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35059U - 一种多波段融合的近红外显微光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波段融合的近红外显微光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35059U
CN212135059U CN202021152571.4U CN202021152571U CN212135059U CN 212135059 U CN212135059 U CN 212135059U CN 202021152571 U CN202021152571 U CN 202021152571U CN 212135059 U CN212135059 U CN 2121350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mbda
wave band
dichroic mirror
led
mirr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5257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刚
艾中凯
晏宗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engguang Zhiy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engguang Zhiy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engguang Zhiy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engguang Zhiy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5257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350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350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350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icroscoopes, Condens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波段融合的近红外显微光源,包括系统控制器、λ1波段发光LED、λ2波段发光LED、λ3波段发光LED、λ4波段发光LED和λ5波段发光LED,所述系统控制器分别连接λ1波段发光LED、λ2波段发光LED、λ3波段发光LED、λ4波段发光LED和λ5波段发光LED,λ1波段发光LED、λ2波段发光LED、λ3波段发光LED、λ4波段发光LED和λ5波段发光LED从上到下沿Y轴方向垂直设置,本实用新型多波段融合的近红外显微光源通过集成多波段近红外光源,实现宽谱的近红外照明,有利于优化红外显微系统的成像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多波段融合的近红外显微光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多波段融合的近红外显微光源。
背景技术
近红外光源具有更低的吸收和散射效应,以及可以忽略的自发荧光背景。由此特性,其在荧光成像与传统荧光成像(400-900nm)相比,近红外荧光具有更高的穿透深度、更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以及更高的信噪比。
不同于可见光显微系统应用广泛的宽谱光源,近红外区域的宽谱光源较少,功率较低,不利于显微系统的照明成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波段融合的近红外显微光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波段融合的近红外显微光源,包括系统控制器、λ1波段发光LED、λ2波段发光LED、λ3波段发光LED、λ4波段发光LED和λ5波段发光LED,所述系统控制器分别连接λ1波段发光LED、λ2波段发光LED、λ3波段发光LED、λ4波段发光LED和λ5波段发光LED,λ1波段发光LED、λ2波段发光LED、λ3波段发光LED、λ4波段发光LED和λ5波段发光LED从上到下沿Y轴方向垂直设置,λ1波段发光LED的出光口水平方面上设有第一准直镜,第一准直镜的水平方面上设有45度银膜反射镜,λ2波段发光LED的出光口水平方面上设有第二准直镜,第二准直镜的水平方面上设有第一二向色镜,λ3波段发光LED的出光口水平方面上设有第三准直镜,第三准直镜的水平方面上设有第二二向色镜,λ4波段发光LED的出光口水平方面上设有第四准直镜,第四准直镜的水平方面上设有第三二向色镜,λ5波段发光LED的出光口水平方面上设有第五准直镜,第五准直镜的水平方面上设有第四二向色镜,第四二向色镜的水平方面上设有耦合透镜,45度银膜反射镜、第一二向色镜、第二二向色镜、第三二向色镜、第四二向色镜位于同一Y轴上,45度银膜反射镜、第一二向色镜、第二二向色镜、第三二向色镜、第四二向色镜的倾斜角度为4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45度银膜反射镜采用可调节支架安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二向色镜、第二二向色镜、第三二向色镜、第四二向色镜均采用可调节支架安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准直镜、第二准直镜、第三准直镜、第四准直镜、第五准直镜采用固定支架安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耦合透镜采用固定支架安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多波段融合的近红外显微光源通过集成多波段近红外光源,实现宽谱的近红外照明,有利于优化红外显微系统的成像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中:系统控制器-1、λ1波段发光LED-2、λ2波段发光LED-3、λ3波段发光LED-4、λ4波段发光LED-5、λ5波段发光LED-6、第一准直镜-7、第二准直镜-8、第三准直镜-9、第四准直镜-10、第五准直镜-11、45度银膜反射镜-12、第一二向色镜-13、第二二向色镜-14、第三二向色镜-15、第四二向色镜-16、耦合透镜-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实施例1,一种多波段融合的近红外显微光源,包括系统控制器1、λ1波段发光LED2、λ2波段发光LED3、λ3波段发光LED4、λ4波段发光LED5和λ5波段发光LED6,所述系统控制器1分别连接λ1波段发光LED2、λ2波段发光LED3、λ3波段发光LED4、λ4波段发光LED5和λ5波段发光LED6,λ1波段发光LED2、λ2波段发光LED3、λ3波段发光LED4、λ4波段发光LED5和λ5波段发光LED6从上到下沿Y轴方向垂直设置,λ1波段发光LED2的出光口水平方面上设有第一准直镜7,第一准直镜7的水平方面上设有45度银膜反射镜12,λ2波段发光LED3的出光口水平方面上设有第二准直镜8,第二准直镜8的水平方面上设有第一二向色镜13,λ3波段发光LED4的出光口水平方面上设有第三准直镜9,第三准直镜9的水平方面上设有第二二向色镜14,λ4波段发光LED5的出光口水平方面上设有第四准直镜10,第四准直镜10的水平方面上设有第三二向色镜15,λ5波段发光LED6的出光口水平方面上设有第五准直镜11,第五准直镜11的水平方面上设有第四二向色镜16,第四二向色镜16的水平方面上设有耦合透镜17,45度银膜反射镜12、第一二向色镜13、第二二向色镜14、第三二向色镜15、第四二向色镜16位于同一Y轴上,45度银膜反射镜12、第一二向色镜13、第二二向色镜14、第三二向色镜15、第四二向色镜16的倾斜角度为45°。
当集成5种波长且LED波长1为λ1、LED波长2为λ2、LED波长3为λ3、LED波长4为λ4、LED波长5为λ5时。本专利主张的准直器1、2、3、4、5均为50mm焦距,直径半英寸的镀近红外增透膜聚焦透镜。透镜为固定支座,不可调整。
如图1所示,图中的第一二向色镜13为λ1到λ2高透过率且透过率高于95%(透射波长范围下限包含该范围下限λ1或小于下限λ1),λ2到λ3高反射率且反射率高于95%(透射波长范围高透射率上限包含该范围上限λ3或大于上限λ3)。第二二向色镜14为λ1到λ3高透过率且透过率高于95%(透射波长范围下限包含该范围下限λ1或小于下限λ1),λ3到λ4高反射率且反射率高于95%(透射波长范围高透射率上限包含该范围上限λ4或大于上限λ4)。第三二向色镜15为λ1到λ4高透过率且透过率高于95%(透射波长范围下限包含该范围下限λ1或小于下限λ1),λ4到λ5高反射率且反射率高于95%(透射波长范围高透射率上限包含该范围上限λ5或大于上限λ5)。第四二向色镜16为λ1到λ4高反射率且反射率高于95%(反射波长范围高透射率上限在λ4到λ5之间),λ5到1700nm高透射率且透射率高于95%。
本设计上电后,系统控制器控制各路LED的开关及强度(通过PWM占空比调节),发光波长为λ1的LED经过准直器准直为平行光,经反射镜反射、第一二向色镜13透射、第二二向色镜14透射、第三二向色镜15透射、第四二向色镜16反射、耦合透镜聚焦导入光波导中,发光波长为λ2的LED经准直器准直为平行光,第一二向色镜13透射、第二二向色镜14透射、第三二向色镜15透射、第四二向色镜16反射、耦合透镜聚焦导入光波导中,发光波长为λ4的LED经准直器准直为平行光,第三二向色镜15反射、第四二向色镜16反射、耦合透镜聚焦导入光波导中,发光波长为λ5的LED经准直器准直为平行光,第四二向色镜16透射、耦合透镜17聚焦导入光波导中。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45度银膜反射镜12采用可调节支架安装。第一二向色镜13、第二二向色镜14、第三二向色镜15、第四二向色镜16均采用可调节支架安装。第一准直镜7、第二准直镜8、第三准直镜9、第四准直镜10、第五准直镜11采用固定支架安装。耦合透镜17采用固定支架安装。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5)

1.一种多波段融合的近红外显微光源,包括系统控制器(1)、λ1波段发光LED(2)、λ3波段发光LED(3)、λ3波段发光LED(4)、λ4波段发光LED(5)和λ6波段发光LED(6),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控制器(1)分别连接λ1波段发光LED(2)、λ2波段发光LED(3)、λ4波段发光LED(4)、λ5波段发光LED(5)和λ5波段发光LED(6),λ1波段发光LED(2)、λ2波段发光LED(3)、λ4波段发光LED(4)、λ4波段发光LED(5)和λ5波段发光LED(6)从上到下沿Y轴方向垂直设置,λ1波段发光LED(2)的出光口水平方面上设有第一准直镜(7),第一准直镜(7)的水平方面上设有45度银膜反射镜(12),λ2波段发光LED(3)的出光口水平方面上设有第二准直镜(8),第二准直镜(8)的水平方面上设有第一二向色镜(13),λ3波段发光LED(4)的出光口水平方面上设有第三准直镜(9),第三准直镜(9)的水平方面上设有第二二向色镜(14),λ4波段发光LED(5)的出光口水平方面上设有第四准直镜(10),第四准直镜(10)的水平方面上设有第三二向色镜(15),λ5波段发光LED(6)的出光口水平方面上设有第五准直镜(11),第五准直镜(11)的水平方面上设有第四二向色镜(16),第四二向色镜(16)的水平方面上设有耦合透镜(17),45度银膜反射镜(12)、第一二向色镜(13)、第二二向色镜(14)、第三二向色镜(15)、第四二向色镜(16)位于同一Y轴上,45度银膜反射镜(12)、第一二向色镜(13)、第二二向色镜(14)、第三二向色镜(15)、第四二向色镜(16)的倾斜角度为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波段融合的近红外显微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45度银膜反射镜(12)采用可调节支架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波段融合的近红外显微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向色镜(13)、第二二向色镜(14)、第三二向色镜(15)、第四二向色镜(16)均采用可调节支架安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波段融合的近红外显微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准直镜(7)、第二准直镜(8)、第三准直镜(9)、第四准直镜(10)、第五准直镜(11)采用固定支架安装。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多波段融合的近红外显微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透镜(17)采用固定支架安装。
CN202021152571.4U 2020-06-19 2020-06-19 一种多波段融合的近红外显微光源 Active CN2121350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52571.4U CN212135059U (zh) 2020-06-19 2020-06-19 一种多波段融合的近红外显微光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52571.4U CN212135059U (zh) 2020-06-19 2020-06-19 一种多波段融合的近红外显微光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35059U true CN212135059U (zh) 2020-12-11

Family

ID=73685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52571.4U Active CN212135059U (zh) 2020-06-19 2020-06-19 一种多波段融合的近红外显微光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350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34411B1 (en) Lamp comprising a phosphor, radiation source, optical system and heatsink
US9534766B2 (en) Lighting units having light-diffusing optical fiber
US9134010B2 (en) Light source apparatus
US9841546B2 (en) Light source apparatus
CN104049445A (zh) 发光装置及投影系统
US20080212191A1 (en) Optical arrangement and optical method
WO2013089102A1 (ja) 複数の導光ルートを有する光源システム
US9759843B2 (en) Optical beam shaping and polarization selection on LED with wavelength conversion
CN110094692B (zh) 集成LiDAR系统的照明装置及汽车
WO2013089103A1 (ja) 複数の導光部材を有する照射モジュール
CN110107827A (zh) 一种折叠多光轴的激光手电照明系统及激光手电筒
CN111176063A (zh) 一种激光光源模组
CN110185955A (zh) 一种存在多光轴的激光手电筒光学系统及激光手电筒
CN212135059U (zh) 一种多波段融合的近红外显微光源
CN206112853U (zh) 激光光源模组
WO2013089093A1 (ja) 光源システム
US20110199755A1 (en) Light emitting diode head-mountable light
CN211403089U (zh) 一种激光光源模组
CA3200809A1 (en) Light source
JP2014023815A (ja) 光源装置
CN109406411B (zh) 光源装置
EP1918926A3 (en) Optical pickup apparatus
CN111474731A (zh) 光源系统及包括该光源系统的照明装置
CN214673442U (zh) 一种光纤压缩合光的雕刻激光器
CN218863999U (zh) 一种照明装置及照明灯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