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15603U - 低功耗录音转写设备 - Google Patents

低功耗录音转写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15603U
CN212115603U CN202020877726.4U CN202020877726U CN212115603U CN 212115603 U CN212115603 U CN 212115603U CN 202020877726 U CN202020877726 U CN 202020877726U CN 212115603 U CN212115603 U CN 2121156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consumption
recording
battery
low
low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7772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明
王玮
宫韬
杨基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Tingj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Tingj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Tingj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Tingj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7772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156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156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156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功耗录音转写设备。主要构思在于采用独立的且集成有麦克风阵列器件的柔性电路板,直接与开设有收音孔的壳体进行直接装配,从而可以有效减少麦克风的收音孔距,即缩短麦克风收音通道距离,以达到增强收音效果的目的。在电池干扰处理方面,本实用新型还采用金属罩用以罩设在内置电池之上,从而可以屏蔽电池对麦克风等相关器件的电磁干扰,并还可以实现均匀导热的作用,进而减少电池对于收音效果的不良影响。此外,基于设备低功耗的需求,本实用新型还通过给出理想的双麦克风的间距参数,从而可以从硬件角度辅助达到更佳的拾音效果,进而可以保证本实用新型产品在低功耗平台上得以良好运行。

Description

低功耗录音转写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录音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功耗录音转写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具备录音转写功能的终端设备,其产品形态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的录音笔,另一种是智能麦克风。
现有上述录音设备多是直接将麦克风器件焊接在主板上,再将主板与外部壳体组装,此方式麦克风器件与收音孔的距离会较大,导致从外部环境收音的质量和效果不佳,进而语音转文字功能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低功耗录音转写设备,针对收音功能提出硬件改进方案,以解决现有产品收音效果不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低功耗录音转写设备,包括连接在设备本体上的第一壳体,其中,所述第一壳体设置有拾音区域,且在所述拾音区域处开设有收音孔;
以及,在所述第一壳体的拾音区域的内侧,还直接固定有独立于控制主板的柔性电路板;
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集成有麦克风阵列器件,且每个所述麦克风阵列器件与所述收音孔的位置一一对应。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麦克风阵列器件为两颗数字麦克风。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音孔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收音孔的间距为30mm~40mm。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柔性电路板贴合在所述第一壳体的拾音区域的内侧。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一壳体的拾音区域与所述柔性电路板之间还夹设有防尘网,在所述防尘网上相应于所述麦克风阵列器件处开设有通孔。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壳体的拾音区域的厚度为1mm~1.5mm。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低功耗录音转写设备还包括连接在所述设备本体的第二壳体,且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装设有电池;以及,
在所述电池上还罩设有金属罩,所述金属罩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连接。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金属罩形成有相应于所述电池形状的四个罩壁。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金属罩上设有减重孔槽和/或避位孔槽。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金属罩为不锈钢或马口铁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构思在于采用独立的且集成有麦克风阵列器件的柔性电路板,直接与开设有收音孔的壳体进行直接装配的方式,从而可以有效减少麦克风的收音孔距(相对与外部),即缩短麦克风收音通道长度,以达到增强收音效果的目的。
进一步地,在电池干扰处理方面,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采用了专门的金属罩用以罩设在内置电池之上,从而可以屏蔽电池对麦克风等相关器件的电磁干扰,并还可以实现均匀导热的作用,进而减少电池对于收音效果的不良影响,即,使得麦克风器件所收音频的质量更佳。
进一步地,基于设备低功耗的需求,通过给出经测试的双麦克风的理想间距,从而可以从硬件角度辅助达到更佳地(如四麦克风阵列)的拾音效果,即,可以保证本实用新型产品在低功耗平台上良好运行。
附图说明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功耗录音转写设备的实施例的立体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功耗录音转写设备的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壳体的实施例的内侧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壳体的实施例的内侧爆炸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设备本体 1第一壳体 11收音孔 101控制主板
12柔性电路板 13麦克风阵列器件 14防尘网 141通孔
2第二壳体 21电池 22金属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出如下多种实施方式以供参考,目的是通过硬件改进以提升录音转写设备的收音性能,并适配低功耗产品的需要,其中至少包括了如图1、图2、图3所示的一种低功耗录音转写设备的实施例:
具体包括包括连接在设备本体100上的第一壳体1,其中,所述第一壳体1设置有拾音区域(图2虚线示出,属于第一壳体1的一部分),且在所述拾音区域处开设有收音孔11,以及在所述第一壳体1的拾音区域的内侧,还直接固定有独立于控制主板101的柔性电路板12,在所述柔性电路板12上集成有麦克风阵列器件13,且每个所述麦克风阵列器件13与所述收音孔11的位置一一对应。
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摒弃了传统的将麦克风器件直接焊接在控制主板的设计,而是采用独立带载麦克风阵列器件的柔性电路板,并直接与壳体连接的思路,其中所述柔性电路板(FlexiblePrintedCircuit,FPC)又称软性电路板、挠性电路板,其特点是质量轻、厚度薄、可自由弯曲折叠等,因而本实用新型利用其自身特性并配合直接固定的连接方式,使得麦克风器件尽可能地可以靠近壳体上的收音孔11,由此可以缩短收音路径,提升拾音效果。这其中涉及的电连接关系可以基于不同的控制主板101选型予以适配,电气配置本身并非本实用新型重点,也非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实施难点,在此仅以示例做简要说明:例如控制主板101在实际操作中可选型号为CDJ_MAIN_V02,而FPC则可以选择CDJ_2MICCXED_V02,FPC其上的麦克风阵列器件则可选SPA1687LR5H-1_knowles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前述型号仅为参考示意,可基于现有的录音转写设备所用各型号主板适配,并且FPC和控制主板二者的电连接方式也可按常规的引脚依序对应连接,例如GND对GND、VCC对VCC等,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FPC采用05006-42202PIN与J1001按序至少有6个引脚对应连接,同样地,此非本实用新型重点,此处仅提供示意参考,不作限定和赘述。而FPC与第一壳体1的拾音区域内侧的直接固定方式,则可以考虑常规的机械连接的任一种适应的方式,例如但不限于将FPC贴合(具体可以采用胶粘,如双面胶等)在第一壳体1的拾音区域的内侧,这里需指出的是所称内侧,顾名思义是单独以第一壳体1而言,其面向外部环境的一侧是其外侧,而面向录音转写设备内部的则是所述内侧,而FPC等电路器件通常安装在录音转写设备内部,因而此处强调出“内侧”概念以示区分。
在本领域技术认知中,设备内的麦克风器件到收音孔外沿(即设备外部环境)的距离小于2.5mm则被认为是较为良好的,而采用前述实施例提及的集成麦克风FPC+直接固定壳体的方式,可以使麦克风阵列器件13到收音孔11外沿距离缩至更短,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现方式中,麦克风与收音孔外沿可缩短到1.2mm,当然,这也取决于前述第一壳体1的厚度,因而此处本实用新型提供出既能坚固壳体强度,也能够保证更强收音效果的第一壳体1的拾音区域处的厚度范围参考1mm~1.5mm,这其中1mm,1.1mm,1.2mm,1.3mm等厚度参数皆有匹配的壳料可供实施,例如在一些较佳实施例中采用1.2mm±0.1mm(喷漆)的料厚。
此外,除了上述缩短拾音路径的方式,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考虑配合增大收音孔11直径的方式,以此提升收音能力,当然,收音孔11本身属于通孔,其直径过大会增加进尘进水的风险,因而当采用扩大收音孔11的方式时,还需结合麦克风器件的尺寸以及工程标准,并且还可以基于此进一步考虑在前述实施例基础上,可在所述第一壳体1的拾音区域与所述柔性电路板12之间夹设图3示出的防尘网14,并且在所述防尘网14上相应于所述麦克风阵列器件13(也等同相应于所述收音孔11的位置)处开设有通孔141,即,将防尘网14作为中间夹层,设置在FPC和壳体之间,以此保证设备密闭性和防尘等要求。而防尘网14的厚度可以忽略,并不会影响收音通道的距离。
结合本产品低功耗的需求,关于前述麦克风阵列器件13,还可以做进一步说明,当然此处需指出,本实用新型产品为低功耗录音转写设备,此为本类产品的一般名称,低功耗是本领域对于终端产品的追求共识,在多种现有产品方案中可通过诸如软件算法、电池能耗、供电分配、器件选型、材质替换等多种策略实现低功耗目标,而本实用新型从拾音角度针对低功耗的需求,优选考虑的是可仅采用两颗麦克风器件,由此降低不必要的、额外的附件部件及相应功耗。具体来说,在实际操作中,所述麦克风阵列器件可选用两颗一致性良好的数字麦克风进行全方位收音,并且经实际测试,通过调整两颗数字麦克风的设计间距,可以与现有的音频采集、降噪算法良好适配,例如当设计两颗数字麦克风为35mm时,可以满足长达5m的远距离收音效果,从而获得媲美四麦阵列的试音效果。假设采用四麦阵列,则需要控制主板外挂DSP模块,成本及功耗会大幅增加,并且还会占用较多算力,所以本实用新型摒弃增加麦克风器件数量的传统思路,强调出仅采用两颗数字麦克风在功耗和效果上的优势。这里需说明,麦克风器件的数量虽然是一种可选、可改的常规设置,但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并非认为任意数量是可随意选取的,而是结合了低功耗的需求,进行了硬件数量和布局的限定,例如相应于FPC上的两颗数字麦克风的位置,在所述第一壳体1上的收音孔11的数量也限定为两个,并且相应地,该两个收音孔11的间距则经由测试验证,给出一个较为理想的参考数值30mm~40mm,这其中31mm,33mm,35mm等皆可适用,例如在本实用新型一些较佳实施例中,采用35mm±0.05mm(结构公差)的双麦间距。
由此,通过少量麦克风阵列便可辅助达到更佳的拾音效果(验证结果与四麦阵列无明显差异),即可以确保本实用新型产品在低功耗平台上得以良好运行。
除此之外,这类低功耗录音转写终端产品一般会内置有可充电电池以及相应的电源管理模块,而现有的此类设备又常常会忽略内置电池对麦克风等相关器件的影响,例如EMC、导热等因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干扰到拾音效果。据此,结合图4示例,本实用新型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进一步做出如下改进:所述低功耗录音转写设备还可以包括连接在所述设备本体100的第二壳体2,且在所述第二壳体2的内侧装设有电池21,以及,在所述电池21上还罩设有金属罩22,所述金属罩22与所述第二壳体2的内侧连接,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在制作第二壳体2时预留出多个安装孔,并且在金属罩22相应位置设置连接孔等,对此可借鉴图中示意,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定。
具体地,这里可对前述内容做如下补充说明:
其一、首先指出对于壳体名称的定义,由于本实用新型产品既可以平放使用,也可以竖立使用,因而位于设备本体100两侧的壳体不以上下、前后等方位词限定壳体位置,因此结合附图仅以第一、第二予以区分。当然,此点非本实用新型的侧重,不再过多赘述。
其二、由于所述金属罩22是在设备内部对电池21起到隔离作用,因而在设计金属罩22时,可以不具体限定金属罩22的外形以及材质。但为了保证更优的隔离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中,可以在制作金属罩22时考虑形成相应于电池21形状的罩壁,也即是尽量将电池21包覆其内,例如图4示出的电池21呈立方体形状,因而相应的金属罩22还可以具备图中示意出的四个罩壁。此外,为了考虑强度、重量以及成本等因素,也可优选在如下几种材质进行选取:不锈钢(例如304)、马口铁等。
其三、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金属罩上还设置有以防与内部其他部件干涉的避位孔槽,当然也可以设置一定尺寸和数量的减重孔槽,以从整体上使设备轻量化,在某些实施例中避位孔槽与减重孔槽可以是指同一孔槽,例如图4中金属罩22上表面的圆孔。
其四、关于电池导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前述FPC独立于控制主板,并且是直接固定在第一壳体上的,所以金属罩22并不会与FPC有直接接触,也因此热量不会传导到麦克风器件上;而且,由较大面积的金属罩22则可以吸附更多、且均匀分散掉电池产生的热量,不会对设备内部相关器件产生聚集的热效应。
总而言之,所述金属罩22可以在有效解决电池稳固性的同时,还对电池散热起到均匀导热的作用,并对供电过程中产生的电磁干扰具备一定的屏蔽作用,因此,该设计可以减少电池对麦克风等器件的影响,进一步提升麦克风所拾取的音频质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构思在于采用独立的且集成有麦克风阵列器件的柔性电路板,直接与开设有收音孔的壳体进行直接装配的方式,从而可以有效减少麦克风的收音孔距,即缩短麦克风收音通道距离,以达到增强收音效果的目的。
进一步地,在电池干扰处理方面,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采用了专门的金属罩用以罩设在内置电池之上,从而可以屏蔽电池对麦克风等相关器件的电磁干扰,并还可以实现均匀导热的作用,进而减少电池对于收音效果的不良影响,即,使得麦克风器件所收音频的质量更佳。
进一步地,基于设备低功耗的需求,通过给出经测试的双麦克风的理想间距,从而可以从硬件角度辅助达到四麦克风阵列的拾音效果,即,可以保证本实用新型产品在低功耗平台上良好运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及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或复数项的任意组合。例如,a,b和c中的至少一项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和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以及,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尤其,对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但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需要言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及其优选方式所涉及的技术特征,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不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路以及技术效果的前提下,合理地组合搭配成多种等效方案;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低功耗录音转写设备,包括连接在设备本体上的第一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设置有拾音区域,且在所述拾音区域处开设有收音孔;
以及,在所述第一壳体的拾音区域的内侧,还直接固定有独立于控制主板的柔性电路板;
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集成有麦克风阵列器件,且每个所述麦克风阵列器件与所述收音孔的位置一一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功耗录音转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麦克风阵列器件为两颗数字麦克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功耗录音转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音孔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收音孔的间距为30mm~4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功耗录音转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贴合在所述第一壳体的拾音区域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功耗录音转写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壳体的拾音区域与所述柔性电路板之间还夹设有防尘网,在所述防尘网上相应于所述麦克风阵列器件处开设有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低功耗录音转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拾音区域的厚度为1mm~1.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功耗录音转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功耗录音转写设备还包括连接在所述设备本体的第二壳体,且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装设有电池;以及,
在所述电池上还罩设有金属罩,所述金属罩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低功耗录音转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罩形成有相应于所述电池形状的四个罩壁。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低功耗录音转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罩上设有减重孔槽和/或避位孔槽。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低功耗录音转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罩为不锈钢或马口铁材质。
CN202020877726.4U 2020-05-22 2020-05-22 低功耗录音转写设备 Active CN2121156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77726.4U CN212115603U (zh) 2020-05-22 2020-05-22 低功耗录音转写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77726.4U CN212115603U (zh) 2020-05-22 2020-05-22 低功耗录音转写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15603U true CN212115603U (zh) 2020-12-08

Family

ID=736228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77726.4U Active CN212115603U (zh) 2020-05-22 2020-05-22 低功耗录音转写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1560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59867A (zh) * 2023-12-07 2024-01-26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麦克风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59867A (zh) * 2023-12-07 2024-01-26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麦克风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73883B2 (en) Antenna device for portable terminal
KR101886752B1 (ko) 이동 단말기
KR100449875B1 (ko) 휴대용 단말기 스피커
CN112533096B (zh) 蓝牙耳机
US7945298B2 (en) Wireless terminal
US10575077B2 (en) Speaker and speaker module
WO2021190209A1 (zh) 电子设备
CN212115603U (zh) 低功耗录音转写设备
US20100316246A1 (en) Speaker device for portable terminal
WO201817188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an audio channel assembly
CN108566599B (zh) 一种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KR20010041059A (ko) 안테나와 컨덕터들 사이의 에너지 결합을 방지하는 요소를결합하는 기판 안테나
CN111263279B (zh) 电子设备
CN210272654U (zh) 一种天线结构和耳机
US20200411955A1 (en) Antenna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same
US20060048962A1 (en) Casing structure for electronic equipment
CN215420696U (zh) 麦克风定位结构及耳机
CN210270675U (zh) 笔记本电脑
CN108848437A (zh) 扬声器模组
US6891719B2 (en) Panel antenna and method for installing the same
CN208434105U (zh) 扬声器模组
CN216852022U (zh) 电子设备
CN113015042B (zh) 电子设备
CN220043617U (zh) 一种抗风噪耳机
CN202799135U (zh) 扬声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