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50274U - 一种新型废气循环阀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废气循环阀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50274U
CN212250274U CN202021053047.1U CN202021053047U CN212250274U CN 212250274 U CN212250274 U CN 212250274U CN 202021053047 U CN202021053047 U CN 202021053047U CN 212250274 U CN212250274 U CN 2122502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haust gas
valve
circulation
shell
exhau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5304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克峰
郑旭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Tengda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Tengda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Tengda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Tengda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5304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502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502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502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ally Driven Valve-Operating Means (AREA)
  • Valve Hous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废气循环阀结构,包括阀门上壳,废气进入口,废气浓度传感器,阀门下壳体,阀门循环控制结构,本实用新型阀门循环控制结构的设置,通过废气排放控制组件控制废气排放口的通断,以实现废气是否进行循环利用,结构简单,维修方便,且故障率低;废气排放控制组件的设置,在对废气排放口开启的时候,旋转马达通过螺杆带动排气塞旋转,排气塞将螺杆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慢慢驶离废气循环出口,这种阀门控制方式使用起来较为灵活;排气塞的设置,随着排气塞不断上移,进气槽暴露在循环壳体的面积变大,进入进气槽的废气逐渐增加,当不需要废气循环的时候,螺杆反转,排气塞下移,直至与废气循环出口完全闭合。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废气循环阀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气循环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废气循环阀结构。
背景技术
EGR阀是一个安装在柴油机上用来控制反馈到进气系统的废气再循环量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它通常位于进气歧管的右侧,靠近节气门体,有一通向排气歧管的短金属管与它相连。其作用是对进入进气歧管的废气量进行控制,使一定量的废气流入进气歧管进行再循环。EGR阀是废气再循环装置中非常重要的、关键的部件。
现有的废气循环阀结构复杂,容易损坏,且不便于维修,使用不灵活,尤其是多废气的循环量的控制的灵活性差。
因此,发明一种新型废气循环阀结构显得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废气循环阀结构,以解决现有的废气循环阀结构复杂,容易损坏,且不便于维修,使用不灵活,尤其是多废气的循环量的控制的灵活性差的问题。一种新型废气循环阀结构,包括阀门上壳,废气进入口,废气浓度传感器,阀门下壳体,阀门循环控制结构,所述的阀门上壳通过螺钉固定在阀门下壳体的上方,该阀门上壳的一侧设置有废气进入口,且阀门上壳内部设置有废气浓度传感器;所述的阀门下壳体底部固定有阀门循环控制结构。
所述的阀门循环控制结构包括循环壳体,废气循环出口,废气排放口和废气排放控制组件,所述的循环壳体底部开设有废气循环出口,该循环壳体底部的一侧开设有废气排放口;所述的废气排放控制组件固定在循环壳体内,并与废气循环出口摩擦连接,通过废气排放控制组件控制废气排放口的通断,以实现废气是否进行循环利用,结构简单,维修方便,且故障率低。
所述的废气排放控制组件包括旋转马达,排气塞和螺杆,所述的旋转马达通过螺钉固定在循环壳体的顶部,其动力输出轴贯穿至循环壳体内部;所述的螺杆上端与旋转马达通过联轴器连接,其下端与排气塞螺纹连接;所述的排气塞设置在废气循环出口内,在对废气排放口开启的时候,旋转马达通过螺杆带动排气塞旋转,排气塞将螺杆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慢慢驶离废气循环出口,这种阀门控制方式使用起来较为灵活。
所述的排气塞包括密封盘,塞体,密封垫,进气槽,排出孔和螺纹槽,所述的塞体设置为圆筒状,该塞体的顶部焊接有密封盘,且密封盘的下方套接有密封垫;所述的进气槽采用多个,开设在塞体的四周;所述的排出孔开设在塞体的底部,并与进气槽连通;所述的螺纹槽开设在塞体内部,随着排气塞不断上移,进气槽暴露在循环壳体的面积变大,进入进气槽的废气逐渐增加,当不需要废气循环的时候,螺杆反转,排气塞下移,直至密封盘、密封垫与废气循环出口完全闭合。
所述的旋转马达通过导线与废气浓度传感器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阀门循环控制结构的设置,通过废气排放控制组件控制废气排放口的通断,以实现废气是否进行循环利用,结构简单,维修方便,且故障率低;
2.本实用新型废气排放控制组件的设置,在对废气排放口开启的时候,旋转马达通过螺杆带动排气塞旋转,排气塞将螺杆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慢慢驶离废气循环出口,这种阀门控制方式使用起来较为灵活;
3.本实用新型排气塞的设置,随着排气塞不断上移,进气槽暴露在循环壳体的面积变大,进入进气槽的废气逐渐增加,当不需要废气循环的时候,螺杆反转,排气塞下移,直至密封盘、密封垫与废气循环出口完全闭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阀门循环控制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废气排放控制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排气塞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阀门上壳,2-废气进入口,3-废气浓度传感器,4-阀门下壳体,5-阀门循环控制结构,51-循环壳体,52-废气循环出口,53-废气排放口,54-废气排放控制组件,55-旋转马达,56-排气塞,561-密封盘,562-塞体,563-密封垫,564-进气槽,565-排出孔,566-螺纹槽,57-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废气循环阀结构,包括阀门上壳1,废气进入口2,废气浓度传感器3,阀门下壳体4,阀门循环控制结构5,所述的阀门上壳1通过螺钉固定在阀门下壳体4的上方,该阀门上壳1的一侧设置有废气进入口2,且阀门上壳1内部设置有废气浓度传感器3;所述的阀门下壳体4底部固定有阀门循环控制结构5。
所述的阀门循环控制结构5包括循环壳体51,废气循环出口52,废气排放口53和废气排放控制组件54,所述的循环壳体51底部开设有废气循环出口52,该循环壳体51底部的一侧开设有废气排放口53;所述的废气排放控制组件54固定在循环壳体51内,并与废气循环出口52摩擦连接,通过废气排放控制组件54控制废气排放口53的通断,以实现废气是否进行循环利用,结构简单,维修方便,且故障率低。
所述的废气排放控制组件54包括旋转马达55,排气塞56和螺杆57,所述的旋转马达55通过螺钉固定在循环壳体51的顶部,其动力输出轴贯穿至循环壳体51内部;所述的螺杆57上端与旋转马达55通过联轴器连接,其下端与排气塞56螺纹连接;所述的排气塞56设置在废气循环出口52内,在对废气排放口53开启的时候,旋转马达55通过螺杆57带动排气塞56旋转,排气塞56将螺杆57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慢慢驶离废气循环出口52,这种阀门控制方式使用起来较为灵活。
所述的排气塞56包括密封盘561,塞体562,密封垫563,进气槽564,排出孔565和螺纹槽566,所述的塞体562设置为圆筒状,该塞体562的顶部焊接有密封盘561,且密封盘561的下方套接有密封垫563;所述的进气槽564采用多个,开设在塞体562的四周;所述的排出孔565开设在塞体562的底部,并与进气槽564连通;所述的螺纹槽566开设在塞体562内部,随着排气塞56不断上移,进气槽564暴露在循环壳体51的面积变大,进入进气槽564的废气逐渐增加,当不需要废气循环的时候,螺杆57反转,排气塞56下移,直至密封盘561、密封垫563与废气循环出口52完全闭合。
所述的旋转马达55通过导线与废气浓度传感器3电性连接。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在对废气排放口53开启的时候,旋转马达55通过螺杆57带动排气塞56旋转,排气塞56将螺杆57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慢慢驶离废气循环出口52,随着排气塞56不断上移,进气槽564暴露在循环壳体51的面积变大,进入进气槽564的废气逐渐增加,当不需要废气循环的时候,螺杆57反转,排气塞56下移,直至密封盘561、密封垫563与废气循环出口52完全闭合。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新型废气循环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阀门上壳(1),废气进入口(2),废气浓度传感器(3),阀门下壳体(4),阀门循环控制结构(5),所述的阀门上壳(1)通过螺钉固定在阀门下壳体(4)的上方,该阀门上壳(1)的一侧设置有废气进入口(2),且阀门上壳(1)内部设置有废气浓度传感器(3);所述的阀门下壳体(4)底部固定有阀门循环控制结构(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废气循环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门循环控制结构(5)包括循环壳体(51),废气循环出口(52),废气排放口(53)和废气排放控制组件(54),所述的循环壳体(51)底部开设有废气循环出口(52),该循环壳体(51)底部的一侧开设有废气排放口(53);所述的废气排放控制组件(54)固定在循环壳体(51)内,并与废气循环出口(52)摩擦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废气循环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废气排放控制组件(54)包括旋转马达(55),排气塞(56)和螺杆(57),所述的旋转马达(55)通过螺钉固定在循环壳体(51)的顶部,其动力输出轴贯穿至循环壳体(51)内部;所述的螺杆(57)上端与旋转马达(55)通过联轴器连接,其下端与排气塞(56)螺纹连接;所述的排气塞(56)设置在废气循环出口(52)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废气循环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气塞(56)包括密封盘(561),塞体(562),密封垫(563),进气槽(564),排出孔(565)和螺纹槽(566),所述的塞体(562)设置为圆筒状,该塞体(562)的顶部焊接有密封盘(561),且密封盘(561)的下方套接有密封垫(563);所述的进气槽(564)采用多个,开设在塞体(562)的四周;所述的排出孔(565)开设在塞体(562)的底部,并与进气槽(564)连通;所述的螺纹槽(566)开设在塞体(562)内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废气循环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马达(55)通过导线与废气浓度传感器(3)电性连接。
CN202021053047.1U 2020-06-10 2020-06-10 一种新型废气循环阀结构 Active CN2122502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53047.1U CN212250274U (zh) 2020-06-10 2020-06-10 一种新型废气循环阀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53047.1U CN212250274U (zh) 2020-06-10 2020-06-10 一种新型废气循环阀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50274U true CN212250274U (zh) 2020-12-29

Family

ID=739882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53047.1U Active CN212250274U (zh) 2020-06-10 2020-06-10 一种新型废气循环阀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502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77370U (zh) 一种电动调节阀门
CN212250274U (zh) 一种新型废气循环阀结构
CN202954873U (zh) 柴油发动机尾气后处理scr系统用尿素箱
CN202266497U (zh) 用于救生舱的防爆风机
CN200955409Y (zh) 一种用于排气缸降温的喷水装置
CN101608819B (zh) 一种节能型中央空调
CN105422324A (zh) 一种实现高、低压egr可控引入装置
CN214500085U (zh) 一种电动调节阀
CN115325533A (zh) 一种具有高效膜式旋转双冷系统的冷渣机
CN201581937U (zh) 一种双层流道变截面涡轮机控制装置
CN208831848U (zh) 空调专用截止阀
CN204755982U (zh) 一种排气球阀
CN209309437U (zh) 一种矿用本质安全型电动球阀
CN208578636U (zh) 一种相继增压系统
CN207454799U (zh) 一种烟气管道开闭装置
CN205477997U (zh) 一种带预冷阀座的真空膜片式egr阀
CN212203330U (zh) 一种气动阀门
CN220151428U (zh) 一种闭式发电机组
CN108180070A (zh) 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
CN205745335U (zh) 通风蝶阀
CN111235011A (zh) 一种便于清洁的高效型发酵罐
CN220396498U (zh) 一种调节阀用执行机构
CN201391358Y (zh) 一种旁通阀调节装置
CN108757157B (zh) 一种相继增压系统
CN220727310U (zh) 多级降噪调节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