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22883U - 流化床气化炉气体分布器 - Google Patents

流化床气化炉气体分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22883U
CN212222883U CN201922496349.XU CN201922496349U CN212222883U CN 212222883 U CN212222883 U CN 212222883U CN 201922496349 U CN201922496349 U CN 201922496349U CN 212222883 U CN212222883 U CN 2122228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distribution plate
gasification furnace
air inlet
gas distribu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9634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亓晨达
李浩波
梅红波
李兵
王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Antai Environmental Chemical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Research & Design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Research & Design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Research & Design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9634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228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228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228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ized-Bed Combustion And Resonant Combustion (AREA)
  • Devices And Processes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Of Fluids And Solid Part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流化床气化炉气体分布器,包括气化炉壳体、锥形分布板、排渣管、氧化剂进气管,环管组件、环管气体分布器;锥形分布板设置于气化炉壳体内并将气化炉内腔隔离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排渣管的一端与锥形分布板的下端出口承接、且排渣管的该端内壁呈扩口状设置,另一端突出于气化炉壳体之外;氧化剂进气管一端突出于氧化炉壳体之外,另一端连通于环管组件;环管组件内设有环管气体分布器、其与氧化剂进气管连通;锥形分布板上设置有喷嘴接头,喷嘴接头内插接进气喷嘴,进气喷嘴的一端为氧化剂进气管的气体承接端、另一端为气体输出端、且该输出端与第一腔室连通。具有能保证灰渣顺利排出、床层稳定、颗粒不容易滞留、结渣的优点。

Description

流化床气化炉气体分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气化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流化床气化炉气体分布器结构。
背景技术
针对我国能源“富煤、贫油、少气”的现状,煤气化技术对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现代工业中采用的煤气化技术可分为三类:一是固定床气化技术,以Lurgi 气化炉、BGL气化炉等为代表;二是流化床气化技术,以恩德粉煤气化炉、U-GAS灰熔聚气化炉等为代表;三是气流床气化技术,以Shell气化炉、Texaco气化炉、航天炉等为代表。
与其他煤气化技术相比,灰熔聚气化炉具有如下特点:煤种适应性强,包括高灰分劣质煤、粘结性煤均可使用,还可承受煤中一定量的细粉,碳转化率高。传统的U-GAS 灰熔聚气化炉细颗粒煤从加料装置加入,炉子下部有一锥形多孔分布板,用于均匀地分布气化剂,把下移的颗粒推向射流区使炉内物料流化,建立固体颗粒的内循环,分布板的进气量约占全部气量的15%。分布板底端连接有中心进气管,气化炉内75%左右的气化剂都是从该中心管射入,进气气流形成的气泡由下至上,在炉内压差的影响下,气泡由小至大,上升到物料表面后气泡破裂,形成炉内物料由中间提升至周围下降的循环,中心管射流进气在炉内形成一个高温反应区,煤粉在这里迅速完成破裂、脱挥发份、热裂解、燃烧、气化。中心管外部还设有一个同轴的文丘里环管用以排灰,环管内通入一定量的蒸汽,该进气量约占全部气量的10%,含碳量很少的灰分颗粒在表面软而未熔的状态下团聚成球形颗粒,当颗粒足够大时便从床层中选择性分离出来,排渣速率由环管自下而上的气体流速控制。
气化炉中心管通常由几根连接件与外部文丘里环管固定,此种“中心管进气,环管排渣”的结构势必会导致灰渣对中心管的碰撞磨损,再加上环管排渣温度一般在800℃以上,这种高温、高冲击力的工作环境极易造成中心管的断裂及文丘里环管的磨损损坏。另外,传统的分布器采用整体锥形分布板结构,若分布板某处受损严重需要更换时,需将整个分布器拆除,增加检修成本及难度。
为解决以上中心管断裂及文丘里环管损坏问题,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流化床煤炭气化炉用气体分布器”(申请号:201710190449.2,公布号:CN 106833749A)公布了一种灰熔聚气化炉用气体分布器,将传统的“中心管进气,环管排渣”结构改为“周围环管进气,中心管排渣”的结构,锥形板底端连接排渣管,排渣管取消原来的文丘里结构,直接用等直径圆管代替;排渣管外部设有环管,氧化剂通过进气管进入环管,再通过均匀对称分布的喷射嘴射出,形成多股气流,气流汇聚一点形成中心高温气化区。该结构虽解决了中心管受灰渣冲击断裂的问题,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1)、当灰渣中含碳量达到允许范围以内时,灰渣在炉内停留的时间越短越好,以免造成床层灰含量过高,但该结构在排渣口四周均匀设置多个进气管,当掉落在锥形床上较重的灰渣顺着分布板流到进气口周围时,又被高速度的气流重新带入高温气化区,不能顺利排出炉外;
(2)、进气环管中气化剂是由一个进气管直接接入,再由多个进气喷嘴射流进入炉内,对于规模较大的气化炉易造成喷射嘴进气的不均匀,导致中心高温区偏离,床层不稳定。另外,进气管进气直接冲击排渣管,进一步造成排渣管的晃动与损坏;
(3)、等直径排渣管的设置易造成分布板下沿与环管接口区形成颗粒滞留,导致结渣。
发明内容
本申请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保证灰渣顺利排出、床层稳定、颗粒不容易滞留、结渣的流化床气化炉中气体分布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流化床气化炉气体分布器,该结构包括气化炉壳体、锥形分布板、排渣管、氧化剂进气管,环管组件、环管气体分布器;所述的锥形分布板设置于气化炉壳体内并将气化炉内腔隔离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的排渣管的一端与锥形分布板的下端出口承接、且排渣管的该端内壁呈扩口状设置,另一端突出于气化炉壳体之外;所述的氧化剂进气管一端突出于氧化炉壳体之外,另一端连通于环管组件,所述的环管组件位于第二腔室内并与锥形分布板底部连接、且包绕于排渣管外侧壁,环管组件内设置有环管气体分布器、该环管气体分布器与氧化剂进气管连通;位于环管进气组件连接范围内的锥形分布板上设置有喷嘴接头,喷嘴接头内插接进气喷嘴,进气喷嘴的一端为氧化剂进气管的气体承接端、另一端为气体输出端、且该输出端与第一腔室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的排渣管的扩口端的扩口张角不大于10°。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将排渣管与锥形分布板的连接端的内部设置成扩口结构,且扩口张角不大于10°,可有效的避免分布板下沿与环管接口区域结渣,克服传统等径排渣管造成的结渣缺陷;此外,通过在锥形分布板位于环形组件连接范围内的壁厚方向设置了喷嘴接头、孔内插接进气喷嘴,喷嘴的高度突出于锥形分布板在第一腔室所在的内壁,即进气喷嘴伸入气化炉第一腔室内一定距离,以使气流避开锥形分布板底部灰渣的流通通道,保证灰渣从排渣管顺利排出,同时为了适应灰渣的冲击及高温环境,进气喷嘴采用碳化硅材料制成;此外,还采用在进气环管内部设有气体分布器,从而克服传统的氧化剂进气管直接连通环管内腔,造成从出气孔气流分布不均匀的缺陷,本申请的上述结构使得多个进气喷嘴可以均匀进气,以保证高温区不易发生偏离,床层稳定,还可以避免传统氧化剂进气管的气流直接对排渣管的冲击。
优选的,所述的锥形分布板为由多个扇形拼接单元及底部小锥体拼接而成,所述的多个扇形拼接单元之间通过内外侧连接板进行螺栓连接,锥形分布板下部与气化炉壳体组成的封闭空间设有人孔;采用上述结构,可以方便的对锥形分布板进行拆卸、组装,灵活方便、便于维修,此外人孔大小根据气化炉壳体直径而定,且尽量选择较大直径人孔,以方便分布板可拆卸单元从人孔顺利拿出。
本申请在锥形分布板上部的第一腔室内也开设人孔,此外人孔大小根据气化炉壳体直径而定,且尽量选择较大直径人孔,以方便分布板可拆卸单元从人孔顺利拿出。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扇形拼接单元的上端均设有水平折边,每相邻两个扇形拼接单元中的一个、在其拼接处位于该扇形拼接单元的内壁上设置有内侧纵向连接板、对应的外壁上设置有外侧纵向连接板、相邻两个扇形拼接单元连接处置于内外壁连接板构成的夹层内以实现拼接;采用上述结构,可以灵活的拆卸、组装,且便于维修。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气化炉壳体内壁上设置有环形支撑板,所述的水平折边搁置于环形支撑板上,且环形支撑板与水平折边之间垫设有环形隔热垫;上述结构可以对整体的锥形分布板进行固定,同时还可以阻止高温传递到气化炉壳体,避免造成壳体的局部超温。
优选的,所述的底部小锥体的大端直径小于人孔直径;小锥体底部的小端与排渣管连接,小锥体的大端内壁上设置有内侧环向连接板、对应的外壁上设置有外侧环向连接板,扇形拼接单元的下端处于内侧环向连接板和外侧环向连接板构成的夹层内以实现拼接。
优选的,所述的环管组件上连通有环管底部接管,该环管底部接管一端与环管组件的底部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气化炉壳体底部之外;该环管底部接管的设置以供排凝及除灰所用。
优选的,所述的锥形分布板上连通有旋风回灰管道,该旋风回灰管道在第二腔室内延伸,旋风回灰管道与锥形分布板的连接口位于锥形分布板的环形组件包围范围之外,另一端延伸出气化炉壳体之外。
优选的,所述的气化炉壳体上设置有分布板进气通道,该通道的一端与第二腔室连通,另一端延伸至壳体之外。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锥形分布板上开设有多个小孔,且位于环管进气组件连接范围之外的锥形分布板上;小孔开孔方向与水平夹角一般控制在0°~90°内;上述结构的设定可以保证当煤落到分布板上时,较轻的煤被分布板进气通道的气体吹至中心射流高温区,较重的灰渣则在床层较低位置滑落至排渣管;分布板开孔方向与水平夹角一般控制在0°~90°内,开孔间距根据工艺进气要求适当加大或减小,不要求均布;在进气喷嘴及分布板上的小孔进气的联合作用下,物料可以很好地形成整床循环流动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的水平折边与扇形拼接单元圆滑过渡连接,所述的锥形分布板上位于靠近水平折边的位置设有的小孔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大于其它小孔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小孔下部设置挡火帽,所述的挡火帽为由薄钢板弯制而成,最上端留有间隙供气体进入,其余侧面之间与分布板焊接。从而防止开孔方向与水平夹角较大时,上部物料易落入分布板下部封闭腔内,从而导致封闭腔超温或者着火。
优选的,所述的排渣管位于壳体之外的延伸段上设置有排渣进气管道;此结构显著的改善了分布板下沿区域的堆积结渣问题,并有利于灰份的熔聚形成。
优选的,所述的进气喷嘴靠近进气接头端开设有多个出气斜孔,出气斜孔开口方向位于喷嘴迎风面180°范围内;该结构可以防止灰渣在喷嘴处堆积,以便在此处形成紊流,阻止灰渣的堆积。根据实际情况可还开一排或几排喷嘴出气斜孔,以达到更好的防积灰效果。
附图说明
现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视图;
图3为进气接头示意图;
图4-1为进气喷嘴示意图;
图4-2为进气喷嘴B向剖面图;
图5为锥形分布板整体示意图;
图6为图5中节点Ⅰ放大图;
图7-1为锥形分布板俯视图;
图7-2为锥形分布板C向剖视图;
图7-3为锥形分布板D向剖视图;
图8-1为带有挡火帽的小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8-2为带有挡火帽的小孔E向剖视图。
如图标记所示:1-锥形分布板,2-分布板浇注料,3-氧化剂进气管,4-环管底部接管, 5-排渣管,6-排渣进气口,7-环管组件,8-分布板进气口,9-旋风回灰管道,10-喷嘴接头,11-进气喷嘴,12-喷嘴出气斜孔,13-环管气体分布器,1-1-分布板扇形拼接单元, 1-1’-水平折边,1-2-分布板底部小锥体,1-3-内侧纵向连接板,1-4-外侧纵向连接板, 1-5-内侧环向连接板,1-6-外侧环向连接板;a-气化炉壳体,a1-第一腔室,a2-第二腔室, b-环形支撑板,c-环形隔热垫,d-小孔,d1-挡火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申请,但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流化床气化炉中气体分布器,该结构包括气化炉壳体a、锥形分布板1、排渣管5、氧化剂进气管3,环管组件7、环管气体分布器13,所述的锥形分布板1设置于气化炉壳体a内并将气化炉内腔隔离成第一腔室a1和第二腔室a2;所述的排渣管5的一端与锥形分布板1的下端出口承接、且排渣管的该端内壁呈扩口状设置、所述的排渣管的扩口端的扩口张角不大于10°,另一端突出于气化炉壳体之外;所述的氧化剂进气管3一端突出于氧化炉壳体之外,另一端连通于环管组件7,所述的环管组件位于第二腔室a2内并与锥形分布板底部连接、且包绕于排渣管外侧壁,环管组件内设置有环管气体分布器13、该环管气体分布器与氧化剂进气管3连通;位于环管进气组件连接范围内的锥形分布板上设置有喷嘴接头10,喷嘴接头内插接有进气喷嘴 11,进气喷嘴的一端为氧化剂进气管3的气体承接端、另一端为气体输出端、且该输出端与第一腔室a1连通。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如附图1-7所示:采用的锥形分布板结构,其半锥顶角α取值在45°~60°之间,锥形分布板1由多个扇形拼接单元1-1及一个底部小锥体1-2 组成(详见图5、图7),分布板扇形拼接单元1-1上端设有水平折边1-1’,折边部分与分布板扇形拼接单元本体部分圆弧平滑过渡,扇形拼接单元1-1水平折边部分伸入到气化炉壳体内壁上的浇注料内部,水平折边的自由端与气化炉壳体内壁之间的距离L1 取50-100mm(详见图6);所述的扇形拼接单元的上端均设有水平折边,每相邻两个扇形拼接单元中的一个、在其拼接处位于该扇形拼接单元的内壁上设置有内侧纵向连接板1-3、对应的外壁上设置有外侧纵向连接板1-4、相邻两个扇形拼接单元连接处置于内外壁连接板构成的夹层内以实现拼接(如图6、7所示);各扇形拼接单元1-1之间通过内侧纵向连接板1-3、外侧纵向连接板1-4、连接螺栓进行拼接连接,内、外侧纵向连接板宽度L2取60-80mm,连接板顶部也采用水平折边结构以实现与扇形拼接单元1-1 的水平折边贴合,内、外侧连接板水平折边长度距壳体内壁的轻质浇注料间隙A取 10-15mm,水平折边部分必须设有一组连接螺栓,其余连接螺栓沿锥体母线方向等间距布置,同一连接板两侧的螺栓错落排列,即沿着拼接缝两侧错落排列,且拼接缝两侧的螺栓距离拼接缝的具体设置为等距离,内、外侧连接板分布在拼接缝两侧的宽度也相等,这样连接比较牢固,且扇形拼接单元受力均匀。
如附图5、7所示,所述的锥形分布板1的底部采用整体式小锥体1-2,小锥体1-2 大端直径应保证能从人孔顺利拿出,小锥体1-2底部小端与排渣管焊接连接,小锥体1-2 大端与各个扇形拼接单元1-1通过内侧环向连接板1-5、外侧环向连接板1-6、连接螺栓进行拼接连接,小锥体1-2大端部分与扇形拼接单元1-1的下端部位处于内侧环向连接板1-5、外侧环向连接板1-6构成的夹层内,然后纵向连接板包覆在环向连接板外侧;具体的纵向连接板与环向连接板接头处的结构详见图7中D-D所示:将纵向连接板进行弯边处理,压贴在环向连接板上,并通过螺栓进行连接,环向连接板宽度L3取60-80mm,为保证连接的可靠性,不仅在环向连接板与纵向连接板交接处设有连接螺栓,还可在环向连接板其他部位均匀布置多组连接螺栓。内侧环向连接板设置于小锥体的大端内壁、对应的外侧环向连接板设置于外壁上,扇形拼接单元的下端处于内侧环向连接板和外侧环向连接板构成的夹层内以实现拼接;锥形分布板拼接完成后,水平折边部分与焊接在气化炉壳体上的环形支撑板b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环形支撑板与分布板水平折边部分之间垫有环形隔热垫c,以阻止高温传递到气化炉壳体,造成壳体的局部超温。
本实用新型中,在分布板下部与气化炉壳体组成的封闭空间内应设置较大直径人孔,以方便分布板连接单元能够顺利拿出,例如对于直径为DN3000的气化炉,可开设 DN800的人孔。分布板拼接单元的划分应保证扇形拼接单元的一致性,拼接单元的尺寸应保证部件从所设人孔中可方便取出。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中锥形分布板1上开多个小孔d,这些小孔位于环管组件包围的锥形分布板之外的位置上;以保证当煤落到分布板1上时,较轻的煤被分布板进气吹至中心射流高温区,较重的灰渣则在床层较低位置滑落至排渣管5。分布板开孔方向与水平夹角一般控制在0°~90°内,开孔间距根据工艺进气要求适当加大或减小,不要求均布;在进气喷嘴11及小孔进气的联合作用下,物料可以很好地形成整床循环流动的效果,但在锥形分布板1与气化炉壳体连接处,虽然浇注料已经设为圆滑过渡的结构,但在该处仍不可避免的容易形成气流死区,故在本实用新型中,分布板最上边一排或两排开孔方向与水平夹角可适当加大。
如图8所示,当分布板1上小孔d的开孔方向与水平夹角较大时,上部物料易落入分布板下部封闭腔内,从而导致封闭腔超温或者着火,故此时在分布板小孔下部设置挡火帽d1,挡火帽由薄钢板弯制而成,最上端与小孔直接留有间隙以供气体进入,其余侧面之间与分布板焊接。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采用“中心排渣,环管进气”的结构,排渣管5上部采用扩口结构,并限制扩管张角不大于10°,底部设有排渣进气口6,此结构显著的改善了分布板下沿区域的堆积结渣问题,并有利于灰份的熔聚形成。排渣管5内部衬有耐火浇注料,此时排渣管不再选用耐高温的高合金钢,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费用。进气环管组件7设在排渣管外部,通过多个对称均匀分布的进气喷嘴11将气化剂以一定速度导入炉内,多个进气喷嘴11的轴线应相交于炉子壳体中心线上一点,喷嘴11与水平方向夹角应根据工艺上要求的床层高度确定。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锥形分布板上连通有旋风回灰管道9,该旋风回灰管道在第二腔室a2内延伸,旋风回灰管道与锥形分布板的连接口位于锥形分布板的环形组件包围范围之外,另一端延伸出气化炉壳体之外;旋风回灰管道9的轴线也应交于炉子壳体中心线上,并位于喷嘴11轴线交点上部,以便气流可以很好的将回灰卷入高温反应区进行进一步的反应。
如图1所示,为防止喷嘴11的进气流将灰渣再一次卷入高温反应区,本实用新型将进气喷嘴11伸入炉内,高出浇注料约100mm左右,进气喷嘴可以采用碳化硅材料,不仅可以耐灰渣冲击,还可以在1000℃以上的高温下保持各性能的稳定。为了防止灰渣在喷嘴11处堆积,本实用新型在进气喷嘴11靠近浇注料部分开多个喷嘴出气斜孔12,距离尽可能的与浇注料上表面贴近,以便在此处形成紊流,阻止灰渣的堆积,喷嘴11 的具体结构见图4,出气斜孔12开孔方向位于喷嘴迎风面180°范围内。根据实际情况还可开一排或几排喷嘴出气斜孔12,以达到更好的防积灰效果。喷嘴11与分布板5之间通过喷嘴接头10螺纹连接,喷嘴接头10采用S31008材料,以保证在较高温度下的稳定性,喷嘴接头10见图3所示。
对于较大规模的气化装置,所需进气喷嘴11的中心开孔增大,此时漏料情况发生概率大大增加,本实用新型还可将喷嘴11上端封闭,并开多个出气斜孔12,可很好的避免漏料情况的发生。
如图1所示,进气喷嘴11外部被进气环管组件7所包围,通过氧化剂进气口3将气化剂通入环管组件7内。环管组件7由接管与封头对接连接,封头底部留有环管底部接管4,以供排凝及除灰所用。为保证喷嘴11进气均匀,进气口3进入环管组件7后,直接连到环管气体分布器13上,环管气体分布器13上部开有分布孔13-1,详见图2所示,气体从分布孔中流出起到均匀气流的作用,同时也可避免进气对排渣管的冲击。该环管气体分布器也可采用在进气口上部装设圆形分布板代替,此处不再详述。

Claims (10)

1.一种流化床气化炉气体分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化炉壳体、锥形分布板、排渣管、氧化剂进气管,环管组件、环管气体分布器;所述的锥形分布板设置于气化炉壳体内并将气化炉内腔隔离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的排渣管的一端与锥形分布板的下端出口承接、且排渣管的该端内壁呈扩口状设置,另一端突出于气化炉壳体之外;所述的氧化剂进气管一端突出于氧化炉壳体之外,另一端连通于环管组件,所述的环管组件位于第二腔室内并与锥形分布板底部连接、且包绕于排渣管外侧壁,环管组件内设置有环管气体分布器、该环管气体分布器与氧化剂进气管连通;位于环管进气组件连接范围内的锥形分布板上设置有喷嘴接头,喷嘴接头内插接进气喷嘴,进气喷嘴的一端为氧化剂进气管的气体承接端、另一端为气体输出端、且该输出端与第一腔室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化床气化炉气体分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渣管的扩口端的扩口张角不大于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化床气化炉气体分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锥形分布板为由多个扇形拼接单元及底部的小锥体拼接而成,所述的多个扇形拼接单元之间通过内、外侧连接板进行连接,锥形分布板下部与气化炉壳体组成的封闭空间设有人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化床气化炉气体分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扇形拼接单元的上端均设有水平折边,每相邻两个扇形拼接单元中的一个、在其拼接处位于该扇形拼接单元的内壁上设置有内侧纵向连接板、对应的外壁上设置有外侧纵向连接板、相邻两个扇形拼接单元连接处置于内外壁连接板构成的夹层内以实现拼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化床气化炉气体分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化炉壳体内壁上设置有环形支撑板,所述的水平折边搁置于环形支撑板上,且环形支撑板与水平折边之间垫设有环形隔热垫。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化床气化炉气体分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锥体的大端直径小于人孔直径;位于小锥体底部的小端与排渣管连接,小锥体的大端内壁上设置有内侧环向连接板、对应的外壁上设置有外侧环向连接板,扇形拼接单元的下端处于内侧环向连接板和外侧环向连接板构成的夹层内以实现拼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化床气化炉气体分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管组件上连通有环管底部接管,该环管底部接管一端与环管组件的底部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气化炉壳体底部之外;所述的锥形分布板上连通有旋风回灰管道,该旋风回灰管道在第二腔室内延伸,旋风回灰管道与锥形分布板的连接口位于锥形分布板的环形组件包围范围之外,另一端延伸出气化炉壳体之外;所述的气化炉壳体上设置有分布板进气通道,该通道的一端与第二腔室连通,另一端延伸至壳体之外。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化床气化炉气体分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锥形分布板上开设有多个小孔,且位于环管进气组件连接范围之外的锥形分布板上;小孔开孔方向与水平夹角一般控制在0°~90°内;所述的水平折边与扇形拼接单元圆滑过渡连接,所述的锥形分布板上位于靠近水平折边的位置设有的小孔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大于其它小孔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流化床气化炉气体分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孔下部设置挡火帽,所述的挡火帽为由薄钢板弯制而成,挡火帽的最上端留有间隙供气体进入、其余侧面与分布板焊接。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化床气化炉气体分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渣管位于壳体之外的延伸段上设置有排渣进气管道;所述的进气喷嘴靠近进气接头端开设有多个出气斜孔,出气斜孔开口方向位于喷嘴迎风面180°范围内。
CN201922496349.XU 2019-12-31 2019-12-31 流化床气化炉气体分布器 Active CN2122228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96349.XU CN212222883U (zh) 2019-12-31 2019-12-31 流化床气化炉气体分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96349.XU CN212222883U (zh) 2019-12-31 2019-12-31 流化床气化炉气体分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22883U true CN212222883U (zh) 2020-12-25

Family

ID=73901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96349.XU Active CN212222883U (zh) 2019-12-31 2019-12-31 流化床气化炉气体分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2288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95604A (zh) * 2021-05-21 2021-08-2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模拟固态废盐动态腐蚀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95604A (zh) * 2021-05-21 2021-08-2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模拟固态废盐动态腐蚀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N113295604B (zh) * 2021-05-21 2024-02-0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模拟固态废盐动态腐蚀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07985B (zh) 燃料燃烧用空气口及其制造方法、锅炉及锅炉设备
CN102031152B (zh) 一种用于水煤浆气化的工艺烧嘴及系统及其应用
CN101892086B (zh) 一种用于水煤浆气化的水煤浆气化炉
CN106833749B (zh) 流化床煤炭气化炉用气体分布器
CN105985808A (zh) 一种气化烧嘴和气化炉
CN108342227A (zh) 一种合成气显热回收装置和回收方法及气化炉
CN212222883U (zh) 流化床气化炉气体分布器
CN107586565A (zh) 一种排渣系统及方法
CN112745966B (zh) 循环流化床气化装置和循环流化床气化方法
CN204434564U (zh) 一种气化烧嘴和气化炉
CN104204155B (zh) 用于使固体燃料气化的燃烧器
CN101007956B (zh) 两段式生物质气化炉喉口结构
CN206783610U (zh) 流化床煤炭气化炉用气体分布器
CN112210403B (zh) 气化剂分布板及流化床气化炉
CN209816041U (zh) 中心射流管及采用该中心射流管的流化床煤气化炉
CN212894595U (zh) 一种灵活调节的催化裂化反应器
CN111780098B (zh) 布风装置、燃烧系统和固体物料处理设备
CN212102718U (zh) 加压流化床气化炉的分布板
CN109207202B (zh) 一种气化炉
CN212560114U (zh) 煤催化气化反应器
CN220436504U (zh) 一种新型下渣口风帽
CN110628463A (zh) 一种煤气发生炉混合布风系统及工作方法
CN211570571U (zh) 一种气体分布器及具有该气体分布器的流化床气化炉
CN212335131U (zh) 煤气化炉的炉体冷却装置
CN108485715A (zh) 一种气体分布器以及气化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8 / F, building e, Hefeng creative Plaza, 435 Jiangdong North Road, Yinzhou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Ningbo Antai Environmental Chemical Engineering Design Co.,Ltd.

Address before: 8 / F, building e, Hefeng creative Plaza, 435 Jiangdong North Road, Yinzhou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INGBO RESEARCH & DESIGN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