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77070U - 裸眼井导引自动扶正装置 - Google Patents

裸眼井导引自动扶正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77070U
CN212177070U CN202020600044.9U CN202020600044U CN212177070U CN 212177070 U CN212177070 U CN 212177070U CN 202020600044 U CN202020600044 U CN 202020600044U CN 212177070 U CN212177070 U CN 2121770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seat
connecting rod
upper connecting
lower connecting
shaped f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0004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齐宏海
蒋俊湘
庄蓉
任亮
王亚渊
张菁菁
唐雨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pec Jingwei Co ltd East China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Branch
Sinopec Oilfield Service Corp
Sinopec East China Petroleum Engineering Corp
Sinopec Jingwe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opec Oilfield Service Corp
Sinopec East China Petroleum Engineeri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pec Oilfield Service Corp, Sinopec East China Petroleum Engineering Corp filed Critical Sinopec Oilfield Service Corp
Priority to CN20202060004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770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770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770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裸眼井导引自动扶正装置,上公接头的下端旋接在上连接座的上端,上连接座的下端面外周对称铰接有多根上连杆,各上连杆的下端分别铰接有下连杆,各下连杆的下端分别铰接在下连接座上端面的圆周上,下连接座的下端设有转换接头;各上连杆的下端分别设有上连杆U形叉头,各下连杆的上端分别设有下连杆U形叉头,下连杆U形叉头中安装有滚轮,滚轮固定在滚轮轴上,各滚轮轴的两端穿过下连杆U形叉头铰接在上连杆U形叉头上。上连接座下端的小直径段中内置有弹簧,弹簧位于上公接头与中心顶杆之间,中心顶杆下端与转换接头连接。该装置在测井仪器遇卡时能有效地解决遇阻问题,继续进行测井作业,以降低测井成本,提高时效。

Description

裸眼井导引自动扶正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裸眼井导引自动扶正装置,用于在地面检测电缆震击器的震击解卡效果,属于测井试验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钻井技术的发展,大斜度井、水平井的数量增加,给测井施工带来一定的难度,仪器在一些大斜度、复杂井出现的遇阻现象日趋增多,给取全、取好测井资料带来了很大的难度,特别是在一些重点井由于井况的复杂,不得不放弃一些特殊项目的测量,给资料的最终解释和地区的地质认识带来很大的难度。裸眼井测井作业期间,仪器串经常在井中台阶处遇阻,大大提高了油气井作业的成本。
目前油田测井作业仪器遇阻时只是采用传统的导向加重的方式来解决,如果反复上提下放遇阻就只能通过通井来解决,手段单一,成本高。导向加重只适用于井况较复杂的情况,而且解决遇阻问题的成功率较低。当面对大斜度井,复杂井,井中台阶较多时,由于其导向能力,导向灵敏度都较低,无法实现引导仪器寻找井眼,解决遇阻问题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且成功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裸眼井导引自动扶正装置,在复杂井眼环境测井遇卡时能有效地解决遇阻问题,继续进行测井作业,以降低测井成本,提高时效。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裸眼井导引自动扶正装置,包括连接在测井仪器下方的上公接头,所述上公接头的下端旋接在上连接座的上端口中,上连接座的下端面外周对称铰接有多根向下延伸的上连杆,各上连杆的下端分别铰接有下连杆,各下连杆的下端分别铰接在下连接座上端面的圆周上,下连接座的下端设有转换接头;各上连杆的下端分别设有开口向下的上连杆U形叉头,各下连杆的上端分别设有开口向上的下连杆U形叉头,下连杆U形叉头中安装有滚轮,滚轮分别固定在滚轮轴上,各滚轮轴的两端穿过下连杆U形叉头上的轴孔分别铰接在上连杆U形叉头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导引自动扶正装置的上端通过上公接头连接在仪器串的底部,相互铰接的上连杆与下连杆构成扶正臂。仪器串下井过程中,扶正臂处于收拢状态;当仪器串在井眼中遇阻时,仪器串的重量施加在扶正装置上,扶正臂打开,使仪器串向背离井壁方向运动,实现引导仪器串寻找井眼的目的。下连杆U形叉头位于上连杆U形叉头中且通过滚轮轴相互铰接,便于上连杆与下连杆的铰接部位向外扩张或向内收拢,下连杆U形叉头对滚轮的两侧进行轴向限位,上连杆U形叉头对下连杆U形叉头的两侧进行轴向限位,整体呈轴对称结构,可以使上连杆与下连杆在同一个竖直平面内摆动,避免扶正臂向外扩张时发生歪斜。扶正时,通过滚轮与井壁接触,可以减少装置与井壁的摩擦力,有助于装置向下运动,利于装置向下寻找井眼。可以解决超深井、长裸眼段中完井、大斜度井、复杂井等特殊井眼轨迹井中测井仪器的遇阻问题。该装置结构精巧、原理可靠,导向灵敏度高,使用安全便利等优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连接座的下端面中心设有向下延伸的上连接座小直径段,上连接座小直径段与上连接座连为一体且设有贯通的上连接座中心孔,上连接座中心孔中内置有弹簧,弹簧的上端顶在上公接头的下端面下方,弹簧的下端支撑在中心顶杆上端的T形头上,中心顶杆T形头下端面的外台阶抵靠在上连接座小直径段下端口的内台阶上方,中心顶杆的下端穿过下连接座的中心孔旋接在所述转换接头的上端螺孔中。弹簧被限制在上公接头的底部与中心顶杆的顶部之间,同时上连接座小直径段的内孔不但提供弹簧的容纳空间,而且对弹簧起到扶正作用,保证弹簧沿轴线压缩或伸长。当仪器串遇阻时,仪器串的重量通过上公接头施加在弹簧上,弹簧起到缓冲作用,降低遇阻时对仪器的冲击力,此缓冲作用防止仪器在台阶处遇阻静止,使仪器仍有向下运动的动能,有利于仪器寻找井眼。弹簧的缓冲作用对带有晶体、光电倍增管等测井仪器具有保护作用,降低器件的损坏率,可以大大地节约仪器维修成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连接座的上端面中心设有向上延伸的下连接座小直径段,下连接座小直径段与下连接座连为一体,且下连接座中心孔贯通下连接座小直径段。中心顶杆的中段位于下连接座小直径段的内腔,起到扶持作用,确保中心顶杆与下连接座共轴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连杆的长度大于下连杆的长度。便于装置受力时,扶正臂能够顺利向外打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换接头的下端设有与下公接头相连接的母螺纹。下方的设备通过下公接头连接在转换接头的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公接头的中段外周设有六方榫。通过扳手卡住六方榫,可以很方便地转动上公接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连接座的下端面外周对称设有多个上连接座竖向槽口,各上连杆的上端分别铰接在相应的上连接座竖向槽口中;所述下连接座的上端面外周对称设有多个下连接座竖向槽口,各下连杆的下端分别铰接在相应的下连接座竖向槽口中。上连接座竖向槽口不但为上连杆提供铰接场所,而且对上连杆的两侧起到限位作用,保证上连杆在竖直平面内摆动。下连接座竖向槽口不但为下连杆提供铰接场所,而且对下连杆的两侧起到限位作用,保证下连杆在竖直平面内摆动,保证扶正臂对称张开。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裸眼井导引自动扶正装置收拢时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图1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裸眼井导引自动扶正装置张开时的主视图。
图5为图4的剖视图。
图6为图4的立体图。
图中:1.上公接头;1a.六方榫;2.上连接座;2a.上连接座小直径段;3.上连杆;3a.上连杆U形叉头;4.滚轮;4a.滚轮轴;5.下连杆;5a.下连杆U形叉头;6.下连接座;6a.下连接座小直径段;7.弹簧;8.中心顶杆;8a.中心顶杆T形头;9.转换接头;10.下公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裸眼井导引自动扶正装置,包括连接在测井仪器下方的上公接头1,上公接头1的中段外周设有六方榫1a。通过扳手卡住六方榫1a,可以很方便地转动上公接头1。上公接头1的下端旋接在上连接座2的上端口中,上连接座2的下端面外周对称铰接有多根向下延伸的上连杆3,各上连杆3的下端分别铰接有下连杆5,各下连杆5的下端分别铰接在下连接座6上端面的圆周上,下连接座6的下端设有转换接头9;各上连杆3的下端分别设有开口向下的上连杆U形叉头3a,各下连杆5的上端分别设有开口向上的下连杆U形叉头5a,下连杆U形叉头5a中安装有滚轮4,滚轮4分别固定在滚轮轴4a上,各滚轮轴4a的两端穿过下连杆U形叉头5a上的轴孔分别铰接在上连杆U形叉头3a上。
导引自动扶正装置的上端通过上公接头1连接在仪器串的底部,相互铰接的上连杆3与下连杆5构成扶正臂。仪器串下井过程中,扶正臂处于收拢状态;当仪器串在井眼中遇阻时,仪器串的重量施加在扶正装置上,扶正臂打开,使仪器串向背离井壁方向运动,实现引导仪器串寻找井眼的目的。下连杆U形叉头5a位于上连杆U形叉头3a中且通过滚轮轴4a相互铰接,便于上连杆3与下连杆5的铰接部位向外扩张或向内收拢,下连杆U形叉头5a对滚轮4的两侧进行轴向限位,上连杆U形叉头3a对下连杆U形叉头5a的两侧进行轴向限位,整体呈轴对称结构,可以使上连杆3与下连杆5在同一个竖直平面内摆动,避免扶正臂向外扩张时发生歪斜。扶正时,通过滚轮4与井壁接触,可以减少装置与井壁的摩擦力,有助于装置向下运动,利于装置向下寻找井眼。
上连接座2的下端面中心设有向下延伸的上连接座小直径段2a,上连接座小直径段2a与上连接座2连为一体且设有贯通的上连接座中心孔,上连接座中心孔中内置有弹簧7,弹簧7的上端顶在上公接头1的下端面下方,弹簧7的下端支撑在中心顶杆8上端的T形头上,中心顶杆T形头8a下端面的外台阶抵靠在上连接座小直径段2a下端口的内台阶上方,中心顶杆8的下端穿过下连接座6的中心孔旋接在转换接头9的上端螺孔中。
弹簧7被限制在上公接头1的底部与中心顶杆8的顶部之间,同时上连接座小直径段2a的内孔不但提供弹簧7的容纳空间,而且对弹簧7起到扶正作用,保证弹簧7沿轴线压缩或伸长。当仪器串遇阻时,仪器串的重量通过上公接头1施加在弹簧7上,弹簧7起到缓冲作用,降低遇阻时对仪器的冲击力,此缓冲作用防止仪器在台阶处遇阻静止,使仪器仍有向下运动的动能,有利于仪器寻找井眼。弹簧7的缓冲作用对带有晶体、光电倍增管等测井仪器具有保护作用,降低器件的损坏率,可以大大地节约仪器维修成本。
下连接座6的上端面中心设有向上延伸的下连接座小直径段6a,下连接座小直径段6a与下连接座6连为一体,且下连接座中心孔贯通下连接座小直径段6a。中心顶杆8的中段位于下连接座小直径段6a的内腔,起到扶持作用,确保中心顶杆8与下连接座6共轴线。
上连杆3的长度大于下连杆5的长度,便于装置受力时,扶正臂能够顺利向外打开。
转换接头9的下端设有与下公接头10相连接的母螺纹,下方的设备通过下公接头10连接在转换接头9的下方。
上连接座2的下端面外周对称设有多个上连接座竖向槽口,各上连杆3的上端分别铰接在相应的上连接座竖向槽口中;上连接座竖向槽口不但为上连杆3提供铰接场所,而且对上连杆3的两侧起到限位作用,保证上连杆3在竖直平面内摆动。
下连接座6的上端面外周对称设有多个下连接座竖向槽口,各下连杆5的下端分别铰接在相应的下连接座竖向槽口中。下连接座竖向槽口不但为下连杆5提供铰接场所,而且对下连杆5的两侧起到限位作用,保证下连杆5在竖直平面内摆动,保证扶正臂对称张开。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Claims (7)

1.一种裸眼井导引自动扶正装置,包括连接在测井仪器下方的上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公接头的下端旋接在上连接座的上端口中,上连接座的下端面外周对称铰接有多根向下延伸的上连杆,各上连杆的下端分别铰接有下连杆,各下连杆的下端分别铰接在下连接座上端面的圆周上,下连接座的下端设有转换接头;各上连杆的下端分别设有开口向下的上连杆U形叉头,各下连杆的上端分别设有开口向上的下连杆U形叉头,下连杆U形叉头中安装有滚轮,滚轮分别固定在滚轮轴上,各滚轮轴的两端穿过下连杆U形叉头上的轴孔分别铰接在上连杆U形叉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裸眼井导引自动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座的下端面中心设有向下延伸的上连接座小直径段,上连接座小直径段与上连接座连为一体且设有贯通的上连接座中心孔,上连接座中心孔中内置有弹簧,弹簧的上端顶在上公接头的下端面下方,弹簧的下端支撑在中心顶杆上端的T形头上,中心顶杆T形头下端面的外台阶抵靠在上连接座小直径段下端口的内台阶上方,中心顶杆的下端穿过下连接座的中心孔旋接在所述转换接头的上端螺孔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裸眼井导引自动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座的上端面中心设有向上延伸的下连接座小直径段,下连接座小直径段与下连接座连为一体,且下连接座中心孔贯通下连接座小直径段。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裸眼井导引自动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连杆的长度大于下连杆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裸眼井导引自动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接头的下端设有与下公接头相连接的母螺纹。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裸眼井导引自动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公接头的中段外周设有六方榫。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裸眼井导引自动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座的下端面外周对称设有多个上连接座竖向槽口,各上连杆的上端分别铰接在相应的上连接座竖向槽口中;所述下连接座的上端面外周对称设有多个下连接座竖向槽口,各下连杆的下端分别铰接在相应的下连接座竖向槽口中。
CN202020600044.9U 2020-04-21 2020-04-21 裸眼井导引自动扶正装置 Active CN2121770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00044.9U CN212177070U (zh) 2020-04-21 2020-04-21 裸眼井导引自动扶正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00044.9U CN212177070U (zh) 2020-04-21 2020-04-21 裸眼井导引自动扶正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77070U true CN212177070U (zh) 2020-12-18

Family

ID=73767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00044.9U Active CN212177070U (zh) 2020-04-21 2020-04-21 裸眼井导引自动扶正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7707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70311A (zh) * 2022-08-19 2022-11-2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适合无源磁导向工具辅助下入的可变径解卡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70311A (zh) * 2022-08-19 2022-11-2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适合无源磁导向工具辅助下入的可变径解卡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1256017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placing logging tools in deviated wells
CN212177070U (zh) 裸眼井导引自动扶正装置
US11746597B2 (en) Pressured horizontal directional drilling continuous coring device for engineering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CN112627755B (zh) 一种提钻式大直径井底原位保压取心钻具
CN205503067U (zh) 一种取芯筒
CN109184585B (zh) 一种石油地质勘探钻杆装置
CN208934631U (zh) 一种绳索取心钻具的多节铰链式弹卡定位机构
CN213627472U (zh) 一种用于海洋钻井的管柱扶正装置
CN111456664A (zh) 一种可防止岩心卡堵的取心钻具
CN110984878B (zh) 一种城市深埋隧道勘察孔绳索取芯钻进装置
CN201460781U (zh) 绳索式煤层取芯工具
CN201354595Y (zh) 减阻降扭双作用稳定器
CN212249914U (zh) 一种可随钻解堵的取心钻具
CN201474624U (zh) 双台阶的钻杆接头
CN216894313U (zh) 一种煤层瓦斯抽采管孔底固管装置
CN203847002U (zh) 采煤扩径钻头
US4056004A (en) Multiple arm pad instrument for logging highly deviated boreholes
CN220415309U (zh) 一种防损伤的测井探管打捞装置
CN217106976U (zh) 一种扶正装置用撑臂结构及扶正装置
CN112065298B (zh) 一种页岩气钻进式取心器短节连接机构
CN220036623U (zh) 一种钻杆快速拆装结构
CN217206360U (zh) 一种钻杆自动扶正装置
CN213330995U (zh) 一种落井抽油杆打捞工具
CN114753792B (zh) 一种绳索取芯井眼轨迹监测装置
CN210375762U (zh) 一种煤炭地质钻探取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215

Address after: 100028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Hui Xin Street 6, Twelfth level.

Patentee after: SINOPEC OILFIELD SERVICE Corp.

Patentee after: Sinopec Jingwei Co.,Ltd.

Patentee after: SINOPEC EAST CHINA PETROLEUM ENGINEERING Co.,Ltd.

Patentee after: Sinopec Jingwei Co.,Ltd. East China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branch

Address before: 22 Laohushan Road, Hanjiang District, Yangzhou, Jiangsu 225002

Patentee before: SINOPEC OILFIELD SERVICE Corp.

Patentee before: Sinopec Huadong Petroleum Engineering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