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55006U - 一种过滤器测试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过滤器测试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55006U
CN212255006U CN202022218223.9U CN202022218223U CN212255006U CN 212255006 U CN212255006 U CN 212255006U CN 202022218223 U CN202022218223 U CN 202022218223U CN 212255006 U CN212255006 U CN 2122550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test
tested
way valve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1822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东风
赵晓锋
顾正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ote Transmiss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ote Transmiss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ote Transmiss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ote Transmiss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1822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550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550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550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过滤器测试系统,涉及过滤器性能测试技术领域。过滤器测试系统包括测试回路,测试回路包括测试油箱、第一泵、待测试过滤器、多个数据分析装置及环境模拟装置,测试油箱、第一泵以及待测试过滤器依次连接成循环回路,其中,待测试过滤器设置于环境模拟装置,多个数据分析装置分别与待测试过滤器并联设置。本申请提供的过滤器测试系统通过环境模拟装置模拟出待测试过滤器的真实工况,再由多个数据分析装置分别对待测试过滤器的多个项目进行实时检测,用以获取真实有效的测试数据,进而满足在工程机械领域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过滤器测试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过滤器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过滤器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过滤器试验技术,主要应用在产品开发初期及后期质量、生产管控,该领域车辆工况较好,基本处于标准理想状态下研究测试。
随着过滤器在工程机械领域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且工况较为苛刻,其对过滤器的本身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但是,目前的测试系统只能单独进行一项项目的试验,同一套测试系统不能兼具多项测试功能。因此,现有测试技术对工程机械领域的过滤器来讲,测试的条件过于单一、无法取得真实有效的测试数据。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过滤器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以解决现有的过滤器测试技术无法满足工程机械领域需求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过滤器测试系统,包括测试回路,所述测试回路包括测试油箱、第一泵、待测试过滤器、多个数据分析装置及环境模拟装置;
所述测试油箱、所述第一泵以及所述待测试过滤器依次连接成循环回路,其中:
所述待测试过滤器设置于所述环境模拟装置;
多个所述数据分析装置分别与所述待测试过滤器并联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数据分析装置包括压差计、杂质颗粒分析仪或水含量分析仪中的至少两个。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环境模拟装置包括三综合环境实验箱,所述待测试过滤器设置于所述三综合环境实验箱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测试回路还包括第一三通阀,所述第一三通阀设置在所述第一泵与所述待测试过滤器之间,所述第一三通阀的一出口端通过一第一支管路连接所述测试油箱。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测试回路还包括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二三通阀设置于所述待测试过滤器远离所述第一泵的一侧;
所述二三通阀的一出口端通过管路依次连接有绝对过滤器和单向阀以及所述测试油箱;
所述第二三通阀的另一出口端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单向阀与所述测试油箱之间管路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测试回路还包括第一流量计,所述第一流量计置于所述待测试过滤器与所述测试油箱之间,且所述第一流量计靠近所述测试油箱。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器测试系统还包括污注设备及注水设备,所述污注设备和所述注水设备分别连接所述测试油箱。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污注设备包括污注油箱、第二泵及第二流量计;
所述污注油箱、所述第二泵、所述第二流量计以及所述测试油箱依次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泵与所述第二流量计之间设置有第三三通阀,所述第三三通阀的一出口端通过第四支管路连接所述污注油箱。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注水设备包括注水箱、第三泵、第三流量计及水粒径装置;
所述注水箱、所述第三泵、所述第三流量计、所述水粒径装置以及所述测试油箱依次连接;
所述第三泵与所述第三流量计之间设置有第四三通阀,所述第四三通阀的一出口端通过第五支管路连接所述注水箱。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过滤器测试方法,应用上述的过滤器测试系统;所述过滤器测试方法包括:
将测试用介质装入所述测试油箱,并通过所述环境模拟装置设定模拟工况;
启动所述第一泵,多个所述数据分析装置分别实时检测测试用介质;
读取每一个所述数据分析装置检测得到的测试数据。
相比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过滤器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过滤器测试系统包括测试回路,测试回路包括测试油箱、第一泵、待测试过滤器、多个数据分析装置及环境模拟装置;测试油箱、第一泵以及待测试过滤器依次连接成循环回路,其中:待测试过滤器设置于环境模拟装置;多个数据分析装置分别与待测试过滤器并联设置。本申请提供的过滤器测试系统通过环境模拟装置模拟出待测试过滤器的真实工况,再由多个数据分析装置分别对待测试过滤器的多个项目进行实时检测,用以获取真实有效的测试数据,进而满足在工程机械领域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过滤器测试系统的模块化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过滤器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过滤器测试系统中的一种过滤器测试方法流程图;
图4示出了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过滤器测试系统中的另一种过滤器测试方法流程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过滤器测试系统的模块化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过滤器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过滤器测试系统中的污注设备及注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测试回路;100a-主管路;100b-第一支管路;100c-第二支管路;100d-第三支管路;110-测试油箱;120-第一泵;130-待测试过滤器;140-环境模拟装置;141-三综合环境实验箱;150-数据分析装置;151-水含量分析仪;1510-第三取样管;152-压差计;1520-第一取样管;153-杂质颗粒分析仪;1530-第二取样管;160-第一流量计;170-第一三通阀;180-第二三通阀;181-绝对过滤器;182-单向阀;
200-污注设备;200a-污注管;200b-第四支管路;210-污注油箱;211-搅拌机构;220-第二泵;230-第三三通阀;240-第二流量计;
300-注水设备;300a-注水管;300b-第五支管路;310-注水箱;320-第三泵;330-第四三通阀;340-第三流量计;350-水粒径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过滤器测试系统,用于实现对过滤器性能的测试,可以为应用于工程机械领域的过滤器测试提供真实有效的测试数据。
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过滤器测试系统,包括测试回路100,测试回路100包括测试油箱110、第一泵120、待测试过滤器130、多个数据分析装置150及环境模拟装置140,其中,测试油箱110、第一泵120以及待测试过滤器130依次连接成一循环回路。
可以理解的,测试油箱110、第一泵120以及待测试过滤器130均通过主管路100a依次连接,其测试油箱110内用于存放测试用介质,第一泵120为测试用介质在主管路100a内的输送提供动力,使得测试用介质沿主管路100a由测试油箱110流出依次经过第一泵120、待测试过滤器130再回到油箱。
进一步的,为了对主管路100a内的测试用介质的流量进行实时监测,测试回路100还包括第一流量计16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流量计160设置于待测试过滤器130与测试油箱110之间的主管路100a上,且第一流量计160靠近测试油箱110回油的一侧,第一流量计160用于实时获取主管路100a内测试用介质的流量大小,进而通过信号反馈控制第一泵120的输出频率,保证主管路100a内流量均匀稳定,提高测试的准确性。
待测试过滤器130设置于环境模拟装置140内,待测试过滤器130用于过滤主管路100a内的测试用介质,环境模拟装置140可设定模拟环境中的温度、湿度以及震动频率,用以为待测试过滤器130提供一个模拟真实工作的环境,即,模拟工况。
可以理解的,环境模拟装置140为待测试过滤器130提供模拟工况,用以保证待测试过滤器130能够在一个相对真实的工况下进行测试,进而使得多个数据分析装置150对待测试过滤器130检测的数据更真实有效,更具备参考价值。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环境模拟装置140包括三综合环境实验箱141,待测试过滤器130设置于三综合环境实验箱141内,三综合环境实验箱141可以为待测试的过滤器提供温度、湿度以及震动,用以模拟出待测试过滤器130的实际工况,提供测试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多个数据分析装置150分别与待测试过滤器130并联设置,换而言之,多个数据测试装置分别通过取样管路连接在待测是过滤器进出口两端的主管路100a上,用以对待测试过滤器130过滤后测试用介质中杂质的含量进行实时检测,进而可通过分析获得的测试数据,得到待测试过滤器130的过滤性能。
进一步的,测试用介质包括油,例如燃油,可以理解的,油中含有杂质,该杂质可是固体杂质、液体杂质或固体杂质和液体杂质的组合,换而言之,测试用介质为油和固体杂质的混合溶液、油和液体杂质的混合溶液,或者,油和固体杂质机液体杂质三者的混合溶液。
其中,多个数据分析装置150可分别获取测试用介质中的液体杂质和固体杂质的含量。可以理解的,测试用介质经过待测试过滤器130过滤后,随着测试循环次数的增加,测试用介质中杂质的含量会下降,在预设时间或预设压差内,当数据分析装置150检测到某一项杂质的含量数据能达到阈值,则判断过待测试滤器的该项性能指标合格。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液体杂质可选用水,固体杂质可选用细小的固体颗粒物。对应的多个数据分析装置150可分别获取测试用介质中的水分含量和固体颗粒含量的多少。
进一步的,多个数据分析装置150包括压差计152、杂质颗粒分析仪153或水含量分析仪151中的至少两个的组合。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数据分析装置150包括压差计152、杂质颗粒分析仪153及水含量分析仪151三种设备。
其中,压差计152通过第一取样管1520连接待测试过滤器130进出口两端的主管路100a,用以检测待测试过滤器130进出口两端的压力差,通过检测待测试过滤器130进出口两端的压力差,进而判断待测试过滤器130是否存在堵塞情况。可以理解的,当待测试过滤器130进出口两端的压力差比较大时,则判断待测试过滤器130已堵塞,此时应及时更换新的待测试过滤器130后,再进行测试。压差计152的设计实现对过滤器测试系统的预警保护。
杂质颗粒分析仪153通过第二取样管1530连接待测试过滤器130进出口两端的主管路100a,杂质颗粒分析仪153用以对测试用介质内的固体颗粒进行检测分析,用于判断待测试过滤器130过滤固定杂质的性能。
水含量分析仪151通过第三取样管1510连接待测试过滤器130进出口两端的主管路100a,水含量分析仪151用以对测试用介质内的水分进行检测分析,用于判断待测试过滤器130过油水分离的性能。
请结合参阅图2和图3,在此,本实施例还一并提供了一种过滤器测试方法,应用了本实施例上述提供的过滤器测试方法。
本实施例提供的过滤器测试方法包括:
S10:将测试用介质装入测试油箱110,并通过环境模拟装置140设定模拟工况。
具体的,首先将固体杂质、水以及油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得到测试用介质,并将该测试用介质装入测试油箱110。通过环境模拟装置140中的三综合环境实验箱141设定模拟工况的温度、湿度以及震动。
其中,三综合环境实验箱141温度的设定范围为-60℃~200℃,湿度的设定范围是0~100%,且湿度的设定范围不包含两端的点值。震动的设定依据需要模拟的实际工况设定。
S20:启动第一泵120,开始测试,多个数据分析装置150分别实时检测测试用介质。
具体的,首先通过第一流量计160监控主管路100a内测试用介质的流量,主管路100a内测试用介质的流量调节范围为0~300L/min。多个数据分析装置150中的压差计152检测待测试过滤器130进出口两端的压力差,当待测试过滤器130进出口两端的压力差比较大时,则判断待测试过滤器130已堵塞,此时应及时更换新的待测试过滤器130后。杂质颗粒分析仪153用以对测试用介质内的固体颗粒进行检测分析,用于判断待测试过滤器130过滤固定杂质的性能。水含量分析仪151对主管路100a内的测试用介质内的水分进行检测分析,完成油水分析性能数据分析,用于判断待测试过滤器130过油水分离的性能。
S30:读取每一个数据分析装置150的测试数据。
具体的,读取每一个数据分析装置150的测试数据的方式可以采用人工读取,也可以是通过控制系统自动读取。当测试时间达到预设时长或预设压差值时,则停止测试,其中,测试的预设时长可以是0~500小时或者更长,可以理解的不包含0小时,具体的测试的时长根据不同型号的待测试过滤器130进行调整。测试的预设压差值为0~2MPa,可以理解的不包含0MPa。
本实施例提供的过滤器测试系统,通过环境模拟装置140模拟出待测试过滤器130的真实工况,再由多个数据分析装置150分别对待测试过滤器130的多个项目进行实时检测,用以获取真实有效的测试数据,进而满足在工程机械领域的应用。
同时,本实施例提供的过滤器测试系统还具备如下优点:
1、功能性强,结构设计合理;
2、本测试系统可实现单工况、单项目测试的功能,也可同时进行多工况模拟和多项目测试,其可由控制系统,实现设定和转换;
3、三综合环境实验箱141的模拟仿真程度高,使得多个数据分析装置150检测的数据真实准确;
4、本实施例提供的滤器测试系统通过一套系统,可实现多个项目同时试验,极大地节约了测试时间、耗材以及所需要的设备成本。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过滤器测试系统,用于实现对过滤器性能的测试,可以为应用于工程机械领域的过滤器测试提供真实有效的测试数据。本实施例提供的过滤器测试系统,是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作出的改进,相比上述实施例一,主要区别在于:
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测试回路100还包括第一三通阀170,其中,第一三通阀170设置在第一泵120与待测试过滤器130之间的主管路100a上,且第一三通阀170靠近第一泵120的出口一侧,第一三通阀170的其中一个出口端通过一第一支管路100b连接至测试油箱110,第一三通阀170的其中另一个出口端与主管路100a连接。
可以理解的,通过调节第一三通阀170的阀芯位置,可以使测试油箱110内的测试用介质选择沿主管路100a进入待测试过滤器130或者沿第一支管路100b直接回到测试油箱110。换而言之,一方面,当需要更换新的待测试过滤器130时,可通过控制第一三通阀170将测试用介质流向切换至第一支管路100b直接回到测试油箱110,避免第一泵120的频繁启停,延长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在测试油箱110中装入测试用介质后,通过可通过控制第一三通阀170将测试用介质的流向切换至第一支管路100b直接回到测试油箱110,实现测试用介质中的杂质与由充分混合,提高后续测试中数据的准确性。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三通阀170可以选择电动三通阀或手动三通阀。
请结合参阅图2和图4,在此,本实施例还一并提供了一种过滤器测试方法,应用了本实施例上述提供的过滤器测试方法。本实施例提供的过滤器测试方法依据上述实施例一提供的过滤器测试方法进行改进,本实施例提供的过滤器测试方法包括:
S100:将测试用介质装入测试油箱110,将第一三通阀170切换至与第一支管路100b连通,启动第一泵120循环测试油箱110内的测试用介质,使得测试用介质中的固体杂质、水以及油充分混合。
S200:等测试用介质中的固体杂质、水以及油充分混合后,同时通过环境模拟装置140设定模拟工况,将第一三通阀170切换至与主管路100a连通,开始测试,多个数据分析装置150分别实时检测测试用介质。
S300:读取每一个数据分析装置150的测试数据。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过滤器测试系统,用于实现对过滤器性能的测试,可以为应用于工程机械领域的过滤器测试提供真实有效的测试数据。本实施例提供的过滤器测试系统,是在上述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基础上作出的改进,相比上述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主要区别在于:
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测试回路100还包括第二三通阀180,其中,第二三通阀180设置于待测试过滤器130远离第一泵120的一侧,换而言之,第二三通阀180设置于主管路100a上,且位于待测试过滤器130的出口一侧。
第二三通阀180的两个出口将主管路100a分成了两条支路,并且两条支管路的出口汇聚到一根主管路100a上再回到测试油箱110。具体的,第二三通阀180中的一个出口端通过第二支管路100c连接有绝对过滤器181和单向阀182,第二三通阀180中的另一个出口端通过第三支管路100d连接单向阀182与测试油箱110之间的主管上。可以理解的,第二支管路100c与第三支管路100d为并联设置,其中,单向阀182可以防止第三支管路100d输送的测试用介质再进入第二支管路100c,用以避免第二支管路100c被第三支管路100d输送的测试用介质污染。
进一步的,第二支管路100c和第三支管路100d的交汇点位于第一流量计160远离测试油箱110的一侧,以保证第一流量计160可以对第二支管路100c或第三支管路100d的流量进行实时监测。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调节第二三通阀180的阀芯,可以使待测试过滤器130出来的测试用介质选择沿第二支管路100c或第三支管路100d汇入主管路100a,再回到测试油箱110。
其中,当待测试过滤器130过滤后的测试用介质通过第二三通阀180进入第二支管路100c后,后续还会依次经过绝对过滤器181和单向阀182再汇入主管路100a,然后再回到测试油箱110。
可以理解的,绝对过滤器181的最高过滤精度可达到99.9%,通过绝对过滤器181会将待测试过滤器130过滤后的测试用介质中剩余杂质过滤掉,进而使经过绝对过滤器181流回测试油箱110的测试用介质为洁净介质,当测试油箱110内的测试用介质完成一个完整的循环后,存留在测试油箱110内的测试用介质为洁净介质,该洁净的介质可为下次测试做准备。
因此,由待测试过滤器130和绝对过滤器181组合实现的是单循环测试,即,一次循环测试。当需要进行第二次单循环测试时,再往测试油箱110内添加上一次测试时相同量的杂质,再次对待测试过滤器130进行测试,同理,当需要进行第三次、第四次或其它次数的测试时,操作步骤同第二次单循环测试一样。进而,通过单循环测试可以测得待测试过滤器130循环一次的过滤效果。
其中,当待测试过滤器130过滤后的测试用介质通过第二三通阀180进入第三支管路100d后,之后直接汇入主管路100a,然后再回到测试油箱110。
可以理解的,待测试过滤器130过滤后的测试用介质通过第二三通阀180进入第三支管路100d后直接汇入主管路100a回到测试油箱110,不再经过第二支管路100c的绝对过滤器181,因此,测试用介质由第三支管路100d汇入测试油箱110用于实现多循环测试。即,油箱内的测试用介质经过待测试过滤器130的多次循环过滤后达到洁净的要求,进而实现的是检测的是待测试过滤器130多次循环的效果。
由上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过滤器测试系统具备了单循环测试和多循环测试功能,针对不同工况下对待测试过滤器130选择单循环测试或多循环测试,用以实现对待测试过滤器130单次循环或多次循环的效果的测试,进而提供更真实有效的测试数据。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三通阀180可以选择电动三通阀或手动三通阀。
请结合参阅图2、图3以及图4,在此,本实施例还一并提供了一种过滤器测试方法,应用了本实施例上述提供的过滤器测试方法。本实施例提供的过滤器测试方法是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提供的过滤器测试方法的基础上做出的改进,主要区别在于:
在步骤S20或S200中还包括切换第二三通阀180连通第二支管路100c或第三支管路100d,即实现单循环测试和多循环测试的选择。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5,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过滤器测试系统,用于实现对过滤器性能的测试,可以为应用于工程机械领域的过滤器测试提供真实有效的测试数据。本实施例提供的过滤器测试系统,是在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中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作出的改进,相比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主要区别在于:
请结合参阅图5和图6,在本实施例中,过滤器测试系统还包括污注设备200及注水设备300,污注设备200和注水设备300分别连接测试油箱110。可以理解的,污注设备200在使用时,用于向测试油箱110内添加固体杂质;注水设备300在使用时,用于向测试油箱110内添加液体杂质,在本实施例中,液体杂质为水。
请结合参阅图6和图7,其中,污注设备200包括污注油箱210、第二泵220及第二流量计240,污注油箱210、第二泵220、第二流量计240以及测试油箱110依次通过污注管200a连接。污注油箱210内用于存放固体杂质的溶液,再由第二泵220输送至测试油箱110内,第二流量计240通过对污注管200a内的流量进行监测,进而可通过反馈信号控制第二泵220输送固体杂质的量,即,精准控制测试油箱110内添加固定杂质的量。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污注油箱210的设置有搅拌机构211,搅拌机构211由电机驱动搅拌轴进行搅拌,其中,搅拌机构211用于搅拌污注油箱210内的固体杂质的溶液,使得污注油箱210内的固体杂质在溶液中均匀分散,避免出现沉淀或堵塞管路的风险。
进一步的,第二泵220与第二流量计240之间的污注管200a上设置有第三三通阀230,第三三通阀230的一出口端通过第四支管路200b连接污注油箱210。
可以理解的,当第三三通阀230的出口与第四支管路200b连通时,第二泵220输送的固体杂质会在污注油箱210内循环,使得污注油箱210内的固体杂质在溶液中均匀分散,避免出现沉淀或堵塞管路的风险。另一方面避免第二泵220的频繁启停。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三三通阀230可以选择电动三通阀或手动三通阀。
进一步的,当第三三通阀230选用电动三通阀时,第二流量计240可通过反馈信号控制第三三通阀230两个出口端之间的切换,进而精准控制测试油箱110内添加固定杂质的量,换而言之,当测试油箱110内添加固定杂质的量达到预设值时,第三三通阀230将第二泵220输送的固体杂质的溶液通过第四支管路200b旁通至污注油箱210,当需要再次向测试油箱110添加固体杂质时,只需将第三三通阀230切换至与污注管200a连通,进而避免第二泵220的频繁启停,延长第二泵220的使用寿命。
其中,注水设备300包括注水箱310、第三泵320、第三流量计340及水粒径装置350,注水箱310、第三泵320、第三流量计340、水粒径装置350以及测试油箱110依次通过注水管300a连接。注水箱310内用于存放液体杂质,在本实施例中,该液体杂质选用水,并由第三泵320输送至测试油箱110内与油进行混合。其中,第三流量计340通过对注水管300a内的流量进行监测,进而可通过反馈信号控制第三泵320输送水的量,即,精准控制测试油箱110内添加水的量。
进一步的,为了使水能够在测试油箱110内与油进行充分的混合,水粒径装置350可将水离散成预定粒径的水粒,之后再进入测试油箱110混合,混合更均匀,进而提高测试精度。
进一步的,第三泵320与第三流量计340之间设置有第四三通阀330,第四三通阀330的一出口端通过第五支管路300b连接注水箱310。
可以理解的,当注入测试油箱110的水含量达到预设值时,第四三通阀330的出口与第五支管路300b连通时,第三泵320输送的水会在水箱内循环,当需要再次向测试油箱110添加水时,再次将第四三通阀330切换至与注水管300a连通,进而避免第三泵320的频繁启停,延长第三泵320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四三通阀330可以选择电动三通阀或手动三通阀。
进一步的,当第四三通阀330选用电动三通阀时,第三流量计340可通过反馈信号控制第四三通阀330两个出口端之间的切换,进而精准控制测试油箱110内添加水的量。
还可以理解的,上述的污注设备200和注水设备300可单独进行也可同时进行。
本实施例提供的过滤器测试系统,通过污注设备200和注水设备300精准控制加入测试油箱110内的固体杂质和水的量,进而提高测试数据的真实有效性和准确性。
请结合参阅图3、图4、图6以及图7,在此,本实施例还一并提供了一种过滤器测试方法,应用了本实施例上述提供的过滤器测试方法。本实施例提供的过滤器测试方法是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任意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过滤器测试方法的基础上做出的改进,主要区别在于:
在步骤S10或S100中将测试用介质装入测试油箱110的动作由污注设备200和注水设备300完成。即,启动污注设备200和注水设备300向测试油箱110内添加固体杂质或水,混合后得到测试用介质。
其中,污注设备200的注入量的范围为0~15L/min;注水设备300的注入量的范围为0~6L/min。污注设备200和注水设备300根据测试要求,按比例控制污注设备200和注水设备300注入测试油箱110的量。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过滤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测试回路,所述测试回路包括测试油箱、第一泵、待测试过滤器、多个数据分析装置及环境模拟装置;
所述测试油箱、所述第一泵以及所述待测试过滤器依次连接成循环回路,其中:
所述待测试过滤器设置于所述环境模拟装置;
多个所述数据分析装置分别与所述待测试过滤器并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数据分析装置包括压差计、杂质颗粒分析仪或水含量分析仪中的至少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模拟装置包括三综合环境实验箱,所述待测试过滤器设置于所述三综合环境实验箱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回路还包括第一三通阀,所述第一三通阀设置在所述第一泵与所述待测试过滤器之间,所述第一三通阀的一出口端通过一第一支管路连接所述测试油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回路还包括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二三通阀设置于所述待测试过滤器远离所述第一泵的一侧;
所述二三通阀的一出口端通过管路依次连接有绝对过滤器和单向阀以及所述测试油箱;
所述第二三通阀的另一出口端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单向阀与所述测试油箱之间管路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回路还包括第一流量计,所述第一流量计置于所述待测试过滤器与所述测试油箱之间,且所述第一流量计靠近所述测试油箱。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过滤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测试系统还包括污注设备及注水设备,所述污注设备和所述注水设备分别连接所述测试油箱。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过滤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注设备包括污注油箱、第二泵及第二流量计;
所述污注油箱、所述第二泵、所述第二流量计以及所述测试油箱依次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过滤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泵与所述第二流量计之间设置有第三三通阀,所述第三三通阀的一出口端通过第四支管路连接所述污注油箱。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过滤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设备包括注水箱、第三泵、第三流量计及水粒径装置;
所述注水箱、所述第三泵、所述第三流量计、所述水粒径装置以及所述测试油箱依次连接;
所述第三泵与所述第三流量计之间设置有第四三通阀,所述第四三通阀的一出口端通过第五支管路连接所述注水箱。
CN202022218223.9U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过滤器测试系统 Active CN2122550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18223.9U CN212255006U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过滤器测试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18223.9U CN212255006U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过滤器测试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55006U true CN212255006U (zh) 2020-12-29

Family

ID=739819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18223.9U Active CN212255006U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过滤器测试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550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53257B1 (en) 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ability of a filter to filter contaminants
RU2731588C1 (ru) Способ и смесительная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основанного на дозированных замесах приготовления текучего покровного материала
CN108020443A (zh) 一种用于水质在线分析仪测定等比例混合水样的采样装置
CN104481971B (zh) 一种扭矩式液压泵及液压马达功率回收测试平台
CN112014296A (zh) 一种过滤器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05929124A (zh) 一种在线水质分析仪器及其水质分析方法
CN212255006U (zh) 一种过滤器测试系统
CN216900131U (zh) 深层滤芯过滤精度测试装置
CN101644633A (zh) 线绕式滤元和粉末树脂性能的动态模拟检测试验台
CN108593522A (zh) 一种自动在线加标净水滤芯测试线及加标方法
US20120210769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fluid contamination detection system
CN101104122A (zh) 流动现场专用快速过滤器
CN113654964B (zh) 水滤芯性能测试系统
RU185929U1 (ru) Стенд для испытаний масляных фильтров
CN106582421A (zh) 润滑油调和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FI107645B (fi) Automaattinen näytteenotto- ja käsittelyjärjestelmä
CN201133904Y (zh) 负压液相色谱仪
CN213314479U (zh) 一种自动稀释装置
US5730866A (en) Automatic ionic cleanliness tester
CN105443368B (zh) 一种泵调节器污染试验注入系统
RU2523811C1 (ru) Способ очистки топливных баков ракетных блоков от частиц загрязнений при подготовке их к стендовым испытаниям
CN208459034U (zh) 一种卫生陶瓷用水效率实验装置
CN111365325B (zh) 一种飞机集成刹车模块耐污染试验方法及试验系统
CN217638195U (zh) 一种颗粒计数器取样装置
CN111443175A (zh) 废水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