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81945U - 一种可降温电缆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降温电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81945U
CN212181945U CN202020627176.0U CN202020627176U CN212181945U CN 212181945 U CN212181945 U CN 212181945U CN 202020627176 U CN202020627176 U CN 202020627176U CN 212181945 U CN212181945 U CN 2121819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conductor
core
power line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2717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川
彭振
张利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Elec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Elec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Elec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Elec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2717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819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819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819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降温电缆,包括结构相同的横截面为10‑80mm2红动力线与黑动力线、一根10‑25 mm2的导体地线、一根4mm2两芯开关电源线,两根0.75 mm2的两芯控制缆线、两根0.75 mm2的四芯控制缆线;所述的红动力线与黑动力线、导体地线、两芯开关电源线,两根两芯控制缆线、两根四芯控制缆线以及多根加强芯绞合成缆芯;在缆芯外包覆棉纸隔离层,在棉纸隔离层外设有中被,中被外设有24锭、36锭或48锭的3000D芳纶丝编织层,编织覆盖率在75%~95%;最后在电缆最外层设有硬度不小于84A的耐磨热塑性弹性体外被。增加了电缆的电流传输能力,减轻电缆重量,更加环保,提高使用便捷性。

Description

一种可降温电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电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降温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电动新能源汽车作为新型无污染汽车重要代表之一。近年来,我国一直进行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就电动新能源汽车而言,充电桩电缆及车内高压线作为能源传输动力线,有着非常重要作用。普通新能源充电桩电缆及动力线因重量重,体积大,载流量小等原因,导致使用时候难拖动,导致安装时候弯曲比较困难,需通过使用比较大的力气或专用的治具才能安装。
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1)传统导体容易松散、弯曲性能不好且弯曲容易断丝;2)采用两根开关电源线,是与其他线芯一起进行绞合,导致成品线在使用过程中,其电源线受拉力较大极容易断线;3)电缆在受外力拖拽过程中,电缆外被受伤,易发生撕裂状况;4)电缆在长期使用中发生弯折、摇晃,外被疲劳度不够,变形开裂问题;5)充电枪电缆易受到汽车碾压、踩踏等,在一定限度上易发生外被破裂状况。
为更好的协助电动新能源汽车发展,我司特别研制了便研制了一种可降温电缆,适用于新能源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等外部及内部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降温电缆,该产品具有阻燃、可降温、耐高低温、载流量大、重量轻、耐腐蚀、耐酸碱、耐化学物质、耐油等多种优良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降温电缆,包括结构相同的横截面为10-80mm2红动力线与黑动力线、一根10-25 mm2的导体地线、一根4mm2两芯开关电源线,两根0.75 mm2的两芯控制缆线、两根0.75 mm2的四芯控制缆线;
所述的红动力线由动力导体以及挤包在动力导体外的硬度大于90A的第一150°热固性交联聚烯烃绝缘层构成;
所述的导体地线由地线导体以及挤包在地线导体外的硬度大于90A的第二150°热固性交联聚烯烃绝缘层构成;
所述的两芯开关电源线由两根电源线导体绞合后在两根导体外共同挤包硬度大于90A的第三150°热固性交联聚烯烃绝缘层构成;
所述的两芯控制缆线包括一对对绞的控制线芯,在控制线芯外设有铝箔隔离层,铝箔隔离层外设有编织屏蔽层,编织屏蔽层外挤包硬度大于90A的第四150°热固性交联聚烯烃绝缘层构成;
所述的四芯控制缆线包括四根控制线芯,在控制线芯外设有无纺布隔离层;
所述的红动力线与黑动力线、导体地线、两芯开关电源线,两根两芯控制缆线、两根四芯控制缆线以及多根加强芯绞合成缆芯;在缆芯外包覆棉纸隔离层,在棉纸隔离层外设有中被,中被外设有24锭、36锭或48锭的3000D芳纶丝编织层,编织覆盖率在75%~95%;最后在电缆最外层设有硬度不小于84A的耐磨热塑性弹性体外被;
所述的控制线芯由控制导体以及挤包在控制导体外的硬度大于90A的第五150°热固性交联聚烯烃绝缘层构成。
所述的动力导体、地线导体、电源线导体均采用多根由铜带两端通过氩弧焊接而成的圆形铜导体绞合而成或采用单根由铜带两端通过氩弧焊接而成的圆形铜导体,所述铜圆形铜导体上均匀拉制出纹路,使得型铜导体的中心形成可通气体的空腔。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纹路为波浪型线形状,角度在100~150度之间,高度为铜带厚度的1/4。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加强芯由凯夫拉编织绳以及挤包在凯夫拉编织绳外的硬度大于90A的PVC护套构成。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凯夫拉编织绳为2-8根,由10根8000D~15000D凯夫拉丝同方向绞合而成。
进一步改进,所述150°热固性交联聚烯烃绝缘层的厚度不小于0.5mm。
进一步改进,所述耐磨热塑性弹性体外被的厚度不小于1.2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所述的动力导体、地线导体、电源线导体均采用多根由铜带两端通过氩弧焊接而成的圆形铜导体绞合而成或采用单根由铜带两端通过氩弧焊接而成的圆形铜导体,所述铜圆形铜导体上均匀拉制出纹路,使得型铜导体的中心形成可通气体或液体的空腔;纹路为波浪型线形状,角度在100~150度之间,高度为铜带厚度的1/4;当气体或液体通过导体中心的空腔时,纹路可迟缓气体流过,更大程度的带走热量,当成品导体弯曲时,可起着反作用力,抵消弯曲时带的作用力,有效地保持型铜的形状;通过气体或液体带走电缆载流产生热量,让导体过大电流时,热量始终在一个可控范围内;导体使用空心,使产品整体重量下降;
2、本实用新型采用两根开关电源线进行绞合,然后在与其他线芯进行绞合,并调整绞合后开关电源线芯位置,使其耐扭曲性能大幅度的提高,解决了传统两根开关电源线,是与其他线芯一起进行绞合,导致成品线在使用过程中,其电源线受拉力较大极容易断线的问题;
3、该填充中有多股股凯夫拉绞合绳,由于凯夫拉材料的强度较高,并处于电缆中心,电缆拖拽过程中,将电缆的自重承受于该绞合绳上,解决了避免电缆芯导体受到拖拽、摇晃所带来的拉伸,造成导体断裂或部分断裂现象;
4、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中,将现有技术中的的外被分离为中被层、凯夫拉编织层、外被层,因凯夫拉编织层处于中被和外被层之间,且中被和外被粘连不滑动,且增加了绝缘与护套的材料的硬度,把绝缘材料由热塑性材料换成热固性,凯夫拉编织层加固了双层外被的抗拉强度、抗撕裂能力,为电缆解决了:1)电缆在受外力拖拽过程中,电缆外被受伤,易发生撕裂状况;2)电缆在长期使用中发生弯折、摇晃,外被疲劳度不够,变形开裂问题;3)充电枪电缆易受到汽车碾压、踩踏等,在一定限度上易发生外被破裂状况;4)电缆抗拉力至少增加15%,抗碾压性能增加20%,摇摆性能至少增加50%。
附图说明
图1为动力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导体地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两芯开关电源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两芯控制缆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四芯控制缆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带有纹路的铜带主视图;
图8为圆形铜导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动力线,横截面为10-80mm2,该动力线由动力导体1以及挤包在动力导体外的硬度大于90A、厚度不小于0.5mm的第一150°热固性交联聚烯烃绝缘层2构成;
如图2所示,一种导体地线,横截面为10-25mm2,该导体地线由地线导体3以及挤包在地线导体外的硬度大于90A、厚度不小于0.5mm的第二150°热固性交联聚烯烃绝缘层4构成;
如图3所示,一种两芯开关电源线,横截面为4mm2,该两芯开关电源线由两根电源线导体5绞合后在两根电源线导体外共同挤包硬度大于90A、厚度不小于0.5mm的第三150°热固性交联聚烯烃绝缘层6构成,第三150°热固性交联聚烯烃绝缘层6呈椭圆型结构;
传统两根开关电源线,是与其他线芯一起进行绞合,导致成品线在使用过程中,其电源线受拉力较大极容易断线,现把两根开关电源线进行绞合,然后在与其他线芯进行绞合,并调整绞合后开关电源线芯位置,使其耐扭曲性能大幅度的提高,并已做过测试得到验证(设备:扭曲试验机,测试条件:正向旋转1080度后,拉伸一次,反向旋转1080度后,再次拉伸一次;此动作为一个周次并记录相关次数;原结构开关电源线测试次数均小于500次,结构调整后开关电源线测试次数不小于2万次),改善开关电源线在整体线中的排列位置,解决市场上充电桩电缆开关电源线容易断的问题。
如图4所示,一种两芯控制缆线,横截面为0.75mm2,该两芯控制缆线包括一对对绞的控制线芯,在控制线芯外设有铝箔隔离层9,铝箔隔离层外设有编织屏蔽层10,编织屏蔽层外挤包硬度大于90A、厚度不小于0.5mm的第四150°热固性交联聚烯烃绝缘层11构成;所述的控制线芯由控制导体7以及挤包在控制导体外的硬度大于90A、厚度不小于0.5mm的第五150°热固性交联聚烯烃绝缘层8构成;
如图5所示,一种四芯控制缆线,横截面为0.75mm2,该四芯控制缆线包括四根控制线芯,在控制线芯外设有无纺布隔离层12;
所述的控制线芯由控制导体7以及挤包在控制导体外的硬度大于90A、厚度不小于0.5mm的第五150°热固性交联聚烯烃绝缘层8构成;
所述的控制导体由铜单丝、2-10根直径为0.10-0.23mm的铜箔丝和1根1500D凯夫拉互相编织而成。
如图6-8所示,一种可降温电缆,包括两根结构相同的横截面为10-80mm2的动力线,一根为红动力线13,一根为黑动力线14、一根10-25 mm2的导体地线15、一根4mm2两芯开关电源线16,两根0.75 mm2的两芯控制缆线17、两根0.75 mm2的四芯控制缆线18;所述的红动力线与黑动力线、导体地线、两芯开关电源线,两根两芯控制缆线、两根四芯控制缆线以及多根加强芯绞合成缆芯;所述的加强芯由凯夫拉编织绳19以及挤包在凯夫拉编织绳外的硬度大于90A、厚度不小于0.5mm的PVC护套20构成;该凯夫拉编织绳为2-8根,由10根8000D~15000D凯夫拉丝同方向绞合而成;在缆芯外包覆棉纸隔离层21,在棉纸隔离层外设有中被22,中被外设有24锭、36锭或48锭的3000D芳纶丝编织层23,编织覆盖率在75%~95%,电缆生产中,芳纶丝编织层覆盖密度超出75%~95%,小于75%易发生中被与外被粘连,且易出现,覆盖率不够,其作用不能完全体现;最后在电缆最外层设有硬度不小于84A、厚度不小于1.2mm的耐磨热塑性弹性体外被24。
所有线芯的导体均采用多根由铜带25两端通过氩弧焊接而成的圆形铜导体绞合而成或采用单根由铜带两端通过氩弧焊接而成的圆形铜导体27,具体为动力线、导体地线、两芯开关电源线的导体结构均采用多根由铜带两端通过氩弧焊接而成的圆形铜导体绞合而成结构,两芯控制缆线与四芯控制缆线的导体结构均采用单根由铜带两端通过氩弧焊接而成的圆形铜导体结构;每个圆形铜导体的直径根据各自的线芯的直径而定;所述铜圆形铜导体上均匀拉制出纹路26,使得型铜导体的中心形成可通气体或液体的空腔28;所述的纹路为波浪型线形状,角度在100~150度之间,高度为铜带厚度的1/4;当气体或液体通过导体中心的空腔时,纹路可迟缓气体流过,更大程度的带走热量,当成品导体弯曲时,可起着反作用力,抵消弯曲时带的作用力,有效地保持型铜的形状;通过气体或液体带走电缆载流产生热量,让导体过大电流时,热量始终在一个可控范围内;导体使用空心,使产品整体重量下降;增加了电缆的电流传输能力,减轻电缆重量,更加环保,提高使用便捷性。
如下表所示,纹路的数量根据铜带宽度而定:
序号 铜带宽(mm) 纹路数
1 5<10≤ 4
2 <20≤ 6
3 <30≤ 8
4 ≥30.1 12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可降温电缆,包括结构相同的横截面为10-80mm2红动力线与黑动力线、一根10-25 mm2的导体地线、一根4mm2两芯开关电源线,两根0.75 mm2的两芯控制缆线、两根0.75mm2的四芯控制缆线;
所述的红动力线由动力导体以及挤包在动力导体外的硬度大于90A的第一150°热固性交联聚烯烃绝缘层构成;
所述的导体地线由地线导体以及挤包在地线导体外的硬度大于90A的第二150°热固性交联聚烯烃绝缘层构成;
所述的两芯开关电源线由两根电源线导体绞合后在两根导体外共同挤包硬度大于90A的第三150°热固性交联聚烯烃绝缘层构成;
所述的两芯控制缆线包括一对对绞的控制线芯,在控制线芯外设有铝箔隔离层,铝箔隔离层外设有编织屏蔽层,编织屏蔽层外挤包硬度大于90A的第四150°热固性交联聚烯烃绝缘层构成;
所述的四芯控制缆线包括四根控制线芯,在控制线芯外设有无纺布隔离层;
所述的控制线芯由控制导体以及挤包在控制导体外的硬度大于90A的第五150°热固性交联聚烯烃绝缘层构成;
所述的红动力线与黑动力线、导体地线、两芯开关电源线,两根两芯控制缆线、两根四芯控制缆线以及多根加强芯绞合成缆芯;在缆芯外包覆棉纸隔离层,在棉纸隔离层外设有中被,中被外设有24锭、36锭或48锭的3000D芳纶丝编织层,编织覆盖率在75%~95%;最后在电缆最外层设有硬度不小于84A的耐磨热塑性弹性体外被;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导体、地线导体、电源线导体、控制导体均采用多根由铜带两端通过氩弧焊接而成的圆形铜导体绞合而成或采用单根由铜带两端通过氩弧焊接而成的圆形铜导体,所述圆形铜导体上均匀拉制出纹路,使得圆形铜导体的中心形成可通气体或液体的空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温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纹路为波浪型线形状,角度在100~150度之间,高度为铜带厚度的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温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芯由凯夫拉编织绳以及挤包在凯夫拉编织绳外的硬度大于90A的PVC护套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降温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凯夫拉编织绳为2-8根,由10根8000D~15000D凯夫拉丝同方向绞合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温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150°热固性交联聚烯烃绝缘层的厚度不小于0.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温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热塑性弹性体外被的厚度不小于1.2mm。
CN202020627176.0U 2020-04-23 2020-04-23 一种可降温电缆 Active CN2121819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27176.0U CN212181945U (zh) 2020-04-23 2020-04-23 一种可降温电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27176.0U CN212181945U (zh) 2020-04-23 2020-04-23 一种可降温电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81945U true CN212181945U (zh) 2020-12-18

Family

ID=737667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27176.0U Active CN212181945U (zh) 2020-04-23 2020-04-23 一种可降温电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819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27811U (zh) 新型采煤机电缆
CN203573670U (zh) 一种施工电梯专用电缆
CN212181945U (zh) 一种可降温电缆
CN202694975U (zh) 油井专用电力电缆
CN110033890B (zh) 一种采煤机用智能低烟无卤阻燃抗机械冲击电缆
CN110993164A (zh) 多功能移动软电缆和制备方法
CN216849357U (zh) 一种大电流轻柔型充电桩快充外部连接电缆
CN216119586U (zh) 高抗拉抗扭风电电缆
WO2022036887A1 (zh) 光电复合缆及其制备方法
CN210245093U (zh) 焊接机器人用电线
CN212967229U (zh) 一种抗拉拽电力电缆
CN210805327U (zh)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车内高压电缆
CN210865663U (zh) 一种新能源用电缆
CN111462937A (zh) 抗拉力型电梯屏蔽扁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28054A (zh)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车内高压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CN211264998U (zh) 多功能移动软电缆
CN101256854A (zh) 风力发电用高压交联单芯电缆
CN218826304U (zh) 一种耐温抗拉防水耐磨硅橡胶护套电缆
CN205376143U (zh) 一种医疗设备用超柔软线缆
CN205318879U (zh) 一种超柔软抗拉耐磨型直流充电桩电缆
CN212256964U (zh) 耐弯折充电枪电缆
CN216562554U (zh) 一种可自动除雪冻新能源车充电枪电缆
CN219997903U (zh) 一种铲运车用抗碾压型拖曳电缆
CN115020012B (zh) 一种高耐扭曲抗拉拽风力发电用电缆
CN220651689U (zh) 耐扭抗拉型中压风能电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