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53010U - 一种雨水截流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雨水截流井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453010U CN212453010U CN202020705855.5U CN202020705855U CN212453010U CN 212453010 U CN212453010 U CN 212453010U CN 202020705855 U CN202020705855 U CN 202020705855U CN 212453010 U CN212453010 U CN 21245301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gate
- pipe
- well body
- rainwa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排水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雨水截流井装置,所述截流井包括井体;所述井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管和第一排水管,所述井体的侧面设置有第二排水管;所述井体内部设置有隔墙,且所述隔墙设置在所述第二排水管和所述第一排水管之间;所述隔墙上设置有第一闸门;所述第二排水管与所述井体连接处设置有第二闸门;所述第一排水管与所述井体连接处设置有浮筒阀。本实用新型的雨水截流装置可实现雨季对污染较重的初期雨水进行精准截污,同时控制向第一排水管输送的水量,保证下游污水处理厂进水负荷,使初期雨水和污水得到有效处理,而较清洁的后期雨水可直接排入水体,减轻对水体的污染,达到保护水环境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排水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雨水截流井装置。
背景技术
初期降雨的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这是因为,降雨初期,雨水溶解了空气中的大量酸性气体、汽车尾气、工厂废气等污染性气体,降落地面后,又因冲刷沥青油毡屋面、沥青混凝土道路、建筑工地等,使得前期雨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病原体、重金属、油脂、悬浮固体等污染物质,如果将初期雨水直接排入自然承受水体,将会对水体造成非常严重的污染。
截流井是城镇排水系统中的一个基本的、关键的附属构建物,可用来截留污染较重的初期雨水,以便于中后期洁净雨水的资源化利用或者直接排入水体,减少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冲击和对环境的影响。
目前,我国的排水体制主要为合流制和分流制,其中,前者是将雨水和污水在同一条管渠中排出,后者是将雨水和污水采用两条管渠分别输送和排放。而根据我国《室外排水设计规范》中的规定“除降雨量少的干旱地区外,新建地区的排水系统应采用分流制”,因此,分流制是目前城镇排水系统主要采用的体制。
截流井在分流制排水系统中,主要作用是将雨污水分离,旱季时截流干管中只有污水,截流井将污水全部截住,送往污水处理厂进行有效处理,雨季时,将部分雨水与污水截住,其余超过截流干管输水能力的雨水与污水溢流直接进入河道等水体,以保证下游的污水处理厂雨季进水水量不超负荷,降低处理压力。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截流井功能简单,雨季通过溢流堰、溢流管等进行雨水与污水的收集处理,其余溢流排放,无法实现初期雨水的精准截污和有效收集处理,存在初期雨水污染水体的问题,且进入截流干管中的水量无法控制,存在超过污水处理厂设计负荷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雨水截流井装置,该截流井装置可实现雨季对污染较重的初期雨水进行精准截污,同时控制下游污水处理厂进水水量负荷,使初期污染物得到处理。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雨水截流井装置,所述截流井包括井体;
所述井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管和第一排水管,所述井体的侧面设置有第二排水管;
所述井体内部设置有隔墙,且所述隔墙设置在所述第二排水管和所述第一排水管之间;
所述隔墙上设置有第一闸门;
所述第二排水管与所述井体连接处设置有第二闸门;
所述第一排水管与所述井体连接处设置有浮筒阀。
在本实用新型的雨水截流井装置中,可应用于解决初期降雨污染的解决实践中,具体的,沿水流流动方向,井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管和第一排水管,而井体的侧面设置有第二排水管,雨污水通过进水管进入井体,第一排水管与下游污水处理厂连通,第二排水管可将井体内雨水外排或输送至雨水管网;井体内部设置有隔墙,且隔墙设置在第二排水管与第一排水管之间,而隔墙上设置有第一闸门,在雨季初期,雨污水通过进水管进入井体,由于雨水量较小且污染较重,隔墙上的第一闸门打开,第二排水管与井体连接处的第二闸门关闭,即雨污水经过第一闸门进入下游污水管道,随着液位逐渐升高并高于第二排水管的最高设计液位时,浮筒阀逐渐关闭,此时,第二闸门打开,超量雨污水排向自然水体或雨水管网,以保证下游污水处理厂进水水量不超负荷。而当雨季后期或雨水水质较好时,可直接将第一闸门关闭,第二闸门打开,将进水管中的来水全部排向自然水体或雨水管网。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初期雨水截流装置可实现雨季对污染较重的初期雨水进行精准截污,同时控制向第一排水管输送的水量,保证下游污水处理厂进水负荷,使初期雨水和污水得到有效处理,而较清洁的后期雨水可直接排入水体,减轻对水体的污染,保护水环境。
进一步,所述进水管与所述井体连接处设置有水质在线监测仪。
进水管与井体连接处设置有水质在线监测仪,可对由进水管进入井体的雨水进行检测,经水质在线监测仪检测后,超过设定的水质指标时,第一闸门处于开启状态,第二闸门处于关闭状态,雨污水经过第一闸门进而被排放至下游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当水质未超过设置的水质指标时,第一闸门处于关闭状态,第二闸门处于开启状态,由此进水管中来水全部排向自然水体或雨水管网中,进而减轻了雨污水对水体的污染。
进一步,所述隔墙与进水方向相垂直,且所述隔墙的边缘均与所述井体的内壁相抵。
隔墙设置在井体的内部,并与进水方向相垂直,隔墙的边缘均与井体的内壁相抵,进而将井体分隔成两室,第一闸门设置在隔板的中部。当初期雨水水质较差时,可将第一闸门打开,进而将雨污水通过隔墙上的闸门排至下游污水处理厂;而当后期雨水水质较好时,可将第一闸门关闭,将第二闸门打开,将雨水直接外排或排入雨水管网。
进一步,还包括过水堰,所述过水堰设置在所述隔墙和所述第一排水管之间,并与所述隔墙平行设置;
沿与所述隔墙平行的方向,所述过水堰的底部固定设置在所述井体的内壁上,所述过水堰的顶部设有供水流通过的空间,所述过水堰的两侧与所述井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在井体内部还设置有过水堰,且该过水堰位于隔墙与第一排水管之间,并与隔墙平行设置,过水堰的底部固定设置在所述井体的内壁上,过水堰的顶部设有供水流通过的空间,而过水堰的两侧与井体的内壁固定连接,该过水堰将经第一闸门流入的水体分为两部分。当水质高于设定的水质指标时,雨污水经过第一闸门,流经过水堰,进而从第一排水管排向下游污水处理厂;而随着雨水量的增大,流过过水堰的堰后液位逐渐升高并高于第一排水管的最高设计液位时,第一排水管与井体连接处的浮筒阀逐渐关闭。由此可见,过水堰的设置可增加水流的稳定性,进而避免浮筒阀的频繁浮动,影响其使用寿命。
进一步,沿与所述隔墙平行的方向,所述过水堰的高度均小于等于所述第一排水管端面的最高高度和所述第一闸门端面的最高高度,且均大于所述第一排水管端面的最低高度和所述第一闸门端面的最低高度。
为稳定井体内的水流,本实用新型中过水堰的高度均小于等于第一排水管端面的最高高度和第一闸门端面的最高高度,且均大于第一排水管端面的最低高度和第一闸门端面的最低高度。
进一步,所述第一闸门和所述第二闸门均为下开式闸门。
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闸门和第二闸门均为下开式闸门,下开式闸门一方面可有效防止雨水中泥沙等污染物经第一闸门和第二闸门进入管网,以影响管网使用寿命,并增加雨水处理难度;另一方面,下开式闸门可有效防止上开式闸门因井体底层泥沙、大块坚硬杂物等污染物存在导致闸门无法关闭,甚至变形损坏的问题。
进一步,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闸门、所述第二闸门、所述浮筒阀和所述水质在线监测仪电连接。
由于控制器与第一闸门、第二闸门、浮筒阀和水质在线监测仪电连接,因此,当水质在线监测仪检测到水质超过预设值时,控制器控制第一闸门开启,第二闸门关闭,当第一排水管道前的浮筒阀随液位逐渐关闭时,浮筒阀关闭后传递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二闸门打开,进而使超量雨污水排向自然水体或雨水管网,以保证下游污水处理厂进水水量不超负荷。
进一步,所述第一排水管的管径小于所述进水管的管径;
所述第二排水管的管径小于等于所述进水管的管径。
根据雨水水量及排至污水处理厂的污水量,第一排水管的管径小于进水管的管径,第二排水管的管径小于等于进水管的管径,由此可实现管道的最大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的雨水截流井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雨水截流井装置,通过控制第一闸门和第二闸门的开闭,可保证初期雨水能够得到有效的收集处理,而后期较清洁的雨水可直接排向自然水体或雨水管网,做到精准截污,减轻对水体的污染,保护环境;
2、本实用新型的雨水截流井装置,通过控制进入第一排水管中的液位,可有效控制下游污水处理厂的进水量负荷,进而有助于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雨水截流井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雨水截流井装置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井体;2:进水管;3:第一排水管;4:第二排水管;5:隔墙;6:第一闸门;7:第二闸门;8:浮筒阀;9:水质在线监测仪;10:过水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坚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雨水截流井装置,所述截流井包括井体1;所述井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管2和第一排水管3,所述井体1的侧面设有第二排水管4;所述井体1内部设置有隔墙5,且所述隔墙5设置在所述第二排水管4和所述第一排水管3之间;所述隔墙5上设置有第一闸门6;所述第二排水管4与所述井体1连接处设置有第二闸门7;所述第一排水管3与所述井体1连接处设置有浮筒阀8。
在本实用新型的雨水截流井装置中,雨污水通过进水管2进入井体1,而第一排水管3与下游污水处理厂连通,第二排水管4可将井体1内雨水外排或输送至雨水管网,井体1内部隔墙5的中部设置有第一闸门6。在雨季初期,雨污水通过进水管2进入井体1,由于雨水量较小且污染较重,隔墙5上的第一闸门6打开,第二排水管4与井体1连接处的第二闸门7关闭,即雨污水经过第一闸门6进入下游污水管道,随着液位逐渐升高并高于第二排水管4的最高设计液位时,浮筒阀8逐渐关闭,此时,第二闸门7打开,超量雨污水排向自然水体或雨水管网,以保证下游污水处理厂进水水量不超负荷。而当雨季后期或雨水水质较好时,可直接将第一闸门6关闭、第二闸门7打开,将进水管2中的来水全部排向自然水体或雨水管网。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雨水截流装置可实现雨季对污染较重的初期雨水进行精准截污,并能够控制下游污水处理厂进水水量负荷,使初雨污染物得到处理,而较清洁的后期雨水可直接排入水体,减轻对水体的污染。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所述进水管2与所述井体1连接处设置有水质在线监测仪9。
进水管2与井体1连接处设置有水质在线监测仪9可实时监测由进水管2进入井体1的水质,进而通过水质情况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所述隔墙5与进水方向相垂直,且所述隔墙5的边缘均与所述井体1的内壁相抵。
隔墙5的边缘均与井体1的内壁相抵,并将井体1分隔成两室,初期雨水通过隔墙5上的第一闸门6进入下游污水处理厂,而当后期雨水水质较好时,可将第一闸门6关闭,打开第二闸门7,将雨水通过第二排水管4外排或排入雨水管网。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优选地,还包括过水堰10,所述过水堰10设置在所述隔墙5和所述第一排水管3之间,并与所述隔墙5平行设置;
沿与所述隔墙5平行的方向,所述过水堰10的底部固定设置在所述井体1的内壁上,所述过水堰10的顶部设有供水流通过的空间,所述过水堰10的两侧与所述井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过水堰10将经第一闸门6流入的水体分为两部分,当水质高于设定的水质指标时,雨污水经过第一闸门6,并逐渐流经过水堰10,进而从第一排水管3排向下游污水处理厂。过水堰10的设置可增加水流的稳定性,进而避免浮筒阀8的频繁浮动,影响其使用寿命。
在上述优选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沿与所述隔墙5平行的方向,所述过水堰10的高度均小于等于所述第一排水管3端面的最高高度和所述第一闸门6端面的最高高度,且均大于所述第一排水管3端面的最低高度和所述第一闸门6端面的最低高度。
本实用新型中过水堰10高度均小于等于第一排水管3端面的最高高度和第一闸门6端面的最高高度,且均大于第一排水管3端面的最低高度和第一闸门6端面的最低高度,该高度过水堰10的设置可稳定井体1内的水流,避免因水流不稳定导致浮筒阀8频繁转动,降低使用寿命的问题。
在上述优选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更为优选地,所述第一闸门6和所述第二闸门7均为下开式闸门。
下开式闸门开启时,阀板往下移动;下开式闸门关闭时,阀板向上移动,由此下开式闸门可有效防止水体中泥沙等污染物进入下一级管网,并且不存在因泥沙聚集导致闸板无法关闭的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闸门6和第二闸门7均为下开式闸门。
为实现对雨水截流装置的自动监控,降低运行成本,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闸门6、所述第二闸门7、所述浮筒阀8和所述水质在线监测仪9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雨水截流装置中的控制器与第一闸门6、第二闸门7、浮筒阀8和水质在线监测仪9电连接。在雨季初期,雨污水通过进水管2进入井体1,由于雨水量较小且污染较重,设置在进水管2与井体1连接处的水质在线监测仪9可检测水质,当进水的悬浮物超过50mg/L时,由控制器控制打开第一闸门6,而第二闸门7处于关闭状态,雨污水经过第一闸门6,流经过水堰10,排向第一排水管3,进而排至下游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随着雨水量的增大,当流过过水堰10的堰后液位逐渐升高并高于第一排水管3的最高设计液位时,第一排水管3前的浮筒阀8随液位逐渐关闭,浮筒阀8关闭后传递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打开第二闸门7,超量雨污水排向自然水体或雨水管网,以保证下游污水处理厂进水水量不超负荷;当水质在线监测仪9检测进水的悬浮物低于50mg/L时,由控制器控制关闭第一闸门6,打开下第二闸门7,进水管2来水全部排向自然水体或雨水管网。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雨水截流井装置对初期雨水的收集控制方式简单有效,可实现在线数据和设备状态上传,与各单元的集成匹配度高,可实现在线自动监控,降低运行维护难度。
本实用新型中控制器优选PLC自控系统。
在满足待处理水量的需求的前提下,为提高管道的利用率,所述第一排水管3的管径小于所述进水管2的管径;所述第二排水管4的管径小于等于所述进水管2的管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雨水截流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流井包括井体(1);
所述井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管(2)和第一排水管(3),所述井体(1)的侧面设置有第二排水管(4);
所述井体(1)内部设置有隔墙(5),且所述隔墙(5)设置在所述第二排水管(4)和所述第一排水管(3)之间;所述隔墙(5)上设置有第一闸门(6);
所述第二排水管(4)与所述井体(1)连接处设置有第二闸门(7);所述第一排水管(3)与所述井体(1)连接处设置有浮筒阀(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截流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2)与所述井体(1)连接处设置有水质在线监测仪(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截流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墙(5)与进水方向相垂直,且所述隔墙(5)的边缘均与所述井体(1)的内壁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截流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水堰(10),所述过水堰(10)设置在所述隔墙(5)和所述第一排水管(3)之间,并与所述隔墙(5)平行设置;
沿与所述隔墙(5)平行的方向,所述过水堰(10)的底部固定设置在所述井体(1)的内壁上,所述过水堰(10)的顶部设有供水流通过的空间,所述过水堰(10)的两侧与所述井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截流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沿与所述隔墙(5)平行的方向,所述过水堰(10)的高度均小于等于所述第一排水管(3)端面的最高高度和所述第一闸门(6)端面的最高高度,且均大于所述第一排水管(3)端面的最低高度和所述第一闸门(6)端面的最低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截流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闸门(6)和所述第二闸门(7)均为下开式闸门。
7.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截流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闸门(6)、所述第二闸门(7)、所述浮筒阀(8)和水质在线监测仪(9)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截流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管(3)的管径小于所述进水管(2)的管径;
所述第二排水管(4)的管径小于等于所述进水管(2)的管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705855.5U CN212453010U (zh) | 2020-04-30 | 2020-04-30 | 一种雨水截流井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705855.5U CN212453010U (zh) | 2020-04-30 | 2020-04-30 | 一种雨水截流井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453010U true CN212453010U (zh) | 2021-02-02 |
Family
ID=744644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705855.5U Active CN212453010U (zh) | 2020-04-30 | 2020-04-30 | 一种雨水截流井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45301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837282A (zh) * | 2022-05-17 | 2022-08-02 | 广东北控环保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一体化智慧截流井系统及使用方法 |
-
2020
- 2020-04-30 CN CN202020705855.5U patent/CN21245301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837282A (zh) * | 2022-05-17 | 2022-08-02 | 广东北控环保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一体化智慧截流井系统及使用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587580B (zh) | 一种带液动下开式堰门和泵排的排水系统及排水控制方法 | |
CN107747345B (zh) | 一种用于合流制排水管网系统的面污染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7605006B (zh) | 一种排水系统及排水控制方法 | |
CN105625545A (zh) | 一种基于分流制管网的区域分片雨水处理系统 | |
CN107587595A (zh) | 一种包含调蓄池和在线处理池的系统 | |
CN109372088A (zh) | 一种易清扫的自动封闭雨水口 | |
CN207392409U (zh) | 一种多功能型截流井系统 | |
CN207959470U (zh) | 一种包含调蓄池和在线处理池的系统 | |
CN211817483U (zh) | 一种建筑物雨水自动分流过滤水斗 | |
CN212453010U (zh) | 一种雨水截流井装置 | |
CN209457129U (zh) | 一种易清扫的自动封闭雨水口 | |
CN107605005A (zh) | 一种带水力止回堰门和泵排的排水系统及排水控制方法 | |
CN205637032U (zh) | 一种分片截流调蓄排放系统 | |
CN207760985U (zh) | 一种带液动下开式堰门和泵排的排水系统 | |
CN107587579B (zh) | 带有截污管和雨水处理设施的排水系统及排水控制方法 | |
CN206635911U (zh) | 具有排出路基路面内部积水功能的雨水口结构 | |
CN104878823A (zh) | 一种合流管道初期雨水截流蓄排系统及蓄排方法 | |
CN210857472U (zh) | 一种地埋式分散调蓄池系统 | |
CN210857471U (zh) | 一种新型截流井 | |
CN212294975U (zh) | 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用溢流井 | |
CN115110470A (zh) | 行洪河道截蓄装置 | |
CN107780509B (zh) | 一种带有调蓄设施和一体化处理设施的排水系统及排水控制方法 | |
CN207435096U (zh) | 一种双旋流雨水处理装置 | |
CN112482533A (zh) | 河道雨水排水口的设置方法和河道雨水排水系统 | |
CN214497237U (zh) | 一种合流制污水传输箱涵的防淤堵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