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48290U - 一种工程施工管理用临时护坡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工程施工管理用临时护坡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48290U
CN212248290U CN202020798911.4U CN202020798911U CN212248290U CN 212248290 U CN212248290 U CN 212248290U CN 202020798911 U CN202020798911 U CN 202020798911U CN 212248290 U CN212248290 U CN 2122482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ixing
supporting plate
protection structure
slope pro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9891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嘉晨
张轲
余浏奕
卫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Chemical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Chemical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Chemical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Chemical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9891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482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482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482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工程施工管理用临时护坡结构涉及护坡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程施工管理用临时护坡结构,包括固定设置在边坡顶部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通过软连接装置连接有防护支撑板,所述防护支撑板远离固定板的一端上固定限位装置;所述固定板下底面上固定连接有防水装置,固定板远离防护支撑板的一侧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大于固定板靠近防护支撑板一侧在该方向上的高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用固定设置在边坡顶部的固定板及与固定板连接的防护支撑板对边坡进行防护,易于拆卸,稳定性好,制作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工程施工管理用临时护坡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坡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程施工管理用临时护坡结构。
背景技术
在炼化公司轻烃综合利用项目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开山施工,在开山的过程中,需要对产生的边坡进行临时的支撑保护,以防止在施工过程中边坡发生塌陷等情况,现有技术中,往往通过临时搭建支撑架对边坡进行保护,这样的操作往往存在搭建操作复杂、稳定性不佳、面临拆除复杂等问题,且对于不同坡度的边坡适用性较差,亟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工程施工管理用临时护坡结构,支撑板上侧的固定板滑动设置在滑轨上,方便拆卸,且支撑板可根据边坡的角度来调节,适用性较好。
本实用新型一种工程施工管理用临时护坡结构,包括固定设置在边坡顶部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通过软连接装置连接有防护支撑板,所述防护支撑板远离固定板的一端上固定限位装置;
所述固定板下底面上固定连接有防水装置,固定板远离防护支撑板的一侧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大于固定板靠近防护支撑板一侧在该方向上的高度;
所述防护支撑板沿边坡倾斜铺设。
优选地,固定板设置为多个,相邻固定板之间通过固定连接装置固定相连。
优选地,固定连接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边坡顶部的滑轨,所述滑轨沿边坡顶部宽度方向铺设,所述固定板的底面上设置有与滑轨相匹配的滑槽,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滑轨上且通过滑槽与滑轨滑动相连,滑轨两端上均设置有端部限位装置;
同一固定板上的防水装置分别设置滑轨两侧,并沿滑轨长度方向与固定板等宽设置;
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相邻两个固定板中的一个固定板固定相连,另一端与另一个固定板固定相连。
优选地,固定板上的滑槽为燕尾状滑槽。
优选地,端部限位装置包括挡板和端部限位板,所述挡板与滑轨的一端焊接,所述端部限位板上固定连接有一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通过第二固定螺栓与滑轨固定相连,所述挡板和端部限位板相互平行设置,且均与导轨垂直设置。
优选地,连接件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固定板的上表面通过第一固定螺栓固定相连。
优选地,防护支撑板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内设置有连接容置槽,所述第一支撑的一端与软连接装置相连,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板相连;
所述第二支撑板远离固定限位装置的一端伸入连接容置槽内,并通过第三固定螺栓与第一支撑板相连,所述第三固定螺栓与第一支撑板上的螺纹孔相连,且第三固定螺栓伸入连接容置槽内,并与第二支撑板相抵,所述第三固定螺栓的中心轴线与第二支撑板所在平面垂直。
优选地,固定限位装置包括固定块及限位固定板,所述第二支撑板远离第一支撑板的一端上设置有一凹槽,所述固定块设置在凹槽内,并与凹槽通过螺栓相连,所述固定块固定设置在限位固定板上。
优选地,固定板与软连接装置及第一支撑板均等宽设置。
或者优选地,软连接装置为连接橡胶块,所述防水装置为防水垫。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用固定设置在边坡顶部的固定板及与固定板连接的防护支撑板对边坡进行防护,易于拆卸,稳定性好,制作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利用相互套接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上连接固定限位装置,第二支撑板可根据边坡长度及角度实现本实用新型长度及防护支撑板角度的调节,使得本实用新型适用性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板与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滑轨,2-固定板,3-连接橡胶块,4-防护支撑板,41-第一支撑板,42-第二支撑板,5-固定块,6-限位固定板,7-防水垫,8-连接件,9-第一固定螺栓,10-挡板,11-端部限位板,12-连接板,13-第二固定螺栓,14-第三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一种工程施工管理用临时护坡结构,包括固定设置在边坡顶部的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的一侧通过软连接装置连接有防护支撑板4,所述防护支撑板4远离固定板2的一端上固定限位装置;
所述固定板2下底面上固定连接有防水装置,固定板2远离防护支撑板4的一侧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大于固定板2靠近防护支撑板4一侧在该方向上的高度;
所述防护支撑板4沿边坡倾斜铺设。
固定板2设置为多个,相邻固定板2之间通过固定连接装置固定相连。
固定连接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边坡顶部的滑轨1,所述滑轨1沿边坡顶部宽度方向铺设,所述固定板2的底面上设置有与滑轨1相匹配的滑槽,所述固定板2设置在滑轨1上且通过滑槽与滑轨1滑动相连,滑轨1两端上均设置有端部限位装置;
同一固定板2上的防水装置分别设置滑轨1两侧,并沿滑轨1长度方向与固定板2等宽设置;
还包括连接件8,所述连接件8的一端与相邻两个固定板2中的一个固定板2固定相连,另一端与另一个固定板2固定相连。
固定板2上的滑槽为燕尾状滑槽。
端部限位装置包括挡板10和端部限位板11,所述挡板10与滑轨1的一端焊接,所述端部限位板11上固定连接有一连接板12,所述连接板12通过第二固定螺栓13与滑轨1固定相连,所述挡板10和端部限位板11相互平行设置,且均与导轨垂直设置。
连接件8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固定板2的上表面通过第一固定螺栓9固定相连。
防护支撑板4包括第一支撑板41和第二支撑板42,所述第一支撑板41的一端内设置有连接容置槽,所述第一支撑的一端与软连接装置相连,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板42相连;
所述第二支撑板42远离固定限位装置的一端伸入连接容置槽内,并通过第三固定螺栓14与第一支撑板41相连,所述第三固定螺栓14与第一支撑板41上的螺纹孔相连,且第三固定螺栓14伸入连接容置槽内,并与第二支撑板42相抵,所述第三固定螺栓14的中心轴线与第二支撑板42所在平面垂直。
固定限位装置包括固定块5及限位固定板6,所述第二支撑板42远离第一支撑板41的一端上设置有一凹槽,所述固定块5设置在凹槽内,并与凹槽通过螺栓相连,如图4所示,螺栓从第二支撑板42侧边伸入凹槽后穿过固定块5并与凹槽另一侧的第二支撑板42相连,所述固定块5固定设置在限位固定板6上。
固定板2与软连接装置及第一支撑板41均等宽设置。
软连接装置为连接橡胶块3,所述防水装置为防水垫7。
使用时,先将滑轨1通过膨胀螺丝固定在边坡顶部,然后将第二固定螺栓13拧开,将端部限位板11取下,然后依次将数个固定板2滑动至滑轨1上,再将端部限位板11安装至滑轨1的一端上,通过第二固定螺栓13拧紧固定,然后再将连接件8放置两个相邻的固定板2上,并通过第一固定螺栓9进行限位,再将防护支撑板4向边坡的斜面倾斜后,使其与边坡的斜面接触,再松开第一支撑板41上的第三固定螺栓14,此时第二支撑板42则从第一支撑板41内向下滑动,直至限位固定板6与地面接触,再通过螺栓将限位固定板6与地面固定,将第一支撑板41上的第三固定螺栓14拧紧,使得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固定相连。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如下:
1、固定板2滑动设置在滑轨1上,方便拆卸,且支撑板可根据边坡的角度来调节,适用性较好;
2、固定板2上表面的左侧高于其右侧设置,可在不影响稳定性的同时,方便排水;
3、第二支撑板42远离第一支撑板41的一端上连接有固定块5,且通过螺栓旋接,在需调节支撑板的角度时,根据边坡的高度调节支撑板的长度,进而可增加支撑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用固定设置在边坡顶部的固定板2及与固定板2连接的防护支撑板4对边坡进行防护,易于拆卸,稳定性好,制作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利用相互套接的第一支撑板41和第二支撑板42,第二支撑板42上连接固定限位装置,第二支撑板42可根据边坡长度及角度实现本实用新型长度及防护支撑板4角度的调节,使得本实用新型适用性更广。

Claims (10)

1.一种工程施工管理用临时护坡结构,包括固定设置在边坡顶部的固定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的一侧通过软连接装置连接有防护支撑板(4),所述防护支撑板(4)远离固定板(2)的一端上固定限位装置;
所述固定板(2)下底面上固定连接有防水装置,固定板(2)远离防护支撑板(4)的一侧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大于固定板(2)靠近防护支撑板(4)一侧在该方向上的高度;
所述防护支撑板(4)沿边坡倾斜铺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工程施工管理用临时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设置为多个,相邻固定板(2)之间通过固定连接装置固定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工程施工管理用临时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连接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边坡顶部的滑轨(1),所述滑轨(1)沿边坡顶部宽度方向铺设,所述固定板(2)的底面上设置有与滑轨(1)相匹配的滑槽,所述固定板(2)设置在滑轨(1)上且通过滑槽与滑轨(1)滑动相连,滑轨(1)两端上均设置有端部限位装置;
同一固定板(2)上的防水装置分别设置滑轨(1)两侧,并沿滑轨(1)长度方向与固定板(2)等宽设置;
还包括连接件(8),所述连接件(8)的一端与相邻两个固定板(2)中的一个固定板(2)固定相连,另一端与另一个固定板(2)固定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工程施工管理用临时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上的滑槽为燕尾状滑槽。
5.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工程施工管理用临时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限位装置包括挡板(10)和端部限位板(11),所述挡板(10)与滑轨(1)的一端焊接,所述端部限位板(11)上固定连接有一连接板(12),所述连接板(12)通过第二固定螺栓(13)与滑轨(1)固定相连,所述挡板(10)和端部限位板(11)相互平行设置,且均与导轨垂直设置。
6.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工程施工管理用临时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8)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固定板(2)的上表面通过第一固定螺栓(9)固定相连。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工程施工管理用临时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支撑板(4)包括第一支撑板(41)和第二支撑板(42),所述第一支撑板(41)的一端内设置有连接容置槽,所述第一支撑的一端与软连接装置相连,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板(42)相连;
所述第二支撑板(42)远离固定限位装置的一端伸入连接容置槽内,并通过第三固定螺栓(14)与第一支撑板(41)相连,所述第三固定螺栓(14)与第一支撑板(41)上的螺纹孔相连,且第三固定螺栓(14)伸入连接容置槽内,并与第二支撑板(42)相抵,所述第三固定螺栓(14)的中心轴线与第二支撑板(42)所在平面垂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工程施工管理用临时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限位装置包括固定块(5)及限位固定板(6),所述第二支撑板(42)远离第一支撑板(41)的一端上设置有一凹槽,所述固定块(5)设置在凹槽内,并与凹槽通过螺栓相连,所述固定块(5)固定设置在限位固定板(6)上。
9.如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工程施工管理用临时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与软连接装置及第一支撑板(41)均等宽设置。
10.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一种工程施工管理用临时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连接装置为连接橡胶块(3),所述防水装置为防水垫(7)。
CN202020798911.4U 2020-05-14 2020-05-14 一种工程施工管理用临时护坡结构 Active CN2122482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98911.4U CN212248290U (zh) 2020-05-14 2020-05-14 一种工程施工管理用临时护坡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98911.4U CN212248290U (zh) 2020-05-14 2020-05-14 一种工程施工管理用临时护坡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48290U true CN212248290U (zh) 2020-12-29

Family

ID=740002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98911.4U Active CN212248290U (zh) 2020-05-14 2020-05-14 一种工程施工管理用临时护坡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482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TE268850T1 (de) Brückenplattform
CN209457428U (zh) 一种古建筑修复临时加固支撑装置
CN212248290U (zh) 一种工程施工管理用临时护坡结构
CN204843629U (zh) 一种管道切割夹具
CN111441373A (zh) 一种工程施工管理用临时护坡结构
CN210263912U (zh) 一种楼承板连接件
CN214744117U (zh) 建筑管道加固结构
CN105703289B (zh) 一种电缆护管过桥结构
CN209250033U (zh) 一种移动式电缆沟过桥平台
CN213929723U (zh) 一种新型石油管道支撑装置
CN208884848U (zh) 一种可拼接式钢筋保护层垫板
CN211089017U (zh) 具有自适应调节机构的配电控制用电缆桥架
CN206873909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钢管衔接机构
CN210830789U (zh) 一种可调节组合式混凝土泵管固定装置
CN202308947U (zh) 薄煤层刮板输送机电缆槽
CN211897873U (zh) 一种用于桥梁管道安装的操作平台装置
CN202214664U (zh) 煤矿井下轨道维修多功能专用工具
CN220598761U (zh) 一种新型钢梁连接结构
CN213927640U (zh) 一种建筑工程装配式支座结构
CN220354219U (zh) 一种铝合金轨道连接系统
CN213626314U (zh) 一种工民建施工混凝土保护层垫块
CN218776126U (zh) 一种数控切割机床用定位夹具
CN220533042U (zh) 一种矿建现场施工的钢结构钻孔夹具
CN110576943B (zh) 一种甲板轨道定位工装及甲板轨道铺设方法
CN210344553U (zh) 一种简易的临水临电管线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