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87650U - 一种心内科康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心内科康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87650U
CN212187650U CN202020665473.4U CN202020665473U CN212187650U CN 212187650 U CN212187650 U CN 212187650U CN 202020665473 U CN202020665473 U CN 202020665473U CN 212187650 U CN212187650 U CN 2121876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face
support
rehabilitation device
rotating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6547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润琦
张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gyang Central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Xiangyang Central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gyang Central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Xiangyang Central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02066547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876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876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8765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心内科康复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下端面设置有减震器,底座的外表面设置有滑槽,滑槽的内侧面设置有支架,支架的下端面设置有弹力绳,弹力绳的一端设置有吊环,底座的上端面设置有升降座椅,升降座椅的前端面设置有按摩器,升降座椅的一侧设置有训练器,训练器的内侧面设置有转轮,转轮的外表面设置有链条,转轮的一侧设置有连杆,连杆的一端设置有置脚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减震器,减弱了器材使用时产生的晃动程度,提高了康复器材的舒适性;通过设置按摩器,在病人进行康复锻炼的同时,对肩部与背部的肌肉进行放松,避免了背部肌肉松弛无力。

Description

一种心内科康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心内科康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康复装置生产出来,而针对心内科康复的器材装置在市场上却是极为少见;目前在心内科,有一些长期卧床的病人,由于行动受限,在自主康复能力缺乏的情况下,需要一些辅助康复装置进行训练从而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尤其是患者的下肢,长期卧床容易造成肌肉萎缩。
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康复器材的减震效果,导致使用者在进行锻炼是在会产生晃动,影响锻炼效果。
2、心内科的康复器材仅仅针对了四肢的训练,由于患者平躺在床,别不的肌肉也变得松弛无力,而目前的康复器材不具备背部按摩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心内科康复装置,解决了康复器材的减震效果以及不具备背部按摩的功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心内科康复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下端面设置有减震器,所述底座的外表面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侧面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下端面设置有弹力绳,所述弹力绳的一端设置有吊环,所述吊环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所述底座的上端面设置有升降座椅,所述升降座椅的前端面设置有按摩器,所述升降座椅的一侧设置有训练器,所述训练器的内侧面设置有转轮,所述转轮的外表面设置有链条,所述转轮的一侧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设置有置脚器,所述置脚器的外表面设置有绷带,所述支架的外表面设置有调节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减震器弹性连接于底座的上端面,所述滑槽固定连接于底座的外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架滑动连接于滑槽的内侧面,所述弹力绳弹性连接于支架的下端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吊环活动连接于弹力绳的一端,所述防滑纹固定连接于吊环的外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升降座椅与训练器均活动连接于底座的上端面,所述按摩器固定连接于升降座椅的前端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轮活动连接于训练器的内侧面,所述链条啮合连接于转轮的外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杆固定连接于转轮的一侧,所述置脚器固定连接于连杆的一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绷带活动连接于置脚器的外表面,所述调节器活动连接于支架的外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心内科康复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心内科康复装置,通过设置减震器,减弱了器材使用时产生的晃动程度,提高了康复器材的舒适性。
2、该心内科康复装置,通过设置按摩器,在病人进行康复锻炼的同时,对肩部与背部的肌肉进行放松,避免了背部肌肉松弛无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架的连接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训练器的结构图。
图中:1、底座;2、减震器;3、滑槽;4、支架;5、弹力绳;6、吊环;7、防滑纹;8、升降座椅;9、按摩器;10、训练器;11、转轮;12、链条;13、连杆;14、置脚器;15、绷带;16、调节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心内科康复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下端面设置有减震器2,底座1的外表面设置有滑槽3,滑槽3的内侧面设置有支架4,支架4的下端面设置有弹力绳5,弹力绳5的一端设置有吊环6,吊环6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7,底座1的上端面设置有升降座椅8,升降座椅8的前端面设置有按摩器9,升降座椅8的一侧设置有训练器10,训练器10的内侧面设置有转轮11,转轮11的外表面设置有链条12,转轮11的一侧设置有连杆13,连杆13的一端设置有置脚器14,置脚器14的外表面设置有绷带15,支架4的外表面设置有调节器16。
本实施方案中,底座1是升降座椅8的支撑体,弹力绳5具有弹力和柔软性,弹力比较柔和适宜病人使用;训练器10为下肢段练器具,模仿骑行的方式进行锻炼。
具体的,减震器2弹性连接于底座1的上端面,滑槽3固定连接于底座1的外表面。
本实施例中,减震器2可以减弱装置的活动程度;滑槽3是支架4的移动轨道。
具体的,支架4滑动连接于滑槽3的内侧面,弹力绳5弹性连接于支架4的下端面。
本实施例中,支架4承载了弹力绳5,弹力绳5将吊环6与支架4连接起来。
具体的,吊环6活动连接于弹力绳5的一端,防滑纹7固定连接于吊环6的外表面。
本实施例中,使用者通过握持吊环6拉动弹力绳5,防滑纹7可增大使用者对吊环6的握持力度。
具体的,升降座椅8与训练器10均活动连接于底座1的上端面,按摩器9固定连接于升降座椅8的前端面。
本实施例中,升降座椅8承载使用者的身体,并可随意调节高度;按摩器9可对患者的肩脊进行放松。
具体的,转轮11活动连接于训练器10的内侧面,链条12啮合连接于转轮11的外表面。
本实施例中,转轮11带动链条12移动,转动的链条12带动另一组转轮11转动。
具体的,连杆13固定连接于转轮11的一侧,置脚器14固定连接于连杆13的一端。
本实施例中,连杆13将置脚器14与转轮11连接起来;置脚器14用于放置使用者的脚。
具体的,绷带15活动连接于置脚器14的外表面,调节器16活动连接于支架4的外表面。
本实施例中,绷带15用来固定置脚器14上面脚;调节器16调节支架4的高度。
本实施例中按摩器9为已经公开的广泛运用于日常生活的已知技术,按摩器9的型号为SL-C7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此新型康复装置,首先病人坐到升降座椅8上,然后将升降座椅8调节到合适的高度,随后病人将脚放到置脚器14上,并用绷带15进行固定;病人蹬动近端的置脚器14,通过连杆13与带动近段的转轮11,一组转轮11带动链条12从而带动另一组转轮11转动,使用者的两只脚交替蹬动置脚器14,实现锻炼下肢的目的;使用者通过调节器16与滑槽3将支架4调节到合适的高度位置,两只手分别握住吊环6并向下拉动弹力绳5,利用弹力绳5的反弹力,达到训练上肢的效果,在此过程中打开按摩器9按摩患者的肩脊,放松患者背部的肌肉,减震器2可以减弱患者运动时装置的晃动程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心内科康复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下端面设置有减震器(2),所述底座(1)的外表面设置有滑槽(3),所述滑槽(3)的内侧面设置有支架(4),所述支架(4)的下端面设置有弹力绳(5),所述弹力绳(5)的一端设置有吊环(6),所述吊环(6)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7),所述底座(1)的上端面设置有升降座椅(8),所述升降座椅(8)的前端面设置有按摩器(9),所述升降座椅(8)的一侧设置有训练器(10),所述训练器(10)的内侧面设置有转轮(11),所述转轮(11)的外表面设置有链条(12),所述转轮(11)的一侧设置有连杆(13),所述连杆(13)的一端设置有置脚器(14),所述置脚器(14)的外表面设置有绷带(15),所述支架(4)的外表面设置有调节器(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2)弹性连接于底座(1)的上端面,所述滑槽(3)固定连接于底座(1)的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4)滑动连接于滑槽(3)的内侧面,所述弹力绳(5)弹性连接于支架(4)的下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环(6)活动连接于弹力绳(5)的一端,所述防滑纹(7)固定连接于吊环(6)的外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座椅(8)与训练器(10)均活动连接于底座(1)的上端面,所述按摩器(9)固定连接于升降座椅(8)的前端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11)活动连接于训练器(10)的内侧面,所述链条(12)啮合连接于转轮(11)的外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13)固定连接于转轮(11)的一侧,所述置脚器(14)固定连接于连杆(13)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绷带(15)活动连接于置脚器(14)的外表面,所述调节器(16)活动连接于支架(4)的外表面。
CN202020665473.4U 2020-04-27 2020-04-27 一种心内科康复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1876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65473.4U CN212187650U (zh) 2020-04-27 2020-04-27 一种心内科康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65473.4U CN212187650U (zh) 2020-04-27 2020-04-27 一种心内科康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87650U true CN212187650U (zh) 2020-12-22

Family

ID=738275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65473.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187650U (zh) 2020-04-27 2020-04-27 一种心内科康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876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59430U (zh) 一种多功能按摩椅
CN206334277U (zh) 一种医疗用康复机械设备
CN209564573U (zh) 一种人体四肢康复训练仪
CN210673718U (zh) 乳腺癌术后上肢功能锻炼辅助装置
CN212187650U (zh) 一种心内科康复装置
CN206424277U (zh) 人体肢体综合康复系统
CN201492870U (zh) 髋关节训练器
CN205391315U (zh) 一种水平位可调挂钩式膝关节治疗装置
CN102499846A (zh) 一种三位一体智能训练机
CN212700254U (zh) 重锤式髋关节康复训练器
CN211752230U (zh) 一种腿部康复训练器
CN206745836U (zh)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护理用跑步机
CN214158443U (zh) 一种肿瘤外科上肢康复装置
CN209900608U (zh) 起搏器术后患者康复训练辅助器
CN210205742U (zh) 一种体育康复腿部活动运动器材
CN209155016U (zh) 一种骨科关节固定辅助训练装置
CN208641197U (zh) 一种康复护理用的膝部关节活动装置
CN208865127U (zh) 一种内分泌临床用康复锻炼装置
CN203458746U (zh) 腰背肌功能训练辅助器
CN110974561A (zh) 一种儿童康复轮椅
CN218306018U (zh) 一种床用下肢肌力恢复训练器
CN220478048U (zh) 一种联动式下肢肌力训练装置
CN215916391U (zh) 一种上肢训练器
CN212090734U (zh) 一种神经科用下肢锻炼康复装置
CN217526266U (zh) 一种用于骨科护理的肢体康复训练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