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30036U - 一种可移动折叠式活动板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移动折叠式活动板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30036U
CN212130036U CN201921538554.1U CN201921538554U CN212130036U CN 212130036 U CN212130036 U CN 212130036U CN 201921538554 U CN201921538554 U CN 201921538554U CN 212130036 U CN212130036 U CN 2121300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ide plate
front side
rotatably connected
hou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3855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雪梅
邹瑜
程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Yongqiang Machinery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Yongqiang Machinery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Yongqiang Machinery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Yongqiang Machinery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3855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300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300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300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活动板房,具体涉及一种可移动折叠式活动板房,包括房底板、房顶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左侧板的下侧与房底板的左侧转动相连,所述左侧板的上侧与所述房顶板的左侧相连,所述右侧板的下侧与所述房底板的右侧转动相连,所述右侧板的上侧与所述房顶板的右侧相连;所述房底板前侧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一前侧板,所述房顶板前侧的下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前侧板,所述第一前侧板和第二前侧板转动相连;所述房底板后侧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一后侧板,所述房顶板后侧的下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后侧板,所述第一后侧板和第二后侧板转动相连。解决目前所采用的组装式活动板房的安装和拆卸不便,造成作业人员劳动强度较大和人力成本较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可移动折叠式活动板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活动板房,具体涉及一种可移动折叠式活动板房。
背景技术
活动板房可方便快捷地进行组装和拆卸,实现了临时建筑的通用标准化,建立了环保节能、高效快捷地建筑理念,使临时房屋进入了一个系列化开发、集成化生产、配套化供应、可库存和可多次周转使用的定型产品领域。目前所使用的活动板房大多为组装式活动板房,在使用前需要对板房进行逐渐的组装成型,在使用结束后还需进行拆卸再进行运输以便于重复循环的使用,这样便会使操作十分复杂,安装和拆卸都会消耗大量的时间,造成作业人员劳动强度较大以及使人力成本较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折叠式活动板房,解决目前所采用的组装式活动板房的安装和拆卸不便,造成作业人员劳动强度较大和人力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移动折叠式活动板房,包括房底板、房顶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左侧板的下侧与房底板的左侧转动相连,所述左侧板的上侧与所述房顶板的左侧相连,所述右侧板的下侧与所述房底板的右侧转动相连,所述右侧板的上侧与所述房顶板的右侧相连;
所述房底板前侧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一前侧板,所述房顶板前侧的下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前侧板,所述第一前侧板和第二前侧板转动相连;
所述房底板后侧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一后侧板,所述房顶板后侧的下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后侧板,所述第一后侧板和第二后侧板转动相连。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前侧板的上端设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二前侧板的下端设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的位置相适配;
还包括转动插销,所述转动插销呈“工”字形,包括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和转动连接部,所述转动连接部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相连,所述转动连接部设置于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内,所述第一限位部设置于第一套筒的外侧,所述第二限位部设置于第二套筒的外侧。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房底板上端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有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前侧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转动相连,所述第一后侧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转动相连;
所述第一连接板的高度高于第二连接板的高度。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房顶板的下端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有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所述第二前侧板的上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板转动相连,所述第二后侧板的上端与所述第四连接板转动相连;
所述第三连接板的高度低于第四连接板的高度。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左侧板上可拆卸地设有进出门,所述第二前侧板上可拆卸地设有透气窗。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上端的内侧均设有连接缺口,所述房顶板下端的左侧和右侧均设有第五连接板,所述第五连接板设置于所述连接缺口内;
所述第五连接板上设有连接孔,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在连接缺口的位置均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连接孔相适配,且所述螺纹孔与连接孔通过连接螺栓相互固定位置。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还包括第一限位销和第二限位销,所述第一前侧板和第二前侧板的外侧均设有第一连接环,所述第一限位销插设在两个第一连接环内;
所述第一后侧板和第二后侧板的外侧均设有第二连接环,所述第二限位销插设在两个第二连接环内。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限位销呈“L”字形,包括一体成型的横部和竖部,所述竖部的上端与所述横部的一端相连,所述竖部设置于两个所述的第一连接环内,所述横部位于第二前侧板的第一连接环的上端。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房顶板的顶面倾斜设置并形成排水面。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房底板内横向设有通透的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设置为两个以上,并且在房底板上对称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左侧板与右侧板与房底板的两侧转动连接,进而便于左右两侧的折叠式收纳和安装,将第一前侧板的下端与房底板前侧转动相连,第一前侧板的上端与第二前侧板的下端转动相连,第二前侧板的上端与屋顶板转动相连,进而便于第一前侧板和第二前侧板的折叠式转动,实现前侧的折叠式收纳和安装,将第一后侧板的下端与房底板后侧转动相连,第一后侧板的上端与第二后侧板的下端转动相连,第二后侧板的上端与屋顶板转动相连,进而便于第一后侧板和第二后侧板的折叠式转动,实现后侧的折叠式收纳和安装,进而实现本活动板房的折叠式安装和拆卸,使活动板房的安装拆卸的操作更加简单,节约作业人员的作业时间,降低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力成本,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维护方便,拆装转移便捷,能实现大规模量产,易于替换,使用范围广,尺寸也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改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移动折叠式活动板房的左视图。
图2为图1中竖向截面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移动折叠式活动板房的前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可移动折叠式活动板房前后折叠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可移动折叠式活动板房左右折叠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可移动折叠式活动板房折叠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前侧板和第二前侧板直接转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右侧板的上端与房顶板之间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房顶板顶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通道在挡底板上分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房底板,2-房顶板,3-左侧板,4-右侧板,5-第一前侧板,6-第二前侧板,7-第一后侧板,8-第二后侧板,9-第一套筒,10-第二套筒,11-转动插销,12-第一限位部,13-第二限位部,14-转动连接部,15-第一连接板,16-第二连接板,17-第三连接板,18-第四连接板,19-进出门,20-透气窗,21-连接缺口,22-第五连接板,23-连接孔,24-螺纹孔,25- 连接螺栓,26-第一限位销,27-第二限位销,28-第一连接环,29-第二连接环,30-横部,31- 竖部,32-排水面,33-连接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可移动折叠式活动板房的较佳实施例,本可移动折叠式活动板房包括房底板1、房顶板2、左侧板3和右侧板4,左侧板3的下侧与房底板1的左侧转动相连,侧板的上侧与房顶板2的左侧相连,右侧板4的下侧与房底板1的右侧转动相连,右侧板4的上侧与房顶板2的右侧相连,房底板1前侧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一前侧板5,房顶板2前侧的下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前侧板6,第一前侧板5和第二前侧板6转动相连,房底板1 后侧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一后侧板7,房顶板2后侧的下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后侧板8,第一后侧板7和第二后侧板8转动相连。
以上述的连接方式,将左侧板3与右侧板4与房底板1的两侧转动连接,进而便于左右两侧的折叠式收纳和安装,将第一前侧板5的下端与房底板1前侧转动相连,第一前侧板5的上端与第二前侧板6的下端转动相连,第二前侧板6的上端与屋顶板转动相连,进而便于第一前侧板5和第二前侧板6的折叠式转动,实现前侧的折叠式收纳和安装,将第一后侧板7的下端与房底板1后侧转动相连,第一后侧板7的上端与第二后侧板8的下端转动相连,第二后侧板8的上端与屋顶板转动相连,进而便于第一后侧板7和第二后侧板8的折叠式转动,实现后侧的折叠式收纳和安装,进而实现本活动板房的折叠式安装和拆卸,使活动板房的安装拆卸的操作更加简单,节约作业人员的作业时间,降低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力成本,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维护方便,拆装转移便捷,能实现大规模量产,易于替换,使用范围广,尺寸也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改建。
进一步的,第一前侧板5的上端设有第一套筒9,第二前侧板6的下端设有第二套筒10,第一套筒9和第二套筒10的位置相适配,本实施例中的可移动折叠式活动板房还包括转动插销11,转动插销11呈“工”字形,包括第一限位部12、第二限位部13和转动连接部14,转动连接部1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限位部12和第二限位部13相连,转动连接部14设置于第一套筒9和第二套筒10内,第一限位部12设置于第一套筒9的外侧,第二限位部13设置于第二套筒10的外侧。
第一套筒9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第一前侧板5的上端,第二套筒10也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第二前侧板6的下端,第一套筒9和第二套筒10采用型号大小相同的配件,在第一套筒9和第二套筒10设置时,第一套筒9的中心通道和第二套头的中心通道相对应,将转动插销11设置在第一套筒9和第二套筒10内,便可实现第一套筒9和第二套筒10之间的转动连接,进而实现第一前侧板5和第二前侧板6之间的转动连接。其中转动插销11包括第一限位部12、第二限位部13和转动连接部14,第一限位部12和转动连接部14的一端一体成型的设置,第二限位部13通过焊接的方式与转动连接部14的另一端固定相连,转动插销11与第一套筒9和第二套筒10之间连接的方式为,先将转动连接部14从第一套筒9外依次插进第一套筒9和第二套筒10,然后通过焊接机将第二限位部13焊接在转动连接部14的另一端,鸡儿实现转动插销11与第一套筒9和第二套筒10之间的连接。第一限位部12和第二限位部 13起到转动限位和固定连接的作用。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在,第一套筒9、第二套筒10和转动插销11均设置有多个并且一一对应,这样可以更好的实现第一前侧板5和第二前侧板6之间的转动连接,使第一前侧板5和第二前侧板6之间的转动连接更加稳定。
并且,第一后侧板7和第二后侧板8之间的转动连接方式与第一前侧板5和第二前侧板6之间的转动连接方式相同。
在房底板1上端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有第一连接板15和第二连接板16,第一前侧板5 的下端与第一连接板15转动相连,第一后侧板7的下端与第二连接板16转动相连,第一连接板15的高度高于第二连接板16的高度;在房顶板2的下端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有第三连接板17和第四连接板18,第二前侧板6的上端与第三连接板17转动相连,第二后侧板8的上端与第四连接板18转动相连,第三连接板17的高度低于第四连接板18的高度。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板15、第二连接板16、第三连接板17和第四连接板18,在第一前侧板5和第二前侧板6转动后,以及在第一后侧板7和第二后侧板8转动后,可以使第一前侧板5和第二前侧板6与第一后侧板7和第二后侧板8之间形成高度差,进而形成让位,从而避免第一前侧板5和第二前侧板6与第一后侧板7和第二后侧板8之间发生干涉而出现不能折叠的情况发生。其中,第一前侧板5与第一连接板15之间的转动连接、第一后侧板7与第二连接板16 之间的转动连接、第二前侧板6与第三连接板17之间的转动连接和第二后侧板8与第四连接板18之间的转动连接均与上述的第一前侧板5和第二前侧板6之间的转动连接方式相同。
左侧板3上可拆卸地设有进出门19,第二前侧板6上可拆卸地设有透气窗20,进而便于人员进出活动板房以及便于活动板房内的通风,其中左侧板3与进出门19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以及第二前侧板6与透气窗20直接的可拆卸连接,包括但不限于螺栓连接、卡槽与卡块式的卡接。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将进出门19可拆卸地设置在右侧板4,可以将透气窗20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一前侧板5、第一后侧板7或第二后侧板8。
左侧板3和右侧板4的下端分别与房底板1的左右两侧转动连接,其转动连接方式还是采用与上述的第一前侧板5和第二前侧板6之间的转动连接方式相同进行连接,左侧板3和右侧板4上端的内侧均设有连接缺口21,房顶板2下端的左侧和右侧均设有第五连接板22,第五连接板22设置于连接缺口21内;第五连接板22上设有连接孔23,左侧板3和右侧板4在连接缺口21的位置均设有螺纹孔24,螺纹孔24与连接孔23相适配,且螺纹孔24与连接孔23通过连接螺栓25相互固定位置。这样的连接方式便可实现左侧板3的上端和右侧板4 的上端与屋顶板之间的固定连接,并且其连接方式为可拆卸的,便于对左侧板3和右侧板4 的上端进行拆卸,以便于左侧板3和右侧板4的折叠。
在本实施例中,本可移动折叠式活动板房还包括第一限位销26和第二限位销27,在第一前侧板5和第二前侧板6的外侧均设有第一连接环28,在第一后侧板7和第二后侧板8的外侧均设有第二连接环29,第一限位销26插设在两个第一连接环28内,第二限位销27插设在两个第二连接环29内,这样设置可以对第一前侧板5和第二前侧板6进行转动限位,以及对第一后侧板7和第二后侧板8进行转动限位,避免活动板房在使用的过程中第一前侧板5和第二前侧板6之间发生转动,以及避免活动板房的使用的过程中第一后侧板7和第二后侧板8之间发生转动。其中第一限位销26和第二限位销27均呈“L”字形包括一体成型的横部30和竖部31,竖部31的上端与横部30的一端相连,第一限位销26的竖部31设置于两个的第一连接环28内,第一限位销26的横部30位于第二前侧板6的第一连接环28的上端,第二限位销27的竖部31设置在两个第二连接环29内,第二限位销27的横部30位于第二后侧板8的第二连接环29的上端,并且第一限位销26的竖部31和第二限位销27的竖部31的下端均固定在地面上,进而很好的起到固定和转动限位的效果。
房顶板2的顶面倾斜设置并形成排水面32,进而便于进行排水,避免下雨天的时候雨水在房顶板2堆积。在房底板1内横向设置通透的连接通道33,并将连接通道33设置为两个以上且在房底板1上对称分布,其对称轴为房底板1竖向的中心轴线,连接通道33可以便于绳索对折叠后的活动板房进行捆绑,进而便于折叠后的活动板房的运输,并且该连接通道33 还可以便于利用叉车对折叠后的活动板房进行运输,更加方便快捷。
如图2所示,各个地方的转动连接均是采用第一套筒9、第二套筒10和转动插销11的方式实现,并且第一套筒9和第二套筒10均是采用焊接的方式与其他部件进行固定连接,其中,第一前侧板5和第二前侧板6之间的第一套筒9和第二套筒10为偏外侧的进行焊接,第一后侧板7和第二后侧板8之间的第一套筒9和第二套筒10也为偏外侧的进行焊接,第一前侧板5与第一连接板15之间的第一套筒9和第二套筒10为偏内侧的进行焊接,第一后侧板 7与第二连接板16之间的第一套筒9和第二套筒10也为偏内侧的进行焊接,第二前侧板6 和第三连接板17之间的第一套筒9和第二套筒10也为偏内侧的进行焊接,第二后侧板8与第四连接板18之间的第一套筒9和第二套筒10也为偏内侧的进行焊接。进而能很好的实现第一前侧板5与第二前侧板6之间的转动,以及第一后侧板7与第二后侧板8之间的转动。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Claims (9)

1.一种可移动折叠式活动板房,其特征在于:包括房底板(1)、房顶板(2)、左侧板(3)和右侧板(4),所述左侧板(3)的下侧与房底板(1)的左侧转动相连,所述左侧板(3)的上侧与所述房顶板(2)的左侧相连,所述右侧板(4)的下侧与所述房底板(1)的右侧转动相连,所述右侧板(4)的上侧与所述房顶板(2)的右侧相连;
所述房底板(1)前侧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一前侧板(5),所述房顶板(2)前侧的下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前侧板(6),所述第一前侧板(5)和第二前侧板(6)转动相连;
所述房底板(1)后侧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一后侧板(7),所述房顶板(2)后侧的下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后侧板(8),所述第一后侧板(7)和第二后侧板(8)转动相连;
所述第一前侧板(5)的上端设有第一套筒(9),所述第二前侧板(6)的下端设有第二套筒(10),所述第一套筒(9)和第二套筒(10)的位置相适配;
还包括转动插销(11),所述转动插销(11)呈“工”字形,包括第一限位部(12)、第二限位部(13)和转动连接部(14),所述转动连接部(1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限位部(12)和第二限位部(13)相连,所述转动连接部(14)设置于第一套筒(9)和第二套筒(10)内,所述第一限位部(12)设置于第一套筒(9)的外侧,所述第二限位部(13)设置于第二套筒(10)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折叠式活动板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房底板(1)上端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有第一连接板(15)和第二连接板(16),所述第一前侧板(5)的下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5)转动相连,所述第一后侧板(7)的下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16)转动相连;
所述第一连接板(15)的高度高于第二连接板(16)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折叠式活动板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房顶板(2)的下端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有第三连接板(17)和第四连接板(18),所述第二前侧板(6)的上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板(17)转动相连,所述第二后侧板(8)的上端与所述第四连接板(18)转动相连;
所述第三连接板(17)的高度低于第四连接板(18)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折叠式活动板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3)上可拆卸地设有进出门(19),所述第二前侧板(6)上可拆卸地设有透气窗(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折叠式活动板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3)和右侧板(4)上端的内侧均设有连接缺口(21),所述房顶板(2)下端的左侧和右侧均设有第五连接板(22),所述第五连接板(22)设置于所述连接缺口(21)内;
所述第五连接板(22)上设有连接孔(23),所述左侧板(3)和右侧板(4)在连接缺口(21)的位置均设有螺纹孔(24),所述螺纹孔(24)与连接孔(23)相适配,且所述螺纹孔(24)与连接孔(23)通过连接螺栓(25)相互固定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折叠式活动板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限位销(26)和第二限位销(27),所述第一前侧板(5)和第二前侧板(6)的外侧均设有第一连接环(28),所述第一限位销(26)插设在两个第一连接环(28)内;
所述第一后侧板(7)和第二后侧板(8)的外侧均设有第二连接环(29),所述第二限位销(27)插设在两个第二连接环(29)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移动折叠式活动板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销(26)呈“L”字形,包括一体成型的横部(30)和竖部(31),所述竖部(31)的上端与所述横部(30)的一端相连,所述竖部(31)设置于两个所述的第一连接环(28)内,所述横部(30)位于第二前侧板(6)的第一连接环(28)的上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折叠式活动板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房顶板(2)的顶面倾斜设置并形成排水面(3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折叠式活动板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房底板(1)内横向设有通透的连接通道(33),所述连接通道(33)设置为两个以上,并且在房底板(1)上对称分布。
CN201921538554.1U 2019-09-17 2019-09-17 一种可移动折叠式活动板房 Active CN2121300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38554.1U CN212130036U (zh) 2019-09-17 2019-09-17 一种可移动折叠式活动板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38554.1U CN212130036U (zh) 2019-09-17 2019-09-17 一种可移动折叠式活动板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30036U true CN212130036U (zh) 2020-12-11

Family

ID=736677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38554.1U Active CN212130036U (zh) 2019-09-17 2019-09-17 一种可移动折叠式活动板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300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88942U (zh) 一种正反面装配式led显示模组及拼装式led显示屏
CN212130036U (zh) 一种可移动折叠式活动板房
CN207092597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房屋建筑
CN214306102U (zh) 一种用于采集道路交通流的采集装置
CN212078773U (zh) 一种建筑钢结构支撑装置
CN211297523U (zh) 一种户外通信工程防尘装置
CN218437513U (zh) 一种多功能活动板房
CN202073488U (zh) 具有锁定构造的梯具工作平台及其组合梯具
CN102206989A (zh) 具有锁定构造的梯具工作平台及其组合梯具
CN211257738U (zh) 可灵活调节高度的可拆卸的脚手架
CN209780737U (zh) 一种适用于钢结构装配用的可拆卸环保型爬梯
CN208950271U (zh) 一种建筑施工脚手架
CN206971834U (zh) 拼装式电箱防护棚
CN208088863U (zh) 一种新型市政环保防护网
CN207921479U (zh) 一种市政施工用管线支架
CN202073487U (zh) 组合梯具及其平台
CN218030729U (zh) 一种装配式箱式风机
CN214837779U (zh) 一种高强度五金连接件
CN216067325U (zh) 一种房屋拆除工程用的铆钉拔出装置
CN211553141U (zh) 一种可折叠的防疫工作站
CN216587611U (zh) 一种建筑工程安装用自行走脚手架
CN216974727U (zh) 一种快速拆装的登舱梯
CN219431533U (zh) 一种方便折叠的防护围挡
CN212276519U (zh) 一种可无限延伸拼接式移动银行
CN201901545U (zh) 一种双分折叠式履带起重机底座加长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