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04663U - 一种叠合墙用限位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叠合墙用限位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04663U
CN212104663U CN202020558477.2U CN202020558477U CN212104663U CN 212104663 U CN212104663 U CN 212104663U CN 202020558477 U CN202020558477 U CN 202020558477U CN 212104663 U CN212104663 U CN 2121046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wall
concrete
connecting rod
laminated sla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5847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隋成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Jiecheng Plastic Go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Jiecheng Plastic Go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Jiecheng Plastic Go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Jiecheng Plastic Gol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5847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046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046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046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taining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叠合墙用限位件,包括:底座、连杆和端头;底座和端头分别安装在连杆的两端;底座上设有不同高度的卡槽,第一面叠合板的钢筋网片卡入卡槽内,通过钢筋网片的重力将底座压在第一面叠合板的模台上;连接完成后,浇筑混凝土使底座预埋在第一面叠合板内;端头为尖端结构,端头插入第二面叠合板未凝固混凝土中且直抵模台表面。本实用新型的叠合墙用限位件可以将叠合墙合模后错模、翘曲等问题控制在1mm左右,使叠合墙尺寸精度满足国标使用要求,增加叠合墙安装现浇混凝土后的涨模抵抗力,节省1/5的FRP的使用量,使叠合墙生产成本降低10%。

Description

一种叠合墙用限位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叠合墙用限位件。
背景技术
叠合墙是由两层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叠合板),通过桁架或连接件连接成具有中间空腔的墙板构件,经现场安装后浇筑混凝土填充中间空腔形成的混凝土墙。叠合墙的加工工艺为两块叠合板扣合成一块墙板,扣合后会有错模、翘曲等问题。为保证叠合墙尺寸质量的要求,需要从叠合墙制作工艺方面入手,保证合模后墙板不会发生位移。
现有技术中通过合模设备实现两块叠合板的机械定位,合模完成后用人工放置的FRP连接筋进行定位,支撑上部叠合板,使其依靠FRP一端埋入已经养护完成的叠合板中,依靠FRP与混凝土之间的握裹力,形成一整体。另一端插入未凝固的另一面叠合板混凝土中,直至模台(钢模台)表面,依靠FRP自身支撑力和尺寸进行定位。
现有的FRP连接筋为人工插放,存在插入歪斜情况,支撑长度并不等于自身尺寸长度。另外FRP加工,长度尺寸有3mm误差;因此,依靠FRP自身支撑力和尺寸进行定位,合模后错模、翘曲等问题只能控制在4mm左右,不能满足国标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叠合墙用限位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叠合墙用限位件,包括:底座、连杆和端头;
所述底座和端头分别安装在所述连杆的两端;
所述底座上设有不同高度的卡槽,第一面叠合板的钢筋网片卡入所述卡槽内,通过所述钢筋网片的重力将所述底座压在所述第一面叠合板的模台上;连接完成后,浇筑混凝土使所述底座预埋在所述第一面叠合板内;
所述端头为尖端结构,所述端头插入第二面叠合板未凝固混凝土中且直抵模台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叠合墙用限位件垂直连接在两相平行的叠合板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杆的两端设有半月槽,所述底座和端头裹塑安装在所述连杆的两端且包裹所述半月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杆为镀锌Q235圆钢,所述底座和端头为PS塑料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为“几”型结构,所述卡槽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两相对侧面上,所述底座的中部设有供混凝土通过的通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一侧所述卡槽的高度为15mm、另一侧所述卡槽的高度为25mm,所述卡槽为与钢筋相适配的半圆凹槽,使所述钢筋网片卡入所述卡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端头为尖端的子弹头式结构,所述端头的顶部为平面且设有十字加强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端头的侧壁设有多台阶倒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限位件的使用可以将两块叠合板在合模后的错模、翘曲等问题控制在1mm左右,使叠合墙尺寸精度满足国标使用要求;同时,限位件底座的结构设计,使其可卡住一面叠合板钢筋网片;限位件端头的结构设计,使其插入混凝土中可以有效避开混凝土石子等骨料,还可以有效接触模台,从而大大增加叠合墙板两块叠合板之间的连接,抵消叠合墙安装现浇混凝土后的涨模力,节省1/5的FRP的使用量,安装方便,效率高,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公开的叠合墙用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底座的俯视图。
图中:
10、底座;11、卡槽;12、通道;20、连杆;30、端头;31、十字加强筋;32、倒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叠合墙为装配式建筑叠合剪力墙体系中至关重要的预制构件,为目前国内装配式建筑最为先进的技术,但其加工制作中,生产精度要求很高,因此原来依靠FRP自身支撑力和尺寸进行定位,保证墙板厚度的生产工艺急需改进。另外FRP造价很高,如何在结构安全的基础上减少或替代FRP,生产效率将会提高,构件人工和物料成本将会大大降低。
为此,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叠合墙用限位件,通过该叠合墙用限位件替代现有的FRP连接筋来连接两面叠合板;该叠合墙用限位件包括:底座10、连杆20和端头30,底座10预埋在第一面叠合板内,端头30插入第二面叠合板内,从而使叠合墙用限位件垂直连接在两相平行的叠合板之间。其中:
本实用新型的底座10和端头30固定在连杆20的两端,优选底座10、连杆20和端头30为同轴设置。具体连接方式为:底座10和端头30可选用普通PS等塑料,连杆20镀锌Q235圆钢或其他圆钢,底座10和端头30裹塑安装在连杆20的两端;为了保证底座10和端头30连接在连杆20的牢固性,本实用新型在连杆20的两端设有半月槽或其他缺口槽,底座10和端头30在生产时包裹半月槽。本实用新型叠合墙用限位件采用裹塑生产工艺,量产方便,质量稳定,成本远低于FRP,且尺寸精度远高于FRP。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10为“几”型结构,底座10的两相对侧面上设有不同高度的卡槽11,优选一侧卡槽11的高度为15mm、另一侧卡槽12的高度为25mm;其中,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卡槽11用于卡接钢筋网片的钢筋,为此,卡槽11的形状为与钢筋相适配的半圆凹槽,使钢筋网片的钢筋卡入卡槽11内;同时,不同高度的卡槽12用于适配钢筋网片上不同高度钢筋,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底座10为PS塑料件,通过PS塑料件的弹性可稳定卡紧钢筋网片。本实用新型底座10的顶部和中部设有供混凝土通过的通道12,底座的片状设计不会对浇筑混凝土流动性有任何影响,保证底座与混凝土充分结合埋入。
本实用新型的端头30为尖端结构,优选为尾部为圆柱、顶部为圆锥状的子弹头式结构;同时,端头的顶部设计为平面且设有十字加强筋31,使端头30插入混凝土中可以有效避开混凝土石子等骨料,还可以有效接触钢模台,保证合模后限位件依然垂直于钢模台,保证尺寸精度。进一步,本实用新型在端头30的侧壁设有多台阶倒齿32,保证其余混凝土的握裹力,增加抗拉强度。
基于上述所示的叠合墙用限位件,其安装时:
将叠合墙用限位件的底座10竖直放置在第一面叠合板的模台上,第一面叠合板的钢筋网片卡入底座10的卡槽11内,通过钢筋网片重力使叠合墙用限位件垂直于第一面叠合板的模台,保证钢筋网片的高度尺寸。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底座10可设置成与钢筋网片垫块等高,从而替换此处的垫块,进而减少垫块使用量;
叠合墙用限位件布设完成且与钢筋网片卡接后,向第一面叠合板的钢筋网片内浇筑混凝土后,底座的片状设计不会对浇筑混凝土流动性有任何影响,保证底座与混凝土充分结合埋入;依靠混凝土包裹底座承压强度在自身强度基础上增加混凝土强度,抗压强度可达90MPa,是FRP抗压强度10倍以上;
第一面叠合板浇筑混凝土养护完成后,通过翻转设备翻转合模,使叠合墙用限位件的端头30插入第二面叠合板未凝固混凝土中;由于端头30的结构设计,使其可以有效避开混凝土石子等骨料,还可以有效接触钢模台,保证合模后限位件依然垂直于钢模台,保证尺寸精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限位件,使叠合墙板的生产在翻转合模时完成后,由限位件支撑上部叠合板,使其不下沉,不发生位移,从而保证叠合墙的两页叠合板之间距离统一为限位件高度,保证叠合墙尺寸精度符合国标要求。
进一步,依照目前装配式建筑市场的墙体厚度,配套5种长度的限位件,长度尺寸精度在0.5mm内。
进一步,在安装时,平均每平方墙板使用4个限位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
本实用新型限位件的使用可以将两块叠合板在合模后的错模、翘曲等问题控制在1mm左右,使叠合墙尺寸精度满足国标使用要求;同时,限位件底座的结构设计,使其可卡住一面叠合板钢筋网片;限位件端头的结构设计,使其插入混凝土中可以有效避开混凝土石子等骨料,还可以有效接触模台,从而大大增加叠合墙板两块叠合板之间的连接,抵消叠合墙安装现浇混凝土后的涨模力,节省1/5的FRP的使用量,安装方便,效率高,成本低。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叠合墙用限位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连杆和端头;
所述底座和端头分别安装在所述连杆的两端;
所述底座上设有不同高度的卡槽,第一面叠合板的钢筋网片卡入所述卡槽内,通过所述钢筋网片的重力将所述底座压在所述第一面叠合板的模台上;连接完成后,浇筑混凝土使所述底座预埋在所述第一面叠合板内;
所述端头为尖端结构,所述端头插入第二面叠合板未凝固混凝土中且直抵模台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墙用限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合墙用限位件垂直连接在两相平行的叠合板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墙用限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的两端设有半月槽,所述底座和端头裹塑安装在所述连杆的两端且包裹所述半月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叠合墙用限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为镀锌Q235圆钢,所述底座和端头为PS塑料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墙用限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为“几”型结构,所述卡槽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两相对侧面上,所述底座的中部设有供混凝土通过的通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叠合墙用限位件,其特征在于,一侧所述卡槽的高度为15mm、另一侧所述卡槽的高度为25mm,所述卡槽为与钢筋相适配的半圆凹槽,使所述钢筋网片卡入所述卡槽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墙用限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头为尖端的子弹头式结构,所述端头的顶部为平面且设有十字加强筋。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叠合墙用限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头的侧壁设有多台阶倒齿。
CN202020558477.2U 2020-04-15 2020-04-15 一种叠合墙用限位件 Active CN2121046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58477.2U CN212104663U (zh) 2020-04-15 2020-04-15 一种叠合墙用限位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58477.2U CN212104663U (zh) 2020-04-15 2020-04-15 一种叠合墙用限位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04663U true CN212104663U (zh) 2020-12-08

Family

ID=736414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58477.2U Active CN212104663U (zh) 2020-04-15 2020-04-15 一种叠合墙用限位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046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442759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墙板的通用模具
CN212104663U (zh) 一种叠合墙用限位件
CN111364639A (zh) 一种叠合墙用限位件
CN214995101U (zh) 混凝土叠合板预制底板及混凝土叠合板连接构造
CN217580627U (zh) 一种建筑外墙内置保温系统
CN106703288B (zh) 碳纤维网格复合板材混凝土连续梁制作方法
CN213533158U (zh) 一种水泥叠合板生产用固定装置
CN215054422U (zh)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
CN211250580U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出筋楼板浇筑模板
CN101684676B (zh) 珍珠岩聚苯复合填充块及其制作方法和填充楼板施工方法
CN113618887A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墙板的通用模具
CN101324094A (zh) 一种球式减荷构件现浇空心楼盖及其施工方法
CN111605033B (zh) 一种拼接式模具预制叠合楼板的方法
CN211415593U (zh) 一种预制墙板的边模系统
CN211590625U (zh) 一种混凝土预制模具
CN209924178U (zh) 叠合剪力墙
CN109057318B (zh) 装配式建筑模板体系与墙体模块
CN216340474U (zh) 一种钢筋保护层垫块
CN212888150U (zh) 一种用于混凝土桁架叠合楼板组合式模具固定装置
CN220978795U (zh) 一种通用叠合板模具
CN214136561U (zh) 一种磁吸式拼接叠合板
CN201495673U (zh) 珍珠岩聚苯复合填充块
CN221001588U (zh) 一种新型带预制混凝土肋梁叠合板结构
CN218557474U (zh) 一种房屋预制叠合板成型模具
CN220909100U (zh) 一种建筑阳角模板支护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