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83135U - 一种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83135U
CN212183135U CN202020348054.8U CN202020348054U CN212183135U CN 212183135 U CN212183135 U CN 212183135U CN 202020348054 U CN202020348054 U CN 202020348054U CN 212183135 U CN212183135 U CN 2121831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ormer
direct current
transmission system
unit
multilevel conver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4805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楠
周月宾
曹婉钰
许树楷
侯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SG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Maintenance and Test Center of Extra High Voltage Power Transmission Co
Research Institute of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intenance and Test Center of Extra High Voltage Power Transmission Co
Research Institute of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intenance and Test Center of Extra High Voltage Power Transmission Co, Research Institute of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intenance and Test Center of Extra High Voltage Power Transmission Co
Priority to CN20202034805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831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831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831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60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AC networks or generators via a high voltage DC link [HVCD]

Landscapes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柔性直流输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包括第一变压器、第二变压器、第一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第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和第一接地模块,第一变压器的输出端与第一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一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输出端与第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输出端与第二变压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变压器的阀侧绕组的中性点通过第一接地模块接地,第一接地模块包括串联的第一大电阻单元和第一大电感单元。本实用新型的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能够采用零序注入等优化的系统设计方法,以降低设备投资;而且,接地效果良好,能够为全站设备提供有效的地电位参考。

Description

一种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柔性直流输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
背景技术
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具备无换相失败、潮流反转快速灵活、能够黑启动、可对近区电网提供动态无功支撑,有利于优化主电网结构,且能提高电网安全稳定性等显著优点,因此在大电网分区互联场合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现有的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通常采用对称单极接线型式;而且,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主要采用以下方式接地:在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两侧的变压器的网侧绕组中性点直接接地,变压器的阀侧绕组中性点均经大电阻接地,如图1所示。本发明人在实施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当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采用上述方式接地时,尽管接地效果良好,但是会导致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无法采用零序注入等优化的系统设计方法,以降低设备投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能够采用零序注入等优化的系统设计方法,以降低设备投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包括第一变压器、第二变压器、第一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第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和第一接地模块,所述第一变压器的输入端用于与一交流系统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变压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变压器的输出端用于与另一个交流系统连接;
所述第一变压器的阀侧绕组的中性点通过所述第一接地模块接地;其中,所述第一接地模块包括串联的第一大电阻单元和第一大电感单元。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还包括第二接地模块,所述第二变压器的阀侧绕组的中性点通过所述第二接地模块接地;其中,所述第二接地模块包括串联的第二大电阻单元和第二大电感单元。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变压器的阀侧绕组的中性点不接地,且所述第二变压器的阀侧绕组为三角形接线或星形接线。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变压器的阀侧绕组的中性点与所述第一大电阻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大电阻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大电感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大电感单元的第二端接地;或,所述第一变压器的阀侧绕组的中性点与所述第一大电感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大电感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大电阻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大电阻单元的第二端接地。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变压器的阀侧绕组的中性点与所述第二大电阻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大电阻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大电感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大电感单元的第二端接地;或,
所述第二变压器的阀侧绕组的中性点与所述第二大电感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大电感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大电阻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大电阻单元的第二端接地。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大电阻单元和所述第二大电阻单元均为电阻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大电感单元和所述第二大电感为干式空心电抗器或电压互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通过使所述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的所述第一变压器的阀侧绕组的中性点通过串联的所述第一大电阻单元和第一大电感单元接地,使得所述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能够采用零序注入等优化的系统设计方法,以降低设备投资。同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所述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接地效果良好,能够为全站设备提供有效的地电位参考;而且,使用的设备数量较少,确保了所述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结构简单化,以确保能够节省成本。此外,当仅所述第一变压器的阀侧绕组的中性点通过串联的所述第一大电阻单元和第一大电感单元接地时,所述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呈现单点接地方式,没有零序通路,所述第一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能够作为STATCOM(静止同步补偿器)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一种接地方式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功率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功率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包括第一变压器1、第二变压器2、第一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3、第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4和第一接地模块5,所述第一变压器1的输入端用于与一交流系统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1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3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4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变压器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变压器2的输出端用于与另一个交流系统连接;
所述第一变压器1的阀侧绕组的中性点通过所述第一接地模块5接地;其中,所述第一接地模块5包括串联的第一大电阻单元51和第一大电感单元52。
具体地,所述第一变压器1的输入端通过交流母线与一交流系统连接,所述第二变压器2的输出端通过交流母线与另一交流系统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1的阀侧绕组的中性点通过所述第一接地模块5接地,具体表现为:所述第一变压器1的阀侧绕组的中性点与所述第一接地模块5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接地模块5的另一端接地。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3具有直流侧和交流侧,所述第一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3的输入端即为所述第一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3的交流侧,所述第一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3的输出端即为所述第一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3的直流侧;所述第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4也具有直流侧和交流侧,所述第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4的输入端即为所述第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4的直流侧,所述第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4的输出端即为所述第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4的交流侧。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一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3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4的输入端连接,即为所述第一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3的直流侧与所述第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4的直流侧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使所述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的所述第一变压器1的阀侧绕组的中性点通过串联的所述第一大电阻单元51和第一大电感单元52接地,使得所述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能够采用零序注入等优化的系统设计方法,以降低设备投资。同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所述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接地效果良好,能够为全站设备提供有效的地电位参考;而且,使用的设备数量较少,确保了所述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结构简单化,以确保能够节省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零序注入设计方法,具体为:在柔性直流换流站的输出电压中注入一定含量的零序分量(一般为三次谐波),以此在相同的相电压峰值条件下,获得更高的线电压峰值,提高直流电压利用率。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变压器1的阀侧绕组的中性点通过所述第一接地模块5接地,具体为:
所述第一变压器1的阀侧绕组的中性点与所述第一大电阻单元5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大电阻单元5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大电感单元5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大电感单元52的第二端接地。
在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变压器1的阀侧绕组的中性点通过所述第一接地模块5接地,具体为:
所述第一变压器1的阀侧绕组的中性点与所述第一大电感单元5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大电感单元5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大电阻单元5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大电阻单元51的第二端接地。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大电阻单元51的类型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设置,只需满足确保所述第一大电阻单元51具有较大的电阻值即可;工程经验中所述第一大电阻单元51的电阻值一般为千欧级别。为了使结构简单化,以降低成本,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大电阻单元51为电阻器。
此外,所述第一大电感单元52的类型也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设置,只需满足确保所述第一大电感单元52具有较大的电感值即可;工程经验中所述第一大电感单元52的电感值一般为千亨特级别。为了使结构简单化,以降低成本,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大电感单元52为干式空心电抗器或能够等效为电感的其它设备,比如电压互感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柔性直流换流站存在零序通路,在柔性直流换流站采用变压器阀侧绕组中性点经大电阻接地的方式的情况下,当柔性直流换流站采取零序注入设计方法后,接地电阻的功耗较大,导致柔性直流换流站的功耗增大,进而增加了设备投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使所述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的所述第一变压器1的阀侧绕组的中性点通过串联的所述第一大电阻单元51和第一大电感单元52接地,有效地避免了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采取零序注入设计方法后,设备投资增加的问题,即所述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能够采用零序注入等优化的系统设计方法来降低设备投资。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变压器1的网侧绕组的中性点根据所述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交流母线电压选择相应的接地方式,具体为:
在所述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交流母线电压大于或等于220V时,所述第一变压器1的网侧绕组的中性点接地;
在所述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交流母线电压小于或等于110V时,所述第一变压器1的网侧绕组的中性点与通过消弧线圈接地,或所述第一变压器1的网侧绕组的中性点不接地;
所述第二变压器2的网侧绕组的中性点根据所述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交流母线电压选择相应的接地方式,具体为:
在所述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交流母线电压大于或等于220V时,所述第二变压器2的的网侧绕组的中性点接地;
在所述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交流母线电压小于或等于110V时,所述第二变压器2的的网侧绕组的中性点与通过消弧线圈接地,或所述第二变压器2的的网侧绕组的中性点不接地。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在所述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交流母线电压大于或等于220V时,使所述第一变压器1的网侧绕组的中性点以及所述第二变压器2的网侧绕组的中性点直接接地,而在所述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交流母线电压小于或等于110V时,使所述第一变压器1的网侧绕组的中性点通过消弧线圈接地或不接地,所述第二变压器2的网侧绕组的中性点通过消弧线圈接地或不接地,从而使得在不同交流母线电压下,均能确保所述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具有良好的接地效果,进而进一步确保了所述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安全性。
如图2所示,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的所述第二变压器2的阀侧绕组的中性点不接地,且所述第二变压器2的阀侧绕组为三角形接线或星形接线。通过使所述第一变压器1的阀侧绕组的中性点通过所述第一接地模块5接地,而使所述第二变压器2的阀侧绕组的中性点不接地,使得所述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呈现单点接地方式,没有零序通路,所述第一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3能够作为STATCOM(静止同步补偿器)运行。
当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可以采用所述第二变压器2的阀侧绕组的中性点通过第一接地模块6接地,而使所述第一变压器1的阀侧绕组的中性点不接地的方式,实现所述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呈现单点接地方式,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3所示,在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的所述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还包括第二接地模块6,所述第二变压器2的阀侧绕组的中性点通过所述第二接地模块6接地;其中,所述第二接地模块6包括串联的第二大电阻单元61和第二大电感单元62。通过使所述第一变压器1的阀侧绕组的中性点通过所述第一接地模块5接地,所述第二变压器2的阀侧绕组的中性点通过所述第二接地模块6接地,使得所述第一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3和所述第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4能够独立作为STATCOM运行,因而当其中一个换流器检修时,另一个换流器仍然可以单独作为STATCOM运行。
进一步地,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变压器2的阀侧绕组的中性点通过所述第二接地模块6接地,具体为:
所述第二变压器2的阀侧绕组的中性点与所述第二大电阻单元6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大电阻单元6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大电感单元6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大电感单元62的第二端接地。
在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变压器2的阀侧绕组的中性点通过所述第二接地模块6接地,具体为:
所述第二变压器2的阀侧绕组的中性点与所述第二大电感单元6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大电感单元6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大电阻单元6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大电阻单元61的第二端接地。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大电阻单元61的类型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设置,只需满足确保所述第二大电阻单元61具有较大的电阻值即可;工程经验中所述第二大电阻单元61的电阻值一般为千欧级别。为了使结构简单化,以降低成本,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大电阻单元61为电阻器。
此外,所述第二大电感单元62的类型也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设置,只需满足确保所述第二大电感单元62具有较大的电感值即可;工程经验中所述第二大电感单元62的电感值一般为千亨特级别。为了使结构简单化,以降低成本,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大电感单元62为干式空心电抗器或能够等效为电感的其它设备,比如电压互感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使所述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的所述第二变压器2的阀侧绕组的中性点通过串联的所述第二大电阻单元61和第二大电感单元62接地,进一步避免了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采取零序注入设计方法后,设备投资增加的问题,即进一步确保了所述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能够采用零序注入等优化的系统设计方法来降低设备投资。
如图4所示,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的所述第一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3包括三个第一桥臂31,所述第一桥臂31的第一端即为所述第一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3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桥臂31的第二端即为所述第一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3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桥臂31中点即为所述第一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3的输入端;
所述第一桥臂31包括两个第一功率模块311、第一桥臂电抗器L1以及第二桥臂电抗器L2,一个所述第一功率模块311的第一端即为所述第一桥臂31的第一端,该第一功率模块31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桥臂电抗器L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桥臂电抗器L1的第二端即为所述第一桥臂31的中点;所述第一桥臂电抗器L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桥臂电抗器L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桥臂电抗器L2的第二端与另一个所述第一功率模块311的第一端连接,该第一功率模块311的第二端即为所述第一桥臂31的第二端。
可以理解的,每一所述第一桥臂31的第一端相连接,每一所述第一桥臂31的第二端相连接,一个所述第一桥臂31的中点对应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1的一个输出端。
进一步地,结合图4和图5所示,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功率模块311包括多个功率单元,一个所述功率单元的第二端与另一个所述功率单元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功率单元包括第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T1、第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T2、第三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T3、第四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T4、第一电容C1、第一电阻R1和第一开关W1,所述第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T1的集电极即为所述功率单元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T1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三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T3的集电极、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T1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第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T2的集电极以及所述第一开关W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W1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T2的集电极以及所述第四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T4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T2的发射极即为所述功率单元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T2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第四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T4的发射极、所述第一电容C2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一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T3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四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T4的集电极连接。
可以理解的,在多个所述功率单元中,多个所述功率单元依次连接,即一个所述功率单元的第二端只与另一个所述功率单元的第一端连接,在连接后的多个所述功率单元中,首个所述功率单元的第一端即为所述第一功率模块311的第一端,末尾的所述功率单元的第二端即为所述第一功率模块311的第二端。
此外,所述第一电阻R1和所述第一电容C1的类型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设置;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阻R1为均压电阻;所述第一电容C1为第一功率模块电容。
结合图4和图6所示,在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功率模块311包括多个功率单元,一个所述功率单元的第二端与另一个所述功率单元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功率单元包括第五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T5、第六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T6、第二电容C2、第二电阻R2和第二开关W2,所述第五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T5的集电极即为所述功率单元的第一端,所述第五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T5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T5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第六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T6的集电极以及所述第二开关W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T6的发射极即为所述功率单元的第二端,所述第六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T6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第二开关W2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电阻R2和所述第二电容C2的类型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设置;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阻R2为均压电阻;所述第二电容C2为功率模块电容。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本实施例的所述第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4包括三个第二桥臂,所述第二桥臂的第一端即为所述第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4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桥臂的第二端即为所述第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4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二桥臂中点即为所述第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4的输出端。
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一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3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4的输入端连接,具体表现为:
所述第一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3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4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3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4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桥臂包括两个第二功率模块、第三桥臂电抗器以及第四桥臂电抗器,一个所述第二功率模块的第一端即为所述第二桥臂的第一端,该第二功率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桥臂电抗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桥臂电抗器的第二端即为所述第二桥臂的中点;所述第三桥臂电抗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桥臂电抗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桥臂电抗器的第二端与另一个所述第二功率模块的第一端连接,该第二功率模块的第二端即为所述第二桥臂的第二端。
可以理解的,每一所述第二桥臂的第一端相连接,每一所述第二桥臂的第二端相连接,一个所述第二桥臂的中点对应连接所述第二变压器2的一个输入端。
进一步地,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功率模块的结构与所述第一功率模块311的结构相同。具体地,所述第二功率模块也包括多个功率单元,一个所述功率单元的第二端与另一个所述功率单元的第一端连接。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功率模块中的所述功率单元包括第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T1、第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T2、第三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T3、第四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T4、第一电容C1、第一电阻R1和第一开关W1,所述第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T1的集电极即为所述功率单元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T1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三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T3的集电极、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T1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第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T2的集电极以及所述第一开关W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W1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T2的集电极以及所述第四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T4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T2的发射极即为所述功率单元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T2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第四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T4的发射极、所述第一电容C2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一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T3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四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T4的集电极连接。
可以理解的,在构成所述第二功率模块的多个功率单元中,多个所述功率单元依次连接,即一个所述功率单元的第二端只与另一个所述功率单元的第一端连接,在连接后的多个所述功率单元中,首个所述功率单元的第一端即为所述第二功率模块的第一端,末尾的所述功率单元的第二端即为所述第二功率模块的第二端。
在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功率模块中的所述功率单元包括第五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T5、第六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T6、第二电容C2、第二电阻R2和第二开关W2,所述第五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T5的集电极即为所述功率单元的第一端,所述第五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T5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T5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第六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T6的集电极以及所述第二开关W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T6的发射极即为所述功率单元的第二端,所述第六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T6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第二开关W2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还包括用于测量、保护的相关设备。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第一变压器1、第二变压器2、第一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3、第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4和第一接地模块5,所述第一变压器1的输入端用于与一交流系统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1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3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4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变压器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变压器2的输出端用于与另一个交流系统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1的阀侧绕组的中性点通过所述第一接地模块5接地,所述第一变压器1的网侧绕组的中性点和所述第二变压器2的网侧绕组的中性点均根据所述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交流母线电压选择相应的接地方式;其中,所述第一接地模块5包括串联的第一大电阻单元51和第一大电感单元52。通过使所述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的所述第一变压器1的阀侧绕组的中性点通过串联的所述第一大电阻单元51和第一大电感单元52接地,使得所述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能够采用零序注入等优化的系统设计方法,以降低设备投资。同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所述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接地效果良好,能够为全站设备提供有效的地电位参考;而且,使用的设备数量较少,确保了所述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结构简单化,以确保能够节省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变压器、第二变压器、第一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第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和第一接地模块,所述第一变压器的输入端用于与一交流系统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变压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变压器的输出端用于与另一个交流系统连接;
所述第一变压器的阀侧绕组的中性点通过所述第一接地模块接地;其中,所述第一接地模块包括串联的第一大电阻单元和第一大电感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还包括第二接地模块,所述第二变压器的阀侧绕组的中性点通过所述第二接地模块接地;其中,所述第二接地模块包括串联的第二大电阻单元和第二大电感单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变压器的阀侧绕组的中性点不接地,且所述第二变压器的阀侧绕组为三角形接线或星形接线。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压器的阀侧绕组的中性点与所述第一大电阻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大电阻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大电感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大电感单元的第二端接地;或,
所述第一变压器的阀侧绕组的中性点与所述第一大电感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大电感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大电阻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大电阻单元的第二端接地。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变压器的阀侧绕组的中性点与所述第二大电阻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大电阻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大电感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大电感单元的第二端接地;或,
所述第二变压器的阀侧绕组的中性点与所述第二大电感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大电感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大电阻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大电阻单元的第二端接地。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大电阻单元和所述第二大电阻单元均为电阻器。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大电感单元和所述第二大电感为干式空心电抗器或电压互感器。
CN202020348054.8U 2020-03-18 2020-03-18 一种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 Active CN2121831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48054.8U CN212183135U (zh) 2020-03-18 2020-03-18 一种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48054.8U CN212183135U (zh) 2020-03-18 2020-03-18 一种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83135U true CN212183135U (zh) 2020-12-18

Family

ID=73770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48054.8U Active CN212183135U (zh) 2020-03-18 2020-03-18 一种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8313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71114A (zh) * 2020-03-18 2020-07-03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一种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71114A (zh) * 2020-03-18 2020-07-03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一种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393473A1 (en) Offshore wind farm low-frequency alternating-current uncontrolled rectification electric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US11791632B2 (en) High-frequency uncontrolled rectifier-based DC transmission system for offshore wind farm
CN107069679B (zh) 一种对称双极mmc直流侧单极接地故障穿越和恢复方法
US10084387B2 (en) LCC and MMC series-connected HVDC system with DC fault ride-through capability
CN103219738B (zh) 一种基于三极式结构的直流输电系统
US11616369B2 (en) Control method for a parallel MMC unit of a LCC-MMC hybrid cascade converter station
Lee et al. Effect of a SFCL on commutation failure in a HVDC system
WO2017084120A1 (zh) 单向直流-直流自耦变压器及其高低压侧故障隔离方法
CN111327216B (zh) 一种电阻型子模块混合mmc及其直流故障处理策略
CN113938037B (zh)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故障穿越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401263A (zh) 一种混合型三极直流输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026154B (zh) 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输电系统的建模方法
CN103997033A (zh) 一种具备直流故障穿越能力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CN109659968B (zh) 一种分散接入式lcc-mmc混合直流系统的机电暂态建模方法
CN204615400U (zh) 具有短路限流功能的电能质量综合治理装置
CN205377273U (zh) 一种混合背靠背直流输电系统
Guo et al. Characteristics and performance of Xiamen VSC-HVDC transmission demonstration project
WO2023134225A1 (zh) 一种低频输电系统及其控制方式
CN111177932B (zh) 一种用于提升柔性变电站电磁暂态仿真速度的建模方法
CN111371114A (zh) 一种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
CN212183135U (zh) 一种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
CN111371128A (zh) 一种对称单极型柔性直流换流站
CN103812139B (zh) 基于单导线交直流混合技术的配电网系统
Li et al. Analytical estimation of MMC short-circuit currents in the AC In-feed steady-state stage
CN115714404A (zh) 治理配电网络电流不平衡的换相软开关系统及评价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