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57376U - 一种用于室内和相似环境供暖的辐射元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室内和相似环境供暖的辐射元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57376U
CN212157376U CN201921963390.7U CN201921963390U CN212157376U CN 212157376 U CN212157376 U CN 212157376U CN 201921963390 U CN201921963390 U CN 201921963390U CN 212157376 U CN212157376 U CN 2121573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radiating element
wall
header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6339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比埃利·维南兹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Jiuding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Jiuding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Jiuding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lian Jiuding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6339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573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573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5737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供暖技术领域,具体说一种用于室内和相似环境供暖的辐射元件。包括一连续的板状元件,其背部抵靠在墙壁上;集管,其围合成与板状元件形状相同的框架,固定在板状元件背部,用于封闭板状元件的四周,形成一个接触墙面的盒体结构。本申请的辐射元件,可以安装在室内环境中普通的辐射元件或加热器的位置上。可以提高环境内墙壁的温度,由此来减少墙壁与人体之间的温度差。可以用最少的能源来给人带来最大的舒适感。高度可靠,制造简单,并且成本具有竞争力的辐射元件。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室内和相似环境供暖的辐射元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供暖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用于室内和相似环境供暖的辐射元件。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室内环境,如家庭、办公室和类似环境中的供暖是由一些辐射元件或所谓的散热器来进行的,这些元件通过热水在它们内部循环,来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为身处这一环境中的人们提供舒适的居处空间。
众所周知,三种热传递形式,即传导、对流和辐射,在室内供暖方面,能量传递最高效的方式就是辐射。
目前,现有的散热器或加热器是通过对流的方式来供暖的,即加热流体,这一流体会很快冷却,并不会再被加热。
为此,现有的散热器或加热器在制造时设置了空气通道或夹道,这些空气抚过加热器的高温表面,被加热后朝顶部上升,冷却后再下降到地面,由此可以再次被加热器加热并再推到上方。
因此,现有的散热器由几个相邻并且连接在一起的部件组成,在这些部件之间可以通过空气。
众所周知,人类的舒适状况取决于湿度和温度之间的平衡。这种平衡应该保持不变,由此来保证人的舒服程度。
当前类型的散热器,基本上只依靠对流来传递热量,无论是在保持最佳舒适度方面还是能源效率方面,都不是很令人满意。
市场上绝大多数类型中,散热器的板条都是并列排布的,在一个和另一个板条之间存有一个距离,这一距离,根据不同的型号和品牌,从几毫米至几厘米不等,另外,通常安装的位置与墙的平均距离约为40-60毫米,可用来促进空气的流通,从而在散热器的背面与墙壁之间形成著名的“夹道”,由此产生对流现象。
由这些机型产生的对流运动大部分是由从底部、侧面和板条之间的空隙进入的空气产生的,这些空气穿过墙壁和散热器背面之间的空间,加热后从顶部溢出,另外还有一部分空气会轻轻抚过散热器的外表面。
为了促生这种现象,市场上几乎所有机型的供热温度都使热元件和环境之间有一个大约为50℃的温度差。
上面提到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已知类型辐射板的散热方式,其在利用对流现象方面,相对于一般的散热器来说已有了很大的改进。
市场上的一些类型,尽管辐射板的正面表面光滑,并且安装后顶部和底部可以被封闭,但是空气还是可以从两侧流出,通过加热部件背面,和墙壁之间的夹道,使空气加热后产生对流运动。
上面提到的解决方案,虽然已经比普通的散热器有改进,但仍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对流现象和最大限度利用辐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首要任务是要制造一种辐射元件,用于室内和相似环境的供暖,可以尽量减少对流效应,并主要利用辐射来加热。
在这一任务中,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用于室内或相似环境供暖的辐射元件。
一种用于室内和相似环境供暖的辐射元件,用于室内或相似环境的供暖,包括一连续的板状元件,其背部抵靠在墙壁上;
集管,其围合成与板状元件形状相同的框架,固定在板状元件背部,用于封闭板状元件的四周,形成一个接触墙面的盒体结构。
优选地,所述集管围合成的框架内设有板条,板条与集管连通,集管与热源相连,使热流体在集管和板条内流动。
优选地,所述集管和板条通过导热胶与板状元件连接。
优选地,所述板状元件由多个扁平薄板无间隙排列配合而成。
优选地,所述板状元件背部设有一层绝缘层。
优选地,所述绝缘层表面设有一层第一铝膜。
优选地,所述第一铝膜表面设有一层聚氨酯板。
优选地,所述聚氨酯板表面设有一层第二铝膜。
优选地,所述板状元件为不锈钢制成的实心薄板;所述集管和板条由不锈钢制成,集管和板条焊接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集管围合成的框架内设有供应接头和阀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申请的辐射元件,可以安装在室内环境中普通的辐射元件或加热器的位置上。可以提高环境内墙壁的温度,由此来减少墙壁与人体之间的温度差。可以用最少的能源来给人带来最大的舒适感。高度可靠,制造简单,并且成本具有竞争力的辐射元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辐射元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辐射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辐射元件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辐射元件的正视图;
其中,1-辐射元件,2-板条,3-集管,4-板状元件,410-扁平薄板, 5-墙壁,6-供应接头和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参照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辐射元件如下。
首先,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理论。
本申请的技术一个目的是补偿环境本身热量的分散,由此来保持预先设定好的舒适温度。因此,这里开发出了两种不同的加热技术,它们分别通过对流和辐射的方式来传递热量。
对于负责供暖的人来说,最大的困难是保持一个一直处于“气温调节”非常精确的区域,这一气温调节由贝德福德-巴赫曼(Bedford- Bachman)的“居住舒适度最佳曲线”的图像来显示。
正是基于这个需求,通过制作这个最佳舒适度的曲线,发现舒适度不只与空气温度有关,还与空气温度和环境中墙壁辐射的平均温度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也就是说,即使空气温度低于20℃,但通过升高墙壁辐射的平均温度也可以获得最大的舒适度。
由于辐射的分散性较强,会造成热量的大大流失,进而影响到舒适感。
因此,为了降低辐射的分散性,应该升高环境中墙壁辐射的平均温度,并且只通过加热体来加热,因为加热体相对可以更好地传递热量。
此外,辐射还可以帮助更小地分层,即每米高度改变0.5℃,而不是一般对流系统的1.5℃,并且温度的分配也会更加有效,可避免能量浪费。另外,众所周知,空气加热越少除湿就越少,辐射应满足获得舒适感的两个基本因素,即温度和湿度。
而上述这些在普通的对流系统上都不可能实现。
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提高环境墙壁的温度来减少其温度和人体温度之间的差别,并且可以使用辐射作为热量传递源,通过提高墙壁辐射的平均温度来提高实施平均温度,然后使辐射区域获得最大的舒适度,并尽可能减少能源的消耗。
根据以上理论,可以通过设计一个辐射原件,以尽量减少对流的辐射元件。
如图1-4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辐射元件1,包括一个连续的板状元件4,板状元件4可以由一个整体的板形件构成,也可以由一系列扁平薄板410并列 (板条)构成,但表面平整并没有无间隙。
板状元件4被牢固地粘在由集管3和板条2构成的循环管道上,传热流体会流过集管3和板条2构成的循环管道,并在板条2、集管3和墙壁 5之间的空间的顶部、底部和两侧都被封闭的情况下被加热,板状元件4 会靠在这个空间中,由此可以封闭通常情况下在散热器和墙壁之间形成的“夹道”。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制造出一种由正前表面,侧面、顶部和底部构成的盒体元件。这一盒体元件与墙壁5结合在一起,作为板状元件4的后面部件。
进一步的,板状元件可以不是由整体的一块板制成,而是由一系列的扁平薄板410(板条)组成,该结构仍然会被抵靠墙壁5来安装,由此可以封闭加热元件1和墙壁5之间的空间的顶部、底部和两侧,也可以封闭通常情况下在散热器和墙壁之间形成的“夹道”。
进一步的,为了减少热量在板状元件4背面的流失,最好是在板状元件4的背部表面加一层第一铝膜,铝膜具有不辐射的特性,或者加一层绝缘层,比如聚氨酯板,如果需要也可以再在绝缘层加一层第二铝膜。
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辐射元件1不仅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辐射能源的排放,还可以尽量减少向板状原件后部的能源排放,即在一个完全封闭的空间,从能源角度来讲是无用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辐射元件1所产生的唯一对流运动是由抚过板状元件4的外表面的空气造成的,因为板状元件4抵靠在墙壁5而形成封闭空间,由在这一空间通过的空气产生的对流会被完全消除。
供应接头和阀门6,安装在会通过集管3围成的框架内部,如图3和图4所示,因此在板状元件4上不会存有任何可能引发对流的外部元件。
辐射元件1的设计最适用于辐射元件1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为20- 30℃的环境,以此能更好地抑制辐射元件正面的对流效应,从而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在实践中发现,根据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辐射元件1完全实现了预期的目标和目的,因为它可以主要通过辐射来加热,并尽量减少了每次加热中的对流运动。
另外,板状元件4被制成一个整体,不留下任何空隙,从而还可以避免伤到手,因为手指伸不到夹缝间,不会出现扭伤或挤压伤的情况。
另外,由于辐射元件1突出墙面的部分也被减少,碰撞造成的损伤也会相应大大减少。
在辐射元件1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为20-30℃的环境下使用还可以减少烧伤的意外。
然而,根据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辐射元件1的主要优点还是可以通过辐射来加热,并且能够加热安装了辐射元件1的房间或环境里的墙壁,由此减少墙壁和人体的温度差。
如此设计的辐射元件可以接受很多在创造概念范围内的改造和变化,另外,所有的细件也可以用其它相同技术的元件代替。在实践中,根据具体的要求和当时的技术水平,可能会采用各种不同的材料、尺寸和构造。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室内和相似环境供暖的辐射元件,用于室内或相似环境的供暖,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连续的板状元件(4),其背部抵靠在墙(5)上;
集管(3),其围合成与板状元件(4)形状相同的框架,并固定在板状元件(4)背部,用于封闭板状元件(4)的四周,形成一个接触墙面的盒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辐射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管(3)围合成的框架内设有板条(2),板条(2)与集管(3)连通,集管(3)与热源相连,使热流体在集管(3)和板条(2)内流动。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辐射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管(3)和板条(2)通过导热胶与板状元件(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辐射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状元件(4)由多个扁平薄板(410)无间隙排列配合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辐射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状元件(4)背部设有一层绝缘层。
6.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辐射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为聚氨酯板。
7.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辐射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状元件(4)背部设有一层第一铝膜。
8.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辐射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表面设有一层第二铝膜。
9.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辐射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状元件(4)为不锈钢制成的实心薄板;所述集管(3)和板条(2)由不锈钢制成,集管(3)和板条(2)焊接在一起。
10.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辐射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管(3)围合成的框架内设有供应接头和阀门(6)。
CN201921963390.7U 2019-11-14 2019-11-14 一种用于室内和相似环境供暖的辐射元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1573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63390.7U CN212157376U (zh) 2019-11-14 2019-11-14 一种用于室内和相似环境供暖的辐射元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63390.7U CN212157376U (zh) 2019-11-14 2019-11-14 一种用于室内和相似环境供暖的辐射元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57376U true CN212157376U (zh) 2020-12-15

Family

ID=737043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63390.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157376U (zh) 2019-11-14 2019-11-14 一种用于室内和相似环境供暖的辐射元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573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55148B2 (en) Temperature exchanging element made by extrusion, and its applications
CN105520429B (zh) 一种太阳能热水盘管昼夜两用暖床
CN102914042A (zh) 辐射平板空调系统
CN108180528A (zh) 一种强化对流型辐射供暖墙
CN212157376U (zh) 一种用于室内和相似环境供暖的辐射元件
CN208365636U (zh) 一种踢脚线式电暖器
US20220154975A1 (en) Electric Heater
CN112797476A (zh) 一种用于室内和相似环境供暖的辐射元件
CN208415767U (zh) 一种墙板以及建筑内调温结构
GB2454075A (en) A heat transfer system comprising insulated panels with a plurality of air passageways
RU105973U1 (ru) Односекционный или многосекционный радиатор, по меньшей мере, с двумя различно выполненными участками
CN208536127U (zh) 一种复合型暖气片
KR101532956B1 (ko) 프레임과 에너지 이동통로 병행 구조의 고효율 태양열 집열 장치
RU104291U1 (ru) Односекционный или многосекционный радиатор, по меньшей мере, с двумя различно выполненными участками
CN208952207U (zh) 电暖器
JP2009145035A (ja) 瞬間加熱型床暖房装置
CN201234773Y (zh) 可调节冷暖温度的坐垫
CN110367741A (zh) 一种基于静坐-睡眠灵活可调式太阳能热水暖床
CN218864311U (zh) 一种利用取暖余热进行加湿的取暖器
CN204401841U (zh) 一种光热呼吸幕墙
CN212478415U (zh) 供热踢脚线
CN109757896A (zh) 基于座位的个性化供暖装置
CN209263229U (zh) 一种新型吊顶辐射板
CN219550720U (zh) 冷热辐射板
CN208905234U (zh) 一种生命光动辐射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15

Termination date: 202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