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28403U - 一种冷媒换热器性能测试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冷媒换热器性能测试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28403U
CN212228403U CN202021190546.5U CN202021190546U CN212228403U CN 212228403 U CN212228403 U CN 212228403U CN 202021190546 U CN202021190546 U CN 202021190546U CN 212228403 U CN212228403 U CN 2122284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heat exchanger
measuring point
regulating valve
auxili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9054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渊
范力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atake Cool-Heat & Control Techniqu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atake Cool-Heat & Control Techniqu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atake Cool-Heat & Control Techniqu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atake Cool-Heat & Control Techniqu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9054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284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284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284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冷媒换热器性能测试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辅助压缩机、辅助冷凝器、流量计及主回路调节阀,还包括过冷器、背压调节阀、第一连通管、第一阀门、第二阀门、T1测量点、T2测量点及T3测量点,过冷器设置于流量计和主回路调节阀之间;背压调节阀连接于辅助压缩机的进气口;第一连通管一端连接于过冷器靠近主回路调节阀一侧,另一端连接于T1测量点;第一阀门设置于第一连通管上;第二阀门设置于连通过冷器和主回路调节阀的连通管上;T2测量点设置于背压调节阀远离辅助压缩机的一侧,待测试换热器连接于T1测量点和T2测量点,T3测量点设置于过冷器远离流量计一端。

Description

一种冷媒换热器性能测试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媒换热器性能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节能环保成了目前国内的主流趋势,新能源车作为传统燃油车的替换方案,使得车用空调系统的节能以及低温制热提出较高要求。而R744(CO2)冷媒作为低温制热运行的载体,有较大的能效比,逐渐成为新能源车制冷系统的一个研究方向。与传统冷媒相比,R744具有环保、无毒、经济和单位容积制冷量高等性能方面上的明显优势,只要合理设计空调系统的耐压强度,可保证CO2系统在超临界压力下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有较高的低温制热性能。R744作为环保制冷剂之一,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随着制冷与空调技术领域的发展和新能源车需求,R744制冷系统必将会得到广泛应用。
由于R744制冷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受到温度波动、启停循环、热泵融霜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其内部压力处于频繁交替下,为了满足对R744制冷循环系统换热器的测试要求,目前急需能实现多种换热器性能测试的装置。
基于此,亟需一种冷媒换热器性能测试系统,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媒换热器性能测试系统,能够通过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的切换测试两种类型的换热器,提高了测试系统的实用性,减少换热器试验检测系统成本。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冷媒换热器性能测试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辅助压缩机、辅助冷凝器、流量计及主回路调节阀,还包括:
过冷器,其设置于所述流量计和所述主回路调节阀之间;
背压调节阀,其连接于所述辅助压缩机的进气口;
第一连通管,其一端连接于所述过冷器靠近所述主回路调节阀一端;
第一阀门,其设置于所述第一连通管上;
第二阀门,其设置于连通所述过冷器和所述主回路调节阀的连通管上;
T1测量点,其设置于所述主回路调节阀远离所述过冷器的一侧,且设置于所述第一连通管远离所述过冷器一端;
T2测量点,其设置于所述背压调节阀远离所述辅助压缩机的一侧,待测试换热器连接于所述T1测量点和所述T2测量点;
T3测量点,其设置于所述过冷器远离所述流量计一端,用于测量所述主回路调节阀的进口温度和压力。
作为一种冷媒换热器性能测试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分流组件,所述分流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辅回路调节阀、辅助蒸发器和吸气压力调节阀,所述辅回路调节阀连接于所述辅助冷凝器远离所述辅助压缩机一端,所述吸气压力调节阀连接于所述辅助压缩机的进气口。
作为一种冷媒换热器性能测试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
T4测量点,其设置于所述吸气压力调节阀远离所述辅助蒸发器一端,用于测量所述辅助蒸发器出口侧的温度和压力。
作为一种冷媒换热器性能测试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
第三阀门,其设置于连通所述辅助冷凝器和所述流量计的连通管上;
第二连通管,其一端连接于所述辅回路调节阀靠近所述辅助蒸发器一端,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主回路调节阀远离所述过冷器一端;
第四阀门,其设置于所述第二连通管上;
第五阀门,其设置于连通所述主回路调节阀和所述T1测量点的连通管上;
第三连通管,其一端连接于所述流量计远离所述过冷器一端,另一端连接于所述T1测量点靠近所述主回路调节阀一端;
第六阀门,其设置于所述第三连通管上;
第七阀门,其设置于连通所述背压调节阀和所述辅助压缩机的连通管上;
第四连通管,其一端连接于所述辅助压缩机的排气口,另一端连接于所述T2测量点靠近所述背压调节阀一端;
第八阀门,其设置于所述第四连通管上;
过热器,其设置于所述第四连通管上且位于所述第八阀门与所述辅助压缩机之间。
作为一种冷媒换热器性能测试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
第五连通管,其一端连接于所述主回路调节阀靠近所述过冷器一端;
T5测量点,其设置于所述第五连通管远离所述主回路调节阀的一端;
第九阀门,其设置于所述第五连通管上;
第六连通管,其一端连接于所述主回路调节阀远离所述过冷器一端;
第十阀门,其设置于所述第六连通管上;
量热器,其设置于所述第六连通管上;
T6测量点,其设置于所述第六连通管远离所述主回路调节阀的一端;
所述待测试换热器为中间换热器,所述中间换热器设置有高压入口、高压出口、低压入口和低压出口,所述高压入口连接于所述T1测量点,所述低压出口连接于所述T2测量点,所述高压出口连接于所述T5测量点,所述低压入口连接于所述T6测量点。
作为一种冷媒换热器性能测试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待测试换热器为水-冷媒换热器,所述冷媒换热器性能测试系统还包括循环水单元,所述水-冷媒换热器连通于所述循环水单元,所述循环水单元能够为所述水-冷媒换热器提供预设温度及预设流量的循环水。
作为一种冷媒换热器性能测试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待测试换热器为空气-冷媒换热器,所述空气-冷媒换热器设置有空气循环系统。
作为一种冷媒换热器性能测试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环境室,所述空气-冷媒换热器位于所述环境室内。
作为一种冷媒换热器性能测试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环境室内设置有冷却盘管和加热管,所述冷却盘管用于对所述环境室降温,所述加热管用于对所述环境室升温。
作为一种冷媒换热器性能测试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冷却水循环单元,其包括恒温水槽、水泵和调节阀,所述恒温水槽外接循环水路,所述辅助冷凝器连通于所述循环水路,所述循环水路上设置有水泵和调节阀,用于调节所述循环水路内水的流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冷媒换热器性能测试系统能够对蒸发器芯以及蒸发器总成进行性能测试。当对蒸发器芯试验时,待测试换热器选取为蒸发器芯,打开第二阀门,关闭第一阀门;低压低温气态冷媒经辅助压缩机变为高压气态冷媒,然后经辅助冷凝器变为液态冷媒(亚临界制冷循环)或冷却后高压气态冷媒(超临界制冷循环),辅助冷凝器出口的高压冷媒经流量计测量冷媒的流量,然后经过过冷器调节冷媒的温度以达到满足测试要求的温度,T3测量点测量主回路调节阀的进口温度和压力,然后冷媒在主回路调节阀的节流后,流经蒸发器芯并对其进行测试,通过T1测量点和T2测量点测试蒸发器芯的进出口温度和压力,最后经背压调节阀的调节下回流至辅助压缩机。通过实测的T2测量点、T3测量点以及流量计的数据可以获取蒸发器芯的性能,实现了对蒸发器芯的性能测试。
当对蒸发器总成进行试验时,待测试换热器选取为蒸发器总成,由于蒸发器总成自带膨胀阀,关闭第二阀门,打开第一阀门。低压低温气态冷媒经辅助压缩机变为高压气态冷媒,然后经辅助冷凝器变为液态冷媒(亚临界制冷循环)或冷却后高压气态冷媒(超临界制冷循环)。辅助冷凝器出口的高压冷媒经流量计测量冷媒的流量,然后经过过冷器调节冷媒的温度以达到满足测试要求的温度,流经蒸发器总成并对其进行测试,同时通过T1测量点和T2测量点测试蒸发器总成的进出口温度和压力,最后在背压调节阀的调节下回流至辅助压缩机。通过实测的T1测量点、T2测量点以及流量计的数据可以获取蒸发器总成的性能,实现了对蒸发器总成的性能测试。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第二阀门和第一阀门的切换测试两种类型的换热器,提高了测试系统的实用性,减少换热器试验检测系统的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蒸发器芯测试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冷媒换热器性能测试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蒸发器总成测试系统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冷媒换热器性能测试系统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冷凝器测试系统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冷媒换热器性能测试系统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中间换热器测试系统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如下:
11、辅助压缩机;12、辅助冷凝器;13、流量计;14、过冷器;15、待测试换热器;16、辅助蒸发器;17、过热器;18、量热器;
21、主回路调节阀;22、背压调节阀;23、辅回路调节阀;24、吸气压力调节阀;
31、第一阀门;32、第二阀门;33、第三阀门;34、第四阀门;35、第五阀门;36、第六阀门;37、第七阀门;38、第八阀门;39、第九阀门;40、第十阀门;
41、T1测量点;42、T2测量点;43、T3测量点;44、T4测量点;45、T5测量点;46、T6测量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实施例一
由于R744制冷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受到温度波动、启停循环、热泵融霜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其内部压力处于频繁交替下,为了满足对R744制冷循环系统换热器的测试要求,目前急需能实现多种冷媒换热器性能测试的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媒换热器性能测试系统,包括辅助压缩机11、辅助冷凝器12、流量计13、过冷器14、主回路调节阀21、T1测量点41、T2测量点42、背压调节阀22及分流组件。
本实施例中冷媒换热器性能测试系统能够对蒸发器芯进行性能测试,具体地,辅助压缩机11的排气口通过连通管依次连接有辅助冷凝器12、流量计13、过冷器14、T3测量点43、主回路调节阀21及T1测量点41,辅助压缩机11的进气口通过连通管依次连接有背压调节阀22及T2测量点42,待测试换热器15连接于T1测量点41和T2测量点42之间,T1测量点41和T2测量点42能够测试待测试换热器15进口以及出口的压力和温度。
具体地,由于冷媒的特殊性,其制冷循环分为超临界和亚临界两种模式,由于辅助压缩机11的能力变动范围有限,为了确保冷媒换热器性能测试系统能进行较大能力范围的测试,所以该系统还设有分流组件。分流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辅回路调节阀23、辅助蒸发器16及吸气压力调节阀24,其中,辅回路调节阀23连接于辅助冷凝器12远离辅助压缩机11一端,吸气压力调节阀24连接于辅助压缩机11的进气口,分流组件用于对辅助冷凝器12排出的液态冷媒进行分流,使测试系统内流通的冷媒需求量满足多种工况,增加该测试系统的实用性以及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具体方式为,辅助冷凝器12排出液体冷媒后,液态冷媒分别流向流量计13和辅回路调节阀23,通过调节辅回路调节阀23,以确保流量计13和辅回路调节阀23的冷媒流量分配,使辅助冷凝器12排出的为液态冷媒(亚临界制冷循环状态)或冷却后高压气态冷媒(超临界制冷循环状态),以确保达到待测试换热器15要求的测试工况。分流组件内的冷媒通过辅助蒸发器16以及吸气压力调节阀24确保辅助压缩机11处于合适的工作状态。实现了该测试系统内冷媒流动量的调节。
当需要对蒸发器芯进行试验时,待测试换热器15选取为蒸发器芯,将蒸发器芯的进口连接于T1测量点41,蒸发器芯的出口连接于T2测量点42。试验过程中,低压低温气态冷媒经辅助压缩机11变为高压气态冷媒,然后在分流组件的调节下经辅助冷凝器12变为液态冷媒(亚临界制冷循环)或冷却后高压气态冷媒(超临界制冷循环),然后部分高压冷媒经流量计13测量冷媒的流量,然后经过过冷器14调节冷媒的温度以达到满足测试要求的温度,T3测量点43测量主回路调节阀21的进口温度和压力,然后冷媒在主回路调节阀21的节流后,流经蒸发器芯并对其进行测试,通过T1测量点41和T2测量点42测试蒸发器芯的进出口温度和压力,最后经背压调节阀22的调节下回流至辅助压缩机11。分流组件对辅助冷凝器12排出的冷媒进行分流,使测试系统的冷媒需求量满足多种工况,例如,测试蒸发器芯内冷媒超临界和亚临界两种模式下的制冷系统,增加该测试系统的实用性,通过实测的T2测量点42、T3测量点43以及流量计13的数据可以获取蒸发器芯的性能,实现了对蒸发器芯的性能测试。
本实施例即能够对蒸发器芯进行测试,还能够对蒸发器总成进行测试。如图2所示,冷媒换热器性能测试系统还包括第一连通管、第一阀门31及第二阀门32。其中,第一连通管一端连接于过冷器14靠近主回路调节阀21一侧,另一端连接于T1测量点41靠近主回路调节阀21一侧,第一连通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31;第二阀门32设置于过冷器14和主回路调节阀21之间连通管上。
具体地测试方式为:
当对蒸发器芯进行试验时,待测试换热器15选取为蒸发器芯,打开第二阀门32,关闭第一阀门31,蒸发器芯的进口连接于T1测量点41,蒸发器芯的出口连接于T2测量点42。
当对蒸发器总成进行试验时,待测试换热器15选取为蒸发器总成,由于蒸发器总成自带膨胀阀,关闭第二阀门32,打开第一阀门31,蒸发器总成的进口连接于T1测量点41,蒸发器总成的出口连接于T2测量点42。
如图3所示,低压低温气态冷媒经辅助压缩机11变为高压气态冷媒,然后在分流组件的调节下经辅助冷凝器12变为液态冷媒(亚临界制冷循环)或冷却后高压气态冷媒(超临界制冷循环),然后部分高压冷媒经流量计13测量冷媒的流量,然后经过过冷器14调节冷媒的温度以达到满足测试要求的温度,流经蒸发器总成并对其进行测试,同时通过T1测量点41和T2测量点42测试蒸发器总成的进出口温度和压力,最后在背压调节阀22的调节下回流至辅助压缩机11。分流组件对辅助冷凝器12排出的冷媒进行分流,使测试系统的冷媒需求量满足多种工况,例如,测试蒸发器总成内冷媒超临界和亚临界两种模式下的制冷系统,增加该测试系统的实用性。通过实测的T1测量点41、T2测量点42以及流量计13的数据可以获取蒸发器总成的性能,实现了对蒸发器总成的性能测试。
优选地,冷媒换热器性能测试系统还包括T4测量点44。T4测量点44设置于吸气压力调节阀24远离辅助蒸发器16一端,T4测量点44用于测量辅助蒸发器16出口侧的温度和压力。通过T4测量点44的数据能够测量辅助蒸发器16出口侧的温度和压力,确保辅助压缩机11处于合适的工作状态。
调节该测试系统内冷媒介质的流通状态,以使冷媒介质达到满足试验要求的状态,增加该测试系统的测试准确性,以及便于该测试系统的调试工作,节省调试时间。
优选地,由于待测试换热器15试验过程中,需要将内部的冷量传递出去,所以冷媒换热器性能测试系统还包括环境室,环境室内设置有加热管。待测试换热器15试验过程中,待测试换热器15位于环境室内,待测试换热器15对环境室制冷,加热管对环境室升温,使环境室的温度模拟待测试换热器15实际使用的环境温度,增加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优选地,待测试换热器15可以为空气-冷媒换热器或水-冷媒换热器。当测试空气-冷媒换热器时,该系统还包括环境室,空气-冷媒换热器设置于环境室内,同时空气-冷媒换热器设置有空气循环系统,空气-冷媒换热器能够直接将冷量或热量通过空气循环系统传递到环境室内。为了模拟空气-冷媒换热器使用环境,环境室内还设置有冷却盘管和加热管,测试制热类型的换热器时,冷却盘管用于对环境室降温;测试制冷类型的换热器时,加热管用于对环境室升温,增加其测试结果准确性。当测试水-冷媒换热器时,该系统还包括循环水单元,水-冷媒换热器连通于循环水单元,循环水单元能够为水-冷媒换热器提供预设温度及预设流量的循环水,水-冷媒换热器能够直接将冷量或热量通过循环水进行换热,以模拟真实水-冷媒换热器使用场景,增加其测试结果准确性。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空气-冷媒换热器设置空气循环系统,以及水-冷媒换热器设置循环水单元为本领域的常规设置,此处不再赘述。
优选地,冷媒换热器性能测试系统还包括冷却水循环单元,其包括恒温水槽、水泵和调节阀,恒温水槽外接有一组循环水路,辅助冷凝器12连通于循环水路上,循环水路上设置有水泵和调节阀,用于调节循环水路内水的流量。冷却水循环单元用于使辅助冷凝器12正常工作运行,提高其换热效率。
进一步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吸气压力调节阀24、主回路调节阀21、辅回路调节阀23及背压调节阀22为电动膨胀阀,还可以为气动调节阀等其他种类调节阀。辅助冷凝器12和辅助蒸发器16为套管式换热器,还可以为板式换热器等其他种类换热器。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该测试系统内流通的冷媒介质可以为R744,还可以为其他类型的冷媒。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换热器性能测试系统,本实施例即能够对蒸发器芯和蒸发器总成进行测试,还能够对冷凝器进行测试。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增设第二连通管、第三连通管、第四连通管,第三阀门33、第四阀门34、第五阀门35、第六阀门36、第七阀门37、第八阀门38及过热器17。其中,第三阀门33设置于辅助冷凝器12和流量计13之间连通管上;第二连通管一端连接于辅回路调节阀23靠近辅助蒸发器16一端,另一端连接于主回路调节阀21远离过冷器14一端,第二连通管上设置有第四阀门34;第五阀门35设置于主回路调节阀21和T1测量点41之间的连通管上;第三连通管一端连接于流量计13远离过冷器14一端,另一端连接于T1测量点41靠近主回路调节阀21一端,第三连通管上设置有第六阀门36;第七阀门37设置于背压调节阀22和辅助压缩机11之间的连通管上;第四连通管一端连接于辅助压缩机11的排气口,另一端连接于T2测量点42靠近背压调节阀22一端,第四连通管上,第四连通管上设置有第八阀门38和过热器17。
具体地测试方式为:
当对蒸发器芯进行试验时,待测试换热器15选取为蒸发器芯,关闭第四阀门34、第六阀门36、第八阀门38及第一阀门31,打开第三阀门33、第二阀门32、第五阀门35及第七阀门37,蒸发器芯的进口连接于T1测量点41,蒸发器芯的出口连接于T2测量点42。
当对蒸发器总成进行试验时,待测试换热器15选取为蒸发器总成,关闭第四阀门34、第六阀门36、第八阀门38、第二阀门32及第五阀门35,打开第三阀门33、第一阀门31和第七阀门37,蒸发器总成的进口连接于T1测量点41,蒸发器总成的出口连接于T2测量点42。
当对冷凝器进行试验时,待测试换热器15选取为冷凝器,关闭第七阀门37、第五阀门35、第三阀门33、第一阀门31,打开第八阀门38、第六阀门36、第二阀门32及第四阀门34,冷凝器的进口连接于T2测量点42,冷凝器的出口连接于T1测量点41。
如图5所示,低压低温气态冷媒经辅助压缩机11变为高压气态冷媒,一部分高压气态冷媒经辅助冷凝器12变为液态冷媒,然后经分流组件回流至辅助压缩机11,使测试系统的冷媒需求量满足多种工况,例如,测试冷凝器内冷媒超临界和亚临界两种模式下的制冷系统;另一部分高压气态冷媒经过热器17变为液态冷媒,然后经过热器17提高高压气态冷媒的温度以达到满足测试要求的温度,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从过热器17排出后直接流经冷凝器换热变为液态冷媒,同时通过T1测量点41和T2测量点42测试分析冷凝器的进出口温度和压力,然后经流量计13测量液态冷媒的流量,然后经过冷器14再次对液态冷媒降温,然后经主回路调节阀21对其进行压力及流量的调节,然后经辅助蒸发器16变为气态冷媒,最后在辅回路调节阀23的调节下回流至辅助压缩机11。分流组件和辅助冷凝器12对辅助压缩机11排出的高压气态冷媒进行分流,使测试系统的冷媒需求量满足多种工况,增加该测试系统的实用性。通过实测的T1测量点41、T2测量点42以及流量计13的数据可以获取被测冷凝器的性能,实现了对冷凝器的性能测试。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换热器性能测试系统,本实施例即能够对蒸发器芯、蒸发器总成及冷凝器进行测试,还能够对中间换热器进行测试。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不同之处在于,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增设T5测量点45、T6测量点46、第五连通管、第六连通管、第九阀门39、第十阀门40及量热器18。其中,第五连通管一端连接于主回路调节阀21靠近过冷器14一端,另一端连接有T5测量点45,第五连通管上设置有第九阀门39;第六连通管一端连接于主回路调节阀21远离过冷器14一端,另一端连接有T6测量点46,第六连通管上设置有第十阀门40;量热器18设置于第六连通管上且位于第十阀门40和T6测量点46之间。
具体地测试方式为:
当对蒸发器芯进行试验时,待测试换热器15选取为蒸发器芯,关闭第四阀门34、第六阀门36、第八阀门38、第一阀门31、第九阀门39及第十阀门40,打开第三阀门33、第二阀门32、第五阀门35及第七阀门37,蒸发器芯的进口连接于T1测量点41,蒸发器芯的出口连接于T2测量点42。
当对蒸发器总成进行试验时,待测试换热器15选取为蒸发器总成,关闭第四阀门34、第六阀门36、第八阀门38、第二阀门32、第五阀门35、第九阀门39及第十阀门40,打开第三阀门33、第一阀门31和第七阀门37,蒸发器总成的进口连接于T1测量点41,蒸发器总成的出口连接于T2测量点42。
当对冷凝器进行试验时,待测试换热器15选取为冷凝器,关闭第七阀门37、第五阀门35、第三阀门33、第一阀门31、第九阀门39及第十阀门40,打开第八阀门38、第六阀门36、第二阀门32及第四阀门34,冷凝器的进口连接于T2测量点42,冷凝器的出口连接于T1测量点41。
当对中间换热器进行试验时,待测试换热器15选取为中间换热器,关闭第五阀门35、第八阀门38、第六阀门36、第二阀门32及第四阀门34,打开第三阀门33、第一阀门31、第九阀门39、第十阀门40及第七阀门37,中间换热器设置有高压入口、高压出口、低压入口和低压出口,高压入口连接于T1测量点41,低压出口连接于T2测量点42,高压出口连接于T5测量点45,低压入口连接于T6测量点46。
如图7所示,低压低温气态冷媒经辅助压缩机11变为高压气态冷媒,然后在分流组件的调节下经辅助冷凝器12变为液态冷媒(亚临界制冷循环)或冷却后高压气态冷媒(超临界制冷循环),然后部分高压冷媒经流量计13测量冷媒的流量,然后经过冷器14降低液态冷媒的温度以达到满足测试要求的温度,然后流经T1测量点41、中间换热器高压入口和高压出口及T5测量点45。然后在主回路调节阀21的节流后,流经量热器18后经过T6测量点46、中间换热器低压入口和低压出口及T2测量点42变为气态冷媒。同时通过T1测量点41、T5测量点45、T2测量点42及T6测量点46测试中间换热器的高压入口、高压出口、低压入口和低压出口的温度和压力,最后在背压调节阀22的调节下回流至辅助压缩机11。分流组件对辅助冷凝器12排出的冷媒进行分流,使测试系统的冷媒需求量满足多种工况,例如,测试中间换热器内冷媒超临界和亚临界两种模式下的制冷系统,增加该测试系统的实用性。
通过T1测量点41、T5测量点45以及流量计13的数据可以获取被测中间换热器高压侧的性能;通过T2测量点42、T6测量点46以及流量计13的数据可以获取被测中间换热器低压侧的性能;通过流量计13以及量热器18测量及换算的冷媒流量可以校验流量偏差,提高试验数据准确性,且实现了对中间换热器的性能测试。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冷媒换热器性能测试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辅助压缩机(11)、辅助冷凝器(12)、流量计(13)及主回路调节阀(2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过冷器(14),其设置于所述流量计(13)和所述主回路调节阀(21)之间;
背压调节阀(22),其连接于所述辅助压缩机(11)的进气口;
第一连通管,其一端连接于所述过冷器(14)靠近所述主回路调节阀(21)一端;
第一阀门(31),其设置于所述第一连通管上;
第二阀门(32),其设置于连通所述过冷器(14)和所述主回路调节阀(21)的连通管上;
T1测量点(41),其设置于所述主回路调节阀(21)远离所述过冷器(14)的一侧,且设置于所述第一连通管远离所述过冷器(14)一端;
T2测量点(42),其设置于所述背压调节阀(22)远离所述辅助压缩机(11)的一侧,待测试换热器(15)连接于所述T1测量点(41)和所述T2测量点(42);
T3测量点(43),其设置于所述过冷器(14)远离所述流量计(13)一端,用于测量所述主回路调节阀(21)的进口温度和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媒换热器性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流组件,所述分流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辅回路调节阀(23)、辅助蒸发器(16)和吸气压力调节阀(24),所述辅回路调节阀(23)连接于所述辅助冷凝器(12)远离所述辅助压缩机(11)一端,所述吸气压力调节阀(24)连接于所述辅助压缩机(11)的进气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媒换热器性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T4测量点(44),其设置于所述吸气压力调节阀(24)远离所述辅助蒸发器(16)一端,用于测量所述辅助蒸发器(16)出口侧的温度和压力。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媒换热器性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阀门(33),其设置于连通所述辅助冷凝器(12)和所述流量计(13)的连通管上;
第二连通管,其一端连接于所述辅回路调节阀(23)靠近所述辅助蒸发器(16)一端,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主回路调节阀(21)远离所述过冷器(14)一端;
第四阀门(34),其设置于所述第二连通管上;
第五阀门(35),其设置于连通所述主回路调节阀(21)和所述T1测量点(41)的连通管上;
第三连通管,其一端连接于所述流量计(13)远离所述过冷器(14)一端,另一端连接于所述T1测量点(41)靠近所述主回路调节阀(21)一端;
第六阀门(36),其设置于所述第三连通管上;
第七阀门(37),其设置于连通所述背压调节阀(22)和所述辅助压缩机(11)的连通管上;
第四连通管,其一端连接于所述辅助压缩机(11)的排气口,另一端连接于所述T2测量点(42)靠近所述背压调节阀(22)一端;
第八阀门(38),其设置于所述第四连通管上;
过热器(17),其设置于所述第四连通管上且位于所述第八阀门(38)与所述辅助压缩机(1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媒换热器性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五连通管,其一端连接于所述主回路调节阀(21)靠近所述过冷器(14)一端;
T5测量点(45),其设置于所述第五连通管远离所述主回路调节阀(21)的一端;
第九阀门(39),其设置于所述第五连通管上;
第六连通管,其一端连接于所述主回路调节阀(21)远离所述过冷器(14)一端;
第十阀门(40),其设置于所述第六连通管上;
量热器(18),其设置于所述第六连通管上;
T6测量点(46),其设置于所述第六连通管远离所述主回路调节阀(21)的一端;
所述待测试换热器(15)为中间换热器,所述中间换热器设置有高压入口、高压出口、低压入口和低压出口,所述高压入口连接于所述T1测量点(41),所述低压出口连接于所述T2测量点(42),所述高压出口连接于所述T5测量点(45),所述低压入口连接于所述T6测量点(4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媒换热器性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试换热器(15)为水-冷媒换热器,所述冷媒换热器性能测试系统还包括循环水单元,所述水-冷媒换热器连通于所述循环水单元,所述循环水单元能够为所述水-冷媒换热器提供预设温度及预设流量的循环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媒换热器性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试换热器(15)为空气-冷媒换热器,所述空气-冷媒换热器设置有空气循环系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媒换热器性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环境室,所述空气-冷媒换热器位于所述环境室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冷媒换热器性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室内设置有冷却盘管和加热管,所述冷却盘管用于对所述环境室降温,所述加热管用于对所述环境室升温。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媒换热器性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水循环单元,其包括恒温水槽、水泵和调节阀,所述恒温水槽外接循环水路,所述辅助冷凝器(12)连通于所述循环水路,所述循环水路上设置有水泵和调节阀,用于调节所述循环水路内水的流量。
CN202021190546.5U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冷媒换热器性能测试系统 Active CN2122284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90546.5U CN212228403U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冷媒换热器性能测试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90546.5U CN212228403U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冷媒换热器性能测试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28403U true CN212228403U (zh) 2020-12-25

Family

ID=739317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90546.5U Active CN212228403U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冷媒换热器性能测试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2840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95538A (zh) * 2021-12-27 2022-04-08 敦煌研究院 一种模拟夏季气候变化侵蚀足尺遗址的试验舱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95538A (zh) * 2021-12-27 2022-04-08 敦煌研究院 一种模拟夏季气候变化侵蚀足尺遗址的试验舱
CN114295538B (zh) * 2021-12-27 2023-11-03 敦煌研究院 一种模拟夏季气候变化侵蚀足尺遗址的试验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54625B (zh) 冷冻循环装置
CN110285598B (zh) 喷气增焓空调系统、方法及喷气增焓空调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030055A (zh) Co2空调换热器性能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CN212228403U (zh) 一种冷媒换热器性能测试系统
CN111625034A (zh) 新型高低温测试系统
CN111624017A (zh) 一种冷媒换热器性能测试系统
CN108489128B (zh) 一种双级压缩离心式水冷冷(热)水机组
CN212409111U (zh) 一种气液混合供冷装置
CN111413124B (zh) 一种宽工况运行的冷热水热泵和热源塔热泵低成本试验台
CN215492487U (zh)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的测试平台
CN104913558A (zh) 双级增焓压缩机控制方法
CN212871746U (zh) 一种双制冷循环反向耦合换热器性能测试系统
CN101871699A (zh) 空调系统及其制冷剂灌注量的判断方法
CN111251806B (zh) 车辆、电池的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1953309U (zh) 一种复叠式热泵机组
CN210466150U (zh) 一种高低温液体循环精密温控系统
CN208780481U (zh) Co2空调换热器性能测试系统
CN219587748U (zh) 压缩机性能试验装置
CN116858528B (zh) 一种压缩机-膨胀阀性能耦合匹配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212873297U (zh) 一种冷水制冷机组测试装置
CN219162584U (zh) 一种新能源温控测试系统
CN217813879U (zh) 车用电子水泵综合性能试验装置
CN221005534U (zh) 一种无油氟泵供冷系统及房间量热计
CN217785532U (zh) 温度调节系统及调节设备
CN220892598U (zh) 一种控温精度高的冷水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