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19379U - 空气滤清器 - Google Patents

空气滤清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19379U
CN212119379U CN202020680642.1U CN202020680642U CN212119379U CN 212119379 U CN212119379 U CN 212119379U CN 202020680642 U CN202020680642 U CN 202020680642U CN 212119379 U CN212119379 U CN 2121193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housing
air
inner housing
air clea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8064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碧
王安闽
姚文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ydrogen Age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ydrogen Age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ydrogen Age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ydrogen Age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8064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193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193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193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空气滤清器,包括壳体、滤芯、第一通道以及第二通道,壳体具有内腔体和外腔体,内腔体设在外腔体的内部,内腔体上具有多个出气口,出气口将内腔体和外腔体连通;滤芯设置在内腔体或外腔体内;第一通道将内腔体与外界连通;第二通道将外腔体与外界连通。本实施例中,由于内腔体与外腔体是通过多个出气口连通的,因此,在空气自内腔体流向外腔体时,或空气自外腔体流向内腔体时,空气需要流经多个出气口,而在此过程中,空气需要流经滤芯的大部分区域以流经多个出气口,因此,通过多个出气口能够大大的提高滤芯的使用区域,过滤效果更高。

Description

空气滤清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滤清器。
背景技术
一些空气滤清器,滤芯设置在壳体内,通过一个进气通道和一个出气通道将壳体与外界连通,空气自进气通道进入壳体,经滤芯过滤后经出气通道流出壳体,但是此种结构的空气滤清器对滤芯的使用不平衡、不充分,不能很好的应用滤芯的功用,导致过滤效率低,过滤效果不佳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滤清器,滤芯使用充分,过滤效率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空气滤清器,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内腔体和外腔体,所述内腔体设在所述外腔体的内部,所述内腔体上具有多个出气口,所述出气口将所述内腔体和所述外腔体连通;
滤芯,所述滤芯设置在所述内腔体或所述外腔体内;
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将所述内腔体与外界连通;以及
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将所述外腔体与外界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套设在所述内壳体上,所述内腔体形成于所述内壳体上,所述外腔体由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围合形成,所述滤芯设置在所述内腔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内壳体呈圆柱状,多个所述出气口开设在所述内壳体的侧壁上。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出气口沿所述内壳体的轴向均匀间隔设置,且多个所述出气口沿所述内壳体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内壳体包括端盖和内壳,内壳沿其轴向的一端具有开口,所述端盖密封盖设在所述内壳上的开口处,并与所述内壳围合形成所述内腔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道开设在所述端盖上。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体呈圆柱状,所述外壳体的一端具有敞口,所述第二通道设置在所述外壳体的另一端上,所述外壳体的一端与所述内壳体密封连接并能够使所述敞口被密封封盖。
进一步地,所述内壳体的一端沿径向向外延形成连接部,所述外壳体开设有敞口的一端可拆卸地与所述连接部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呈环形,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一螺纹,所述外壳体的一端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配合的第二螺纹,所述外壳体与所述连接部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道的外侧壁上沿其径向延伸形成第一环形凸棱,所述第二通道的外侧壁上沿其径向延伸形成第二环形凸棱。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施例中,壳体包括内腔体和外腔体,内腔体位于外腔体内,滤芯安装在内腔体或外腔体内,内腔体上具有多个出气口,多个出气口与外腔体连通,第一通道将内腔体与外界连通,第二通道将外腔体与外界连通,由于内腔体与外腔体是通过多个出气口连通的,因此,在空气自内腔体流向外腔体时,或空气自外腔体流向内腔体时,空气需要流经多个出气口,而在此过程中,空气需要流经滤芯的大部分区域以流经多个出气口,因此,通过多个出气口能够大大的提高滤芯的使用区域,过滤效果更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的空气滤清器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虚线为内部不可见轮廓线;
图2为图1中的空气滤清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壳体;101、内腔体;1011、出气口;102、外腔体;110、外壳体;111、敞口;120、内壳体;121、端盖;122、内壳;123、连接部;200、滤芯;300、第一通道;310、第一环形凸棱;400、第二通道;410、第二环形凸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所述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所述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照图1以及图2,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气滤清器,本实施例中的空气滤清器包括壳体100、滤芯200、第一通道300以及第二通道400,本实施例中的壳体100具有内腔体101和外腔体102,内腔体101上具有多个出气口1011,多个出气口1011将内腔体101与外腔体102连通,滤芯200设置在内腔体101内或外腔体102内,第一通道300将内腔体101与外界连通,第二通道400将外腔体102与外界连通,由于内腔体101与外腔体102是通过多个出气口1011连通的,因此,在空气自内腔体101流向外腔体102时,或空气自外腔体102流向内腔体101时,空气需要流经多个出气口1011,而在此过程中,空气需要流经滤芯200的大部分区域以流经多个出气口1011,因此,通过多个出气口1011能够大大的提高滤芯200的使用区域,过滤效果更高。
参照图1以及图2,本实施例中,滤芯200优选为设置在内腔体101内,第一通道300为进气通道,用于向内腔体101内输入空气,第二通道400为出气通道,用于将外腔体102内的空气输出,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空气自第一通道300流入内腔体101,由于内腔体101与外腔体102通过多个出气口1011连通,因此空气自内腔体101流向外腔体102时,需要自第一通道300流向多个出气口1011,而此过程中,空气流经了内腔体101的大部分区域,从而空气流经了滤芯200的大部分区域,从而通过多个出气口1011能够大大的提高滤芯200的使用区域,过滤效果更高。
在某些实施例中,滤芯200设置在外腔体102内,第一通道300为进气通道,用于向内腔体101内输入空气,第二通道400为出气通道,用于将外腔体102内的空气输出。本实施例中的空气滤清器同样因为具有多个出气口1011,能够像上述实施例中空气滤清器一样,滤芯200使用充分,过滤效率高。
在某些实施例中,滤芯200设置在外腔体102内,第一通道300为出气通道,用于将内腔体101内的空气输出,第二通道400为进气通道,用于向外腔体102内输入空气。本实施例中的空气滤清器同样因为具有多个出气口1011,能够像上述实施例中空气滤清器一样,滤芯200使用充分,过滤效率高。
在某些实施例中,滤芯200设置在内腔体101内,第一通道300为出气通道,用于将内腔体101内的空气输出,第二通道400为进气通道,用于向外腔体102内输入空气。本实施例中的空气滤清器同样因为具有多个出气口1011,能够像上述实施例中空气滤清器一样,滤芯200使用充分,过滤效率高。
需要说明的是,安装在内腔体101或外腔体102内的滤芯200的数量不做限制,优选地,当滤芯200安装在外腔体102内时,外腔体102内具有多个滤芯200,并环绕内腔体101均匀间隔设置。
参照图1以及图2,本实施例中的壳体100包括外壳体110和内壳体120,外壳体110套设在内壳体120上,内腔体101形成于内壳体120上,外腔体102由内壳体120和外壳体110围合形成,优选地,外壳体110可拆卸地套设在内壳体120上,以便于进行维修、更换。
参照图1以及图2,本实施例中的内壳体120呈圆柱状,多个出气口1011开设在内壳体120的侧壁上,优选地,在内壳体120的轴向方向上,多个出气口1011均匀间隔开设在内壳体120的侧壁上,在环绕内壳体120的轴线的周向方向上,多个出气口1011均匀间隔开设在内壳体120的侧壁上,本实施例中,由于出气口1011均匀间隔开设在内壳体120的侧壁上,可以使空气均匀的流经滤芯200的每一区域,使滤芯200的过滤效率进一步提升。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出气口1011的形状不做限制,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方形,还可以是其它形状。
参照图1以及图2,本实施例中的内壳体120包括端盖121和呈圆柱状的内壳122,内壳122的一端具有开口(图中未示出),端盖121密封盖设在内壳122上的开口处,端盖121与内壳122围合形成内腔体101,优选地,端盖121与内壳122可拆卸式连接,进而方便更换滤芯200,具体地,内壳122与端盖121可以是螺纹连连接,也可以是卡扣连接,还可以是螺栓连接。
参照图1以及图2,本实施例中,第一通道300开设在端盖121上,从而使第一通道300的轴向与内壳122的轴向相同,进而使自第一通道300进入内腔体101的空气能够稳定自然的到达各出气口1011,结构更合理。
参照图1以及图2,本实施例中的外壳体110呈圆柱状,外壳体110的一端具有敞口111,第二通道400设置在外壳体110的另一端上,即第二通道400设置在外壳体110与具有敞口111的一端相反的一端上,外壳体110具有敞口111的一端与内壳体120密封连接并能够使敞口111被密封封盖,本实施例中,外壳体110与内壳体120围合形成的外腔体102呈环形腔体,因此,如将滤芯200安装在外腔体102时,且滤芯200仅具有一个时,优选所使用的滤芯200为与环形腔体适配的环形形状,当然,也可以是外腔体102内安装多个滤芯200,多个滤芯200沿环形腔体周向均匀间隔设置。
参照图1以及图2,本实施例中的内壳体120的一端沿径向向外延伸形成连接部123,外壳体110的一端可拆卸地与连接部123密封连接,优选地,连接部123呈环形,连接部123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图中未示出),外壳体110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一螺纹配合的第二螺纹(图中未示出),从而将外壳体110与连接部123螺纹连接,当然,在某些实施例中,连接部123与外壳体110还可以是卡扣连接,螺栓连接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螺纹可以是外螺纹也可以是内螺纹,本实施例中的第二螺纹可以是外螺纹也可以是内螺纹,只要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其中一个为内螺纹,其中另一个为外螺纹即可。
优选地,连接部123形成于端盖121的外边缘,具体地,端盖121的直径大于内壳122的直径,且端盖121的直径与外壳体110的直径适配,连接部123为端盖121上沿内壳122径向超出内壳122的部分,本实施例中的端盖121分别与内壳122和外壳体110可拆卸式连接,使内壳122和外壳体110共用同一端盖121,可以简化空气滤清器的结构。
在某些实施例中,内壳体120上具有连接部123的一端与具有端盖121的一端相反,此时端盖121的直径小于外壳体110的内径,以便于将内壳体120穿设在外壳体110内,第一通道300开设在内壳体120上设置有连接部123的一端上,即内壳122的开口与第一通道300分别位于内壳122的两端。
参照图1以及图2,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通道300和第二通道400均为圆柱状,第一通道300的外侧壁上沿其径向向外延伸形成第一环形凸棱310,第二通道400的外侧壁上沿其径向向外延伸形成第二环形凸棱410。通过第一环形凸棱310,在将第一通道300与外部管道连接时,能够使第一通道300与外部管道的密封效果更好,通过第二环形凸棱410,在将第二通道400与外部管道连接时,能够使第二通道400与外部管道的密封效果更好。优选地,第一环形凸棱310由弹性材质制成,比如橡胶、硅胶等,第二环形凸棱410由弹性材质制成,比如橡胶、硅胶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内腔体和外腔体,所述内腔体设在所述外腔体的内部,所述内腔体上具有多个出气口,所述出气口将所述内腔体和所述外腔体连通;
滤芯,所述滤芯设置在所述内腔体或所述外腔体内;
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将所述内腔体与外界连通;以及
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将所述外腔体与外界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套设在所述内壳体上,所述内腔体形成于所述内壳体上,所述外腔体由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围合形成,所述滤芯设置在所述内腔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呈圆柱状,多个所述出气口开设在所述内壳体的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出气口沿所述内壳体的轴向均匀间隔设置,且多个所述出气口沿所述内壳体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包括端盖和内壳,内壳沿其轴向的一端具有开口,所述端盖密封盖设在所述内壳上的开口处,并与所述内壳围合形成所述内腔体。
6.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开设在所述端盖上。
7.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呈圆柱状,所述外壳体的一端具有敞口,所述第二通道设置在所述外壳体的另一端上,所述外壳体的一端与所述内壳体密封连接并能够使所述敞口被密封封盖。
8.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的一端沿径向向外延形成连接部,所述外壳体开设有敞口的一端可拆卸地与所述连接部密封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呈环形,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一螺纹,所述外壳体的一端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配合的第二螺纹,所述外壳体与所述连接部螺纹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的外侧壁上沿其径向延伸形成第一环形凸棱,所述第二通道的外侧壁上沿其径向延伸形成第二环形凸棱。
CN202020680642.1U 2020-04-28 2020-04-28 空气滤清器 Active CN2121193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80642.1U CN212119379U (zh) 2020-04-28 2020-04-28 空气滤清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80642.1U CN212119379U (zh) 2020-04-28 2020-04-28 空气滤清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19379U true CN212119379U (zh) 2020-12-11

Family

ID=736926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80642.1U Active CN212119379U (zh) 2020-04-28 2020-04-28 空气滤清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193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402146A1 (en) Recharge and filter assembly with replaceable cartridge
EP2906328B1 (en) Upper end cap for filter
CN212119379U (zh) 空气滤清器
CN107899280B (zh) 复合滤芯和净水设备
US3411632A (en) Throwaway filter with dome-shaped bottom plate
CN206700920U (zh) 一种净水机用的前置过滤装置
WO2009051757A1 (en) Filter assembly sump liner
US20120055866A1 (en) Universal cartridge filter housing
CN210674578U (zh) 一种胶囊式气体过滤器
CN218166181U (zh) 一体式复合滤芯
CN210218844U (zh) 滤芯内置的过滤龙头
US20090230050A1 (en) Filter Assembly Sump Liner
CN215105806U (zh) 一种滤芯、过滤器及智能马桶
CN111167202A (zh) 一种油过滤器
CN216588761U (zh) 滤清器
CN217247031U (zh) 一种滤芯组件及其形成的复合滤芯和净水器
CN214972488U (zh) 一种带有圆锥体的滤筒
CN215522128U (zh) 动态平衡电动两通阀
CN218357888U (zh) 一种可拆卸式不锈钢外壳组件、滤芯及净水器
CN213610181U (zh) 一种便于拆装滤芯及过滤水瓶
CN214422275U (zh) 一种便于更换滤芯的小型净水器
CN211513641U (zh) 一种滤芯及应用该滤芯的过滤设备
CN211585387U (zh) 一种过滤装置
CN216687679U (zh) 中央空调水过滤装置
CN213590077U (zh) 一种新结构双滤芯空气滤清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