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08916U - 一种室内防结露除湿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室内防结露除湿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08916U
CN212108916U CN202020155294.6U CN202020155294U CN212108916U CN 212108916 U CN212108916 U CN 212108916U CN 202020155294 U CN202020155294 U CN 202020155294U CN 212108916 U CN212108916 U CN 2121089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ntral control
control device
dehumidifier
sensor
in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5529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斌
匡风军
孙云雷
倪永承
李晓阳
李鹤飞
傅相磊
王秀明
孙圣伟
于振涛
石后梅
王宇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nayun Io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nayun Technology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nayun Technology Ho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nayun Technology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5529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089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089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089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室内防结露除湿系统,包括,多台除湿机,至少一中央控制装置,通过通讯线缆与所述除湿机连接,用于控制除湿机运行;湿度传感器,通过通讯线缆与中央控制装置连接,湿度传感器的检测信号通过通讯线缆传输至中央控制装置;快速卷帘门,安装在室内空间的出入口处,所述快速卷帘门与中央控制装置通过通讯线缆连接,所述中央控制装置可以控制快速卷帘门动作。本实用新型的除湿机由中央控制装置集中控制,可以统一调控多台除湿机的运行,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控制快速卷帘门动作,当室外湿气高时,通过关闭快速卷帘门,可以减少湿气的进入,尽量降低了除湿机的运行时间,达到了节能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室内防结露除湿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湿系统,尤其是一种应用在地下车库或大型室内场所的室内防结露除湿系统。
背景技术
除湿设备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尤其在一些沿海城市,常年潮湿的空气极易导致物品发霉,而且在一些地下车库,潮湿的空气极易在墙面和地面结露,造成墙皮发霉脱落,和地面湿滑,直接导致维护成本的升高,并且也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目前,现有的除湿设备一般都是单台独立运行,不具备系统控制功能,使用者无法及时了解到设备的运行状况,而且控制也不方便,另一方面,由于室内的湿气主要来源于外部大气,如果不能有效阻挡室外湿气的进入,会导致除湿机长时间运行,能耗很高,无法达到有效的节能效果。
鉴于此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室内防结露除湿系统,可以实现多台除湿机联动控制,并与快速卷帘门配合,以降低系统能耗和人工成本。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室内防结露除湿系统,包括,
多台除湿机,
至少一中央控制装置,通过通讯线缆与所述除湿机连接,用于控制除湿机运行;
湿度传感器,通过通讯线缆与中央控制装置连接,湿度传感器的检测信号通过通讯线缆传输至中央控制装置;
快速卷帘门,安装在室内空间的出入口处,所述快速卷帘门与中央控制装置通过通讯线缆连接,所述中央控制装置可以控制快速卷帘门动作。
进一步,还包括后台管理系统,所述中央控制装置通过通信扩展模块与后台管理系统远程连接,中央控制装置接收的数据可以传输至后台管理系统进行保存,且所述后台管理系统配置为可以下发控制指令给中央控制装置。
进一步,所述后台管理系统包括显示大屏、服务器和输入设备;
所述服务器连接通过通信扩展模块与中央控制装置通讯连接;
所述显示大屏与服务器连接,用于显示除湿机的运行状态;
所述输入设备与服务器连接,用于输入控制指令,并可以通过通信扩展模块传输至中央控制装置。
进一步,所述湿度传感器包括,
室内湿度传感器,设置在室内,用于检测室内湿度;
室外湿度传感器,设置在室外,用于检测室外湿度;
所述室外湿度传感器和室外湿度传感器的检测信号通过通讯线缆传输至中央控制装置,中央控制装置根据检测信号控制除湿机和快速卷帘门动作。
进一步,还包括防火电动门和烟雾传感器,所述防火电动门和烟雾传感器分别与中央控制装置连接,所述烟雾传感器检测到烟雾信号时,中央控制装置控制防火电动门关闭,同时控制快速卷帘门打开。
进一步,所述中央控制装置包括控制柜、安装在控制柜内的PLC控制器和安装在控制柜表面的触摸显示屏;所述PLC控制器的通讯口通过485总线与每台除湿机连接,所述触摸显示屏与PLC控制器连接,用于显示和操控除湿机的运行状态。
进一步,所述除湿机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内的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冷媒循环管路、单片机控制器、风机、温度传感器、电流传感器和电压传感器;
所述蒸发器和冷凝器通过冷媒循环管路与压缩机连接;
所述压缩机、风机、温度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分别与单片机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单片机控制器通过通讯线缆与中央控制装置连接;
所述温度传感器靠近蒸发器设置,并用于检测蒸发器的温度;
所述电流传感器用于检测风机和/或压缩机的工作电流;
所述电压传感器用于检测风机和/或压缩机的工作电压。
进一步,还包括一氧化碳传感器,所述一氧化碳传感器通过通讯线缆与中央控制装置连接,当一氧化碳的检测值超过设定值时,中央控制装置控制除湿机的风机启动运行。
进一步,所述除湿机还包括GPS定位模块,所述GPS定位模块与单片机控制器电连接。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后,带来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除湿机由中央控制装置集中控制,可以统一调控多台除湿机的运行,具有自动化水平高,大大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而且在除湿机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发现,提高了维修效率,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控制快速卷帘门动作,当室外湿气高时,通过关闭快速卷帘门,可以减少湿气的进入,尽量降低了除湿机的运行时间,达到了节能效果。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拓扑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除湿机的电控原理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中央控制装置的电控原理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后台管理系统的电控原理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除湿机的结构图;
图6:本实用新型的除湿机的主视图;
图7:本实用新型的除湿机去掉部分结构后的示意图;
图8:本实用新型的除湿机沿着气流方向的剖切图;
其中:
11、机架 12、蒸发器 13、冷凝器 14、风机 15、压缩机 16、电控盒 17、隔板 18、横梁、19、集水盒 20、排水管 11a、进风口 11b、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参数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图8所示,其中图8中箭头代表本实用新型除湿机工作时的气流风向。
一种室内防结露除湿系统,包括安装在室内空间中的多台除湿机,通过通讯线缆与除湿机连接的中央控制装置,通过通讯线缆与中央控制装置连接的湿度传感器,以及安装在室内空间出入口处的快速卷帘门,所述快速卷帘门通过通讯线缆与中央控制装置连接,中央控制装置可以控制快速卷帘门动作。
为实现远程控制,优选地,所述室内防结露除湿系统还包括后台管理系统,所述中央控制装置通过通信扩展模块与后台管理系统远程连接。中央控制装置的接收的数据可以传输至后台管理系统进行保存,并且后台管理系统配置为可以下发控制指令给中央控制装置,以控制除湿机和快速卷帘门动作。
具体地,所述除湿机包括,机架11、安装在机架11内的蒸发器12、冷凝器13、压缩机15、冷媒循环管路、单片机控制器、风机14、温度传感器、电流传感器和电压传感器。
所述压缩机15、风机14、温度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分别与单片机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单片机控制器安装在一电控盒16内,并通过通讯线缆与中央控制装置连接。
所述温度传感器靠近蒸发器12设置,并用于检测蒸发器12的温度,当蒸发器12的温度过低时,单片机控制器将自动控制压缩机15停止运行,以防止蒸发器12过冷结霜。
所述电流传感器用于检测风机14和/或压缩机15的工作电流,并在检测到电流超过设定值时,自动启动电流保护功能,防止风机14和压缩机15过流烧毁。
所述电压传感器用于检测风机14和/或压缩机15的工作电压,并在检测到电压超过设定值时,自动启动电压保护功能,防止风机14和压缩机15过压烧毁。
所述机架11内形成有进风腔室和出风腔室,在进风腔室与出风腔室之间设有一隔板17,所述隔板17上设有通风口,进风腔室和出风腔室之间通过通风口相连通。所述进风腔室一侧设有进风口11a,外界空气可通过进风口11a进入进风腔室,在出风腔室一侧设有出风口11b,所述风机14安装在出风腔室内,所述风机14配置为使进风腔室内的空气向出风腔室移动。外界空气先通过进风口11a进入进风腔室,然后在进风腔室内经过蒸发器12和冷凝器13后进入出风腔室,并从出风腔室的出风口11b排出。
所述单片机控制器控制风机14和压缩机15的工作状态,所述蒸发器12和冷凝器13通过冷媒循环管路与压缩机15连接,在冷凝器13下方还设有一集水盒19和排水管20;所述排水管20连接在集水盒19底部。
优选地,所述机架11的底部设有多根吊挂用的横梁18,所述横梁18上设有螺栓安装孔。在其中一种安装方式中,机架11被吊挂安装在车库顶部。
优选地,所述除湿机还包括,GPS定位模块,所述GPS模块与单片机控制器电连接,GPS模块用于将除湿机的位置上传至后台管理系统。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除湿机还具有诱导新风功能,具体地,所述室内防结露除湿系统还包括一氧化碳传感器,所述一氧化碳传感器通过通讯线缆与中央控制装置连接,一氧化碳传感器的检测值用于控制除湿机的风机14运行,当一氧化碳的检测值超过设定值时,中央控制装置控制风机14启动运行,实现诱导新风功能。
具体地,所述中央控制装置包括,包括控制柜、安装在控制柜内的PLC控制器和安装在控制柜表面的触摸显示屏。
所述PLC控制器的通讯口通过485总线与每台除湿机连接,可以单独控制每台除湿机的启动和停止,所述触摸显示屏与PLC控制器连接,用于显示和操控除湿机的运行状态。
优选地,所述通信扩展模块为4G模块或5G模块,并与PLC控制器的通信接口连接,PLC控制器通过通信扩展模块与后台管理系统进行数据交换,操作人员即可以通过后台管理系统控制除湿机运行,如调节除湿机的运行参数,控制除湿机启动或停止,也可以直接通过中央控制装置的触摸显示屏进行上述操作。
具体地,所述后台管理系统包括显示大屏、服务器和输入设备,所述服务器连接在网路上,并通过通信扩展模块与中央控制装置通讯连接。
所述显示大屏与服务器连接,用于显示除湿机的运行状态。
所述输入设备与服务器连接,用于输入控制指令,并可以通过通信扩展模块传输至中央控制装置,优选地,所述输入设备为语音输入设备和触摸屏,可以通过手动操控或语音操控。
具体地,所述湿度传感器包括,室内湿度传感器和室外湿度传感器,所述室内湿度传感器设置在室内,用于检测室内湿度;所述室外湿度传感器设置在室外,用于检测室外湿度。
所述室外湿度传感器和室内湿度传感器的检测信号通过通讯线缆传输至中央控制装置,中央控制装置根据检测信号控制除湿机和快速卷帘门动作,其中一种控制方式为:当室内湿度传感器的检测值大于第一预设值时,中央控制装置控制除湿机启动运行,进行除湿,当室内湿度的检测值小于第二预设值时,中央控制装置控制除湿机关闭,如第一预设值可以设置为85%湿度值,第二预设值可以设置为60%湿度值。当室外湿度传感器的检测值大于室内湿度传感器的检测值时,中央控制装置控制快速卷帘门关闭,当室外湿度传感器的检测值小于室内湿度传感器的检测值时,中央控制装置控制快速卷帘门打开。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室内湿度传感器为多个,每个室内湿度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至少用于控制一台除湿机运行。
优选地,所述室内防结露除湿系统还包括防火电动门和烟雾传感器。所述防火电动门和烟雾传感器分别与中央控制装置连接,所述烟雾传感器检测到烟雾信号时,中央控制装置控制防火电动门关闭,同时控制快速卷帘门打开,防火电动门安装在各防火分区的连接处,当发生火灾时,防火电动门关闭可以防止火灾的蔓延。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多种变形和改进,这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室内防结露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台除湿机,
至少一中央控制装置,通过通讯线缆与所述除湿机连接,用于控制除湿机运行;
湿度传感器,通过通讯线缆与中央控制装置连接,湿度传感器的检测信号通过通讯线缆传输至中央控制装置;
快速卷帘门,安装在室内空间的出入口处,所述快速卷帘门与中央控制装置通过通讯线缆连接,所述中央控制装置可以控制快速卷帘门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防结露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台管理系统,所述中央控制装置通过通信扩展模块与后台管理系统远程连接,中央控制装置接收的数据可以传输至后台管理系统进行保存,且所述后台管理系统配置为可以下发控制指令给中央控制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防结露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台管理系统包括显示大屏、服务器和输入设备;
所述服务器连接通过通信扩展模块与中央控制装置通讯连接;
所述显示大屏与服务器连接,用于显示除湿机的运行状态;
所述输入设备与服务器连接,用于输入控制指令,并可以通过通信扩展模块传输至中央控制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防结露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度传感器包括,
室内湿度传感器,设置在室内,用于检测室内湿度;
室外湿度传感器,设置在室外,用于检测室外湿度;
所述室外湿度传感器和室外湿度传感器的检测信号通过通讯线缆传输至中央控制装置,中央控制装置根据检测信号控制除湿机和快速卷帘门动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室内防结露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火电动门和烟雾传感器,所述防火电动门和烟雾传感器分别与中央控制装置连接,所述烟雾传感器检测到烟雾信号时,中央控制装置控制防火电动门关闭,同时控制快速卷帘门打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防结露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控制装置包括控制柜、安装在控制柜内的PLC控制器和安装在控制柜表面的触摸显示屏;所述PLC控制器的通讯口通过485总线与每台除湿机连接,所述触摸显示屏与PLC控制器连接,用于显示和操控除湿机的运行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防结露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机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内的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冷媒循环管路、单片机控制器、风机、温度传感器、电流传感器和电压传感器;
所述蒸发器和冷凝器通过冷媒循环管路与压缩机连接;
所述压缩机、风机、温度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分别与单片机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单片机控制器通过通讯线缆与中央控制装置连接;
所述温度传感器靠近蒸发器设置,并用于检测蒸发器的温度;
所述电流传感器用于检测风机和/或压缩机的工作电流;
所述电压传感器用于检测风机和/或压缩机的工作电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室内防结露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氧化碳传感器,所述一氧化碳传感器通过通讯线缆与中央控制装置连接,当一氧化碳的检测值超过设定值时,中央控制装置控制除湿机的风机启动运行。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室内防结露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机还包括GPS定位模块,所述GPS定位模块与单片机控制器电连接。
CN202020155294.6U 2020-02-07 2020-02-07 一种室内防结露除湿系统 Active CN2121089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55294.6U CN212108916U (zh) 2020-02-07 2020-02-07 一种室内防结露除湿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55294.6U CN212108916U (zh) 2020-02-07 2020-02-07 一种室内防结露除湿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08916U true CN212108916U (zh) 2020-12-08

Family

ID=736260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55294.6U Active CN212108916U (zh) 2020-02-07 2020-02-07 一种室内防结露除湿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089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96321B (zh) 一种车站站房中央空调控制系统和方法
EP2553346B1 (en) Super integrated security and air cleansing systems (sisacs)
CN203010832U (zh) 自动除尘基站/机房通风节能系统
CN111174343A (zh) 室内防结露除湿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7461897A (zh) 一种室内站防潮防凝露控制系统
CN105157182B (zh) 基站热源智能管理节能系统
CN204648576U (zh) 一种无人值守变电站新风系统装置
CN201129821Y (zh) 机房环境控制节能系统
CN219693510U (zh) 制冷机室排风系统
CN107830602A (zh) 变电站用智能室内温湿度保障系统
CN107859464A (zh) 智能多功能温度空气质量调控窗
CN202885154U (zh) 一种智能通风节能装置
CN202057989U (zh) 通信基站/机房学习型节能控制器
CN209730594U (zh) 一种多功能低压配电箱
CN105627534B (zh) 一种自动化电子控制系统
CN107045294A (zh) 一种变电站智能暖通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2108916U (zh) 一种室内防结露除湿系统
KR20100098174A (ko) 지하철 역사용 공기조화시스템
CN103438507B (zh) 用于改善设备运行环境的智能环境控制系统
CN212132664U (zh) 室内环境智能净化调控装置
CN105157187A (zh) 一种基站热源智能管理节能系统
CN202973431U (zh) 通讯机房空调内、外机之间的自动监控系统
CN106322627B (zh) 一种智能家居室内湿度的控制调节装置
CN104837320A (zh) 一种用于电气柜散热的配电间散热系统
CN212108915U (zh) 一种可远程控制的防结露除湿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66101 Haier Industrial Park, 1 Haier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Qingdao

Patentee after: Hainayun IO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101 Haier Industrial Park, 1 Haier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Qingdao

Patentee before: Qingdao hainayun Technology Holding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