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60515U - 终端设备的前壳组件及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终端设备的前壳组件及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60515U
CN212160515U CN202021244992.XU CN202021244992U CN212160515U CN 212160515 U CN212160515 U CN 212160515U CN 202021244992 U CN202021244992 U CN 202021244992U CN 212160515 U CN212160515 U CN 2121605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part
light
fingerprint module
subassembly
tou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4499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克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huanggong Teleco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huanggong Teleco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huanggong Teleco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huanggong Teleco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4499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605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605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605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mage Input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终端设备的前壳组件及终端设备,前壳组件包括触摸屏组件、合金部及屏下指纹模组,合金部设置在触摸屏组件的下方,合金部包括固定部,固定部与合金部一体成型且固定部的中间设置有一通孔,固定部为反光率小于反光率阈值的材料,屏下指纹模组固定在固定部的靠近终端设备的背面的一侧,屏下指纹模组用于通过光源发射光。本实用新型中,一方面使指纹模组的照射到触摸屏组件的光,在从触摸屏组件反射出去后,不会再次反射至触摸屏组件上来干扰指纹模组识别的效率与准确度,另一方面,也无需在前壳组件设置好了后,为了避免光的再次反射而对合金部进行处理从而导致生产工序复杂且成本高的缺陷。

Description

终端设备的前壳组件及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指纹识别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终端设备的前壳组件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如今,手机、平板等通讯产品基本已成为人生活中必不缺少的电子产品,随着移动产品不断普及,大家对移动产品的保密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手机等移动产品添加指纹模组,通过指纹模组来确认机主身份,指纹模组一般设置在整机的正面、背面或侧面,方便用户使用时进行指纹识别。
目前的通过正面、背面或者侧面的采集指纹的方式一般会占据一部分面积,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会占用一本终端设备表面的空间,也可能会在用户使用的过程中,留下指纹痕迹或者残留油污。因此,屏下指纹识别技术一经出现便逐渐受到了用户的欢迎。
在屏下指纹识别技术中,由于指纹模组发射的光线在经过Tp(触摸屏)组件后,反射的光线会经过合金部再次反射到触摸屏组件上,导致指纹识别速度慢、指纹识别不准确,而为了解决该问题,现有技术一般会采用复杂的生产工艺来生产终端设备的前壳组件,这使得生产效率降低且生产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在生产终端设备的前壳组件时,生产效率低且成本高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生产效率高且成本低的新型的终端设备的前壳组件及终端设备。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的前壳组件,所述前壳组件包括触摸屏组件、合金部及屏下指纹模组,所述合金部设置在所述触摸屏组件的下方,所述合金部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合金部一体成型且所述固定部的中间设置有一通孔,所述固定部为反光率小于反光率阈值的材料,所述屏下指纹模组固定在所述固定部的靠近所述终端设备的背面的一侧,所述屏下指纹模组用于通过光源发射光。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前壳组件的合金部设置固定部,并且通过将固定部设置为反光率小于反光率阈值的材料,一方面使指纹模组的照射到触摸屏组件的光,在从触摸屏组件反射出去后,不会再次反射至触摸屏组件上来干扰指纹模组识别的效率与准确度,另一方面,也无需在前壳组件设置好了后,为了避免光的再次反射而对合金部进行处理从而导致生产工序复杂且成本高的缺陷。本实用新型不仅提高了指纹模组识别的效率与准确度也降低了生产工序的复杂度以及节约了生产成本。
可选地,所述固定部的材料为塑胶。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固定部设置反光率较低的塑胶材料降低了固定部的反射率
可选地,所述塑胶为黑色塑胶。
本实用新型中,将固定部设置为不透光的黑色塑胶,进一步降低了固定部的反射率。
可选地,所述固定部的第一表面的材料为黑色塑胶,所述第一表面为靠近所述触摸屏组件的表面。
本实用新型中,将固定部第一表面设置为黑色塑胶,进一步节约了材料的成本。
可选地,所述固定部至少在所述第一表面上设置有纹路。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固定部的至少在第一表面上设置纹路,可以进一步降低固定部的反射率。
可选地,所述屏下指纹模组包括镜头,所述镜头的尺寸与所述通孔的尺寸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镜头的尺寸与通孔的尺寸相匹配,从而可以使镜头发射的光能够从通过通孔发射至触摸屏组件。
可选地,所述镜头为空心圆柱体的结构,所述空心圆柱体的横截面的外径小于所述通孔的内径;或,所述镜头为实心圆柱体的结构,所述实心圆柱体的横截面的外径小于所述通孔的内径;
和/或,
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镜头上,所述光源用于从所述通孔发射光。
可选地,所述固定部的材料与所述终端设备的边框的材料一致。
本实用新型中,将固定部的材料设置为与终端设备的材料一致,从而在生产终端设备的同时,可以利用生产终端设备的材料来生产固定部,因此,进一步节约了生产成本。
可选地,所述光源发射的光进入所述通孔到达所述触摸屏组件形成一光照范围,所述固定部的横截面大于或等于所述光照范围;
和/或,
所述屏下指纹模组通过背胶固定在所述固定部的靠近所述终端设备的背面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固定部的范围从而可以进一步避免触摸屏组件反射的光到达合金部而被再次反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前壳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前壳组件的合金部设置固定部,并且通过将固定部设置为反光率小于反光率阈值的材料,一方面使指纹模组的照射到触摸屏组件的光,在从触摸屏组件反射出去后,不会再次反射至触摸屏组件上来干扰指纹模组识别的效率与准确度,另一方面,也无需在前壳组件设置好了后,为了避免光的再次反射而对合金部进行处理从而导致生产工序复杂且成本高的缺陷。本实用新型中不仅提高了指纹模组识别的效率与准确度也降低了生产工序的复杂度以及节约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终端设备的前壳组件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指纹模组的光源反射的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指纹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的前壳组件,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前壳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前壳组件包括触摸屏组件101、合金部102及屏下指纹模组104。其中,合金部102设置在触摸屏组件101的下方,也就是设置在触摸屏组件101靠近终端设备的背面的一侧。应当理解,在实际情况中,合金部102具体设置在触摸屏组件101的下方的位置以及合金部102与触摸屏组件101的大小、比例等关系可以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的习惯以及其它的现有技术进行设置,本实施例并不以对其进行限制。
合金部102包括固定部103,固定部的中间设置有一通孔,屏下指纹模组104固定在固定部102的下方,也就是靠近终端设备的背面的一侧,并且,屏下指纹模组104通过粘性材料固定在固定部上,屏下指纹模组104还包括有光源,光源用于发射光,且光源发射的光通过固定部的通孔到达触摸屏幕组件。
其中,固定部103使用的材料为反光率小于反光率阈值的材料以使从触摸屏组件101反射至固定部103的光线几乎不会再次反射至触摸屏组件101,具体的,该材料可以使用塑胶、乳胶、橡胶等反光率低的材料。
其中,固定部103与合金部102一体成型。也就是说,固定部是103在生产合金部102的生产过程中生产的,而不是生产完合金部后再通过贴附、喷绘等方式添加上的。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本实施例的原理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2所示,屏下指纹模组104中的光源105从通孔发射出光线后,第一光线经过指纹模组104中的棱镜108后通过触摸屏组件(图2未示出)到达用户手指,手指上具有指纹纹路的部分,即指纹隆起线109,会阻挡到达指纹隆起线109与触摸屏组件101接触面的光线的进一步反射,因此,这一部分光线即不会反射,而第二光线,即到达手指与触摸屏组件的接触面的指纹隆起线109未与触摸屏组件101接触的部分的光线,由于没有受到指纹的阻挡,因此会反射至透镜107上,再通过透镜107到达指纹识别模组的传感器106如:CCD(电荷耦合器件)、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从而以实现对用户指纹纹路的识别。
而在现有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二光线从棱镜108反射出去后,由于一部分光线会达到通孔周边的合金部,由于合金部的反光性较强,因此一部分光线会再次反射至棱镜,而后,经过棱镜的反射又会再次反射至传感器106,在这种情况下,会影响指纹识别的准确性,因此,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反光率小于反光率阈值的固定部,从而可以避免从触摸屏组件反射的光线再次反射回去从而导致指纹识别不准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前壳组件的合金部设置固定部,并且通过将固定部设置为反光率小于反光率阈值的材料,一方面使指纹模组的照射到触摸屏组件的光,在从触摸屏组件反射出去后,不会再次反射至触摸屏组件上来干扰指纹模组识别的效率与准确度,另一方面,也无需在前壳组件设置好了后,为了避免光的再次反射而对合金部进行处理从而导致生产工序复杂且成本高的缺陷。
本实施例中不仅提高了指纹模组识别的效率与准确度也降低了生产工序的复杂度以及节约了生产成本。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的前壳组件,本实施例是对实施例1的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中,指纹模组104通过背胶固定在固定部103上。
本实施例中,将固定部103的材料设置为黑色塑胶,其中,可以将固定部103的整体材料设置为黑色塑胶。也可以将固定部的第一表面的材料设置为黑色塑胶,第一表面为靠近触摸屏组件101的表面。具体的,可以通过注塑的方式,来注塑黑色塑胶。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固定部设置为黑色塑胶,进一步降低了固定部的反射率,本实施例中,将固定部第一表面设置为黑色塑胶,进一步节约了材料的成本。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固定部至少在第一表面上设置有纹路。具体的,可以设置固定部表面的纹路为火花纹纹路。应当理解,具体纹路的形状、大小及深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本实施例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固定部的至少在第一表面上设置纹路,可以进一步降低固定部的反射率。
图3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指纹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屏下指纹模组104包括镜头1041,镜头的尺寸与通孔的尺寸相匹配,以使得镜头可以穿过通孔,具体的,镜头可以设置为实心圆柱体,也可以设置为空心圆柱体,而无论是将镜头设置为空心圆柱体还是实心圆柱体的形状,该圆柱体的横截面的外径都要设置为小于通孔的内径,以使镜头1041可以穿过通孔。本实施例以将镜头设置为空心圆柱体的方式来进行举例说明。其中,光源设置在镜头1041上,以使光源可以穿过通孔将光发射至触摸屏组件101。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固定部103的材料与终端设备的边框的材料一致。由于对于很多终端设备,其边框的材料都为塑胶,本实施例中,将固定部的材料设置为与终端设备的材料一致,从而在生产终端设备的同时,可以利用生产终端设备的材料来生产固定部,因此,进一步节约了生产成本。
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避免触摸屏组件反射的光到达合金部而被再次反射,因此,可以将固定部的横截面设置为大于或等于光照范围,其中,光照范围为光源进入通孔到达触摸屏组件形成一光照范围。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实施例1或实施例2中的前壳组件。
其中,根据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终端设备例如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智能手机、平板个人计算机(PC)、移动电话、视频电话、电子书阅读器、台式PC、膝上PC、上网本、工作站、服务器、个人数字助手(PDA)、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MP3播放器、移动医疗设备、照相机或可穿戴设备(例如,头戴设备(HMD)、电子眼镜、电子衣服、电子手镯、电子项链、电子配件、电子纹身、智能镜子或智能手表)。在其它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是智能家用电器,例如,电视(TV)、数字视频盘(DVD)播放器、音频组件、电冰箱、空调、吸尘器、烤箱、微波炉、洗碗机、空气净化器、机顶盒、家庭自动控制板、安全控制板、TV盒、游戏台、电子词典、电子钥匙、摄录像机或电子相框。
在其它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医疗设备(例如移动医疗设备(例如,血糖监视设备、心率监视器、血压监视设备或温度计))、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机器、磁共振成像(MRI)机器、计算机断层摄影(CT)扫描仪或超声器);导航设备;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机;事件数据记录器(EDR);飞行数据记录器(FDR);车内信息娱乐设备;船用终端设备(例如,船舶导航设备和/或回转罗盘);航空终端设备;安全设备;汽车音响;工业或家庭机器人;金融机构的自动提款机(ATM);零售商店的销售点(POS)设备;或物联网设备(例如,灯泡、各种传感器、电表、燃气表、洒水车、火警、恒温器、街灯、烤面包机、运动设备、热水瓶、加热器或热水器等)。
在某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包括一件家具或建筑/结构、电子板、电子签名接收设备、投影仪以及各种测量仪器(例如,水表、电表、燃气表或波长计)至少之一。
根据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终端设备也可以包括以上所提及设备的一个或多个的组合。进一步,根据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终端设备不限于以上所提及的设备,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是显然的。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终端设备的前壳组件的合金部设置固定部,并且通过将固定部设置为反光率小于反光率阈值的材料,一方面使指纹模组的照射到触摸屏组件的光,在从触摸屏组件反射出去后,不会再次反射至触摸屏组件上来干扰指纹模组识别的效率与准确度,另一方面,也无需在前壳组件设置好了后,为了避免光的再次反射而对合金部进行处理从而导致终端设备生产工序复杂且成本高的缺陷。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终端设备的前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组件包括触摸屏组件、合金部及屏下指纹模组,所述合金部设置在所述触摸屏组件的下方,所述合金部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合金部一体成型且所述固定部的中间设置有一通孔,所述固定部为反光率小于反光率阈值的材料,所述屏下指纹模组固定在所述固定部的靠近所述终端设备的背面的一侧,所述屏下指纹模组用于通过光源发射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的前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的材料为塑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设备的前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为黑色塑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设备的前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的第一表面的材料为黑色塑胶,所述第一表面为靠近所述触摸屏组件的表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终端设备的前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至少在所述第一表面上设置有纹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的前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屏下指纹模组包括镜头,所述镜头的尺寸与所述通孔的尺寸相匹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设备的前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为空心圆柱体的结构,所述空心圆柱体的横截面的外径小于所述通孔的内径;或,所述镜头为实心圆柱体的结构,所述实心圆柱体的横截面的外径小于所述通孔的内径;
和/或,
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镜头上,所述光源用于从所述通孔发射光。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的前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的材料与所述终端设备的边框的材料一致。
9.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的前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发射的光进入所述通孔到达所述触摸屏组件形成一光照范围,所述固定部的横截面大于或等于所述光照范围;
和/或,
所述屏下指纹模组通过背胶固定在所述固定部的靠近所述终端设备的背面的一侧。
10.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前壳组件。
CN202021244992.XU 2020-06-29 2020-06-29 终端设备的前壳组件及终端设备 Active CN2121605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44992.XU CN212160515U (zh) 2020-06-29 2020-06-29 终端设备的前壳组件及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44992.XU CN212160515U (zh) 2020-06-29 2020-06-29 终端设备的前壳组件及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60515U true CN212160515U (zh) 2020-12-15

Family

ID=737000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44992.XU Active CN212160515U (zh) 2020-06-29 2020-06-29 终端设备的前壳组件及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605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448304B1 (ko) 금속 하우징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US20230109329A1 (en) Rendering of Object Data Based on Recognition and/or Location Matching
KR102502894B1 (ko) 평면부를 포함하는 윈도우 글래스의 제조 방법 및 상기 윈도우 글래스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KR102410549B1 (ko) 베젤리스 스크린을 구비한 전자 장치
US11805611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exterior housing and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same
Hayashi et al. RadarNet: Efficient gesture recognition technique utilizing a miniature radar sensor
US1014631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ambiguating a plurality of targets
CN105813554B (zh) 传感器装置和具有该传感器装置的电子装置
KR102448336B1 (ko) 방수 구조를 구비한 전자 장치
CN108345848A (zh) 用户注视方向识别方法及相关产品
EP2972594A1 (en) Social data-aware wearable display system
KR102426365B1 (ko) 안테나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KR102499790B1 (ko) 외관 하우징, 이의 제작 방법 및 이를 구비한 전자 장치
CN212160515U (zh) 终端设备的前壳组件及终端设备
KR102344517B1 (ko) 외관 하우징, 이의 제작 방법 및 이를 구비한 전자 장치
US11500103B2 (en) Mobile terminal
EP3107057A1 (en) Mobile terminal and user profile using method thereof
CN110119383A (zh) 一种文件管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6975404A (zh) 搜索的测评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产品
WO2014068582A1 (en) A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enabling a user input command to be performe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