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67023U - 一种垃圾焚烧尾气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垃圾焚烧尾气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67023U
CN212167023U CN202020142352.1U CN202020142352U CN212167023U CN 212167023 U CN212167023 U CN 212167023U CN 202020142352 U CN202020142352 U CN 202020142352U CN 212167023 U CN212167023 U CN 2121670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
water filtering
tail gas
dust removal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4235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仕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Huangpu Air Conditioning Purif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Huangpu Air Conditioning Purif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Huangpu Air Conditioning Purif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Huangpu Air Conditioning Purif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4235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670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670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6702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垃圾焚烧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外接管路、除尘部、第一进气管路和滤水部,滤水部左侧上方设置有进水口,所述滤水部右侧下方设置有出水口,所述第一进气管路右端深入到滤水部内部的溶液中;所述滤水部上端设置有第二进气管路,所述第二进气管路右端与净化部连通,通过净化部后与排气塔连接,所述排气塔采用锥形高层的烟囱。本实用新型通过滤水部,内部填充有碳酸钙溶液,进一步去除尾气中的灰尘以及部分酸性气体,减少酸性气体对于空气的污染,所述第一进气管路右端深入到滤水部内部的溶液中,将经过过滤处理的尾气通入到滤水部的溶液中,通过净化部后与排气塔连接,所述排气塔采用锥形高层的烟囱。

Description

一种垃圾焚烧尾气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尾气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垃圾焚烧尾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垃圾焚烧即通过适当的热分解、燃烧、熔融等反应,使垃圾经过高温下的氧化进行减容,成为残渣或者熔融固体物质的过程。垃圾焚烧是一种较古老的传统的处理垃圾的方法,由于垃圾用焚烧法处理后,减量化效果显著,节省用地,还可消灭各种病原体,将有毒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故垃圾焚烧法已成为城市垃圾处理的主要方法之一。
但是,对于农村的局部小范围的垃圾焚烧装置未设置有尾气处理装置,容易造成空气污染,适用于农村的小型化垃圾焚烧处理尾气处理,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垃圾焚烧尾气处理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焚烧尾气处理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垃圾焚烧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外接管路、除尘部、第一进气管路和滤水部,所述外接管路与外部焚烧尾气发生装置相连,所述外接管路与除尘部连通,将尾气通过外接管路引入到除尘部中,所述除尘部用于将尾气中的粉尘进行初步去除,避免过多粉尘堵塞后续处理设备,造成处理效果低下;所述除尘部右端设置有第一进气管路,所述第一进气管路右端连接有滤水部,所述滤水部为密封容器,内部填充有碳酸钙溶液,进一步去除尾气中的灰尘以及部分酸性气体,减少酸性气体对于空气的污染,滤水部左侧上方设置有进水口,用于进液,所述滤水部右侧下方设置有出水口,用于排液,通过进水口和出水口完成对于滤水部内液体的控制,所述第一进气管路右端深入到滤水部内部的溶液中,将经过过滤处理的尾气通入到滤水部的溶液中;
所述滤水部上端设置有第二进气管路,所述第二进气管路右端与净化部连通,经过滤水部去酸化处理后进入到净化部中,通过净化部对进入的气体进行进一步的净化处理,提升排放尾气的质量,通过净化部后与排气塔连接,所述排气塔采用锥形高层的烟囱。
优选的,所述除尘部包括有除尘舱、除尘底座、排渣口、排气出口、支撑柱、支撑横杆、密封垫圈、出气口和滤网,所述除尘舱为不锈钢密封圆筒结构,所述除尘舱底部设置有除尘底座,通过除尘底座固定安装在地面上方,所述除尘舱内部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左端设置有密封垫圈,通过密封垫圈的设置,便于与外部进行对接,所述支撑柱外侧设置有出气口,通过出气口将尾气进入到除尘舱内部,所述支撑柱外侧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采用不锈钢滤网,自左往右网眼大小由大变小,通过多组对废气进行分级的过滤,提升过滤效率的同时提升过滤废气的质量,所述支撑柱右端设置有排气出口,废气通过出气口进入,经过多级滤网的过滤后通过排气出口排出,结构简单可靠,高效环保。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外侧等距离设置有支撑横杆,所述支撑横杆用于结构支撑。
优选的,所述除尘舱底部设置有排渣口,用于将过滤后粉尘排出。
优选的,所述净化部左侧设置有过滤舱,所述过滤舱内为过滤PP棉,对进入的空气进行精滤,所述净化部中部设置有净化舱,所述净化舱内部设置有化学剂,通过化学药剂将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反应,所述净化部内右侧设置有吸附舱,所述吸附舱内部填充有活性炭,通过活性炭对废气进行吸附处理,进一步提升处理的质量。
优选的,所述排气塔内部设置有挡板,挡板的若干组纵横分布的挡板,可以延缓废气排出的速度,避免污染排放过于集中,另外通过排气塔将废气高空,减少对于地面的空气污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所述第一进气管路右端连接有滤水部,所述滤水部为密封容器,内部填充有碳酸钙溶液,进一步去除尾气中的灰尘以及部分酸性气体,减少酸性气体对于空气的污染,滤水部左侧上方设置有进水口,用于进液,所述滤水部右侧下方设置有出水口,用于排液,通过进水口和出水口完成对于滤水部内液体的控制,所述第一进气管路右端深入到滤水部内部的溶液中,将经过过滤处理的尾气通入到滤水部的溶液中,经过滤水部去酸化处理后进入到净化部中,通过净化部对进入的气体进行进一步的净化处理,提升排放尾气的质量,通过净化部后与排气塔连接,所述排气塔采用锥形高层的烟囱。
2、废气通过出气口进入,经过多级滤网的过滤后通过排气出口排出,所述除尘舱底部设置有排渣口,用于将过滤后粉尘排出,结构简单可靠,高效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垃圾焚烧尾气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垃圾焚烧尾气处理装置中除尘部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垃圾焚烧尾气处理装置中除尘舱的俯视结构图。
图中:1、外接管路;2、除尘部;21、除尘舱;22、除尘底座;23、排渣口;24、排气出口;25、支撑柱;26、支撑横杆;27、密封垫圈;28、出气口;29、滤网;3、第一进气管路;4、滤水部;5、进水口;6、出水口;7、第二进气管路;8、净化部;9、过滤舱;10、净化舱;11、吸附舱;12、排气塔;13、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参照图1所示,一种垃圾焚烧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外接管路1、除尘部2、第一进气管路3和滤水部4,所述外接管路1与外部焚烧尾气发生装置相连,所述外接管路1与除尘部2连通,将尾气通过外接管路1引入到除尘部2中,所述除尘部2用于将尾气中的粉尘进行初步去除,避免过多粉尘堵塞后续处理设备,造成处理效果低下;所述除尘部2右端设置有第一进气管路3,所述第一进气管路3右端连接有滤水部4,所述滤水部4为密封容器,内部填充有碳酸钙溶液,进一步去除尾气中的灰尘以及部分酸性气体,减少酸性气体对于空气的污染,滤水部4左侧上方设置有进水口5,用于进液,所述滤水部4右侧下方设置有出水口6,用于排液,通过进水口5和出水口6完成对于滤水部4内液体的控制,所述第一进气管路3右端深入到滤水部4内部的溶液中,将经过过滤处理的尾气通入到滤水部4的溶液中;
所述滤水部4上端设置有第二进气管路7,所述第二进气管路7右端与净化部8连通,经过滤水部4去酸化处理后进入到净化部8中,所述净化部8左侧设置有过滤舱9,所述过滤舱9内为过滤PP棉,对进入的空气进行精滤,所述净化部8中部设置有净化舱10,所述净化舱10内部设置有化学剂,通过化学药剂将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反应,所述净化部8内右侧设置有吸附舱11,所述吸附舱11内部填充有活性炭,通过活性炭对废气进行吸附处理,进一步提升处理的质量,通过净化部8对进入的气体进行进一步的净化处理,提升排放尾气的质量,通过净化部8后与排气塔12连接,所述排气塔12采用锥形高层的烟囱,所述排气塔12内部设置有挡板13,挡板13的若干组纵横分布的挡板,可以延缓废气排出的速度,避免污染排放过于集中,另外通过排气塔12将废气高空,减少对于地面的空气污染;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除尘部2包括有除尘舱21、除尘底座22、排渣口23、排气出口24、支撑柱25、支撑横杆26、密封垫圈27、出气口28和滤网29,所述除尘舱21为不锈钢密封圆筒结构,所述除尘舱21底部设置有除尘底座22,通过除尘底座22固定安装在地面上方,所述除尘舱21内部设置有支撑柱25,所述支撑柱25左端设置有密封垫圈27,通过密封垫圈27的设置,便于与外部进行对接,所述支撑柱25外侧设置有出气口28,通过出气口28将尾气进入到除尘舱21内部,所述支撑柱25外侧等距离设置有支撑横杆26,所述支撑横杆26用于结构支撑,所述支撑柱25外侧设置有滤网29,所述滤网29采用不锈钢滤网,自左往右网眼大小由大变小,通过多组19对废气进行分级的过滤,提升过滤效率的同时提升过滤废气的质量,所述支撑柱25右端设置有排气出口24,废气通过出气口28进入,经过多级滤网29的过滤后通过排气出口24排出,所述除尘舱21底部设置有排渣口23,用于将过滤后粉尘排出,结构简单可靠,高效环保。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垃圾焚烧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外接管路(1)、除尘部(2)、第一进气管路(3)和滤水部(4),所述外接管路(1)与除尘部(2)连通,所述除尘部(2)右端设置有第一进气管路(3),所述第一进气管路(3)右端连接有滤水部(4),所述滤水部(4)为密封容器,其特征在于:滤水部(4)左侧上方设置有进水口(5),所述滤水部(4)右侧下方设置有出水口(6),所述第一进气管路(3)右端深入到滤水部(4)内部的溶液中;
所述滤水部(4)上端设置有第二进气管路(7),所述第二进气管路(7)右端与净化部(8)连通,通过净化部(8)后与排气塔(12)连接,所述排气塔(12)采用锥形高层的烟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部(2)包括有除尘舱(21)、除尘底座(22)、排渣口(23)、排气出口(24)、支撑柱(25)、支撑横杆(26)、密封垫圈(27)、出气口(28)和滤网(29),所述除尘舱(21)为不锈钢密封圆筒结构,所述除尘舱(21)底部设置有除尘底座(22),所述除尘舱(21)内部设置有支撑柱(25),所述支撑柱(25)左端设置有密封垫圈(27),所述支撑柱(25)外侧设置有出气口(28),所述支撑柱(25)外侧设置有滤网(29),所述滤网(29)采用不锈钢滤网,所述支撑柱(25)右端设置有排气出口(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25)外侧等距离设置有支撑横杆(2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舱(21)底部设置有排渣口(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部(8)左侧设置有过滤舱(9),所述过滤舱(9)内为过滤PP棉,所述净化部(8)中部设置有净化舱(10),所述净化舱(10)内部设置有化学剂,所述净化部(8)内右侧设置有吸附舱(11),所述吸附舱(11)内部填充有活性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塔(12)内部设置有挡板(13),挡板(13)的若干组纵横分布的挡板。
CN202020142352.1U 2020-01-22 2020-01-22 一种垃圾焚烧尾气处理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1670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42352.1U CN212167023U (zh) 2020-01-22 2020-01-22 一种垃圾焚烧尾气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42352.1U CN212167023U (zh) 2020-01-22 2020-01-22 一种垃圾焚烧尾气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67023U true CN212167023U (zh) 2020-12-18

Family

ID=737725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42352.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167023U (zh) 2020-01-22 2020-01-22 一种垃圾焚烧尾气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670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23759Y (zh) 再生胶生产废气处理设备
CN209809903U (zh) 工业废弃物烟气净化装置
CN212167023U (zh) 一种垃圾焚烧尾气处理装置
CN112121549A (zh) 一种voc废气污染治理系统
CN106693600A (zh) 一种利用新型能源的工业废气处理装置
CN216024085U (zh) 一种有机废气无害化处理装置
CN216868524U (zh) 一种带有空气过滤结构的催化燃烧烟气排放装置
CN215742870U (zh) 一种尾气处理装置
CN212523605U (zh) 一种注入式低温等离子体一体化废气处理设备
CN211119428U (zh) 一种锅炉炉渣的外排出渣系统
CN208493655U (zh) 一种高效尾气处理装置
CN207708821U (zh) 一种voc气体处理装置
CN217247840U (zh) 一种废烟净化设备
CN220609571U (zh) 一种废气收集与处理装置
CN214809530U (zh) 一种除尘设备
CN201510821U (zh) 循环两级吸收塔及灰渣水分离器尾气综合处理系统
CN212701005U (zh) 一种烟气再循环用布袋除尘器
CN215692815U (zh) 一种环保型的用于工业硅生产的废气处理结构
CN216604603U (zh) 一种矿业冶炼车间废气统一循环处理装置
CN212790474U (zh) 垃圾焚烧发电厂尾气处理系统
CN215610280U (zh) 一种生物聚能舱烟尘净化系统
CN218011922U (zh) 一种防止二噁英再生的危险废物焚烧系统用急冷装置
CN211987995U (zh) 一种除尘、除氟、除硫、除硝一体化装备
CN220633623U (zh) 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烟气处理装置
CN219072388U (zh) 一种分流式工业废气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18

Termination date: 202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