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09394U - 一种分闸动作机构及断路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闸动作机构及断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09394U
CN212209394U CN202021274669.7U CN202021274669U CN212209394U CN 212209394 U CN212209394 U CN 212209394U CN 202021274669 U CN202021274669 U CN 202021274669U CN 212209394 U CN212209394 U CN 2122093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butting surface
transmission
opening
state
electrical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7466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meidi Chengd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meidi Chengd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meidi Chengd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meidi Chengd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7466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093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093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093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iving Mechanisms And Operating Circuits Of Arc-Extinguishing High-Tensi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闸动作机构及断路器,所述分闸动作机构通过设置第一弹性件、绕同一根主轴转动的第一传动件、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和所述第二传动件上分别设置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于所述第二传动件上,当所述第一抵接面和所述第二抵接面抵接且所述第一电触点和所述断路器中的第二电触点接触时,所述第一传动件以及所述第二传动件保持相对静止,当所述第一抵接面和所述第二抵接面由抵接状态转化为脱离状态时,所述第二传动件转动以使得所述第一电触点和所述第二电触点分离,实现分闸。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闸动作机构零件数量少,装配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分闸动作机构及断路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断路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闸动作机构及断路器。
背景技术
断路器是常见的电路保护装置,一般来说,断路器具有分闸和合闸两种状态,当断路器处在合闸状态时,电路正常运行,在发生过载、短路等故障或需要对电路进行检修等情况下,断路器需要进行分闸动作,以切断电路,而在现有技术中,断路器分闸动作机构的零件多,装配复杂。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分闸动作机构及断路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断路器的分闸动作机构零件多、装配复杂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分闸动作机构,应用于断路器中,所述分闸动作机构包括:
第一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可绕主轴转动,所述第一传动件上设置有第一抵接面;
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二传动件的一端设置有传动部,所述传动部上设置有第二抵接面,所述第二传动件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电触点,所述第二传动件可绕所述主轴转动;
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于所述第二传动件上,且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力方向为远离所述断路器中的第二电触点的方向,当所述第一抵接面和所述第二抵接面抵接且所述第一电触点和所述断路器中的第二电触点接触时,所述第一传动件以及所述第二传动件保持相对静止,当所述第一抵接面和所述第二抵接面由抵接状态转化为脱离状态时,所述第二传动件转动以使得所述第一电触点和所述第二电触点分离。
所述的分闸动作机构,其中,所述分闸动作机构包括内驱动件,所述内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传动件转动,以使得所述第一抵接面和所述第二抵接面由抵接状态转化为脱离状态。
所述的分闸动作机构,其中,所述分闸动作机构包括操作件,所述传动部与所述操作件连接。
所述的分闸动作机构,其中,所述传动部通过连接杆与所述操作件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传动部和所述操作件转动连接。
所述的分闸动作机构,其中,在所述第一抵接面和所述第二抵接面由抵接状态转化为脱离状态后,所述传动部跟随所述第二传动件运动以使得所述操作件到达分闸位置。
所述的分闸动作机构,其中,所述分闸动作机构还包括:
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于所述操作件上,所述第二弹性件用于在所述第一抵接面和所述第二抵接面由抵接状态转化为脱离状态后辅助所述操作件到达所述分闸位置。
所述的分闸动作机构,其中,所述分闸动作机构还包括:
第三弹性件,在所述第一抵接面和所述第二抵接面由抵接状态转换为脱离状态后,所述第三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于所述第一传动件上,以使得所述第一抵接面和所述第二抵接面再次抵接。
所述的分闸动作机构,其中,所述第二传动件包括:
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设置有所述传动部,所述连杆上设置有第一止挡面;
动触头,所述动触头与所述连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触点设置在所述动触头上,所述动触头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止挡面配合的第二止挡面;
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于所述动触头上。
一种断路器,其中,所述断路器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分闸动作机构。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闸动作机构及断路器,所述分闸动作机构应用于断路器中,通过设置第一弹性件、绕同一根主轴转动的第一传动件、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二传动件的一端设置有传动部,另一端设置有第一电触点,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于所述第二传动件上,且弹力方向为远离所述断路器中的第二电触点的方向,当所述第一抵接面和所述第二抵接面抵接且所述第一电触点和所述第二电触点接触时,所述第一传动件以及第二传动件保持相对静止,这样,所述第一电触点和所述第二电触点能够保持接触,使得断路器处在合闸状态,当所述第一抵接面和所述第二抵接面由抵接状态转化为脱离状态时,由于失去了所述第一抵接面和所述第二抵接面之间的作用力,所述第一弹性件会驱动所述第二传动件设置有所述第一电触点的一端往远离所述第二电触点的一端转动,使得所述第一电触点和所述第二电触点分离,切断电路,实现分闸,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闸动作机构,零件数量少,装配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分闸动作机构的一个实施例的合闸状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分闸动作机构的一个实施例的合闸状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分闸动作机构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由抵接状态转化为脱离状态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分闸动作机构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由抵接状态转化为脱离状态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分闸动作机构的一个实施例中内驱动件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分闸动作机构的一个实施例中内驱动件驱动分闸的示意图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分闸动作机构的一个实施例中内驱动件驱动分闸的示意图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分闸动作机构的一个实施例的分闸状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分闸动作机构的一个实施例的分闸状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分闸动作机构的一个实施例中传动部与操作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分闸动作机构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的作用原理示意图一;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分闸动作机构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的作用原理示意图二;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分闸动作机构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三弹性件的作用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分闸动作机构,所述分闸动作机构是应用于断路器中,如图1-2所示,所述分闸动作机构包括:主轴10,第一传动件11,所述第一传动件11可绕所述主轴10转动,所述分闸动作机构还包括第二传动件12,所述第二传动件12的一端设置有传动部13,所述传动部13可以是与所述第二传动件12一体成型,也可以是分别成型后通过铆接、螺纹连接等方式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动件11上设置有第一抵接面110,所述传动部13上设置有第二抵接面120(如图2所示,图2为将图1中所述第二传动件12除所述传动部13之外的部分隐藏后的图),所述第二传动件12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电触点121,所述第一电触点121与所述分闸动作机构所在断路器中设置的第二电触点122配合以实现电路的切断和接通,具体地,所述第一电触点121与所述第二电触点122接触时,则电路接通,所述断路器处于合闸状态,当所述第一电触点121与所述第二电触点122分离时,则电路切断,所述断路器处于分闸状态。
所述第二传动件可绕所述主轴10转动,所述分闸动作机构还包括第一弹性件14,所述第一弹性件14可以为弹簧、弹片等,所述第一弹性件14的弹力作用于所述第二传动件12上,且所述第一弹力件14的弹力方向为远离所述第二电触点122的方向,当所述第一抵接面110和所述第二抵接面120抵接且所述第一电触点121和所述第二电触点122接触时,由于所述第一抵接面110和所述第二抵接面120之间的作用力、所述第一电触点121和所述第二电触点122之间的作用力以及所述第一弹性件14的弹力,所述分闸动作机构受力平衡,所述第一传动件11以及所述第二传动件12保持相对静止。而所述第二电触点122的位置固定,那么,所述第一电触点121和所述第二电触点122能够保持接触的状态,即,所述断路器保持合闸状态。而当所述第一抵接面110和所述第二抵接面120由抵接状态转化为脱离状态时(如图3-4所示,图4为将图3中所述第二传动件12除所述传动部13之外的部分被隐藏后的图),由于所述第一抵接面110和所述第二抵接面120之间的作用力消失,所述第一传动件11与所述第二传动件12之间的受力平衡被打破,所述第二传动件12在所述第一弹性件14的弹力作用下,所述第二传动件12转动,使得所述第一电触点121和所述第二电触点122分离,具体地,所述第一弹性件14的弹力作用点在所述第一电触点121和所述主轴10之间,所述第二传动件12绕所述主轴10转动时,设置有所述第一电触点121的一端往远离所述第二电触点122的方向运动,实现所述第一电触点121和所述第二电触点122分离,电路切断,实现对所述断路器的分闸。所述第一电触点121和所述第二电触点122的分离可以是通过外力驱动所述第一传动件11转动来实现,即,所述第一传动件11用于接收外力时转动以使得所述第一电触点121和所述第二电触点122分离。
从上面的说明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闸动作机构,可以通过少量的零件(主轴、第一弹性件、第一传动件以及第二传动件)实现分闸,且只有一个弹性件,装配简单。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为了使得当所述第一电触点121和所述第二电触点122的接触更稳定,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传动件12包括连杆123和动触头124,所述动触头124与所述连杆123转动连接,具体地,所述连杆123上设置有旋转轴1230,所述动触头124通过所述旋转轴1230与所述连杆123转动连接,所述连杆123的一端设置有所述传动部13,所述第一电触点121设置在所述动触头124上,所述连杆123上设置有第一止挡面1231,所述动触头124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止挡面1231配合的第二止挡面1241,所述第一弹性件14的弹力作用与所述动触头124上,所述旋转轴1230设置在所述第一弹性件14的弹力作用点和所述第一电触点121之间,这样,在所述第一电触点121和所述第二电触点122接触时,在所述第一弹性件14的弹力作用下,所述动触头124设置有所述第一电触点121的一端有向所述第二电触点122的方向转动的趋势,使得所述第一电触点121和所述第二电触点122接触更可靠。而在所述第一抵接面110和所述第二抵接面120由抵接状态转化为脱离状态后,所述连杆123在所述第一弹力件14的弹力作用和所述第二电触点122对所述第一电触点121的作用力的作用下转动,同时所述动触头124在所述第一弹力件14的弹力作用下绕所述旋转轴1230转动,当所述动触头124绕所述旋转轴1230转动一定角度后,所述第一止挡面1231和所述第二止挡面1241接触,使得所述动触头124不能再继续绕所述旋转轴1230转动,此时所述连杆123和所述动触头124整体转动(如图3所示),实现所述第一电触点121和所述第二电触点122的分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分闸动作机构包括内驱动件,以使得所述分闸动作机构支持断路器自动分闸,具体地,断路器自动分闸是指不需要手动操作断路器的部件,而是依靠断路器自身动作实现分闸。如图5所示,所述分闸动作机构还包括内驱动件15,所述内驱动件15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传动件11转动,以使得所述第一抵接面110和所述第二抵接面120由抵接状态转化为脱离状态,在电路发生短路、过载等故障情况下所述内驱动件15驱动所述第一传动件11转动,或者,在其他需要分闸的情形下,所述断路器接收外部指令后控制所述内驱动件15驱动所述第一传动件11转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内驱动件15包括动力件151和转动件152,在驱动所述第一传动件11转动时,所述动力件151提供动力,使得所述转动件152碰撞所述第一传动件11使之转动,所述转动件152对所述第一传动件11的碰撞力的方向为远离所述第二电触点122的方向,实现所述第一抵接面110和所述第二抵接面120的脱离,具体地,所述动力件151可以为电磁系统,所述电磁系统包括线圈绕组,所述线圈绕组导通后产生电磁力矩从而提供吸附所述转动件152的吸力,所述转动件152上设置有复位弹性件,在需要分闸时,所述动力件151产生大于衔铁复位弹性件的反力矩的电磁力矩,使得所述转动件152的两端按照图5中箭头示出的方向旋转从而碰撞到所述第一传动件11。在所述转动件152驱动所述分闸动作机构完成分闸后,所述动力件151不再提供动力,所述转动件152在所述复位弹性件的作用下复位,以使得所述转动件152能够实现下一次分闸驱动。当然,所述动力件151也可以是其他可以驱动所述转动件152转动的零部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转动件152上设置第一碰撞部152a和第二碰撞部152b,所述第一碰撞部152a和所述第二碰撞部152b之间形成夹角,所述第一传动件11上设置有第一凸起11a和第二凸起11b,所述第一凸起11a和所述第一碰撞部152a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凸起11b和所述第二碰撞部152b对应设置,当通过驱动所述第一传动件11转动实现分闸时,所述第一碰撞部152a先接触到所述第一凸起11a(如图6所示),实现对所述第一传动件11的第一次碰撞,所述第一传动件11在碰撞力的作用下开始转动,所述第一抵接面110和所述第二抵接面120由抵接状态转化为脱离状态,所述第一碰撞部152a到所述转动件152的转动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碰撞部152b到所述转动件152的转动轴的距离,所述转动件152转动时所述第一碰撞部152a对所述第一传动件11的碰撞力大于所述第二碰撞部152b对所述第一传动件11的碰撞力,所述第一凸起11a到所述主轴10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凸起11b到所述主轴10的距离,所述第一碰撞部152a对所述第一凸起11a的碰撞力产生的驱动所述第一传动件11转动的力矩较大,保证所述第一抵接面110和所述第二抵接面120能够可靠脱离,所述第一抵接面110和所述第二抵接面120脱离后,所述第二传动件12在所述第一弹性件14的弹力作用下开始转动,并带动所述第一电触点121和所述第二电触点122脱离。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碰撞部152a和所述第一凸起11a碰撞后,所述第二碰撞部152b接触到所述第二凸起11b(如图7所示),实现对所述第一传动件11的第二次碰撞,所述第一传动件11上设置有第三凸起11c,此时由于所述第二碰撞部152b与所述第二凸起11b碰撞时,第一抵接面110和所述第二抵接面120已经在所述第一碰撞部152a和所述第一凸起11a的碰撞作用下脱离,所述第一传动件11处于自由状态,所述第一传动件11在此次碰撞的动能作用下会加速转动,所述第一传动件11上设置的第三凸起11c会碰撞到所述第二传动件12,所述第二传动件12在受到所述第二传动件12在受到所述第一弹力件14的弹力作用下,还受到所述第三凸起11c的碰撞力,使得所述第二传动件12的转动速度增大,加快所述第一电触点121和所述第二电触点122的分离速度,减小第一电触点121和所述第二电触点122分离的时间,提高断路器短路分断能力,从而增大断路器的使用寿命。
同时,由于所述第一碰撞部152a到所述转动件152的转动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碰撞部152b到所述转动件152的转动轴的距离,因此,所述第二碰撞部152b的行程大于所述第一碰撞部152a的行程,因此,所述第二碰撞部152b对所述第二凸起11b碰撞而产生的所述第三凸起11c的行程大于所述第一碰撞部151a对所述第一凸起11a碰撞而产生的所述第三凸起11c的行程,相对于所述转动件152只设置所述第一碰撞部152a,本实施例中,设置了第二碰撞部152b能够使得所述第三凸起11c产生更大的移动。使得所述第一电触点121和所述第二电触点122的打开距离更大,断路器分断限流效果更好。值得说明的是,在所述第二传动件12设置有所述连杆123和所述动触头124的情况下,当所述第三凸起11c碰撞到所述第二传动件12时,所述连杆123上设置的所述第一止挡面1231和所述动触头124上设置的所述第二止挡面1241已经接触,即此时所述连杆123和所述动触头124一体式转动,从而使得所述第三凸起11c碰撞后不会出现所述动触头124和所述连杆123的相对转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分闸动作机构包括操作件,以使得所述分闸动作机构支持断路器手动分闸,断路器手动分闸是指手动操作断路器的部件实现分闸,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分闸动作机构还包括操作件16,所述传动部13与所述操作件16连接,所述操作件16包括合闸位置和分闸位置(如图1和图8所示,图1中所述操作件16在合闸位置,图8中所述操作件16在分闸位置),当所述第一抵接面110和所述第二抵接面120抵接,所述第一电触点121和所述第二电触点122接触时,所述操作件16处于合闸位置,值得说明的是,此时所述第一传动件11以及所述第二传动件12保持相对静止,是由于所述操作件16与所述传动部13之间的作用力、所述第一抵接面110和所述第二抵接面120之间的作用力、所述第一电触点121和所述第二电触点122之间的作用力以及所述第一弹力件14的弹力共同作用实现的,此时,所述操作件16同样与所述第一传动件11、所述第二传动件12保持相对静止,使得所述第一电触点121和所述第二电触点122保持接触,同时所述操作件16保持在合闸位置。在需要分闸时,通过操作所述操作件16,将所述操作件16移动至分闸位置,在所述操作件16移动至分闸位置的过程中,带动所述传动部13运动,所述第二传动件12与所述传动部13一起运动,使得所述第一电触点121和所述第二电触点122分离,实现分闸。在通过操作所述操作件16实现分闸时,所述第一抵接面110和所述第二抵接面120维持抵接状态不变。
具体地,如图10所示(图10中已将所述第二传动件11中除去所述传动部13的部分隐去),所述传动部13通过连接杆136与所述操作件16连接,所述连接杆13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传动部13和所述操作件16转动连接,所述传动部13上可以设置用于容纳所述连接杆一端的第一孔,所述操作件16上可以设置用于容纳所述连接杆另一端的第二孔,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可以分别在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内转动,在操作所述操作件16移动至分闸位置的过程中,所述操作件16绕固定轴转动,所述连接杆136跟随所述第二孔的移动带动所述传动部13移动,同时,所述连接杆136在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内的转动能够防止所述操作件16带动所述传动部13过程中产生卡死。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降低所述操作件16带动所述传动件13操作力,所述动触头124上设置的第一电触点121到所述旋转轴1230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一弹性件14在所述动触头124上的作用点到所述旋转轴1230的距离。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的分闸动作机构,还支持合闸功能,具体地,在设置有所述操作件16的情况下,为了实现通过操作所述操作件16将断路器由分闸状态切换至合闸状态,在所述分闸动作机构分闸后,所述操作件16会处于所述分闸位置。当通过操作所述操作件16实现分闸动作时,所述操作件16会被移动至所述分闸位置,当通过所述内驱动件15实现分闸动作时,在所述第一抵接面110和所述第二抵接面120由抵接状态转化为脱离状态后,所述传动部13跟随所述第二传动件12运动以使得所述操作件16到达所述分闸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为了在分闸时使得所述操作件16更快地到达所述分闸位置,所述分闸动作机构还包括第二弹性件17,所述第二弹性件17的弹力作用与所述操作件16上,所述第二弹性件17用于在所述第一抵接面110和所述第二抵接面120由抵接状态转化为脱离状态后辅助所述操作件16到达所述分闸位置。具体地,所述第二弹性件17可以为弹簧、弹片等,在所述第一抵接面110和所述第二抵接面120由抵接状态转化为脱离状态后,所述第二弹性件17的弹力方向为靠近所述分闸位置的方向,这样,所述操作件16收到所述传动部13的推力之外,还收到所述第二弹性件17的弹力,使得所述操作件16更快地到达所述分闸位置,同时,可以实现在传动部13提供一个较小的推力时也可以实现将所述操作件16移动至所述分闸位置,而所述传动部13的推力是由于所述第一弹性件14的弹力所得到的,这样,可以实现所述第一弹性件14被设计成具有更小的弹力,缩小体积。
在所述第二弹性件17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1所示,所述操作件16绕固定轴转动,所述操作件16上设置弹力作用面162,所述第二弹性件17的弹力作用于所述弹力作用面162上,当所述分闸动作机构处于合闸状态时,所述第二弹性件17的弹力和所述第一抵接面110和所述第二抵接面120之间的作用力、所述第一弹性件14的弹力、所述第一电触点121和所述第二电触点122之间的作用力一同使得所述操作件16、所述第一传动件11以及所述第二传动件12保持平衡,所述分闸动作机构保持合闸状态,当所述第一抵接面110和所述第二抵接面120由抵接状态转化为脱离状态后,随着所述第二传动件12带动所述操作件16向所述分闸位置转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二弹性件17的弹力始终作用于所述弹力作用面162上,辅助所述操作件16移动至所述分闸位置,直至所述操作件16到达所述分闸位置,在所述操作件16到达所述分闸位置后,如图12所示,所述第二弹性件17的弹力还可以是继续作用在所述弹力作用面162上,使得所述操作件16保持在所述分闸位置。不难看出,在通过所述操作件16实现分闸时,所述第二弹性件17的弹力也始终作用于所述弹力作用面162上,辅助所述操作件16到达所述分闸位置,可以降低所述操作件16的分闸操作力。
所述分闸动作机构包括第三弹性件18,在通过所述内驱动件15实现分闸时,在所述第一抵接面110和所述第二抵接面120由抵接状态转化为脱离状态后,所述第三弹性件18的弹力作用于所述第一传动件11上,以使得所述第一抵接面110和所述第二抵接面120再次抵接,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抵接面110和所述第二抵接面120在保持抵接的状态下回到合闸状态。具体地,所述第三弹性件18固定设置,所述第三弹性件18可以是固定在断路器壳体上,也可以是固定在所述主轴上,所述第三弹性件18可以为弹簧、弹片等。图8-9示出了所述第三弹性件18为弹簧时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所述第三弹性件18的弹力部在所述第一抵接面110和所述的第二抵接面120抵接时不与所述第一传动件11接触,当所述第一传动件11转动后使得所述第一抵接面110和所述第二抵接面120由抵接状态转化为脱离状态后,所述第一传动件11继续转动,同时所述第二传动件12带动所述传动部13运动,所述第一传动件11在转动至一定角度后与所述第三弹性件18接触,转动受限,而所述第二传动件12转动至一定角度后,所述传动部13会再次与所述第一传动件11接触,所述第三弹性件18的弹力作用于所述第一传动件11上,克服了所述第一抵接面110和所述第二抵接面120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所述第一抵接面110和所述第二抵接面120再次抵接(如图8-9所示,图9为将图8中的所述第二传动件12除所述传动部13以外的部分隐藏后的图)。所述第二传动件12上设置有第三止挡面125,当所述第一抵接面110和所述第二抵接面120再次抵接后,所述第三止挡面125接触到设置在断路器上的限位结构,使得所述第二传动件12不能够继续转动,所述第一传动件11、所述传动部13以及所述第二传动件12再次保持相对静止,使得所述第一电触点121和所述第二电触点122维持分离状态。此时,所述第一传动件11以及所述第二传动件12可以作为一个整体绕所述主轴10转动,在合闸时,通过施加一个驱动力,使所述第一传动件11以及所述第二传动件12作为一个整体转动直至所述第一电触点121和所述第二电触点接触,达到合闸状态。在设置有所述操作件16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抵接面110和所述第二抵接面120再次抵接后,可以通过操作所述操作件16实现合闸,合闸时,所述操作件16从分闸位置移动至合闸位置,带动所述传动部13运动,所述第一传动件11由于所述第一抵接面110和所述第二抵接面120的抵接作用力和所述第二传动件12一同转动,使得所述第一电触点121和所述第二电触点122接触,实现合闸。合闸后,所述分闸动作机构恢复至合闸状态,即所述分闸动作机构维持平衡,直到所述操作件16被操作或所述第一传动件11转动,使得所述分闸动作机构平衡被打破,进行分闸动作。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分闸动作机构,通过设置第一弹性件、绕同一根主轴转动的第一传动件、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二传动件的一端设置有传动部,另一端设置有第一电触点,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于所述第二传动件上,且弹力方向为远离断路器中的第二电触点的方向,当所述第一抵接面和所述第二抵接面抵接且所述第一电触点和所述第二电触点接触时,所述第一传动件以及第二传动件保持相对静止,这样,所述第一电触点和所述第二电触点能够保持接触,使得断路器处在合闸状态,当所述第一抵接面和所述第二抵接面由抵接状态转化为脱离状态时,由于失去了所述第一抵接面和所述第二抵接面之间的作用力,所述第一弹性件会驱动所述第二传动件设置有所述第一电触点的一端往远离所述第二电触点的一端转动,使得所述第一电触点和所述第二电触点分离,切断电路,实现分闸,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闸动作机构,零件数量少,装配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断路器,所述断路器包括如上述说明的分闸动作机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分闸动作机构,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断路器中,所述分闸动作机构包括:
第一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可绕主轴转动,所述第一传动件上设置有第一抵接面;
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二传动件的一端设置有传动部,所述传动部上设置有第二抵接面,所述第二传动件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电触点,所述第二传动件可绕所述主轴转动;
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于所述第二传动件上,且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力方向为远离所述断路器中的第二电触点的方向,当所述第一抵接面和所述第二抵接面抵接且所述第一电触点和所述断路器中的第二电触点接触时,所述第一传动件以及所述第二传动件保持相对静止,当所述第一抵接面和所述第二抵接面由抵接状态转化为脱离状态时,所述第二传动件转动以使得所述第一电触点和所述第二电触点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闸动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闸动作机构包括内驱动件,所述内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传动件转动,以使得所述第一抵接面和所述第二抵接面由抵接状态转化为脱离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闸动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闸动作机构包括操作件,所述传动部与所述操作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闸动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通过连接杆与所述操作件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传动部和所述操作件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闸动作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抵接面和所述第二抵接面由抵接状态转化为脱离状态后,所述传动部跟随所述第二传动件运动以使得所述操作件到达分闸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闸动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闸动作机构还包括:
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于所述操作件上,所述第二弹性件用于在所述第一抵接面和所述第二抵接面由抵接状态转化为脱离状态后辅助所述操作件到达所述分闸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闸动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闸动作机构还包括:
第三弹性件,在所述第一抵接面和所述第二抵接面由抵接状态转换为脱离状态后,所述第三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于所述第一传动件上,以使得所述第一抵接面和所述第二抵接面再次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闸动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件包括:
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设置有所述传动部,所述连杆上设置有第一止挡面;
动触头,所述动触头与所述连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触点设置在所述动触头上,所述动触头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止挡面配合的第二止挡面;
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于所述动触头上。
9.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分闸动作机构。
CN202021274669.7U 2020-07-02 2020-07-02 一种分闸动作机构及断路器 Active CN2122093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74669.7U CN212209394U (zh) 2020-07-02 2020-07-02 一种分闸动作机构及断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74669.7U CN212209394U (zh) 2020-07-02 2020-07-02 一种分闸动作机构及断路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09394U true CN212209394U (zh) 2020-12-22

Family

ID=738180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74669.7U Active CN212209394U (zh) 2020-07-02 2020-07-02 一种分闸动作机构及断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093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4174890A1 (en) Energy storage state monitoring structure and rotary switch
EP3032560B2 (en) Bistable actuator device
US7733199B2 (en) Electrical circuit breaker having a protective function
CN111681928A (zh) 断路器
CN212209394U (zh) 一种分闸动作机构及断路器
CN2777745Y (zh) 小型断路器的操作机构
CN212209393U (zh) 一种分闸机构及断路器
CN111599649A (zh) 一种分闸动作机构、断路器及分闸方法
CN212209399U (zh) 一种分闸装置及断路器
JP4951597B2 (ja) 遮断器
CN111627776B (zh) 一种合闸机构、断路器及合闸方法
CA2563695C (en) Fault interrupter and disconnect device
CN212625440U (zh) 一种断路器
CN111599655A (zh) 一种分闸装置、断路器及分闸方法
CN212967579U (zh) 一种断路器合闸控制装置及断路器
CN212209401U (zh) 一种合闸机构及断路器
CN212209383U (zh) 一种带显示功能的断路器
CN111599650A (zh) 一种分闸机构、断路器及分闸原因指示方法
CN212411979U (zh) 一种一体式分闸装置及断路器
CN111599651A (zh) 一种断路器
CN111599654A (zh) 一种一体式分闸装置及断路器
CN110931320B (zh) 一种断路器分合闸装置
WO2008049336A1 (fr) Disjoncteur destiné à couper rapidement un circuit à basse tension
CN216597469U (zh) 断路器状态切换装置
CN215527648U (zh) 断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