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29050U - 一种土质边坡的支护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土质边坡的支护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29050U
CN212129050U CN202020390855.0U CN202020390855U CN212129050U CN 212129050 U CN212129050 U CN 212129050U CN 202020390855 U CN202020390855 U CN 202020390855U CN 212129050 U CN212129050 U CN 2121290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ope
reinforced concrete
concrete panel
longitudinal bar
longitud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9085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化龙
李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werChina Zhongnan Engineering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werChina Zhongnan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werChina Zhongnan Engineering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PowerChina Zhongnan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9085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290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290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290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土质边坡的支护结构。所述土质边坡的支护结构包括混凝土层和钢筋混凝土面板,在土质边坡的坡面上设置所述混凝土层,在土质边坡的马道上和所述混凝土层的外表面上设置所述钢筋混凝土面板;在所述坡面上凹陷设有第一防滑槽,在所述马道处凹陷设有第二防滑槽;所述钢筋混凝土面板上均设有与所第一防滑槽和第二防滑槽配合的暗梁,所述暗梁与所述钢筋混凝土面板为浇筑的一体结构。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土质边坡的支护结构增强钢筋混凝土面板抗滑稳定性,既能做到施工方便,又经济高效。

Description

一种土质边坡的支护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土质边坡的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抽水蓄能电站分为上、下两个水库,两个水库每天都会经历水库水位上涨和下降两个过程,水位涨落会对库岸及建筑物边坡会产生淘刷作用,导致库岸边坡滑塌,特别是大坝溢洪道或电站进/出水口,库岸滑塌堵塞泄洪或进/出水通道,可能会造成重大损失或不可挽回的灾难,因此有必要对重要的水流通道土质边坡采用钢筋混凝土面板护面。然而,钢筋混凝土面板作为一种保护开挖面的建筑实体,靠自身重力附着于土质边坡上,在长期受地下水位涨落作用下可能发生附着不稳而整体滑塌,适得其反;而采用超长钢筋束或土钉锚杆等工程措施“拉锚”钢筋混凝土面板,造价偏高。
如现有技术,专利公告号:CN201077988Y,专利名称:暗梁柱式预应力土钉墙,其技术方案的腰梁与混凝土面层为分体式结构,腰梁设置在基坑边坡的环形内梁槽,再通过混凝土钉穿过混凝土面层和腰梁实现固定。该支护结构主要通过土钉增加支护体系的刚度,抵抗和土体变形,对土钉的打设有很高的施工要求,造价成本偏高且不适用于抽水蓄能电站的水库边坡的支护。
专利公告号:CN105275002B,专利名称:边坡防护结构,其技术方案是沿边坡基体的坡面在边坡基体内设置多个增强体,相邻的增强体彼此接触而形成边坡基体的防护体,多个增强体的外露面形成了边坡防护体的防护面,且增强体是向土体内注入水泥、石灰或石英砂形成。本专利的支护结构和增强体的材质只能应用于使用环境简单的城镇道路边坡的支护。
上述两篇现有技术均只在土质边坡的坡面上设置了防滑的结构,但抽水蓄能电站的水库使用环境的复杂性(每天都会经历水库水位上涨和下降两个过程),对于仅在坡面考虑的防滑结构远达不到预设的稳定性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强钢筋混凝土面板的抗滑稳定性的土质边坡的支护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土质边坡的支护结构包括混凝土层和钢筋混凝土面板,在土质边坡的坡面上设置所述混凝土层,在土质边坡的马道上和所述混凝土层的外表面上设置所述钢筋混凝土面板;在所述坡面上凹陷设有第一防滑槽,在所述马道处凹陷设有第二防滑槽;所述钢筋混凝土面板上均设有与所第一防滑槽和第二防滑槽配合的暗梁, 所述暗梁与所述钢筋混凝土面板为浇筑的一体结构。
上述方案中,在坡面和马道均设置有钢筋混凝土面板,所述钢筋混凝土面板与坡面的第一防滑槽形成了第一道防滑结构,钢筋混凝土面板与马道的第二防滑槽形成了第二道防滑结构,两者结合,更好地增强了钢筋混凝土面板的抗滑稳定性,且所述暗梁与所述钢筋混凝土面板为浇筑的一体结构,进一步提高了土质边坡整体的支护稳固性。
优选的,还包括第一纵筋,所述第一纵筋设于所述坡面的钢筋混凝土面板内;所述第一纵筋的上端终止于土质边坡的坡顶,所述第一纵筋的下端延伸至所述第二防滑槽内。
优选的,还包括多个横筋,所述第一纵筋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纵筋在坡面上间隔设置且通过多个所述横筋连接;多个所述横筋临近所述第一防滑槽设置。
优选的,所述土质边坡包括至少两个坡面和两个马道,两个所述坡面与两个所述马道首尾依次连接;所述支护结构还包括第一纵筋和第二纵筋;所述第一纵筋设于所述坡面的钢筋混凝土面板内;所述第二纵筋设于所述马道的钢筋混凝土面板内;临近坡顶的钢筋混凝土面板内的所述第一纵筋的上端终止于土质边坡的坡顶,临近坡顶的钢筋混凝土面板内的所述第一纵筋的下端延伸至所述第二防滑槽内并与所述马道上的钢筋混凝土面板中的第二纵筋的上端连接;下一段坡面的钢筋混凝土面板内的所述第一纵筋的上端与马道上的钢筋混凝土面板中的第二纵筋的下端连接;下一段坡面的钢筋混凝土面板内的所述第一纵筋的下端延伸至所述第二防滑槽内并与下一段的所述马道上的钢筋混凝土面板中的第二纵筋的上端连接;或下一段坡面的钢筋混凝土面板内的所述第一纵筋的下端延伸至所述第二防滑槽内。
所述第一纵筋与第二纵筋连接后伸入第二防滑槽内,该结构可更有效的防止钢筋混凝土面板的滑塌,提高整体稳固性。
为了保证第一纵筋与第二纵筋连接的可操作性和稳定性,所述第二纵筋的上下两端均设有与第一纵筋延伸方向匹配的第一折角,所述第一纵筋的上端设有与第二纵筋延伸方向匹配的第二折角。
根据坡面滑塌的力学运动分析,将结构设计为:所述第一防滑槽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二防滑槽的截面为等腰梯形的防滑槽结构,可有效控制钢筋混凝土面板受水位频繁上涨或下降冲击力的影响而造成的整体滑塌。
为了保证第一防滑槽的抗滑性,同时又实现施工的方便和简单,所述第一防滑槽的长直角边与马道之间的夹角α为0~20°。
优选的,还包括多个横筋,所述第一纵筋和第二纵筋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纵筋在坡面上间隔设置且通过多个所述横筋连接;多个所述第二纵筋在马道上间隔设置且通过多个所述横筋连接。
横筋与第一纵筋和第二纵筋构成了钢筋混凝土面板对土质边坡的整体稳定性支护结构。
且考虑受力分布情况,多个所述横筋临近所述第一防滑槽设置,多个所述横筋在第一纵筋和第二纵筋的连接处设置。
优选的,所述混凝土层为C25混凝土,厚度为50mm;所述钢筋混凝土面板为C30混凝土,厚度为300mm。C30混凝土的轴心抗拉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等设计值均高于C25混凝土,以实现支护结构的稳定性。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一、在坡面设置的混凝土层和钢筋混凝土面板,两层混凝土结合,可有效防止坡面的土体被冲刷,防止土体流失;
二、坡面的钢筋混凝土面板与马道的钢筋混凝土面板为一体结构,且坡面和马道均设置有防滑槽和暗梁的配合结构,在增加土质边坡的稳固性的同时,还增强了钢筋混凝土面板的抗滑稳定性;
三、所述支护结构中设置的第一纵筋和第二纵筋的连接结构,可适合于多个土质边坡和多个马道的连续结构中,可增强支护结构的整体稳固性,且适用性强;
四、相对于“拉锚”钢筋混凝土面板的防滑措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护结构施工简单方便,造价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土质边坡的支护结构在土质边坡的坡面上设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土质边坡的支护结构在土质边坡的马道与坡面上设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混凝土层、2-钢筋混凝土面板、3-第一防滑槽、4-第二防滑槽、5-暗梁、6-第一纵筋、61-第二折角、7-第二纵筋、71-第一折角、8-横筋、10-坡面、20-马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土质边坡的支护结构包括混凝土层1和钢筋混凝土面板2。在土质边坡的坡面10上依次叠设所述混凝土层1和钢筋混凝土面板2。在土质边坡的马道20上设置所述钢筋混凝土面板2,坡面10的钢筋混凝土面板2与马道20的钢筋混凝土面板2为一体结构。所述混凝土层1为浇筑的C25混凝土形成,厚度为50mm。所述钢筋混凝土面板为浇筑的C30混凝土,厚度为300mm。所述钢筋混凝土面板中设有用于加固本体的加强钢筋。
在所述坡面10上凹陷设有第一防滑槽3,在所述马道20临近坡脚处凹陷设有第二防滑槽4。所述钢筋混凝土面板2上均设有与所第一防滑槽3和第二防滑槽4配合的暗梁5,所述暗梁5与所述钢筋混凝土面板2为浇筑的一体结构。
所述第一防滑槽3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且该直角三角形的的长直角边与马道20之间的夹角α为0~20°,并凹陷至土质边坡的基岩内。所述第二防滑槽4的截面为等腰梯形,凹陷至土质边坡的基岩内。
所述钢筋混凝土面板2内设置有第一纵筋6、第二纵筋7和横筋8。所述第一纵筋6设于所述坡面10的钢筋混凝土面板2内;所述第二纵筋7设于所述马道20的钢筋混凝土面板2内。
在第一种实施例中,土质边坡只设置有一个坡面10和一个马道20,马道20设置在坡面10下端,此时的马道20则为水库底部。同样在坡面10的坡脚位置(即水库底部)设置第二防滑槽4。所述坡面10上的钢筋混凝土面板2中的所述第一纵筋6的上端终止于土质边坡的坡顶,所述第一纵筋6的下端延伸至所述第二防滑槽4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横筋8和第一纵筋6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纵筋6在坡面上间隔设置且通过多个所述横筋8连接;多个所述横筋8临近所述第一防滑槽3设置。
在第二种实施例中,土质边坡设置有两段坡面10和马道20,两个所述坡面10与两个所述马道20首尾依次连接。由水库自上向下依次命名为第一段坡面,第一段马道,第二段坡面,第二段马道,其中第二段马道为水库底部。第一段坡面(临近坡顶)的钢筋混凝土面板2中的所述第一纵筋6的上端终止于土质边坡的坡顶。第一段坡面的钢筋混凝土面板2内的所述第一纵筋6的下端延伸至所述第二防滑槽4内并与第一段马道上的钢筋混凝土面板2中的第二纵筋7的上端(图2所示的右侧为上端)连接。
第二段坡面的钢筋混凝土面板2内的所述第一纵筋6的上端与第一段马道上的钢筋混凝土面板2中的第二纵筋7的下端(图2所示的左侧为下端)连接,第二段坡面10的钢筋混凝土面板2内的所述第一纵筋6的下端延伸至临近第二段马道的所述第二防滑槽4 。
在第三种实施例中,土质边坡设置有多段坡面10和马道20。第一段坡面(临近坡顶)的钢筋混凝土面板2中的所述第一纵筋6的上端终止于土质边坡的坡顶。第一段坡面的钢筋混凝土面板2内的所述第一纵筋6的下端延伸至所述第二防滑槽4内并与第一段马道上的钢筋混凝土面板2中的第二纵筋7的上端连接。
中间段的坡面10上的钢筋混凝土面板2中的所述第一纵筋6的上端与土质边坡的马道20(有第一段马道和中间段马道)上的钢筋混凝土面板2中的第二纵筋7的下端(图2所示的左侧为下端)连接。中间段的坡面10上的钢筋混凝土面板2中的所述第一纵筋6的下端与下一段所述马道20中的第二纵筋7的上端(图2所示的右侧为上端)连接,且该所述第一纵筋6的下端延伸至所述第二防滑槽4内。如上依次连接。最下面段(临近水库底部)的坡面10上的钢筋混凝土面板2中的所述第一纵筋6的下端延伸至所述第二防滑槽4内。
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纵筋7的上下两端均设有与第一纵筋6延伸方向匹配的第一折角71,所述第一纵筋6的上端设有与第二纵筋7延伸方向匹配的第二折角61。
所述第一纵筋6、第二纵筋7和横筋8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纵筋6在坡面10上间隔设置且通过多个所述横筋8连接。多个所述第二纵筋7在马道20上间隔设置且通过多个所述横筋8连接。
多个所述横筋8临近所述第一防滑槽3设置,可在所述第一防滑槽3的两侧对称间隔布置六根。多个所述横筋6在第一纵筋6和第二纵筋7的连接处各间隔设置五根。所述横筋8起连接与加强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土质边坡的支护结构,包括混凝土层(1)和钢筋混凝土面板(2),其特征在于,在土质边坡的坡面(10)上设置所述混凝土层(1);在土质边坡的马道(20)上和所述混凝土层(1)的外表面上设置所述钢筋混凝土面板(2);在所述坡面(10)上凹陷设有第一防滑槽(3),在所述马道(20)临近坡脚处凹陷设有第二防滑槽(4);所述钢筋混凝土面板(2)上均设有与所第一防滑槽(3)和第二防滑槽(4)配合的暗梁(5),所述暗梁(5)与所述钢筋混凝土面板(2)为浇筑的一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质边坡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纵筋(6),所述第一纵筋(6)设于所述坡面(10)的钢筋混凝土面板(2)内;所述第一纵筋(6)的上端终止于土质边坡的坡顶,所述第一纵筋(6)的下端延伸至所述第二防滑槽(4)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土质边坡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横筋(8),所述第一纵筋(6)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纵筋(6)在坡面上间隔设置且通过多个所述横筋(8)连接;多个所述横筋(8)临近所述第一防滑槽(3)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质边坡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土质边坡包括至少两个坡面(10)和两个马道(20),两个所述坡面(10)与两个所述马道(20)首尾依次连接;所述支护结构还包括第一纵筋(6)和第二纵筋(7);所述第一纵筋(6)设于所述坡面(10)的钢筋混凝土面板(2)内;所述第二纵筋(7)设于所述马道(20)的钢筋混凝土面板(2)内;临近坡顶的钢筋混凝土面板(2)内的所述第一纵筋(6)的上端终止于土质边坡的坡顶,临近坡顶的钢筋混凝土面板(2)内的所述第一纵筋(6)的下端延伸至所述第二防滑槽(4)内并与所述马道(20)上的钢筋混凝土面板(2)中的第二纵筋(7)的上端连接;下一段坡面(10)的钢筋混凝土面板(2)内的所述第一纵筋(6)的上端与马道(20)上的钢筋混凝土面板(2)中的第二纵筋(7)的下端连接;下一段坡面(10)的钢筋混凝土面板(2)内的所述第一纵筋(6)的下端延伸至所述第二防滑槽(4)内并与下一段的所述马道(20)上的钢筋混凝土面板(2)中的第二纵筋(7)的上端连接;或下一段坡面(10)的钢筋混凝土面板(2)内的所述第一纵筋(6)的下端延伸至所述第二防滑槽(4)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土质边坡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纵筋(7)的上下两端均设有与第一纵筋(6)延伸方向匹配的第一折角(71),所述第一纵筋(6)的上端设有与第二纵筋(7)延伸方向匹配的第二折角(61)。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土质边坡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滑槽(3)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二防滑槽(4)的截面为等腰梯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土质边坡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滑槽(3)的长直角边与马道(20)之间的夹角α为0~20°。
8.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土质边坡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横筋(8),所述第一纵筋(6)和第二纵筋(7)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纵筋(6)在坡面上间隔设置且通过多个所述横筋(8)连接;多个所述第二纵筋(7)在马道(20)上间隔设置,且通过多个所述横筋(8)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土质边坡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横筋(8)临近所述第一防滑槽(3)设置,多个所述横筋(8)在第一纵筋(6)和第二纵筋(7)的连接处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土质边坡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层(1)为C25混凝土,厚度为50mm;所述钢筋混凝土面板(2)为C30混凝土,厚度为300mm。
CN202020390855.0U 2020-03-25 2020-03-25 一种土质边坡的支护结构 Active CN2121290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90855.0U CN212129050U (zh) 2020-03-25 2020-03-25 一种土质边坡的支护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90855.0U CN212129050U (zh) 2020-03-25 2020-03-25 一种土质边坡的支护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29050U true CN212129050U (zh) 2020-12-11

Family

ID=736712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90855.0U Active CN212129050U (zh) 2020-03-25 2020-03-25 一种土质边坡的支护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2905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31140A (zh) * 2021-11-08 2022-01-14 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堆石坝及其坝顶溢洪道抗滑稳固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31140A (zh) * 2021-11-08 2022-01-14 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堆石坝及其坝顶溢洪道抗滑稳固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07523B1 (ko) 사면 보강 및 급속시공을 위한 계단식 옹벽 시공용 프리캐스트 콘크리트 블록 및 이를 이용한 옹벽 시공방법
US6250038B1 (en) Block for retaining wall and metho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retaining wall using the same
CN212129050U (zh) 一种土质边坡的支护结构
CN111119313A (zh) 一种陡斜坡抗滑排洪沟及其构筑方法
CN204662494U (zh) 一种公路挡土墙加固结构
CN109339087A (zh) 一种低层建筑的基础结构体系
KR100473375B1 (ko) Phc 말뚝을 이용한 옹벽
CN216765965U (zh) 一种背靠式钢筋混凝土支挡结构
CN209723024U (zh) 复合地基加筋扶壁式挡墙结构
CN103669976A (zh) 古塔纠偏
CN207376467U (zh) 一种斜拉桥主梁挂篮悬浇与支架现浇组合施工配重体系
CN210459232U (zh) 一种纯砂地区用土钉墙支护结构
CN111794268B (zh) 一种复合式挡土墙及其施工方法
CN210104765U (zh) 一种软弱地质边坡的高大支挡结构
CN212452702U (zh) 一种可拼装的三维网状加筋带柔性支挡结构
CN213062096U (zh) 一种软土地基悬臂挡墙结构
CN212078483U (zh) 一种石材栏杆地梁结构
CN208701738U (zh) 一种立体加筋刚柔复合生态挡土墙
CN113216225A (zh) 一种抵御高边坡墙背填土压力的超静定防护结构
CN113882427A (zh) 一种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的施工方法及其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
CN210395379U (zh) 一种用于基础建筑工程的边坡加固系统
CN113123356A (zh) 一种交通工程施工用的护坡装置及其铺设方法
CN208501468U (zh)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休闲栈道
CN111980058A (zh) 具有耗能减震功能的混凝土挡土墙结构
CN112982653B (zh) 依山建筑稳固结构的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