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51901U - 一种脱硫废水预处理反应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脱硫废水预处理反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51901U
CN212151901U CN202020617189.XU CN202020617189U CN212151901U CN 212151901 U CN212151901 U CN 212151901U CN 202020617189 U CN202020617189 U CN 202020617189U CN 212151901 U CN212151901 U CN 2121519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sludge
reaction
flocculation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1718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麻晓越
刘海洋
谷小兵
白玉勇
刘维华
李叶红
荆亚超
高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Environment Indust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Environment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Environment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Environment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1718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519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519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519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硫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脱硫废水预处理反应装置,包括调节池、污泥混合池和反应沉淀池;所述反应沉淀池设置有混合反应池、絮凝池、斜管区、沉淀区和清水区;其中,所述混合反应池和所述絮凝池通过一固定支架悬空设置在所述反应沉淀池的内部,且所述混合反应池中的废水可通过一导流区溢流到所述絮凝池中;沿废水流动方向,所述斜管区悬空对称设置在所述反应沉淀池的内壁上;所述斜管区的底部及其平行于废水流动方向的延展面至所述反应沉淀池底壁之间的空间为所述沉淀区;所述清水区设置在所述反应沉淀池的外侧壁上;所述调节池、所述污泥混合池和所述混合反应池依次连通;所述沉淀区与所述污泥混合池连通。

Description

一种脱硫废水预处理反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硫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脱硫废水预处理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煤炭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比例高达76.2%,我国排放的SO2有90%来自燃煤。近年来,我国虽然采取了排污收费政策,但每年的SO2排放量仍很大,对我国农作物、森林和人体健康等方面造成巨大损害,也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对SO2排放控制势在必行。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是目前唯一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脱硫方式,也是控制SO2污染的主要技术手段。然而,在脱硫系统运行过程中,由于脱硫装置浆液内的水在不断循环的过程中会富集多种重金属离子、盐类物质,因此,脱硫废水具有悬浮物含量高,含盐量高,硬度高,氯离子含量高,COD、氟化物、重金属含量超标的特点。目前,燃煤电厂针对脱硫废水的处理有多种处理技术,其中,在“预处理+浓缩减量+末端固化”的脱硫废水处理工艺中,预处理能够实现降低废水中钙、镁离子含量、去除悬浮物、重金属离子、氟离子、硫酸根离子等物质,以保证后续处理单元的正常运行。
然而,在预处理过程中需要通过多次投药并利用中和、软化、絮凝、沉淀、澄清等工艺分级进行,存在工艺流程长,药剂投加量大,构筑物多、占地面积大,出水水质较低的问题。因此,针对预处理过程的特点,开发一种新型的预处理反应池,以简化工艺流程,提高脱硫废水预处理效率,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一项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硫废水预处理反应装置,该装置可降低装置占地面积,提高废水预处理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脱硫废水预处理反应装置,包括调节池、污泥混合池和反应沉淀池;
所述反应沉淀池设置有混合反应池、絮凝池、斜管区、沉淀区和清水区;
其中,所述混合反应池和所述絮凝池通过一固定支架悬空设置在所述反应沉淀池的内部,且所述混合反应池中的废水可通过一导流区溢流到所述絮凝池中;
沿废水流动方向,所述斜管区悬空对称设置在所述反应沉淀池的内壁上;所述斜管区的底部及其平行于废水流动方向的延展面至所述反应沉淀池底壁之间的空间为所述沉淀区;所述清水区设置在所述反应沉淀池的外侧壁上;
所述调节池、所述污泥混合池和所述混合反应池依次连通;
所述沉淀区与所述污泥混合池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预处理反应装置,包括调节池、污泥混合池和反应沉淀池,而反应沉淀池设置有混合反应池、絮凝池、斜管区、沉淀区和清水区,其中,混合反应池和絮凝池通过固定支架悬空设置在反应沉淀池的内部,并且,混合反应池中的废水可通过混合反应池和絮凝池之间的导流区溢流到絮凝池中;而斜管区悬空对称设置在反应沉淀池的内壁上,并且设置在与废水流动方向平行的两侧内壁上;混合反应池、絮凝池与斜管区之间的区域构成沉淀区;清水区设置在反应沉淀池的外侧壁上,当调节池和污泥混合池设置在反应沉淀池的一侧外壁时,清水区设置在该侧壁以外的三个侧壁上,并相互连通。由此絮凝池中的废水可溢流到沉淀区,沉淀区中的废水经过斜管区,并由斜管区溢流至清水区。在本实用新型的预处理反应装置中,废水依次经过调节池、污泥混合池、混合反应池、絮凝池、沉淀区、斜管区处理后,最后进入清水区,完成对脱硫废水的预处理,在调节池中通过投加石灰乳或烧碱等药剂,将废水pH调至9以上,去除部分镁离子、重金属离子、氟离子、硫酸根离子和亚硫酸根离子等;调节池出水通过污泥混合池进入混合反应池,在混合反应池中,投加软化药剂、有机硫、絮凝剂等药剂,实现水质软化,形成小的矾花;混合反应池中的废水通过导流区溢流到絮凝池中,在助凝剂的作用下形成大的矾花;进一步,絮凝池中的废水溢流到沉淀区中,并经斜管区去除小的矾花,清水溢流到清水区,并通过清水区上的出水管排出;而沉淀区又与污泥混合池连通,即沉淀区中的部分污泥可回流到污泥混合池中完成废水与污泥的充分混合,进而通过混合反应池进入絮凝池中,回流污泥可促进矾花的形成,提高絮凝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脱硫废水预处理装置,将具有软化功能的混合反应池和具有絮凝功能的絮凝池设于具有沉淀澄清功能的反应沉淀池中,结构更加紧凑,布水更加均匀;此外,通过调节池进行废水pH调节,可保证混合反应池中反应所需的碱性环境;而污泥混合池的设置可将废水和回流污泥进行充分的混合,避免管道混合不充分,对管道造成压力等问题,进而提高絮凝池中的絮凝效果。
进一步,所述调节池和所述污泥混合池之间通过一穿孔花墙连通,且所述穿孔花墙的上部均匀分布有排水孔。
调节池和污泥混合池之间通过一穿孔花墙连通,且穿孔花墙的上部均匀分布有排水孔,经调节池处理后的废水可通过穿孔花墙上的排水孔进入污泥混合池沉淀池。
进一步,所述污泥混合池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出水口和回流口;
所述出水口处安装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混合反应池的侧壁底部连通;
所述回流口处安装有污泥回流管,所述污泥回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反应沉淀池连通。
污泥混合池的侧壁上分布开设有出水口和回流口,其中回流口位于侧壁的上端,出水口设置在侧壁的底部,而出水口处安装有输水管,输水管的另一端与混合反应池的侧壁底部连通,即污泥混合池底部出水口中废水和污泥的混合物可通过输水管被输送至混合反应池中,并且通过混合反应池的底部进入,保证废水在混合反应池中能够与投加的药剂充分混合,进行反应;而污泥混合池侧壁上部设置的回流口处安装有污泥回流管,污泥回流管的另一端与反应沉淀池连通,即反应沉淀池底部的污泥可通过污泥回流管进入污泥混合池,并由污泥混合池的上部进入,以便于污泥与废水的充分接触并混匀。
进一步,所述导流区由设置在所述絮凝池的内部的导流板以及所述混合反应池和所述絮凝池之间共用的挡板组成;且所述导流板与所述挡板平行设置;
所述导流板高于所述挡板,且所述导流板与所述挡板之间设置有间距,所述导流板与所述絮凝池底部之间设置有间隙。
导流区由设置在絮凝池的内部的导流板以及混合反应池和絮凝池之间共用的挡板组成;且导流板与挡板平行设置,其中,导流板的设置位置高于挡板,且导流板与挡板之间设置有一定的间距,以便于混合反应池中的废水可溢流到导流区中,而导流板与絮凝池底部之间设置有一定间隙,以使导流区中的废水可通过絮凝池的底部进入絮凝池中,以避免进水水质和水量的波动对絮凝过程造成不利影响,进而提高预处理装置的抗水力冲击变化能力。
进一步,所述絮凝池内部设置有导流筒,所述导流筒的底部与所述絮凝池底部之间设置有间隙;
所述导流筒远离所述絮凝池底部的一端为圆柱形中空结构,靠近所述絮凝池底部的一端为向下扩口的喇叭口状结构;
所述导流筒内部设置有搅拌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脱硫废水预处理装置中,絮凝池的内部还设置有导流筒,而导流筒的底部与絮凝池底部之间设置有间隙,以使混合反应池中的废水由导流区溢流到絮凝池中后,直接进入导流筒,在导流筒内搅拌器的作用下,废水在导流筒内上升流动,并在回流污泥和助凝剂的作用下形成大的矾花。这里的导流筒为上方为圆柱形中空结构,下方为扩口的喇叭状结构。
进一步,所述反应沉淀池底部的靠近所述污泥混合池的一侧开设有一倒锥台状集泥区,另一侧设置有刮泥机;
所述集泥区通过所述污泥回流管与所述污泥混合池连通,且所述污泥回流管上设置有第一污泥螺杆泵。
沿水流流动方向,反应沉淀池底部靠近污泥混合池的一侧开设有一倒锥台状集泥区,刮泥机设置在反应沉淀池底部除集泥区以为的区域,该刮泥机为往复式刮泥机,可将反应沉淀池中产生的污泥收集于集泥区。而集泥区通过污泥回流管与污泥混合池连通,并且污泥回流管上设置有第一污泥螺杆泵,可将部分污泥回流至污泥混合池,并与废水混合,进而保证絮凝池中所需的污泥浓度,促进絮凝过程中矾花的生长,强化絮凝效果,降低助凝剂药剂的投加量,同时减少剩余污泥的处理量。
进一步,所述斜管区的底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斜管区底部所在水平面的夹角为40-70°。
斜管区的底部设置有隔板,隔板与斜管区底部所在水平面的夹角为40-70°,并且,隔板底部与反应沉淀池底部设置有一定间距,隔板将沉淀区与斜管区隔开,这样,由絮凝池中溢流出的废水由沉淀区进入斜管区,并在斜管区中去除尺寸较小的矾花,然后由斜管区溢流至清水区,完成脱硫废水的预处理。而尺寸较大的矾花直接沉积在沉淀区中,这里的隔板可有效防止尺寸较大的矾花进入斜管区,以堵塞斜管区。
进一步,所述斜管区内设有斜管支架,所述斜管支架上设有六角蜂窝状斜管组件,所述斜管组件与所述斜管区底部所在的水平面的夹角为45-65°。
斜管区内设置有斜管支架,而斜管支架上设置有六角蜂窝状斜管组件,并且斜管组件与斜管区底部所在水平面的夹角为45-65°,根据浅池理论,使用平行布置的斜管组件,可显著提高废水中絮凝物的沉积速度,提高废水处理效率。
进一步,还包括药剂投加机构,所述药剂投加机构分别与所述调节池、所述混合反应池和所述絮凝池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脱硫废水预处理装置中,还包括药剂投加机构,并且药剂投加机构分别与调节池、混合反应池和絮凝池分别连通。由药剂投加机构分别向调节池、混合反应池和絮凝池中投加各种药剂,可实现对各药剂投加用量及投加时间的控制。
进一步,还包括污泥处置机构,所述污泥处置机构通过一污泥排放管与集泥区连通,且所述污泥排放管上设置有第二污泥螺杆泵。
为了便于集泥区污泥的处置,在本实用新型的脱硫废水预处理装置中,还设置有污泥处置机构,该污泥处置机构通过一污泥排放管与集泥区连通,并且在污泥排放管上还设置有第二污泥螺杆泵。这样,集泥区中的污泥部分被回流至污泥混合池,而剩余污泥浓度高,可通过污泥排放管输送至污泥处置机构直接进行脱水处理,也可进一步降低污泥处理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脱硫废水预处理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预处理装置包括调节池、污泥混合池和反应沉淀池,其中,反应沉淀池内设置有混合反应池、絮凝池、沉淀区、斜管区和清水区,可通过调节各级絮凝的水力条件,控制各运行单元内的流速梯度,进而达到很好的絮凝效果,并且能够有效降低由于进水水质和水量的波动给絮凝和沉淀带来的影响,稳定出水浊度;
2、本实用新型的预处理装置将pH调节、絮凝、沉淀、澄清技术集成在一起,简化了预处理流程,提高了絮凝效果;
3、本实用新型的预处理装置将混合反应池和絮凝池置于反应沉淀池的上部,降低了预处理装置的占地面积;
4、本实用新型中沉淀区与污泥混合池连通,可通过污泥回流,保持絮凝池中所需的污泥浓度,促进絮凝过程中矾花的生长,进而强化絮凝效果,降低药剂投加量,同时减少剩余污泥处理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脱硫废水预处理反应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脱硫废水预处理反应装置的前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脱硫废水预处理反应装置的右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调节池;2:污泥混合池;3:反应沉淀池;4:混合反应池;5:絮凝池;6:斜管区;7:沉淀区;8:清水区;9:穿孔花墙;10:出水口;11:回流口;12:输水管;13:污泥回流管;14:导流板;15:挡板;16:导流筒;17:搅拌器;18:集泥区;19:刮泥机;20:第一污泥螺杆泵;21:隔板;22:斜管组件;23:药剂投加机构;24:污泥处置机构;25:污泥排放管;26:第二污泥螺杆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坚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脱硫废水预处理反应装置,包括调节池1、污泥混合池2和反应沉淀池3;所述反应沉淀池3设置有混合反应池4、絮凝池5、斜管区6、沉淀区7和清水区8;其中,所述混合反应池4和所述絮凝池5通过一固定支架悬空设置在所述反应沉淀池3的内部,且所述混合反应池4中的废水可通过一导流区溢流到所述絮凝池5中;沿废水流动方向,所述斜管区6悬空对称设置在所述反应沉淀池3的内壁上;所述斜管区6的底部及其平行于废水流动方向的延展面至所述反应沉淀池3底壁之间的空间为所述沉淀区7;所述清水区8设置在所述反应沉淀池3的外侧壁上;所述调节池1、所述污泥混合池2和所述混合反应池4依次连通;所述沉淀区7与所述污泥混合池2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预处理装置中,调节池1、污泥混合池2和反应沉淀池3依次连通,即脱硫废水由调节池1进入,依次经污泥混合池2和反应沉淀池3处理后完成对废水的预处理。而反应沉淀池3包括混合反应池4、絮凝池5、沉淀区7、斜管区6和清水区8,其中,混合反应池4和絮凝池5通过反应沉淀池3池顶部的一固定支架悬空设置在反应沉淀池3的内部,并且,混合反应池4和絮凝池5之间设置有一导流区,可使混合反应池4中的废水溢流到絮凝池5中,而不会对絮凝池5中的水质和水量造成冲击;斜管区6沿水流流动方向,悬空对称设置在反应沉淀池3的内壁上,沉淀区7设置在混合反应池4、絮凝池5与斜管区6之间的区域,清水区8设置在反应沉淀池3的外侧壁上,即混合反应池4处理后的废水溢流到絮凝池5,絮凝池5对废水中的悬浮物絮凝处理后,溢流到沉淀区7,废水中的尺寸较大的矾花可直接在沉淀区7沉积,而尺寸较小的矾花随废水进入斜管区6,斜管区6去除小的矾花和悬浮物后,由斜管区6溢流到清水区8,并通过清水区8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排出至下一级处理系统。实践表明,清水区8出水中总硬度降至5mg/L以下,浊度保持在1.0NTU左右,COD去除率可达到50-60%。此外,沉淀区7与污泥混合池2连通,即沉淀区7底部的部分污泥可回流至污泥混合池2与废水充分混合,并通过进入混合反应池4进入絮凝池5,保持絮凝池5内部所需的污泥浓度,促进絮凝过程中矾花的生长,强化絮凝效果,降低絮凝池5中的药剂投加量,同时减少污泥处理量,降低运行成本。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所述调节池1和所述污泥混合池2之间通过一穿孔花墙9连通,且所述穿孔花墙9的上部均匀分布有排水孔。
调节池1和污泥混合池2之间通过一穿孔花墙9连通,并且穿孔花墙9的上部均匀分布有排水孔。由此,经调节池1进水口进入调节池1中的废水,由调节池1将废水pH调节至9.0-11.0,去除废水中大量镁离子,并去除部分硫酸根、重金属离子,经调节池1处理后的废水穿过穿孔花墙9上部的排水孔进入污泥混合池2。
为使调节池1内药剂与废水的充分混匀,调节池1内设置有搅拌器17。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污泥混合池2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出水口10和回流口11;所述出水口10处安装有输水管12,所述输水管12的另一端与所述混合反应池4的侧壁底部连通;所述回流口11处安装有污泥回流管13,所述污泥回流管13的另一端与所述反应沉淀池3连通。
污泥混合池2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出水口10和回流口11,并且回流口11设置在侧壁的上端,出水口10设置在侧壁的底部,而出水口10处安装有输水管12,输水管12的另一端与混合反应池4的侧壁底部连通,即污泥混合池2中的废水可直接通过输水管12输送至混合反应池4的底部,以保证废水在混合反应池4内部进行充分的混合、反应。而回流口11处安装设置有污泥回流管13,污泥回流管13的另一端与反应沉淀池3连通,即反应沉淀池3底部的部分污泥沉淀可通过污泥回流管13被输送至污泥混合池2,并由污泥混合池2的侧壁的上部进入,以使废水和污泥充分混合后,进入混合反应池4、絮凝池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立污泥混合池2进行废水和回流污泥的混合,可以保证污泥和废水充分混合均匀,避免管道混合出现混合不充分、对管道造成较大压力的问题。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更为优选地,所述导流区由设置在所述絮凝池5的内部的导流板14以及所述混合反应池4和所述絮凝池5之间共用的挡板15组成,且所述导流板14与所述挡板15平行设置;所述导流板14高于所述挡板15,且所述导流板14与所述挡板15之间设置有间距,所述导流板14与所述絮凝池5底部之间设置有间隙。
导流区由设置在絮凝池5的内部的导流板14以及混合反应池4和絮凝池5之间共用的挡板15组成,且导流板14与挡板15平行设置,导流板14高于挡板15,且导流板14与挡板15之间、导流板14与絮凝池5底部之间均设置有一定间距,以便于混合反应池4中的废水可通过挡板15和导流板14之间形成的导流区自上而下溢流到絮凝池5的底部,以免水力冲击对絮凝造成不利影响。
为使混合反应池4内药剂与废水的充分混匀,混合反应池4内设置有搅拌器17。
在上述优选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所述絮凝池5内部设置有导流筒16,所述导流筒16的底部与所述絮凝池5底部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导流筒16远离所述絮凝池5底部的一端为圆柱形中空结构,靠近所述絮凝池5底部的一端为向下扩口的喇叭口状结构;所述导流筒16内部设置有搅拌器17。
絮凝池5内部设置有导流筒16,导流筒16的底部与沉淀区7底部设置有一定间距,以便于废水在搅拌器17的作用下,沿导流筒16内部自下而上流动,流至导流筒16上沿时,又从导流筒16外部自上而下流动。这里的导流筒16远离絮凝池5底部的一端为圆柱形中空结构,靠近絮凝池5底部的一端为向下扩口的喇叭口状结构。
在上述优选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更为优选地,所述反应沉淀池3底部的靠近所述污泥混合池2的一侧开设有一倒锥台状集泥区18,另一侧设置有刮泥机19;所述集泥区18通过所述污泥回流管13与所述污泥混合池2连通,且所述污泥回流管13上设置有第一污泥螺杆泵20。
反应沉淀池3底部的靠近污泥混合池2的一侧开设有一倒锥台状集泥区18,用于收集沉淀区7底部的污泥,刮泥机19设置在反应沉淀池3底部除集泥区18以外的区域,并该刮泥机19为往复式刮泥机19,可及时将沉淀区7底部的污泥收集到集泥区18,往复式刮泥机19及集泥区18的设置简化了沉淀区7的设备,降低了对沉淀污泥的扰动。此外,集泥区18通过污泥回流管13与污泥混合池2连通,由此,可通过第一污泥螺杆泵20将集泥区18内部的部分污泥回流至污泥混合池2(污泥回流比在3-6%),进而提高污泥利用率,降低污泥处理量。
在上述优选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更为优选地,所述斜管区6的底部设置有隔板21,所述隔板21与所述斜管区6底部所在水平面的夹角为40-70°。
两个斜管区6的底部均设置有隔板21,并且隔板21底部与反应沉淀池3的底部保持一定间隔,隔板21与斜管区6底部所在水平面的夹角为40-70°,隔板21将沉淀区7与斜管区6分置两区,废水由絮凝池5溢流到沉淀区7,大的矾花在沉淀区7沉降浓缩,然后含有细小矾花的废水经过斜管区6,再溢流至清水区8,隔板21的设置有效防止了沉淀区7尺寸较大的矾花进入斜管区6,降低了斜管区6的污堵现象。
为提高斜管区6对脱硫废水中絮凝物的富集和吸收,所述斜管区6内设有斜管支架,所述斜管支架上设有六角蜂窝状斜管组件22,所述斜管组件22与所述斜管区6底部所在水平面的夹角为45-65°。
根据浅池理论,为了提高废水中絮凝物的沉淀速度,斜管区6内设置有斜管支架,而斜管支架上设有六角蜂窝状斜管组件22,斜管组件22与斜管区6底部所在水平面的夹角为45-65°。研究表明,当斜管组件22与斜管区6底部所在水平面的夹角为60°时,沉淀效果最好,出水水质最佳。
在上述优选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还包括药剂投加机构23,所述药剂投加机构23分别与所述调节池1、所述混合反应池4和所述絮凝池5相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脱硫废水预处理装置中,还包括药剂投机机构,而该药剂投加机构23分别与调节池1、混合反应池4和絮凝池5连通,用于实时控制调节池1、混合反应池4和絮凝池5中各药剂的投加用量和投加时间。
在上述优选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还包括污泥处置机构24,所述污泥处置机构24通过一污泥排放管25与集泥区18连通,且所述污泥排放管25上设置有第二污泥螺杆泵26。
在本实用新型的脱硫废水预处理装置中,还包括污泥处置机构24,污泥处置机构24与集泥区18连通,集泥区18部分污泥回流至污泥混合池2,剩余的污泥经污泥排放管25排至污泥处置机构24以进一步处理。
为便于对预处理装置的自动化控制,在本实用新型的预处理装置中,药剂投加机构23、搅拌器17、刮泥机19、第一污泥螺杆泵20和第二污泥螺杆泵26均通过中控系统控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脱硫废水预处理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池(1)、污泥混合池(2)和反应沉淀池(3);
所述反应沉淀池(3)设置有混合反应池(4)、絮凝池(5)、斜管区(6)、沉淀区(7)和清水区(8);
其中,所述混合反应池(4)和所述絮凝池(5)通过一固定支架悬空设置在所述反应沉淀池(3)的内部,且所述混合反应池(4)中的废水可通过一导流区溢流到所述絮凝池(5)中;
沿废水流动方向,所述斜管区(6)悬空对称设置在所述反应沉淀池(3)的内壁上;所述斜管区(6)的底部及其平行于废水流动方向的延展面至所述反应沉淀池(3)底壁之间的空间为所述沉淀区(7);所述清水区(8)设置在所述反应沉淀池(3)的外侧壁上;
所述调节池(1)、所述污泥混合池(2)和所述混合反应池(4)依次连通;
所述沉淀区(7)与所述污泥混合池(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处理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1)和所述污泥混合池(2)之间通过一穿孔花墙(9)连通,且所述穿孔花墙(9)的上部均匀分布有排水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处理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混合池(2)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出水口(10)和回流口(11);
所述出水口(10)处安装有输水管(12),所述输水管(12)的另一端与所述混合反应池(4)的侧壁底部连通;
所述回流口(11)处安装有污泥回流管(13),所述污泥回流管(13)的另一端与所述反应沉淀池(3)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处理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区由设置在所述絮凝池(5)的内部的导流板(14)以及所述混合反应池(4)和所述絮凝池(5)之间共用的挡板(15)组成,且所述导流板(14)与所述挡板(15)平行设置;
所述导流板(14)高于所述挡板(15),且所述导流板(14)与所述挡板(15)之间设置有间距,所述导流板(14)与所述絮凝池(5)底部之间设置有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处理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池(5)内部设置有导流筒(16),所述导流筒(16)的底部与所述絮凝池(5)底部之间设置有间隙;
所述导流筒(16)远离所述絮凝池(5)底部的一端为圆柱形中空结构,靠近所述絮凝池(5)底部的一端为向下扩口的喇叭口状结构;
所述导流筒(16)内部设置有搅拌器(1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处理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沉淀池(3)底部的靠近所述污泥混合池(2)的一侧开设有一倒锥台状集泥区(18),另一侧设置有刮泥机(19);
所述集泥区(18)通过所述污泥回流管(13)与所述污泥混合池(2)连通,且所述污泥回流管(13)上设置有第一污泥螺杆泵(2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处理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管区(6)的底部设置有隔板(21),所述隔板(21)与所述斜管区(6)底部所在水平面的夹角为40-7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处理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管区(6)内设有斜管支架,所述斜管支架上设有六角蜂窝状斜管组件(22),所述斜管组件(22)与所述斜管区(6)底部所在水平面的夹角为45-65°。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预处理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药剂投加机构(23),所述药剂投加机构(23)分别与所述调节池(1)、所述混合反应池(4)和所述絮凝池(5)相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预处理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污泥处置机构(24),所述污泥处置机构(24)通过一污泥排放管(25)与集泥区(18)连通,且所述污泥排放管(25)上设置有第二污泥螺杆泵(26)。
CN202020617189.XU 2020-04-22 2020-04-22 一种脱硫废水预处理反应装置 Active CN2121519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17189.XU CN212151901U (zh) 2020-04-22 2020-04-22 一种脱硫废水预处理反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17189.XU CN212151901U (zh) 2020-04-22 2020-04-22 一种脱硫废水预处理反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51901U true CN212151901U (zh) 2020-12-15

Family

ID=73723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17189.XU Active CN212151901U (zh) 2020-04-22 2020-04-22 一种脱硫废水预处理反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519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02591U (zh) 污水处理系统
CN104787926A (zh) 污水处理系统及污水处理方法
CN108328786B (zh) 一种水处理装置及水处理方法
CN111777232A (zh) 生产废水除氟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10945141U (zh) 一种井下多效高密度澄清设备
CN216604162U (zh) 一种中水站石灰软化密度沉淀池
CN108726737A (zh) 一种重力整流式离子交换法污水处理末端除氮设备及方法
CN110482801B (zh) 一体化废水生物同步脱氮除钙装置及其方法
CN108892276A (zh) 一种炼铅厂的废水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CN212151901U (zh) 一种脱硫废水预处理反应装置
CN211170214U (zh) 一种工业废水一体化处理设备
CN109293079B (zh) 一种低能耗曝气循环澄清池
CN209010280U (zh) 一种重力整流式离子交换法污水处理末端除氮设备
CN217757087U (zh) 污水处理池
CN111423019A (zh) 一种脱硫废水预处理反应装置
CN103641259B (zh) 一种脱硫废水处理装置
CN209618964U (zh) 一种絮凝沉淀池
CN208995260U (zh) 一种炼铅厂的废水处理系统
CN207980535U (zh) 一种底部锥形絮凝沉淀池及絮凝沉淀系统
CN205187997U (zh) 一种煤矿矿井污水处理系统
CN105585090B (zh) 一种重辅絮凝澄清装置及方法
CN110436658A (zh) 一种排污水处理回用系统
CN218115179U (zh) 一种高效慢速脱碳装置
CN218879632U (zh) 一种集成化的电絮凝处理矿井废水的装置
CN109574324A (zh) 一种工业水处理系统排污水的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