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76853U - 一种箱包拉链锁及箱包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箱包拉链锁及箱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76853U
CN212176853U CN201922330641.4U CN201922330641U CN212176853U CN 212176853 U CN212176853 U CN 212176853U CN 201922330641 U CN201922330641 U CN 201922330641U CN 212176853 U CN212176853 U CN 2121768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locking
hook
lock hook
passwo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3064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万统州
吴中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ash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ash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ash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ash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3064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76853U/zh
Priority to US16/834,619 priority patent/US11452345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768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768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lide Faste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箱包拉链锁及箱包,包括锁具和拉链;其中,拉链包括拉头和拉片,拉片设于拉头上,拉头的第一端设有与锁具相对应的锁定部;锁定状态下,拉头上的锁定部插入锁具内并锁定;解锁状态下,锁具解除锁定,拉头上的锁定部可由锁具内拉出。通过将锁定的部件从拉片移至拉头,实现了拉动拉头即可锁定的功能,相较于将拉片扣入锁钩进行锁紧的操作更为简洁,同时锁定部和锁具相对应,只需拉动拉链,不易扣错。

Description

一种箱包拉链锁及箱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箱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箱包拉链锁及箱包。
背景技术
密码锁是锁的一种,开启时用的是一系列的数字或符号,文字密码锁可分为:机械密码锁、数字密码锁等等。
密码锁的密码通常都只是排列而非真正的组合。部分密码锁只使用一个转盘,把锁内的数个碟片或凸轮转动;亦有些密码锁是转动一组数个刻有数字的拨轮圈,直接带动锁内部的机械。
而目前市面上的箱包锁,均使用拉链上的拉片扣接在箱包锁上进行锁定,原理是将拉片带孔的部位插入锁体内部,锁体内部的锁钩即锁定拉片。这样操作需要寻找锁孔,对用户来说,操作繁琐且容易扣错位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箱包拉链锁及箱包,以解决箱包锁操作繁琐和容易扣错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箱包拉链锁,包括锁具和拉链;其中,
所述拉链包括拉头和拉片,所述拉片设于所述拉头上,所述拉头的第一端设有与所述锁具相对应的锁定部;
锁定状态下,所述拉头上的所述锁定部插入所述锁具内并锁定;
解锁状态下,所述锁具解除锁定,所述拉头上的所述锁定部可由所述锁具内拉出。
本实用新型的箱包拉链锁,所述锁具为密码锁,所述密码锁进一步包括锁定/解锁机构,所述锁定/解锁机构进一步包括锁壳、锁钩推子、至少一个锁钩部、密码锁机构;其中,
所述锁壳上设有与所述锁钩部相对应的锁孔和密码锁孔,所述锁孔用于使所述拉链的所述锁定部插入,所述密码锁机构设于所述密码锁孔内;
所述锁钩推子、所述锁钩部和所述密码锁机构均设于所述锁壳内;
所述锁钩推子与所述密码锁机构相连,所述密码锁机构控制所述锁钩推子在所述锁壳内的相对位置移动;
所述锁钩推子与每一所述锁钩部相连,用于限定每一所述锁钩部在所述锁壳内的相对位置移动,每一所述锁钩部分别用于对插入所述锁孔的所述锁定部进行限位;
锁定状态下,所述密码锁机构控制所述锁钩推子,通过所述锁钩推子与每一所述锁钩部的相接使所述锁钩处于锁定位置,每一所述锁钩部分别对插入所述锁壳内的所述锁定部进行限位;
解锁状态下,所述密码锁机构的数字密码正确,所述密码锁机构控制所述锁钩推子移动,移动后的所述锁钩推子与每一所述锁钩部不相接,使每一所述锁钩部处于解锁位置,每一所述锁钩部对插入所述锁壳内的所述锁定部不限位。
本实用新型的箱包拉链锁,所述密码锁机构包括若干密码盘、若干密码盘限位块、密码盘轴,其中,所述密码盘轴设于所述锁壳内;每一所述若干密码盘的内圈与每一所述若干密码盘限位块的第一端一一对应相连,每一所述若干密码盘和每一所述若干密码盘限位块相对位置固定,每一所述若干密码盘上设有与数字对应的若干凹槽;每一所述若干密码盘限位块上开有使所述密码盘轴通过的通孔,每个所述若干密码盘限位块分别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密码盘轴相连;每一所述若干密码盘限位块上设有缺口;
所述锁钩推子上开有用于对应容置所述若干密码盘的若干容置孔,每个所述若干密码盘对应穿设于每个所述若干容置孔内,且所述锁钩推子上设有相对应的若干凸起,所述锁钩推子的每个所述若干凸起可对应插入每个所述若干密码盘限位块上的缺口;
解锁状态下,所述密码锁机构的数字密码正确,所述锁钩推子的凸起插入所述密码盘限位块上的缺口,所述锁钩推子下移。
本实用新型的箱包拉链锁,所述锁钩推子的一端设有所述锁钩部或所述锁钩推子的两端相对设置有所述锁钩部。
本实用新型的箱包拉链锁,所述锁钩部包括锁钩,所述锁钩朝向所述锁钩推子的一端设有限位缺口,所述锁钩推子朝向所述限位缺口的一端设有与所述限位缺口相对应的限位杆;锁定状态下,所述限位杆卡接于所述限位缺口内,所述锁钩推子限位所述锁钩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箱包拉链锁,所述锁钩朝向所述锁孔的一端开有锁定缺口,所述锁钩通过所述锁定缺口卡入所述锁定部以锁定所述拉头。
本实用新型的箱包拉链锁,所述锁钩包括第一锁定块、第二锁定块和第一传动部;
所述第一传动部的第一端上设有所述限位缺口,所述第一传动部第二端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锁定块的第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斜面相对应的第三斜面,所述第一锁定块的第二端上设有用于锁定所述锁定部的所述锁定缺口,所述第一锁定块与所述第一传动部通过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三斜面相接;所述第二锁定块的第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二斜面相对应的第四斜面,所述第二锁定块的第二端设有用于锁定所述锁定部的所述锁定缺口,所述第二锁定块与所述第一传动部通过所述第二斜面和所述第四斜面相接。
本实用新型的箱包拉链锁,所述锁钩部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的第一端与所述锁钩相连,所述弹簧的第二端固定于所述锁壳内,所述弹簧用于对所述锁钩提供锁定所述锁定部的锁紧力。
本实用新型的箱包拉链锁,还包括海关锁,所述锁壳上还设有海关锁孔,所述海关锁的锁芯设于所述海关锁孔内,所述锁芯与所述锁钩推子相连,所述锁芯控制所述锁钩推子在所述锁壳内的相对位置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箱包拉链锁,所述锁定部为设于所述拉头的第一端的柱状凸起;所述锁定部的第一端为球面,所述锁定部的第二端与所述拉头相连;所述锁定部上设有与所述锁钩部相对应的锁定槽。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箱包,设置有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箱包拉链锁;所述箱包拉链锁设于所述箱包上,通过将所述拉头上的所述锁定部插入所述锁具内并锁定以对所述箱包进行锁定。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通过设置锁具和拉链;其中,拉链包括拉头和拉片,拉片设于拉头上,拉头的第一端设有与锁具相对应的锁定部;锁定状态下,拉头上的锁定部插入锁具内并锁定;解锁状态下,锁解除锁定,拉头上的锁定部可由锁具内拉出。通过将锁定的部件从拉片移至拉头,实现了拉动拉头即可锁定的功能,相较于将拉片扣入锁钩进行锁紧的操作更为简洁,同时锁定部和锁相对应,只需拉动拉链,不易扣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箱包拉链锁的解锁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箱包拉链锁的解锁状态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箱包拉链锁的锁定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箱包拉链锁的锁定状态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箱包拉链锁的拉链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箱包拉链锁的爆炸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箱包的锁定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箱包的解锁状态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七的箱包拉链锁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七的箱包拉链锁的另一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七的箱包拉链锁的爆炸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七的锁钩推子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七的第一传动部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七的第一锁定块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九的箱包拉链锁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九的箱包拉链锁的另一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九的箱包拉链锁的爆炸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九的箱包拉链锁的第二锁钩推子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九的箱包拉链锁的第三锁定块的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九的箱包拉链锁的第五锁定块的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十的箱包的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十的箱包的锁定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拉链;101:拉头;102:锁定部;103:拉片;104:锁定槽;2:密码锁机构;21:弹簧;22:密码盘轴;23:密码盘;24:密码盘限位块;25:密码盘弹片;26:密码盘拨片;3:锁壳;4:海关锁;5:第一锁紧部;6:第二锁紧部;7:第一拉链;71:第一拉头;72:第二拉头;8:第二拉链;81:第三拉头;82:第四拉头;9:第一锁钩;91:第一传动部;911:第一斜面;912:第二斜面;913:第一限位缺口;92:第一锁定块;921:第三斜面;93:第二锁定块;94:第一锁定缺口;10:锁钩推子;11:第一锁钩推子;111:第一限位杆;12:第二锁壳;13:第二锁钩推子;131:第二限位杆;132:第三限位杆;14:第二锁钩;141:第二传动部;1411:第五斜面;1412:第六斜面;1413:第二限位缺口;142:第三锁定块;1421:第七斜面;143:第四锁定块;1431:第八斜面;144:第二锁定缺口;15:第三锁钩;151:第三传动部;1511:第九斜面;1512:第十斜面;1513:第三限位缺口;152:第五锁定块;1521:第十一斜面;153:第六锁定块;1531:第十二斜面;154:第三锁定缺口;16:容置孔;17:第一锁壳;18:锁钩;19:锁定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箱包拉链锁及箱包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
实施例一
参看图1至图6,一种箱包拉包括锁具和拉链1,拉链1包括拉头101和拉片103,拉片103设于拉头101上,拉头101的第一端设有锁定部102(比如,拉头101的端部可以一体制成有一锁定部102)。锁具上对应位置上设置有锁孔,锁定状态下,拉头101上的锁定部102插入锁孔内并锁定;解锁状态下,锁具解除锁定,拉头101上的锁定部102可由锁孔内拉出。通过将锁定的部件从拉片103移至拉头101,实现了拉动拉头101即可锁定的功能,相较于将拉片103扣入锁钩18进行锁紧的操作更为简洁,同时锁定部102和锁孔相对应,只需拉动拉链1,不易扣错。
在本实施例中,锁具为密码锁,密码锁进一步包括锁定/解锁机构,锁定/解锁机构进一步包括锁壳3、锁钩推子10、锁钩18、密码锁机构2。锁壳3上设有锁孔和密码锁孔,锁孔用于使拉链1的锁定部102插入,密码锁机构2设于密码锁孔内。锁钩推子10、锁钩18和密码锁机构2均设于锁壳3内。锁钩推子10与密码锁机构2相连,密码锁机构2控制锁钩推子10在锁壳3内的相对位置移动。锁钩推子10的第一端与锁钩18相连,用于限定锁钩18在锁壳3内的相对位置移动,锁钩18用于对拉链1的锁定部102进行限位。同时,锁壳3的内部空间会对锁钩18进行限位,锁钩18在锁壳3内的行进方向唯一,避免出现锁钩18无法对锁定部102进行锁定的情况发生。
锁定状态下,密码锁机构2控制锁钩推子10,通过锁钩推子10与锁钩18的相接使锁钩18处于锁定位置,锁钩18对插入锁壳3内的锁定部102进行限位。
解锁状态下,密码锁机构2的数字密码正确,密码锁机构2控制锁钩推子10移动,移动后的锁钩推子10与锁钩18不相接,使锁钩18处于解锁位置,锁钩18对插入锁壳3内的锁定部102不限位。
其中,密码锁机构2包括若干密码盘23、若干密码盘限位块24、密码盘轴22。其中,密码盘轴22设于锁壳3内。密码盘23的内圈套设与密码盘限位块24的第一端,密码盘23和密码盘限位块24相对位置固定,密码盘23上设有与数字对应的若干凹槽。密码盘限位块24上开有使密码盘轴22通过的通孔,密码盘限位块24均通过通孔与密码盘轴22相连。密码盘轴22用作密码盘限位块24的限位件,以保证密码盘限位块24和密码盘23在锁壳3内只能绕密码盘轴22转动而无法进行其他方向的移动。密码盘限位块24用作限定密码盘23的位置,密码盘限位块24和密码盘23连接后其相对位置即固定。每个密码盘限位块24上均设有缺口,锁钩推子10可滑入和滑出该缺口。
锁钩推子10上朝向锁钩18的一端设有一限位杆,锁钩推子10上开有用于容置若干密码盘23的若干容置孔16,锁钩推子10通过容置孔16套设于密码盘23,且锁钩推子10上设有相对应的若干凸起,锁钩推子10的若干凸起可插入密码盘限位块24上的缺口。锁钩18朝向锁钩推子10的一端设有与限位杆相对应的限位缺口。且锁钩18朝向锁孔的一端开有锁定缺口19,锁钩18通过锁定缺口19卡入锁定部102上的锁定槽104内以锁定锁定部102。解锁时,密码锁机构2的数字密码正确,锁钩推子10的凸起插入密码盘限位块24上的缺口,锁钩推子10下移,锁钩推子10的限位杆从锁钩18的限位缺口中移出,锁钩推子10不再对锁钩18进行限位,锁钩18移动,且锁定缺口19滑出锁定部102的锁定槽104,解除对拉头101的锁定。
本实施例的锁定/解锁机构通过设置锁壳3以及在锁壳3中的锁钩推子10、锁钩18、密码锁机构2和拉链1,并在拉链1的拉头101上设置锁定部102,锁壳3上开有让锁定部102伸入的通孔,以实现拉头101上的锁定部102滑入锁壳3上的通孔即可锁定。其中,使用密码锁以替代钥匙的功能,密码锁机构2控制锁钩推子10的位置移动,并由锁钩推子10进一步控制锁钩18是否处在锁定状态;通过将锁定的部件从拉片103移至拉头101,实现了拉动拉头101即可由锁钩18锁定的功能,相较于将拉片103扣入锁钩18进行锁紧的操作更为简洁,同时锁定部102和锁壳3上的通孔相对应,只需拉动拉链1,不易扣错。且与锁定/解锁机构发生关系的是拉头101,拉头101顶端的锁定部102滑入锁体内部进行锁定,所以,任何撞击均不会影响到拉头101,避免了在锁体外部的拉片103遭受撞击易损坏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锁定/解锁机构还包括弹簧21,弹簧21的第一端与锁钩18相连,弹簧21的第二端固定于锁壳3内。在锁钩18上设置弹簧21可给锁钩18施加弹簧力,使得在锁定状态或非锁定状态下,锁钩18均可有一定程度的位移,使得拉头101的锁定部102可在锁定状态下推开锁钩18并插入锁孔内,使拉链1锁定。当然,本实施例也不仅仅局限于弹簧21,也可以采用其他类似结构的弹性元件来对弹簧21进行替换。
弹簧21会给锁钩18一个朝向锁孔的力,使得锁钩18始终在锁定位置处,当拉头101的锁定部102推入锁孔时,锁定部102会推开锁钩18并进入锁孔内,锁钩18通过弹簧21的弹簧力卡住锁定部102,实现对拉头101的锁定。
在本实施例中,密码锁机构2还包括密码盘弹片25,密码盘弹片25上设有若干凸起,密码盘弹片25的若干凸起分别插入于密码盘23的凹槽内。密码盘弹片25的作用是维持密码盘23转动时能处于一个正确的位置,增强用的使用手感和定位准确性。密码盘弹片25的凸起卡入密码盘23的凹槽内,转动时,密码盘23的凹槽滑出密码盘弹片25,随即滑入下一个凹槽内,在弹片的弹力作用下顺利滑入。
在本实施例中,锁具还可还包括海关锁4,锁壳3上还设有海关锁孔,海关锁4的锁芯设于海关锁孔内,锁芯与锁钩推子10相连,锁芯控制锁钩推子10在锁壳3内的相对位置移动。当密码呈锁定状态,锁钩推子10将锁钩18限位,此时,使用海关钥匙转动锁芯,锁芯上的凸起顶起锁钩推子10继续往上移动,移出限位的区域,此时锁钩18的限位失效,即可打开拉头101。
在本实施例中,参看图5,锁定部102为设于拉头101的第一端的柱状凸起。锁定部102的第一端为球面,锁定部102的第二端与拉头101相连。锁定部102上设有与锁钩18相对应的锁定槽104。锁定槽104可设置于锁定部102上,也可以在锁定部102与拉头101的连接处形成凹槽作为锁定槽104。
在本实施例中,箱包拉链锁为固定在箱体上使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箱包拉链锁也可以不固定在箱体上使用,只要两个拉链1的锁定部102均定位至锁壳3内,就可完成锁定,使得箱包无法打开,这种设置方式对拉链1的锁定位置没有要求。当拉片103因为暴力因素导致损坏时,用户可以找任意的物品对拉片103进行替代,比如可以使用绳索替代均可,因为锁定的部位是拉头101,拉片103的作用仅仅是引导拉头101的滑动,避免了由于拉片103损坏导致箱包无法锁定的情况。
如需更换密码,则推动密码盘拨片26,此时,三个密码盘限位块24的咬合面滑出密码盘23,更换需要的密码,松开密码盘拨片26,三个密码盘限位块24归位到密码盘23内部,齿与密码盘23咬合,即锁定,更换完成。
实施例二
参看图7和图8,一种箱包,设置有实施例中的箱包拉链锁,该箱包拉链锁的拉链1设于箱包上,锁壳3可设置在箱体上,也可不设置在箱体上,通过设置箱包拉链锁,实现了拉动拉头101即可由锁钩18锁定的功能,相较于将拉片103扣入锁钩18进行锁紧的操作更为简洁,同时锁定部102和锁壳3上的通孔相对应,只需拉动拉链1,不易扣错。与锁具发生关系的是拉头101,拉头101顶端的锁定部102滑入锁体内部进行锁定,所以,任何撞击均不会影响到拉头101,避免了在锁体外部的拉片103如遭受撞击易损坏的问题。本锁可以固定在箱体上使用,也可以不固定在箱体上使用,只要两个拉链1的锁定部102均定位至锁壳3内,就可完成锁定,箱包无法打开,这样对拉链1的锁定位置没有要求。当拉片103因为暴力因素导致损坏时,用户可以找任意的物品对拉片103进行替代,比如可以使用绳索替代均可,因为锁定的部位是拉头101,拉片103的作用仅仅是引导拉头101的滑动。
实施例三
一种箱包拉链1,该拉链1包括拉头101和拉片103,拉片103设于拉头101上,拉头101上设有与箱包的锁相对应的锁定部102。
实施例四
一种箱包锁,箱包锁上设有锁紧部,锁紧部与箱包的拉头101的锁定部102相匹配。
实施例五
一种箱包锁具,包括拉链1和锁,拉链1的拉头101上设有锁定部102,锁上设有与锁定部102相对应的锁紧部。锁定部102可插入锁紧部进行锁紧。
实施例六
一种箱包,设置有实施例五中的箱包锁具。箱包在锁定状态下,拉头101的锁定部102插入锁的锁紧部内进行锁紧。在箱包上,锁的设置方向与拉链1的拉动方向相匹配,锁紧部设置在拉链1的拉动方向上,以便于拉链1上的锁定部102插入锁的锁紧部内并锁定。
实施例七
参看图9至图11,在本实施例中,一种箱包拉链锁,包括若干拉链1和锁,拉链1的拉头101上设有锁定部102。其中,锁上设有与锁定部102相对应的锁紧部。锁定状态下,拉头101上的锁定插入锁紧部并锁定。解锁状态下,锁解除对锁定部102的锁定,拉头101上的锁定部102可由锁紧部内拉出。通过将锁定的部件从拉片103移至拉头101,实现了拉动拉头101即可锁定的功能,相较于将拉片103扣入锁钩进行锁紧的操作更为简洁,同时锁定部102和锁相对应,只需拉动拉链1,不易扣错。
在本实施例中,锁为密码锁,密码锁进一步包括锁定/解锁机构,锁定/解锁机构进一步包括第一锁壳17、第一锁钩推子11、第一锁钩9、密码锁机构2。第一锁壳17一端的两侧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锁孔,第一锁壳17上还开设有密码锁孔,两个锁孔用于使两个拉链1的锁定部102分别插入,密码锁机构2设于密码锁孔内。第一锁钩推子11、第一锁钩9和密码锁机构2均设于第一锁壳17内。第一锁钩推子11与密码锁机构2相连,密码锁机构2控制第一锁钩推子11在第一锁壳17内的相对位置移动。第一锁钩推子11的第一端与第一锁钩9相连,用于限定第一锁钩9在第一锁壳17内的相对位置移动,第一锁钩9用于对两个插入锁孔内的拉链1的锁定部102同时进行限位。同时,第一锁壳17的内部空间会对第一锁钩9进行限位,第一锁钩9在第一锁壳17内的行进方向唯一,避免出现第一锁钩9无法对锁定部102进行锁定的情况发生。
锁定状态下,密码锁机构2控制第一锁钩推子11,通过第一锁钩推子11与第一锁钩9的相接使第一锁钩9处于锁定位置,第一锁钩9对插入第一锁壳17内的锁定部102进行限位。
解锁状态下,密码锁机构2的数字密码正确,密码锁机构2控制第一锁钩推子11移动,移动后的第一锁钩推子11与第一锁钩9不相接,使第一锁钩9处于解锁位置,第一锁钩9对插入第一锁壳17内的锁定部102不限位。
在本实施例中,密码锁机构2包括若干密码盘23、若干密码盘限位块24、密码盘轴22。其中,密码盘轴22设于第一锁壳17内。每一密码盘23的内圈与每一密码盘限位块24的第一端一一对应相连,每一密码盘23和每一密码盘限位块24相对位置固定,每一密码盘23上均设有与数字对应的若干凹槽。每一密码盘限位块24上均开有使密码盘轴22通过的通孔,每一密码盘限位块24均通过通孔与密码盘轴22相连。密码盘轴22用作每一密码盘限位块24的限位件,以保证每一密码盘限位块24和每一密码盘23在第一锁壳17内只能绕密码盘轴22转动而无法进行其他方向的移动。每一密码盘限位块24用作限定相对应的每一密码盘23的位置,每一密码盘限位块24和每一密码盘23连接后其相对位置即固定。每个密码盘限位块24上均设有缺口,该缺口用以使第一锁钩推子11滑入。
参看图12,第一锁钩推子11上朝向第一锁钩9的一端设有第一限位杆111,第一锁钩推子11上开有用于容置若干密码盘23的若干容置孔16,每个密码盘23对应穿设于每个容置孔16内,且第一锁钩推子11上设有相对应的若干凸起,第一锁钩推子11的若干凸起可插入每一密码盘限位块24上的缺口。第一锁钩9朝向第一锁钩推子11的一端设有与第一限位杆111相对应的第一限位缺口913。且第一锁钩9朝向锁孔的一端开有第一锁定缺口94,拉头101的锁定部102伸入锁孔,然后被锁孔内的第一锁钩9的第一锁定缺口94卡住。解锁时,密码锁机构2的数字密码正确,第一锁钩推子11的凸起插入每一密码盘限位块24上的缺口,第一锁钩推子11下移,第一锁钩推子11的第一限位杆111从第一锁钩9的第一限位缺口913中移出,第一锁钩推子11不再对第一锁钩9进行限位,第一锁钩9移动,且第一锁定缺口94滑出锁定部102的锁定槽104,解除对拉头101的锁定。
解锁状态下,密码锁机构2的数字密码正确,第一锁钩推子11的凸起插入密码盘限位块24上的缺口,第一锁钩推子11下移,第一限位杆111脱离第一限位缺口913,第一锁钩推子11与第一锁钩9不相接,使第一锁钩9处于解锁位置,第一锁钩9对插入第一锁壳17内的锁定部102不限位。
锁定状态下,密码锁机构2的数字密码不正确,第一锁钩推子11的凸起未插入密码盘限位块24上的缺口,第一锁钩推子11的位置限定,第一限位杆111卡接于第一限位缺口913内,使得第一限位杆111的一端与第一限位缺口913的侧壁面相接触,第一锁钩推子11限位第一锁钩9移动,第一锁钩9处于锁定状态,第一锁钩9通过第一锁定缺口94卡入锁定部102上的锁定槽104内以锁定锁定部102。
本实施例的锁定/解锁机构通过设置第一锁壳17以及在第一锁壳17中的第一锁钩推子11、第一锁钩9、密码锁机构2和拉链1,并在拉链1的拉头101上设置锁定部102,第一锁壳17上开有用于使锁定部102伸入的通孔,以实现拉头101上的锁定部102滑入第一锁壳17上的通孔即可锁定。其中,使用密码锁以实现钥匙的功能,密码锁控制第一锁钩推子11移动与否,使第一锁钩推子11进一步控制第一锁钩9是否处在锁定状态;通过将锁定的部件从拉片103移至拉头101,实现了拉动拉头101即可由第一锁钩9锁定的功能,相较于将拉片103扣入第一锁钩9进行锁紧的操作更为简洁,同时锁定部102和第一锁壳17上的通孔相对应,只需拉动拉链1,不易扣错。与锁具发生关系的是拉头101,拉头101顶端的锁定部102滑入锁体内部进行锁定,所以,任何撞击均不会影响到拉头101,避免了在锁体外部的拉片103如遭受撞击易损坏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参看图13和图14,第一锁钩9包括第一锁定块92、第二锁定块93和第一传动部91。第一传动部91安装在第一锁壳17内时,由第一锁壳17对其运动方向进行限位,使之只能在第一锁壳17内在其行进方向上进行移动。第一传动部91的第一端设有第一限位缺口913,用于与第一锁钩推子11的第一限位杆111相连;第一传动部91的第二端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斜面911和第二斜面912,以在第一传动部91第二端两侧形成两个斜台。第一锁定块92的第一端设有与第一斜面911相对应的第三斜面921,第一锁定块92的第二端设有用于锁定锁定部102的第一锁定缺口94。第一锁定块92安装在第一锁壳17内时,第一锁壳17对第一锁定块92的运动方向进行限位,使之只能在第一锁壳17内进行垂直于第一传动部91的行进方向移动。第一锁定块92与第一传动部91通过第一斜面911和第三斜面921相接,第一传动部91进行移动时,通过第一斜面911和第三斜面921内的配合,使得第一锁定块92被抬升或下降。第二锁定块93的第一端设有与第二斜面912相对应的第四斜面,第二锁定块93的第二端设有用于锁定锁定部102的第一锁定缺口94。第二锁定块92安装在第一锁壳17内时,第一锁壳17对第二锁定块93的运动方向进行限位,使之只能在第一锁壳17内进行垂直于第一传动部91的行进方向移动,第二锁定块93与第一传动部91通过第二斜面912和第四斜面相接,第一传动部91进行移动时,通过第二斜面912和第四斜面内的配合,使得第二锁定块93被抬升或下降。通过第一锁定块92、第二锁定块93与第一传动部91之间的垂直设置,将第一传动部91的横向移动转换为第一锁定块92、第二锁定块93的上下移动,使得第一锁定块92、第二锁定块93可对锁定部102进行锁定。
在本实施例中,锁定/解锁机构还包括弹簧21。弹簧21的第一端与第一传动部91相连,弹簧21的第二端固定于第一锁壳17内。使得在锁定状态或非锁定状态下,第一传动部91均可有一定程度的位移,使得拉头101的锁定部102可在锁定状态下推开相对应的锁定块并插入锁孔内,使拉链1锁定。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弹簧21也可以是其他类似结构的弹性元件,在此不作更多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密码锁机构2还包括密码盘弹片25,密码盘弹片25上设有若干凸起,密码盘弹片25的若干凸起分别设于若干密码盘23的凹槽内。密码盘弹片25的作用是维持密码盘23转动时能处于一个正确的位置,增强用的使用手感和定位准确性。密码盘弹片25的凸起卡入密码盘23的凹槽内,转动时,密码盘23的凹槽滑出密码盘弹片25,随即滑入下一个凹槽内,在弹片的弹力作用下顺利滑入。
在本实施例中,锁定部102为设于拉头101的第一端的柱状凸起。锁定部102的第一端为球面,锁定部102的第二端与拉头101相连。锁定部102上设有与第一锁钩9相对应的锁定槽104。
在本实施例中,箱包拉链锁为固定在箱体上使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箱包拉链锁也可以不固定在箱体上使用,只要两个拉链1的锁定部102均定位至第一锁壳17内,就可完成锁定,箱包无法打开,这样对拉链1的锁定位置没有要求。当拉片103因为暴力因素导致损坏时,用户可以找任意的物品对拉片103进行替代,比如可以使用绳索替代均可,因为锁定的部位是拉头101,拉片103的作用仅仅是引导拉头101的滑动。
如需更换密码,则推动密码盘拨片26,此时,三个密码盘限位块24的咬合面滑出密码盘23,更换需要的密码,松开密码盘拨片26,三个密码盘限位块24归位到密码盘23内部,齿与密码盘23咬合,即锁定,更换完成。
实施例八
参看图9至图11,在本实施例中,一种箱包,设置有实施例七中的箱包拉链锁。在锁定状态下,拉头101的锁定部102插入锁的锁紧部内。通过将锁定的部件从拉片103移至拉头101,实现了拉动拉头101即可锁定的功能,相较于将拉片103扣入第一锁钩9进行锁紧的操作更为简洁,同时锁定部102和锁相对应,只需拉动拉链1,不易扣错。与锁具发生关系的是拉头101,拉头101顶端的锁定部102滑入锁体内部进行锁定,所以,任何撞击均不会影响到拉头101,避免了在锁体外部的拉片103如遭受撞击易损坏的问题。本锁可以固定在箱体上使用,也可以不固定在箱体上使用,只要两个拉链1的锁定部102均定位至第一锁壳17内,就可完成锁定,箱包无法打开,这样对拉链1的锁定位置没有要求。当拉片103因为暴力因素导致损坏时,用户可以找任意的物品对拉片103进行替代,比如可以使用绳索替代均可,因为锁定的部位是拉头101,拉片103的作用仅仅是引导拉头101的滑动,避免了由于拉片103损坏导致箱包无法锁定的情况。
实施例九
参看图15、图16和图17,在本实施例中,一种箱包拉链锁,包括若干拉链1和锁,拉链1的拉头101的第一端上设有锁定部102。其中,锁为双头锁体,双头锁体的两端设有与锁定部102相对应的第一锁紧部5和第二锁紧部6。锁定状态下,若干拉头101上的锁定部102分别插入第一锁紧部5和第二锁紧部6并锁定。解锁状态下,双头锁体解除锁定,若干拉头101上的锁定部102分别由第一锁紧部5和第二锁紧部6内拉出。通过将锁定的部件从拉片103移至拉头101,实现了拉动拉头101即可锁定的功能,相较于将拉片103扣入锁钩18进行锁紧的操作更为简洁,同时锁定部102和锁相对应,只需拉动拉链1,不易扣错。
在本实施例中,双头锁体进一步包括锁定/解锁机构,锁定/解锁机构进一步包括第二锁壳12、第二锁钩推子13、第二锁钩14、第三锁钩15、密码锁机构2。其中,第二锁壳12两端均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锁孔,第二锁壳12上还开设有密码锁孔,四个锁孔均用于使拉链1的锁定部102插入并锁定,密码锁机构2设于密码锁孔内。第二锁钩推子13、第二锁钩14、第三锁钩15和密码锁机构2均设于第二锁壳12内。第二锁钩推子13与密码锁机构2相连,密码锁机构2控制第二锁钩推子13在第二锁壳12内的相对位置移动。第二锁钩推子13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锁钩14和第三锁钩15相连,用于限定第二锁钩14和第三锁钩15在第二锁壳12内的相对位置移动,第二锁钩14和第三锁钩15分别用于对第二锁壳12两侧插入锁孔内的拉链1进行限位。同时,第二锁壳12的内部空间会对第二锁钩14和第三锁钩15进行限位,使得第二锁钩14和第三锁钩15在第二锁壳12内的行进方向唯一,避免出现第二锁钩14和第三锁钩15无法对锁定部102进行锁定的情况发生。
锁定状态下,密码锁机构2控制第二锁钩推子13移动,通过第二锁钩推子13与第二锁钩14和第三锁钩15的相接使第二锁钩14和第三锁钩15处于锁定位置。此时,第二锁钩14和第三锁钩15对分别插入第二锁壳12两侧锁孔的锁定部102进行限位。
解锁状态下,密码锁机构2的数字密码正确,密码锁机构2控制第二锁钩推子13移动,移动后的第二锁钩推子13与第二锁钩14和第三锁钩15不相接,使第二锁钩14和第三锁钩15处于解锁位置,第二锁钩14和第三锁钩15对插入第二锁壳12两侧的锁定部102不限位。
在本实施例中,密码锁机构2包括若干密码盘23、若干密码盘限位块24、密码盘轴22。其中,密码盘轴22设于第二锁壳12内。每一密码盘23的内圈与每一密码盘限位块24的第一端一一对应相连,每一密码盘23和每一密码盘限位块24相对位置固定,每一密码盘23上均设有与数字对应的若干凹槽。每一密码盘限位块24上均开有使密码盘轴22通过的通孔,每一密码盘限位块24均通过通孔与密码盘轴22相连。密码盘轴22用作每一密码盘限位块24的限位件,以保证每一密码盘限位块24和每一密码盘23在第二锁壳12内只能绕密码盘轴22转动而无法进行其他方向的移动。每一密码盘限位块24用作限定相对应的每一密码盘23的位置,每一密码盘限位块24和每一密码盘23连接后其相对位置即固定。每个密码盘限位块24上均设有缺口,该缺口用以使第二锁钩推子13滑入。
在本实施例中,参看图18,第二锁钩推子13的第一端设有第二限位杆131,第二锁钩推子13的第二端设有第三限位杆132。第二锁钩推子13上开有用于容置若干密码盘23的若干容置孔16,每个密码盘23对应穿设于每个容置孔16内,且第二锁钩推子13上设有相对应的若干凸起,第二锁钩推子13的若干凸起可插入密码盘限位块24上的缺口。
第二锁钩14的第一端开有第二锁定缺口144,拉头101的锁定部102伸入锁孔,然后被锁孔内的第二锁钩14的第二锁定缺口144卡住。第二锁钩14的第二端设有与第二限位杆131相对应的第二限位缺口1413。
第三锁钩15的第一端开有第三锁定缺口154,拉头101的锁定部102伸入锁孔,然后被锁孔内的第三锁钩15的第三锁定缺口154卡住。第三锁钩15的第二端设有与第三限位杆132相对应的第三限位缺口1513。该第二锁定缺口144和第三锁定缺口154可为圆形或方形缺口,仅需满足缺口形成的两侧臂可以卡住锁定部102并限位即可。
解锁状态下,密码锁机构2的数字密码正确,第二锁钩推子13的凸起插入密码盘限位块24上的缺口,第二锁钩推子13下移,第二限位杆131、第三限位杆132分别脱离第二限位缺口1413、第三限位缺口1513,第二锁钩推子13与第二锁钩14、第三锁钩15不相接,使第二锁钩14、第三锁钩15处于解锁位置,第二锁钩14、第三锁钩15对分别插入第二锁壳12内的锁定部102不限位。
锁定状态下,密码锁机构2的数字密码不正确,第二锁钩推子13的凸起未插入密码盘限位块24上的缺口,第二锁钩推子13的位置限定,第二限位杆131和第三限位杆132分别卡接于第二限位缺口1413和第三限位缺口1513内,使得第二限位杆131和第三限位杆132分别与第二锁钩14和第三锁钩15的侧壁面相接触,第二锁钩推子13限位第二锁钩14、第三锁钩15移动,第二锁钩14、第三锁钩15处于锁定状态,第二锁钩14、第三锁钩15通过锁定缺口卡入锁定部102上的锁定槽104内以锁定锁定部102。
本实施例的锁定/解锁机构通过设置第二锁壳12以及在第二锁壳12中的第二锁钩推子13、第二锁钩14、第三锁钩15、密码锁机构2,并在拉链1的拉头101上设置锁定部102,第二锁壳12上开有让锁定部102伸入的通孔,以实现拉头101上的锁定部102滑入第二锁壳12上的通孔即可锁定。其中,使用密码锁以实现钥匙的功能,密码锁控制第二锁钩推子13移动与否,使第二锁钩推子13进一步控制第二锁钩14和第三锁钩15是否处在锁定状态;通过将锁定的部件从拉片103移至拉头101,实现了拉动拉头101即可由锁钩18锁定的功能,相较于将拉片103扣入锁钩18进行锁紧的操作更为简洁,同时锁定部102和第二锁壳12上的通孔相对应,只需拉动拉链1,不易扣错。与锁具发生关系的是拉头101,拉头101顶端的锁定部102滑入锁体内部进行锁定,所以,任何撞击均不会影响到拉头101,避免了在锁体外部的拉片103如遭受撞击易损坏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参看图19和图20,第二锁钩14包括第三锁定块142、第四锁定块143和第二传动部141。第二传动部141安装在第二锁壳12内时,由第二锁壳12对其运动方向进行限位,使之只能在第二锁壳12内在其行进方向上进行移动。第二传动部141的第一端设有第二限位缺口1413,用于与第二锁钩推子13的第二限位杆131相连;第二传动部141第二端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五斜面1411和第六斜面1412,以在第二传动部141第二端两侧形成两个斜台。第三锁定块142的第一端设有与第五斜面1411相对应的第七斜面1421,第三锁定块142的第二端设有用于锁定锁定部102的第二锁定缺口144。第三锁定块142安装在第二锁壳12内时,第二锁壳12对第三锁定块142的运动方向进行限位,使之只能在第二锁壳12内进行垂直于第二传动部141的行进方向移动。第三锁定块142与第二传动部141通过第五斜面1411和第七斜面1421相接,第二传动部141进行移动时,通过第五斜面1411和第七斜面1421内的配合,使得第三锁定块142被抬升或下降。第四锁定块143的第一端设有与第六斜面1412相对应的第八斜面1431,第四锁定块143的第二端设有用于锁定锁定部102的第二锁定缺口144。第四锁定块14392安装在第二锁壳12内时,第二锁壳12对第四锁定块143的运动方向进行限位,使之只能在第二锁壳12内进行垂直于第二传动部141的行进方向移动,第四锁定块143与第二传动部141通过第六斜面1412和第八斜面1431相接,第二传动部141进行移动时,通过第六斜面1412和第八斜面1431内的配合,使得第四锁定块143被抬升或下降。通过第三锁定块142、第四锁定块143与第二传动部141之间的垂直设置,将第二传动部141的横向移动转换为第三锁定块142、第四锁定块143的上下移动,使得第三锁定块142、第四锁定块143可对锁定部102进行锁定。
第三锁钩15包括第五锁定块152、第六锁定块153和第三传动部151。第三传动部151安装在第二锁壳12内时,由第二锁壳12对其运动方向进行限位,使之只能在第二锁壳12内在其行进方向上进行移动。第三传动部151的第一端设有第三限位缺口1513,用于与第二锁钩推子13的第三限位杆132相连;第三传动部151第二端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九斜面1511和第十斜面1512,以在第三传动部151的第二端两侧形成两个斜台。第五锁定块152的第一端设有与第九斜面1511相对应的第十一斜面1521,第五锁定块152的第二端设有用于锁定锁定部102的第三锁定缺口154。第五锁定块152安装在第二锁壳12内时,第二锁壳12对第五锁定块152的运动方向进行限位,使之只能在第二锁壳12内进行垂直于第三传动部151的行进方向移动。第五锁定块152与第三传动部151通过第九斜面1511和第十一斜面1521相接,第三传动部151进行移动时,通过第九斜面1511和第十一斜面1521内的配合,使得第五锁定块152被抬升或下降。第六锁定块153的第一端设有与第十斜面1512相对应的第十二斜面1531,第六锁定块153的第二端设有用于锁定锁定部102的第三锁定缺口154。第六锁定块153安装在第二锁壳12内时,第二锁壳12对第六锁定块153的运动方向进行限位,使之只能在第二锁壳12内进行垂直于第三传动部151的行进方向移动,第六锁定块153与第三传动部151通过第十斜面1512和第十二斜面1531相接,第三传动部151进行移动时,通过第十斜面1512和第十二斜面1531内的配合,使得第六锁定块153被抬升或下降。通过第五锁定块152、第六锁定块153与第三传动部151之间的垂直设置,将第三传动部151的横向移动转换为第五锁定块152、第六锁定块153的上下移动,使得第五锁定块152、第六锁定块153可对锁定部102进行锁定。
在本实施例中,锁定/解锁机构还包括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第一弹簧的第一端与第二传动部141相连,第一弹簧的第二端固定于第二锁壳12内。第二弹簧的第一端与第三传动部151相连,第二弹簧的第二端固定于第二锁壳12内。使得在锁定状态或非锁定状态下,第二传动部141和第三传动部151均可有一定程度的位移,使得拉头101的锁定部102可在锁定状态下推开相对应的锁定块并插入锁孔内,使拉链1锁定。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弹簧也可以是其他类似结构的弹性元件,在此不作更多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密码锁机构2还包括密码盘弹片25,密码盘弹片25上设有若干凸起,密码盘弹片25的若干凸起分别插入于密码盘23的凹槽内。密码盘弹片25的作用是维持密码盘23转动时能处于一个正确的位置,增强用的使用手感和定位准确性。密码盘弹片25的凸起卡入密码盘23的凹槽内,转动时,密码盘23的凹槽滑出密码盘弹片25,随即滑入下一个凹槽内,在弹片的弹力作用下顺利滑入。
在本实施例中,锁定部102为设于拉头101的第一端的柱状凸起。锁定部102的第一端为球面,锁定部102的第二端与拉头101相连。锁定部102上设有与锁钩18相对应的锁定槽104。
在本实施例中,箱包拉链锁为固定在箱体上使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箱包拉链锁也可以不固定在箱体上使用,只要两个拉链1的锁定部102均定位至第二锁壳12内,就可完成锁定,箱包无法打开,这样对拉链1的锁定位置没有要求。当拉片103因为暴力因素导致损坏时,用户可以找任意的物品对拉片103进行替代,比如可以使用绳索替代均可,因为锁定的部位是拉头101,拉片103的作用仅仅是引导拉头101的滑动。
如需更换密码,则推动密码盘拨片26,此时,三个密码盘限位块24的咬合面滑出密码盘23,更换需要的密码,松开密码盘拨片26,三个密码盘限位块24归位到密码盘23内部,齿与密码盘23咬合,即锁定,更换完成。
实施例十
参看图21和图22,一种箱包,设置有实施例九中任意一项的箱包拉链锁。还包括第一箱体、第二箱体和中间箱体。若干拉链1为第一拉链7和第二拉链8。第一箱体和中间箱体的第一侧通过第一拉链7连接,第一拉链7包括第一拉头71和第二拉头72。第二箱体和中间箱体的第二侧通过第二拉链8连接,第二拉链8包括第三拉头81和第四拉头82。双头锁体设于中间箱体上。第一拉头71和第二拉头72与第一锁紧部5相对应。第三拉头81和第四拉头82与第二锁紧部6相对应。
通过将锁定的部件从拉片103移至拉头101,实现了拉动拉头101即可锁定的功能,相较于将拉片103扣入锁钩18进行锁紧的操作更为简洁,同时锁定部102和锁相对应,只需拉动拉链1,不易扣错。与锁具发生关系的是拉头101,拉头101顶端的锁定部102滑入锁体内部进行锁定,所以,任何撞击均不会影响到拉头101,避免了在锁体外部的拉片103如遭受撞击易损坏的问题。该箱包锁具可以固定在箱体上使用,也可以不固定在箱体上使用,只要两个拉链1的锁定部102均定位至第二锁壳12内,就可完成锁定,箱包无法打开,这样对拉链1的锁定位置没有要求。当拉片103因为暴力因素导致损坏时,用户可以找任意的物品对拉片103进行替代,比如可以使用绳索替代均可,因为锁定的部位是拉头101,拉片103的作用仅仅是引导拉头101的滑动,避免了由于拉片103损坏导致箱包无法锁定的情况。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即使对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变化,倘若这些变化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仍落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6)

1.一种箱包拉链锁,其特征在于,包括锁具和拉链;其中,
所述拉链包括拉头和拉片,所述拉片设于所述拉头上,所述拉头的第一端设有与所述锁具相对应的锁定部;
锁定状态下,所述拉头上的所述锁定部插入所述锁具内并锁定;
解锁状态下,所述锁具解除锁定,所述拉头上的所述锁定部可由所述锁具内拉出;
所述锁具为密码锁,所述密码锁进一步包括锁定/解锁机构,所述锁定/解锁机构进一步包括锁壳、锁钩推子、两个锁钩部、密码锁机构;其中,
所述锁壳上设有与所述锁钩部相对应的锁孔和密码锁孔,所述锁孔用于使所述拉链的所述锁定部插入,所述密码锁机构设于所述密码锁孔内;
所述锁钩推子、所述锁钩部和所述密码锁机构均设于所述锁壳内;
所述锁钩推子与所述密码锁机构相连,所述密码锁机构控制所述锁钩推子在所述锁壳内的相对位置移动;
所述锁钩推子与每一所述锁钩部相连,用于限定每一所述锁钩部在所述锁壳内的相对位置移动,每一所述锁钩部分别用于对插入所述锁孔的所述锁定部进行限位;
锁定状态下,所述密码锁机构控制所述锁钩推子,通过所述锁钩推子与每一所述锁钩部的相接使所述锁钩处于锁定位置,每一所述锁钩部分别对插入所述锁壳内的所述锁定部进行限位;
解锁状态下,所述密码锁机构的数字密码正确,所述密码锁机构控制所述锁钩推子移动,移动后的所述锁钩推子与每一所述锁钩部不相接,使每一所述锁钩部处于解锁位置,每一所述锁钩部对插入所述锁壳内的所述锁定部不限位;
所述锁钩推子的两端相对设置有所述锁钩部;
所述锁钩部包括锁钩,所述锁钩朝向所述锁钩推子的一端设有限位缺口,所述锁钩推子朝向所述限位缺口的一端设有与所述限位缺口相对应的限位杆;锁定状态下,所述限位杆卡接于所述限位缺口内,所述锁钩推子限位所述锁钩移动;
所述锁钩朝向所述锁孔的一端开有锁定缺口,所述锁钩通过所述锁定缺口卡入所述锁定部以锁定所述拉头;
所述锁钩包括第一锁定块、第二锁定块和第一传动部;
所述第一传动部的第一端上设有所述限位缺口,所述第一传动部第二端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锁定块的第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斜面相对应的第三斜面,所述第一锁定块的第二端上设有用于锁定所述锁定部的所述锁定缺口,所述第一锁定块与所述第一传动部通过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三斜面相接;所述第二锁定块的第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二斜面相对应的第四斜面,所述第二锁定块的第二端设有用于锁定所述锁定部的所述锁定缺口,所述第二锁定块与所述第一传动部通过所述第二斜面和所述第四斜面相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包拉链锁,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码锁机构包括若干密码盘、若干密码盘限位块、密码盘轴,其中,所述密码盘轴设于所述锁壳内;每一所述若干密码盘的内圈与每一所述若干密码盘限位块的第一端一一对应相连,每一所述若干密码盘和每一所述若干密码盘限位块相对位置固定,每一所述若干密码盘上设有与数字对应的若干凹槽;每一所述若干密码盘限位块上开有使所述密码盘轴通过的通孔,每个所述若干密码盘限位块分别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密码盘轴相连;每一所述若干密码盘限位块上设有缺口;
所述锁钩推子上开有用于对应容置所述若干密码盘的若干容置孔,每个所述若干密码盘对应穿设于每个所述若干容置孔内,且所述锁钩推子上设有相对应的若干凸起,所述锁钩推子的每个所述若干凸起可对应插入每个所述若干密码盘限位块上的缺口;
解锁状态下,所述密码锁机构的数字密码正确,所述锁钩推子的凸起插入所述密码盘限位块上的缺口,所述锁钩推子下移。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包拉链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钩部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的第一端与所述锁钩相连,所述弹簧的第二端固定于所述锁壳内,所述弹簧用于对所述锁钩提供锁定所述锁定部的锁紧力。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包拉链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海关锁,所述锁壳上还设有海关锁孔,所述海关锁的锁芯设于所述海关锁孔内,所述锁芯与所述锁钩推子相连,所述锁芯控制所述锁钩推子在所述锁壳内的相对位置移动。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包拉链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部为设于所述拉头的第一端的柱状凸起;所述锁定部的第一端为球面,所述锁定部的第二端与所述拉头相连;所述锁定部上设有与所述锁钩部相对应的锁定槽。
6.一种箱包,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箱包拉链锁;所述箱包拉链锁设于所述箱包上,通过将所述拉头上的所述锁定部插入所述锁具内并锁定以对所述箱包进行锁定。
CN201922330641.4U 2019-04-10 2019-12-23 一种箱包拉链锁及箱包 Active CN2121768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30641.4U CN212176853U (zh) 2019-12-23 2019-12-23 一种箱包拉链锁及箱包
US16/834,619 US11452345B2 (en) 2019-04-10 2020-03-30 Luggage zipper lock and luggag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30641.4U CN212176853U (zh) 2019-12-23 2019-12-23 一种箱包拉链锁及箱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76853U true CN212176853U (zh) 2020-12-18

Family

ID=73762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30641.4U Active CN212176853U (zh) 2019-04-10 2019-12-23 一种箱包拉链锁及箱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768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526317B2 (ja) 磁石カ―ド錠
US3979931A (en) Padlock with double shackle lock
US4936894A (en) Pushbutton lock
WO2020207052A1 (zh) 一种箱包拉链锁及箱包
CN112211507A (zh) 一种磁扣锁
US11452345B2 (en) Luggage zipper lock and luggage
EP0365830B1 (en) Dial lock assembly
US20030205069A1 (en) Combination lock
KR0137464B1 (ko) 피봇된 단일 새클 조립체를 갖춘 자물통
KR930008622B1 (ko) 잠금가능한 슬라이더
CN212176853U (zh) 一种箱包拉链锁及箱包
JP5496539B2 (ja) ジッパー錠
CN210118014U (zh) 一种箱包拉链锁、箱包拉链、箱包锁、箱包锁具及箱包
CN108979359B (zh) 一种箱包拉链密码锁
CN109854099A (zh) 一种箱包拉链锁、箱包拉链、箱包锁、箱包锁具及箱包
CN110984722A (zh) 一种箱包拉链锁及箱包
CN103375072B (zh) 拉链锁
CN109826507B (zh) 一种双用锁
CN214740606U (zh) 箱包密码锁
CN110528972B (zh) 一种磁吸辅助闭锁的挂锁
CN210598478U (zh) 一种扣锁
JP2015086561A (ja) 両面ファスナーロック
CN210342992U (zh) 一种箱包锁及箱包
CN215803888U (zh) 一种用于转盘的改进更换结构的密码挂锁
JP3102032U (ja) ダブルロッキングディバイス及びラッチロック構造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