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48592U - 云智能预制雨污分流井 - Google Patents

云智能预制雨污分流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48592U
CN212248592U CN202020647780.XU CN202020647780U CN212248592U CN 212248592 U CN212248592 U CN 212248592U CN 202020647780 U CN202020647780 U CN 202020647780U CN 212248592 U CN212248592 U CN 2122485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well
sewage
rainwater
barr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4778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Ming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Ming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Ming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Ming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4778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485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485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485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云智能预制雨污分流井,主要涉及分流井领域。包括雨水井筒体和污水井筒体,所述雨水井筒体与污水井筒体为截面是D型且大小对应的筒体,所述雨水井筒体与污水井筒体在侧壁上均具有平面端面,两个所述平面端面上的对应位置均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启闭可控。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它解决了运输的瓶颈,降低加工和安装难度,满足城市排水管网不断提高的需求。

Description

云智能预制雨污分流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流井领域,具体是云智能预制雨污分流井。
背景技术
雨水与污水,因为来源不同,含有的成分也不同,所以在处理上也应该分开处理。雨水可以通过管网直接排到河道,污水需要通过污水管网收集后,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水质达到相应国家或地方标准后再排到河道里,这样可以防止河道被污染。
雨污分流,是一种排水体制,是指将雨水和污水分开,各用一条管道输送,进行排放或后续处理的排污方式。用于被污染的河流。雨污分流便于雨水收集利用和集中管理排放,降低水量对污水处理厂的冲击,保证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率。
基于城市排水的需求,分流井的个体都非常大,而且产品有愈来愈大的趋势,根据客户需要的厂家加工的尺寸近年来都在攀升阶段。而分流井为预制井,需要在车间加工后运输到现场进行安装,在加工中,体积大的井内给加工带来了困难,造成加工成本提高。同时,运输中由于筒体滚圆,给固定带来困哪,不但固定操作复杂繁琐而且效果不好,很容易发生运输中的风险。此外,其整体体积的问题也不容忽视。现在现行规定,车载宽度不允许超过2.4,且很多路段的限高均为3m,而我们现在的预制井都直径一般都在2m上下,车辆标准高度1.2,造成很多路段不能通行,且产品直径稍微上浮一点,则面临违规上路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云智能预制雨污分流井,它解决了运输的瓶颈,降低加工和安装难度,满足城市排水管网不断提高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包括雨水井筒体和污水井筒体,所述雨水井筒体与污水井筒体为截面是D型且大小对应的筒体,所述雨水井筒体与污水井筒体在侧壁上均具有平面端面,两个所述平面端面上的对应位置均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启闭可控。
所述连接管上设有电控闸阀。
所述雨水井筒体内设有浮力闭合装置,所述浮力闭合装置包括安装环、圆形闸板、浮筒、限位凸块,所述安装环同轴心的固定在连接管周侧,所述圆形闸板为大于安装环内圈的圆形闸板,圆形闸板的边缘与安装环的边缘铰接,所述圆形闸板上居中的设有摇杆,所述摇杆的外端与浮筒固定,所述限位凸块固定在安装环的上方居中位置,当摇杆被限位凸块挡住的时候,所述圆形闸板覆盖在安装环的内圈上。
所述雨水井筒体的顶部设有第一人孔,所述雨水井筒体内固定有第一人梯,所述雨水井筒体上安装雨量计和液位传感器,
所述污水井筒体的顶部设有第二人孔,所述污水井筒体内固定有第二人梯,所述污水井筒体上安装雨量计和液位传感器。
所述雨水井筒体周面侧壁通过第一平面端面和第一拱形面围成,所述第一平面端面上设有第一连接管,所述雨水井筒体的第一拱形面上设置雨水管和直排管,所述雨水井筒体内固定有与雨水管连接的提篮格栅,所述雨水井筒体的底部设有排污泵,所述雨水井筒体内设有清淤管,所述清淤管的底端入口与排污泵连接,所述清淤管的出口设置在第一平面端面上;
所述污水井筒体周面侧壁通过第二平面端面和第二拱形面围成,所述第二平面端面上设有与第一连接管位置对应的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平面端面上还设有大小及位置与清淤管相对应的混合管,所述污水井筒体的第二拱形面上设置污水管和排污管。
所述第一连接管的高度低于直排管的高度,所述直排管的接口高度低于雨水管的接口高度,所述排污管的管口高度低于污水管的接口高度,所述污水管的关口高度低于第二连接管的接口高度。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将一个预制井分为两个独立的筒体进行加工现场安装,实现的效果包括:
1)筒体具有平面端面,可以在运输中位于底面,放置在运输车上,平面着落十分便于固定,运输中也较为稳定,安全性高。
2)将一个分流井分为两个部分进行加工,降低了加工、施工的难度和成本。
3)由于突破了运输的瓶颈,有利于进一步增加预制井的加工规格,符合市政排水官网的需求。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剖视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剖视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剖视图。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剖视图。
附图中所示标号:
1、雨水井筒体;2、雨水管;3、直排管;4、提篮格栅;5、排污泵;6、清淤管;7、第一连接管;8、安装环;9、圆形闸板;10、浮筒;11、限位凸块;12、污水井筒体;13、第二连接管;14、污水管;15、排污管;16、混合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云智能预制雨污分流井
本预制雨污分流井采用雨水井与污水井独立加工,现场拼接安装的设计思路,包括雨水井筒体1和污水井筒体12。
所述雨水井筒体1和污水井筒体12均为在侧壁上具有平面端面的筒体结构,截面为大小对应的D型结构,在现场使用的时候,将所述雨水井筒体1的平面端面与污水井筒体12的平面端面焊接,即可。
基于上述设计思路,的具体方案如下:
雨水井筒体1:
在雨水井筒体1周面侧壁通过第一平面端面和第一拱形面围成,所述雨水井筒体1的顶部设有第一人孔,所述雨水井筒体1内固定有第一人梯,所述雨水井筒体1上安装雨量计和液位传感器,所述雨水井筒体1的第一拱形面上设置雨水管2和直排管3,所述雨水管2用于向井内排入雨水,所述雨水井筒体1内固定有与雨水管2连接的提篮格栅4,有效拦截雨水中夹带的垃圾杂物。所述直排管3上连接有连通河道的直排网管,用于向河道内直接排放雨水,所述直排管3与雨水井筒体1的接口处设置电控闸阀。
所述雨水井筒体1的底部设有排污泵5,所述雨水井筒体1内设有清淤管6,所述清淤管6的底端入口与排污泵5连接,所述清淤管6的出口设置在第一平面端面上;
所述第一平面端面上设有第一连接管7,所述第一连接管7上设有能够将其闭合的电控闸阀以及浮力闭合装置,所述浮力闭合装置包括安装环8、圆形闸板9、浮筒10、限位凸块11,所述安装环8同轴心的固定在第一连接管7周侧,所述圆形闸板9为大于安装环8内圈的圆形闸板9,圆形闸板9的边缘与安装环8的边缘铰接,所述圆形闸板9上居中的设有摇杆,所述摇杆的外端与浮筒10固定,所述限位凸块11固定在安装环8的上方居中位置,当水位上涨,浮筒10被浮起来的时候,摇杆顺时针转动配合浮筒10抬高,摇杆被限位凸块11挡住的时候,所述圆形闸板9覆盖在安装环8的内圈上。
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实现自动浮筒10控制,以及人工控制。当雨量过大,对排污系统造成过大的工作压力,可能会导致污水倒灌,以及污水处理厂过负荷运砖的时候,通过浮力闭合装置自动闭合第一连接管7,让雨水只能够直排进入河道。
所述第一连接管7的高度低于直排管3的高度,所述直排管3的接口高度低于雨水管2的接口高度。
污水井筒体12:
在污水井筒体12周面侧壁通过第二平面端面和第二拱形面围成。
所述第二安装端面与第一安装端面的大小面积均对应相等,在预制井在车间加工完成后,第一平面端面和第二平面端面可以在运输中位于底面,放置在运输车上,平面着落十分便于固定,运输中也较为稳定,安全性高。同时,将一个分流井分为两个部分进行加工,大大降低了加工的难度,同时,也解决了运输中的超高、超宽的问题和限制,能够进一步的加大分流井的预制井加工规格,满足城市管网的需求。
所述污水井筒体12的顶部设有第二人孔,所述污水井筒体12内固定有第二人梯,所述污水井筒体12上安装雨量计和液位传感器,所述污水井筒体12的第二拱形面上设置污水管14和排污管15,所述污水管14用于汇集和向井内收集生活污水,所述排污管15用于将井内的污水通过官网输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后达标排放。所述污水管14和排污管15上均设有电控闸阀,用于控制管道的开启和闭合。
所述第二平面端面上设有与第一连接管7位置对应的第二连接管13,当第一平面端面与第二平面端面焊接的时候,所述第一连接管7与第二连接管13焊接连通,从而使雨水井筒体1与污水井筒体12之间形成可控制的通路,根据需要选择分流。
所述排污管15的管口高度低于污水管14的接口高度,所述污水管14的接口高度低于第二连接管13的关口高度。
所述第二平面端面上还设有混合管16,所述混合管16的大小及位置与清淤管6相对应,当第一平面端面与第二平面端面焊接的时候,将混合管16与清淤管6焊接连通,实现将雨水井筒体1内淤积的淤泥泵入污水井筒体12,并与污水一起进入排污管15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还可实现再利用。由于雨水中夹带的大量泥沙和活性污泥,往往堆积在雨水井筒体1内,几次降雨过后,就会显著抬高雨水井筒体1的底面高度,造成容纳量下降及淤堵问题。这些泥沙的处理非常费时费力,也成为难以消化的垃圾,通过本装置,将淤泥泵入污水井与污水一同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一方面快速及时省力的将淤泥问题进行解决,另一方面淤泥进入污水处理厂,还可能再次利用变废为宝。
本装置的使用方法为:
将雨水井筒体1与污水井筒体12分开运输,分别运抵安装现场;
到达安装现场的时候,污水井筒体12第二拱形面与雨水井筒体1的第一拱形面对称放置入坑,现将第一连接管7与第二连接管13焊接固定并保证连通,将清淤管6与混合管16焊接连通,最后将第一平面端面与第二平面端面对其焊接,即可。

Claims (6)

1.云智能预制雨污分流井,其特征在于,包括雨水井筒体和污水井筒体,所述雨水井筒体与污水井筒体为截面是D型且大小对应的筒体,所述雨水井筒体与污水井筒体在侧壁上均具有平面端面,两个所述平面端面上的对应位置均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启闭可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云智能预制雨污分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上设有电控闸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云智能预制雨污分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井筒体内设有浮力闭合装置,所述浮力闭合装置包括安装环、圆形闸板、浮筒、限位凸块,所述安装环同轴心的固定在连接管周侧,所述圆形闸板为大于安装环内圈的圆形闸板,圆形闸板的边缘与安装环的边缘铰接,所述圆形闸板上居中的设有摇杆,所述摇杆的外端与浮筒固定,所述限位凸块固定在安装环的上方居中位置,当摇杆被限位凸块挡住的时候,所述圆形闸板覆盖在安装环的内圈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云智能预制雨污分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井筒体的顶部设有第一人孔,所述雨水井筒体内固定有第一人梯,所述雨水井筒体上安装雨量计和液位传感器,
所述污水井筒体的顶部设有第二人孔,所述污水井筒体内固定有第二人梯,所述污水井筒体上安装雨量计和液位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云智能预制雨污分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井筒体周面侧壁通过第一平面端面和第一拱形面围成,所述第一平面端面上设有第一连接管,所述雨水井筒体的第一拱形面上设置雨水管和直排管,所述雨水井筒体内固定有与雨水管连接的提篮格栅,所述雨水井筒体的底部设有排污泵,所述雨水井筒体内设有清淤管,所述清淤管的底端入口与排污泵连接,所述清淤管的出口设置在第一平面端面上;
所述污水井筒体周面侧壁通过第二平面端面和第二拱形面围成,所述第二平面端面上设有与第一连接管位置对应的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平面端面上还设有大小及位置与清淤管相对应的混合管,所述污水井筒体的第二拱形面上设置污水管和排污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云智能预制雨污分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的高度低于直排管的高度,所述直排管的接口高度低于雨水管的接口高度,所述排污管的管口高度低于污水管的接口高度,所述污水管的关口高度低于第二连接管的接口高度。
CN202020647780.XU 2020-04-26 2020-04-26 云智能预制雨污分流井 Active CN2122485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47780.XU CN212248592U (zh) 2020-04-26 2020-04-26 云智能预制雨污分流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47780.XU CN212248592U (zh) 2020-04-26 2020-04-26 云智能预制雨污分流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48592U true CN212248592U (zh) 2020-12-29

Family

ID=739973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47780.XU Active CN212248592U (zh) 2020-04-26 2020-04-26 云智能预制雨污分流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485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74191B (zh) 一种处理雨水的一体化沉砂池及处理方法
CN102182242B (zh) 一种雨水处理系统及其雨水处理方法
CN110725383A (zh) 一种市政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及其污水处理方法
CN105804200A (zh) 一种分片截流在线处理排放系统
CN210086451U (zh) 一种多效倍增调蓄池
CN216007201U (zh) 一种用于合流排污口处的截污检查井
CN207079707U (zh) 一种初期雨水收集与分流处理装置
CN205296362U (zh) 带有滤水桶的雨水口结构
CN212248592U (zh) 云智能预制雨污分流井
CN206635927U (zh) 市政排水沟清污装置
CN217761078U (zh) 一种跨隧洞的废水排放装置
CN102518200A (zh) 盖板涵截污井
CN216998048U (zh) 油水分离提升设备
CN212561844U (zh) 一种城市合流系统中使雨污分流的截流系统
CN205637032U (zh) 一种分片截流调蓄排放系统
CN212336229U (zh) 雨水清污分流排水系统
CN212453010U (zh) 一种雨水截流井装置
CN108457178A (zh) 一种跨江河桥梁桥面污/废水的环保收集净化系统
CN212315670U (zh) 一种厂区雨污分流水处理系统
CN104878823A (zh) 一种合流管道初期雨水截流蓄排系统及蓄排方法
CN100384749C (zh) 自调节干湿交替并行运行水槽装置
KR100693281B1 (ko) 담수호의 침전 슬러지 및 퇴적오니 제거 시스템
CN112411706A (zh) 雨污分离装置及雨污分离系统
CN207121973U (zh) 一种城市防洪排水自动集污装置
CN218148754U (zh) 一种智能雨、污分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