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07294U - 一种双热熔转换接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热熔转换接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07294U
CN212107294U CN201921844761.XU CN201921844761U CN212107294U CN 212107294 U CN212107294 U CN 212107294U CN 201921844761 U CN201921844761 U CN 201921844761U CN 212107294 U CN212107294 U CN 2121072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t melt
wall
adapter
socket
pipe f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4476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褚展宙
高莉
程优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hai Weixing New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nhai Weixing New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nhai Weixing New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nhai Weixing New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4476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072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072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072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件领域,尤其是一种双热熔转换接头,包括管件主体、位于所述管件主体两端的双热熔连接端和单热熔连接端,所述双热熔连接端包括外壁和内壁,所述外壁与所述内壁之间具有环形的承插口,所述单热熔连接端用于连接管道或者管件。通过位于管件主体两端的双热熔连接端和单热熔连接端,使该转换接头可分别与复合管、全塑管连接,同时具有结构简单、连接方便的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双热熔转换接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件领域,尤其是一种双热熔转换接头。
背景技术
目前的双热熔管件大都要求两端口所接的管道都为铝塑复合管。
请参见图1,公开号CN20146229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双热熔排气式管件,其由塑料制成管件本体(1),所述管件本体(1)具有至少两个彼此连通的连接端(2),至少一个连接端(2)具有位于内环壁(3)、外环壁(4)之间的承接口(5),自所述的承接口(5)向外开设有排气孔(6),所述内环壁(3)的内侧置有衬套(7)。
现有技术中的管件只允许连接相同的复合管,无法连接不同种类的管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分别与复合管、全塑管连接的双热熔转换接头。
为达上述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热熔转换接头,包括管件主体、位于所述管件主体两端的双热熔连接端和单热熔连接端,所述双热熔连接端包括外壁和内壁,所述外壁与所述内壁之间具有环形的承插口,所述单热熔连接端用于连接管道或者管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壁设有与所述承插口连通的观察孔,所述观察孔靠近所述承插口朝向管件主体的端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观察孔至少为两个。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壁还设有多条径向分布的加强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壁的长度大于所述外壁的长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管件主体与所述单热熔连接端之间设有阻挡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单热熔连接端与管道连接且为承口时,所述阻挡部位于承口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单热熔连接端与管件连接且为插口时,所述阻挡部位于插口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该转换接头由塑料制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该转换接头为一体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位于管件主体两端的双热熔连接端和单热熔连接端,使该转换接头可分别与复合管、全塑管连接,同时具有结构简单、连接方便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的双热熔排气式管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双热熔转换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图2的双热熔转换接头的剖切示意图。
图4所示为图2的双热熔转换接头的剖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见图2、图3,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双热熔转换接头,其包括管件主体1、位于所述管件主体1两端的双热熔连接端2和单热熔连接端3,所述双热熔连接端2包括外壁21和内壁22,所述外壁21与所述内壁22之间具有环形的承插口23,所述单热熔连接端3用于连接管道或者管件。所述内壁22的长度大于所述外壁21的长度。
所述外壁21设有与所述承插口23连通的观察孔24,所述观察孔24靠近所述承插口23朝向管件主体1的端部。通过观察观察孔24可得知热熔的温度是否过高、承插是否到位,同时观察孔24还有助于在热熔连接时承插口23内的空气排空,减小承插阻力,防止出现气泡,保证焊接质量。
所述观察孔24至少为两个。观察孔24对称设置于外壁21。所述外壁21还设有多条径向分布的加强筋25。加强筋25用于提高双热熔连接端2与管道的连接强度。观察孔24位于加强筋25中部。
所述管件主体1与所述单热熔连接端3之间设有阻挡部11。当所述单热熔连接端3与管件连接且为插口32时,所述阻挡部11位于插口32外。
请参见图4,当所述单热熔连接端3与管道连接且为承口31时,所述阻挡部11位于承口31内。
该转换接头由塑料制成。该转换接头为一体成型。
在连接过程中,该转换接头分别与复合管与全塑管热熔连接,其中单热熔连接端3对应全塑管,双热熔连接端2对应复合管。当连接复合管时,复合管的端部与双热熔连接端2的承插口23先由热熔机预热至指定温度,随后将复合管插入承插口23,通过观察观察孔24判断承插是否到位以及观察部分热熔的塑料位于观察孔24的多少判断热熔是否到位。此时双热熔连接端2的外壁21内表面、内壁22外表面分别与复合管的外表面、内表面热熔连接固定。当连接全塑管时,先预热全塑管的端部与单热熔连接端3的承口,再进行承插连接。若单热熔连接端3为插口,则与全塑管件热熔连接。
该转换接头还可以是三通、弯头、四通等结构形式出现。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位于管件主体1两端的双热熔连接端2和单热熔连接端3,使该转换接头可分别与复合管、全塑管连接,同时具有结构简单、连接方便的有益效果。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和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双热熔转换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件主体、位于所述管件主体两端的双热熔连接端和单热熔连接端,所述双热熔连接端包括外壁和内壁,所述外壁与所述内壁之间具有环形的承插口,所述单热熔连接端用于连接管道或者管件,所述外壁设有与所述承插口连通的观察孔,所述观察孔靠近所述承插口朝向管件主体的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热熔转换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孔至少为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热熔转换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壁还设有多条径向分布的加强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热熔转换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壁的长度大于所述外壁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热熔转换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件主体与所述单热熔连接端之间设有阻挡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热熔转换接头,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单热熔连接端与管道连接且为承口时,所述阻挡部位于承口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热熔转换接头,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单热熔连接端与管件连接且为插口时,所述阻挡部位于插口外。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热熔转换接头,其特征在于,该转换接头由塑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热熔转换接头,其特征在于,该转换接头为一体成型。
CN201921844761.XU 2019-10-30 2019-10-30 一种双热熔转换接头 Active CN2121072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44761.XU CN212107294U (zh) 2019-10-30 2019-10-30 一种双热熔转换接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44761.XU CN212107294U (zh) 2019-10-30 2019-10-30 一种双热熔转换接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07294U true CN212107294U (zh) 2020-12-08

Family

ID=73621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44761.XU Active CN212107294U (zh) 2019-10-30 2019-10-30 一种双热熔转换接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072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321764A1 (en) Electrofusion coupler
US20060151995A1 (en) Transparent coupling
CN101498385A (zh) 金属骨架增强塑料复合管及制造方法
CN111396644A (zh) 连续纤维预浸带增强同质化耐高压管道系统及其制造方法
CN106321990A (zh) 一种承插式结构壁缠绕管及其连接方法
CN212107294U (zh) 一种双热熔转换接头
CN101498386A (zh) 金属骨架增强塑料复合管网及连接方法
CN2911366Y (zh) 双层熔接插入式阻光隔氧管接头
CN201152409Y (zh) 金属骨架增强塑料复合管网
CN201875340U (zh) 一种塑料管道以及塑料管道的连接结构
CN104110552A (zh) 燃气输送管道用钢塑转换管件
CN208686963U (zh) 一种高密封防脱开的隧道逃生管道连接密封
CN203641752U (zh) 双热熔电磁感应承插连接结构
CN212005905U (zh) 一种整体塑料联箱管的塑料金属复合暖气片
CN104455858B (zh) 一种塑料软管快速接头
CN101498387A (zh) 金属骨架增强塑料复合管及制造方法
CN202992500U (zh) 复合管连接件
CN203404540U (zh) 球形四通管件
CN217832551U (zh) 一种换热器用的冷拔盘管结构
CN201155624Y (zh) 金属骨架增强塑料复合管
CN217815525U (zh) 一种复合管密封结构
CN215060306U (zh) 一种快速连接管件机构
CN213900193U (zh) 节流承插式缠绕增强管
CN214789578U (zh) 一种空调管路连接结构
CN215831382U (zh) 一种给排水埋地抗蠕变性聚乙烯管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