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23227U - 一种盾构机操作室用缓震存放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盾构机操作室用缓震存放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23227U
CN212123227U CN202020040123.9U CN202020040123U CN212123227U CN 212123227 U CN212123227 U CN 212123227U CN 202020040123 U CN202020040123 U CN 202020040123U CN 212123227 U CN212123227 U CN 2121232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ave block
block
top end
outer box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4012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志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tunne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李志锋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李志锋 filed Critical 李志锋
Priority to CN20202004012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232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232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232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盾构机操作室用缓震存放设备,包括:外箱;盖板,所述盖板设置在外箱的顶端,且盖板的左端通过铰链与外箱连接在一起;第一凹形块,所述第一凹形块固定安装在盖板的右端;卡紧机构,所述卡紧机构固定安装在外箱的右侧顶端与第一凹形块相对应位置;缓震机构,所述缓震机构设置在外箱的内腔底端;存放箱,所述存放箱固定安装在缓震机构的顶端。该盾构机操作室用缓震存放设备,可实现对存放箱进行缓震,防止存放箱中储存的工具出现损坏,确保存放箱充分的利用,避免影响工作人员的工作,满足工作人员的使用需求,有利于广泛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盾构机操作室用缓震存放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盾构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盾构机操作室用缓震存放设备。
背景技术
盾构机是一种使用盾构法的隧道掘进机。盾构的施工法是掘进机在掘进的同时构建(铺设)隧道之“盾”(指支撑性管片),它区别于敞开式施工法,用盾构法的机械进行隧洞施工具有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人力、施工速度快、一次成洞、不受气候影响、开挖时可控制地面沉降、减少对地面建筑物的影响和在水下开挖时不影响地面交通等特点,在隧洞洞线较长、埋深较大的情况下,用盾构机施工更为经济合理。
在盾构机操作室中,通常放置有储存工具的存放箱,当盾构机工作产生震动时,盾构机操作室中储存工具的存放箱随着一起震动,容易造成储存的工具出现损坏,使存放箱无法充分的利用,影响工作人员的工作,无法满足工作人员的使用需求,为此需要设计一种盾构机操作室用缓震存放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盾构机操作室用缓震存放设备,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盾构机操作室中储存工具的存放箱震动时容易造成储存的工具出现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盾构机操作室用缓震存放设备,包括:
外箱;
盖板,所述盖板设置在外箱的顶端,且盖板的左端通过铰链与外箱连接在一起;
第一凹形块,所述第一凹形块固定安装在盖板的右端;
卡紧机构,所述卡紧机构固定安装在外箱的右侧顶端与第一凹形块相对应位置;
缓震机构,所述缓震机构设置在外箱的内腔底端;
存放箱,所述存放箱固定安装在缓震机构的顶端。
优选的,所述卡紧机构包括:第二凹形块,所述第二凹形块固定安装在外箱的右侧顶端与第一凹形块相对应位置;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通过销轴安装在第二凹形块的内腔,且连接块的顶端延伸出第二凹形块与第一凹形块的下表面相贴合;螺杆,所述螺杆固定安装在连接块的顶端中心位置,且螺杆的顶端延伸出第一凹形块的内腔;挡块,所述挡块固定安装在螺杆的顶端;卡块,所述卡块螺接在位于所述第一凹形块的顶端的螺杆的外壁,且卡块的底端与第一凹形块贴紧在一起;握把,所述握把固定安装在卡块的顶端。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上下两端均呈弧形设置。
优选的,所述缓震机构包括:横杆,两个所述横杆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外箱的内腔左侧前后两端底部,且横杆的另一端与外箱的内腔右侧固定连接;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过盈配合在横杆的外壁中心位置;套板,两个所述套板分别套接在横杆的外壁左右两侧,且套板将两个所述横杆相套接;滚轮,所述滚轮设置在套板的底端四角,且滚轮的底端与外箱的内腔底端相贴合;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套接在位于所述套板内侧与连接板之间的横杆的外壁,且第一弹簧的内外两端分别与连接板和套板固定连接;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套接在位于所述套板外侧的横杆的外壁,且第二弹簧的内外两端分别与套板和外箱固定连接;第三凹形块,所述第三凹形块固定安装在套板的前后两侧;插板,所述插板沿上下方向插接在第三凹形块的内腔;插杆,所述插杆固定安装在插板的顶端,且插杆的顶端延伸出第三凹形块;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顶端固定安装在插板的下表面,且第三弹簧的底端与套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插板的左右两侧与第三凹形块的内壁相互贴合。
优选的,所述存放箱的底端四角与相对应位置的插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盾构机操作室用缓震存放设备,通过转动握把可带动卡块转动,通过卡块与螺杆的螺接配合,可使卡块转动的同时向上或向下进行移动,当卡块向上移动与第一凹形块分离时,可便于将连接块带动螺杆和卡块从第一凹形块上转动下来,以便将盖板打开,当卡块向下移动抵紧在第一凹形块上时,可降第一凹形块进行卡紧固定,促使将盖板进行固定,当盾构机进行工作产生震动时,盾构机操作室中的外箱随着进行震动,通过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可对晃动的套板、第三凹形块、插杆和存放箱沿左右方向进行缓震,通过第三弹簧可对晃动的插块、插杆和存放箱沿上下方向进行缓震,从而可实现对存放箱进行缓震,防止存放箱中储存的工具出现损坏,确保存放箱充分的利用,避免影响工作人员的工作,满足工作人员的使用需求,有利于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第一凹形块和卡紧机构之间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箱,2、盖板,3、第一凹形块,4、卡紧机构,41、第二凹形块,42、连接块,43、螺杆,44、挡块,45、卡块,46、握把,5、横杆,6、连接板,7、套板,8、滚轮,9、第一弹簧,10、第二弹簧,11、第三凹形块,12、插块,13、插杆,14、存放箱,15、第三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盾构机操作室用缓震存放设备,包括:外箱1、盖板2、第一凹形块3、卡紧机构4、缓震机构和存放箱14,盖板2设置在外箱1的顶端,且盖板2的左端通过铰链与外箱1连接在一起;第一凹形块3固定安装在盖板2的右端;卡紧机构4固定安装在外箱1的右侧顶端与第一凹形块3相对应位置,通过卡紧机构4可便于对第一凹形块3进行卡紧固定,促使将盖板2进行固定;缓震机构设置在外箱1的内腔底端;存放箱14固定安装在缓震机构的顶端,通过缓震机构可便于对存放箱14进行缓震,避免存放箱14中的工具出现损坏。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卡紧机构4包括:第二凹形块41、连接块42、螺杆43、挡块44、卡块45和握把46,第二凹形块41固定安装在外箱1的右侧顶端与第一凹形块3相对应位置;连接块42通过销轴安装在第二凹形块41的内腔,且连接块42的顶端延伸出第二凹形块41与第一凹形块3的下表面相贴合,通过第二凹形块41与连接块42的配合,可便于连接块42的转动;螺杆43固定安装在连接块42的顶端中心位置,且螺杆43的顶端延伸出第一凹形块3的内腔;挡块44固定安装在螺杆43的顶端;卡块45螺接在位于第一凹形块3的顶端的螺杆43的外壁,且卡块45的底端与第一凹形块3贴紧在一起,通过卡块45与螺杆43的螺接配合,可便于卡块45转动的同时向上或向下进行移动,通过卡块45与第一凹形块3的配合,可便于卡块45将第一凹形块3进行卡紧固定;握把46固定安装在卡块45的顶端,通过握把46可便于带动卡块45进行转动。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连接块42的上下两端均呈弧形设置,可便于连接块42的转动。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缓震机构包括:横杆5、连接板6、套板7、滚轮8、第一弹簧9、第二弹簧10、第三凹形块11、插板12、插杆13和第三弹簧15,两个横杆5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外箱1的内腔左侧前后两端底部,且横杆5的另一端与外箱1的内腔右侧固定连接;连接板6过盈配合在横杆5的外壁中心位置;两个套板7分别套接在横杆5的外壁左右两侧,且套板7将两个横杆5相套接,通过横杆5可便于套板7稳定的进行晃动;滚轮8设置在套板7的底端四角,且滚轮8的底端与外箱1的内腔底端相贴合,通过滚轮8可便于套板7的晃动;第一弹簧9套接在位于套板7内侧与连接板6之间的横杆5的外壁,且第一弹簧9的内外两端分别与连接板6和套板7固定连接;第二弹簧10套接在位于套板7外侧的横杆5的外壁,且第二弹簧10的内外两端分别与套板7和外箱1固定连接,通过第一弹簧9和第二弹簧10可便于对套板7、第三凹形块11沿左右方向进行缓震,第一弹簧9和第二弹簧10为压缩弹簧,第一弹簧9和第二弹簧10受到拉伸或挤压后产生弹性形变,去除外力后恢复至初始状态;第三凹形块11固定安装在套板7的前后两侧;插板12沿上下方向插接在第三凹形块11的内腔;插杆13固定安装在插板12的顶端,且插杆13的顶端延伸出第三凹形块11;第三弹簧15的顶端固定安装在插板12的下表面,且第三弹簧15的底端与套板7固定连接,第三弹簧15为压缩弹簧,第三弹簧15受到拉伸或挤压后产生弹性形变,去除外力后恢复至初始状态,通过第四南天湖15可便于对插板12和插杆13沿上下方向进行缓震。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插板12的左右两侧与第三凹形块11的内壁相互贴合,使插板12更加稳定的进行移动。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存放箱14的底端四角与相对应位置的插杆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可便于插杆13对存放箱14进行支撑。
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具体工作如下。
使用时,顺时针转动握把46可带动卡块45顺时针转动,在卡块45与螺杆43的螺接配合下,可使卡块45顺时针转动的同时向上进行移动,促使卡块45与第一凹形块3分离,顺时针转动连接块42,使连接块42带动螺杆43和卡块45从第一凹形块3上转动下来,此时可便于将盖板2打开,将工具放入存放箱14中或从存放箱14中取出,当盾构机进行工作产生震动时,盾构机操作室中的外箱1随着进行震动,缓震机构中的套板7通过滚轮8、第三凹形块11和插杆13带动存放箱14在外箱1中进行晃动,使套板7对相对应位置的第一弹簧9和第二弹簧10反复进行压缩或拉伸,促使第一弹簧9和第二弹簧10对套板7、第三凹形块11、插杆13和存放箱14沿左右方向进行缓震,同时存放箱14带动插杆13和插块12进行晃动,使插块12对第三弹簧15进行反复压缩或复位,促使第三弹簧15对插块12、插杆13和存放箱14沿上下方向进行缓震,避免存放箱14中的工具出现损坏,该装置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可实现对存放箱进行缓震,避免存放箱中储存的工具出现损坏,满足工作人员的使用需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 、 “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同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卡接”、“螺接”、“插接”、“设置”、“安装”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盾构机操作室用缓震存放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箱(1);
盖板(2),所述盖板(2)设置在外箱(1)的顶端,且盖板(2)的左端通过铰链与外箱(1)连接在一起;
第一凹形块(3),所述第一凹形块(3)固定安装在盖板(2)的右端;
卡紧机构(4),所述卡紧机构(4)固定安装在外箱(1)的右侧顶端与第一凹形块(3)相对应位置;
缓震机构,所述缓震机构设置在外箱(1)的内腔底端;
存放箱(14),所述存放箱(14)固定安装在缓震机构的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机操作室用缓震存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机构(4)包括:
第二凹形块(41),所述第二凹形块(41)固定安装在外箱(1)的右侧顶端与第一凹形块(3)相对应位置;
连接块(42),所述连接块(42)通过销轴安装在第二凹形块(41)的内腔,且连接块(42)的顶端延伸出第二凹形块(41)与第一凹形块(3)的下表面相贴合;
螺杆(43),所述螺杆(43)固定安装在连接块(42)的顶端中心位置,且螺杆(43)的顶端延伸出第一凹形块(3)的内腔;
挡块(44),所述挡块(44)固定安装在螺杆(43)的顶端;
卡块(45),所述卡块(45)螺接在位于所述第一凹形块(3)的顶端的螺杆(43)的外壁,且卡块(45)的底端与第一凹形块(3)贴紧在一起;
握把(46),所述握把(46)固定安装在卡块(45)的顶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盾构机操作室用缓震存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42)的上下两端均呈弧形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机操作室用缓震存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震机构包括:
横杆(5),两个所述横杆(5)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外箱(1)的内腔左侧前后两端底部,且横杆(5)的另一端与外箱(1)的内腔右侧固定连接;
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过盈配合在横杆(5)的外壁中心位置;
套板(7),两个所述套板(7)分别套接在横杆(5)的外壁左右两侧,且套板(7)将两个所述横杆(5)相套接;
滚轮(8),所述滚轮(8)设置在套板(7)的底端四角,且滚轮(8)的底端与外箱(1)的内腔底端相贴合;
第一弹簧(9),所述第一弹簧(9)套接在位于所述套板(7)内侧与连接板(6)之间的横杆(5)的外壁,且第一弹簧(9)的内外两端分别与连接板(6)和套板(7)固定连接;
第二弹簧(10),所述第二弹簧(10)套接在位于所述套板(7)外侧的横杆(5)的外壁,且第二弹簧(10)的内外两端分别与套板(7)和外箱(1)固定连接;
第三凹形块(11),所述第三凹形块(11)固定安装在套板(7)的前后两侧;
插板(12),所述插板(12)沿上下方向插接在第三凹形块(11)的内腔;
插杆(13),所述插杆(13)固定安装在插板(12)的顶端,且插杆(13)的顶端延伸出第三凹形块(11);
第三弹簧(15),所述第三弹簧(15)的顶端固定安装在插板(12)的下表面,且第三弹簧(15)的底端与套板(7)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盾构机操作室用缓震存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12)的左右两侧与第三凹形块(11)的内壁相互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盾构机操作室用缓震存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放箱(14)的底端四角与相对应位置的插杆(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CN202020040123.9U 2020-01-09 2020-01-09 一种盾构机操作室用缓震存放设备 Active CN2121232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40123.9U CN212123227U (zh) 2020-01-09 2020-01-09 一种盾构机操作室用缓震存放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40123.9U CN212123227U (zh) 2020-01-09 2020-01-09 一种盾构机操作室用缓震存放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23227U true CN212123227U (zh) 2020-12-11

Family

ID=736754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40123.9U Active CN212123227U (zh) 2020-01-09 2020-01-09 一种盾构机操作室用缓震存放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2322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12362A (zh) * 2021-03-15 2021-06-22 天津速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存储箱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12362A (zh) * 2021-03-15 2021-06-22 天津速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存储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123227U (zh) 一种盾构机操作室用缓震存放设备
CN213869752U (zh) 一种公路桥梁施工用的钻孔平台
CN210623961U (zh) 一种真空定向凝固装置
CN208929768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旋转工装设备
CN216406804U (zh) 一种基于电磁波通讯的随钻方位和电阻率测量装置
CN216012795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野外地质勘测装置
CN215883740U (zh) 一种带减震功能的推车
CN212285972U (zh) 一种五金件加工用钻孔装置
CN115163984A (zh) 一种带有抗震装置的可移动人工智能计算机机箱
CN210393302U (zh) 一种电梯限位开关保护装置
CN212044179U (zh) 一种稳定性好的精密磨床
CN211970180U (zh) 一种便携式智能大气采样管放置箱
CN216277743U (zh) 一种非开挖施工用的钻机钻杆夹持支撑结构
CN210529460U (zh) 一种旧路改造的施工装置
CN219623145U (zh) 一种燃气发电机组撬块辅助减震保护机构
CN112331999A (zh) 一种便于空间调节的新能源电池组
CN219584585U (zh) 一种大米灌装机的撑口机构
CN210744021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便携式蓄电池
CN216553757U (zh) 一种带有定位结构的自行轮式工程钻机
CN214331960U (zh) 一种计算机用支撑架
CN214332005U (zh) 一种小型废水处理快速移动设备
CN214567626U (zh) 一种减震器用收纳装置
CN217802529U (zh) 一种岩石工程用钻孔机
CN218586170U (zh) 具有抗震功能的锂电池组外壳
CN217945879U (zh) 一种铁芯端子组件包装用中转托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30

Address after: 210000 No.6 Runyang Road, Nan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ina construction tunne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000 building 42, lanshui holiday, 207 Haier Avenue, Jiulong street, Jiaozhou City,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i Zhif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