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46450U - 一种带有斜面阻拦槽的污水处理沉淀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斜面阻拦槽的污水处理沉淀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46450U
CN212246450U CN201922082063.7U CN201922082063U CN212246450U CN 212246450 U CN212246450 U CN 212246450U CN 201922082063 U CN201922082063 U CN 201922082063U CN 212246450 U CN212246450 U CN 2122464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edimentation tank
fixedly connected
wall
tank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8206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歆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tne Tianjin S&t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tne Tianjin S&t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tne Tianjin S&t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tne Tianjin S&t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8206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464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464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464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带有斜面阻拦槽的污水处理沉淀池,包括沉淀池本体,沉淀池本体的内壁固定连通有进水管,进水管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沉淀池本体的表面,沉淀池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分仓板,分仓板的表面固定开设有连接槽。该带有斜面阻拦槽的污水处理沉淀池,通过设置过滤沉淀装置,在使用时,通过第一阻水板、第二阻水板、第一过滤框、第二过滤框、第三过滤框、吸附室和第四过滤框进行阻水、多次过滤、沉淀和吸附,达到了防止进水产生的水流冲击会使池内高浓度的泥水上翻的效果,最后由第三斜板、出水槽和平流板平缓流出,从而解决了现有的沉淀时间长,污水处理效率下降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带有斜面阻拦槽的污水处理沉淀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斜面阻拦槽的污水处理沉淀池。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目前传统斜板溢流式沉淀池通过高于入水口液位的溢流槽将上清液排入下个工序,但由于进水产生的水流冲击会使池内高浓度的泥水上翻,上翻的泥水如果进入溢流槽的话,必须停止设备运行,待自动沉淀后重新进水,因此沉淀时间长,污水处理效率下降,所以需要一种带有斜面阻拦槽的污水处理沉淀池。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现有的沉淀时间长,污水处理效率下降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带有斜面阻拦槽的污水处理沉淀池。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带有斜面阻拦槽的污水处理沉淀池,包括沉淀池本体,沉淀池本体的内壁固定连通有进水管,进水管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沉淀池本体的表面,沉淀池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分仓板,分仓板的表面固定开设有连接槽,分仓板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斜板,第一斜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水平板,第一水平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斜板,第二斜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水平板,第一斜板、第一水平板、第二斜板和第二水平板的表面均与沉淀池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沉淀池本体的内壁固定开设有出水槽,出水槽的一端延伸至沉淀池本体的表面,出水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平流板,平流板的一端延伸至沉淀池本体的表面,平流板的另一端延伸至沉淀池本体的内壁,平流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斜板,第一斜板、第一水平板、第二斜板和第二水平板的下表面与沉淀池本体的内壁设置有过滤沉淀室,过滤沉淀室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过滤沉淀装置,过滤沉淀装置包括第一阻水板,第一阻水板的表面与过滤沉淀室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地,第一斜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阻水板,第二阻水板的表面与过滤沉淀室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地,两个第一阻水板以第二阻水板的轴线为中心呈对称分布,第一阻水板和第二阻水板呈交错分布;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阻水板和第二阻水板交错分布,具有对进入过滤沉淀室内的污水进行初步过滤和减速的特点。
优选地,第一水平板和第二水平板的下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框和第二过滤框,第一过滤框和第二过滤框的表面均与过滤沉淀室的内壁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过滤框和第二过滤框具有对过滤沉淀室内的污水进行二次过滤的特点。
优选地,第二水平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过滤框,第三过滤框的表面分别与沉淀池本体的内壁和第三斜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水平板与沉淀池本体内底壁的高度差,具有使二次过滤后的污水中的较大杂质通过第三过滤框上的过滤网过滤后掉落在沉淀池本体的内底壁。
优选地,第一斜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四过滤框,第四过滤框的表面分别与第三斜板的一端和沉淀池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一斜板、第一水平板、第二斜板和第二水平板的上表面与第三过滤框和第四过滤框的表面设置为吸附室,吸附室的内部设置有活性炭吸附颗粒;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活性炭吸附颗粒具有对过滤沉淀后的污水进行吸附过滤沉淀的效果。
优选地,第一过滤框、第二过滤框、第三过滤框和第四过滤框的内壁均固定安装有过滤网,四个过滤网的孔径依次减小;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四个过滤网的孔径依次减小,具有对污水中的杂质依次过滤的特点。
优选地,第三斜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阻水条,多个阻水条在第三斜板的表面均匀分布,第三斜板的表面固定开设有检修槽,检修槽的内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密封盖;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便于对吸附室内进行检修的特点。
优选地,沉淀池本体的表面固定开设有清理槽,两个清理槽的内壁与沉淀池本体的内壁固定连通,清理槽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清理密封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清理槽具有便于对过滤沉淀室内部进行清污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中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过滤沉淀装置,在使用时,通过第一阻水板、第二阻水板、第一过滤框、第二过滤框、第三过滤框、吸附室和第四过滤框进行阻水、多次过滤、沉淀和吸附,达到了防止进水产生的水流冲击会使池内高浓度的泥水上翻的效果,最后由第三斜板、出水槽和平流板平缓流出,从而解决了现有的沉淀时间长,污水处理效率下降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带有斜面阻拦槽的污水处理沉淀池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带有斜面阻拦槽的污水处理沉淀池的沉淀池本体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带有斜面阻拦槽的污水处理沉淀池的沉淀池本体结构立体图。
图中:1、沉淀池本体;2、进水管;3、分仓板;4、连接槽;5、第一斜板;6、第一水平板;7、第二斜板;8、第二水平板;9、出水槽;10、平流板;11、第三斜板;12、过滤沉淀室;13、第一阻水板;14、第二阻水板;15、第一过滤框;16、第二过滤框;17、第三过滤框;18、第四过滤框;19、吸附室;20、过滤网;21、阻水条;22、检修槽;23、密封盖;24、清理槽;25、密封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带有斜面阻拦槽的污水处理沉淀池,如图1-2 所示,包括沉淀池本体1,沉淀池本体1的内壁固定连通有进水管2,进水管2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沉淀池本体1的表面,沉淀池本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分仓板3,分仓板3的表面固定开设有连接槽4,分仓板3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斜板5,第一斜板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水平板6,第一水平板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斜板7,第二斜板 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水平板8,第一斜板5、第一水平板6、第二斜板7和第二水平板8的表面均与沉淀池本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
如图1-2所示,沉淀池本体1的内壁固定开设有出水槽9,出水槽9的一端延伸至沉淀池本体1的表面,出水槽9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平流板10,平流板10的一端延伸至沉淀池本体1的表面,平流板10 的另一端延伸至沉淀池本体1的内壁,平流板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斜板11,第一斜板5、第一水平板6、第二斜板7和第二水平板8的下表面与沉淀池本体1的内壁设置有过滤沉淀室12,过滤沉淀室1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过滤沉淀装置,过滤沉淀装置包括第一阻水板13,第一阻水板13的表面与过滤沉淀室12的内壁固定连接;
如图1-2所示,第一斜板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阻水板14,第二阻水板14的表面与过滤沉淀室12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第一阻水板13以第二阻水板14的轴线为中心呈对称分布,第一阻水板13 和第二阻水板14呈交错分布,第一水平板6和第二水平板8的下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框15和第二过滤框16,第一过滤框15 和第二过滤框16的表面均与过滤沉淀室12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二水平板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过滤框17,第三过滤框17的表面分别与沉淀池本体1的内壁和第三斜板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如图1-2所示,第一斜板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四过滤框18,第四过滤框18的表面分别与第三斜板11的一端和沉淀池本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一斜板5、第一水平板6、第二斜板7和第二水平板 8的上表面与第三过滤框17和第四过滤框18的表面设置为吸附室19,吸附室19的内部设置有活性炭吸附颗粒,第一过滤框15、第二过滤框16、第三过滤框17和第四过滤框18的内壁均固定安装有过滤网20,四个过滤网20的孔径依次减小;
如图2-3所示,第三斜板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阻水条21,多个阻水条21在第三斜板11的表面均匀分布,第三斜板11的表面固定开设有检修槽22,检修槽22的内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密封盖23,沉淀池本体1的表面固定开设有清理槽24,两个清理槽24的内壁与沉淀池本体1的内壁固定连通,清理槽24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清理密封门25;
通过设置过滤沉淀装置,在使用时,通过第一阻水板13、第二阻水板14、第一过滤框15、第二过滤框16、第三过滤框17、吸附室 19和第四过滤框18进行阻水、多次过滤、沉淀和吸附,达到了防止进水产生的水流冲击会使池内高浓度的泥水上翻的效果,最后由第三斜板11、出水槽9和平流板10平缓流出,从而解决了现有的沉淀时间长,污水处理效率下降的问题。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污水通过进水管2流入沉淀池本体1内部,通过分仓板3表面的连接槽4进入过滤沉淀室12内,经过第一阻水板13和第二阻水板14阻挡,污水中较大的杂质掉落在第一阻水板 13和第二阻水板14之间,经过第一阻水板13和第二阻水板14阻挡减速和初步过滤后的污水通过第一过滤框15和第二过滤框16上的过滤网20进行二次过滤后,随着污水的增多,沉淀池本体1内部的污水水位上升,经过第一过滤框15和第二过滤框16上的过滤网20进行二次过滤后的污水,通过第三过滤框17上的过滤网20再次过滤平缓流入吸附室19内,经过吸附室19内活性炭吸附颗粒吸附后,通过第四过滤框18上过滤网20过滤后,水位上升到第三斜板11的表面,在水位上升到第三斜板11顶部时,通过出水槽9和平流板10流出到下一工序池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带有斜面阻拦槽的污水处理沉淀池,包括沉淀池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本体(1)的内壁固定连通有进水管(2),所述进水管(2)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沉淀池本体(1)的表面,所述沉淀池本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分仓板(3),所述分仓板(3)的表面固定开设有连接槽(4),所述分仓板(3)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斜板(5),所述第一斜板(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水平板(6),所述第一水平板(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斜板(7),所述第二斜板(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水平板(8),所述第一斜板(5)、第一水平板(6)、第二斜板(7)和第二水平板(8)的表面均与沉淀池本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沉淀池本体(1)的内壁固定开设有出水槽(9),所述出水槽(9)的一端延伸至沉淀池本体(1)的表面,所述出水槽(9)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平流板(10),所述平流板(10)的一端延伸至沉淀池本体(1)的表面,所述平流板(10)的另一端延伸至沉淀池本体(1)的内壁,所述平流板(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斜板(11),所述第一斜板(5)、第一水平板(6)、第二斜板(7)和第二水平板(8)的下表面与沉淀池本体(1)的内壁设置有过滤沉淀室(12),所述过滤沉淀室(1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过滤沉淀装置,所述过滤沉淀装置包括第一阻水板(13),所述第一阻水板(13)的表面与过滤沉淀室(12)的内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斜面阻拦槽的污水处理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板(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阻水板(14),所述第二阻水板(14)的表面与过滤沉淀室(12)的内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斜面阻拦槽的污水处理沉淀池,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阻水板(13)以第二阻水板(14)的轴线为中心呈对称分布,所述第一阻水板(13)和第二阻水板(14)呈交错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有斜面阻拦槽的污水处理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板(6)和第二水平板(8)的下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框(15)和第二过滤框(16),所述第一过滤框(15)和第二过滤框(16)的表面均与过滤沉淀室(12)的内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有斜面阻拦槽的污水处理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平板(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过滤框(17),所述第三过滤框(17)的表面分别与沉淀池本体(1)的内壁和第三斜板(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有斜面阻拦槽的污水处理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板(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四过滤框(18),所述第四过滤框(18)的表面分别与第三斜板(11)的一端和沉淀池本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板(5)、第一水平板(6)、第二斜板(7)和第二水平板(8)的上表面与第三过滤框(17)和第四过滤框(18)的表面设置为吸附室(19),所述吸附室(19)的内部设置有活性炭吸附颗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有斜面阻拦槽的污水处理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框(15)、第二过滤框(16)、第三过滤框(17)和第四过滤框(18)的内壁均固定安装有过滤网(20),四个所述过滤网(20)的孔径依次减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带有斜面阻拦槽的污水处理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斜板(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阻水条(21),多个所述阻水条(21)在第三斜板(11)的表面均匀分布,所述第三斜板(11)的表面固定开设有检修槽(22),所述检修槽(22)的内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密封盖(2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带有斜面阻拦槽的污水处理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本体(1)的表面固定开设有清理槽(24),两个所述清理槽(24)的内壁与沉淀池本体(1)的内壁固定连通,所述清理槽(24)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清理密封门(25)。
CN201922082063.7U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带有斜面阻拦槽的污水处理沉淀池 Active CN2122464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82063.7U CN212246450U (zh)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带有斜面阻拦槽的污水处理沉淀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82063.7U CN212246450U (zh)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带有斜面阻拦槽的污水处理沉淀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46450U true CN212246450U (zh) 2020-12-29

Family

ID=73971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82063.7U Active CN212246450U (zh)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带有斜面阻拦槽的污水处理沉淀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464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571260U (zh) 一种环境工程污水回收装置
CN213433362U (zh) 一种具有多级筛分功能的过滤装置
CN208648997U (zh) 一种雨水收集罐
CN212246450U (zh) 一种带有斜面阻拦槽的污水处理沉淀池
CN210133944U (zh) 一种农村污水处理用的过滤装置
CN212818607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沉淀池
CN104876364A (zh) 一种高效污水深度处理成套化装置
CN213738740U (zh) 一种低能耗污水处理装置
CN210728839U (zh) 一种用于橡胶制造设备的多级过滤装置
CN204798984U (zh) 智能水处理沉淀过滤池
CN211688638U (zh) 一种加装有导流装置的多相流过滤分离器
CN204824436U (zh) 一种高效污水深度处理成套化装置
CN210786516U (zh)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用沉降系统
CN207943954U (zh) 一种污水一体化净化设备
CN216005410U (zh) 水力颗粒分离器
CN217628005U (zh) 一种过滤效果好的反硝化深床滤池
CN204779229U (zh) 具有高效过滤功能的污水处理系统
CN208378686U (zh) 一种自带除臭功能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16106512U (zh) 一种截留净化农业面源污染的生态蓄水池
CN104973690B (zh) 一种净化槽
CN213192851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沉淀精滤装置
CN213760879U (zh) 一种污水管道污垢沉降装置
CN212581626U (zh) 一种改进型污水处理装置
CN215627348U (zh) 一种迂回型废水处理装置
CN219470830U (zh) 一种水利河道污水治理用净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