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29202U - 一种智能感应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感应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29202U
CN212229202U CN202020697466.2U CN202020697466U CN212229202U CN 212229202 U CN212229202 U CN 212229202U CN 202020697466 U CN202020697466 U CN 202020697466U CN 212229202 U CN212229202 U CN 2122292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circuit board
adapter plate
main body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9746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苏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Tuy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Tuy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Tuy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Tuy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9746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292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292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292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otometry And Measurement Of Optical Pulse Characterist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感应设备,设备包括:第一主体,第一主体包括支架转接板和支架件,支架转接板可锁定式转动连接于支架件上;第二主体,第二主体可拆卸连接于支架转接板上,第二主体内形成有容纳腔,容纳腔内可拆卸连接有第一电路板件,第一电路板件上安装有防拆件,防拆件远离第一电路板件的一端可解除抵接于支架转接板上;其中,第二主体通过支架转接板转动连接于支架件上。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能够满足多功能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感应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感应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感应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智能感应设备在智能家居、酒店、公寓、办公室等环境中均有广泛应用。然而,现有的智能感应设备主要功能只有感应功能,使得其设备结构比较单一,不能满足多功能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感应设备,能够满足多功能需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智能感应设备,设备包括:第一主体,第一主体包括支架转接板和支架件,支架转接板可锁定式转动连接于支架件上;第二主体,第二主体可拆卸连接于支架转接板上,第二主体内形成有容纳腔,容纳腔内可拆卸连接有第一电路板件,第一电路板件上安装有防拆件,防拆件远离第一电路板件的一端可解除抵接于支架转接板上;其中,第二主体通过支架转接板转动连接于支架件上。
其中,支架转接板和支架件之间安装有转动组件,支架转接板通过转动组件可锁定式转动连接于支架件上。
其中,转动组件包括摩擦缓冲件和转轴件,支架件包括支架前壳和与支架前壳可拆卸连接的支架后壳,摩擦缓冲件过盈设置于支架前壳靠近支架后壳的一端面内,转轴件的一端穿设于支架前壳且其与支架转接板可拆卸连接,转轴件的另一端可锁定式转动连接于摩擦缓冲件内。
其中,摩擦缓冲件上开设有摩擦凹槽,转轴件一端设置有连接球和连接杆,连接球两端对称设置限位片,连接球与摩擦凹槽配合,连接球通过限位片可锁定式转动连接于摩擦凹槽内,连接杆一端与所述连接球连接,另一端插接且锁定于所述支架转接板内。
其中,防拆件包括第二电路板件和防拆开关,第二电路板件连接于第一电路板件上,防拆开关连接于第二电路板件上,防拆开关的触点弹性抵接于支架转接板上,用于判断第二主体是否与第一主体分离。
其中,第二主体包括主体前壳和主体后壳,主体前壳和主体后壳形成容纳腔,主体后壳上设置有复位按键,第一电路板件上设置有复位器件,复位按键与复位器件可解除式弹性连接。
其中,第一电路板件上相对设置有正极弹片和负极弹片,主体后壳内开设有电源槽,正极弹片和负极弹片分别插接于对应的电源槽内,电池两端与正极弹片和负极弹片接触连接,用于第一电路板件提供电源。
其中,第二主体上穿设有指示灯,指示灯与第一电路板件连接,第一电路板件上设置有发光灯,发光灯与指示灯连接,用于将发光灯发出的灯光通过指示灯指示。
其中,第一电路板件上设置有光敏传感器,指示灯与光敏传感器连接,用于将外界光线传导至光敏传感器上。
其中,第二主体上穿设有红外透镜件,红外透镜件一端延伸于容纳腔内,第一电路板件上设置有红外探测器,红外探测器过盈配合于红外透镜件内,用于将外界红外光线通过红外透镜件的光学面导至红外探测器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感应设备。该设备中第二主体与支架转接板连接,使得第二主体整体能相对第一主体转动一定角度,以便该智能感应设备能适应不同场景视场角的需求。防拆件远离第一电路板件的一端可解除抵接于支架转接板上,当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且防拆件抵接于支架转接板上时,防拆件不会引起该智能感应设备产生相关动作;当第二主体内的防拆件与支架转接板解除抵接时,防拆件触发相关电路,通过第一电路板件来引起该智能感应设备产生相关动作,如自动报警等。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能够满足多功能需求。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此外,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图1是本实用新型智能感应设备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智能感应设备第二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智能感应设备的第三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主体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A-A的截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主体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B-B的截面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主体第三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主体第一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电路板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所示的局部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主体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主体第三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主体后壳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主体第四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智能感应设备功能比较单一,不能满足多功能需求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感应设备,设备包括:第一主体,第一主体包括支架转接板和支架件,支架转接板可锁定式转动连接于支架件上;第二主体,第二主体可拆卸连接于支架转接板上,第二主体内形成有容纳腔,容纳腔内可拆卸连接有第一电路板件,第一电路板件上安装有防拆件,防拆件远离第一电路板件的一端可解除抵接于支架转接板上;其中,第二主体通过支架转接板转动连接于支架件上。以下进行详细阐述。
由于智能感应设备是基于热释电红外原理的感应器,当智能感应设备感应到人体或宠物移动后,热释电红外探头检测后转换为电信号,经信号传输到网关主机,最终传递到用户,另外信号可与其它产品组成自动化系统,作为常用的场景、自动化触发设备。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图1是本实用新型智能感应设备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图2是图1所示的爆炸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智能感应设备第二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智能感应设备的第三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在一实施例中,智能感应设备包括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可拆卸连接。因第一主体1包括支架转接板11和支架件,具体地,第二主体2可拆卸连接于支架转接板11上,以方便第二主体2安装和拆卸。其中,支架转接板11可锁定式转动连接于支架件上,以便支架转接板11相对支架件转动。同时,由于第二主体2与支架转接板11连接,使得第二主体2整体能相对第一主体1转动一定角度,以便该智能感应设备能适应不同场景视场角的需求。
进一步地,第二主体2内形成有容纳腔21,容纳腔21内容纳有第一电路板件22和防拆件23,第一电路板件22可拆卸连接于容纳腔21内,防拆件23可拆卸连接于第一电路板件22上。其中,防拆件23远离第一电路板件22的一端可解除抵接于支架转接板11上,当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装配完成时,防拆件23抵接于支架转接板11上时,防拆件23不会引起该智能感应设备产生相关动作;当第二主体2内的防拆件23与支架转接板11解除抵接时,防拆件23触发相关电路,通过第一电路板件22来引起该智能感应设备产生相关动作,如自动报警等。
以上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第二主体整体能相对第一主体转动一定角度,以便该智能感应设备能适应不同场景视场角的需求。进一步地,通过设置防拆件以便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分离时,智能感应设备能自动产生相关动作,以提到提示作用。通过上述方式,能够满足智能感应设备的多功能需求。
为了实现支架转接板一方面能够相对于支架件转动,又能将支架转接板限定在支架件内,在一实施例中,在支架转接板和支架件之间安装转动组件,通过转动组件来实现支架转接板相对支架件可锁定式转动。
请参阅图5、6、7、8和9,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主体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所示A-A的截面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主体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所示B-B的截面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主体第三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具体地,转动组件12包括摩擦缓冲件121和转轴件122,支架件包括支架前壳13和与支架前壳13可拆卸连接的支架后壳14。摩擦缓冲件121过盈设置于支架前壳13靠近支架后壳14的一端面内,即摩擦缓冲件121设置于支架前壳13和支架后壳14之间的空隙内。转轴件122的一端穿设于支架前壳13且其与支架转接板11可拆卸连接,转轴件122的另一端可锁定式转动连接于摩擦缓冲件121内。优选地,支架前壳13和支架后壳14通过卡扣结构固定,然后再通过至少一颗自攻螺钉二次固定。通过两次固定,能防止支架后壳14中心区域被摩擦缓冲件顶起。
进一步地,摩擦缓冲件121上开设有摩擦凹槽1211,转轴件122一端设置有连接球1221和连接杆1222,其中摩擦凹槽1211的形状与连接球1221的形状对应。如摩擦凹槽1211可以呈半圆形槽,连接球1221呈球形设置。连接球1221两端对称设置限位片1223,连接球1221与摩擦凹槽1211配合,连接球1221通过限位片1223可锁定式转动连接于摩擦凹槽1211内,限位片1223起到限位作用,同时能防止连接球1221从支架前壳13内脱出。当连接球1221在摩擦凹槽内1211转动一定角度后,限位片1223任意一个能抵接在摩擦缓冲件121安装的空腔内壁上,进而能起到限定作用。同时,摩擦缓冲件121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其中,连接杆1222一端与连接球1221连接,连接杆1222另一端插接到支架转接板11内,然后将连接杆1222锁定在支架转接板11内。具体地,连接杆1222通过螺钉锁定于支架转接板11内。优选地,摩擦缓冲件121为硅胶阻尼件,即能满足使用者将第二主体2通过转轴件122在硅胶阻尼件中转动,当完成转动动作后,该硅胶阻尼件又能通过自身摩擦限定第二主体2的转动。
请参阅图10、图11和图12,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主体第一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电路板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1所示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地,防拆件23包括第二电路板件231和防拆开关232,第二电路板件231连接于第一电路板件22上,其中第一电路板件22为第一PCBA板,第二电路板件231为转接PCB板。防拆开关232连接于第二电路板件231上,防拆开关232的触点弹性抵接于支架转接板11上。例如当第二主体2和第一主体1装配时,防拆开关232的触点被支架转接板11压住,防拆开关232处于工作状态,如图4所示。当第二主体和第一主体分离时,防拆开关的触点弹起,切断回路,然后其他触发相关电路,使得智能感应设备产生相关的动作,如智能感应设备自动报警等提示。通过设置防拆开关232用于判断第二主体2是否与第一主体1分离。
请参阅图13,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主体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地,第二主体2底部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卡扣201,第一主体1上的支架转接板11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卡扣101,如图9所示。其中,第一卡扣201和第二卡扣101卡扣,方便智能感应设备的安装和拆卸。优选的,两个第一卡扣201相对设置且其形状呈L形设置。
请参阅图14和图15,图1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主体第三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图15是本实用新型主体后壳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主体2包括主体前壳25和主体后壳26,主体前壳25和主体后壳26形成有容纳腔21,主体后壳26上设置有复位按键27,复位按键27以固定方式安装在主体后壳26上。第一电路板件22上设置有复位器件28。其中,复位按键27一端穿过主体后壳26向外延伸,利于人员按压复位按键27;复位按键27另一端位于容纳腔21内,且其与复位器件28可解除式弹性连接。具体过程为:当智能感应设备需要一功能复位时,按压复位按键27,复位按键27上的弹性臂产生形变,复位按键27向复位器件28移动,触发复位器件28,再通过相关电路及软件逻辑控制,实现智能感应设备的一功能复位。当解除复位按键27按压时,复位按键27的弹性臂恢复原状。举例而言,当智能感应设备中指示灯闪烁后,引起使用者注意后,使用者可以通过按压复位按键27,使得指示灯不在闪烁。
请参阅图16,图1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主体第四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为了智能感应设备能持续工作,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电路板件22上相对设置的正极弹片225和负极弹片226,如图10和11所示。主体后壳26内开设有两个电源槽,正极弹片225和负极弹片226分别插接于对应的电源槽内,电池3一端与正极弹片225接触连接,电池3另一端与负极弹片226接触连接,使得电池3通过正极弹片225和负极弹片226为第一电路板件22和第二电路板件231提供电源,使得智能感应设备能持续工作,能够满足电池3的更换。该电池3可以为可充电池或蓄电池,在此不做限定在其它替代实施例中,第一电路板件22可以直接与外界电路连接,能减小对电池3的使用。进一步地,为了保护电池3,在主体后壳26上卡接电池仓盖29,用于保护电池3。
请回阅图11和结合图16,在一实施例中,第二主体2上穿设有指示灯221,指示灯221与第一电路板件22连接,第一电路板件22上设置有发光灯222,指示灯221与发光灯222紧邻设置,发光灯222与指示灯221连接,用于将发光灯222发出的灯光通过指示灯221指示,即发光灯222发出灯光沿指示灯221相关光路反射至第二主体2外部。其中,发光灯222不亮或闪烁能反馈智能感应设备的不同状态,如发光灯222闪烁时,使得指示灯221也闪烁,进而向外界反馈相关信息,如智能感应设备出现异常或者智能感应设备与外界网关主机信号出现异常等,当然具体的反馈信息可以根据智能感应设备的设置而定,具体不做限定。通过设置指示灯221和发光灯222,使得智能感应设备能实现指示功能。优选地,指示灯221可以通过热熔方式固定在第二主体2上,其中,发光灯222为LED灯。
请继续参阅图11,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电路板件22上设置有光敏传感器223,光敏传感器223是对外界光信号或光辐射有响应或转换功能的敏感装置。其中,指示灯221与光敏传感器223连接,用于将指示灯221处获取的外界光线传导至光敏传感器223上,使得光敏传感器223能感应外界光线的明暗变化,同时光敏传感器223和第一电路板件22将外界可见光学信号转变为数字信息,从而为软件逻辑判断提供依据。通过设置光敏传感器223和指示灯221,使得智能感应设备能实现光感功能,用于检测环境中亮度变化。具体地,指示灯221采用透明材料制成,优选地是,指示灯221可以采用PMMA(亚克力)材料或者透明PC(聚碳酸酯)材料,其中亚克力材料或聚碳酸酯材料均为透明的。
在一实施例中,请回阅图3、图10、图11、图14和图16可知,第二主体2上穿设有红外透镜件24,即红外透镜件24一端延伸于容纳腔21内,红外透镜件24另一端位于第二主体2上,用于从外界中获取红外光线。第一电路板件22上设置有红外探测器224,红外探测器224过盈配合于红外透镜件24内,用于将外界红外光线通过红外透镜件24的光学面导至红外探测器224靶面上,然后红外探测器224和第一电路板件22将外界红外光学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从而为软件逻辑判断提供判定依据。通过设置红外透镜件24和红外探测器224,使得智能感应设备能实现红外探测功能。例如人体或动物靠近智能感应设备时,人体或动物发射出的红外光线能通过红外透镜件24进入到红外探测器224上,红外探测器224获取其红外光线,从而对人体或动物进行感应,判断人体或动物是否靠近。将红外探测器224获取的红外光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后,进行存储或者判断。在其他实施例中,红外探测器和第一电路板件可以与外界报警系统连接,当有人体或动物靠近该智能感应设备时,立即启动报警系统进行报警。上述红外探测器224过盈配合红外透镜件24后,将第一电路板件22整体通过螺钉或卡扣方式固定在第二主体2内部。
本实用新型中智能感应设备具有以下功能:(1)能够满足第二主体相对于第一主体转动一定角度,以满足不同场景不同视场角的需求;(2)能够满足第二主体和第一主体之间防拆功能;(3)能够满足复位功能;(4)能够满足指示灯指示功能;(5)能够满足光感功能;(6)能够满足红外探测功能。该智能感应设备实现了多功能需求,同时具有可靠性、方便组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感应设备,该设备中第二主体与支架转接板连接,使得第二主体整体能相对第一主体转动一定角度,以便该智能感应设备能适应不同场景视场角的需求。防拆件远离第一电路板件的一端可解除抵接于支架转接板上,当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且防拆件抵接于支架转接板上时,防拆件不会引起该智能感应设备产生相关动作;当第二主体内的防拆件与支架转接板解除抵接时,防拆件触发相关电路,通过第一电路板件来引起该智能感应设备产生相关工作,如自动报警等。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能够满足多功能需求。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层叠”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智能感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
第一主体,所述第一主体包括支架转接板和支架件,所述支架转接板可锁定式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件上;
第二主体,所述第二主体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支架转接板上,所述第二主体内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可拆卸连接有第一电路板件,所述第一电路板件上安装有防拆件,所述防拆件远离所述第一电路板件的一端可解除抵接于所述支架转接板上;
其中,所述第二主体通过所述支架转接板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感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转接板和所述支架件之间安装有转动组件,所述支架转接板通过所述转动组件可锁定式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感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包括摩擦缓冲件和转轴件,所述支架件包括支架前壳和与所述支架前壳可拆卸连接的支架后壳,所述摩擦缓冲件过盈设置于所述支架前壳靠近所述支架后壳的一端面内,所述转轴件的一端穿设于所述支架前壳且其与所述支架转接板可拆卸连接,所述转轴件的另一端可锁定式转动连接于所述摩擦缓冲件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感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缓冲件上开设有摩擦凹槽,所述转轴件一端设置有连接球和连接杆,所述连接球两端对称设置限位片,所述连接球与所述摩擦凹槽配合,所述连接球通过所述限位片可锁定式转动连接于所述摩擦凹槽内,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连接球连接,另一端插接且锁定于所述支架转接板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感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拆件包括第二电路板件和防拆开关,所述第二电路板件连接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件上,所述防拆开关连接于所述第二电路板件上,所述防拆开关的触点弹性抵接于所述支架转接板上,用于判断所述第二主体是否与所述第一主体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感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体包括主体前壳和主体后壳,所述主体前壳和所述主体后壳形成所述容纳腔,所述主体后壳上设置有复位按键,所述第一电路板件上设置有复位器件,所述复位按键与所述复位器件可解除式弹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感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件上相对设置有正极弹片和负极弹片,所述主体后壳内开设有电源槽,所述正极弹片和所述负极弹片分别插接于对应的所述电源槽内,电池两端与所述正极弹片和所述负极弹片接触连接,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件提供电源。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智能感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体上穿设有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与所述第一电路板件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件上设置有发光灯,所述发光灯与所述指示灯连接,用于将所述发光灯发出的灯光通过所述指示灯指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感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件上设置有光敏传感器,所述指示灯与所述光敏传感器连接,用于将外界光线传导至所述光敏传感器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智能感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体上穿设有红外透镜件,所述红外透镜件一端延伸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一电路板件上设置有红外探测器,所述红外探测器过盈配合于所述红外透镜件内,用于将外界红外光线通过所述红外透镜件的光学面导至所述红外探测器内。
CN202020697466.2U 2020-04-29 2020-04-29 一种智能感应设备 Active CN2122292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97466.2U CN212229202U (zh) 2020-04-29 2020-04-29 一种智能感应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97466.2U CN212229202U (zh) 2020-04-29 2020-04-29 一种智能感应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29202U true CN212229202U (zh) 2020-12-25

Family

ID=739095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97466.2U Active CN212229202U (zh) 2020-04-29 2020-04-29 一种智能感应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2920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23169A1 (zh) * 2021-12-30 2023-07-06 武汉领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感应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23169A1 (zh) * 2021-12-30 2023-07-06 武汉领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感应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091404A (en) Trackball for a portable computer
US20110254955A1 (en) Detachable Universal Electronic Door Viewer
TWM467265U (zh) 電子式門眼裝置
CN212229202U (zh) 一种智能感应设备
KR20210098797A (ko) 키 버튼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110770802A (zh) 传感器组件和包括这种传感器组件的设备.
CN210924810U (zh) 智能门铃
US10813201B1 (en) Modular motion-detecting lighting system
CN202733459U (zh) 一种多功能手电筒
US5028911A (en) Acoustically responsive portable emergency light
WO2017150800A1 (ko) 휴대단말기용 발광 액세서리
EP0986038B1 (en) Housing containing a PIR sensor and a camera
CN209015064U (zh) 一种头戴显示设备
CN212809160U (zh) 点读笔及具有其的点读设备
CN218413423U (zh) 一种vr手柄
CN109445601A (zh) 一种头戴显示设备
CN217467370U (zh) 铰链模组和头戴显示设备
CN220543425U (zh) 一种执法仪镜头被遮挡的报警系统
CN218886549U (zh) 头戴式设备及手柄组件
CN215268468U (zh) 一种红外热成像夜视仪
CN219718300U (zh) 保护壳及终端系统
CN212841012U (zh) 一种led智能橱柜灯
CN218848656U (zh) 旋钮控制器
CN219693165U (zh) 一种发光组件和头灯
CN210609407U (zh) 一种双摄像头内窥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