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27440U - 一种电动上下楼机构的保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上下楼机构的保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27440U
CN212127440U CN202020567143.1U CN202020567143U CN212127440U CN 212127440 U CN212127440 U CN 212127440U CN 202020567143 U CN202020567143 U CN 202020567143U CN 212127440 U CN212127440 U CN 2121274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fety
rope
safety rope
limiting
upstai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6714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单家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56714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274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274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274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ypes And Forms Of Lif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动上下楼机构的保险装置,钢绳上有并行的保险绳缠绕于双线槽绞盘,下端连接限位杆,常态下通过保险绳牵拉与垂直起落架上开设的凹槽贴合,凹槽的位置超过限位凸起的最前端,回位弹簧在限位杆到达凹槽时处于压缩状态;在钢绳断裂之后,保险绳作为主要承载力不可能承受本装置人站立之后的重量,保险绳也随之断裂,之后保险绳松散之后,保险绳连接的限位杆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会瞬间抵住立杆的内侧,此时在垂直起落架骤降过程中,限位杆必然会瞬间抵住限位凸起而限制骤降,从而起到保险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上下楼机构的保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上下楼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电动上下楼机构的保险装置。
背景技术
人类使用的楼梯基本分为两种,垂直式和斜坡式;在中国,公元前的良储文化时期,就出现了祭坛、宫殿这样的高台建筑,人类要到达这种高台建筑时,依靠的就是在一定角度的斜坡上依次构造的台阶,这种台阶就是如今楼梯的雏形。文字记载中最早出现“楼”是在公元前约1066年的商朝,这种多层建筑为木质结构,从下层到达上层依靠斜坡台阶的形式构成的木质楼梯,楼梯经过数千年一直沿袭至今。
人是两足直立动物,要想利用楼梯使自己到达上一层楼梯时,就必须先把自己的一只脚站立在楼梯低一级的楼梯面上,再把自己的另一只脚由大腿弯曲抬起小腿并将脚掌向前、向上移动,踩踏在上一级楼梯的楼梯面,此时又需要让弯曲踩踏在上一级楼梯面上的腿单独发力伸直才能把整个身体抬升到上一级楼梯面,如此往复循环这一动作才能逐级上楼;研究表明,假定一个人自身重量为60kg,他双腿并拢双足着地站立时,他的每条腿承受的重力是各自30kg,而爬楼时,弯曲踏在楼梯面上这条腿绷直以将自身整体抬升起移动到上级楼梯时,这条腿需要单独承受自身体重的四倍左右,双腿交替重复这个动作,动作重复次数由楼梯级数确定,也就是双腿交替重复承担高于自身体重的重力,这就是为什么爬楼非常累的原因。
目前,楼梯是建筑物中作为楼层间垂直交通用的构件。用于楼层之间和高差较大时的交通联系。在设有电梯、自动梯作为主要垂直交通手段的多层和高层建筑中也要设置楼梯。高层建筑尽管采用电梯作为主要垂直交通工具,但仍然要保留楼梯供火灾时逃生之用。而上个世纪90年代之前,我国的住宅小区几乎全是没有电梯的楼梯房,这类住房在城市数量较多,居民上下楼仍需要靠自己的两条腿来完成,而楼梯房的居民又以中老年居多,需要改装电梯的呼声日愈强烈。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国家和企业都在大力扶持并对楼梯房进行改造,改造的方式分为:对楼梯房加装电梯和对扶手增加电动脚踏板供居民上下楼使用,但是,都存在不可避免的争议和问题,如:需要损害楼道及相关设施,成本及周期较大,同时楼梯房的改造属于公共活动,需要取得所有居民的同意,且高层的需求相对较大,低层的需求相对较小,因此,楼梯房的改造还未能取得大范围应用。
针对楼梯房肌辅助爬楼的相关问题,目前,现有技术公开了几项爬楼辅助的产品,如CN106274275B公开的一种爬楼梯轮椅;109795572A公开一种爬楼机等等,通常是用于拉动货物或解决其他问题的,对于中老年的辅助爬楼来说存在非常多的不便利,如目前的爬楼机体积较大,中老年单人使用不便利或无法操作;同时还存在一些产品,在辅助爬楼的过程中需要弯腰屈膝等体位,辅助效果非常不理想,因此,申请人经过多年研究,提出一种单人操作、便携小巧、安全稳定的智能电动爬楼机(专利号:),在上下楼使用过程中,虽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但是电机、绞盘带动的钢绳长期的使用还是有损坏的风险,而现有技术中如电梯上的保险装置,采用的是电动设备,但是在仅仅20cm左右的高度和坠落时间内,不足以让电动保险设备驱动,而且而且该设备还需占据较大的专门空间;因此,申请人设计了一款专用的电动上下楼机构的保险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上下楼机构的保险装置,防止使用过程钢绳折断造成的脚踏板骤降带来的风险,以提高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动上下楼机构的保险装置,包括立杆、垂直起落架和驱动组件,立杆上端的驱动组件通过钢绳带动垂直起落架在立杆上滑动,所述立杆的相邻侧从上至下间隔设置限位凸起,所述钢绳上有并行的保险绳缠绕于双线槽绞盘,保险绳为双股绳,下端交叉后分别与限位杆连接,所述限位杆为U型结构,限位杆的两端分别与回位弹簧一端连接,并通过固定轴安装于垂直起落架,回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常态下通过保险绳牵拉与垂直起落架上开设的凹槽贴合,凹槽的位置超过限位凸起的最前端,所述回位弹簧在限位杆到达凹槽时处于压缩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保险绳的末端为套环固定安装在限位杆的中间。
进一步的,所述保险绳承载力为5kg。
进一步的,所述保险绳末端为保险拉钩,保险拉钩勾持于限位杆,保险拉钩承载力为5kg。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凸起间隔均匀,间隔为4-5cm。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凸起不少于3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电动上下楼机构的保险装置,钢绳并行的保险绳下端连接限位杆,常态下通过保险绳牵拉与垂直起落架上开设的凹槽贴合,凹槽的位置超过限位凸起的最前端,回位弹簧在限位杆到达凹槽时处于压缩状态;
在钢绳断裂之后,保险绳作为主要承载力不可能承受本装置人站立之后的重量,保险绳也随之断裂,之后保险绳松散之后,保险绳连接的限位杆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会瞬间抵住立杆的内侧,此时在垂直起落架骤降过程中,限位杆必然会瞬间抵住限位凸起而限制骤降,从而起到保险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保险装置,采用纯机械结构,在钢绳断裂后保险机构能快速反应限制操作者骤降。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立杆和垂直起落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电动上下楼机构的保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保险绳和立杆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保险绳、限位杆和回位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保险装置的使用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立杆,101-限位凸起,2-垂直起落架,3-保险绳,301-双股绳,302-套环/保险拉钩,4-限位杆,5-回位弹簧,6-固定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1-5图所示
一种电动上下楼机构的保险装置,包括立杆1、垂直起落架2和驱动组件,立杆1上端的驱动组件通过钢绳带动垂直起落架2在立杆1上滑动,所述立杆1的相邻侧从上至下间隔设置限位凸起101,所述钢绳上有并行的保险绳3缠绕于双线槽绞盘3,保险绳3为双股绳301,下端交叉后分别与限位杆4连接,所述限位杆4为U型结构,限位杆4的两端分别与回位弹簧5一端连接,并通过固定轴6安装于垂直起落架2,回位弹簧5的另一端固定,常态下通过保险绳3牵拉与垂直起落架2上开设的凹槽贴合,凹槽的位置超过限位凸起101的最前端,所述回位弹簧5在限位杆4到达凹槽时处于压缩状态。
所述保险绳3的末端为套环302固定安装在限位杆4的中间。
所述保险绳3承载力为5kg。
所述保险绳3末端为保险拉钩302,保险拉钩302勾持于限位杆4,保险拉钩302承载力为5kg。
所述限位凸起101间隔均匀,间隔为4-5cm。
所述限位凸起101不少于3个。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电动上下楼机构的保险装置,钢绳上有并行的保险绳缠绕于双线槽绞盘并连接限位杆,常态下通过保险绳牵拉与垂直起落架上开设的凹槽贴合,凹槽的位置超过限位凸起的最前端,回位弹簧在限位杆到达凹槽时处于压缩状态;
在电动上下楼机构使用时:
若在上下楼过程钢绳断裂之后,无保险装置的状态下,垂直起落架会骤降,骤降容易产生摇晃,特别是如果手没有扶好的情况下,极有可能导致下跌摔倒等问题;
而本实用新型,在钢绳断裂后,保险绳作为主要承载力不可能承受本装置人站立之后的重量,保险绳也随之断裂,之后保险绳松散之后,保险绳连接的限位杆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会瞬间抵住立杆的内侧,此时在垂直起落架骤降过程中,限位杆必然会瞬间抵住限位凸起而限制骤降,从而起到保险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保险装置,采用纯机械结构,在钢绳断裂后保险机构能快速反应限制操作者骤降。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6)

1.一种电动上下楼机构的保险装置,包括立杆、垂直起落架和驱动组件,立杆上端的驱动组件通过钢绳带动垂直起落架在立杆上滑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的相邻侧从上至下间隔设置限位凸起,所述钢绳上有并行的保险绳缠绕于双线槽绞盘,保险绳为双股绳,下端交叉后分别与限位杆连接,所述限位杆为U型结构,限位杆的两端分别与回位弹簧一端连接,并通过固定轴安装于垂直起落架,回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常态下通过保险绳牵拉与垂直起落架上开设的凹槽贴合,凹槽的位置超过限位凸起的最前端,所述回位弹簧在限位杆到达凹槽时处于压缩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上下楼机构的保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绳的末端为套环固定安装在限位杆的中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上下楼机构的保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绳承载力为5kg。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上下楼机构的保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绳末端为保险拉钩,保险拉钩勾持于限位杆,保险拉钩承载力为5kg。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上下楼机构的保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起间隔均匀,间隔为4-5c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上下楼机构的保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起不少于3个。
CN202020567143.1U 2020-04-16 2020-04-16 一种电动上下楼机构的保险装置 Active CN2121274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67143.1U CN212127440U (zh) 2020-04-16 2020-04-16 一种电动上下楼机构的保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67143.1U CN212127440U (zh) 2020-04-16 2020-04-16 一种电动上下楼机构的保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27440U true CN212127440U (zh) 2020-12-11

Family

ID=736904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67143.1U Active CN212127440U (zh) 2020-04-16 2020-04-16 一种电动上下楼机构的保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274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9235816A (ja) 階段
CN109853878B (zh) 一种台阶可自动升降的楼梯
CN212127440U (zh) 一种电动上下楼机构的保险装置
CN107601376A (zh) 用于上下楼的助力器
CN107187986A (zh) 一种具有运动提醒功能的电梯维修用警示装置
CN208008245U (zh) 一种建筑施工升降机安全平稳装置
CN211229629U (zh) 一种旧楼改造加装电梯平层入户结构
CN201338895Y (zh) 斜拉式电动上楼轨车
CN206645674U (zh) 双面滑道式楼梯升降装置
JP2001286571A (ja) 階段斜行スライダー
CN109110615A (zh) 一种楼道电梯
CN215563978U (zh) 一种消防逃生用逃生梯
CN206188166U (zh) 一种公共楼道爬楼助力装置
CN201268539Y (zh) 用于低层建筑物的简易升降装置
CN211774507U (zh) 一种适用于多层建筑套建高层建筑的建筑结构
CN106976780A (zh) 能在楼梯间的梯井中运行的外挂旋行式电梯
CN220080906U (zh) 一种旧楼加装电梯楼梯改造平层入户结构
CN207072733U (zh) 一种带有驱动机构的楼道电梯
CN211622342U (zh) 一种多功能组合式安全楼梯
CN211899329U (zh) 一种多功能楼梯
CN111498759B (zh) 一种电动上下楼机构、上下楼系统及应用
JP2009101095A (ja) 車いす搭載登降装置
CN2437655Y (zh) 两用爬梯
CN214456010U (zh) 一种电梯缓坡入户改建结构
CN110725491A (zh) 一种新型的逃生栏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