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65406U - 一种加热式床垫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热式床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65406U
CN212165406U CN202020406543.4U CN202020406543U CN212165406U CN 212165406 U CN212165406 U CN 212165406U CN 202020406543 U CN202020406543 U CN 202020406543U CN 212165406 U CN212165406 U CN 2121654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or
charging coil
material layer
mattress
resilience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0654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祐贤
何继贤
崔智豪
崔勇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uilong Furni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uilong Furni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uilong Furni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uilong Furni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0654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654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654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654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ttresses And Other Support Structures For Chairs And Be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热式床垫,从上至下包括亲肤面料层、透气材料层、银纤维面料层、第一高回弹材料层、弹簧层、第二高回弹材料层和底壳;第一高回弹材料层上表面嵌入第一充电线圈,第二高回弹材料层内埋设有第二充电线圈,第一充电线圈上连接有第一导电体和第二导电体,第二充电线圈上连接有第三导电体和第四导电体,第一充电线圈上连接有第一电阻;底壳内设置有第三充电线圈和控制电路,通电状态下的第三充电线圈与第一充电线圈和第二充电线圈产生电磁感应,使第一导电体、第二导电体、第三导电体和第四导电体呈带电状态,第一导电体与第四导电体连接且第二导电体与第三导电体连接后使第一电阻短路,第一充电线圈发热对第一高回弹材料层加热。

Description

一种加热式床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床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加热式床垫。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多为床垫方形,床垫内增加发热装置其中,实现加热功能的结构较为复杂,通常包括一发热装置本体、温度检测装置、电源和控制组件,其中,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床垫内的实时温度,随着时间的变化,床垫内温度降低,当床垫内温度低于温度检测装置中的预设温度值时,温度检测装置会将该时间段的温度值的电信号传递至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则控制加热装置的开关对床垫内进行加热作业,且该加热时间也为一预设值。
所以上述利用温度检测装置的控制方式是随着的温度的变化而控制加热装置在一定时间内对床垫内部进行加热,且该控制方式是不可改变的,因此该种加热方式是比较被动的。因时间是客观存在的,但人体感受热量的存在是主观的,即,在固定的加热控制程序中,当温度检测装置传递温度电信号后,加热装置进行加热工作,虽然能对床垫进行有效加温,加热时间长,床垫内和与人体贴紧的表面温度高,但此时床垫表面温度并不是使用者所需要的,有些人会感觉很舒适,另一些人则会感觉温度过热,但无法与床垫表面隔离,导致床垫使用体验性差;一些床垫表面的加热面积有限,若使用者在睡觉时多动,则他在睡觉的时候手脚甚至头部多会远离床垫加热区以外,或是被子外,则天气冷时,由于床垫加热区未能对使用者进行良好的保暖作用,他会被冻醒;若床垫加热面积较大,未被人体有效利用,亦会是一种浪费。
因此,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式床垫。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加热式床垫,其中,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亲肤面料层、透气材料层、银纤维面料层、第一高回弹材料层、弹簧层、第二高回弹材料层和底壳;
所述第一高回弹材料层上表面嵌入一第一充电线圈,所述第二高回弹材料层内埋设有一第二充电线圈,所述第一充电线圈上连接有第一导电体和第二导电体,所述第二充电线圈上连接有第三导电体和第四导电体,所述第一导电体和所述第二导电体突出设置在所述第一高回弹材料层下表面且伸入所述弹簧层内,所述第三导电体和所述第四导电体突出设置在所述第二高回弹材料层上表面,所述第一充电线圈上连接有第一电阻;
所述底壳内设置有第三充电线圈和控制电路,所述底壳外部设置有电插头,所述电插头和所述第三充电线圈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电性连接;通电状态下的所述第三充电线圈与所述第一充电线圈和所述第二充电线圈产生电磁感应,使所述第一导电体、所述第二导电体、所述第三导电体和第四导电体均呈带电状态,所述第一导电体与所述第四导电体连接且所述第二导电体与所述第三导电体连接后使所述第一电阻为短路连接状态,所述第一充电线圈发热对所述第一高回弹材料层进行加热;
所述第一导电体、所述第二导电体、所述第三导电体和所述第四导电体均为磁铁,所述磁铁使用碳钢材料制作;
所述第一充电线圈与所述第二充电线圈的组合式结构有5组,分布在床垫的中部和靠近床垫四角的位置。
所述的加热式床垫,其中,第一高回弹材料层和第二高回弹材料层均为高回弹海绵。
所述的加热式床垫,其中,所述第三导电体和所述第四导电体均为板状。
所述的加热式床垫,其中,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电流检测模块、输出功率调节模块和控制组件,所述输出功率调节模块上连接有计时模块,所述电流检测模块、所述输出功率调节模块和所述计时模块均与所述控制组件电性连接,所述电流检测模块用于实时检测所述第三充电线圈上工作电流的电流值,所述输出功率调节模块用于调节所述第三充电线圈上工作电流的电流值,所述计时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三充电线圈持续工作时间值。
所述的加热式床垫,其中,所述第一电阻突出设置在所述第一高回弹材料层外。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热式床垫,在无线通电的状态下,第一充电线圈和第二充电线圈上均通电,人体躺倒床垫上时向下挤压床垫各材料层,当第一充电线圈上的导电体向下运动与第二充电线圈的导电体间相连通后,使第一充电线圈上的电阻处呈短路连接状态,从而在第一充电线圈上生成瞬时强电流,充电线圈表面瞬间生成热量,从而对床垫材料层快速加热。该加热控制方式可更方便地控制加热装置的开关和加热时间,即,对人体四肢和上身所在床垫表面进行加热,使两高回弹材料层上的导电体相接通或断开即可快速控制床垫加热功能的开关,使用者可根据自身受热需求通过翻身和移动四肢来控制两高回弹材料层上导电体相接通的时间,从而控制加热时间。银纤维面料层用于阻隔电磁辐射,以减少或防止电磁场对人体的辐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充电线圈和第二充电线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三充电线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充电线圈和第二充电线圈的使用方法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部分电路连接结构方框图。
图中标号:1、亲肤面料层;2、透气材料层;3、银纤维面料层;4、第一高回弹材料层;5、弹簧层;6、第二高回弹材料层;7、底壳;8、第一充电线圈;9、第二充电线圈;10、第一导电体;11、第二导电体;12、第三导电体;13、第四导电体;14、第一电阻;15、第三充电线圈;16、控制电路;17、电插头;18、充电部;19、接线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请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加热式床垫,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亲肤面料层1、透气材料层2、银纤维面料层3、第一高回弹材料层4、弹簧层5、第二高回弹材料层6和底壳7。该第一高回弹材料层4上表面嵌入一第一充电线圈8,该第二高回弹材料层6内埋设有一第二充电线圈9,该第一充电线圈8上连接有第一导电体10和第二导电体11,该第二充电线圈9上连接有第三导电体12和第四导电体13,该第一导电体10和该第二导电体11突出设置在该第一高回弹材料层4下表面且伸入该弹簧层5内,该第三导电体12和该第四导电体13突出设置在该第二高回弹材料层6上表面,该第一充电线圈8上连接有第一电阻14。进一步地,该第一电阻14突出设置在该第一高回弹材料层4外。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该第一导电体10与该第二导电体11间、该第三导电体12与该第四导电体13间具有安装间隙。亲肤面料层1可为乳胶等,透气材料层2可为无纺布等。
本实施例中,该底壳7内设置有第三充电线圈15和控制电路16,该底壳7外部设置有电插头17,该电插头17和该第三充电线圈15分别与该控制电路16电性连接;通电状态下的该第三充电线圈15与该第一充电线圈8和该第二充电线圈9产生电磁感应,使该第一导电体10、该第二导电体11、该第三导电体12和第四导电体13均呈带电状态,该第一导电体10与该第四导电体13连接且该第二导电体11与该第三导电体12连接后使该第一电阻14为短路连接状态,该第一充电线圈8发热对该第一高回弹材料层4进行加热。
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导电体10、该第二导电体11、该第三导电体12和该第四导电体13均为磁铁,该磁铁使用碳钢材料制作。
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充电线圈8与该第二充电线圈9的组合式结构有5组,分布在床垫的中部和靠近床垫四角的位置(如图4所示)。
本实施例中,第一高回弹材料层4和第二高回弹材料层6均为高回弹海绵。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热式床垫,在无线通电的状态下,第一充电线圈8和第二充电线圈9上均通电,人体躺倒床垫上时向下挤压床垫各材料层,当第一充电线圈8上的导电体向下运动与第二充电线圈9的导电体间相连通后,使第一充电线圈8上的电阻处呈短路连接状态,从而在第一充电线圈8上生成瞬时强电流,充电线圈表面瞬间生成热量,从而对床垫材料层快速加热。该加热控制方式可更方便地控制加热装置的开关和加热时间,即,对人体四肢和上身所在床垫表面进行加热,使两高回弹材料层上的导电体相接通或断开即可快速控制床垫加热功能的开关,使用者可根据自身受热需求通过翻身和移动四肢来控制两高回弹材料层上导电体相接通的时间,从而控制加热时间。由于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产生对人体不利的电磁场,具有辐射,因此使用银纤维面料层3用于阻隔电磁辐射,以减少或防止电磁场对人体的辐射。导电体间设置安装间隙用于防止两高回弹材料层上的多个导电体间不正确连接,防止同一高回弹材料层上相邻两个导电体间相互触碰或连接。电插头17直接与室内墙壁上的电源接口相接通。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充电线圈8与所述第二充电线圈9的组合式结构有5组,分布在床垫的中部和靠近床垫四角的位置,可一一对应于人体四肢及人体上身,以有效减少人体四肢外露受冷的情况,无需加热时又可随时断电,使用灵活,功能强大。磁铁使用碳钢材料制作才能实现磁铁导电功能。本实用新型利用多个磁铁相吸而导电的目的在于,增加本品导电体间的接电牢固性。而使用高回弹材料及在两层高回弹材料中设置弹簧层5的目的在于,利用面料及弹簧回弹性,以分开导电体间的接合,使其断电。而为了增加第一导电体10和第二导电体11的接电准确性,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该第三导电体12和该第四导电体13均为板状,增加第三导电体12和该第四导电体13与第一导电体10和第二导电体11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接电准确性。
实际应用中,第一充电线圈8和该第二充电线圈9均包括充电部18和接线端19,充电部18即为充电线圈环绕密集的区域,例如,第一充电线圈8的充电部18嵌入第一高回弹材料层4上表面,接线端19则向下伸入材料层内部接导电体,且为了更好的保护接线端19,接线端19呈S型设置,以减少床垫受压时其被动变形而带来的损坏,提高使用寿命,该充电部18与该接线端19一体成型。
实际应用中,在某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该控制电路16包括电流检测模块、输出功率调节模块和控制组件,该输出功率调节模块上连接有计时模块,该电流检测模块、该输出功率调节模块和该计时模块均与该控制组件电性连接。该电流检测模块用于实时检测该第三充电线圈15上工作电流的电流值,该输出功率调节模块用于调节该第三充电线圈15上工作电流的电流值,该计时模块用于获取该第三充电线圈15持续工作时间值。
实际应用中,因在通电状态下,第三充电线圈15与第一充电线圈8和第二充电线圈9发生电磁感应,而第一充电线圈8和第二充电线圈9的工作状态变化,或者第一充电线圈8和第二充电线圈9与第三充电线圈15的距离变化,都会对第三充电线圈15产生影响,使第三充电线圈15的工作电流发生波动。例如,当人未躺倒在床垫上时,第三充电线圈15与第一充电线圈8和第二充电线圈9产生微弱的电磁感应,此时第三充电线圈15的工作电流微弱;当人体挤压床垫,是三个充电线圈间距变小时,第三充电线圈15与第一充电线圈8和第二充电线圈9所产生的电磁感应效果增强,此时第三充电线圈15的工作电流发生变化(例如增大);当两高弹海绵层上的导体间相接通,第一电阻14短路(第一充电线圈8的电流增大),使床垫内部的电路的工作模式发生变化,此时第三充电线圈15的工作电流发生变化(例如增大)。因此,通过对第三充电线圈15的工作电流进行监测,可以准确推断出床垫内部电路结构(第一充电线圈8和第二充电线圈9)的工作状态以及在该工作状态下的持续工作时间,便于根据拖鞋的工作状态以及在该工作状态下的持续工作时间对第三充电线圈15的工作电流进行调整,提高整个产品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Claims (5)

1.一种加热式床垫,其特征在于,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亲肤面料层、透气材料层、银纤维面料层、第一高回弹材料层、弹簧层、第二高回弹材料层和底壳;
所述第一高回弹材料层上表面嵌入一第一充电线圈,所述第二高回弹材料层内埋设有一第二充电线圈,所述第一充电线圈上连接有第一导电体和第二导电体,所述第二充电线圈上连接有第三导电体和第四导电体,所述第一导电体和所述第二导电体突出设置在所述第一高回弹材料层下表面且伸入所述弹簧层内,所述第三导电体和所述第四导电体突出设置在所述第二高回弹材料层上表面,所述第一充电线圈上连接有第一电阻;
所述底壳内设置有第三充电线圈和控制电路,所述底壳外部设置有电插头,所述电插头和所述第三充电线圈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电性连接;通电状态下的所述第三充电线圈与所述第一充电线圈和所述第二充电线圈产生电磁感应,使所述第一导电体、所述第二导电体、所述第三导电体和第四导电体均呈带电状态,所述第一导电体与所述第四导电体连接且所述第二导电体与所述第三导电体连接后使所述第一电阻为短路连接状态,所述第一充电线圈发热对所述第一高回弹材料层进行加热;
所述第一导电体、所述第二导电体、所述第三导电体和所述第四导电体均为磁铁,所述磁铁使用碳钢材料制作;
所述第一充电线圈与所述第二充电线圈的组合式结构有5组,分布在床垫的中部和靠近床垫四角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式床垫,其特征在于,第一高回弹材料层和第二高回弹材料层均为高回弹海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式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电体和所述第四导电体均为板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式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电流检测模块、输出功率调节模块和控制组件,所述输出功率调节模块上连接有计时模块,所述电流检测模块、所述输出功率调节模块和所述计时模块均与所述控制组件电性连接,所述电流检测模块用于实时检测所述第三充电线圈上工作电流的电流值,所述输出功率调节模块用于调节所述第三充电线圈上工作电流的电流值,所述计时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三充电线圈持续工作时间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式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阻突出设置在所述第一高回弹材料层外。
CN202020406543.4U 2020-03-26 2020-03-26 一种加热式床垫 Active CN2121654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06543.4U CN212165406U (zh) 2020-03-26 2020-03-26 一种加热式床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06543.4U CN212165406U (zh) 2020-03-26 2020-03-26 一种加热式床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65406U true CN212165406U (zh) 2020-12-18

Family

ID=737709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06543.4U Active CN212165406U (zh) 2020-03-26 2020-03-26 一种加热式床垫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654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89965B2 (ja) 適応型電熱システム及び電熱式衣服
KR20110053870A (ko) 유연성 발열체에 의한 발열패드와 전력절감장치를 갖는 발열이불
WO2009127840A1 (en) Magnetic stimulators and stimulating coils
CN212165406U (zh) 一种加热式床垫
CN108936867B (zh) 加热服
CN106901893A (zh) 腰腹理疗带
KR20110053029A (ko) 유연성 발열체에 의한 발열패드를 갖는 발열시트
CN108567259B (zh) 高精度智能温控沙发及控制方法
CN217242804U (zh) 无感贴合式服饰用电子模组
CN113068281B (zh) 一种恒温电热睡袋
CN213207980U (zh) 挂脖取暖装置
KR20110053866A (ko) 유연성 발열체에 의한 발열패드를 갖는 방석
KR102222276B1 (ko) 개인 맞춤형 수면매트 및 그의 운용 방법
CN203262745U (zh) 一种健康床垫
CN112637972A (zh) 一种基于外置控制器对电热毯功率控制的方法
CN114712081B (zh) 冷热敷的智能眼罩
CN110477503B (zh) 一种具有紫外杀菌功能的加热式穿戴物
CN211023431U (zh) 一种痛风患者康复用热疗装置
KR200347994Y1 (ko) 사상 발열체 및 휴대용 배터리를 이용한 온열 방석
CN208641018U (zh) 一种电加热按摩垫
CN218640718U (zh) 一种石墨烯穴位理疗模块及其汽车座椅靠背以及汽车座椅
CN212752652U (zh) 一种矩阵按键信号无线控制电热毯
CN2160935Y (zh) 自动控温器及电热毯、孵化器、保温柜的电热器
CN212487930U (zh) 一种小牛保暖用御寒衣
CN209827215U (zh) 一种眼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