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34825U - 覆膜支架后释放装置和覆膜支架植入系统 - Google Patents

覆膜支架后释放装置和覆膜支架植入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34825U
CN212234825U CN202021573140.5U CN202021573140U CN212234825U CN 212234825 U CN212234825 U CN 212234825U CN 202021573140 U CN202021573140 U CN 202021573140U CN 212234825 U CN212234825 U CN 2122348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guide
pull
seat
hol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7314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殿会
刘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uamai Taike Medical Instrument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Percutek Therapeu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Percutek Therapeu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Percutek Therapeu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7314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348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348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348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覆膜支架后释放装置和覆膜支架植入系统,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导向座、拉线座、锁定结构以及由柔性材料制成的第一拉线和多条第二拉线;第一拉线盘绕于导向座外或内周面,且其一端固定连接于拉线座,锁定结构将其另一端固定于导向座;多条第二拉线一端均固定连接于导向座,自由端均被固定于第一拉线和导向座之间;拉线座朝远离导向座方向移动情况下,第一拉线能够脱离于导向座,从而释放多条第二拉线自由端。本实用新型缓解了现有覆膜支架后释放装置极易划伤血管造成血管损伤甚至破裂,且释放覆膜支架近端时,覆膜支架近端部位各处同时被释放向外弹开会对血管造成较大损伤,从而导致手术难度高、手术成功率低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覆膜支架后释放装置和覆膜支架植入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覆膜支架后释放装置和覆膜支架植入系统。
背景技术
主动脉疾病包括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等,主要由高血压,动脉硬化、损伤、感染等原因造成,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患者面临极大的生命威胁;治疗主动脉疾病采用的传统手术方式是引入体外循环,进行开放式手术,对损伤部位进行人工血管置换,但开放式手术时间长,手术创伤大,病死率极高;近年来,流行采用微创介入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即:通过特有的输送系统将覆膜支架释放到患者血管病变位置,对主动脉夹层及主动脉瘤血管实施修复,保护病变血管,避免病变血管破裂致人死亡。
覆膜支架整体呈圆筒状,由金属骨架和外覆的薄型人造血管组成,金属骨架多由记忆合金制作而成,薄型人造血管的材料则多采用涤纶或聚四氟乙烯制作而成,术前,需要将覆膜支架装入输送系统的外管中,输送系统将装载好的覆膜支架运送至患者血管病变位置并释放,以达到治疗目的;通常,向患者血管病变位置输送覆膜支架的输送系统包括输送器和引导导丝;输送器包括操作手柄、外管、内管、导丝管和覆膜支架后释放装置;导丝管穿过内管,内管穿过外管,外管和内管均连接于操作手柄,覆膜支架后释放装置连接于内管的近端;向人体输送覆膜支架时,第一步,将覆膜支架安装于输送器近端内,具体地,将覆膜支架整体压缩于外管内,后固定器从外管内部固定覆膜支架的后端,将覆膜支架的近端固定于覆膜支架后释放装置,使覆膜支架后释放装置束缚覆膜支架的近端以使覆膜支架的近端呈收拢状态;第二步,使引导导丝穿过导丝管,利用输送器沿着引导导丝经皮穿刺将装载有覆膜支架的覆膜支架后释放装置输送至患者血管病变位置;第三步,利用操作手柄后撤外管,以使覆膜支架远端从外管中释放出来,半释放覆膜支架;第四步,利用操作手柄后撤内管,以使覆膜支架后释放装置释放覆膜支架近端,从而,全部释放覆膜支架;第五步,利用操作手柄使外管复位;第六步,向后撤出输送器整体和引导导丝。
现有技术中,使用的覆膜支架后释放装置的束缚覆膜支架近端的结构多为坚硬的金属丝、或刚性的金属叉状结构,覆膜支架在被全部释放时,覆膜支架后释放装置的束缚覆膜支架近端的刚性结构的棱角,极易在狭窄、弯曲的血管通道内刮擦划伤血管,造成血管损伤甚至破裂,稍有不慎,将对患者造成致命损伤,另外,现有技术中,在通过覆膜支架后释放装置释放覆膜支架近端时,覆膜支架近端部位各处同时被释放向外弹开,这个释放过程也会对血管造成较大损伤,从而,导致手术难度高、手术成功率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覆膜支架后释放装置和覆膜支架植入系统,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覆膜支架后释放装置在狭窄、弯曲的血管通道内极易划伤血管,造成血管损伤甚至破裂,稍有不慎,将对患者造成致命损伤,且通过现有覆膜支架后释放装置释放覆膜支架近端时,覆膜支架近端部位各处同时被释放向外弹开,这个释放过程也会对血管造成较大损伤,从而,导致手术难度高、手术成功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覆膜支架后释放装置,包括导向座、拉线座、第一拉线、第二拉线和锁定结构;
所述第一拉线和所述第二拉线均由柔性材料制成;
以自所述导向座的近端朝向所述导向座的远端延伸的方向为所述导向座的轴向,以自所述拉线座的近端向所述拉线座的远端延伸的方向为所述拉线座的轴向,在所述导向座上设置有沿所述导向座的轴向贯通所述导向座的第一安装通孔,在所述拉线座上设置有沿所述拉线座的轴向贯通所述拉线座的第二安装通孔;
所述第一拉线盘绕于所述导向座的外周面或所述导向座的内周面,且所述第一拉线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拉线座,所述锁定结构将所述第一拉线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导向座;
所述第二拉线具有多条,多条所述第二拉线的一端均固定连接于所述导向座,且多条所述第二拉线绕所述导向座的径向圆周面两两间隔分布,以所述第二拉线的另一端作为所述第二拉线的自由端,多条所述第二拉线的自由端均被固定于所述第一拉线和所述导向座之间;且在所述拉线座朝远离所述导向座的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拉线能够脱离于所述导向座,从而释放多条所述第二拉线的自由端。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锁定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导向座的外周面或所述导向座的内周面上的螺旋凹槽,所述螺旋凹槽的槽口配置成能够将设置于所述螺旋凹槽内部的第一拉线挤压固定于所述螺旋凹槽的内部,从而将所述第二拉线的自由端挤压固定于所述螺旋凹槽的槽壁和所述第一拉线之间。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锁定结构还包括弹性管,所述弹性管固定于所述螺旋凹槽的内部,所述第一拉线被挤压固定于所述弹性管的内部;或者,所述弹性管被挤压固定于所述螺旋凹槽的内部,所述第一拉线固定于所述弹性管的内部。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或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在所述导向座上还设置有第一拉线穿装孔,所述第一拉线穿装孔的一端与所述导向座的远端端面连通,所述第一拉线穿装孔的另一端与所述螺旋凹槽的靠近所述导向座的远端的部位连通。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锁定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导向座的外周面或所述导向座的内周面上的第一拉线固定槽;
所述第一拉线固定槽包括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槽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槽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一固定槽的深度;
所述第一拉线穿过所述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拉线的远离所述拉线座的一端的端部设置有弹性限位头,所述弹性限位头配置成能够被压缩至所述弹性限位头的最大厚度小于所述第一固定槽的深度,且在所述弹性限位头未被压缩的情况下,所述弹性限位头的最大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固定槽的深度;
所述第二固定槽的槽口配置成能够将所述弹性限位头限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槽内。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第一、第二和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在各条所述第二拉线的自由端均设置有套圈,所述第一拉线依次穿过多条所述第二拉线的自由端上的套圈。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第一、第二和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在所述导向座的外周面设置有多个凸台,多个所述凸台配置成能够将覆膜支架的近端的挂环钩挂于所述导向座。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在各个所述凸台上均开设有凸台穿孔,所述第二拉线的自由端的相反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凸台穿孔内。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第一、第二和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在所述导向座的外周面或所述导向座的内周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二拉线限位槽,多个所述第二拉线限位槽与多条所述第二拉线一一对应,且多个所述第二拉线限位槽的一端均延伸至所述导向座的远端端面。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覆膜支架植入系统,包括操作手柄、导丝管、内管、外管和前述第一方面及其任一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一提供的覆膜支架后释放装置;其中:所述导丝管穿过所述内管,且所述导丝管穿过所述第二安装通孔,所述导丝管的近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通孔的内部;所述内管的近端固定于所述拉线座的远端;所述外管的远端和所述内管的远端均连接于所述操作手柄,所述操作手柄配置成能够驱动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前后移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能够实现如下有益效果: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覆膜支架后释放装置,包括导向座、拉线座、第一拉线、第二拉线和锁定结构。
其中:第一拉线和第二拉线均由柔性材料制成;以自导向座的近端朝向导向座的远端延伸的方向为导向座的轴向,以自拉线座的近端向拉线座的远端延伸的方向为拉线座的轴向,在导向座上设置有沿导向座的轴向贯通导向座的第一安装通孔,在拉线座上设置有沿拉线座的轴向贯通拉线座的第二安装通孔;第一拉线盘绕于导向座的外周面或导向座的内周面,且第一拉线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拉线座,锁定结构将第一拉线的另一端固定于导向座;第二拉线具有多条,多条第二拉线的一端均固定连接于导向座,且多条第二拉线绕导向座的径向圆周面两两间隔分布,以第二拉线的另一端作为第二拉线的自由端,多条第二拉线的自由端均被固定于第一拉线和导向座之间;且在拉线座朝远离导向座的方向移动的情况下,第一拉线能够脱离于导向座,从而释放多条第二拉线的自由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覆膜支架固定释放装置中,首先,通过采用柔性材料制成的第一拉线和第二拉线,弯曲时不产生棱角,可确保覆膜支架固定释放装置的束缚覆膜支架近端的结构的柔顺性,手术时可大程度减轻对血管的刮擦损伤,在此基础上,再注意一下操作事项,例如但不限于,使穿过覆膜支架近端挂环位置处的第二拉线长一些,这样在撤出外管以半释放覆膜支架时,覆膜支架约束变形较小;从而,在完全释放覆膜支架时,覆膜支架释放的力就没有那么大,即可达到缓冲效果,进一步保护血管,甚至不会对血管造成刮擦,由此,大程度减小了手术过程中对血管造成的损伤;其次,现有技术中,在向后撤出输送器整体和引导导丝之前,需要先利用输送器的操作手柄使外管复位,以避免其用于束缚覆膜支架的前端的刚性结构的棱角在撤出时继续损伤血管,此操作耗费一定的手术时间,相对于此,本实施例则无需该步操作,直接撤出输送器整体即可,从而减少了医生的操作步骤,提高了手术效率;另外,本实施例提供的覆膜支架固定释放装置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安装调整,进而提高了术前手术器械的准备与调试效率。此外,由于本实施例中,在完全释放覆膜支架时,是通过向后拉扯第一拉线的方式以逐步缓慢释放覆膜支架,而第一拉线盘绕于导向座的外周面或导向座的内周面,也就是说,在此释放过程中,覆膜支架上每个挂环之间都是相对独立的,且相邻两个挂环之间顺序、缓慢释放,每次的释放对血管的冲击都很小,整个释放过程将更加安全。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缓解了现有技术中覆膜支架固定释放装置的束缚覆膜支架近端的结构多为坚硬的金属丝、或刚性的金属叉状结构,其在狭窄、弯曲的血管通道内极易划伤血管,造成血管损伤甚至破裂,稍有不慎,将对患者造成致命损伤,且通过现有覆膜支架后释放装置释放覆膜支架近端时,覆膜支架近端部位各处同时被释放向外弹开,这个释放过程也会对血管造成较大损伤,从而,导致手术难度高、手术成功率低的技术问题;同时,提高了手术效率,以及,提高了术前手术器械的准备与调试效率。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覆膜支架植入系统,包括操作手柄、导丝管、内管、外管和前述第一方面提供的覆膜支架后释放装置;其中:导丝管穿过内管,且导丝管穿过第二安装通孔,导丝管的近端固定于第一安装通孔的内部;内管的近端固定于拉线座的远端;外管的远端和内管的远端均连接于操作手柄,操作手柄配置成能够驱动外管和内管前后移动;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覆膜支架植入系统包括第一方面提供的覆膜支架后释放装置,因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覆膜支架植入系统能够达到第一方面提供的覆膜支架后释放装置能够达到的所有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覆膜支架后释放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覆膜支架后释放装置的整体结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向座中固定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另一视角下导向座中固定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拉线、第二拉线和导向座固定座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另一视角下第一拉线、第二拉线和导向座固定座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B-B向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拉线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覆膜支架植入系统中覆膜支架后释放装置与内管、后固定器和导丝管之间的装配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覆膜支架植入系统中覆膜支架后释放装置与内管、外管、后固定器和导丝管之间的装配爆炸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锁定结构的第二种可选实施方式中导向座的固定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锁定结构的第三种可选实施方式中导向座的固定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导向座;111-固定座;112-导向头;101-第一安装通孔;110-第一拉线穿装孔;120-锁环固定槽;130-凸台;1301-凸台穿孔;140-第二拉线限位槽;150-连接孔;200-拉线座;201-第二安装通孔;210-固定环;300-第一拉线;310-弹性限位头;400-第二拉线;410-套圈;510-螺旋凹槽;520-弹性管;530-弹性锁环;540-第一拉线固定槽;541-第一固定槽;542-第二固定槽;600-覆膜支架;710-导丝管;7100-连接部;720-内管;730-外管;740-后固定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覆膜支架后释放装置,参照图1至图3,该覆膜支架后释放装置包括导向座100、拉线座200、第一拉线300、第二拉线400和锁定结构。
其中:第一拉线300和第二拉线400均由柔性材料制成;以自导向座100的近端朝向导向座100的远端延伸的方向为导向座100的轴向,以自拉线座200的近端向拉线座200的远端延伸的方向为拉线座200的轴向,在导向座100上设置有沿导向座100的轴向贯通导向座100的第一安装通孔101,在拉线座200上设置有沿拉线座200的轴向贯通拉线座200的第二安装通孔201。
第一拉线300盘绕于导向座100的外周面或导向座100的内周面,且第一拉线300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拉线座200,锁定结构将第一拉线300的另一端固定于导向座100;第二拉线400具有多条,多条第二拉线400的一端均固定连接于导向座100,且多条第二拉线400绕导向座100的径向圆周面两两间隔分布,以第二拉线400的另一端作为第二拉线400的自由端,多条第二拉线400的自由端均被固定于第一拉线300和导向座100之间;且在拉线座200朝远离导向座100的方向移动的情况下,第一拉线300能够脱离于导向座100,从而释放多条第二拉线400的自由端。
本实施例中,近端指医疗器械工作时靠近患者血管的一端,远端指医疗器械靠近医生的一端,其中:制作第一拉线300和第二拉线400的柔性材料可以但不限于采用PA(polyamide,聚酰胺,俗称尼龙)、PP(Polypropylene,聚丙烯)、PET(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俗称涤纶树脂)等高分子材料,或者采用柔软的不锈钢,钴铬合金、钛合金等丝材,较佳地,采用的柔性材料选用无弹性或弹性较小的材料,避免第一拉线300和第二拉线400受拉变形;如图3所示,导向座100包括固定座111和导向头112,导向头112的远端连接于固定座111的近端,固定座111用于与锁定结构和拉线座200相互配合固定第一拉线300和第二拉线400;导向头112和固定座111可为一体成型结构,也可如图5所示,在固定座111的近端端面上开设连接孔150,同时,在导向头112的远端端面上也开设这样的连接孔,通过在导向头112上连接孔内或固定座111上连接孔150内连接插杆的方式,将导向头112与固定座111相连接,插杆可过盈配合或以其他连接方式固定于导向头112和固定座111上的连接孔。
使用时,第一步,将覆膜支架整体安装于覆膜支架植入系统,具体地,参考图10和图11,将覆膜支架600压缩于输送器的外管730内,后固定器740从外管730内部固定覆膜支架600的后端,将内管720螺纹连接或焊接或过盈配合或以其他方式固定连接于拉线座200的远端,内管720的近端可伸入于拉线座200上的第二安装通孔201内,将导丝管710的近端固定连接于导向座100上的第一安装通孔101内,其固定方式具有多种,例如但不限于如图11所示,在导丝管710的近端设置连接部7100,连接部7100焊接于第一安装通孔101内等,或者在第一安装通孔101的孔壁上设置连接螺纹,导丝管710的近端螺纹连接于第一安装通孔101内等;使第二拉线400的固定于导向座100的一端的相反端,即第二拉线400的自由端,穿过设置于覆膜支架600的近端的挂环,然后利用锁定结构将第一拉线300的远离拉线座200的一端固定于导向座100的方式,将第二拉线400的自由端固定于第一拉线300和导向座100之间,此时,覆膜支架固定释放装置束缚覆膜支架的近端以使覆膜支架的近端呈收拢状态;第二步,使引导导丝穿过导丝管710,利用输送器沿着引导导丝经皮穿刺将装载有覆膜支架600的覆膜支架固定释放装置输送至患者血管病变位置;第三步,利用输送器的操作手柄后撤外管730,以使覆膜支架600的远端从外管730中释放出来,以半释放覆膜支架600;第四步,利用输送器的操作手柄后撤内管720,内管720带着拉线座200后撤,拉动第一拉线300,第一拉线300的自由端脱离锁定结构以脱离导向座100,由此释放多条第二拉线400的自由端,进而释放覆膜支架600的近端,从而,全部释放覆膜支架600;第五步,向后撤出输送器整体和引导导丝。其中,设置于覆膜支架600的近端的支架上的挂环可以是由覆膜支架600的金属骨架直接弯曲而成,也可以单独设置挂环,并将挂环连接于覆膜支架600的金属骨架近端。
本实施例提供的覆膜支架固定释放装置中,首先,通过采用柔性材料制成的第一拉线300和第二拉线400,弯曲时不产生棱角,可确保覆膜支架固定释放装置的束缚覆膜支架600近端的结构的柔顺性,手术时可大程度减轻对血管的刮擦损伤,在此基础上,再注意一下操作事项,例如但不限于,使穿过覆膜支架600近端挂环位置处的第二拉线400长一些,这样在撤出外管730以半释放覆膜支架600时,覆膜支架600约束变形较小;从而,在完全释放覆膜支架600时,覆膜支架600释放的力就没有那么大,即可达到缓冲效果,进一步保护血管,甚至不会对血管造成刮擦,由此,大程度减小了手术过程中对血管造成的损伤;其次,现有技术中,在向后撤出输送器整体和引导导丝之前,需要先利用输送器的操作手柄使外管730复位,以避免其用于束缚覆膜支架600的前端的刚性结构的棱角在撤出时继续损伤血管,此操作耗费一定的手术时间,相对于此,本实施例则无需该步操作,直接撤出输送器整体即可,从而减少了医生的操作步骤,提高了手术效率;另外,本实施例提供的覆膜支架固定释放装置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安装调整,进而提高了术前手术器械的准备与调试效率。此外,由于本实施例中,在完全释放覆膜支架600时,是通过向后拉扯第一拉线300的方式以逐步缓慢释放覆膜支架600,而第一拉线300盘绕于导向座100的外周面或导向座100的内周面,也就是说,在此释放过程中,覆膜支架600上每个挂环之间都是相对独立的,且相邻两个挂环之间顺序、缓慢释放,每次的释放对血管的冲击都很小,整个释放过程将更加安全。
综上,本实施例至少缓解了现有技术中覆膜支架固定释放装置的束缚覆膜支架近端的结构多为坚硬的金属丝、或刚性的金属叉状结构,其在狭窄、弯曲的血管通道内极易划伤血管,造成血管损伤甚至破裂,稍有不慎,将对患者造成致命损伤,且通过现有覆膜支架后释放装置释放覆膜支架近端时,覆膜支架近端部位各处同时被释放向外弹开,这个释放过程也会对血管造成较大损伤,从而,导致手术难度高、手术成功率低的技术问题;同时,提高了手术效率,以及,提高了术前手术器械的准备与调试效率。
本实施例中,上述锁定结构的具体结构形式具有多种,例如但不限于:
在本实施例的锁定结构的第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至图9,锁定结构包括设置于导向座100的外周面或导向座100的内周面上的螺旋凹槽510,螺旋凹槽510的槽口配置成能够将设置于螺旋凹槽510内部的第一拉线300挤压固定于螺旋凹槽510的内部,从而将第二拉线400的自由端挤压固定于螺旋凹槽510的槽壁和第一拉线300之间,具体地,可使第一拉线300在垂直于第一拉线300自身长度方向上的厚度略大于螺旋凹槽510的深度,螺旋凹槽510的槽口为狭窄的缝隙结构,第一拉线300穿装于拉螺旋凹槽510内的情况下,螺旋凹槽510的槽口将第一拉线300挤压固定于螺旋凹槽510的内部,第一拉线300与螺旋凹槽510之间具有很大的摩擦力,需要向远端拉动拉线座200以向第一拉线300施加较大的拉力克服摩擦力才能将第一拉线300拉出螺旋凹槽510,从而,使第一拉线300的远离拉线座200的一端脱离于导向座100,进而达到释放多条第二拉线400的自由端的目的。
继续参照图1至图9,在本可选实施方式中,较佳地,上述锁定结构还包括弹性管520,弹性管520固定于螺旋凹槽510的内部,第一拉线300被挤压固定于弹性管520的内部;或者,弹性管520被挤压固定于螺旋凹槽510的内部,第一拉线300固定于弹性管520的内部,其中,弹性管520可以由但不限于由硅胶材料制成,从而,可利用弹性管520的弹力增大第一拉线300与螺旋凹槽510之间的摩擦力,进而确保覆膜支架的植入稳定性,避免覆膜支架在不到植入位置时提前松脱。进一步优选地,使以上弹性管520包括两两相互间隔的多段,从而,可在将第一拉线300安装于螺旋凹槽510时,随意弯曲调整第一拉线300的长度和位置,操作更加灵活。其中,较佳地,使螺旋凹槽510的深度大于弹性管520的直径,从而,可使螺旋凹槽510能够容纳弹性管520并对弹性管520起到限位作用,避免弹性管520露出螺旋凹槽510从而刮擦血管壁,进一步地提高了手术安全性。
另外,在本可选实施方式中,较佳地,以上螺旋凹槽510的深度大于第一拉线300在垂直于第一拉线300自身长度方向上的厚度,由此,可使螺旋凹槽510能够容纳第一拉线300并对第一拉线300起到限位作用,避免第一拉线300露出螺旋凹槽510从而刮擦血管壁,进一步地提高了手术安全性。
另外,在本可选实施方式中,较佳地,在导向座100上还设置有第一拉线穿装孔110,第一拉线穿装孔110的一端与导向座100的远端端面连通,第一拉线穿装孔110的另一端与螺旋凹槽的靠近导向座的远端的部位连通,第一拉线穿装孔110作为第一拉线300的连接于拉线座200的一端与其位于螺旋凹槽510内的部分之间部分的穿装通道,避免第一拉线300的这部分裸露于到导向座100的外部,从而刮擦血管,同样有利于提高手术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的锁定结构的第二种可选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2,锁定结构包括弹性锁环530,弹性锁环530配置成:能够将第一拉线300的远离拉线座200的一端挤压固定于导向座100的外周面,或者,将第一拉线300的远离拉线座200的一端挤压固定于导向座100的内周面。本可选实施方式中锁定结构对第一拉线300进行挤压固定的具体挤压固定原理依赖于弹性锁环530的弹性性能,弹性锁环530对第一拉线300施加较大的压力,从而使第一拉线300与导向座100之间、以及第一拉线300与弹性锁环530之间具有较大的摩擦力,需要向第一拉线300施加较大的拉力克服摩擦力才能将第一拉线300拉出弹性锁环530;弹性锁环530可以但不限于是采用橡胶、硅胶或高分子材料或其他弹性材料制成的环状结构体,也可以是弹簧圈等,或者中心为由刚性材料制成的刚性环形结构,在该刚性环形结构周围包裹有采用橡胶、硅胶或高分子材料或其他弹性材料制成的弹性层的结构等,其套装于导向座100外周面或内周面后处于被压缩的紧绷状态,可提供足够的摩擦力确保第一拉线300不脱离导向座100;弹性锁环530的具体形状包含但不限于圆环、椭圆环、矩形环或其他环形形状。
进一步优选地,在导向座100的内周面或导向座100的外周面上,还设置有沿导向座100的径向圆周方向延伸的锁环固定槽120,以进一步增加弹性锁环530的锁紧力。
再进一步优选地,锁环固定槽120的深度大于弹性锁环530的环体厚度,以对弹性锁环530进行限位,避免弹性锁环530刮擦血管壁。
在本实施例的锁定结构的第二种可选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3,锁定结构包括设置于导向座100的外周面或导向座100的内周面上的第一拉线固定槽540;第一拉线固定槽540包括第一固定槽541和第二固定槽542;第一固定槽541的一端与第二固定槽542的一端连接,第二固定槽542的深度大于第一固定槽541的深度;第一拉线300穿过第一固定槽541;第一拉线300的远离拉线座200的一端的端部设置有弹性限位头310,弹性限位头310配置成能够被压缩至弹性限位头310的最大厚度小于第一固定槽541的深度,且在弹性限位头310未被压缩的情况下,弹性限位头310的最大厚度大于第一固定槽541的深度;第二固定槽542的槽口配置成能够将弹性限位头310限位于第二固定槽542内。当向后拉动第一拉线300时,该弹性限位头发生弹性变形以脱离第二固定槽542,并克服与第一固定槽541之间的摩擦力以使第一拉线300完全拉出第一拉线固定槽540。
另外,继续参照图1至图9,在本实施例的各个可选实施方式中,较为优选地,在各条第二拉线400的自由端均设置有套圈410,第一拉线300依次穿过多条第二拉线400的自由端上的套圈410。
另外,本实施例中,第一拉线300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拉线座200的具体连接方式具有多种,例如但不限于,使第一拉线300的一端通过粘接或焊接等方式固定连接于拉线座200,或者,第一拉线300直接与拉线座200为一体成型结构等,其中,继续参照图1至图9,较为优选地,在拉线座200上设置有固定环210,第一拉线300的一端以穿过固定环210后打结的方式固定连接于拉线座200。
另外,继续参照图1至图9,在本实施例的各个可选实施方式中,较为优选地,在导向座100的外周面设置有多个凸台130,多个凸台130配置成能够将覆膜支架600的近端的挂环钩挂于导向座100,通过这样的结构,可利用两相邻凸台130之间的间隙对被收拢状态下的覆膜支架600的近端挂环进行限位,保证覆膜支架600在植入过程中的运输稳定性的同时,避免覆膜支架600近端的挂环刮擦血管壁。其中,第二拉线400的自由端的相反端可以是通过焊接或粘接或熔接等连接方式固定连接于凸台130,继续参照图1至图9,较佳地,在各个凸台130上均开设有凸台穿孔1301,第二拉线400的自由端的相反端固定连接于凸台穿孔1301内。
另外,继续参照图1至图9,在本实施例的各个可选实施方式中,较为优选地,在导向座100的外周面或导向座100的内周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二拉线限位槽140,多个第二拉线限位槽140与多条第二拉线400一一对应,且多个第二拉线限位槽140的一端均延伸至导向座100的远端端面。多个第二拉线限位槽140用于容纳第二拉线400并对第二拉线400起到限位作用,避免手术时相邻第二拉线400之间、或第二拉线400与其他结构之间相互干涉。其中,进一步优选地,第二拉线限位槽140的深度大于第二拉线400在垂直于第二拉线400自身长度延伸方向上的厚度。例如但不限于,第二拉线400在垂直于第二拉线400自身长度延伸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则此时第二拉线限位槽140的深度大于第二拉线400的在垂直于第二拉线400自身长度延伸方向上截面的直径,由此,可通过第二拉线限位槽140对第二拉线400进行限位,避免第二拉线400露出第二拉线限位槽140从而刮擦血管壁,进一步地提高了手术安全性。
另外,继续参照图3、图10和图11,在本实施例的各个可选实施方式中,较为优选地,导向座100的近端的外周面呈自导向座100的近端朝向导向座100的远端直径逐渐增大的圆台侧面,该圆台侧面的设置,可在通过操作手柄操作外管730前进,以将导向座100前进的过程中,避免导向座100的近端刮擦血管,以对血管进行保护,进一步减少手术对血管造成的损伤。
另外,在本实施例的各个可选实施方式中,较为优选地,在第一拉线300和/或第二拉线400上连接有X光显影物,其中,“和/或”表示,仅在第一拉线300上连接有X光显影物,或者,仅在第二拉线400上连接有X光显影物,或者,在第一拉线300和第二拉线400上均连接有X光显影物;本可选实施方式,可使在X射线下,第一拉线300被拉动以及第二拉线400被释放的过程被清楚探测到,更加精确地知道在释放过程中,覆膜支架600的打开时间和打开位置,提高手术精确度。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覆膜支架植入系统,参照图10、图11,结合图1至图9以及图12、图13,该覆膜支架植入系统包括操作手柄、导丝管710、内管720、外管730和实施例一中任一可选实施方式提供的覆膜支架后释放装置;其中:导丝管710穿过内管720,且导丝管710穿过第二安装通孔201,导丝管710的近端固定于第一安装通孔101的内部;内管720的近端固定于拉线座200的远端;外管730的远端和内管720的远端均连接于操作手柄,操作手柄配置成能够驱动外管730和内管720前后移动。
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覆膜支架植入系统包括实施例一中描述的覆膜支架后释放装置,因而,本实施例提供的覆膜支架植入系统能够达到实施例一中覆膜支架后释放装置能够达到的所有有益效果,其具体结构和能够达到的效果可参考实施例一中各可选或优选的实施方式获得,其中,在本实施例的各个可选实施方式中,较佳地,该覆膜支架植入系统还包括后固定器740,后固定器740设置于外管730内,内管720穿过后固定器740,且后固定器740的远端与操作手柄连接,操作手柄还配置成能够驱动后固定器740在外管730的内部前后移动,以使后固定器740的前端抵接或释放覆膜支架600的后端,增加覆膜支架600植入过程中的稳定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覆膜支架后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座(100)、拉线座(200)、第一拉线(300)、第二拉线(400)和锁定结构;
所述第一拉线(300)和所述第二拉线(400)均由柔性材料制成;
以自所述导向座(100)的近端朝向所述导向座(100)的远端延伸的方向为所述导向座(100)的轴向,以自所述拉线座(200)的近端向所述拉线座(200)的远端延伸的方向为所述拉线座(200)的轴向,在所述导向座(100)上设置有沿所述导向座(100)的轴向贯通所述导向座(100)的第一安装通孔(101),在所述拉线座(200)上设置有沿所述拉线座(200)的轴向贯通所述拉线座(200)的第二安装通孔(201);
所述第一拉线(300)盘绕于所述导向座(100)的外周面或所述导向座(100)的内周面,且所述第一拉线(300)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拉线座(200),所述锁定结构将所述第一拉线(300)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导向座(100);
所述第二拉线(400)具有多条,多条所述第二拉线(400)的一端均固定连接于所述导向座(100),且多条所述第二拉线(400)绕所述导向座(100)的径向圆周面两两间隔分布,以所述第二拉线(400)的另一端作为所述第二拉线(400)的自由端,多条所述第二拉线(400)的自由端均被固定于所述第一拉线(300)和所述导向座(100)之间;且在所述拉线座(200)朝远离所述导向座(100)的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拉线(300)能够脱离于所述导向座(100),从而释放多条所述第二拉线(400)的自由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膜支架后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导向座(100)的外周面或所述导向座(100)的内周面上的螺旋凹槽(510),所述螺旋凹槽(510)的槽口配置成能够将设置于所述螺旋凹槽(510)内部的第一拉线(300)挤压固定于所述螺旋凹槽(510)的内部,从而将所述第二拉线(400)的自由端挤压固定于所述螺旋凹槽(510)的槽壁和所述第一拉线(30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覆膜支架后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结构还包括弹性管(520),所述弹性管(520)固定于所述螺旋凹槽(510)的内部,所述第一拉线(300)被挤压固定于所述弹性管(520)的内部;或者,所述弹性管(520)被挤压固定于所述螺旋凹槽(510)的内部,所述第一拉线(300)固定于所述弹性管(520)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覆膜支架后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向座(100)上还设置有第一拉线穿装孔(110),所述第一拉线穿装孔(110)的一端与所述导向座(100)的远端端面连通,所述第一拉线穿装孔(110)的另一端与所述螺旋凹槽的靠近所述导向座的远端的部位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膜支架后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导向座(100)的外周面或所述导向座(100)的内周面上的第一拉线固定槽(540);
所述第一拉线固定槽(540)包括第一固定槽(541)和第二固定槽(542);所述第一固定槽(54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槽(54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槽(542)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一固定槽(541)的深度;
所述第一拉线(300)穿过所述第一固定槽(541);所述第一拉线(300)的远离所述拉线座(200)的一端的端部设置有弹性限位头(310),所述弹性限位头(310)配置成能够被压缩至所述弹性限位头(310)的最大厚度小于所述第一固定槽(541)的深度,且在所述弹性限位头(310)未被压缩的情况下,所述弹性限位头(310)的最大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固定槽(541)的深度;
所述第二固定槽(542)的槽口配置成能够将所述弹性限位头(310)限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槽(542)内。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和5中任一项所述的覆膜支架后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各条所述第二拉线(400)的自由端均设置有套圈(410),所述第一拉线(300)依次穿过多条所述第二拉线(400)的自由端上的套圈(410)。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和5中任一项所述的覆膜支架后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向座(100)的外周面设置有多个凸台(130),多个所述凸台(130)配置成能够将覆膜支架(600)的近端的挂环钩挂于所述导向座(10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覆膜支架后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各个所述凸台(130)上均开设有凸台穿孔(1301),所述第二拉线(400)的自由端的相反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凸台穿孔(1301)内。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和5中任一项所述的覆膜支架后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向座(100)的外周面或所述导向座(100)的内周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二拉线限位槽(140),多个所述第二拉线限位槽(140)与多条所述第二拉线(400)一一对应,且多个所述第二拉线限位槽(140)的一端均延伸至所述导向座(100)的远端端面。
10.一种覆膜支架植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手柄、导丝管(710)、内管(720)、外管(730)和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覆膜支架后释放装置;其中:
所述导丝管(710)穿过所述内管(720),且所述导丝管(710)穿过所述第二安装通孔(201),所述导丝管(710)的近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通孔(101)的内部;所述内管(720)的近端固定于所述拉线座(200)的远端;
所述外管(730)的远端和所述内管(720)的远端均连接于所述操作手柄,所述操作手柄配置成能够驱动所述外管(730)和所述内管(720)前后移动。
CN202021573140.5U 2020-07-31 2020-07-31 覆膜支架后释放装置和覆膜支架植入系统 Active CN2122348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73140.5U CN212234825U (zh) 2020-07-31 2020-07-31 覆膜支架后释放装置和覆膜支架植入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73140.5U CN212234825U (zh) 2020-07-31 2020-07-31 覆膜支架后释放装置和覆膜支架植入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34825U true CN212234825U (zh) 2020-12-29

Family

ID=739814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73140.5U Active CN212234825U (zh) 2020-07-31 2020-07-31 覆膜支架后释放装置和覆膜支架植入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3482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97761A (zh) * 2021-05-27 2021-09-17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一种免缝合式人工血管及其输送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97761A (zh) * 2021-05-27 2021-09-17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一种免缝合式人工血管及其输送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24771B2 (en) Stent delivery system, corresponding flow diversion device, and assembly method of flow diversion device
CN111743670A (zh) 覆膜支架后释放装置和覆膜支架植入系统
JP6364354B2 (ja) 遠位および/または近位制御を用いて管腔閉塞デバイスを送達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デバイス、および方法
US11291454B2 (en) Left atrial appendage closure apparatus
US8834515B2 (en) Mechanically detachable vaso-occlusive device
US20080306503A1 (en) Mechanically detachable vaso-occlusive device
JP4783876B2 (ja) ステントグラフト、ステントグラフトデリバリー(送入)システムおよびキット、およびステントグラフトを留置する方法
CN108186176B (zh) 植入物的输送系统
JP2023053133A (ja) 補強されたカテーテルを用いた血液ポンプ
US20130066413A1 (en) Surgical apparatus for aneurysms
US20020055767A1 (en) Over-the-wire interlock attachment/detachment mechanism
CN107405153B (zh) 用于封闭心耳的装置
JPH06510938A (ja) 繊維性部材が取り付けられた血管閉塞コイル
BRPI0618119A2 (pt) dispositivos de acoplamento, liberação e métodos para sua montagem e uso
JP2007518465A5 (zh)
CA2599413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nsor deployment and fixation
JPH0763508B2 (ja) 繊維性部材が取り付けられた血管閉塞コイル
JPH06509484A (ja) 直径拡張カニューレ
US8043325B2 (en) Loading device for delivering an embolization coil into a microcatheter
JP2020531105A (ja) 抗閉塞カテーテル
CN212234825U (zh) 覆膜支架后释放装置和覆膜支架植入系统
CN112006812A (zh) 覆膜支架顺序后释放装置和覆膜支架输送系统
CN212234826U (zh) 覆膜支架固定释放装置和覆膜支架输送系统
CN111743671A (zh) 覆膜支架固定释放装置和覆膜支架输送系统
CN216797739U (zh) 一种用于动脉瘤治疗的血管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Room 6201, 2 / F, building 1, 27 Yongwang Road, Daxing biomedical industrial base, Zhongguancu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102600

Patentee after: Beijing Huamai Taike Medical Instru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6201, 2 / F, building 1, 27 Yongwang Road, Daxing biomedical industrial base, Zhongguancu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102600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PERCUTEK THERAPEUTICS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