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82427A - 一种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的施工方法及其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的施工方法及其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82427A
CN113882427A CN202111411177.7A CN202111411177A CN113882427A CN 113882427 A CN113882427 A CN 113882427A CN 202111411177 A CN202111411177 A CN 202111411177A CN 113882427 A CN113882427 A CN 1138824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fabricated
crown beam
retaining wall
baffle
upr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1117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广
朱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Qili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Qili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Qili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Qili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1117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82427A/zh
Publication of CN1138824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824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02Retaining or protecting wal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02Retaining or protecting walls
    • E02D29/0225Retaining or protecting walls comprising retention means in the backfil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02Retaining or protecting walls
    • E02D29/0258Retaining or protecting wall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E02D29/0266Retaining or protecting wall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made up of preformed elem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02Retaining or protecting walls
    • E02D29/0258Retaining or protecting wall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E02D29/0275Retaining or protecting wall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cast in situ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02Retaining or protecting walls
    • E02D29/0258Retaining or protecting wall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E02D29/0283Retaining or protecting wall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mixed ty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的施工方法及其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所述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的施工方法是先将多个立柱的下端与冠梁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立柱沿着所述冠梁的长度方向分布;然后,将多个预制装配式挡板固定连接在多个所述立柱上形成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所述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包括冠梁和多个立柱;多个所述立柱的下端与所述冠梁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立柱沿着所述冠梁的长度方向分布;多个所述立柱上固定连接有多个预制装配式挡板。本发明的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的施工方法及其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施工工序简单、节约工期、节约成本。有利于立柱与冠梁之间的稳固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的施工方法及其装配式支护桩 桩顶挡土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挡土墙的施工方法及其挡土墙,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的施工方法及其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
背景技术
桩顶挡土墙是指设置于桩顶之上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构造物。
目前国内桩顶挡土墙是常规带构造柱的砖墙,砖墙需一块砖一块砖地砌,常规挡土墙施工工序复杂、施工缓慢、造价高。
现有技术中的桩顶土挡墙是利用加筋土技术修建的一种支挡构筑物,加筋土是一种在土中加入拉筋带的复合土,它利用拉筋与土之间的摩擦作用,改善土体的变形条件和提高土体的工程性能,从而达到稳定土体的目的。加筋土技术的发明无疑是一项重大技术创新,然而在经过大量工程实践和理论研究后逐渐发现一些不足,有些甚至是难以逾越的障碍,其主要表现在:由于加筋土作用机理的复杂性导致多种设计理论并存,都有道理却都不能概全,有时依据设计理论计算的数据在模型试验中不能得到理想的验证,而从模型试验中得到的数据有时又与现场实测数据差异较大,这使得设计人员常常对理论计算数据感到信心不足,为工程安全考虑只好依据个人经验增加筋带数量,从而导致费用增加。另外,筋带表面难以防腐以及对填料适应性较差等缺陷是现有加筋技术的不足。
为了快速经济施工有必要寻求一种新的挡土墙形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施工工序简单、节约工期、节约成本。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该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施工工序简单、节约工期、节约成本。
就施工方法而言,为了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的施工方法,
先将多个立柱的下端与冠梁固定连接;
多个所述立柱沿着所述冠梁的长度方向分布;
然后,将多个预制装配式挡板固定连接在多个所述立柱上形成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各种改进如下所述。
所述冠梁是将混凝土浇筑在具有条形钢筋网的模具内制成;
先将多个所述立柱的下端与所述条形钢筋网中的钢筋固定连接,再将混凝土浇筑在所述模具内制成所述冠梁;
所述立柱的下端与所述条形钢筋网中的钢筋通过焊接或捆绑固定连接;
所述立柱的下端没入所述冠梁内的高度为冠梁高度;
所述立柱的上部通过绳索和/或杆件固定;
或者,
先将多个柱筒与所述条形钢筋网中的钢筋固定连接,再将混凝土浇筑在所述模具内制成所述冠梁,然后,将多个所述立柱的下端分别插在所述柱筒内;
所述柱筒与所述条形钢筋网中的钢筋通过焊接或捆绑固定连接;
所述柱筒的高度为冠梁高度;
所述立柱采用横截面形状呈“工”字形或“H”字形或“凹”字形的钢材;
所述立柱通过热轧制成;
将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前板面靠在所述立柱的后侧;
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通过铁丝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
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从下往上依次码放;
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之间相互错开;
或者,
使每一个所述“H”字形的立柱两侧的凹槽分别和与其相邻的所述“H”字形的立柱两侧的凹槽相正对且相互平行形成滑道;
依次将多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左右两侧分别插入相邻的两个所述“H”字形的立柱上端的凹口并顺着两个所述“H”字形的立柱的凹槽向下滑行;
使第一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底边与所述冠梁的顶面压接;
使上一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底边与下一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顶边压接;
使最后一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顶边高于地表面;
所述挡土墙的高度为1.5米~3.8米;
所述挡土墙的高度是所述冠梁的高度与从下至上的多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高度之和;
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长度为3米或4.2米;
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宽度为0.9米或1.2米;
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厚度为0.12米。
在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后板面填上回填土;
使回填土的顶面与地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在所述回填土的顶面和与其相邻的地表面上铺设有硬化路面;
所述硬化路面是先在所述回填土的顶面和与其相邻的地表面上铺设片形钢筋网,再在所述片形钢筋网上浇筑混凝土制成;
在铺设片形钢筋网时,先将主钢筋的一端穿过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再将主钢筋的一端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
使最后一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顶边高于所述硬化路面0.3米形成挡水墙。
在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顶边上架设护栏;
在所述护栏的底边设置卡槽;
将所述卡槽卡在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顶边上。
在建造所述冠梁之前先在地底面沿着所述冠梁的长度方向分布地钻多个桩孔,再将多个钢筋笼分别置入所述桩孔,然后,将混凝土满满地浇筑在所述桩孔内,凝出后形成护坡桩;
将所述钢筋笼的竖直钢筋上端露出所述护坡桩的顶面;
将所述钢筋笼的竖直钢筋上端与所述条形钢筋网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的施工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的施工方法,先将多个立柱的下端与冠梁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立柱沿着所述冠梁的长度方向分布;然后,将多个预制装配式挡板固定连接在多个所述立柱上形成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的技术手段,所以,该施工方法施工工序简单、节约工期、节约成本。
2、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冠梁是将混凝土浇筑在具有条形钢筋网的模具内制成;先将多个所述立柱的下端与所述条形钢筋网中的钢筋固定连接,再将混凝土浇筑在所述模具内制成所述冠梁;所述立柱的下端与所述条形钢筋网中的钢筋通过焊接或捆绑固定连接的技术手段,所以,有利于立柱与冠梁之间的稳固连接。
3、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立柱的下端没入所述冠梁内的高度为冠梁高度的技术手段,所以,可以确保立柱与冠梁之间的稳固连接。
4、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立柱的上部通过绳索和/或杆件固定的技术手段,所以,有利于对立柱与冠梁的稳定浇筑。
5、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先将多个柱筒与所述条形钢筋网中的钢筋固定连接,再将混凝土浇筑在所述模具内制成所述冠梁,然后,将多个所述立柱的下端分别插在所述柱筒内的技术手段,所以,有利于拆装和重复利用立柱和预制装配式挡板。
6、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柱筒与所述条形钢筋网中的钢筋通过焊接或捆绑固定连接的技术手段,所以,有利于对柱筒与冠梁的稳定浇筑。
7、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柱筒的高度为冠梁高度的技术手段,所以,可以确保立柱与柱筒之间的稳固连接。
8、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立柱采用横截面形状呈“工”字形或“H”字形或“凹”字形的钢材的技术手段,所以,不但可以确保立柱的强度和刚度,而且,还有利于节省钢材的用量。
9、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立柱通过热轧制成的技术手段,所以,有利于降低立柱的制造成本。
10、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将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前板面靠在所述立柱的后侧;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通过铁丝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的技术手段,所以,可以充分地利用立柱的强度和刚度支撑预制装配式挡板。
11、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从下往上依次码放;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之间相互错开的技术手段,所以,有利于提高立柱和预制装配式挡板抗压强度的均匀性。
12、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使每一个所述“H”字形的立柱两侧的凹槽分别和与其相邻的所述“H”字形的立柱两侧的凹槽相正对且相互平行形成滑道;依次将多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左右两侧分别插入相邻的两个所述“H”字形的立柱上端的凹口并顺着两个所述“H”字形的立柱的凹槽向下滑行的技术手段,所以,可以巧妙地利用“H”字形的立柱结构固定预制装配式挡板,省去了捆绑工序和捆绑材料。
13、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使第一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底边与所述冠梁的顶面压接;使上一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底边与下一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顶边压接的技术手段,所以,可确保有效地挡土。
14、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使最后一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顶边高于地表面的技术手段,所以,为后面的进一步的改进提供了有利条件。
15、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挡土墙的高度为1.5米~3.8米;所述挡土墙的高度是所述冠梁的高度与从下至上的多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高度之和的技术手段,所以,可以确保挡土墙的强度。
16、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长度为3米或4.2米;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宽度为0.9米或1.2米;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厚度为0.12米的技术手段,所以,有利于预制装配式挡板的批量生产。
17、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在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后板面填上回填土;使回填土的顶面与地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在所述回填土的顶面和与其相邻的地表面上铺设有硬化路面的技术手段,所以,有利于防止回填土的塌陷。
18、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硬化路面是先在所述回填土的顶面和与其相邻的地表面上铺设片形钢筋网,再在所述片形钢筋网上浇筑混凝土制成;在铺设片形钢筋网时,先将主钢筋的一端穿过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再将主钢筋的一端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的技术手段,所以,可以确保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和硬化路面的稳定性。
19、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使最后一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顶边高于所述硬化路面0.3米形成挡水墙的技术手段,所以,可以防止地面水流向挡土墙的前面。
20、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在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顶边上架设护栏的技术手段,所以,可以确保行人行走的安全性。
21、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在所述护栏的底边设置卡槽;将所述卡槽卡在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顶边上的技术手段,所以,拆装方便。
就挡土墙而言,为了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
包括冠梁和多个立柱;
多个所述立柱的下端与所述冠梁固定连接;
多个所述立柱沿着所述冠梁的长度方向分布;
多个所述立柱上固定连接有多个预制装配式挡板。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各种改进如下所述。
所述冠梁是钢筋混凝土冠梁;
所述冠梁有条形钢筋网;
多个所述立柱的下端与所述条形钢筋网中的钢筋固定连接,
所述立柱的下端与所述条形钢筋网中的钢筋通过焊接或捆绑固定连接;
所述立柱的下端没入所述冠梁内的高度为冠梁高度;
所述立柱的上部通过绳索和/或杆件固定;
或者,
所述冠梁内设置有多个柱筒;
多个所述柱筒与所述条形钢筋网中的钢筋固定连接;
多个所述柱筒沿着所述冠梁的长度方向分布;
多个所述立柱的下端分别位于所述柱筒内;
所述柱筒与所述条形钢筋网中的钢筋通过焊接或捆绑固定连接;
所述柱筒的高度为冠梁高度;
所述立柱是横截面形状呈“工”字形或“H”字形或“凹”字形的钢材;
所述立柱通过热轧制成;
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前板面靠置在所述立柱的后侧;
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通过铁丝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
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从下往上依次码放;
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之间相互错开;
或者,
每一个所述“H”字形的立柱两侧的凹槽分别和与其相邻的所述“H”字形的立柱两侧的凹槽相正对且相互平行形成滑道;
多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左右两侧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H”字形的立柱的凹槽内;
多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从下至上依次并置;
第一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底边与所述冠梁的顶面压接;
上一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底边与下一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顶边压接;
最后一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顶边高于地表面;
所述挡土墙的高度为1.5米~3.8米;
所述挡土墙的高度是所述冠梁的高度与从下至上的多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高度之和;
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长度为3米或4.2米;
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宽度为0.9米或1.2米;
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厚度为0.12米。
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后板面填有回填土;
所述回填土的顶面与地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所述回填土的顶面和与其相邻的地表面上铺设有硬化路面;
所述硬化路面是钢筋混凝土硬化路面;
所述硬化路面有片形钢筋网;
所述片形钢筋网中的主钢筋的一端穿过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
最后一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顶边高于所述硬化路面0.3米形成挡水墙。
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顶边上架设有护栏;
所述护栏的底边设置有卡槽;
所述卡槽卡在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顶边上。
所述冠梁的底面沿着其长度方向分布有护坡桩;
所述护坡桩与所述冠梁构成一体;
所述冠梁内的条形钢筋网与所述护坡桩上端露出的钢筋固定连接;
所述护坡桩置于地底面内。
本发明的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多个所述立柱的下端与所述冠梁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立柱沿着所述冠梁的长度方向分布;多个所述立柱上固定连接有多个预制装配式挡板的技术手段,所以,该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施工工序简单、节约工期、节约成本。
2、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冠梁是钢筋混凝土冠梁;所述冠梁有条形钢筋网;多个所述立柱的下端与所述条形钢筋网中的钢筋固定连接,所述立柱的下端与所述条形钢筋网中的钢筋通过焊接或捆绑固定连接的技术手段,所以,有利于立柱与冠梁之间的稳固连接。
3、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立柱的下端没入所述冠梁内的高度为冠梁高度的技术手段,所以,可以确保立柱与冠梁之间的稳固连接。
4、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立柱的上部通过绳索和/或杆件固定的技术手段,所以,有利于对立柱与冠梁的稳定浇筑。
5、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冠梁内设置有多个柱筒;多个所述柱筒与所述条形钢筋网中的钢筋固定连接;多个所述柱筒沿着所述冠梁的长度方向分布;多个所述立柱的下端分别位于所述柱筒内的技术手段,所以,有利于拆装和重复利用立柱和预制装配式挡板。
6、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柱筒与所述条形钢筋网中的钢筋通过焊接或捆绑固定连接的技术手段,所以,有利于对柱筒与冠梁的稳定浇筑。
7、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柱筒的高度为冠梁高度的技术手段,所以,可以确保立柱与柱筒之间的稳固连接。
8、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立柱是横截面形状呈“工”字形或“H”字形或“凹”字形的钢材的技术手段,所以,不但可以确保立柱的强度和刚度,而且,还有利于节省钢材的用量。
9、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立柱通过热轧制成的技术手段,所以,有利于降低立柱的制造成本。
10、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前板面靠置在所述立柱的后侧;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通过铁丝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的技术手段,所以,可以充分地利用立柱的强度和刚度支撑预制装配式挡板。
11、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从下往上依次码放;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之间相互错开的技术手段,所以,有利于提高立柱和预制装配式挡板抗压强度的均匀性。
12、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每一个所述“H”字形的立柱两侧的凹槽分别和与其相邻的所述“H”字形的立柱两侧的凹槽相正对且相互平行形成滑道;多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左右两侧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H”字形的立柱的凹槽内;多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从下至上依次并置的技术手段,所以,可以巧妙地利用“H”字形的立柱结构固定预制装配式挡板,省去了捆绑工序和捆绑材料。
13、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第一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底边与所述冠梁的顶面压接;上一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底边与下一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顶边压接的技术手段,所以,可确保有效地挡土。
14、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最后一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顶边高于地表面的技术手段,所以,为后面的进一步的改进提供了有利条件。
15、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挡土墙的高度为1.5米~3.8米;所述挡土墙的高度是所述冠梁的高度与从下至上的多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高度之和的技术手段,所以,可以确保挡土墙的强度。
16、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长度为3米或4.2米;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宽度为0.9米或1.2米;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厚度为0.12米的技术手段,所以,有利于预制装配式挡板的批量生产。
17、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后板面填有回填土;所述回填土的顶面与地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回填土的顶面和与其相邻的地表面上铺设有硬化路面的技术手段,所以,有利于防止回填土的塌陷。
18、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硬化路面是钢筋混凝土硬化路面;所述硬化路面有片形钢筋网;所述片形钢筋网中的主钢筋的一端穿过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的技术手段,所以,可以确保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和硬化路面的稳定性。
19、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最后一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顶边高于所述硬化路面0.3米形成挡水墙的技术手段,所以,可以防止地面水流向挡土墙的前面。
20、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顶边上架设有护栏的技术手段,所以,可以确保行人行走的安全性。
21、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护栏的底边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卡在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顶边上的技术手段,所以,拆装方便。
22、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冠梁的底面沿着其长度方向分布有护坡桩;所述护坡桩与所述冠梁构成一体;所述冠梁内的条形钢筋网与所述护坡桩上端露出的钢筋固定连接;所述护坡桩置于地底面内的技术手段,所以,可以大大提高冠梁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的施工方法及其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第一种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种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种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种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种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种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冠梁;
1-1~条形钢筋网;
2~立柱;
2-1~柱筒;
3~预制装配式挡板;
3-1~挡水墙;
4~护栏;
4-1~卡槽;
5~硬化路面;
5-1~片形钢筋网;
6~护坡桩;
7~回填土。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6所示,
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的施工方法,
先将多个立柱2的下端与冠梁1固定连接;
多个所述立柱2沿着所述冠梁1的长度方向分布;
然后,将多个预制装配式挡板3固定连接在多个所述立柱2上形成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的施工方法,先将多个立柱的下端与冠梁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立柱沿着所述冠梁的长度方向分布;然后,将多个预制装配式挡板固定连接在多个所述立柱上形成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的技术手段,所以,该施工方法施工工序简单、节约工期、节约成本。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各种改进详述如下。
如图1至图3所示,
所述冠梁1是将混凝土浇筑在具有条形钢筋网1-1的模具内制成。
先将多个所述立柱2的下端与所述条形钢筋网1-1中的钢筋固定连接,再将混凝土浇筑在所述模具内制成所述冠梁1。
所述立柱2的下端与所述条形钢筋网1-1中的钢筋通过焊接或捆绑固定连接。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冠梁是将混凝土浇筑在具有条形钢筋网的模具内制成;先将多个所述立柱的下端与所述条形钢筋网中的钢筋固定连接,再将混凝土浇筑在所述模具内制成所述冠梁;所述立柱的下端与所述条形钢筋网中的钢筋通过焊接或捆绑固定连接的技术手段,所以,有利于立柱与冠梁之间的稳固连接。
所述立柱2的下端没入所述冠梁1内的高度为冠梁高度。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立柱的下端没入所述冠梁内的高度为冠梁高度的技术手段,所以,可以确保立柱与冠梁之间的稳固连接。
所述立柱2的上部通过绳索和/或杆件固定。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立柱的上部通过绳索和/或杆件固定的技术手段,所以,有利于对立柱与冠梁的稳定浇筑。
当然,也可以是如图4至图6所示,
先将多个柱筒2-1与所述条形钢筋网1-1中的钢筋固定连接,再将混凝土浇筑在所述模具内制成所述冠梁1,然后,将多个所述立柱2的下端分别插在所述柱筒2-1内。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先将多个柱筒与所述条形钢筋网中的钢筋固定连接,再将混凝土浇筑在所述模具内制成所述冠梁,然后,将多个所述立柱的下端分别插在所述柱筒内的技术手段,所以,有利于拆装和重复利用立柱和预制装配式挡板。
所述柱筒2-1与所述条形钢筋网1-1中的钢筋通过焊接或捆绑固定连接。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柱筒与所述条形钢筋网中的钢筋通过焊接或捆绑固定连接的技术手段,所以,有利于对柱筒与冠梁的稳定浇筑。
所述柱筒2-1的高度为冠梁高度。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柱筒的高度为冠梁高度的技术手段,所以,可以确保立柱与柱筒之间的稳固连接。
如图1至图6所示,
所述立柱2采用横截面形状呈“工”字形或“H”字形或“凹”字形的钢材。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立柱采用横截面形状呈“工”字形或“H”字形或“凹”字形的钢材的技术手段,所以,不但可以确保立柱的强度和刚度,而且,还有利于节省钢材的用量。
所述立柱2通过热轧制成。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立柱通过热轧制成的技术手段,所以,有利于降低立柱的制造成本。
将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3的前板面靠在所述立柱2的后侧。
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3通过铁丝与所述立柱2固定连接。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将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前板面靠在所述立柱的后侧;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通过铁丝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的技术手段,所以,可以充分地利用立柱的强度和刚度支撑预制装配式挡板。
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3从下往上依次码放。
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3之间相互错开。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从下往上依次码放;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之间相互错开的技术手段,所以,有利于提高立柱和预制装配式挡板抗压强度的均匀性。
当然,也可以是如图4至图6所示,
使每一个所述“H”字形的立柱2两侧的凹槽分别和与其相邻的所述“H”字形的立柱2两侧的凹槽相正对且相互平行形成滑道。
依次将多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3的左右两侧分别插入相邻的两个所述“H”字形的立柱2上端的凹口并顺着两个所述“H”字形的立柱2的凹槽向下滑行。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使每一个所述“H”字形的立柱两侧的凹槽分别和与其相邻的所述“H”字形的立柱两侧的凹槽相正对且相互平行形成滑道;依次将多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左右两侧分别插入相邻的两个所述“H”字形的立柱上端的凹口并顺着两个所述“H”字形的立柱的凹槽向下滑行的技术手段,所以,可以巧妙地利用“H”字形的立柱结构固定预制装配式挡板,省去了捆绑工序和捆绑材料。
如图1至图6所示,
使第一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3的底边与所述冠梁1的顶面压接。
使上一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3的底边与下一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3的顶边压接。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使第一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底边与所述冠梁的顶面压接;使上一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底边与下一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顶边压接的技术手段,所以,可确保有效地挡土。
使最后一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3的顶边高于地表面。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使最后一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顶边高于地表面的技术手段,所以,为后面的进一步的改进提供了有利条件。
所述挡土墙的高度为1.5米~3.8米。
所述挡土墙的高度是所述冠梁1的高度与从下至上的多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3的高度之和。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挡土墙的高度为1.5米~3.8米;所述挡土墙的高度是所述冠梁的高度与从下至上的多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高度之和的技术手段,所以,可以确保挡土墙的强度。
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3的长度为3米或4.2米。
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3的宽度为0.9米或1.2米。
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3的厚度为0.12米。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长度为3米或4.2米;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宽度为0.9米或1.2米;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厚度为0.12米的技术手段,所以,有利于预制装配式挡板的批量生产。
如图1至图6所示,
在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3的后板面填上回填土7。
使回填土7的顶面与地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在所述回填土7的顶面和与其相邻的地表面上铺设有硬化路面5。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在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后板面填上回填土;使回填土的顶面与地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在所述回填土的顶面和与其相邻的地表面上铺设有硬化路面的技术手段,所以,有利于防止回填土的塌陷。
所述硬化路面5是先在所述回填土7的顶面和与其相邻的地表面上铺设片形钢筋网5-1,再在所述片形钢筋网5-1上浇筑混凝土制成。
在铺设片形钢筋网5-1时,先将主钢筋的一端穿过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3,再将主钢筋的一端与所述立柱2固定连接。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硬化路面是先在所述回填土的顶面和与其相邻的地表面上铺设片形钢筋网,再在所述片形钢筋网上浇筑混凝土制成;在铺设片形钢筋网时,先将主钢筋的一端穿过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再将主钢筋的一端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的技术手段,所以,可以确保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和硬化路面的稳定性。
使最后一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3的顶边高于所述硬化路面0.3米形成挡水墙3-1。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使最后一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顶边高于所述硬化路面0.3米形成挡水墙的技术手段,所以,可以防止地面水流向挡土墙的前面。
如图1至图6所示,
在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3的顶边上架设护栏4。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在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顶边上架设护栏的技术手段,所以,可以确保行人行走的安全性。
在所述护栏4的底边设置卡槽4-1。
将所述卡槽4-1卡在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3的顶边上。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在所述护栏的底边设置卡槽;将所述卡槽卡在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顶边上的技术手段,所以,拆装方便。
如图1至图6所示,
在建造所述冠梁1之前先在地底面沿着所述冠梁1的长度方向分布地钻多个桩孔,再将多个钢筋笼分别置入所述桩孔,然后,将混凝土满满地浇筑在所述桩孔内,凝出后形成护坡桩6。
将所述钢筋笼的竖直钢筋上端露出所述护坡桩6的顶面。
将所述钢筋笼的竖直钢筋上端与所述条形钢筋网1-1固定连接。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在建造所述冠梁之前先在地底面沿着所述冠梁的长度方向分布地钻多个桩孔,再将多个钢筋笼分别置入所述桩孔,然后,将混凝土满满地浇筑在所述桩孔内,凝出后形成护坡桩;将所述钢筋笼的竖直钢筋上端露出所述护坡桩的顶面;将所述钢筋笼的竖直钢筋上端与所述条形钢筋网固定连接的技术手段,所以,可以大大提高冠梁的稳定性。
如图1至图6所示,
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
包括冠梁1和多个立柱2;
多个所述立柱2的下端与所述冠梁1固定连接;
多个所述立柱2沿着所述冠梁1的长度方向分布;
多个所述立柱2上固定连接有多个预制装配式挡板3。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多个所述立柱的下端与所述冠梁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立柱沿着所述冠梁的长度方向分布;多个所述立柱上固定连接有多个预制装配式挡板的技术手段,所以,该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施工工序简单、节约工期、节约成本。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各种改进详述如下。
如图1至图3所示,
所述冠梁1是钢筋混凝土冠梁。
所述冠梁1有条形钢筋网1-1。
多个所述立柱2的下端与所述条形钢筋网1-1中的钢筋固定连接,
所述立柱2的下端与所述条形钢筋网1-1中的钢筋通过焊接或捆绑固定连接。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冠梁是钢筋混凝土冠梁;所述冠梁有条形钢筋网;多个所述立柱的下端与所述条形钢筋网中的钢筋固定连接,所述立柱的下端与所述条形钢筋网中的钢筋通过焊接或捆绑固定连接的技术手段,所以,有利于立柱与冠梁之间的稳固连接。
所述立柱2的下端没入所述冠梁1内的高度为冠梁高度。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立柱的下端没入所述冠梁内的高度为冠梁高度的技术手段,所以,可以确保立柱与冠梁之间的稳固连接。
所述立柱2的上部通过绳索和/或杆件固定。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立柱的上部通过绳索和/或杆件固定的技术手段,所以,有利于对立柱与冠梁的稳定浇筑。
当然,也可以是如图4至图6所示,
所述冠梁1内设置有多个柱筒2-1。
多个所述柱筒2-1与所述条形钢筋网1-1中的钢筋固定连接。
多个所述柱筒2-1沿着所述冠梁1的长度方向分布。
多个所述立柱2的下端分别位于所述柱筒2-1内。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冠梁内设置有多个柱筒;多个所述柱筒与所述条形钢筋网中的钢筋固定连接;多个所述柱筒沿着所述冠梁的长度方向分布;多个所述立柱的下端分别位于所述柱筒内的技术手段,所以,有利于拆装和重复利用立柱和预制装配式挡板。
如图1至图6所示,
所述柱筒2-1与所述条形钢筋网1-1中的钢筋通过焊接或捆绑固定连接。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柱筒与所述条形钢筋网中的钢筋通过焊接或捆绑固定连接的技术手段,所以,有利于对柱筒与冠梁的稳定浇筑。
所述柱筒2-1的高度为冠梁高度。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柱筒的高度为冠梁高度的技术手段,所以,可以确保立柱与柱筒之间的稳固连接。
所述立柱2是横截面形状呈“工”字形或“H”字形或“凹”字形的钢材。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立柱是横截面形状呈“工”字形或“H”字形或“凹”字形的钢材的技术手段,所以,不但可以确保立柱的强度和刚度,而且,还有利于节省钢材的用量。
所述立柱2通过热轧制成。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立柱通过热轧制成的技术手段,所以,有利于降低立柱的制造成本。
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3的前板面靠置在所述立柱2的后侧。
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3通过铁丝与所述立柱2固定连接。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前板面靠置在所述立柱的后侧;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通过铁丝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的技术手段,所以,可以充分地利用立柱的强度和刚度支撑预制装配式挡板。
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3从下往上依次码放。
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3之间相互错开。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从下往上依次码放;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之间相互错开的技术手段,所以,有利于提高立柱和预制装配式挡板抗压强度的均匀性。
当然,也可以是如图4至图6所示,
每一个所述“H”字形的立柱2两侧的凹槽分别和与其相邻的所述“H”字形的立柱2两侧的凹槽相正对且相互平行形成滑道。
多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3的左右两侧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H”字形的立柱2的凹槽内。
多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3从下至上依次并置。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每一个所述“H”字形的立柱两侧的凹槽分别和与其相邻的所述“H”字形的立柱两侧的凹槽相正对且相互平行形成滑道;多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左右两侧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H”字形的立柱的凹槽内;多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从下至上依次并置的技术手段,所以,可以巧妙地利用“H”字形的立柱结构固定预制装配式挡板,省去了捆绑工序和捆绑材料。
如图1至图6所示,
第一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3的底边与所述冠梁1的顶面压接。
上一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3的底边与下一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3的顶边压接。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第一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底边与所述冠梁的顶面压接;上一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底边与下一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顶边压接的技术手段,所以,可确保有效地挡土。
最后一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3的顶边高于地表面。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最后一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顶边高于地表面的技术手段,所以,为后面的进一步的改进提供了有利条件。
所述挡土墙的高度为1.5米~3.8米。
所述挡土墙的高度是所述冠梁1的高度与从下至上的多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3的高度之和。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挡土墙的高度为1.5米~3.8米;所述挡土墙的高度是所述冠梁的高度与从下至上的多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高度之和的技术手段,所以,可以确保挡土墙的强度。
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3的长度为3米或4.2米。
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3的宽度为0.9米或1.2米。
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3的厚度为0.12米。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长度为3米或4.2米;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宽度为0.9米或1.2米;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厚度为0.12米的技术手段,所以,有利于预制装配式挡板的批量生产。
如图1至图6所示,
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3的后板面填有回填土7。
所述回填土7的顶面与地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所述回填土7的顶面和与其相邻的地表面上铺设有硬化路面5。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后板面填有回填土;所述回填土的顶面与地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回填土的顶面和与其相邻的地表面上铺设有硬化路面的技术手段,所以,有利于防止回填土的塌陷。
所述硬化路面5是钢筋混凝土硬化路面。
所述硬化路面5有片形钢筋网5-1。
所述片形钢筋网5-1中的主钢筋的一端穿过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3与所述立柱2固定连接。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硬化路面是钢筋混凝土硬化路面;所述硬化路面有片形钢筋网;所述片形钢筋网中的主钢筋的一端穿过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的技术手段,所以,可以确保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和硬化路面的稳定性。
最后一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3的顶边高于所述硬化路面0.3米形成挡水墙3-1。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最后一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顶边高于所述硬化路面0.3米形成挡水墙的技术手段,所以,可以防止地面水流向挡土墙的前面。
如图1至图6所示,
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3的顶边上架设有护栏4。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顶边上架设有护栏的技术手段,所以,可以确保行人行走的安全性。
所述护栏4的底边设置有卡槽4-1。
所述卡槽4-1卡在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3的顶边上。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护栏的底边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卡在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顶边上的技术手段,所以,拆装方便。
如图1至图6所示,
所述冠梁1的底面沿着其长度方向分布有护坡桩6。
所述护坡桩6与所述冠梁1构成一体。
所述冠梁1内的条形钢筋网1-1与所述护坡桩6上端露出的钢筋固定连接。
所述护坡桩6置于地底面内。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冠梁的底面沿着其长度方向分布有护坡桩;所述护坡桩与所述冠梁构成一体;所述冠梁内的条形钢筋网与所述护坡桩上端露出的钢筋固定连接;所述护坡桩置于地底面内的技术手段,所以,可以大大提高冠梁的稳定性。

Claims (10)

1.一种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先将多个立柱(2)的下端与冠梁(1)固定连接;
多个所述立柱(2)沿着所述冠梁(1)的长度方向分布;
然后,将多个预制装配式挡板(3)固定连接在多个所述立柱(2)上形成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冠梁(1)是将混凝土浇筑在具有条形钢筋网(1-1)的模具内制成;
先将多个所述立柱(2)的下端与所述条形钢筋网(1-1)中的钢筋固定连接,再将混凝土浇筑在所述模具内制成所述冠梁(1);
所述立柱(2)的下端与所述条形钢筋网(1-1)中的钢筋通过焊接或捆绑固定连接;
所述立柱(2)的下端没入所述冠梁(1)内的高度为冠梁高度;
所述立柱(2)的上部通过绳索和/或杆件固定;
或者,
先将多个柱筒(2-1)与所述条形钢筋网(1-1)中的钢筋固定连接,再将混凝土浇筑在所述模具内制成所述冠梁(1),然后,将多个所述立柱(2)的下端分别插在所述柱筒(2-1)内;
所述柱筒(2-1)与所述条形钢筋网(1-1)中的钢筋通过焊接或捆绑固定连接;
所述柱筒(2-1)的高度为冠梁高度;
所述立柱(2)采用横截面形状呈“工”字形或“H”字形或“凹”字形的钢材;
所述立柱(2)通过热轧制成;
将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3)的前板面靠在所述立柱(2)的后侧;
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3)通过铁丝与所述立柱(2)固定连接;
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3)从下往上依次码放;
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3)之间相互错开;
或者,
使每一个所述“H”字形的立柱(2)两侧的凹槽分别和与其相邻的所述“H”字形的立柱(2)两侧的凹槽相正对且相互平行形成滑道;
依次将多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3)的左右两侧分别插入相邻的两个所述“H”字形的立柱(2)上端的凹口并顺着两个所述“H”字形的立柱(2)的凹槽向下滑行;
使第一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3)的底边与所述冠梁(1)的顶面压接;
使上一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3)的底边与下一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3)的顶边压接;
使最后一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3)的顶边高于地表面;
所述挡土墙的高度为1.5米~3.8米;
所述挡土墙的高度是所述冠梁(1)的高度与从下至上的多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3)的高度之和;
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3)的长度为3米或4.2米;
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3)的宽度为0.9米或1.2米;
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3)的厚度为0.12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3)的后板面填上回填土(7);
使回填土(7)的顶面与地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在所述回填土(7)的顶面和与其相邻的地表面上铺设有硬化路面(5);
所述硬化路面(5)是先在所述回填土(7)的顶面和与其相邻的地表面上铺设片形钢筋网(5-1),再在所述片形钢筋网(5-1)上浇筑混凝土制成;
在铺设片形钢筋网(5-1)时,先将主钢筋的一端穿过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3),再将主钢筋的一端与所述立柱(2)固定连接;
使最后一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3)的顶边高于所述硬化路面(5)0.3米形成挡水墙(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3)的顶边上架设护栏(4);
在所述护栏(4)的底边设置卡槽(4-1);
将所述卡槽(4-1)卡在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3)的顶边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建造所述冠梁(1)之前先在地底面沿着所述冠梁(1)的长度方向分布地钻多个桩孔,再将多个钢筋笼分别置入所述桩孔,然后,将混凝土满满地浇筑在所述桩孔内,凝出后形成护坡桩(6);
将所述钢筋笼的竖直钢筋上端露出所述护坡桩(6)的顶面;
将所述钢筋笼的竖直钢筋上端与所述条形钢筋网(1-1)固定连接。
6.一种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其特征在于:
包括冠梁(1)和多个立柱(2);
多个所述立柱(2)的下端与所述冠梁(1)固定连接;
多个所述立柱(2)沿着所述冠梁(1)的长度方向分布;
多个所述立柱(2)上固定连接有多个预制装配式挡板(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其特征在于:
所述冠梁(1)是钢筋混凝土冠梁;
所述冠梁(1)有条形钢筋网(1-1);
多个所述立柱(2)的下端与所述条形钢筋网(1-1)中的钢筋固定连接,
所述立柱(2)的下端与所述条形钢筋网(1-1)中的钢筋通过焊接或捆绑固定连接;
所述立柱(2)的下端没入所述冠梁(1)内的高度为冠梁高度;
所述立柱(2)的上部通过绳索和/或杆件固定;
或者,
所述冠梁(1)内设置有多个柱筒(2-1);
多个所述柱筒(2-1)与所述条形钢筋网(1-1)中的钢筋固定连接;
多个所述柱筒(2-1)沿着所述冠梁(1)的长度方向分布;
多个所述立柱(2)的下端分别位于所述柱筒(2-1)内;
所述柱筒(2-1)与所述条形钢筋网(1-1)中的钢筋通过焊接或捆绑固定连接;
所述柱筒(2-1)的高度为冠梁高度;
所述立柱(2)是横截面形状呈“工”字形或“H”字形或“凹”字形的钢材;
所述立柱(2)通过热轧制成;
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3)的前板面靠置在所述立柱(2)的后侧;
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3)通过铁丝与所述立柱(2)固定连接;
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3)从下往上依次码放;
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3)之间相互错开;
或者,
每一个所述“H”字形的立柱(2)两侧的凹槽分别和与其相邻的所述“H”字形的立柱(2)两侧的凹槽相正对且相互平行形成滑道;
多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3)的左右两侧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H”字形的立柱(2)的凹槽内;
多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3)从下至上依次并置;
第一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3)的底边与所述冠梁(1)的顶面压接;
上一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3)的底边与下一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3)的顶边压接;
最后一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3)的顶边高于地表面;
所述挡土墙的高度为1.5米~3.8米;
所述挡土墙的高度是所述冠梁(1)的高度与从下至上的多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3)的高度之和;
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3)的长度为3米或4.2米;
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3)的宽度为0.9米或1.2米;
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3)的厚度为0.12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3)的后板面填有回填土(7);
所述回填土(7)的顶面与地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所述回填土(7)的顶面和与其相邻的地表面上铺设有硬化路面(5);
所述硬化路面(5)是钢筋混凝土硬化路面;
所述硬化路面(5)有片形钢筋网(5-1);
所述片形钢筋网(5-1)中的主钢筋的一端穿过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3)与所述立柱(2)固定连接;
最后一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3)的顶边高于所述硬化路面(5)0.3米形成挡水墙(3-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3)的顶边上架设有护栏(4);
所述护栏(4)的底边设置有卡槽(4-1);
所述卡槽(4-1)卡在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3)的顶边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其特征在于:
所述冠梁(1)的底面沿着其长度方向分布有护坡桩(6);
所述护坡桩(6)与所述冠梁(1)构成一体;
所述冠梁(1)内的条形钢筋网(1-1)与所述护坡桩(6)上端露出的钢筋固定连接;
所述护坡桩(6)置于地底面内。
CN202111411177.7A 2021-11-20 2021-11-20 一种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的施工方法及其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 Pending CN1138824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11177.7A CN113882427A (zh) 2021-11-20 2021-11-20 一种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的施工方法及其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11177.7A CN113882427A (zh) 2021-11-20 2021-11-20 一种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的施工方法及其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82427A true CN113882427A (zh) 2022-01-04

Family

ID=790160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11177.7A Pending CN113882427A (zh) 2021-11-20 2021-11-20 一种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的施工方法及其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8242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90079A (zh) * 2023-02-15 2023-06-23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预制挡墙及其边幅预制块、中间幅预制块和开洞施工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90079A (zh) * 2023-02-15 2023-06-23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预制挡墙及其边幅预制块、中间幅预制块和开洞施工方法
CN116290079B (zh) * 2023-02-15 2024-06-11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预制挡墙及其边幅预制块、中间幅预制块和开洞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44465B (zh) 一种岸堤防护墙
KR100719523B1 (ko) 파형강판을 이용한 조립식 교량 및 그 시공방법
CN109403170B (zh) 陡坡道路及其施工方法
CN104234192A (zh) 一种上部带受弯钢筋的预应力混凝土槽型板及框架结构体系
CN113431082B (zh) 一种快速装配式挡土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0761443A (zh)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墙-柱钢管混凝土键连接结构及其拼装方法
CN113882427A (zh) 一种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的施工方法及其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
CN104499502B (zh) 一种河道拱形挡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4662494U (zh) 一种公路挡土墙加固结构
CN105200925B (zh) 高寒区大跨度空腹式拱桥超宽主拱圈施工方法
KR100824713B1 (ko) 피씨벽판을 이용한 선반식 옹벽 및 그의 시공방법
CN109339087A (zh) 一种低层建筑的基础结构体系
KR101356724B1 (ko) 옹벽 및 이의 시공 방법
KR101328436B1 (ko) 조립식 옹벽블록
CN112252360A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挡墙及其施工方法
CN219219097U (zh) 一种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
CN212742154U (zh) 型钢混凝土连拱拱桥
CN205348097U (zh) 岸堤防护墙
CN212129050U (zh) 一种土质边坡的支护结构
CN211229041U (zh)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墙-柱钢管混凝土键连接结构
CN210104765U (zh) 一种软弱地质边坡的高大支挡结构
CN108330903B (zh) 狭窄河道挡墙加固装置及加固方法
CN111996989A (zh) 一种基于建筑废料的护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3136886A (zh) 一种基坑止水帷幕及其施工方法
CN103046554B (zh) 一种提高基坑双排支护桩整体性和侧向刚度的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