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18401U - 一种隔离型加压冷热敷治疗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隔离型加压冷热敷治疗仪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118401U CN212118401U CN202020296668.6U CN202020296668U CN212118401U CN 212118401 U CN212118401 U CN 212118401U CN 202020296668 U CN202020296668 U CN 202020296668U CN 212118401 U CN212118401 U CN 21211840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tank
- water
- communicated
- transfer
- tan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hermotherapy And Cooling 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隔离型加压冷热敷治疗仪,所述加压冷热敷治疗仪包括外壳、组合水箱、水温调节组件、防护水箱以及外敷水袋,所述外壳内形成有安装空间;所述组合水箱包括备用水箱和中转水箱,所述备用水箱与所述中转水箱连通;所述防护水箱还连接有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和防护水箱均紧靠所述外壳的内壁设置;所述外敷水袋与所述中转水箱循环连通,所述中转水箱和外敷水袋之间设置有第一循环泵。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中转水箱和备用水箱一体设置,能够减小中转水箱的容量,进而使得在进行水温循环调节时加快制冷或者制热的速度,使病患减少等待时间。防护水箱和中转水箱隔离设置,避免防护水箱中水的热量对中转水箱中的水造成影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离型加压冷热敷治疗仪。
背景技术
在日常医护工作中,经常出现由于患肢肿胀、关节疼痛、僵硬等给病患带来不适的情况。现阶段对该病情的的主要解决方法在于在护理过程中引入加压冷敷治疗系统,通过加压冷敷的低温降低神经传导,加压以减小出血量。缓解上述患肢肿胀、关节疼痛、僵硬,以缩短康复时间。而在进行冷敷之后还应该进行热敷。
现有的设备补水不方便,且制冷的效率和速度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隔离型加压冷热敷治疗仪,温度调节速度快,效果好,且补水更方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隔离型加压冷热敷治疗仪,所述加压冷热敷治疗仪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内形成有安装空间;
组合水箱,所述组合水箱包括备用水箱和中转水箱,所述备用水箱与所述中转水箱连通;
水温调节组件,所述水温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组合水箱的下方,所述中转水箱与水温调节组件通过管道循环连通;
防护水箱,所述防护水箱也与水温调节组件循环连通,通过所述防护水箱对水温调节组件进行降温,所述防护水箱还连接有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和防护水箱均紧靠所述外壳的内壁设置;
外敷水袋,所述外敷水袋与所述中转水箱循环连通,所述中转水箱和外敷水袋之间设置有第一循环泵。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将中转水箱和备用水箱一体设置,能够减小中转水箱的容量,进而使得在进行水温循环调节时加快制冷或者制热的速度,使病患减少等待时间。将防护水箱和中转水箱隔离设置,能够避免防护水箱中水的热量对中转水箱中的水造成影响。
进一步,所述防护水箱呈圆柱状或棱柱状,所述防护水箱竖直设置于散热组件的一侧。
进一步,所述散热组件包括迂回设置的散热管以及紧靠散热管的散热风扇,所述散热管与所述防护水箱连通。所述散热风扇能够带走散热管上的热量,保证散热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组合水箱的顶部还设置有箱盖,箱盖上对应所述备用水箱的位置设置有加水口,所述加水口向外壳的外部延伸设置有加水管。
进一步,所述外壳对应所述散热组件的位置设置有散热孔。
进一步,所述水温调节组件包括多块叠加的换热盒,相邻换热盒之间设置有一块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两面分别紧贴相邻的两个换热盒。
进一步,还包括一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相连,通过控制器控制加载于半导体制冷片两端的电压的极性实现半导体制冷片制冷和制热的转换。
进一步,多块所述换热盒包括作业组和保护组,作业组和保护组的换热盒交替设置,每组所述换热盒通过管道连通。所述保护组中通水的作用是防止半导体制冷片的温度过高,对最终热敷的水温起到控制作用。
进一步,所述作业组的进出水口与中转水箱连通,所述保护组的进出水口与防护水箱连通。在中转水箱中的水温达到目标大小时,即可与外敷水袋连通,使得外敷水袋能够对患处冷敷或者热敷。
进一步,所述中转水箱与所述备用水箱之间设置有单向控制机构,所述备用水箱中的水通过单向控制机构流向中转水箱。避免中转水箱中的水返流到备用水箱中,提高了中转水箱中的制冷效果。
进一步,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和制热的两侧设置有温度检测机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去掉外壳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温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换热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温度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外壳100、组合水箱200、散热组件300、散热风扇310、防护水箱400、水温调节组件500、换热盒510、基体600、检测头6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隔离型加压冷热敷治疗仪,所述加压冷热敷治疗仪包括外壳100、组合水箱200、水温调节组件500、防护水箱400以及外敷水袋,所述外壳100内形成有安装空间;所述组合水箱200包括备用水箱和中转水箱,在制作时,上述两个水箱一体成型,两个水箱通过两个隔板分隔而成,所述备用水箱与所述中转水箱连通;所述水温调节组件500设置于所述组合水箱200的下方,所述中转水箱与水温调节组件500通过管道循环连通;所述防护水箱400也与水温调节组件500循环连通,通过所述防护水箱400对水温调节组件500进行降温,所述防护水箱400还连接有散热组件300,所述散热组件300和防护水箱400均紧靠所述外壳100的内壁设置;所述外壳100对应所述散热组件300的位置设置有散热孔。所述外敷水袋与所述中转水箱循环连通,所述中转水箱和外敷水袋之间设置有第一循环泵。
所述中转水箱与所述备用水箱之间设置有单向控制机构,所述备用水箱中的水通过单向控制机构流向中转水箱。避免中转水箱中的水返流到备用水箱中,提高了中转水箱中的制冷效果。所述单向控制机构优选单向阀。
为了给中转水箱进行补水,将备用水箱和中转水箱连通,在中转水箱中的水消耗到警戒水位时,将备用水箱中的水通过单向控制机构流向中转水箱,使得中转水箱能够持续运转。
将中转水箱和备用水箱一体设置,能够减小中转水箱的容量,进而使得在进行水温循环调节时加快制冷或者制热的速度,使病患减少等待时间。将防护水箱400和中转水箱隔离设置,能够避免防护水箱400中水的热量对中转水箱中的水造成影响。
所述防护水箱400呈圆柱状,所述防护水箱400竖直设置于散热组件300的一侧。所述散热组件300包括迂回设置的散热管以及紧靠散热管的散热风扇310,所述散热管与所述防护水箱400连通。所述散热风扇310能够带走散热管上的热量,保证散热的效果。所述散热管呈s形设置,散热组件300整体呈矩形块状,所述散热管上紧贴有四个散热风扇310。
所述组合水箱200的顶部还设置有箱盖,箱盖上对应所述备用水箱的位置设置有加水口,所述加水口向外壳100的外部延伸设置有加水管。
如图4所示,所述水温调节组件500包括多块叠加的换热盒510,相邻换热盒510之间设置有一块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两面分别紧贴相邻的两个换热盒510。本实施例中包括七块换热盒510,则半导体制冷片的数量即为六块。
还包括一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相连,通过控制器控制加载于半导体制冷片两端的电压的极性实现半导体制冷片制冷和制热的转换。所述外壳100上部设置有与控制器进行交互的触控屏,所述触控屏上具有转换热敷和冷敷的按钮,还设置有温度调节按钮。
多块所述换热盒510包括作业组和保护组,作业组和保护组的换热盒510交替设置,每组所述换热盒510通过管道连通。所述保护组中通水的作用是防止半导体制冷片的温度过高,对最终热敷的水温起到控制作用。
所述作业组的进出水口与中转水箱连通,所述保护组的进出水口与防护水箱400连通。在中转水箱中的水温达到目标大小时,即可与外敷水袋连通,使得外敷水袋能够对患处冷敷或者热敷。
为了更好的控制半导体制冷片,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和制热的两侧设置有温度检测机构。防止半导体制冷片作业时过冷或者过热,同时还能够监测半导体制冷片,在半导体制冷片损坏时能够及时进行替换。所述温度检测机构包括基体600以及设置于基体600上的两个检测头610,在安装时,将两个所述检测头610分别对准半导体制冷片的两侧。
在作业时,将水温调节组件500中的半导体制冷片调节至作业状态,并使中转水箱中的水在水温调节组件500和中转水箱中不断循环降温或者升温,在中转水箱中的水降温或者升温至目标温度时,将外敷水袋和中转水箱之间的第一循环泵打开,使得外敷水袋能够正常作业实现冷敷或者热敷,在半导体制冷片作业时,保护水箱中的水在保护组的换热盒510中循环流动,为半导体制冷片进行散热降温,保护水箱中的水在经半导体制冷片升温后进入散热组件300进行散热,以保证降温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隔离型加压冷热敷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型加压冷热敷治疗仪包括:
外壳(100),所述外壳(100)内形成有安装空间;
组合水箱(200),所述组合水箱(200)包括备用水箱和中转水箱,所述备用水箱与所述中转水箱连通;
水温调节组件(500),所述水温调节组件(500)设置于所述组合水箱(200)的下方,所述中转水箱与水温调节组件(500)通过管道循环连通;
防护水箱(400),所述防护水箱(400)也与水温调节组件(500)循环连通,通过所述防护水箱(400)对水温调节组件(500)进行降温,所述防护水箱(400)还连接有散热组件(300),所述散热组件(300)和防护水箱(400)均紧靠所述外壳(100)的内壁设置;
外敷水袋,所述外敷水袋与所述中转水箱循环连通,所述中转水箱和外敷水袋之间设置有第一循环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离型加压冷热敷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水箱(200)的顶部还设置有箱盖,箱盖上对应所述备用水箱的位置设置有加水口,所述加水口向外壳(100)的外部延伸设置有加水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离型加压冷热敷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0)对应所述散热组件(300)的位置设置有散热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离型加压冷热敷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温调节组件(500)包括多块叠加的换热盒(510),相邻换热盒(510)之间设置有一块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两面分别紧贴相邻的两个换热盒(5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隔离型加压冷热敷治疗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相连,通过控制器控制加载于半导体制冷片两端的电压的极性实现半导体制冷片制冷和制热的转换。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隔离型加压冷热敷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多块所述换热盒(510)包括作业组和保护组,作业组和保护组的换热盒(510)交替设置,每组所述换热盒(510)通过管道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隔离型加压冷热敷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组的进出水口与中转水箱连通,所述保护组的进出水口与防护水箱(400)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离型加压冷热敷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水箱与所述备用水箱之间设置有单向控制机构,所述备用水箱中的水通过单向控制机构流向中转水箱。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隔离型加压冷热敷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和制热的两侧设置有温度检测机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296668.6U CN212118401U (zh) | 2020-03-11 | 2020-03-11 | 一种隔离型加压冷热敷治疗仪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296668.6U CN212118401U (zh) | 2020-03-11 | 2020-03-11 | 一种隔离型加压冷热敷治疗仪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118401U true CN212118401U (zh) | 2020-12-11 |
Family
ID=736747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296668.6U Active CN212118401U (zh) | 2020-03-11 | 2020-03-11 | 一种隔离型加压冷热敷治疗仪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118401U (zh) |
-
2020
- 2020-03-11 CN CN202020296668.6U patent/CN21211840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871699B (zh) | 一种新能源充电桩用循环散热结构及其工作方法 | |
CN111202623A (zh) | 一种加压冷热敷治疗仪 | |
CN111785990A (zh) | 一种质子交换膜氢燃料电池冷却系统 | |
CN106163242B (zh) | 一种机柜换热系统及服务器 | |
CN212186861U (zh) | 一种加压冷热敷治疗仪 | |
CN107275710A (zh) | 电池包导热散热装置 | |
CN212118401U (zh) | 一种隔离型加压冷热敷治疗仪 | |
CN217182261U (zh) | 一种储能系统联合热管理装置 | |
CN202309486U (zh) | 一种风水冷散热的变频器 | |
CN111202624A (zh) | 一种隔离型加压冷热敷治疗仪 | |
CN109378979A (zh) | 一种三电平变频器水冷散热结构 | |
CN207252115U (zh) | 一种电源设备的液冷散热系统 | |
CN220959725U (zh) | 一种能量回收设备 | |
CN209515932U (zh) | 一种电池模组 | |
CN211116425U (zh) | 集中冷却系统 | |
CN110518163A (zh) | 电池模组 | |
CN115719843A (zh) | 一种储能冷却系统 | |
TWI794916B (zh) | 液冷式散熱模組及具有該液冷式散熱模組的電子裝置 | |
CN209418574U (zh) | 一种电池系统 | |
CN215464249U (zh) | 高压釜及高压釜冷却装置 | |
CN115734531A (zh) | 机架组件和用于控制机架组件的冷却流体的方法 | |
CN107223009A (zh) | 一种电源模块及其散热系统 | |
CN209982273U (zh) | 一种风电发电机空水冷却器 | |
CN207166937U (zh) | 一种电源设备的混合散热系统 | |
EP0653215A1 (en) | Cooler for blood plasma cooling bag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