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82651U - 一种锂电池用防水接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锂电池用防水接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82651U
CN212182651U CN202020430799.9U CN202020430799U CN212182651U CN 212182651 U CN212182651 U CN 212182651U CN 202020430799 U CN202020430799 U CN 202020430799U CN 212182651 U CN212182651 U CN 2121826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proof
plug
sleeve
groov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3079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华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you Chuann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Fun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Fun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Fun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3079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826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826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826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锂电池用防水接头,包括:插接头、密封连接组件和防水套筒。所述插接头包括公插头和母插头,在所述公插头的端面上设有插针,在所述母插头的端面上设有与插针相配合的插孔。所述密封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套设在公插头的外部,第二连接件套设在母插头外部,在第二连接件的内壁和母插头的侧壁之间形成防水槽。所述防水套筒活动设置在第一连接件内部,且防水套筒与防水槽相对正,通过驱动套筒能驱使防水套筒插入防水槽内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用防水接头,能够避免外界液体进入接头内部,提升了锂电池接头的防水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锂电池用防水接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锂电池用防水接头。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池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由于锂电池具有能量高、寿命长、重量轻和适应性强的优点,因此被广泛运用到各行各业当中。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装有锂电池的设备可能会进行涉水工作,为避免锂电池发生漏水短路,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会在锂电池的外部加装防水保护壳。但是,由于锂电池在使用时需要通过导线与用电设备相连,且现有锂电池的接头位置大多没有设置防水结构,因此外界环境中的液体会沿接头部位进入锂电池内部,从而导致电池的电芯发生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锂电池用防水接头,以实现提升锂电池接头防水能力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锂电池用防水接头,包括:
插接头,所述插接头包括公插头和母插头,在所述公插头的端面上设有插针,在所述母插头的端面上设有与插针相配合的插孔;
密封连接组件,所述密封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套设在公插头的外部,包括:连接座、驱动套筒和连接套筒,所述驱动套筒的一端与连接座转动相连,另一端与连接套筒转动相连;在所述驱动套筒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内螺纹,在所述连接套筒远离驱动套筒的端面上设有连接插头;所述第二连接件套设在母插头外部,在第二连接件靠近插孔的端面上设有用于容纳连接插头的连接槽,且在第二连接件的内壁和母插头的侧壁之间形成防水槽;
防水套筒,所述防水套筒活动设置在第一连接件内部,且防水套筒与防水槽相对正;所述防水套筒的外壁上设有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一外螺纹与第一内螺纹相啮合,通过转动驱动套筒能驱使防水套筒插入防水槽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防水槽内部设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套设在母插头外部。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环内部设有环状空腔,所述环状空腔的轴线与密封环的轴线相重合。
进一步的,所述插接头的侧壁上设有限位滑道,所述限位滑道与插接头的轴线相平行,相应的,在所述防水套筒的内壁上设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滑动设置在限位滑道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滑道包括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设置在公插头的侧壁上,第二限位槽设置在母插头的侧壁上,且第二限位槽与第一限位槽相对正。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插头的外壁上设有第二外螺纹,相应的,在所述连接槽的内壁上设有与第二外螺纹相配合的第二内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外螺纹的旋向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套筒和驱动套筒的侧壁上均设有防滑条纹。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用防水接头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用防水接头,能通过密封连接组件提升锂电池接头部位的防水能力,避免外界液体沿接头连接处进入电池内部。在进行使用时,通过连接插头和连接槽的配合能使公插头和母插头紧密贴合,从而实现电路的导通。当两插头导通后,通过驱动套筒能驱使防水套筒插入防水槽内部,利用防水套筒能提升两连接件拼接位置的防水能力,从而提升电池接头的防水性能。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用防水接头,在防水槽内部设有密封环,且密封环内部设有环形空腔,当防水套筒插入防水槽后,防水套筒会对密封环进行挤压,从而使密封环发生弹性形变。此时密封环的内壁将与母插头相抵持,外壁与防水槽的内壁相抵持,通过抵持作用能够提升密封连接组件的防水能力,避免外界液体与插接头发生接触。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防水接头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防水接头在连接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公插头和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母插头和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密封环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母插头;11-插孔;12-第二限位槽;2-公插头;21-插针;22-第一限位槽;3-连接座;4-驱动套筒;41-第一内螺纹;5-连接套筒;51-连接插头;511-第二外螺纹;6-第二连接件;61-连接槽;611-第二内螺纹;62-防水槽;7-防水套筒;71-第一外螺纹;72-限位条;8-密封环;81-环形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一种锂电池用防水接头,其结构可由图1进行示意,如图所示,防水接头包括:插接头、密封连接组件和防水套筒7。
所述插接头用于在锂电池和用电设备之间形成闭合的电回路,包括公插头2和母插头1,所述公插头2的端面上设有插针21,母插头1的端面上设有与插针21相配合的插孔11。在进行连接时,工作人员可将插针21插入对用的插孔11内部,从而使用电设备与锂电池实现电路的导通。
所述密封连接组件用于强化公插头2和母插头1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同时提升插接头的防水性能。具体的,密封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6,附图3为本实施例中公插头2和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实施例中母插头1和第二连接件6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连接件套设在公插头2的外部,第一连接件包括:连接座3、驱动套筒4和连接套筒5,所述驱动套筒4的一端与连接座3转动相连,另一端与连接套筒5转动相连。在所述驱动套筒4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内螺纹41,在所述连接套筒5远离驱动套筒4的端面上设有连接插头51。
具体的,如图1所示,在驱动套筒4的两端均设有连接段,在连接段远离驱动套筒4的一侧设有限位段,相应的,在连接座3和连接套筒5朝向驱动套筒4的端面上均设有容纳槽,所述限位段可转动的插入相应的容纳槽内部,并通过限位段保持连接座3、驱动套筒4和连接套筒5之间的连接。
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连接件6套设在母插头1外部,在第二连接件6靠近插孔11的端面上设有用于容纳连接插头51的连接槽61,且在第二连接件6的内壁和母插头1的侧壁之间形成防水槽62。
附图2为本防水接头在连接状态下的剖视图,如图所示,在完成连接后,所述连接插头51将插入连接槽61内部。通过连接插头51和连接槽61的配合能实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6连接,同时,通过两连接件的相连还能提升公插头2和母插头1的连接可靠性,避免安装好的插接头在工作时发生分离。
可选的,为实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6的连接,所述连接插头51的外壁上设有第二外螺纹511,相应的,在所述连接槽61的内壁上设有与第二外螺纹511相配合的第二内螺纹611。通过第二外螺纹511和第二内螺纹611的配合能实现两连接件的锁紧连接,同时,工作人员还能根据插针21的长度对螺纹的旋入深度进行调整,从而提升公插头2与母插头1之间的电连接稳定性。
在现有技术中,电池的连接头位置通常没有防水结构,因此外界环境中的液体会沿接头的拼接缝隙进入接头内部。当渗入液体较少时,接头内部可能会出现短路的情况,因此会导致用电设备的供电中断,而当渗入液体较多时,液体可能会沿接头内的导线流向电池内部,从而导致电池发生损坏。
为避免这一情况发生,本实施例所述的防水接头还包括防水套筒7,所述防水套筒7活动设置在第一连接件内部,且防水套筒7与防水槽62相对正,防水套筒7的外壁上设有第一外螺纹71,所述第一外螺纹71与第一内螺纹41相啮合。当密封连接组件安装完毕后,工作人员可通过转动驱动套筒4驱使防水套筒7进行轴向运动,当防水套筒7插入防水槽62内部后,防水套筒7将会对密封连接组件的内部空间进行分隔,使插接头位于一个独立的空间内部。当外界液体沿拼接缝隙进入密封连接组件后,防水套筒7能阻止液体与插接头发生接触,从而提升了本接头的防水性能。
可选的,为进一步提升防水套筒7的隔离能力,所述防水槽62内部设有密封环8,所述密封环8套设在母插头1外部。当防水套筒7插入防水槽62后,防水套筒7的运动会对密封环8进行轴向的挤压,而挤压的过程能使密封环8发生形变。通过形变能使密封环8的内壁将与母插头1相抵持,外壁与防水槽62的内壁相抵持,通过抵持作用能降低密封环8与防水槽62和母插头1之间的间隙距离,从而提升密封连接组件的隔离能力,避免外界液体与插接头发生接触。
此外,为提升密封环8的形变程度,如图5所示,在所述密封环8内部设有环状空腔,所述环状空腔的轴线与密封环8的轴线相重合。
由于驱动套筒4通过螺纹驱使防水套筒7进行轴向运动,因此当驱动套筒4进行转动时防水套筒7应受到周向限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插接头的侧壁上设有限位滑道,所述限位滑道与插接头的轴线相平行,相应的,在所述防水套筒7的内壁上设有限位条72,所述限位条72滑动设置在限位滑道内部。通过限位条72和限位滑道的配合能避免防水套筒7发生转动,从而提升驱动套筒4与防水套筒7的传动效率。
可选的,所述限位滑道包括第一限位槽22和第二限位槽12,所述第一限位槽22设置在公插头2的侧壁上,第二限位槽12设置在母插头1的侧壁上,且第二限位槽12与第一限位槽22相对正。当公插头2与母插头1分离时,所述限位条72位于第一限位槽22内部,此时防水套筒7置于第一连接件内部。当公插头2与母插头1完成拼插后,工作人员可通过转动驱动套筒4驱使防水套筒7插入防水槽62,此时限位条72将由第一限位槽22滑向第二限位槽12内部。
此外,为防止驱动套筒4的转动对连接套筒5造成影响,可选的,所述第一外螺纹71和第二外螺纹511的旋向相同。当驱动套筒4驱使防水套筒7进入防水槽62时,连接插头51旋入连接槽61内部,当驱动套筒4驱使防水套筒7退出防水槽62时,连接插头51旋出连接槽61。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在所述连接套筒5和驱动套筒4的侧壁上均设有防滑条纹,通过设置防滑条纹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对连接套筒5和驱动套筒4进行转动,从而提升电池接头安装的效率。
下面对上述方案的效果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锂电池用防水接头,能通过密封连接组件提升锂电池接头部位的防水能力,避免外界液体沿接头连接处进入电池内部。此外,当防水套筒插入防水槽后,防水套筒会对密封环进行挤压,并使密封环发生弹性形变,通过形变后的密封环能提升密封连接组件的防水能力,避免外界液体与插接头发生接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锂电池用防水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插接头,所述插接头包括公插头(2)和母插头(1),在所述公插头(2)的端面上设有插针(21),在所述母插头(1)的端面上设有与插针(21)相配合的插孔(11);
密封连接组件,所述密封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6);所述第一连接件套设在公插头(2)的外部,包括:连接座(3)、驱动套筒(4)和连接套筒(5),所述驱动套筒(4)的一端与连接座(3)转动相连,另一端与连接套筒(5)转动相连;在所述驱动套筒(4)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内螺纹(41),在所述连接套筒(5)远离驱动套筒(4)的端面上设有连接插头(51);所述第二连接件(6)套设在母插头(1)外部,在第二连接件(6)靠近插孔(11)的端面上设有用于容纳连接插头(51)的连接槽(61),且在第二连接件(6)的内壁和母插头(1)的侧壁之间形成防水槽(62);
防水套筒(7),所述防水套筒(7)活动设置在第一连接件内部,且防水套筒(7)与防水槽(62)相对正;所述防水套筒(7)的外壁上设有第一外螺纹(71),所述第一外螺纹(71)与第一内螺纹(41)相啮合,通过转动驱动套筒(4)能驱使防水套筒(7)插入防水槽(62)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用防水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槽(62)内部设有密封环(8),所述密封环(8)套设在母插头(1)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用防水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8)内部设有环状空腔,所述环状空腔的轴线与密封环(8)的轴线相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用防水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头的侧壁上设有限位滑道,所述限位滑道与插接头的轴线相平行,相应的,在所述防水套筒(7)的内壁上设有限位条(72),所述限位条(72)滑动设置在限位滑道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用防水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滑道包括第一限位槽(22)和第二限位槽(12),所述第一限位槽(22)设置在公插头(2)的侧壁上,第二限位槽(12)设置在母插头(1)的侧壁上,且第二限位槽(12)与第一限位槽(22)相对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用防水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插头(51)的外壁上设有第二外螺纹(511),相应的,在所述连接槽(61)的内壁上设有与第二外螺纹(511)相配合的第二内螺纹(6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用防水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螺纹(71)和第二外螺纹(511)的旋向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用防水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筒(5)和驱动套筒(4)的侧壁上均设有防滑条纹。
CN202020430799.9U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锂电池用防水接头 Active CN2121826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30799.9U CN212182651U (zh)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锂电池用防水接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30799.9U CN212182651U (zh)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锂电池用防水接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82651U true CN212182651U (zh) 2020-12-18

Family

ID=73771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30799.9U Active CN212182651U (zh)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锂电池用防水接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8265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78101A (zh) * 2020-03-30 2020-07-31 天津赋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用防水接头
CN112563638A (zh) * 2021-02-19 2021-03-26 江苏东大集成电路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水连接机构的电池供电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78101A (zh) * 2020-03-30 2020-07-31 天津赋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用防水接头
CN112563638A (zh) * 2021-02-19 2021-03-26 江苏东大集成电路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水连接机构的电池供电设备
CN112563638B (zh) * 2021-02-19 2021-05-04 江苏东大集成电路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水连接机构的电池供电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182651U (zh) 一种锂电池用防水接头
CN111478101A (zh) 一种锂电池用防水接头
CN118589259B (zh) 钠离子电池包线束总成
CN217468977U (zh) 机器人充电连接装置及机器人充电系统
CN110098523B (zh) 一种离合式防单级插入插座
CN207994145U (zh) 一种插拔式电源连接装置
CN216559148U (zh) 一种具有防盗功能的LoRa水表
CN115036735A (zh) 一种锂电池充电连接器及其使用方法
CN212182616U (zh) 一种电连接器母端
CN112178326A (zh) 一种热熔机械挤压式柔性管接头
CN217215925U (zh) 电缆接头
CN207588164U (zh) 一种用于电动车的连接电线
CN221041762U (zh) 连接结构
CN212342752U (zh) 一种拔插式新型无人机电池
CN212011115U (zh) 一种带有防护结构的磷酸铁锂电池的升压装置
CN220429860U (zh) 可拆卸电池的移位器
CN219960810U (zh) 具有密封结构的耳机充电盒
CN220628327U (zh) 一种密封防水的充电枪
CN218152314U (zh) 一种储能连接器用密封装置
CN216929554U (zh) 电连接器结构及线缆连接系统
CN219779038U (zh) 一种防水的可更换式电池结构及红外热像仪
CN221614324U (zh) 一种便于更换的新型高压连接器连接结构
CN214379075U (zh) 一种气电一体化接头
CN217770641U (zh) 一种机电设备用盒
CN222052146U (zh) 一种插头及除颤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306

Address after: 518000 108, Building 2, Shunheda Plant Area, Liuxiandong Industrial Zone, Xinwei Community, Xil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Aiyou Chuanne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Industrial Incubator-5-61, North 2-204, No. 18, Haitai West Road, Huayuan Industrial Zone, Binhai New Area, Tianjin, 300000

Patentee before: TIANJIN FUNENG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