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80261U - 一种共轴反向变速箱磨合试验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共轴反向变速箱磨合试验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80261U
CN212180261U CN201922224065.5U CN201922224065U CN212180261U CN 212180261 U CN212180261 U CN 212180261U CN 201922224065 U CN201922224065 U CN 201922224065U CN 212180261 U CN212180261 U CN 2121802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box
power
coaxial reverse
power source
t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2406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文行
龚丹
郑爽
王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ianhe Airplan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ianhe Airpla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ianhe Airplan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ianhe Airpla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2406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802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802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802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共轴反向变速箱磨合试验台,该试验台包括:变速箱支架、动力源、试验台底座和动力传输装置;动力源和变速箱支架分别固定于试验台底座上;动力源设置有动力输出轴,动力输出轴与动力传输装置连接。这样,可以在将待磨合共轴反向变速箱安装在该变速箱支架上后,将动力源产生的动力传输至待磨合共轴反向变速箱,从而可以实现在装机之前,对该待磨合共轴反向变速箱进行磨合,使得磨合后的共轴反向变速箱中的齿轮更好的啮合,磨合后的共轴反向变速箱的齿轮间隙、轴承间隙均能达到均匀的状态,并且,可以在磨合的过程中,提前发现振动异响等故障,便于及时进行维修,从而可以减少共轴反向变速箱在飞机中的拆装。

Description

一种共轴反向变速箱磨合试验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共轴反向变速箱磨合试验台。
背景技术
随着重工业技术的日益成熟,汽车、飞机等也广泛应用于民用、军用领域。对于汽车、飞机等能够运动的机械设备而言,其动力是由发动机来提供的。发送机产生的动力通常是传输至变速箱,然后由变速箱对发送机产生的动力进行变速后,传输至汽车的轮胎或者飞机的旋翼。例如,采用共轴双旋翼技术的直升机的传动系统,是将发动机的动力通过共轴反向变速箱传递给上旋翼轴和下旋翼轴。
因此,变速箱在机械设备中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为了使得变速箱在机械设备中能够更好地运行,通常都需要对变速箱进行磨合,以便变速箱中的齿轮更好的啮合。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均是采用汽车变速箱磨合试验台对汽车变速箱进行磨合,然而,由于汽车用变速箱的结构与共轴反向变速箱的结构不同,该汽车变速箱磨合试验台并不能用于对共轴反向变速箱进行磨合,因此,为了在装机之前对该共轴反向变速箱进行磨合,减少共轴反向变速箱在飞机中的拆装,亟需一种能够对共轴反向变速箱进行磨合的磨合试验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共轴反向变速箱磨合试验台,以实现在装机之前对该共轴反向变速箱进行磨合,减少共轴反向变速箱在飞机中的拆装。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共轴反向变速箱磨合试验台,该试验台包括:变速箱支架、动力源、试验台底座和动力传输装置;
动力源和变速箱支架分别固定于试验台底座上;
动力源设置有动力输出轴,动力输出轴与动力传输装置连接。
可选的,该共轴反向变速箱磨合试验台,还包括:动力源固定板;
动力源固定于动力源固定板上,动力源固定板安装于试验台底座上。
可选的,动力源包括:电机、或发动机。
可选的,电机为交流伺服电机。
可选的,动力传输装置包括:主动齿轮;主动齿轮安装于动力输出轴上。
可选的,动力传输装置包括:主动皮带轮和皮带;
主动皮带轮安装于动力输出轴上,皮带安装于主动皮带轮上。
可选的,动力传输装置包括:主动链轮和链条;
主动链轮安装于动力输出轴上,链条安装于主动链轮上。
可选的,该共轴反向变速箱磨合试验台,还包括:紧缩装置;
紧缩装置安装于变速箱支架上,用于收紧皮带或链条。
可选的,动力传输装置包括:传动轴;
传动轴的一端与动力输出轴连接。
可选的,动力传输装置包括:离合器;动力输出轴上安装有飞轮;
离合器安装于飞轮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共轴反向变速箱磨合试验台,通过设置变速箱支架、动力源、试验台底座和动力传输装置;可以将动力源和变速箱支架分别固定于试验台底座上;这样,可以将待磨合共轴反向变速箱安装在该变速箱支架上,然后,可以通过与动力源上设置的动力输出轴连接的动力传输装置,将动力源产生的动力传输至待磨合共轴反向变速箱,从而可以实现在装机之前,对该待磨合共轴反向变速箱进行磨合,使得磨合后的共轴反向变速箱中的齿轮更好的啮合,磨合后的共轴反向变速箱的齿轮间隙、轴承间隙均能达到均匀的状态,并且,可以在磨合的过程中,提前发现振动异响等故障,便于及时进行维修,从而可以减少共轴反向变速箱在飞机中的拆装。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或方法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上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共轴反向变速箱磨合试验台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图1a所示的一种共轴反向变速箱磨合试验台安装有待磨合共轴反向变速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1c为图1a所示的一种共轴反向变速箱磨合试验台中的变速箱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共轴反向变速箱磨合试验台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共轴反向变速箱磨合试验台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共轴反向变速箱磨合试验台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共轴反向变速箱磨合试验台第五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共轴反向变速箱磨合试验台,以实现在装机之前对该共轴反向变速箱进行磨合,减少共轴反向变速箱在飞机中的拆装。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共轴反向变速箱磨合试验台进行介绍,如图1a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共轴反向变速箱磨合试验台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该试验台可以包括:变速箱支架110、动力源120、试验台底座130和动力传输装置140;
动力源120和变速箱支架110分别固定于试验台底座130上;
动力源120设置有动力输出轴121,动力输出轴121与动力传输装置140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如图1b所示,上述的试验台的变速箱支架110上可以固定有待磨合共轴反向变速箱150。
则上述的动力输出轴121可以通过动力传输装置140与该待磨合共轴反向变速箱150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该动力源120可以是电机,也可以是发动机。在又一些示例中,为了为该待磨合共轴反向变速箱150提供足够动力,上述的电机可以是交流伺服电机。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c所示,上述的变速箱支架110可以包括:支架底座111、第一支撑杆112和第二支撑杆113。
该支撑底座111安装于上述的试验台底座130上,该第一支撑杆112和第二支撑杆113分别垂直安装于该支撑底座111上。
在一些示例中,该第一支撑杆112的一端和第二支撑杆113的一端可以分别焊接于该支撑底座111上。该第一支撑杆112的长度小于第二支撑杆113的长度。
在一些示例中,该第一支撑杆112的另一端和第二支撑杆113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安装孔,该安装孔用于采用螺栓固定上述的待磨合共轴反向变速箱150。
在又一些示例中,该第一支撑杆112和第二支撑杆113的数量分别为2个。该两个第一支撑杆112安装于该支撑底座111靠近于动力源120的一侧,该两个第二支撑杆113安装于该支撑底座111远离动力源120的一侧。
在又一些示例中,如图1c所示,该支撑底座111可以包括:两个第一竖杆1111、两个第二竖杆1112、两个第一横梁1113以及两个第二横梁1114。该第一竖杆1111的长度大于第二竖杆1112的长度。
如图1c所示,上述的两个第一竖杆1111的一端可以分别垂直焊接在一个第一横梁1113的两端,上述的两个第二竖杆1112的一端可以分别垂直焊接在另一个第一横梁1113的两端。
上述的两个第二横梁1114中的一个第二横梁1114的一端,垂直焊接在一个第一竖杆1112和第一横梁1113的焊接处,另一个第二横梁1114的一端,垂直焊接在另一个第一竖杆1112和第一横梁1113的焊接处。
上述的第一竖杆1111的另一端和第二竖杆1112的另一端处于同一平面上。
上述的一个第二横梁1114的另一端垂直焊接在一个第一竖杆1111上靠近与第一横梁1113焊接处的一端。
上述的另一个第二横梁1114的另一端垂直焊接在另一个竖杆1111上靠近与第一横梁1113焊接处的一端。
此时,上述的第一支撑杆112和第二支撑杆113可以分别垂直焊接在上述的第一横梁1113上。并与试验台底座130垂直。
在一些示例中,为了方便的对动力源进行安装和拆卸,上述的试验台还可以包括:动力源固定板160;
如图1a所示,该动力源120固定于动力源固定板160上,动力源固定板160安装于试验台底座130上。
在一些示例中,该动力源120可以包括:电机、或发动机。
在又一些示例中,上述的电机可以是交流伺服电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共轴反向变速箱磨合试验台,通过设置变速箱支架、动力源、试验台底座和动力传输装置;可以将动力源和变速箱支架分别固定于试验台底座上;这样,可以将待磨合共轴反向变速箱安装在该变速箱支架上,然后,可以通过与动力源上设置的动力输出轴连接的动力传输装置,将动力源产生的动力传输至待磨合共轴反向变速箱,从而可以实现在装机之前,对该待磨合共轴反向变速箱进行磨合,使得磨合后的共轴反向变速箱中的齿轮更好的啮合,磨合后的共轴反向变速箱的齿轮间隙、轴承间隙均能达到均匀的状态,并且,可以在磨合的过程中,提前发现振动异响等故障,便于及时进行维修,从而可以减少共轴反向变速箱在飞机中的拆装。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共轴反向变速箱磨合试验台,下面,结合安装有待磨合共轴反向变速箱的共轴反向变速箱磨合试验台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共轴反向变速箱磨合试验台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该试验台可以包括:
变速箱支架210、动力源220、试验台底座230和主动齿轮240、待磨合共轴反向变速箱250以及动力源固定板260。
变速箱支架210分别固定于试验台底座230上;动力源220固定于动力源固定板260上,动力源固定板260固定于试验台底座230上。
动力源220设置有动力输出轴221,主动齿轮240安装于动力输出轴221上。
在又一些示例中,安装于上述的变速箱支架210上的待磨合共轴反向变速箱250的输入轴上可以安装有从动齿轮251。
该从动齿轮251和主动齿轮240相互啮合,这样,动力源220产生的动力可以通过相互拟合的主动齿轮240和从动齿轮251传输至待磨合共轴反向变速箱250,从而可以实现对该待磨合共轴反向变速箱250进行磨合。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动力传输装置除了采用齿轮外,还可以采用传动轴或者离合器。例如,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共轴反向变速箱磨合试验台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该试验台可以包括:
变速箱支架310、动力源320、试验台底座330和传动轴340、待磨合共轴反向变速箱350以及动力源固定板360;
变速箱支架310分别固定于试验台底座330上;动力源320固定于动力源固定板360上,动力源固定板360固定于试验台底座330上。
动力源320设置有动力输出轴321,传动轴340的一端与动力输出轴321连接。
传动轴340的另一端与待磨合共轴反向变速箱350的动力输入轴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上述的传动轴340与动力输出轴321可以采用键销的方式连接,同样的,上述的传动轴340的另一端与待磨合共轴反向变速箱350的动力输入轴也可以采用键销的方式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上述的传动轴340的两端可以设置有万向节,该传动轴340的一端可以采用万向节与动力输出轴321连接,该传动轴340的另一端也可以采用万向节与动力输入轴连接,这样,该动力输出轴321与动力输入轴可以错位安装,无需同轴安装,可以大大提高安装的灵活性。
在又一些示例中,如图4所示,上述的动力传输装置可以是离合器410;对此,上述的动力输出轴121上可以安装有飞轮420;该离合器410可以安装于飞轮420上。
当上述的试验台上安装有待磨合共轴反向变速箱时,则该待磨合共轴反向变速箱可以与该离合器410连接。
通过设置离合器410,可以在动力源运行前,断开动力源与待磨合共轴反向变速箱的连接,在动力源运行稳定后,连接上动力源与待磨合共轴反向变速箱,从而可以减少动力源运行不稳定对待磨合共轴反向变速箱的影响。
为了减少动力源输出的动力硬传送至待磨合共轴反向变速箱时,对该待磨合共轴反向变速箱造成损伤,上述的动力传输装置可以是主动链轮和链条,也可以是主动皮带轮和皮带。
当上述的动力传输装置为主动链轮和链条时,上述的待磨合共轴反向变速箱的动力输入轴上可以设置有从动链轮。当上述的动力传输装置为主动皮带轮和皮带时,上述的待磨合共轴反向变速箱的动力输入轴上可以设置有从动皮带轮。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这里结合图5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共轴反向变速箱磨合试验台第五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该试验台可以包括:
变速箱支架510、动力源520、试验台底座530、主动皮带轮540、皮带560、待磨合共轴反向变速箱550、从动皮带轮551以及动力源固定板570;
该变速箱支架510固定于试验台底座530上;该动力源520固定于动力源固定板570上,动力源固定板570安装于试验台底座530上。
动力源520设置有动力输出轴,上述的主动皮带轮540安装于该动力输出轴上。
上述的待磨合共轴反向变速箱550安装于该变速箱支架510上,该待磨合共轴反向变速箱的动力输入轴上可以安装有从动皮带轮551。该从动皮带轮551与主动皮带轮540之间可以采用皮带560连接。这样,可以使得动力源520产生的动力,柔性的传输至该待磨合共轴反向变速箱550中,从而可以减少该待磨合共轴反向变速箱造成的损伤。
在一些示例中,还可以采用主动链轮替代上述的主动皮带轮540,采用从动链轮替代上述的从动皮带轮551,采用链条替代上述的皮带560。这也是可以的。
在一些示例中,为了减少皮带或链条的松动对磨合过程造成的影响,上述的试验台还可以包括:紧缩装置。该紧缩装置安装于变速箱支架510上,用于收紧皮带560或链条。该紧缩装置可以设置于该主动皮带轮540和从动皮带轮551之间,并且,可以紧贴皮带560的内侧或外侧,这都是可以的。
通过设置紧缩装置,可以在皮带或链条松动时及时收紧,减少皮带或链条的松动对磨合过程造成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共轴反向变速箱磨合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台包括:变速箱支架、动力源、试验台底座和动力传输装置;
所述动力源和所述变速箱支架分别固定于所述试验台底座上;
所述动力源设置有动力输出轴,所述动力输出轴与所述动力传输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台还包括:动力源固定板;
所述动力源固定于所述动力源固定板上,所述动力源固定板安装于所述试验台底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源包括:电机、或发动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为交流伺服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输装置包括:主动齿轮;
所述主动齿轮安装于所述动力输出轴上。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输装置包括:主动皮带轮和皮带;
所述主动皮带轮安装于所述动力输出轴上,所述皮带安装于所述主动皮带轮上。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输装置包括:主动链轮和链条;
所述主动链轮安装于所述动力输出轴上,所述链条安装于所述主动链轮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台还包括:紧缩装置;
所述紧缩装置安装于所述变速箱支架上,用于收紧所述皮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台还包括:紧缩装置;
所述紧缩装置安装于所述变速箱支架上,用于收紧所述链条。
10.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输装置包括:传动轴;
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动力输出轴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输装置包括:离合器;所述动力输出轴上安装有飞轮;
所述离合器安装于所述飞轮上。
CN201922224065.5U 2019-12-12 2019-12-12 一种共轴反向变速箱磨合试验台 Active CN2121802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24065.5U CN212180261U (zh) 2019-12-12 2019-12-12 一种共轴反向变速箱磨合试验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24065.5U CN212180261U (zh) 2019-12-12 2019-12-12 一种共轴反向变速箱磨合试验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80261U true CN212180261U (zh) 2020-12-18

Family

ID=73763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24065.5U Active CN212180261U (zh) 2019-12-12 2019-12-12 一种共轴反向变速箱磨合试验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802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3388548B2 (en) Large synchronizing statically indeterminate beam excitation vibrating screen
CN101341386B (zh) 多片式离合器中的扭矩一致性的测量方法
US20170089189A1 (en) Active torsional dampter for rotating shafts
US9518601B2 (en) Composite tube for torque and/or load transmissions and related methods
CN104596714A (zh) 船舶推进轴系回旋振动与扭转振动模拟实验装置
CN212180261U (zh) 一种共轴反向变速箱磨合试验台
CN201931993U (zh) 一种起重机及一种机械传动装置
CN102421621B (zh) 动力单元的紧固结构
CN111024390A (zh) 一种共轴反向变速箱磨合试验台
CN104849009A (zh) 两级定轴齿轮传动机构振动试验装置
CN106488853B (zh) 运输制冷单元和驱动压缩机的方法
CN111981051B (zh) 一种联轴器
CN201327442Y (zh) 梳棉机盖板齿轮箱试车台
CN110254730B (zh) 一种发电机安装装置及一种航空飞行器
CN203853771U (zh) 汽车发电机皮带轮拧紧装置
KR200473222Y1 (ko) 석회석 하역기 주행장치 감속기
CN219034722U (zh) 盾构机主驱动组装调试通用型工装
US2960883A (en) Belt transmission
CN203438848U (zh) 一种传动装置及拖拉机
CN105656263A (zh) 数字显示式自动绕线机
CN104668882A (zh) 一种扭转减振器的安装方法及其装置
US2639802A (en) Conveyer belt driving unit
CN210343501U (zh) 一种整体式空调压缩机支架
CN218678617U (zh) 一种固定盘结构
CN216143127U (zh) 驱动力可离合的重型运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