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57708U - 一种恒温机组节能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恒温机组节能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57708U
CN212157708U CN202020929733.4U CN202020929733U CN212157708U CN 212157708 U CN212157708 U CN 212157708U CN 202020929733 U CN202020929733 U CN 202020929733U CN 212157708 U CN212157708 U CN 2121577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constant
heat exchanger
energy
electric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2973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万永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Boweike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Boweike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Boweike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Boweike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2973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577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577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577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Control Of Tempera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恒温机组节能系统,涉及一种高低温恒温领域,包括恒温控制电路系统、恒温系统和高温节能系统,恒温系统内填充有载冷剂,恒温系统上设置有水泵、负载、温度检测器和电加热PID调节组件,恒温系统上设置有高温节能组件,恒温系统上位于温度检测器和电加热PID调节组件之间设置有用于制冷的制冷压缩组件,压缩机设置在恒温控制电路系统内,恒温控制电路系统内设置有用于控制压缩机开启的继电器,还包括用于控制恒温机组节能系统的控制组件,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需要的温度决定是否开启压缩机,在高温段利用中间冷却装置,不启动压缩机能够达到恒温效果并能够减少能耗、节约成本,在低温段开启压缩机达到低温恒温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恒温机组节能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恒温机组节能系统。
背景技术
在高低温恒温系统中,恒温是利用压缩机制冷和电加热PID调节达到恒温效果,压缩机长期运行,增加能耗,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高温段利用中间冷却装置,不启动压缩机能够达到恒温效果并能够减少能耗、节约成本的恒温机组节能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恒温机组节能系统,包括恒温控制电路系统和恒温系统,所述恒温系统内填充有载冷剂,所述恒温系统上按照载冷剂流动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水泵、负载、用于检测通过负载的载冷剂的温度的温度检测器和用于给载冷剂加热的电加热PID调节组件,所述温度检测器用于检测通过负载的载冷剂的温度,所述电加热PID调节组件根据温度检测器检测的温度给载冷剂进行加热;
所述恒温系统上位于电加热PID调节组件和水泵之间设置有用于冷却恒温系统内载冷剂的高温节能组件,所述高温节能组件用于在恒温系统中高温段冷却载冷剂,不需要开启压缩机,减少能耗、节约成本;
所述恒温系统上位于温度检测器和电加热PID调节组件之间设置有用于制冷的制冷压缩组件,所述制冷压缩组件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根据实际情况开启或关闭,所述制冷压缩组件用于在需要超低温恒温时进行制冷;
所述压缩机设置在恒温控制电路系统内,由恒温控制电路系统控制开启和关闭,所述恒温控制电路系统内设置有用于控制恒温机组节能系统的控制组件,所述温度检测器和电加热PID调节组件分别与控制组件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高温节能组件包括节能系统和两个热交换器,所述节能系统的内部一侧填充有制冷剂,所述两个热交换器包括第一热交换器,所述恒温系统和节能系统均穿过第一热交换器,所述节能系统上位于第一热交换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热交换器,所述节能系统穿过第二热交换器一侧,所述第二热交换器内一侧设置有水管,所述水管内流动有冷却水,所述制冷剂为中高温制冷剂,在高温恒温运行时,内部为制冷剂的第二热交换器在冷却水的冷却作用下,冷凝为制冷剂液体,制冷剂液体通过第一热交换器时对由电加热PID调节组件调节后的高温载冷剂进行冷却,吸收热量,蒸发为制冷剂气体,流动到第二热交换器处,经冷却水冷却后又冷凝为制冷剂液体,如此连续不断的吸热和冷凝,达到高温恒温的效果;制冷运行时,第一热交换器中的制冷剂液体冷凝后,滞留在高温节能组件的底部,无法蒸发,第二热交换器中的冷却水不会因温度太低而凝固。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高度低于第二热交换器的高度,在制冷剂通过第二热交换器在冷却水的冷却作用下,冷凝为制冷剂液体向下流动到第一热交换器处,到达第一热交换器时吸收高温载冷剂的热量,蒸发为制冷剂气体,向上移动到第二热交换器处。
进一步的是:所述电加热PID调节组件包括电加热设备、用于检测电加热设备加热温度的温控仪和用于调节电加热设备功耗的固态继电器,所述电加热设备、温控仪和固态继电器分别与控制组件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恒温系统上位于水泵和高温节能组件之间设置有用于在系统运行时补充系统载冷剂的量,防止系统管道内有空气进入的补充罐,所述补充罐在系统运行时,补充系统载冷剂的量,防止系统管道内有空气进入。
进一步的是:所述制冷压缩组件包括低温制冷系统,所述低温制冷系统内有制冷剂,所述低温制冷系统按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上依次设置有蒸发器、冷凝器和节流元件,所述压缩机设置在低温制冷系统上位于蒸发器和冷凝器之间,所述恒温系统和低温制冷系统均穿过蒸发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需要的温度决定是否开启压缩机,在高温段利用中间冷却装置,不启动压缩机能够达到高温恒温效果并能够减少能耗、节约成本,在低温段开启压缩机达到低温恒温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恒温机组节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恒温系统;2、水泵;3、负载;4、温度检测器;5、压缩机;6、补充罐;7、节能管路系统;8、第一热交换器;9、第二热交换器;10、水管;11、低温制冷系统;12、蒸发器;13、冷凝器;14、节流元件;15、电加热PID调节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恒温机组节能系统,包括恒温控制电路系统和恒温系统1,所述恒温系统1内填充有载冷剂,所述恒温系统1上按照载冷剂流动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水泵2、负载3、用于检测通过负载3的载冷剂的温度的温度检测器4和用于给载冷剂加热的电加热PID调节组件15,所述温度检测器4用于检测通过负载3的载冷剂的温度,所述电加热PID调节组件15根据温度检测器4检测的温度给载冷剂进行加热,所述载冷剂可以是乙二醇水溶液、乙醇或乙醇水溶液、导热油或盐水,本实施案例中选用导热油,所述温度检测器4的临界值预先设置在控制组件上;
所述恒温系统1上位于电加热PID调节组件15和水泵2之间设置有用于冷却恒温系统1内载冷剂的高温节能组件,所述高温节能组件用于在恒温系统中高温段冷却载冷剂,不需要开启压缩机,减少能耗、节约成本;
所述恒温系统1上位于温度检测器4和电加热PID调节组件15之间设置有用于制冷的制冷压缩组件,所述制冷压缩组件包括压缩机5,所述压缩机5根据实际情况开启或关闭,所述制冷压缩组件用于在需要超低温恒温时进行制冷;
所述压缩机5设置在恒温控制电路系统内,由恒温控制电路系统控制开启和关闭,所述恒温控制电路系统内设置有用于控制恒温机组节能系统的控制组件,所述温度检测器4和电加热PID调节组件15分别与控制组件电气连接,所述低温段恒温时,所述压缩机5启动,所述高温段恒温时,所述压缩机5停止运行,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器和控制电路,所述控制器可以是KY02S-MAM-200或KY02S-MAM-100,本实施案例中选用KY02S-MAM-200,恒温机组节能系统需要恒温的温度预先设置在控制组件上,所述控制组件会根据需要的恒温的温度判断是否开启压缩机5。
在上述基础上,所述高温节能组件包括节能系统7和两个热交换器,所述节能系统7的内部一侧填充有制冷剂,所述两个热交换器包括第一热交换器8,所述恒温系统1和节能系统7均穿过第一热交换器8,所述节能系统7上位于第一热交换器8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热交换器9,所述节能系统7穿过第二热交换器9一侧,所述第二热交换器9内一侧设置有水管10,所述水管10内流动有冷却水,所述制冷剂为中高温制冷剂,在高温恒温运行时,制冷剂通过第二热交换器9在冷却水的冷却作用下,冷凝为制冷剂液体,制冷剂液体通过第一热交换器8时对由电加热PID调节组件15调节后的高温载冷剂进行冷却,吸收热量,蒸发为制冷剂气体,流动到第二热交换器9处,经冷却水冷却后又冷凝为制冷剂液体,如此连续不断的吸热和冷凝,达到高温恒温的效果;制冷运行时,第一热交换器8中的制冷剂液体冷凝后,滞留在高温节能组件的底部,无法蒸发,第二热交换器9中的冷却水不会因温度太低而凝固,所述制冷剂可以是R134a、R141b或R600a,本实施案例中选用R141b,所述第一热交换器8和第二热交换器9可以是套管热交换器或板式热交换器,本实施案例中所述第一热交换器8和第二热交换器9均选用套管热交换器。
在上述基础上,所述第一热交换器8的高度低于第二热交换器9的高度,在制冷剂通过第二热交换器9在冷却水的冷却作用下,冷凝为制冷剂液体向下流动到第一热交换器8处,到达第一热交换器8时吸收高温载冷剂的热量,蒸发为制冷剂气体,向上移动到第二热交换器9处。
在上述基础上,所述电加热PID调节组件15包括电加热设备、用于检测电加热设备加热温度的温控仪和用于调节电加热设备功率的固态继电器,所述电加热设备、温控仪和固态继电器分别与控制电路连接,当温度检测器4检测到通过负载3的载冷剂的温度高于预设值时发出信号给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控制固态继电器从而减小电加热设备加热的功率,达到恒温;当温度检测器4检测到通过负载3的载冷剂的温度低于预设值时发出信号给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控制固态继电器从而加大电加热设备加热的功率,达到恒温。
在上述基础上,所述恒温系统1上位于水泵2和高温节能组件之间设置有用于在系统运行时补充系统载冷剂的量,防止系统管道内有空气进入的补充罐6,所述补充罐6在系统运行时,补充系统载冷剂的量,防止系统管道内有空气进入。
在上述基础上,所述制冷压缩组件包括低温制冷系统11,所述低温制冷系统11内有冷却水,所述低温制冷系统11按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上依次设置有蒸发器12、冷凝器13和节流元件14,所述压缩机5设置在低温制冷系统11上位于蒸发器12和冷凝器13之间,所述恒温系统1和低温制冷系统11均穿过蒸发器12。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恒温机组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恒温控制电路系统和恒温系统(1),所述恒温系统(1)内填充有载冷剂,所述恒温系统(1)上按照载冷剂流动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水泵(2)、负载(3)、用于检测通过负载(3)的载冷剂的温度的温度检测器(4)和用于给载冷剂加热的电加热PID调节组件(15);
所述恒温系统(1)上位于电加热PID调节组件(15)和水泵(2)之间设置有用于冷却恒温系统(1)内载冷剂的高温节能组件;
所述恒温系统(1)上位于温度检测器(4)和电加热PID调节组件(15)之间设置有用于制冷的制冷压缩组件,所述制冷压缩组件包括压缩机(5),所述压缩机(5)可开启可关闭;
所述压缩机(5)设置在恒温控制电路系统内,由恒温控制电路系统控制开启和关闭,所述恒温控制电路系统内设置有用于控制恒温机组节能系统的控制组件,所述温度检测器(4)和电加热PID调节组件(15)分别与控制组件电气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温机组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节能组件包括节能系统(7)和两个热交换器,所述节能系统(7)的内部一侧填充有制冷剂,所述两个热交换器包括第一热交换器(8),所述恒温系统(1)和节能系统(7)均穿过第一热交换器(8),所述节能系统(7)上位于第一热交换器(8)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热交换器(9),所述节能系统(7)穿过第二热交换器(9)一侧,所述第二热交换器(9)内一侧设置有水管(10),所述水管(10)内一侧流动有冷却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恒温机组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8)的高度低于第二热交换器(9)的高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温机组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PID调节组件(15)包括电加热设备、用于检测电加热设备加热温度的温控仪和用于调节电加热设备功率的固态继电器,所述电加热设备、温控仪和固态继电器分别与控制组件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温机组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系统(1)上位于水泵(2)和高温节能组件之间设置有用于在系统运行时补充系统载冷剂的量,防止系统管道内有空气进入的补充罐(6)。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温机组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压缩组件包括低温制冷系统(11),所述低温制冷系统(11)内有制冷剂,所述低温制冷系统(11)按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上依次设置有蒸发器(12)、冷凝器(13)和节流元件(14),所述压缩机(5)设置在低温制冷系统(11)上,位于蒸发器(12)和冷凝器(13)之间,所述恒温系统(1)和低温制冷系统(11)均穿过蒸发器(12)。
CN202020929733.4U 2020-05-28 2020-05-28 一种恒温机组节能系统 Active CN2121577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29733.4U CN212157708U (zh) 2020-05-28 2020-05-28 一种恒温机组节能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29733.4U CN212157708U (zh) 2020-05-28 2020-05-28 一种恒温机组节能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57708U true CN212157708U (zh) 2020-12-15

Family

ID=737014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29733.4U Active CN212157708U (zh) 2020-05-28 2020-05-28 一种恒温机组节能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5770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42693A (zh) * 2021-12-31 2022-05-06 北京京仪自动化装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耦合温控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42693A (zh) * 2021-12-31 2022-05-06 北京京仪自动化装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耦合温控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92346B1 (ko) 히트 펌프식 급탕장치
US20200254845A1 (en) Equipment cooling device
KR101758179B1 (ko) 히트 펌프식 급탕장치
EP2864710B1 (en) A solar energy system
CN106394184B (zh) 一种co2热泵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US20140260380A1 (en) Compressor control for heat transfer system
CN212157708U (zh) 一种恒温机组节能系统
CN111141069A (zh) 航空航天零部件测试用制冷加热控温系统
CN103415749A (zh) 二元制冷循环装置
CN105423590B (zh) 吸收式冷冻系统
KR101693964B1 (ko) 하이브리드 차량용 난방시스템 및 하이브리드 차량용 난방시스템의 제어방법
KR100417197B1 (ko) 흡수식 냉동장치
KR100585517B1 (ko) 지열과 냉동싸이클을 보조수단으로 이용하는 태양열냉/난방장치
CN212227442U (zh) 节能型防爆一拖多制冷加热控温系统
JP3732893B2 (ja) 吸収冷温水機の制御方法
CN110500822B (zh) 变频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15366936A (zh) 轨道车辆用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轨道车辆
CN111976419A (zh) 一种消除温度扰动的制冷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05402928B (zh) 吸收式冷冻系统
JP2008116184A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216244668U (zh) 一种两换热器调温除湿机
CN114440493B (zh) 耦合机组、耦合机组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13365472B (zh) 一种户外机柜的温控设备及其温度控制方法
CN211552130U (zh) 节能型反应釜及测试设备用制冷加热控温系统
CN111023251A (zh) 制冷、供暖、生活热水、保温食物多联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