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44854U - 一种数控攻丝机用工件治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控攻丝机用工件治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44854U
CN212144854U CN202020581063.1U CN202020581063U CN212144854U CN 212144854 U CN212144854 U CN 212144854U CN 202020581063 U CN202020581063 U CN 202020581063U CN 212144854 U CN212144854 U CN 2121448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piece
boss
sliding table
top plate
numerical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8106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建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Taijie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Taijie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Taijie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Taijie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8106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448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448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4485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umerical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数控攻丝机用工件治具,包括底座、第一压紧组件、第二压紧组件和孔检测组件;所述底座包括底板、立柱和顶板;所述顶板通过若干所述立柱架设在所述底板上;所述顶板上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与工件的两个罩壳配合的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所述顶板上还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二凸台之间、且与工件下部凸起配合的避位孔;所述第一压紧组件,设于所述顶板上,用于与所述第一凸台配合夹紧工件的一个罩壳;所述第二压紧组件,设于所述顶板上,用于与所述第二凸台配合夹紧工件的另一个罩壳;所述孔检测组件,包括X轴滑台、Z轴滑台、针规安装座和针规。本实用新型在装夹工件的同时可以对工件的待攻丝孔进行检测。

Description

一种数控攻丝机用工件治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机床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数控攻丝机用工件治具。
背景技术
如图2所示的一种工件,在工件主体A的下部设有凸起B,在工件主体的两侧各设有一个开口向下的罩壳C;现需要在该工件主体上进行加工螺纹孔,其生产流程为:首先,由多个操作员合作,固定该工件后使用打孔设备进行打孔作业;然后,由多个操作员合作,固定该工件后采用攻丝设备进行攻丝作业。
现有的人工作业方式存在着效率低下、人力资源成本过高、不良品率高的问题;特别是经长时间工作后,操作员容易疲劳,导致在攻丝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将漏打孔或者打孔有误的工件直接进行攻丝导致攻丝设备的丝锥断裂和/或工件损坏,不利于工业生产。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遇改善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数控攻丝机用工件治具,目的是:将该工件治具安装至数控攻丝机后,受该数控攻丝机的PLC工控系统控制下,可以装夹固定工件并在攻丝作业前自动检测工件上的待攻丝孔是否加工无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一种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数控攻丝机用工件治具,包括底座、第一压紧组件、第二压紧组件和孔检测组件;所述底座包括底板、立柱和顶板;所述顶板通过若干所述立柱架设在所述底板上;所述顶板上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与工件的两个罩壳配合的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所述顶板上还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二凸台之间、且与工件下部凸起配合的避位孔;所述第一压紧组件,设于所述顶板上,用于与所述第一凸台配合夹紧工件的一个罩壳;所述第二压紧组件,设于所述顶板上,用于与所述第二凸台配合夹紧工件的另一个罩壳;所述孔检测组件,包括X轴滑台、Z轴滑台、针规安装座和针规;所述X轴滑台设于所述顶板上,并驱动所述Z轴滑台横向移动;所述Z轴滑台驱动所述针规安装座上下滑动,所述针规安装座上设有所述针规。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阐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包括机箱、输出轴、蜗杆、蜗轮和手轮;所述机箱上转动安装有所述输出轴与所述蜗杆;所述输出轴伸出所述机箱的一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蜗轮套装在所述输出轴上,且与所述蜗杆啮合;所述手轮与所述蜗杆伸出所述机箱的一个端部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机箱上还转动安装有输入轴,所述输入轴穿入所述机箱的一端套装有第一锥齿轮,所述蜗杆上套设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旋转组件驱动所述底板旋转的角度为±90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压紧组件为快速夹钳或旋转夹紧气缸;或者,所述第二压紧组件为快速夹钳或旋转夹紧气缸。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X轴滑台为滚珠丝杆滑台或气缸滑台;或者,所述Z轴滑台为滚珠丝杆滑台或气缸滑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第二凸台的上壁均设与工件的罩壳内壁凸包配合的盲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一,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压紧组件与第一凸台的配合、第二压紧组件与第二凸台的配合分别夹紧工件的两个罩壳,实现了工件的装夹固定;同时,将底座设计成中空的双层结构,在顶板上设置避位孔,防止工件底部的凸起与底座发生干涉,相较于采用顶板上设置与工件底部凸起配合的仿形托槽,当工件底部的凸起形状或者尺寸发生较小的变化时,本实用新型仍可适用,通用性能更好;其二,由X轴滑台与Z轴滑台驱动针规进行两轴滑动,配合数控攻丝机的PLC工控系统,在工件装夹完成后针规可以插入工件的待攻丝孔中进行孔检测进而判断工件的待攻丝孔的加工情况,进而避免工件上漏打孔或者打孔有误导致数控攻丝机攻丝时丝锥断裂和/或工件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件固定状态参考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旋转机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干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附图1-3实例了本实用新型一种数控攻丝机用工件治具的具体实施例,参考附图1-3,一种数控攻丝机用工件治具,包括底座1、第一压紧组件9、第二压紧组件10、孔检测组件11和旋转组件16。
所述底座1包括底板2、立柱3和顶板4。所述底板1呈长方形板状。所述顶板4通过若干所述立柱3架设在所述底板2上,具体地说:所述立柱3共六个,分别位于所述底板2的两条长边的中点和两端处,使得所述底座1形成双层的中空结构。所述顶板4上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与工件的两个罩壳C配合的第一凸台6和第二凸台7;具体地说,所述第一凸台6于所述第二凸台7的形状分别与两个罩壳C的内壁轮廓相仿,对工件起到较好的支撑定位效果。同时,所述顶板4上还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凸台6和所述第二凸台7之间、且与工件下部凸B起配合的避位孔8。具体工作时,工件主体A的下端面抵靠在所述顶板4上,工件的两个罩壳C分别覆盖在对应的所述第一凸台6或所述第二凸台7上,工件下部的凸起B穿过所述避位孔后位于所述底座中部的空腔内;相较于采用在所述顶板4成型出与工件底部凸起B配合的仿形托槽,当工件底部的凸起B形状或者尺寸发生小幅度的变化时,仿形托槽容易与工件下部的凸起B发生干涉,导致工件局部翘起,而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避位孔8却仍可避免与工件下部的凸起B发生干涉,使得本实用新型的通用性能更好。
所述第一压紧组件9设于所述顶板4上,用于与所述第一凸台6配合夹紧工件的一个罩壳C;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压紧组件9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任意一种下压组件,包括但不限于旋转夹紧气缸和快速夹钳;而在本实施例中选用的是快速夹钳,该快速夹钳的底座螺接在所述顶板4上,当工件的一个罩壳C覆盖在所述第一凸台6上后,操作员通过拨动该快速夹钳的把手即可实现由该快速夹钳的夹头与所述第一凸台6夹紧工件的一个罩壳C。
所述第二压紧组件10设于所述顶板4上,用于与所述第二凸台7配合夹紧工件的另一个罩壳C;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压紧组件10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任意一种下压组件,包括但不限于旋转夹紧气缸和快速夹钳;而在本实施例中选用的同样是快速夹钳,该快速夹钳的底座螺接在所述顶板4上,当工件的另一个罩壳C覆盖在所述第二凸台7上后,操作员通过拨动该快速夹钳的把手即可实现由该快速夹钳的夹头与所述第二凸台7夹紧工件的另一个罩壳C。
所述孔检测组件11包括X轴滑台12、Z轴滑台13、针规安装座14和针规15;所述X轴滑台12设于所述顶板4上,并驱动所述Z轴滑台13横向移动;所述Z轴滑台13驱动所述针规安装座14上下滑动,所述针规安装座14上设有三个呈三角状布置的所述针规15。
所述旋转组件16包括机箱17、输出轴18、蜗杆19、蜗轮20和手轮21。所述机箱17通过密封轴承转动安装有所述输出轴18与所述蜗杆19。所述输出轴18伸出所述机箱17的一端设有连接法兰28,并通过该连接法兰28与所述底座1的底板2固定连。所述蜗轮20位于所述机箱17内,且套装在所述输出轴18上,还与所述蜗杆19啮合。所述手轮21与所述蜗杆19伸出所述机箱17的一个端部连接。当工件需要旋转一定角度时,操作员摇动所述手轮21即可将所述底座1与所述底座1上装夹的工件同步旋转;其中,所述手轮21驱动所述底座1旋转的工作原理为:首先,操作员摇动所述手轮21,使得所述蜗杆19与所述手轮21同步旋转;然后,由所述蜗杆19带动所述蜗轮20旋转,所述输出轴18与所述蜗轮20同步旋转;最后,由所述输出轴18驱动所述底座1旋转。
作为对本实施例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机箱17上还转动安装有输入轴22,所述输入轴22穿入所述机箱17内的一端套装有第一锥齿轮23,所述蜗杆19上套设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23啮合的第二锥齿轮24;当本实用新型一种数控攻丝机用工件治具安装在数控攻丝机上后,数控攻丝机上的电机通过联轴器与所述输入轴22连接,当该电机驱动所述输入轴22转动时,所述输入轴22通过齿轮传动的方式驱动所述蜗杆19转动,所述蜗杆19再通过蜗杆传动的方式驱动所述底座1旋转,进而实现了数控攻丝设备自动调节所述底座1与工件角度的功能。
作为对本实施例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旋转组件16驱动所述底板2旋转的角度为±90度。
作为对本实施例的进一步说明:所述X轴滑台12与所述Z轴滑台13均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任意一种直线滑台模组,包括但不限于滚珠丝杆滑台和气缸滑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X轴滑台12与所述Z轴滑台13均选用的是滚珠丝杆滑台;其中,所述X轴滑台12的固定架与所述顶板4螺接固定,所述X轴滑台12的伺服电机接于外部电源并通过丝杆传动的方式驱动所述X轴滑台12的滑台做直线往复运动;所述Z轴滑台13的固定架与所述X轴滑台12的滑台螺接固定,所述Z轴滑台13的伺服电机接于外部电源并通过丝杆传动的方式驱动所述Z轴滑台13的滑台做直线往复运动,所述针规安装座14与所述Z轴滑台13的滑台螺接固定。
作为对本实施例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一凸台6与所述第二凸台7的上壁均设与工件的罩壳C内壁凸包配合的盲孔25。
作为对本实施例的进一步说明:由于在工件主体A靠近所述第一凸台6的一侧的下部还成型有环形的工艺凸缘D,相应地,所述顶板4的避位孔8靠近所述第一凸台6的侧壁上设有第三沉台26,所述第三沉台26上成型有第三凸台27,通过所述第三沉台26、所述第三凸台27和所述工艺凸缘D的配合,优化了所述底座1对工件的支撑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数控攻丝机用工件治具安装至数控攻丝机后,在所述数控攻丝机的PLC工控系统的控制下,其工作原理如下:
第一步,上料。首先,由上下料机械手或者操作员将工件放置在所述底座1上;然后,由所述第一压紧组件9和所述第二压紧组件10配合所述底座1夹紧工件。
第二步,检测。首先,由所述X轴滑台12驱动所述Z轴滑台13与所述针规15同步移动至工件的待攻丝孔的正上方;然后,由所述Z轴滑台13驱动所述针规15下行插入工件的待攻丝孔中进行检测。
第三步,攻丝或停止作业。其一,若所述针规15检测工件的待攻丝孔的孔径、深度等参数无误后,所述孔检测组件11复位,数控攻丝机的工作头进行攻丝作业;其二,若所述针规15检测到工件的加工参数有误,数控攻丝机停止作业并报警。
综上,本实用新型在装夹工件后,能对工件的待攻丝孔的相关参数进行检测,有限避免了对漏打孔或者打孔有误的工件直接进行攻丝导致攻丝设备的丝锥断裂和/或工件损坏。
以上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数控攻丝机用工件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包括底板、立柱和顶板;所述顶板通过若干所述立柱架设在所述底板上;所述顶板上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与工件的两个罩壳配合的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所述顶板上还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二凸台之间、且与工件下部凸起配合的避位孔;
第一压紧组件,设于所述顶板上,用于与所述第一凸台配合夹紧工件的一个罩壳;
第二压紧组件,设于所述顶板上,用于与所述第二凸台配合夹紧工件的另一个罩壳;
孔检测组件,包括X轴滑台、Z轴滑台、针规安装座和针规;所述X轴滑台设于所述顶板上,并驱动所述Z轴滑台横向移动;所述Z轴滑台驱动所述针规安装座上下滑动,所述针规安装座上设有所述针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攻丝机用工件治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包括机箱、输出轴、蜗杆、蜗轮和手轮;所述机箱上转动安装有所述输出轴与所述蜗杆;所述输出轴伸出所述机箱的一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蜗轮套装在所述输出轴上,且与所述蜗杆啮合;所述手轮与所述蜗杆伸出所述机箱的一个端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数控攻丝机用工件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上还转动安装有输入轴,所述输入轴穿入所述机箱的一端套装有第一锥齿轮,所述蜗杆上套设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数控攻丝机用工件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驱动所述底板旋转的角度为±90度。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一种数控攻丝机用工件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紧组件为快速夹钳或旋转夹紧气缸;或者,所述第二压紧组件为快速夹钳或旋转夹紧气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数控攻丝机用工件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X轴滑台为滚珠丝杆滑台或气缸滑台;或者,所述Z轴滑台为滚珠丝杆滑台或气缸滑台。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数控攻丝机用工件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第二凸台的上壁均设与工件的罩壳内壁凸包配合的盲孔。
CN202020581063.1U 2020-04-18 2020-04-18 一种数控攻丝机用工件治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1448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81063.1U CN212144854U (zh) 2020-04-18 2020-04-18 一种数控攻丝机用工件治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81063.1U CN212144854U (zh) 2020-04-18 2020-04-18 一种数控攻丝机用工件治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44854U true CN212144854U (zh) 2020-12-15

Family

ID=737191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81063.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144854U (zh) 2020-04-18 2020-04-18 一种数控攻丝机用工件治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448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144854U (zh) 一种数控攻丝机用工件治具
CN205166379U (zh) 汽车皮带张紧器的测量上销专机
CN117491838A (zh) 一种盖板和pcb板压装检测设备及电子产品生产线
CN219112913U (zh) 一种精准对接换向机构
CN109605065B (zh) 零件装夹装置
CN216633207U (zh) 一种具有防脱离功能的焊接夹具
CN214023861U (zh) 一种电池外壳切割机
CN211966464U (zh) 一种焊接产品同心定位机构
CN211219594U (zh) 自动钻孔攻牙专机
CN111375832A (zh) 一种用于机械加工棒料的倒角设备
CN215789707U (zh) 一种汽车配件加工用工作台
CN213135566U (zh) 一种焊接工装快速更换装置
CN219542438U (zh) 一种模具加工平台
CN211387878U (zh) 一种阀体型腔内壁的加工装置
CN215787795U (zh) 一种多轴定位焊机
CN116140980B (zh) 锁附装置和加工设备
CN221064703U (zh) 一种板材加工用的攻丝装置
CN214025300U (zh) 一种可校对的快速定位治具结构
CN215640073U (zh) 适用于模具全自动检测装置的双轴旋转式治具
CN212095416U (zh) 一种汽车尾气部件加工通用夹具
CN211362303U (zh) 一种对中组件
CN213497753U (zh) 一种机械零部件加工用夹具
CN218697987U (zh) 一种用于多工件加工的夹具
CN215748782U (zh) 一种带液压翻转的电池盒夹具
CN214162033U (zh) 一种自动移动锁螺丝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