构时靠背处通常需要较厚的壁厚,而这又不能满足轻质要求,而在靠背处采用一体式的增强结构时,开模成本往往较高,不利于批量生产,即一体成型的塑料材质的吧椅不能很好地兼顾使用性能和制造成本。为此,需要一款质轻、成型难度较低并且强度能够满足使用要求的吧椅。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一体成型的塑料材质的吧椅不能很好地兼顾使用性能和制造成本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吧椅的连接结构,靠背处采用彼此限位的分体式增强结构,使得靠背能够满足使用要求的强度,同时成型难度和开模成本均有所降低,适于批量生产。
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吧椅的连接结构,包括座壳、靠背壳、内板和软质层,所述座壳和靠背壳一体成型,内板位于靠背壳和软质层之间,至少两个间隔布置的卡扣设置在所述内板上,其第一端与内板相连,第二端向下弯折后与所述内板的外表面间隔布置,所述靠背壳的顶部下凹形成一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腔壁包括前壁、后壁和底壁,所述卡扣的第二端伸入所述容纳腔中被前壁和后壁限位,所述前壁伸入卡扣第二端与内板外表面的间隔处,一螺纹紧固件将卡扣紧配合在容纳腔中,使得内板和座壳可拆卸式连接。
内板在靠背壳的受力处进行支撑,使得吧椅的连接结构强度能够满足使用要求;分体式的结构中,每个部分可单独加工,降低成型难度,有利于实现批量生产。
进一步地,所述容纳腔呈上大下小的扩口状,其底壁上设有限位孔,所述卡扣的第二端的截面呈楔形,至少一个卡扣上设有与限位孔位置适配的限位槽,一带有螺纹的限位件限位于所述限位槽中,所述螺纹紧固件穿过限位孔被限位件限位。螺纹紧固件紧固的方向为竖向,采用楔形和扩口状的结构,有利于卡扣和容纳腔在紧固方向上实现紧配合,能够有效防止松动、脱落。
进一步地,所述前壁上设有多个竖向设置的凸筋,所述凸筋上窄下宽,其外表面与靠背壳的外表面彼此相抵。凸筋与靠背壳外表面相接触时,接触面较小,摩擦力也相应较小,便于快速拆装,凸筋为上窄下宽的楔形结构,装配时,随着螺纹紧固件逐渐旋紧,凸筋与靠背壳之间的装配力也逐渐增强,整体结构稳定并具有较好的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前壁的顶部成弧形,多个凸筋沿前壁顶部的轮廓呈中间高两边低状分布。短小的凸筋位于两边,保证前壁具有较高的强度,长直的凸筋位于中间,保证前壁具有较好的弹性。
进一步地,所述内板上部的轮廓面与所述后壁上部的轮廓面形状适配,以保证吧椅具有较好造型。
进一步地,所述内板具有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软质层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上,所述卡扣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面上。卡扣位于第二侧面上,当内板与椅背壳配合时,第二侧面被容纳腔挡住,软质层位于内板的第一侧面,既能满足舒适要求,又能挡住内板的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软质层外侧设有网布层,所述网布层位于软质层外侧,其端部连接在内板的第二侧面上,将软质层和内板的轮廓面包覆。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侧面上设有与内板轮廓形状适配的凹槽,所述网布层的端部限位于所述凹槽中。这样网布层的端部在内板与椅背壳安装完成后可以隐藏在两者的连接处,不会外露。
进一步地,所述卡扣的两侧设有支撑筋,两支撑筋的上端与内板连为一体,下端与卡扣连为一体,支撑筋的外表面与所述后壁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靠背壳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位于所述容纳腔的下方,为安装螺纹紧固件让位,同时,设置通孔还具有美观和搬运方便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内板上开有脱模孔,所述脱模孔位于卡扣第一端与内板连接处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内板在靠背壳的受力处进行支撑,使得吧椅的连接结构强度能够满足使用要求;分体式的结构中,每个部分可单独加工,降低成型难度,有利于实现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座壳和靠背壳俯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座壳和靠背壳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座壳;2-靠背壳;21-前壁;211-凸筋;22-后壁;23-底壁;231-限位孔;24-通孔;3-内板;31-凹槽;32-脱模孔;4-软质层;5-卡扣;51-支撑筋;52-限位槽;6-螺纹紧固件;7-限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施例的吧椅的连接结构,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座壳1、靠背壳2、内板3和软质层4,所述座壳1和靠背壳2一体成型,内板3位于靠背壳2和软质层4之间,至少两个间隔布置的卡扣5设置在所述内板3上,其第一端与内板3相连,第二端向下弯折后与所述内板3的外表面间隔布置,所述靠背壳2的顶部下凹形成一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腔壁包括前壁21、后壁22和底壁23,所述卡扣5的第二端伸入所述容纳腔中被前壁21和后壁22限位,所述前壁21伸入卡扣5第二端与内板3外表面的间隔处,螺纹紧固件6将卡扣5紧配合在容纳腔中,使得内板3和座壳1可拆卸式连接。
内板3在靠背壳2的受力处进行支撑,使得吧椅的连接结构强度能够满足使用要求;分体式的结构中,每个部分可单独加工,降低成型难度,有利于实现批量生产。
所述容纳腔呈上大下小的扩口状,其底壁23上设有限位孔231,所述卡扣5的第二端的截面呈楔形,至少一个卡扣5上设有与限位孔231位置适配的限位槽52,一带有螺纹的限位件7限位于所述限位槽52中,所述螺纹紧固件6穿过限位孔231被限位件7限位。螺纹紧固件6紧固的方向为竖向,采用楔形和扩口状的结构,有利于卡扣5和容纳腔在紧固方向上实现紧配合,能够有效防止松动、脱落。
所述前壁21上设有多个竖向设置的凸筋211,所述凸筋211上窄下宽,其外表面与靠背壳2的外表面彼此相抵。凸筋211与靠背壳2外表面相接触时,接触面较小,摩擦力也相应较小,便于快速拆装,凸筋211为上窄下宽的楔形结构,装配时,随着螺纹紧固件6逐渐旋紧,凸筋211与靠背壳2之间的装配力也逐渐增强,整体结构稳定并具有较好的强度。
所述前壁21的顶部成弧形,多个凸筋211沿前壁21顶部的轮廓呈中间高两边低状分布。短小的凸筋211位于两边,保证前壁21具有较高的强度,长直的凸筋211位于中间,保证前壁21具有较好的弹性。
所述内板3上部的轮廓面与所述后壁22上部的轮廓面形状适配,以保证吧椅具有较好造型。
所述内板3具有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软质层4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上,所述卡扣5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面上。卡扣5位于第二侧面上,当内板3与椅背壳配合时,第二侧面被容纳腔挡住,软质层4位于内板3的第一侧面,既能满足舒适要求,又能挡住内板3的结构。
所述软质层4外侧设有网布层,所述网布层位于软质层4外侧,其端部连接在内板3的第二侧面上,将软质层4和内板3的轮廓面包覆。
所述第二侧面上设有与内板3轮廓形状适配的凹槽31,所述网布层的端部限位于所述凹槽31中。这样网布层的端部在内板3与椅背壳安装完成后可以隐藏在两者的连接处,不会外露。
所述卡扣5的两侧设有支撑筋51,两支撑筋51的上端与内板3连为一体,下端与卡扣5连为一体,支撑筋51的外表面与所述后壁22贴合。
所述靠背壳2上设有通孔24,所述通孔24位于所述容纳腔的下方,为安装螺纹紧固件6让位,同时,设置通孔24还具有美观和搬运方便的作用。
所述内板3上开有脱模孔32,所述脱模孔32位于卡扣5第一端与内板3连接处的下方,以方便脱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的范围中。

Claims (10)

1.一种吧椅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座壳(1)、靠背壳(2)、内板(3)和软质层(4),所述座壳(1)和靠背壳(2)一体成型,内板(3)位于靠背壳(2)和软质层(4)之间,至少两个间隔布置的卡扣(5)设置在所述内板(3)上,其第一端与内板(3)相连,第二端向下弯折后与所述内板(3)的外表面间隔布置,所述靠背壳(2)的顶部下凹形成一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腔壁包括前壁(21)、后壁(22)和底壁(23),所述卡扣(5)的第二端伸入所述容纳腔中被前壁(21)和后壁(22)限位,所述前壁(21)伸入卡扣(5)第二端与内板(3)外表面的间隔处,一螺纹紧固件(6)将卡扣(5)紧配合在容纳腔中,使得内板(3)和座壳(1)可拆卸式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吧椅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呈上大下小的扩口状,其底壁(23)上设有限位孔(231),所述卡扣(5)的第二端的截面呈楔形,至少一个卡扣(5)上设有与限位孔(231)位置适配的限位槽(52),一带有螺纹的限位件(7)限位于所述限位槽(52)中,所述螺纹紧固件(6)穿过限位孔(231)被限位件(7)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吧椅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壁(21)上设有多个竖向设置的凸筋(211),所述凸筋(211)上窄下宽,其外表面与靠背壳(2)的外表面彼此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吧椅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壁(21)的顶部成弧形,多个凸筋(211)沿前壁(21)顶部的轮廓呈中间高两边低状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吧椅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3)具有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软质层(4)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上,所述卡扣(5)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吧椅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层(4)外侧设有网布层,所述网布层位于软质层(4)外侧,其端部连接在内板(3)的第二侧面上,将软质层(4)和内板(3)的轮廓面包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吧椅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面上设有与内板(3)轮廓形状适配的凹槽(31),所述网布层的端部限位于所述凹槽(31)中。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吧椅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5)的两侧设有支撑筋(51),两支撑筋(51)的上端与内板(3)连为一体,下端与卡扣(5)连为一体,支撑筋(51)的外表面与所述后壁(22)贴合。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吧椅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3)上部的轮廓面与所述后壁(22)上部的轮廓面形状适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吧椅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壳(2)上设有通孔(24),所述通孔(24)位于所述容纳腔的下方,为安装螺纹紧固件(6)让位,所述内板(3)上开有脱模孔(32),所述脱模孔(32)位于卡扣(5)第一端与内板(3)连接处的下方。
CN202020973868.0U 2020-06-01 2020-06-01 一种吧椅的连接结构 Active CN2122609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73868.0U CN212260932U (zh) 2020-06-01 2020-06-01 一种吧椅的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73868.0U CN212260932U (zh) 2020-06-01 2020-06-01 一种吧椅的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60932U true CN212260932U (zh) 2021-01-01

Family

ID=73879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73868.0U Active CN212260932U (zh) 2020-06-01 2020-06-01 一种吧椅的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609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78598B2 (en) Base plate for a chair
US20120313419A1 (en) Stretching structure of chair upholstery material
JP2007130364A5 (zh)
CA2750109C (en) Support member
CN212260932U (zh) 一种吧椅的连接结构
US9022482B2 (en) Stretching structure of a tension member for a chair
JP2001137065A (ja) 座あるいは背凭れ等の椅子の構造物
KR200462045Y1 (ko) 착탈식 커버를 가지는 의자
JP2885016B2 (ja) 椅子のシェル
JPH0450835Y2 (zh)
JP2011125615A (ja) 椅子
CN212260924U (zh) 一种分体式休闲椅的连接结构
JP6041479B2 (ja) 椅子の背もたれ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033302A (ja) 椅子の弾性シェル構造
CN109008377B (zh) 椅背框
CN208909433U (zh) 椅子
CN204245652U (zh) 椅背结构
JP2002330843A (ja) 椅子の弾性シェル構造
TWM457487U (zh) 座椅結構改良
JP2011240759A (ja) 車両用シートのシートバック構造
CN210077530U (zh) 马桶坐垫、马桶盖和马桶
CN214678324U (zh) 一种扶手、椅背以及椅座一体式连接的办公座椅
CN215533027U (zh) 一种3d腰靠机构
CN210810105U (zh) 一种结构改良的沙发
CN214678330U (zh) 座椅靠背分段式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