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36712U - 一种大线径电缆的简易跨接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线径电缆的简易跨接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36712U
CN212136712U CN202021348570.7U CN202021348570U CN212136712U CN 212136712 U CN212136712 U CN 212136712U CN 202021348570 U CN202021348570 U CN 202021348570U CN 212136712 U CN212136712 U CN 2121367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trunk
sheath
branch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4857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莫云彬
莫未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Jiete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Jiete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Jiete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Jiete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4857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367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367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367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Effected By Soldering, Adhesion, Or Permanent Deform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线径电缆的简易跨接组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大直径线缆跨接效率不高、效果不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跨接件和护套件,护套件与跨接件相配合且包裹在跨接件外部;所述跨接件包括用于卡接主干线的主干卡环和用于卡接支干线的支干卡环,主干卡环和支干卡环为一体成型的导电件,且支干卡环与主干卡环成T型设置。本实用新型跨接使用的材料数量及材料种类少,结构简单,成本低;跨接组件体积小,安装时携带方便,维护简单。无需为线缆的跨接装置规划安装位置及设计其它安装工艺措施,满足各类多芯或单芯大线径电缆的中间跨接,可使各种规格线缆的跨接工艺更加规范化、标准化。

Description

一种大线径电缆的简易跨接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跨接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大线径电缆的简易跨接组件。
背景技术
电缆的“T”形跨接主要适用于建筑,工业电气设备安装工程,作为主电缆(干线)不能切断时的“T”形分线连接用。以往导线的“T”形连接通常采用剥开主干线绝缘层,将分支导线绕接在主干线上,包上绝缘包布的方法。这种接线方法较直接的危害是可靠性差,接点电阻大,极易引发用电事故;而且当分支导线截面积>10mm2时靠手工绕接就难以操作。如今有一种“T”形接线端子通过不同形状导线夹的相互组合,可形成双层接线,下层接入主干线,上层接入分支线,形成干线不断的“T”形连接。类似工艺也仅能跨接≤70mm2的线缆。目前对于大线径电缆的跨接工艺还有一种“T”形接线箱,该工艺由绝缘基座、接线框、防护箱三部分组成,接线框由导线夹、螺针、螺母和支承框等多种零件组成,该箱的核心部分是“T”形连接端子,“T”接端子是由一组特殊结构的导线夹来实现电缆分支连接的,该接线夹对导线呈犬牙交错的包容状接触,接触面积大;接点压力大,并且在整个使用寿命周期内,其接点压力基本不变化。但其防护箱体积较大。
有一些线缆“T”形跨接工艺都是采用直接压接工艺,是用螺丝(平面)直接将主线与支线(圆柱)压接在一起,此类工艺无论将压接面做成何形状,均不能保证充分的压接面积。另外,线缆压接件多是钢制材料,其硬度、电阻与铜导线材质差别较大,长期高压受力易出现疲劳松动。当过电流量较大时易使压接点过热甚至造成事故。
还有的线缆“T”形跨接工艺,要么是过流量少,要么是跨接工艺复杂,“T”形接线箱更是箱体外观强硬、组件复杂、体积庞大,跨接时接线箱需单独安装并需要专用的安装空间,跨接成本高且安装工作量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大线径电缆的简易跨接组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大直径线缆跨接效率不高、效果不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大线径电缆的简易跨接组件,包括跨接件和护套件,护套件与跨接件相配合且包裹在跨接件外部;所述跨接件包括用于卡接主干线的主干卡环和用于卡接支干线的支干卡环,主干卡环和支干卡环为一体成型的导电件,且支干卡环与主干卡环成T型设置。
所述跨接件为紫铜板冲压件,护套件为绝缘注射件。
所述主干卡环包括锁紧柄、包裹环和连接柄,包裹环位于锁紧柄和连接柄之间,连接柄与支干卡环相连接,锁紧柄通过紧固件与连接柄相连接。
所述锁紧柄上设有椭圆孔,连接柄上设有正圆孔,椭圆孔与正圆孔相对应;所述紧固件为锁紧螺栓,锁紧螺栓依次穿过椭圆孔与正圆孔并通过锁紧螺母固定。
所述锁紧螺栓与椭圆孔连接段上设有逆向防滑倒刺;所述锁紧柄与连接柄之间留有夹紧间隙,主干卡环处于夹紧状态时,夹紧间隙的宽度为2mm~5mm。
所述支干卡环包括用于压接支干线的压接套管,压接套管与连接柄一体成型且圆弧过渡连接;所述压接套管与锁紧螺母相对的一端设有斜坡口。
所述护套件为绝缘阻燃的PVC制件,护套件包括主干护套和支干护套,主干护套与支干护套卡扣连接,且主干护套和支干护套成T型设置。
所述支干护套包括长半套管和短半套管,短半套管的一侧与长半套管相连接、另一侧与长半套管卡接;主干护套与短半套管接触卡接。
所述短半套管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卡挡,长半套管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卡孔,第一卡挡与第一卡孔卡接;所述短半套管朝向主干线的一端设有卡环槽,长半套管朝向主干线的一端设有第二卡挡。
所述主干护套包括弹性连接的左卡接套和右卡接套,左卡接套的内端面上设有卡接环,卡接环与卡环槽卡接,右卡接套的外端面上设有第二卡孔,第二卡挡与第二卡孔卡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跨接件和护套件对大线径电缆进行快速、安全跨接;一体成型的跨接件采用卡接连接形式,实现端接面积最大化,有效解决大线径线缆T形跨接点压接面接触面积不足的问题,且跨接件采用同一紫铜材料触面,使其电阻值与线缆一致,有效避免现有不同材质跨接点带来的跨接不稳定的问题。护套件采用卡扣设计,内部形成与跨接件相匹配的空腔,将跨接件完全的包裹在一个封闭的腔体中,使牢牢的固定在主干线上,对跨接件进行有效固定和保护,提高跨接安全系数。本实用新型跨接使用的材料数量及材料种类少,结构简单,成本低;跨接组件体积小,安装时携带方便,维护简单。无需为线缆的跨接装置规划安装位置及设计其它安装工艺措施,满足各类多芯或单芯大线径电缆的中间跨接,可使各种规格线缆的跨接工艺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弥补了目前的技术空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跨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护套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护套件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主干护套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支干护套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6所示,实施例1,一种大线径电缆的简易跨接组件,包括跨接件1和护套件2,护套件2与跨接件1相配合且包裹在跨接件1外部,跨接件1为导电件,护套件为绝缘件;护套件包裹在跨接件1外部起到绝缘防护作用。所述跨接件1包括用于卡接主干线100的主干卡环11和用于卡接支干线200的支干卡环12,主干卡环11和支干卡环12为一体成型的导电件,可实现端接面积最大化,有效解决大线径线缆“T”形跨接点压接面接触面积不足的问题。支干卡环12与主干卡环11成T型设置,主干卡环11的主过线孔110和支干卡环12的支过线孔120垂直设置,无需为线缆的跨接装置规划安装位置及设计其它安装工艺措施,可使各种规格线缆的跨接工艺更加规范化、标准化。优选地,所述跨接件1为紫铜板冲压件,护套件2为绝缘注射件。即从主干线缆到支线电缆的端接均采用紫铜材料触面,使其电阻值与线缆一致,可满足各类多芯或单芯大线径电缆的中间跨接,弥补了目前的技术空白。
进一步,所述主干卡环11为紫铜板件,包括一体成型的锁紧柄11-1、包裹环11-2和连接柄11-3,包裹环11-2位于锁紧柄11-1和连接柄11-3之间,形成开口销形,包裹环是主干线的主要包裹部,包裹环的直径可按跨接主干线缆的直径大小制做,连接柄11-3与支干卡环12相连接,锁紧柄11-1通过紧固件11-4与连接柄11-3相连接,用于对位于包裹环内的主干线的锁紧和固定。紫铜板的厚度、主干包裹卡环的宽度以及支干压接套管的直径均取决于主干线缆和跨接支干线缆的线径,根据需要设置。
优选地,所述锁紧柄11-1上设有椭圆孔,便于紧固件的快速安装,连接柄11-3上设有正圆孔,椭圆孔与正圆孔相对应;所述紧固件11-4为锁紧螺栓,锁紧螺栓依次穿过椭圆孔与正圆孔并通过锁紧螺母11-5固定,锁紧螺母与连接柄之间设有垫圈。所述锁紧螺栓与椭圆孔连接段上设有逆向防滑倒刺,即锁紧螺栓采用防滑螺栓,防滑倒刺的设置是为了防止主干线直径较大对包裹环拉扯变形,使包裹环处于最佳的锁紧状态。所述锁紧柄11-1与连接柄11-3之间留有夹紧间隙11-7,主干卡环11处于夹紧状态时,夹紧间隙11-7的宽度为2mm~5mm,优选为3mm,防止包裹过盈锁紧,对主干线夹持不牢的现象,进一步确保对主干线的牢固夹持。线缆跨接可按负载量制做跨接组件,并使组件外观体积最小化,便于安装;减少了线缆跨接的安装工作量及复杂的工艺。
进一步,所述支干卡环12包括用于压接支干线的压接套管12-1,使用时,通过压接套管将支干线压紧在压接套管内,即压接套管向主干卡环的一侧延伸,形成一个管状线鼻,使用时可将支线塞入线鼻并用液压钳压紧,形成六棱柱状,确保压接强度。压接套管12-1与连接柄11-3一体成型且圆弧过渡连接,提高整体强度。所述压接套管12-1与锁紧螺母11-5相对的一端设有斜坡口12-2,便于锁紧螺母的安装,防止发生干涉。跨接件整体使用的材料数量及材料种类少,结构简单,成本低;且跨接件体积小,安装时携带方便,维护简单。
如图2、3所示,实施例2,一种大线径电缆的简易跨接组件,所述护套件2为绝缘阻燃的PVC制件,具有一定弹性,便于安装。护套件2包括主干护套21和支干护套22,主干护套21与支干护套22卡扣连接,且主干护套21和支干护套22成T型设置,与跨接件相匹配。主干护套21和支干护套22形成T型腔体,跨接件密封在T型腔体内,对跨接件进行密封保护。
进一步,如图5所示,所述支干护套22包括长半套管22-1和短半套管22-2,长半套管22-1和短半套管22-2两半相扣设计,内部形成与跨接件的支干卡环相匹配的空腔220,便于快速安装。短半套管22-2的一侧与长半套管22-1相连接、另一侧与长半套管22-1卡接,支干护套具有一定弹性,短半套管22-2与长半套管22-1一体成型设置且两者之间设有折痕,便于开合安装。主干护套21与短半套管22-2接触卡接,保证安装密封性和安装精度,实现快速精确安装。
优选地,所述短半套管22-2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卡挡22-3,长半套管22-1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卡孔22-4,第一卡挡22-3与第一卡孔22-4卡接。所述短半套管22-2朝向主干线的一端设有卡环槽22-5,长半套管22-1朝向主干线的一端设有第二卡挡22-6,短半套管的另一端与长半套管相对应的一端齐平。如图4所示,所述主干护套21包括弹性连接的左卡接套21-1和右卡接套21-2,即左卡接套21-1和右卡接套21-2两半相扣设计,内部形成与跨接件的主干卡环相匹配的空腔221。左卡接套21-1的内端面上设有卡接环21-3,卡接环21-3与卡环槽22-5卡接,用于对主干护套的快速定位和初步卡紧,右卡接套21-2的外端面上设有第二卡孔21-4,第二卡挡22-6与第二卡孔21-4卡接,用于对主干护套的快速卡紧。
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大线径电缆的简易跨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跨接件(1)和护套件(2),护套件(2)与跨接件(1)相配合且包裹在跨接件(1)外部;所述跨接件(1)包括用于卡接主干线的主干卡环(11)和用于卡接支干线的支干卡环(12),主干卡环(11)和支干卡环(12)为一体成型的导电件,且支干卡环(12)与主干卡环(11)成T型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线径电缆的简易跨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跨接件(1)为紫铜板冲压件,护套件(2)为绝缘注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线径电缆的简易跨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干卡环(11)包括锁紧柄(11-1)、包裹环(11-2)和连接柄(11-3),包裹环(11-2)位于锁紧柄(11-1)和连接柄(11-3)之间,连接柄(11-3)与支干卡环(12)相连接,锁紧柄(11-1)通过紧固件(11-4)与连接柄(11-3)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线径电缆的简易跨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柄(11-1)上设有椭圆孔,连接柄(11-3)上设有正圆孔,椭圆孔与正圆孔相对应;所述紧固件(11-4)为锁紧螺栓,锁紧螺栓依次穿过椭圆孔与正圆孔并通过锁紧螺母(11-5)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线径电缆的简易跨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螺栓与椭圆孔连接段上设有逆向防滑倒刺;所述锁紧柄(11-1)与连接柄(11-3)之间留有夹紧间隙(11-7),主干卡环(11)处于夹紧状态时,夹紧间隙(11-7)的宽度为2mm~5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线径电缆的简易跨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干卡环(12)包括用于压接支干线的压接套管(12-1),压接套管(12-1)与连接柄(11-3)一体成型且圆弧过渡连接;所述压接套管(12-1)与锁紧螺母(11-5)相对的一端设有斜坡口(12-2)。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或5或6所述的大线径电缆的简易跨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件(2)为绝缘阻燃的PVC制件,护套件(2)包括主干护套(21)和支干护套(22),主干护套(21)与支干护套(22)卡扣连接,且主干护套(21)和支干护套(22)成T型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大线径电缆的简易跨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干护套(22)包括长半套管(22-1)和短半套管(22-2),短半套管(22-2)的一侧与长半套管(22-1)相连接、另一侧与长半套管(22-1)卡接;主干护套(21)与短半套管(22-2)接触卡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大线径电缆的简易跨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短半套管(22-2)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卡挡(22-3),长半套管(22-1)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卡孔(22-4),第一卡挡(22-3)与第一卡孔(22-4)卡接;所述短半套管(22-2)朝向主干线的一端设有卡环槽(22-5),长半套管(22-1)朝向主干线的一端设有第二卡挡(22-6)。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大线径电缆的简易跨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干护套(21)包括弹性连接的左卡接套(21-1)和右卡接套(21-2),左卡接套(21-1)的内端面上设有卡接环(21-3),卡接环(21-3)与卡环槽(22-5)卡接,右卡接套(21-2)的外端面上设有第二卡孔(21-4),第二卡挡(22-6)与第二卡孔(21-4)卡接。
CN202021348570.7U 2020-07-10 2020-07-10 一种大线径电缆的简易跨接组件 Active CN2121367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48570.7U CN212136712U (zh) 2020-07-10 2020-07-10 一种大线径电缆的简易跨接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48570.7U CN212136712U (zh) 2020-07-10 2020-07-10 一种大线径电缆的简易跨接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36712U true CN212136712U (zh) 2020-12-11

Family

ID=736860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48570.7U Active CN212136712U (zh) 2020-07-10 2020-07-10 一种大线径电缆的简易跨接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367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30124915A1 (en) Submersible electrical set-screw connector
US6261137B1 (en) Conductor connection system
CN111478060A (zh) 一种注塑成型的线束及成型方法
CN211907700U (zh) 一种注塑成型的线束
CN212136712U (zh) 一种大线径电缆的简易跨接组件
CN208738455U (zh) 一种防脱落的电线接头
CN111613915A (zh) 大线径电缆的简易跨接组件
CN219086783U (zh) 一种电力配电线路转接装置
CN109616989B (zh) 一种柱上分支箱
CN217086961U (zh) 一种线缆连接器的卡接结构
CN212136038U (zh) 一种通用型电线
JPH11150838A (ja) ビル等の建築物用幹線ユニット・ケーブル
CN208256346U (zh) 一种大功率充电桩专用液冷电缆的软体导线与液冷电极的连接结构
CN220544257U (zh) 一种多路电缆接线器
CN214849290U (zh) 一种快速接线端子
CN2452093Y (zh) 带分支电缆
CN215343204U (zh) 一种用于矿物绝缘电缆的密封装置
CN211519433U (zh) 一种装配方便的反光镜线束端口
CN112467416B (zh) 一种多功能的弱电线缆连接头
CN213753083U (zh) 短接线夹
CN221009798U (zh) 一种矿物绝缘防火电缆中间连接器
CN220830149U (zh) Ft型接管式电缆接头
CN213402307U (zh) 一种汽车线束用布线棒
CN209516059U (zh) 一种防滴水并沟线夹
CN217282052U (zh) 预制式线夹防水绝缘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