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23237U - 基于rfid的工具柜 - Google Patents

基于rfid的工具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23237U
CN212123237U CN202020644390.7U CN202020644390U CN212123237U CN 212123237 U CN212123237 U CN 212123237U CN 202020644390 U CN202020644390 U CN 202020644390U CN 212123237 U CN212123237 U CN 2121232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fid
tool
cabinet body
cabinet
wr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4439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常促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Xiaoni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Xiaoni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Xiaoni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Xiaoni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4439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232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232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232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RFID的工具柜,包括柜体、工具放置组件和通讯组件;柜体可屏蔽无线电讯号,柜体的侧面具有透明屏蔽门,工具放置组件设置在柜体内;通讯组件包括RFID读写装置和至少两个RFID读写天线,RFID读写装置和各RFID读写天线均位于柜体内,各RFID读写天线与RFID读写装置电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RFID的工具柜,在取用上更加方便,避免抽屉式设计导致工具查找取用困难,增加了用户的体验感。

Description

基于RFID的工具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具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RFID的工具柜。
背景技术
工具柜通常适用于工具、刀具、零配件等在生产现场中的存放管理,其多为金属材质。目前贵重工具的管理主要还是有人值守方式进行借还登记,效率低成本高。为此,可通过将工具柜与RFID技术进行结合,提出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工具柜。RFID(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即射频识别,又称电子标签、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需人工干预,从而实现工具的无人值守自动借还。RFID系统至少由两个部分组成,RFID标签和RFID读写器。RFID电子标签是一种无源器件,依靠从读写天线发射的电磁波吸收能量进行工作,但金属对电磁波的反射和屏蔽(统称为干扰)作用会导致RFID标签无法正常工作,在设计RFID工具柜时,即需要解决金属对RFID标签干扰问题,也需要保证用户取用的方便性。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封闭式金属柜体和抽屉式设计,利用金属屏蔽的效果,在工具取出后可以对柜内工具进行盘点,并保证不会读取到柜外的工具,同时在抽屉内设置有工具专用容置槽,保证工具离金属柜体有一定距离,并保证工具之间不重叠,从而解决金属屏蔽的问题。
但是,抽屉式设计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工具查找困难的问题,导致用户体验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RFID的工具柜,以解决现有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工具取用困难,用户体验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RFID的工具柜,包括柜体、工具放置组件和通讯组件;
柜体可屏蔽无线电讯号,柜体的侧面具有透明屏蔽门,工具放置组件设置在柜体内;
通讯组件包括RFID读写装置和至少两个RFID读写天线,RFID读写装置和各RFID读写天线均位于柜体内,各RFID读写天线与RFID读写装置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各RFID读写天线分别设置在柜体内顶壁和柜体内底壁。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柜体内顶壁和柜体内底壁均具有至少两个RFID读写天线,位于柜体内顶壁的各RFID读写天线之间间隔的距离为30cm-40cm,位于柜体内底壁的各RFID读写天线之间间隔的距离为30cm-40cm。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工具放置组件包括工具挂板和多个工具挂钩,工具挂板固定于柜体的内侧壁,各工具挂钩可拆卸的连接在工具挂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工具挂板上具有多个工具挂钩孔位,各工具挂钩具有至少两个连接部和与各连接部连接的挂接部,连接部插设在工具挂钩孔位内,工具插设在挂接部内,以通过挂接部固定工具。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工具挂板设置在除透明屏蔽门外的柜体的至少一个内侧壁上;和/或;
工具挂板为塑料挂板,塑料挂板的厚度大于或者等于5mm。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透明屏蔽门为双层低辐射的玻璃门。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柜体的一侧具有安装缺口,透明屏蔽门与安装缺口的一侧通过铰链组件连接,且透明屏蔽门可封闭安装缺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铰链组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铰链组件包括铰链、回弹件和阻尼件,透明屏蔽门与安装缺口的一侧通过铰链连接,回弹件和阻尼件位于铰链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RFID读写装置包括RFID读写器、微处理器系统、存储器以及物联网通讯模块;
RFID读写器的输入端与RFID读写天线的输出端连接,RFID读写器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系统连接,微处理器系统的输出端与存储器的输入端连接,微处理器系统的输出端与物联网通讯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RFID的工具柜,通过将工具放置组件设置在柜体内部,且工具放置组件设置为除抽屉式的可以完成对工具的分隔放置功能的放置组件,以此对带有RFID标签的工具进行存放,便于管理的同时也便于取用,避免抽屉式设计导致工具查找取用困难,增加了用户的体验感;通讯组件包括RFID读写装置和至少两个RFID读写天线,RFID读写装置和至少两个RFID读写天线设置在柜体内侧,通过RFID读写装置和至少两个RFID读写天线对工具的在库和借出进行检测标记,以此对各工具的取用进行记录,从而完成实现基于RFID的工具自动管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RFID的工具柜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RFID的工具柜中的挂钩组件的配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RFID的工具柜中的铰链组件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RFID的工具柜的模块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柜体;
11-透明屏蔽门;
12-安装缺口;
13-铰链组件;
131-铰链;
132-回弹件;
133-阻尼件;
20-工具放置组件;
21-工具挂板;
22-工具挂钩;
221-连接部;
222-挂接部;
23-工具挂钩孔位;
30-通讯组件;
31-RFID读写装置;
32-RFID读写天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封闭式金属柜体和抽屉式设计,利用金属屏蔽的效果,在工具取出后可以对柜内工具进行盘点,并保证不会读取到柜外的工具,同时在抽屉内设置有工具专用容置槽,保证工具离金属柜体有一定距离,并保证工具之间不重叠,从而解决金属屏蔽的问题。现有技术的工具柜由于采用抽屉式设计,在使用过程中会导致工具查找取用困难的问题,导致用户体验差。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RFID的工具柜,取用工具更加方便,避免抽屉式设计导致工具查找取用困难,增加了用户的体验感。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RFID的工具柜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RFID的工具柜,包括:柜体10、工具放置组件20和通讯组件30;柜体10可屏蔽无线电讯号,柜体10的侧面具有透明屏蔽门11,工具放置组件20设置在柜体10内。
其中,柜体10具有屏蔽功能,用于对柜体10外侧的无线电讯号进行屏蔽,其中工具放置组件20设置在柜体10内部,用于放置工具,通讯组件30设置在柜体10内侧,用于读取无线信号,在柜体10的侧面设置有一个透明屏蔽门11,便于对柜体10内部的工具进行观察取用。
其中,工具放置组件20设置为不为抽屉式的且可以完成对工具的分隔放置功能的放置组件,且不影响到无线信号的读取即可,如设置为多层放置板,或设置挂钩对工具进行悬挂,本实施例以下以带有挂钩的工具放置组件20进行说明,具体形状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柜体10采用具有屏蔽无线信号功能的材料制成,例如金属等,其中金属材料的选用为采用带有无线屏蔽功能的金属均可,本实施例以下以金属柜体举例说明,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其中,通讯组件30包括RFID读写装置31和至少两个RFID读写天线32,RFID读写装置31和各RFID读写天线32均位于柜体10内,各RFID读写天线32与RFID读写装置31电连接,这样柜体10的金属柜壁可以对柜体10外部射频信号起到屏蔽作用,能够更好的检测柜体10内的工具的在库与借出状态。
其中,各RFID读写天线32与RFID读写装置31电连接,例如具体可以为通过射频电缆连接等,本事实例对此不做限制。
具体的,通讯组件30包括RFID读写装置31和至少两个RFID读写天线32,RFID读写装置31与RFID读写天线32电连接,当RFID读写装置31工作时,RFID读写装置31向RFID读写天线32输送能量,RFID读写天线32在RFID读写装置31中作为变换器,可将接收到的能量转换成在无界媒介中传播的电磁波并向四周发射,例如,RFID读写天线32接收电磁波的信号,并将其转化为RFID读写装置31需要的信号,从而实现对特定目标的识别并获取相关数据的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各工具上均设置有不同的RFID标签,在RFID读写天线32发出和接收的电磁波信号用于对工具上的RFID标签进行扫描,并将扫描的信号转化传输给RFID读写装置31,从而完成对特定工具的识别。
其中,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带有RFID电子标签的工具钩挂在金属柜体10内带有挂钩的的工具放置组件20中,此时RFID读写天线32通过收发电磁波对工具放置组件20内的带有抗金属的无源RFID电子标签的工具进行识别,并根据工具的在库与借出状态向RFID读写装置31发送不同的信号,具体的,柜体10内部的RFID电子标签在接收到RFID读写天线32发出的特殊射频信号时,会通过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并传输给RFID读写天线32,从而判定该工具在柜体10内部;当需要取用工具时,通过透明屏蔽门11对工具进行观察,确定需要取用的工具后将透明屏蔽门11打开,取出工具后关闭透明屏蔽门11,此时RFID读写天线32发射电磁波来扫描柜体10内的所有RFID电子标签,当工具处于借出状态时,由于金属柜体10的无线屏蔽功能,借出工具上的RFID电子标签无法对RFID读写天线32发射的电磁波进行反馈,从而RFID读写装置31对借出的工具进行标记;在工具使用完成后再将工具钩挂于工具放置组件20中,此时RFID读写天线32收到在库工具上RFID电子标签反馈的信号再向RFID读写装置31传输在库信号,以此对各工具的取用进行记录判定,从而完成实现基于RFID的工具管理;其中设置透明屏蔽门11便于对柜体10内的工具进行观察,可以同时借还多个工具,更便于取用,工具放置组件20设置为带有挂钩样式,在通过透明屏蔽门11进行观察时更方便观察,同时在取用时将工具直接取下即可,取用更加方便,避免抽屉式设计导致工具查找取用困难,增加了用户的体验感。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RFID的工具柜,通过将工具放置组件20设置在柜体10内部,且工具放置组件20设置为除抽屉式的可以完成对工具的分隔放置功能的放置组件,以此对带有RFID标签的工具进行存放,便于管理的同时也便于取用,避免抽屉式设计导致工具查找取用困难,增加了用户的体验感;通讯组件30包括RFID读写装置31和至少两个RFID读写天线32,RFID读写装置31和至少两个RFID读写天线32设置在柜体10内侧,通过RFID读写装置31和至少两个RFID读写天线32对工具的在库和借出进行检测标记,以此对各工具的取用进行记录,从而完成实现基于RFID的工具管理。
进一步地,由于电磁波信号会随距离衰减,RFID读写天线32发出的电磁波信号有距离限制,为了保证RFID读写天线32发出的电磁波对柜体10内部整体进行覆盖,各RFID读写天线32分别设置在柜体10内顶壁和柜体10内底壁。
具体的,至少两个RFID读写天线32分别设置在柜体10内的顶壁和柜体10内的底壁中,保证了空间利用的最大化,同时也保证柜体10内每个位置都能被RFID读写天线32发出的电磁波覆盖,解决了由于电磁波信号会随距离衰减,RFID读写天线32发出的电磁波信号有距离限制的问题。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覆盖效果,柜体10内顶壁和柜体10内底壁均具有至少两个RFID读写天线32,位于柜体10内顶壁的各RFID读写天线32之间间隔的距离为30cm-40cm,位于柜体10内底壁的各RFID读写天线32之间间隔的距离为30cm-40cm。
具体的,在柜体10内的顶壁和底壁中各设置有至少两个RFID读写天线32,同时为了保证覆盖效果,在顶壁中的读写天线32之间的间距可设置为30cm-40cm,在底壁中的RFID读写天线32之间的间距也可设置为30cm-40cm,其中当横向设置的RFID读写天线32之间的间距为30cm-40cm时,信号的覆盖效果为最佳,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其中,在柜体10内的顶壁和底壁中各设置有至少两个RFID读写天线32可以实现整个柜体读写电磁波的冗余覆盖,同时在柜体10内的顶壁和底壁中均设置有至少两个RFID读写天线32一方面使空间利用最大化,不影响工具的存取,同时也可以抵消金属柜体的信号反射影响。
具体的,例如,在柜体10内的顶壁和底壁中各设置有两个RFID读写天线32,分别为天线A、天线B、天线C和天线D,在工具放置组件20中的其中一个工具的RFID标签处,天线A发射的电磁波信号和金属柜体反射的电磁波信号正好相位相反叠加后信号减弱,那么天线B、天线C和天线D由于到该工具标签的距离不同,发射信号的叠加不可能全部是被减弱,从而抵消了金属柜体的信号反射影响。
进一步地,工具放置组件20包括工具挂板21和多个工具挂钩22,工具挂板21固定于柜体10的内侧壁,各工具挂钩22可拆卸的连接在工具挂板21上。
在工具取用过程中,工具放置组件设置为抽屉状不方便取用和观察,而工具放置组件设置为多层放置板可能会导致工具放置重叠。在本实施例中,工具放置组件20包括工具挂板21和多个工具挂钩22,且工具挂板21固定在柜体10的内侧壁上,工具挂钩22与工具挂板21可拆卸连接,其中工具挂钩22用于对工具进行钩挂,工具依靠重力悬挂在工具挂钩22下,可以保证工具之间不会产生重叠,同时也便于观察取用。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RFID的工具柜中的挂钩组件的配合示意图,如图2所示,进一步的,为了保证工具挂板21和多个工具挂钩22之间的连接效果,工具挂板21上具有多个工具挂钩孔位23,各工具挂钩22具有至少两个连接部221和与各连接部221连接的挂接部222,连接部221插设在工具挂钩孔位23内,工具插设在挂接部222内,以通过挂接部222固定工具。
具体的,工具挂钩22包括至少两个连接部221和与连接部221连接的挂接部222,其中至少两个连接部221朝向设置为同一侧,挂接部222设置为与至少两个连接部221朝向的相对侧伸出;在工具挂板21上开设有多个工具挂钩孔位23,其中工具挂钩孔位23中插入至少两个连接部221,从而使得工具挂板21与工具挂钩22活动连接并便于拆卸。
其中,工具挂钩孔位23可设置为标准工具挂钩孔位设计,从而可以配置市场上标准规格的工具挂钩,适用于多种工具挂钩,提升了适用面,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进一步地,工具挂板21设置在除透明屏蔽门11外的柜体10的至少一个内侧壁上;和/或;工具挂板21为塑料挂板,塑料挂板的厚度大于或者等于5mm。
具体的,为了扩大工具挂板21的承载面,工具挂板21可设置在除透明屏蔽门11外的柜体10的至少一个内侧壁上,其中由于柜体通常为立方体结构,则柜体10具有四个内侧壁,则工具挂板21可设置为三块,分别固定在除透明屏蔽门11外的柜体的三个内侧壁上,从而使得三个内侧壁上的工具挂板21均可悬挂工具。
其中,需要注意的是,现有市面上常用的工具挂板为金属材质,而金属材质的工具挂板会对工具标签的读写产生影响;为了保证工具挂板21不对工具标签产生影响,工具挂板21的材料可选用如塑胶材质等,同时塑胶材质的挂板的厚度可设置为不小于5mm,保证金属柜体对工具标签的屏蔽效果不影响标签的正常读写。
进一步地,透明屏蔽门11可设置为双层低辐射的玻璃门,通过设置双层的低辐射玻璃门,可以更好的实现屏蔽效果,同时也可以保证用于可以直接对柜体10内的工具进行观察,非常直观。
其中,透明屏蔽门11与柜体10活动连接,通过铰链或滑槽滑动连接均可,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透明屏蔽门11的打开和关闭,柜体10的一侧具有安装缺口12,透明屏蔽门11与安装缺口12的一侧通过铰链组件13连接,且透明屏蔽门11可封闭安装缺口12。
具体的,透明屏蔽门11与柜体10通过铰链组件13连接,其中铰链组件13设置于柜体10一侧的安装缺口12中,其中安装缺口的设置便于透明屏蔽门11的开启和关闭;另外,透明屏蔽门11在关闭时可封闭安装缺口12,以达到更好的屏蔽效果,其中透明屏蔽门11与安装缺口12的封闭方式可以达到封闭效果即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RFID的工具柜中的铰链组件示意图,如图3所示,进一步地,为了提高透明屏蔽门11的使用感,铰链组件13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铰链组件13包括铰链131、回弹件132和阻尼件133,透明屏蔽门11与安装缺口12的一侧通过铰链131连接,回弹件132和阻尼件133位于铰链131上。
其中,通过设置回弹件131和阻尼件133,使得透明屏蔽门11的开启和关闭更加顺畅,同时起到减震效果,在柜门关闭时降低冲击力,形成关闭时的舒适效果,同时也提高了铰链组件13的使用寿命。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RFID的工具柜的模块图,如图4所示,RFID读写装置31包括RFID读写器311、微处理器系统312、存储器313以及物联网通讯模块314;其中RFID读写器311的输入端与RFID读写天线32的输出端连接,RFID读写器31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系统312连接,微处理器系统312的输出端与存储器313的输入端连接,微处理器系统312的输出端与物联网通讯模块314的输出端连接。
其中,RFID读写器311用于对RFID读写天线32发出和接收的电磁信号进行读取并解码,微处理器系统312用于对RFID读写器311输出的解码信号进行处理,存储器313用于对微处理器系统312处理后的数据和从云端服务器下载的数据进行存储,物联网通讯模块314用于将微处理器系统312处理后的数据传输给云端服务器数据进行交互。
具体的,在取用工具并关闭透明屏蔽门11后,RFID读写器311控制RFID读写天线32发射电磁波来扫描柜体10内的所有RFID电子标签,当工具处于借出状态时,由于金属柜体10具有无线屏蔽功能,借出工具上的RFID电子标签无法对RFID读写天线32发射的电磁波进行反馈,此时RFID读写器311对RFID读写天线32接收到的电磁波信号进行解码,并传输到微处理器系统312,微处理器系统312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在存储器313中,同时通过物联网通讯模块314将数据传输给云端服务器数据进行交互比对,其中缺失部分的数据即为借出工具所携带的RFID电子标签,即可记录为此工具借出,从而记录特定工具的取出时间和具体信息,在工具使用完成后再将工具钩挂于工具放置组件20中并关闭透明屏蔽门11,此时RFID读写天线32收到在库工具上RFID电子标签反馈的信号再向RFID读写器311传输在库信号,RFID读写器311对在库信号进行解码后同样传输到微处理系统312中,微处理器系统312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在存储器313中,同时通过物联网通讯模块314将数据传输给云端服务器数据进行交互比对,以此对各工具的取用进行记录判定,从而完成实现基于RFID的工具管理。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本装置的实用性,可设置为手机扫描开门设计或IC卡刷卡开门设计,通过常用的M1、15693、1443A/14438等协议高频IC卡进行开门,系统软件将用户借还的工具信息登记在用户IC卡对应的账号下;或,采用摄像头和语音人脸识别开门设计等,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带有RFID标签的工具钩挂在金属柜体10内带有挂钩的的工具放置组件20中,此时RFID读写天线32持续收发电磁波对工具放置组件20内的带有RFID标签的工具进行识别并根据工具的在库与借出情况向RFID读写器311发送不同的信号,当需要取用工具时,通过透明屏蔽门11对工具进行观察,确定需要取用的工具后将透明屏蔽门11打开将工具取出,在取用工具并关闭透明屏蔽门11后,RFID读写器311控制RFID读写天线32发射电磁波来扫描柜体10内的所有RFID电子标签,当工具处于借出状态时,由于金属柜体10具有无线屏蔽功能,借出工具上的RFID电子标签无法对RFID读写天线32发射的电磁波进行反馈,此时RFID读写器311对RFID读写天线32接收到的电磁波信号进行解码,并传输到微处理器系统312,微处理器系统312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在存储器313中,同时通过物联网通讯模块314将数据传输给云端服务器数据进行交互比对,其中缺失部分的数据即为借出工具所携带的RFID电子标签,即可记录为此工具借出,从而记录特定工具的取出时间和具体信息,在工具使用完成后再将工具钩挂于工具放置组件20中并关闭透明屏蔽门11,此时RFID读写天线32收到在库工具上RFID电子标签反馈的信号再向RFID读写器311传输在库信号,RFID读写器311对在库信号进行解码后同样传输到微处理系统312中,微处理器系统312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在存储器313中,同时通过物联网通讯模块314将数据传输给云端服务器数据进行交互比对,以此对各工具的取用进行记录判定,从而完成实现基于RFID的工具管理;其中工具放置组件20包括工具挂板21和多个工具挂钩22,工具依靠重力悬挂在工具挂钩22下,可以保证工具之间不会产生重叠,同时也便于观察取用,避免抽屉式设计导致工具查找取用困难,增加了用户的体验感。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于RFID的工具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工具放置组件和通讯组件;
所述柜体可屏蔽无线电讯号,所述柜体的侧面具有透明屏蔽门,所述工具放置组件设置在所述柜体内;
所述通讯组件包括RFID读写装置和至少两个RFID读写天线,所述RFID读写装置和各所述RFID读写天线均位于所述柜体内,各所述RFID读写天线与所述RFID读写装置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的工具柜,其特征在于,各所述RFID读写天线分别设置在所述柜体内顶壁和所述柜体内底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RFID的工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内顶壁和所述柜体内底壁均具有至少两个所述RFID读写天线,位于所述柜体内顶壁的各所述RFID读写天线之间间隔的距离为30cm-40cm,位于所述柜体内底壁的各所述RFID读写天线之间间隔的距离为30cm-40cm。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基于RFID的工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放置组件包括工具挂板和多个工具挂钩,所述工具挂板固定于所述柜体的内侧壁,各所述工具挂钩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工具挂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RFID的工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挂板上具有多个工具挂钩孔位,各所述工具挂钩具有至少两个连接部和与各所述连接部连接的挂接部,所述连接部插设在所述工具挂钩孔位内,工具插设在所述挂接部内,以通过所述挂接部固定所述工具。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RFID的工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挂板设置在除所述透明屏蔽门外的所述柜体的至少一个内侧壁上;和/或;
所述工具挂板为塑料挂板,所述塑料挂板的厚度大于或者等于5mm。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基于RFID的工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屏蔽门为双层低辐射的玻璃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RFID的工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的一侧具有安装缺口,所述透明屏蔽门与所述安装缺口的一侧通过铰链组件连接,且所述透明屏蔽门可封闭所述安装缺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RFID的工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组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至少两个铰链组件包括铰链、回弹件和阻尼件,所述透明屏蔽门与所述安装缺口的一侧通过所述铰链连接,所述回弹件和所述阻尼件位于所述铰链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基于RFID的工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读写装置包括RFID读写器、微处理器系统、存储器以及物联网通讯模块;
所述RFID读写器的输入端与所述RFID读写天线的输出端连接,所述RFID读写器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系统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系统的输出端与存储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系统的输出端与物联网通讯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CN202020644390.7U 2020-04-24 2020-04-24 基于rfid的工具柜 Active CN2121232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44390.7U CN212123237U (zh) 2020-04-24 2020-04-24 基于rfid的工具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44390.7U CN212123237U (zh) 2020-04-24 2020-04-24 基于rfid的工具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23237U true CN212123237U (zh) 2020-12-11

Family

ID=736923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44390.7U Active CN212123237U (zh) 2020-04-24 2020-04-24 基于rfid的工具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232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83786B2 (en) Article case with RFID tag and RFID system
JP4924332B2 (ja) 無線システム、無線装置及びアンテナ装置
US8937531B2 (en) RFID system with multiple tag transmit frequencies
US9827064B2 (en) Electromagnetic absorbing material in opening of shielded enclosure
CN103126339A (zh) 射频辨识图书斜槽装置
US11551015B2 (en) Merchandise reading apparatus and merchandis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N212123237U (zh) 基于rfid的工具柜
US8692654B2 (en) RFID system with multiple reader transmit frequencies
JP5179771B2 (ja) 物品管理装置
US20130342322A1 (en) Rfid system with enclosure and interference pattern
CN110321977B (zh) 一种智能储物柜及其系统
JP2001156674A (ja) データキャリアシステムおよび質問装置
US20220004723A1 (en) Reader
CN206363356U (zh) 智能识别系统和智能包
US9312604B2 (en) Boundary radiation prevention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cabinet and electronic working platform using the boundary radiation prevention structure
CN109359719A (zh) 一种工具箱及工具管理方法
CN207133924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借书系统
CN211180850U (zh) 人脸识别装置
JP2011048708A (ja) 無線タグ付きシート読み書き用ポスト及び無線タグ付きシート
JP4653420B2 (ja) 物品の収容状態検知装置
CN213123194U (zh) 智能超高频rfid柜
CN216352604U (zh) 智能储物柜
CN218068975U (zh) 一种智能手机柜
CN218324481U (zh) 一种用于贵重物品的智能保管设备
CN214477876U (zh) 一种资产管理用rfid高频天线装置、通信感应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