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02380U - 无污染液体流控泵 - Google Patents

无污染液体流控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02380U
CN212202380U CN202020895462.5U CN202020895462U CN212202380U CN 212202380 U CN212202380 U CN 212202380U CN 202020895462 U CN202020895462 U CN 202020895462U CN 212202380 U CN212202380 U CN 2122023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id
movable rod
valve
rod
sp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9546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斌堂
杨锦堂
杨诣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89546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023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023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023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污染液体流控泵,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活动组件以及动力组件,所述活动组件包括第一活动杆、第二活动杆以及中间杆;所述中间杆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活动杆、第二活动杆的一端,所述第一活动杆的另一端延伸到第一壳体的内部并与第一壳体之间形成第一容纳空间,所述第二活动杆另一端延伸到第二壳体的内部并与第二壳体之间形成第二容纳空间,所述第一容纳空间、第二容纳空间都为密闭空间,所述动力组件能够驱使活动组件运动从而使外部第一流体通过流体通道进入第一容纳空间中并通过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完成第一流体的输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减少了流体输送过程中的污染,操作便捷且结构简单。

Description

无污染液体流控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无污染液体流控泵。
背景技术
泵是输送流体或使流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泵可输送液体、气体、气液混合物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液体。
在化工、医药行业中,需要的流体化学物质、药液的输送都要通过泵实现输送,但由于泵体零部件、密封件较多且往往需要加入润滑油为泵体降温,在流体的输送过程中很容易造成试验用的化学品、原材料以及医用药液的污染,影响试验的准确性,如果使医用药液造成污染,如细菌污染,微粒污染等.被污染的药液注入患者体内则会引起各种不良后果,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降低流体污染的输送泵,以解决存在的流体污染的问题。
专利文献CN209539570U公开了一种流体输送泵,包括泵壳、电机定子、电机转子、叶轮,所述电机定子设置在泵壳外,所述电机转子和叶轮均设置在泵壳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为两个,分别通过连接轴与电机转子的一端连接,所述输送泵还包括与连接轴配合的磁力轴承,但该设计不能解决流体输送过程中的污染问题,结构设计不合理。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污染液体流控泵。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污染液体流控泵,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活动组件以及动力组件;
所述活动组件包括第一活动杆、第二活动杆以及中间杆;
所述中间杆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活动杆、第二活动杆的一端,所述第一活动杆的另一端延伸到第一壳体的内部并与第一壳体之间形成第一容纳空间,所述第二活动杆另一端延伸到第二壳体的内部并与第二壳体之间形成第二容纳空间;
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流体通道,所述第一容纳空间通过流体通道与外部相连通,所述第一容纳空间、第二容纳空间都为密闭空间,所述动力组件能够驱使活动组件运动从而使第一活动杆、第二活动杆同时向远离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的方向运动,第一容纳空间、第二容纳空间体积变大,其中,外部第一流体通过流体通道进入第一容纳空间中,第二容纳空间内部为负压空间,当解除动力组件的驱动力时,所述第二活动杆能够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靠近第二壳体运动从而通过中间杆带动第一活动杆靠近第一壳体运动,此时第一流体通过流体通道从第一容纳空间中流出。
优选地,还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以及第三管路;
所述第一管路的一端与流体通道连接,所述第一管路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二管路的进口、第三管路的出口,其中,所述第二管路上安装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三管路上安装有第二阀门;
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都为单向阀,其中第一阀门的流向从第一管路到第二管路,第二阀门的流向从第三管路到第一管路。
优选地,还包括流体输出装置、控制装置以及第三阀门,所述第二管路流出的流体经第三阀门从流体输出装置流出,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第一阀门、第三阀门电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储液腔室以及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控制装置信号连接;
通过压力传感器能够获得储液腔室中的压力或体积的变化。
优选地,所述活动组件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其中所述的第一位置为第一容纳空间中体积最小的状态,所述第二位置为第一容纳空间中体积达到最大的状态。
优选地,所述第一活动杆上设置有体积刻度,所述体积刻度的量程为0-L,当第一活动杆运动到第一位置时,第一活动杆显示的体积刻度值为0,当第一活动杆运动到第二位置时,第一活动杆显示的体积刻度值为L。
优选地,所述动力组件包括流体泵以及第一储存装置,所述流体泵的数量采用一台或两台;
当采用一台流体泵时,流体泵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容纳空间、第一储存装置连接,所述第一储存装置中盛装有第二流体,启动所述流体泵正转,将所述第一储存装置中的第二流体打入第二容纳空间中从而驱使第二活动杆带动第一活动杆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流体泵停止转动,其中,第一活动杆运动过程中第二阀门打开,第一流体通过第二阀门进入第一容纳空间中;再次启动所述流体泵反转,第一阀门关闭,将所述第二容纳空间中的第二流体打回到第一储存装置中,此时由于第一容纳空间中的第一流体无法排出,第二活动杆不动作,第二容纳空间被抽成真空;
当采用两台流体泵时,两台流体泵的两端分别都与第二容纳空间、第一储存装置连接,启动其中一台流体泵时,将所述第一储存装置中的第二流体打入第二容纳空间中从而驱使第二活动杆带动第一活动杆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流体泵停止转动,其中,第一活动杆运动过程中第二阀门打开,第一流体通过第二阀门进入第一容纳空间中;此时启动另一台流体泵,第一阀门关闭,将所述第二容纳空间中的第二流体打回到第一储存装置中,此时由于第一容纳空间中的第一流体无法排出,第二活动杆不动作,第二容纳空间被抽成真空。
优选地,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第一电机、滑轨、驱动块、支撑座以及驱动丝杆,所述驱动块匹配安装在滑轨上并能够沿滑轨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驱动块上设置有内螺纹通孔,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中间杆上设置有中间杆通孔,所述驱动丝杆的一端间隙安装在中间杆通孔中,所述驱动丝杆的另一端穿过内螺纹通孔与第一电机连接;
当第一电机正转时,所述驱动丝杆正转从而驱使在初始位置的驱动块沿滑轨长度的方向运动并推动中间杆同步带动第一活动杆、第二活动杆运动,直至第一活动杆运动到第二位置,第一电机停止转动,第二阀门打开,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第一流体通过第二阀门进入第一容纳空间中,第二容纳空间体积变大并形成负压空间;
此时,启动第一电机反转,所述驱动丝杆反转从而驱使驱动块沿滑轨长度的方向运动并靠近第一电机运动直至回到的初始位置。
优选地,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第二电机、驱动杆以及凸轮,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与凸轮活动配合,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机连接,当第二电机转动时能够通过驱动杆驱使凸轮做上下起伏运动,当凸轮从下部向上部运动时能够推动中间杆同步带动第一活动杆运动到第二位置,同时第二活动杆运动使第二容纳空间体积变大并形成负压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污染液体流控泵,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活动组件以及动力组件;
所述活动组件包括第一活动杆、第二活动杆以及中间杆;
所述中间杆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活动杆、第二活动杆的一端,所述第一活动杆的另一端延伸到第一壳体的内部并与第一壳体之间形成第一容纳空间,所述第二活动杆另一端延伸到第二壳体的内部并与第二壳体之间形成第二容纳空间;
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流体通道,所述第一容纳空间通过流体通道与外部相连通,所述第一容纳空间、第二容纳空间都为密闭空间,所述动力组件能够驱使活动组件运动从而使第一活动杆、第二活动杆同时向远离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的方向运动,第一容纳空间、第二容纳空间体积变大,其中,外部第一流体通过流体通道进入第一容纳空间中,第二容纳空间内部为负压空间,当解除动力组件的驱动力时,所述第二活动杆能够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靠近第二壳体运动从而通过中间杆带动第一活动杆靠近第一壳体运动,此时第一流体通过流体通道从第一容纳空间中流出;
还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以及第三管路;
所述第一管路的一端与流体通道连接,所述第一管路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二管路的进口、第三管路的出口,其中,所述第二管路上安装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三管路上安装有第二阀门;
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都为单向阀,其中第一阀门的流向从第一管路到第二管路,第二阀门的流向从第三管路到第一管路;
还包括储液腔室,所述储液腔室连接第二管路的出口;
所述活动组件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其中所述的第一位置为第一容纳空间中体积最小的状态,所述第二位置为第一容纳空间中体积达到最大的状态;
所述第一活动杆上设置有体积刻度,所述体积刻度的量程为0-L,当第一活动杆运动到第一位置时,第一活动杆显示的体积刻度值为0,当第一活动杆运动到第二位置时,第一活动杆显示的体积刻度值为L;
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如下任一种结构:
-包括流体泵以及第一储存装置,所述流体泵的数量采用一台或两台;
当采用一台流体泵时,流体泵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容纳空间、第一储存装置连接,所述第一储存装置中盛装有第二流体,启动所述流体泵正转,将所述第一储存装置中的第二流体打入第二容纳空间中从而驱使第二活动杆带动第一活动杆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流体泵停止转动,其中,第一活动杆运动过程中第二阀门打开,第一流体通过第二阀门进入第一容纳空间中;再次启动所述流体泵反转,第一阀门关闭,将所述第二容纳空间中的第二流体打回到第一储存装置中,此时由于第一容纳空间中的第一流体无法排出,第二活动杆不动作,第二容纳空间被抽成真空;
当采用两台流体泵时,两台流体泵的两端分别都与第二容纳空间、第一储存装置连接,启动其中一台流体泵时,将所述第一储存装置中的第二流体打入第二容纳空间中从而驱使第二活动杆带动第一活动杆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流体泵停止转动,其中,第一活动杆运动过程中第二阀门打开,第一流体通过第二阀门进入第一容纳空间中;此时启动另一台流体泵,第一阀门关闭,将所述第二容纳空间中的第二流体打回到第一储存装置中,此时由于第一容纳空间中的第一流体无法排出,第二活动杆不动作,第二容纳空间被抽成真空;
-包括第一电机、滑轨、驱动块、支撑座以及驱动丝杆,所述驱动块匹配安装在滑轨上并能够沿滑轨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驱动块上设置有内螺纹通孔,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中间杆上设置有中间杆通孔,所述驱动丝杆的一端间隙安装在中间杆通孔中,所述驱动丝杆的另一端穿过内螺纹通孔与第一电机连接;
当第一电机正转时,所述驱动丝杆正转从而驱使在初始位置的驱动块沿滑轨长度的方向运动并推动中间杆同步带动第一活动杆、第二活动杆运动,直至第一活动杆运动到第二位置,第一电机停止转动,第二阀门打开,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第一流体通过第二阀门进入第一容纳空间中,第二容纳空间体积变大并形成负压空间;
此时,启动第一电机反转,所述驱动丝杆反转从而驱使驱动块沿滑轨长度的方向运动并靠近第一电机运动直至回到的初始位置;
-包括第二电机、驱动杆以及凸轮,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与凸轮活动配合,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机连接,当第二电机转动时能够通过驱动杆驱使凸轮做上下起伏运动,当凸轮从下部向上部运动时能够推动中间杆同步带动第一活动杆运动到第二位置,同时第二活动杆运动使第二容纳空间体积变大并形成负压空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流体的输送过程中仅通过第一容纳空间,与现有技术中流体输送装置相比,减少了流体输送过程中的污染,能够应用化工、医疗等多个行业,应用范围广泛。
2、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流体的输出仅通过外界大气压与负压空间之间的压力差作为驱动力,通过调节第一阀门的开度实现流量的控制,通过第一活动杆上设置的体积刻度实现的精确的体积输出,节约能源,操作便捷且结构简单。
3、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多种动力组件形式实现第一活动杆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调节,能够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合理选择,结构多样化,应用范围广泛。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一的侧面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一实际应用中的原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二的侧面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A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B-B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二实际应用中的原理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三的侧面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A-A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三的俯视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三实际应用中的原理示意图。
图中示出:
第一壳体1 第一容纳空间9 第一电机18
第二壳体2 第二容纳空间10 滑轨19
第一管路3 第一阀门11 驱动块20
第二管路4 第二阀门12 支撑座21
第三管路5 储液腔室14 驱动丝杆22
第一活动杆6 流体泵15 第二电机23
第二活动杆7 第二储存装置16 驱动杆24
中间杆8 流体输出装置17 凸轮2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污染液体流控泵,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活动组件以及动力组件,所述活动组件包括第一活动杆6、第二活动杆7以及中间杆8;所述中间杆8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活动杆6、第二活动杆7的一端,所述第一活动杆6的另一端延伸到第一壳体1的内部并与第一壳体1之间形成第一容纳空间9,所述第二活动杆7另一端延伸到第二壳体2的内部并与第二壳体2之间形成第二容纳空间10;所述第一壳体1上设置有流体通道,所述第一容纳空间9通过流体通道与外部相连通,所述第一容纳空间9、第二容纳空间10都为密闭空间,所述动力组件能够驱使活动组件运动从而使第一活动杆6、第二活动杆7同时向远离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的方向运动,第一容纳空间9、第二容纳空间10体积变大,其中,外部第一流体通过流体通道进入第一容纳空间9中,第二容纳空间10内部为负压空间,当解除动力组件的驱动力时,所述第二活动杆7能够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靠近第二壳体2运动从而通过中间杆8带动第一活动杆6靠近第一壳体1运动,此时第一流体通过流体通道从第一容纳空间9中流出。
具体地,如图1所示,还包括第一管路3、第二管路4以及第三管路5;所述第一管路3的一端与流体通道连接,所述第一管路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二管路4的进口、第三管路5的出口,其中,所述第二管路4上安装有第一阀门11,所述第三管路5上安装有第二阀门12。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管路3、第二管路4以及第三管路5也可以通过使用三通阀来代替,也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流体输送的效果。
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阀门11、第二阀门12都为单向阀,其中第一阀门11的流向从第一管路3到第二管路4,第二阀门12的流向从第三管路5到第一管路3。
具体地,如图1、图4、图8、图12所示,还包括流体输出装置17、控制装置以及第三阀门,所述第二管路4流出的流体经第三阀门从流体输出装置17流出,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第一阀门11、第三阀门电连接。通过控制装置控制第一阀门11的开关实现流体从第一容纳空间9中流出,通过控制第三阀门的开度大小实现流体流量的控制。
进一步地,在一个优选例中,还包括储液腔室14以及压力传感器,所述储液腔室14安装在第一阀门11和第三阀门之间,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控制装置信号连接,通过压力传感器能够获得储液腔室14中的压力或体积的变化。
更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中的储液腔室14既可以通过使用弹性腔室的结构来储存液体,例如储液腔室14采用弹性腔室,如弹性囊体;也可以通过增大储液腔室14内部的压力增加内部第一流体的盛装量或减小装置整体的体积,即储液腔室14还可以是一个压力增/降效装置,用于补充或调节第一流体最终输出压力,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容纳空间9、储液腔室14两个腔室盛装第一流体,增加了第一流体的储存空间,延长第一流体的使用时间,实用性强。
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活动组件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其中所述的第一位置为第一容纳空间9中体积最小的状态,所述第二位置为第一容纳空间9中体积达到最大的状态。
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第一活动杆6上设置有体积刻度,所述体积刻度的量程为0-L,当第一活动杆6运动到第一位置时,第一活动杆6显示的体积刻度值为0,当第一活动杆6运动到第二位置时,第一活动杆6显示的体积刻度值为L,其中L的数值能够根据适应应用的需要在设计时进行设定。本实用新型中也可以将体积刻度与控制装置信号连接的方式实现控制装置对第一流体流出量的控制,控制装置根据接收到的体积刻度的信号值进而控制第三阀门的开关或开度实现整体第一流体输出流量的控制,满足实际的应用中的需求。
具体地,如图4、图8、图12所示,还包括流体输出装置17,流体输出装置17可以根据第一流体的用途采用不同的结构设计,例如第一流体为消毒液时,流体输出装置17可以采用雾状喷头,其中雾状喷头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为一个,也可以设置为多个;再例如第一流体为实验用的化学品时,流体输出装置17可以采用专用滴管。
实施例一:
如图2-4所示,所述动力组件包括流体泵15以及第一储存装置,本实施例中所述流体泵15的数量能够采用一台实现,也能够通过采用两台实现。
具体地,当采用一台流体泵15时,流体泵15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容纳空间10、第一储存装置连接,第二容纳空间10中盛装有第二流体,启动所述流体泵15正转,将所述第一储存装置中的第二流体打入第二容纳空间10中从而驱使第二活动杆7通过中间杆8带动第一活动杆6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此时流体泵15停止转动,其中,第一活动杆6运动过程中第二阀门12打开,第一流体通过第二阀门12进入第一容纳空间9中;再次启动所述流体泵15反转,第一阀门11关闭,将所述第二容纳空间10中的第二流体被抽出又回到第一储存装置中,但此时由于第一阀门11关闭导致第一容纳空间9中的第一流体无法排出,第二活动杆7不动作,第二容纳空间10被抽成真空,由于第二容纳空间10与外界大气压存在压力差而使第二活动杆7始终存在靠近第二容纳空间10运动的趋势,当第一阀门11打开时,第二活动杆7通过中间杆8带动第一活动杆6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运动,进而第一容纳空间9中的第一流体通过第一阀门11流出。
当采用两台流体泵15时,两台流体泵15的两端分别都与第二容纳空间10、第一储存装置连接,一台负责向第二容纳空间10中输入第二流体,另一台负责从第二容纳空间10中抽出第二流体。
进一步地,启动其中一台流体泵15时,将所述第一储存装置中的第二流体打入第二容纳空间10中从而驱使第二活动杆7通过中间杆8带动第一活动杆6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当第一活动杆6运动到第二位置时,流体泵15停止转动,其中,第一活动杆6运动过程中第二阀门12打开,第一流体通过第二阀门12进入第一容纳空间9中;此时启动另一台流体泵15,第一阀门11关闭,将所述第二容纳空间10中的第二流体打回到第一储存装置中,此时由于第一容纳空间9中的流体无法排出,第二活动杆7不动作,第二容纳空间10被抽成真空,由于第二容纳空间10与外界大气压存在压力差而使第二活动杆7始终存在靠近第二容纳空间10运动的趋势,当第一阀门11打开时,第二活动杆7通过中间杆8带动第一活动杆6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运动,进而第一容纳空间9中的第一流体通过第一阀门11流出。
实施例二:
如图5-8所示,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第一电机18、滑轨19、驱动块20、支撑座21以及驱动丝杆22,所述驱动块20匹配安装在滑轨19上并能够沿滑轨19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驱动块20上设置有内螺纹通孔,所述第一电机18安装在所述支撑座21上,所述中间杆8上设置有中间杆通孔,所述驱动丝杆22的一端间隙安装在中间杆通孔中,所述驱动丝杆22的另一端穿过内螺纹通孔与第一电机18连接,其中所述驱动丝杆22上的外螺纹与内螺纹孔中内螺纹相匹配。
当第一电机18正转时,所述驱动丝杆22正转从而驱使在初始位置的驱动块20沿滑轨19长度的方向运动并推动中间杆8同步带动第一活动杆6、第二活动杆7运动,直至第一活动杆6运动到第二位置,第一电机18停止转动,第二阀门12打开,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第一流体通过第二阀门12进入第一容纳空间9中,第二容纳空间10体积变大并形成负压空间,此时,启动第一电机18反转,所述驱动丝杆22反转从而驱使驱动块20沿滑轨19长度的方向运动并靠近第一电机18运动直至回到的初始位置,等待下一次再将第一活动杆6从第一位置推动至第二位置。
实施例三:
如图9-12所示,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第二电机23、驱动杆24以及凸轮25,所述驱动杆24的一端与凸轮25活动配合,所述驱动杆24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机23连接,当第二电机23转动时能够通过驱动杆24驱使凸轮25做上下起伏运动,当凸轮25从下部向上部运动时能够推动中间杆8同步带动第一活动杆6运动到第二位置,同时中间杆8同步带动第二活动杆7运动使第二容纳空间10体积变大并形成负压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污染液体流控泵,通过动力组件使第一活动杆6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由于第一容纳空间9为密闭空间,当第一容纳空间9体积逐渐变大的过程中与外界大气产生压力差,此时储存在第二储存装置16中的第一流体通过单向阀第二阀门12被压入到第一容纳空间9中;同时由于第二容纳空间10为负压空间,与外界大气压存在压力差而使第二活动杆7始终存在靠近第二容纳空间10运动的趋势,当第一阀门11打开时,外界大气压驱使第二活动杆7通过中间杆8带动第一活动杆6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运动,进而第一容纳空间9中的第一流体通过第一阀门11流出。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Claims (10)

1.一种无污染液体流控泵,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活动组件以及动力组件;
所述活动组件包括第一活动杆(6)、第二活动杆(7)以及中间杆(8);
所述中间杆(8)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活动杆(6)、第二活动杆(7)的一端,所述第一活动杆(6)的另一端延伸到第一壳体(1)的内部并与第一壳体(1)之间形成第一容纳空间(9),所述第二活动杆(7)另一端延伸到第二壳体(2)的内部并与第二壳体(2)之间形成第二容纳空间(10);
所述第一壳体(1)上设置有流体通道,所述第一容纳空间(9)通过流体通道与外部相连通,所述第一容纳空间(9)、第二容纳空间(10)都为密闭空间,所述动力组件能够驱使活动组件运动从而使第一活动杆(6)、第二活动杆(7)同时向远离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的方向运动,第一容纳空间(9)、第二容纳空间(10)体积变大,其中,外部第一流体能够通过流体通道进入第一容纳空间(9)中,第二容纳空间(10)内部为负压空间,当解除动力组件的驱动力时,所述第二活动杆(7)能够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靠近第二壳体(2)运动从而通过中间杆(8)带动第一活动杆(6)靠近第一壳体(1)运动,此时第一流体通过流体通道从第一容纳空间(9)中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污染液体流控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管路(3)、第二管路(4)以及第三管路(5);
所述第一管路(3)的一端与流体通道连接,所述第一管路(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二管路(4)的进口、第三管路(5)的出口,其中,所述第二管路(4)上安装有第一阀门(11),所述第三管路(5)上安装有第二阀门(12);
所述第一阀门(11)、第二阀门(12)都为单向阀,其中第一阀门(11)的流向从第一管路(3)到第二管路(4),第二阀门(12)的流向从第三管路(5)到第一管路(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污染液体流控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流体输出装置(17)、控制装置以及第三阀门,所述第二管路(4)流出的流体经第三阀门从流体输出装置(17)流出,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第一阀门(11)、第三阀门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污染液体流控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液腔室(14)以及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控制装置信号连接;
通过压力传感器能够获得储液腔室(14)中的压力或体积的变化。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污染液体流控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组件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其中所述的第一位置为第一容纳空间(9)中体积最小的状态,所述第二位置为第一容纳空间(9)中体积达到最大的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污染液体流控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杆(6)上设置有体积刻度,所述体积刻度的量程为0-L,当第一活动杆(6)运动到第一位置时,第一活动杆(6)显示的体积刻度值为0,当第一活动杆(6)运动到第二位置时,第一活动杆(6)显示的体积刻度值为L。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污染液体流控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包括流体泵(15)以及第一储存装置,所述流体泵(15)的数量采用一台或两台;
当采用一台流体泵(15)时,流体泵(15)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容纳空间(10)、第一储存装置连接,所述第一储存装置中盛装有第二流体,当所述流体泵(15)正转时,能够将所述第一储存装置中的第二流体打入第二容纳空间(10)中从而驱使第二活动杆(7)带动第一活动杆(6)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其中,当第一活动杆(6)运动时第二阀门(12)打开,第一流体能够通过第二阀门(12)进入第一容纳空间(9)中;当所述流体泵(15)反转且关闭第一阀门(11)时,能够将所述第二容纳空间(10)中的第二流体打回到第一储存装置中,此时由于第一容纳空间(9)中的第一流体无法排出,第二活动杆(7)不动作,第二容纳空间(10)能够被抽成真空;
当采用两台流体泵(15)时,两台流体泵(15)的两端分别都与第二容纳空间(10)、第一储存装置连接,当其中一台流体泵(15)转动时,能够将所述第一储存装置中的第二流体打入第二容纳空间(10)中从而驱使第二活动杆(7)带动第一活动杆(6)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其中,第一活动杆(6)运动过程中第二阀门(12)打开,第一流体能够通过第二阀门(12)进入第一容纳空间(9)中;此时当另一台流体泵(15)转动且第一阀门(11)关闭时,能够将所述第二容纳空间(10)中的第二流体打回到第一储存装置中,此时由于第一容纳空间(9)中的第一流体无法排出,第二活动杆(7)不动作,第二容纳空间(10)能够被抽成真空。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污染液体流控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第一电机(18)、滑轨(19)、驱动块(20)、支撑座(21)以及驱动丝杆(22),所述驱动块(20)匹配安装在滑轨(19)上并能够沿滑轨(19)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驱动块(20)上设置有内螺纹通孔,所述第一电机(18)安装在所述支撑座(21)上,所述中间杆(8)上设置有中间杆通孔,所述驱动丝杆(22)的一端间隙安装在中间杆通孔中,所述驱动丝杆(22)的另一端穿过内螺纹通孔与第一电机(18)连接;
当第一电机(18)正转时,带动所述驱动丝杆(22)正转从而能够驱使在初始位置的驱动块(20)沿滑轨(19)长度的方向运动并推动中间杆(8)同步带动第一活动杆(6)、第二活动杆(7)运动,当第一活动杆(6)运动到第二位置时,第一电机(18)停止转动;当第二阀门(12)打开时,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第一流体能够通过第二阀门(12)进入第一容纳空间(9)中,从而使第二容纳空间(10)体积变大并形成负压空间;
此时,当第一电机(18)反转时,能够带动所述驱动丝杆(22)反转从而驱使驱动块(20)沿滑轨(19)长度的方向运动并靠近第一电机(18)运动进而能够回到的初始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污染液体流控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第二电机(23)、驱动杆(24)以及凸轮(25),所述驱动杆(24)的一端与凸轮(25)活动配合,所述驱动杆(24)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机(23)连接,当第二电机(23)转动时能够通过驱动杆(24)驱使凸轮(25)做上下起伏运动,当凸轮(25)从下部向上部运动时能够推动中间杆(8)同步带动第一活动杆(6)运动到第二位置,同时第二活动杆(7)运动能够使第二容纳空间(10)体积变大并形成负压空间。
10.一种无污染液体流控泵,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活动组件以及动力组件;
所述活动组件包括第一活动杆(6)、第二活动杆(7)以及中间杆(8);
所述中间杆(8)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活动杆(6)、第二活动杆(7)的一端,所述第一活动杆(6)的另一端延伸到第一壳体(1)的内部并与第一壳体(1)之间形成第一容纳空间(9),所述第二活动杆(7)另一端延伸到第二壳体(2)的内部并与第二壳体(2)之间形成第二容纳空间(10);
所述第一壳体(1)上设置有流体通道,所述第一容纳空间(9)通过流体通道与外部相连通,所述第一容纳空间(9)、第二容纳空间(10)都为密闭空间,所述动力组件能够驱使活动组件运动从而使第一活动杆(6)、第二活动杆(7)同时向远离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的方向运动,第一容纳空间(9)、第二容纳空间(10)体积变大,其中,外部第一流体能够通过流体通道进入第一容纳空间(9)中,第二容纳空间(10)内部为负压空间,当解除动力组件的驱动力时,所述第二活动杆(7)能够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靠近第二壳体(2)运动从而通过中间杆(8)带动第一活动杆(6)靠近第一壳体(1)运动,此时第一流体通过流体通道从第一容纳空间(9)中流出;
还包括第一管路(3)、第二管路(4)以及第三管路(5);
所述第一管路(3)的一端与流体通道连接,所述第一管路(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二管路(4)的进口、第三管路(5)的出口,其中,所述第二管路(4)上安装有第一阀门(11),所述第三管路(5)上安装有第二阀门(12);
所述第一阀门(11)、第二阀门(12)都为单向阀,其中第一阀门(11)的流向从第一管路(3)到第二管路(4),第二阀门(12)的流向从第三管路(5)到第一管路(3);
还包括流体输出装置(17)、控制装置以及第三阀门,所述第二管路(4)流出的流体经第三阀门从流体输出装置(17)流出,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第一阀门(11)、第三阀门电连接;
还包括储液腔室(14)以及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控制装置信号连接;
通过压力传感器能够获得储液腔室(14)中的压力或体积的变化;
所述活动组件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其中所述的第一位置为第一容纳空间(9)中体积最小的状态,所述第二位置为第一容纳空间(9)中体积达到最大的状态;
所述第一活动杆(6)上设置有体积刻度,所述体积刻度的量程为0-L,当第一活动杆(6)运动到第一位置时,第一活动杆(6)显示的体积刻度值为0,当第一活动杆(6)运动到第二位置时,第一活动杆(6)显示的体积刻度值为L;
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如下任一种结构:
-包括流体泵(15)以及第一储存装置,所述流体泵(15)的数量采用一台或两台;
当采用一台流体泵(15)时,流体泵(15)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容纳空间(10)、第一储存装置连接,所述第一储存装置中盛装有第二流体,当所述流体泵(15)正转时,能够将所述第一储存装置中的第二流体打入第二容纳空间(10)中从而驱使第二活动杆(7)带动第一活动杆(6)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其中,当第一活动杆(6)运动时第二阀门(12)打开,第一流体能够通过第二阀门(12)进入第一容纳空间(9)中;当所述流体泵(15)反转且关闭第一阀门(11)时,能够将所述第二容纳空间(10)中的第二流体打回到第一储存装置中,此时由于第一容纳空间(9)中的第一流体无法排出,第二活动杆(7)不动作,第二容纳空间(10)能够被抽成真空;
当采用两台流体泵(15)时,两台流体泵(15)的两端分别都与第二容纳空间(10)、第一储存装置连接,当其中一台流体泵(15)转动时,能够将所述第一储存装置中的第二流体打入第二容纳空间(10)中从而驱使第二活动杆(7)带动第一活动杆(6)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其中,第一活动杆(6)运动过程中第二阀门(12)打开,第一流体能够通过第二阀门(12)进入第一容纳空间(9)中;此时当另一台流体泵(15)转动且第一阀门(11)关闭时,能够将所述第二容纳空间(10)中的第二流体打回到第一储存装置中,此时由于第一容纳空间(9)中的第一流体无法排出,第二活动杆(7)不动作,第二容纳空间(10)能够被抽成真空;
-包括第一电机(18)、滑轨(19)、驱动块(20)、支撑座(21)以及驱动丝杆(22),所述驱动块(20)匹配安装在滑轨(19)上并能够沿滑轨(19)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驱动块(20)上设置有内螺纹通孔,所述第一电机(18)安装在所述支撑座(21)上,所述中间杆(8)上设置有中间杆通孔,所述驱动丝杆(22)的一端间隙安装在中间杆通孔中,所述驱动丝杆(22)的另一端穿过内螺纹通孔与第一电机(18)连接;
当第一电机(18)正转时,带动所述驱动丝杆(22)正转从而能够驱使在初始位置的驱动块(20)沿滑轨(19)长度的方向运动并推动中间杆(8)同步带动第一活动杆(6)、第二活动杆(7)运动,当第一活动杆(6)运动到第二位置时,第一电机(18)停止转动;当第二阀门(12)打开时,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第一流体能够通过第二阀门(12)进入第一容纳空间(9)中,从而使第二容纳空间(10)体积变大并形成负压空间;
此时,当第一电机(18)反转时,能够带动所述驱动丝杆(22)反转从而驱使驱动块(20)沿滑轨(19)长度的方向运动并靠近第一电机(18)运动进而能够回到的初始位置;
-包括第二电机(23)、驱动杆(24)以及凸轮(25),所述驱动杆(24)的一端与凸轮(25)活动配合,所述驱动杆(24)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机(23)连接,当第二电机(23)转动时能够通过驱动杆(24)驱使凸轮(25)做上下起伏运动,当凸轮(25)从下部向上部运动时能够推动中间杆(8)同步带动第一活动杆(6)运动到第二位置,同时第二活动杆(7)运动能够使第二容纳空间(10)体积变大并形成负压空间。
CN202020895462.5U 2020-05-25 2020-05-25 无污染液体流控泵 Active CN2122023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95462.5U CN212202380U (zh) 2020-05-25 2020-05-25 无污染液体流控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95462.5U CN212202380U (zh) 2020-05-25 2020-05-25 无污染液体流控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02380U true CN212202380U (zh) 2020-12-22

Family

ID=738132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95462.5U Active CN212202380U (zh) 2020-05-25 2020-05-25 无污染液体流控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023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80425B2 (en) Metering pump for dispensing liquid
US6510366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ustomizing cosmetic products
US5415532A (en) High effieciency balanced oscillating shuttle pump
US5058768A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plural fluids in a precise proportion
JPS62113867A (ja) 往復動装置
CA2021863A1 (en) Fluid sampling pump
JP2020501864A (ja) 医療流体のための容積式ポンプおよび医療流体のための容積式ポンプを備える血液処理装置ならびに医療流体のための容積式ポンプを制御するための方法
CN212202380U (zh) 无污染液体流控泵
CN205714626U (zh) 模块化一体式高压恒流泵
EP1387085A3 (en) Piston pump for viscous materials
CN1295486A (zh) 定量注液泵及其方法
CN106917732A (zh) 一种泵
WO1981001445A1 (en) Double acting continuous flow system type pump
CN210317637U (zh) 高精度流量控制系统
CN107676250B (zh) 往复式注射泵
CN106917733A (zh) 一种动力装置
CN112324727A (zh) 一种多泵全自动注射泵
WO2006016921A2 (en) Integrated pump and check valve apparatus
WO2023077492A1 (en) Fluid pump
CN220354020U (zh) 一种新型柱塞输液泵
JPH028149B2 (zh)
CN217614063U (zh) 次氯酸消毒液灌装设备
CN106917734A (zh) 一种动力装置
US20060159574A1 (en) Piston pump
CN208089513U (zh) 一种新型柱塞式隔膜灌装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