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09922U - 一种新型漏电保护插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漏电保护插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09922U
CN212209922U CN202021090339.2U CN202021090339U CN212209922U CN 212209922 U CN212209922 U CN 212209922U CN 202021090339 U CN202021090339 U CN 202021090339U CN 212209922 U CN212209922 U CN 2122099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et
contact group
electromagnetic valve
fixed
leakage pro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9033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志恒
罗永任
蒙焕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oju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oju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oju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oju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9033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099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099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099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漏电保护插头,包括上壳体、下壳体、线套、动触点组、定触点组和插脚,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相互装配后其内部形成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有固定支架,所述定触点组设于固定支架上,所述固定支架上设有用于接通或断开电源的复位装置以及用于保持复位装置处于接通电源状态的吸合装置;本实用新型既解决了动触点组和定触点组接触不良的问题,也解决了动触点组和定触点组分离不够快的问题,利用一根复位弹簧同时起到推动复位板向上复位和转架脱离吸合电磁铁的作用,达到反应迅速的效果,避免时快时慢的情况出现。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漏电保护插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漏电保护插头。
背景技术
现有的漏电保护插头,大多数是采用电子元器件来实现断电保护功能,很少采用机械结构来实现这一功能。但是,电子元器件较机械结构更容易出现失效的情况,一旦电子元器件失效,电器产生漏电的情况下,电子元器件无法进行断电保护,难以保证消费者的用电安全,存在极大的隐患。为此,专利号为CN201721291238.X、名称为“一种漏电保护插头”采用了机械式的结构来实现断电保护功能,但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存在触点接触不良、断电分离不够快、反应不够迅速的问题,亟需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漏电保护插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漏电保护插头,包括上壳体、下壳体、线套、动触点组、定触点组和插脚,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相互装配后其内部形成安装腔,所述插脚安装在下壳体上,所述安装腔内设有固定支架,所述定触点组设于固定支架上,所述固定支架上设有用于接通或断开电源的复位装置以及用于保持复位装置处于接通电源状态的吸合装置;所述复位装置包括可上下移动的复位板、用于吸合复位板向下移动的复位电磁阀和复位弹簧,所述动触点组安装在复位板上并且位于定触点组的上方,所述复位电磁阀安装在固定支架的底部,所述复位弹簧安装在固定支架上并且其顶端与复位板抵接;所述吸合装置包括活动的转架和用于吸合转架的吸合电磁铁,所述转架铰接在固定支架上并且位于吸合电磁铁和复位电磁阀之间,所述转架的左端设有适配与吸合电磁铁通电吸合的衔铁,所述转架的右端设有适配活动卡接在复位板上的卡位部,所述吸合电磁铁位于衔铁的上方。
作为改进,所述固定支架上用于安装复位弹簧的安装槽,所述转架的右端适配外套于安装槽;所述复位板上设有适配沿着安装槽滑动的工字部。
作为改进,所述复位板上位于与卡位部活动卡接的位置处设有不锈钢片。
作为改进,所述转架的截面形状为阶梯型,其转角处铰接在固定支架上,所述转架的左端高度低于其右端的高度。
作为改进,所述安装腔内还设有控制电路板,所述复位装置和吸合装置均位于控制电路板的下方并且分别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设有复位键和试验键。
作为改进,所述固定支架上位于定触点组的底部位置处设有用于弹性支撑定触点组的支撑弹簧。
作为改进,所述复位电磁阀包括安装在固定支架底部的电磁阀支架、缠绕在电磁阀支架上的线圈和插装在电磁阀支架上并同时穿过固定支架的电磁阀磁芯,所述电磁阀磁芯安装在复位板的底部。
作为改进,所述固定支架上设有中空的安装柱,所述电磁阀支架位于安装柱的下方并且插装在安装柱的外表面,所述电磁阀磁芯穿过安装柱并同轴伸入到电磁阀支架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既解决了动触点组和定触点组接触不良的问题,也解决了动触点组和定触点组分离不够快的问题,利用一根复位弹簧同时起到推动复位板向上复位和转架脱离吸合电磁铁的作用,达到反应迅速的效果,避免时快时慢的情况出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关于复位板与动触点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关于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关于转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7是图6中沿A-A线的剖视结构图。
图中:上壳体1、下壳体2、线套3、动触点组4、定触点组5、插脚6、复位装置7、吸合装置8、控制电路板9、安装腔10、固定支架11、复位板70、复位电磁阀71、复位弹簧72、转架80、吸合电磁铁81、复位键90、试验键91、安装槽110、安装柱111、支撑弹簧112、不锈钢片700、电磁阀支架710、电磁阀铁芯711、工字部712、衔铁800、卡位部80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新型漏电保护插头,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线套3、动触点组4、定触点组5和插脚6,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相互装配后其内部形成安装腔10,上壳体1和下壳体2采用活动拼装的方式连接,所述线套3用于收紧电线,所述插脚6安装在下壳体2上并且外露于下壳体2,所述安装腔10内设有固定支架11,所述定触点组5设于固定支架11上,所述固定支架11上设有用于接通或断开电源的复位装置7以及用于保持复位装置7处于接通电源状态的吸合装置8。具体地,所述所述安装腔10内还设有控制电路板9,所述复位装置7和吸合装置8均位于控制电路板9的下方并且分别与控制电路板9电性连接。所述插脚6与定触点组5通电电线连接,所述动触点组4通过电线与用电器连接。此外,所述控制电路板9上设有复位键90和试验键91,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应当理解。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架11上位于定触点组5的底部位置处设有用于弹性支撑定触点组5的支撑弹簧112,使得定触点组5可以在支撑弹簧112的弹力支撑下充分地与对应的动触点组4贴合接触,保证两者的接触有效性。
如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所述复位装置7包括可上下移动的复位板70、用于吸合复位板70向下移动的复位电磁阀71和复位弹簧72,所述动触点组4安装在复位板70上并且位于定触点组5的上方,所述复位电磁阀71安装在固定支架11的底部,所述复位弹簧72安装在固定支架11上并且其顶端与复位板70抵接,所述复位弹簧72的底端与固定支架11相抵接,所述复位板70可以在复位弹簧72的作用下复位,使得动触点组4和定触点组5可以从接触接通的状态转化为断开断电的状态。所述吸合装置8包括活动的转架80和用于吸合转架80的吸合电磁铁81,所述转架80铰接在固定支架11上并且位于吸合电磁铁81和复位电磁阀71之间,所述转架80的左端设有适配与吸合电磁铁81通电吸合的衔铁800,所述转架80的右端设有适配活动卡接在复位板70上的卡位部801,所述吸合电磁铁81位于衔铁800的上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架80的截面形状为阶梯型,其转角处铰接在固定支架11上,所述转架80的左端高度低于其右端的高度,从而使得转架80可以形成以转角处为圆心、其左端和右端可以左右摇摆的杠杆结构,实现动触点组4和定触点组5的快速分离,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反应速度。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架11上用于安装复位弹簧72的安装槽110,所述转架80的右端适配外套于安装槽110。所述复位板70上设有适配沿着安装槽110滑动的工字部712,工字部712起到导向复位板70上下移动的作用,防止复位板70多次动作后偏移。
进一步地,所述复位板70上位于与卡位部801活动卡接的位置处设有不锈钢片700,所述复位板70采用尼龙的材质,尼龙配合不锈钢片700能够减少卡位部801的磨损,使得卡位部801更加耐用和耐高温。
进一步地,所述复位电磁阀71包括安装在固定支架(11)底部的电磁阀支架710、缠绕在电磁阀支架710上的线圈(图中未示出)和插装在电磁阀支架710上并同时穿过固定支架11的电磁阀磁芯711,所述电磁阀磁芯711安装在复位板70的底部。对应地,所述固定支架11上设有中空的安装柱111,所述电磁阀支架710位于安装柱111的下方并且插装在安装柱111的外表面,所述电磁阀磁芯711穿过安装柱111并同轴伸入到电磁阀支架710内。
当电源故障(停电、或插座接触不良、或断线)时,此款结构的漏电保护插头可自动断开三极电源,使电器没有任何安全隐患。当内部的控制电路板9等其他电子元器件失效后,失去漏电保护功能后可以自动断开三极电源,做到没漏电保护功能时电器不能通电使用。
本实用新型通电时,如图7所示,所述复位电磁阀71得电,复位电磁阀71驱动复位板70向下移动,使得设置在复位板70上的动触点组4与固定支架11上的定触点组5贴合接通,此时复位板70下压复位弹簧72,复位弹簧72储存了弹性势能,接通后在控制电路板9的控制下复位电磁阀71失电,减少耗电。吸合电磁铁81也得电,吸合电磁铁81持续吸合转架80上的衔铁800使得转架80保持紧压并锁扣在复位板70的不锈钢片700上以保持动触点组4与定触点组5的接通状态。为了使得动触点组4与定触点组5的一直接通,该吸合电磁铁81需要保持一直通电才能维持,而复位电磁阀71只需得电并将复位板70吸合下拉后断电即可,并不需要保持一直通电。所述复位电磁阀71的功率为20W~30W,而吸合电磁铁81的功率才1W~5W,而所述复位电磁阀71的启动时间设为10个毫秒,吸合电磁铁81先于复位电磁阀71得电,只要吸合电磁特81与衔铁800之间的吸力大于复位弹簧72所储存的弹性势能,转架80就可以使得动触点组4和定触点组5在功耗较低的情况下保持接通。
本实用新型断电时,吸合电磁铁81失电,复位弹簧72所储存的弹性势能得以释放,转架80自动释放吸合的复位板70,复位板70在复位弹簧72的作用下向上复位,使得动触点组4和定触点组5分离。这样的设计,既解决了动触点组4和定触点组5接触不良的问题,也解决了动触点组4和定触点组5分离不够快的问题,达到反应迅速的效果,避免时快时慢的情况出现。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新型漏电保护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线套(3)、动触点组(4)、定触点组(5)和插脚(6),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相互装配后其内部形成安装腔(10),所述插脚(6)安装在下壳体(2)上,所述安装腔(10)内设有固定支架(11),所述定触点组(5)设于固定支架(11)上,所述固定支架(11)上设有用于接通或断开电源的复位装置(7)以及用于保持复位装置(7)处于接通电源状态的吸合装置(8);
所述复位装置(7)包括可上下移动的复位板(70)、用于吸合复位板(70)向下移动的复位电磁阀(71)和复位弹簧(72),所述动触点组(4)安装在复位板(70)上并且位于定触点组(5)的上方,所述复位电磁阀(71)安装在固定支架(11)的底部,所述复位弹簧(72)安装在固定支架(11)上并且其顶端与复位板(70)抵接;
所述吸合装置(8)包括活动的转架(80)和用于吸合转架(80)的吸合电磁铁(81),所述转架(80)铰接在固定支架(11)上并且位于吸合电磁铁(81)和复位电磁阀(71)之间,所述转架(80)的左端设有适配与吸合电磁铁(81)通电吸合的衔铁(800),所述转架(80)的右端设有适配活动卡接在复位板(70)上的卡位部(801),所述吸合电磁铁(81)位于衔铁(800)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漏电保护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11)上设有用于安装复位弹簧(72)的安装槽(110),所述转架(80)的右端适配外套于安装槽(110);所述复位板(70)上设有适配沿着安装槽(110)滑动的工字部(7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漏电保护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板(70)上位于与卡位部(801)活动卡接的位置处设有不锈钢片(7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漏电保护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架(80)的截面形状为阶梯型,其转角处铰接在固定支架(11)上,所述转架(80)的左端高度低于其右端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漏电保护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10)内还设有控制电路板(9),所述复位装置(7)和吸合装置(8)均位于控制电路板(9)的下方并且分别与控制电路板(9)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漏电保护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板(9)上设有复位键(90)和试验键(9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漏电保护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11)上位于定触点组(5)的底部位置处设有用于弹性支撑定触点组(5)的支撑弹簧(112)。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新型漏电保护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电磁阀(71)包括安装在固定支架(11)底部的电磁阀支架(710)、缠绕在电磁阀支架(710)上的线圈和插装在电磁阀支架(710)上并同时穿过固定支架(11)的电磁阀磁芯(711),所述电磁阀磁芯(711)安装在复位板(70)的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漏电保护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11)上设有中空的安装柱(111),所述电磁阀支架(710)位于安装柱(111)的下方并且插装在安装柱(111)的外表面,所述电磁阀磁芯(711)穿过安装柱(111)并同轴伸入到电磁阀支架(710)内。
CN202021090339.2U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新型漏电保护插头 Active CN2122099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90339.2U CN212209922U (zh)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新型漏电保护插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90339.2U CN212209922U (zh)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新型漏电保护插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09922U true CN212209922U (zh) 2020-12-22

Family

ID=73809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90339.2U Active CN212209922U (zh)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新型漏电保护插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0992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64736A (zh) * 2020-06-12 2020-08-21 佛山市顺德区澳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漏电保护插头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64736A (zh) * 2020-06-12 2020-08-21 佛山市顺德区澳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漏电保护插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58901B2 (en) Energy-saving electromagnetic switch device
CN111509510A (zh) 一种高温自动弹出式插头及插座
CN212209922U (zh) 一种新型漏电保护插头
US6831535B1 (en) Bistable electromagnetic relay
CN208796914U (zh) 一种磁保持通用继电器
CN111564736A (zh) 一种新型漏电保护插头
CN212257298U (zh) 一种多触点灭弧继电器
CN112202006A (zh) 一种基于节能环保理念的家用插排电路保护装置
CN212848269U (zh) 一种维持型漏电保护器
CN106449326B (zh) 一种漏电保护器的吸合维持结构
CN202363369U (zh) 一种停电时自动断开的电磁开关
CN212062311U (zh) 一种耐高温的拍合式电磁继电器
CN207834698U (zh) 一种漏电保护插头
US4177441A (en) Electromagnetic structure for a vital relay
CN106961055B (zh) 一种设有地线通断装置的漏电保护插头
CN212848270U (zh) 一种新型的维持型漏电保护器
CN214588651U (zh) 一种磁保持结构继电器
CN219979359U (zh) 一种包覆式复合触点
CN214588652U (zh) 一种磁保持功率继电器
CN215299169U (zh) 一种旋转式维持型漏电保护器
CN218828261U (zh) 一种漏电保护插头
CN219800750U (zh) 接触器用辅助触头组
CN214428863U (zh) 一种遇事故可自动断电的插件
CN2523012Y (zh) 小型直流电磁通断器
CN218730686U (zh) 一种磁保持接触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