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02508U - 一种废水处理系统的有效活化的污泥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废水处理系统的有效活化的污泥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02508U
CN212102508U CN201922363836.9U CN201922363836U CN212102508U CN 212102508 U CN212102508 U CN 212102508U CN 201922363836 U CN201922363836 U CN 201922363836U CN 212102508 U CN212102508 U CN 2121025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udge
plate
tank body
bevel gear
sludge impound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6383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瑞成
马安杰
蒋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Circle Dot Environment Clean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Circle Dot Environment Clean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Circle Dot Environment Clean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Circle Dot Environment Clean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6383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025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025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025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水处理系统的有效活化的污泥池,包括底板,底板的顶部右侧固定安装有污泥池本体,底板的顶部左侧通过连接座安装有延伸到污泥池本体内腔的推料机构,污泥池本体的内腔底部右侧固定安装有贯穿污泥池本体的出料管,污泥池本体的内腔左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贯穿污泥池本体的通气管,污泥池本体的内腔右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贯穿污泥池本体的进料管,且进料管的的高度高于通气管的高度,污泥池本体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鼓风机。该废水处理系统的有效活化的污泥池通过第一电机和传动机构带动第一搅动杆和第二搅动杆转动,通过鼓风机和鼓风管将空气注入到污泥池本体内部,从而便于进行充分曝气进而有效提高污泥的活化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废水处理系统的有效活化的污泥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废水处理系统的有效活化的污泥池。
背景技术
废水处理就是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对废水进行处理,使废水净化达到废水回收和充分利用水资源的目的,在废水处理系统中污泥池是重要组成之一,传统的废水处理系统的污泥池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问题如下所述:
1、目前市场上大多数废水处理系统的污泥池不便于对污泥进行有效活化,导致污水处理效率较低,效果较差;
2、目前市场上大多数废水处理系统的污泥池在废水处理时由于沉淀会导致污水和污泥固液分离,接着将上层污水抽出,但目前市场上大多数废水处理系统的污泥池的抽水或排水装置高度移动,当污泥与污水比例不同导致污水水位不同时抽离污水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水处理系统的有效活化的污泥池,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废水处理系统的有效活化的污泥池,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右侧固定安装有污泥池本体,所述底板的顶部左侧通过连接座安装有延伸到污泥池本体内腔的推料机构,所述污泥池本体的内腔底部右侧固定安装有贯穿污泥池本体的出料管,所述污泥池本体的内腔左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贯穿污泥池本体的通气管,所述污泥池本体的内腔右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贯穿污泥池本体的进料管,且进料管的的高度高于通气管的高度,所述污泥池本体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鼓风机,两组所述鼓风机的输出端均安装有延伸到污泥池本体内腔的鼓风管,所述污泥池本体顶部的中央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轴连接有延伸到污泥池本体内部的主动传动轴,所述主动传动轴的外壁上端水平安装有第一安装横向板,且第一安装横向板设置在污泥池本体的内腔,所述主动传动轴的外壁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套,所述第二连接套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二搅动杆,所述第一安装横向板底部的左右两侧通过转动轴承对称安装有从动传动轴,所述从动传动轴的外壁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套,所述第一连接套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一搅动杆,所述第一安装横向板底部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传动机构,两组所述传动机构设置在两组从动传动轴之间,所述污泥池本体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孔,且连接孔设置在第一电机的后方,所述污泥池本体的内腔底部固定安装有导流板,且导流板设置在推料机构的后方,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气缸,且气缸设置在污泥池本体的后方,所述气缸的动力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横向板,所述第二安装横向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右侧输出端连接有出水软管,所述水泵的顶部输入端固定安装有贯穿连接孔并延伸到污泥池本体内腔的吸水管,所述污泥池本体的背面侧壁安装有与第二安装横向板相固定的限位机构,所述污泥池本体的正面侧壁中央位置处设置有观察窗。
优选的,上述一种废水处理系统的有效活化的污泥池中,所述推料机构包括第二电机和螺旋叶片杆,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安装在底板顶部的左侧,所述第二电机的右侧动力输出端安装有延伸到污泥池本体内腔的螺旋叶片杆。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便于清理污泥。
优选的,上述一种废水处理系统的有效活化的污泥池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锥形齿轮、连动杆、第二锥形齿轮、第三锥形齿轮、安装竖向板和第四锥形齿轮,所述第三锥形齿轮套接在主动传动轴上,且第三锥形齿轮设置在第一安装横向板和第二连接套之间,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套接在从动传动轴上,且第一锥形齿轮设置在第一安装横向板和第一连接套之间,所述安装竖向板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横向板底部,且安装竖向板设置在第三锥形齿轮和第一锥形齿轮之间,所述安装竖向板的内部底端通过转动轴承安装有贯穿安装竖向板的连动杆,两组所述连动杆外壁相互靠近的一侧套接有与第三锥形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两组所述连动杆相互远离的一侧套接有与第一锥形齿轮相啮合的第四锥形齿轮,且第四锥形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均设置在第三锥形齿轮和第四锥形齿轮的下方。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便于清理污泥。
优选的,上述一种废水处理系统的有效活化的污泥池中,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滑板和滑道,所述滑道固定安装在污泥池本体上,所述滑道内部设置有与第二安装横向板相固定的滑板。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便于抽离上层的污水。
优选的,上述一种废水处理系统的有效活化的污泥池中,所述观察窗正面设置有刻度线。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便于观察污水和污泥固液分离的高度。
优选的,上述一种废水处理系统的有效活化的污泥池中,所述出料管和进料管上安装有阀门,所述进料管的高度均低于第二锥形齿轮和安装竖向板的高度。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便于防止污水过多从而淹没传动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安装横向板、主动传动轴和第二搅动杆转动,主动传动轴通过传动机构带动从动传动轴和第一搅动杆转动,通过鼓风机和鼓风管将空气注入到污泥池本体内部,从而便于进行充分曝气进而有效提高污泥的活化效果;
2、通过观察窗观察污水和污泥的分层高度,接着启动气缸带动第二安装横向板移动至适当高度,启动水泵从而通过连接孔和出水软管将上层污水抽出,便于根据污水和污泥分层高度灵活抽离污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右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通气管;2、第一搅动杆;3、鼓风管;4、推料机构;401、第二电机;402、螺旋叶片杆;5、第一连接套;6、第二搅动杆;7、第二连接套;8、主动传动轴;9、底板;10、从动传动轴;11、出料管;12、污泥池本体;13、进料管;14、鼓风机;15、第一电机;16、第一安装横向板;17、传动机构;1701、第一锥形齿轮;1702、连动杆;1703、第二锥形齿轮;1704、第三锥形齿轮;1705、安装竖向板;1706、第四锥形齿轮;18、连接孔;19、吸水管;20、水泵;21、出水软管;22、第二安装横向板;23、气缸;24、限位机构;2401、滑板;2402、滑道;25、导流板;26、观察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废水处理系统的有效活化的污泥池,包括底板9,底板9的顶部右侧固定安装有污泥池本体12,底板9的顶部左侧通过连接座安装有延伸到污泥池本体12内腔的推料机构4,推料机构4包括第二电机401和螺旋叶片杆402,该第二电机401的型号可以为Y112M-6,第二电机401固定安装在底板9顶部的左侧,第二电机401的右侧动力输出端安装有延伸到污泥池本体12内腔的螺旋叶片杆402,污泥池本体12的内腔底部右侧固定安装有贯穿污泥池本体12的出料管11,出料管11和进料管13上安装有阀门,进料管13的高度均低于第二锥形齿轮1703和安装竖向板1705的高度,污泥池本体12的内腔左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贯穿污泥池本体12的通气管1,污泥池本体12的内腔右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贯穿污泥池本体12的进料管13,且进料管13的的高度高于通气管1的高度,污泥池本体12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鼓风机14,该鼓风机14的型号可以为SZTCF-TBNS,两组鼓风机14的输出端均安装有延伸到污泥池本体12内腔的鼓风管3,污泥池本体12顶部的中央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15,该第一电机15的型号可以为Y315S-4,第一电机15的动力输出轴连接有延伸到污泥池本体12内部的主动传动轴8,主动传动轴8的外壁上端水平安装有第一安装横向板16,且第一安装横向板16设置在污泥池本体12的内腔,主动传动轴8的外壁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套7,第二连接套7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二搅动杆6,第一安装横向板16底部的左右两侧通过转动轴承对称安装有从动传动轴10,从动传动轴10的外壁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套5,第一连接套5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一搅动杆2,第一安装横向板16底部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传动机构17,传动机构17包括第一锥形齿轮1701、连动杆1702、第二锥形齿轮1703、第三锥形齿轮1704、安装竖向板1705和第四锥形齿轮1706,第三锥形齿轮1704套接在主动传动轴8上,且第三锥形齿轮1704设置在第一安装横向板16和第二连接套7之间,第一锥形齿轮1701套接在从动传动轴10上,且第一锥形齿轮1701设置在第一安装横向板16和第一连接套5之间,安装竖向板1705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横向板16底部,且安装竖向板1705设置在第三锥形齿轮1704和第一锥形齿轮1701之间,安装竖向板1705的内部底端通过转动轴承安装有贯穿安装竖向板1705的连动杆1702,两组连动杆1702外壁相互靠近的一侧套接有与第三锥形齿轮1704相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1703,两组连动杆1702相互远离的一侧套接有与第一锥形齿轮1701相啮合的第四锥形齿轮1706,且第四锥形齿轮1706和第二锥形齿轮1703均设置在第三锥形齿轮1704和第四锥形齿轮1706的下方,两组传动机构17设置在两组从动传动轴10之间,污泥池本体12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孔18,且连接孔18设置在第一电机15的后方,污泥池本体12的内腔底部固定安装有导流板25,且导流板25设置在推料机构4的后方,底板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气缸23,该气缸23的型号可以为HOB125*50FA,且气缸23设置在污泥池本体12的后方,气缸23的动力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横向板22,第二安装横向板2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泵20,该水泵20的型号可以为CDLF4-22,水泵20的右侧输出端连接有出水软管21,水泵20的顶部输入端固定安装有贯穿连接孔18并延伸到污泥池本体12内腔的吸水管19,污泥池本体12的背面侧壁安装有与第二安装横向板22相固定的限位机构24,限位机构24包括滑板2401和滑道2402,滑道2402固定安装在污泥池本体12上,滑道2402内部设置有与第二安装横向板22相固定的滑板2401,污泥池本体12的正面侧壁中央位置处设置有观察窗26,观察窗26正面设置有刻度线。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废水处理系统的有效活化的污泥池时,先接通外部电源,打开阀门使得污水经进料管13进入污泥池本体12内部,通过通气管1向污泥池本体12内部投入适量的化学药剂,启动第一电机15和鼓风机14,在第一电机15的作用下带动主动传动轴8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连接套7、第一安装横向板16和第三锥形齿轮1704转动,第二连接套7带动第二搅动杆6转动,第一安装横向板16带动从动传动轴10围绕主动传动轴8做圆周运动,第三锥形齿轮1704带动第二锥形齿轮1703转动从而带动连动杆1702转动,连动杆1702带动第四锥形齿轮1706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锥形齿轮1701转动,第一锥形齿轮1701带动从动传动轴10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连接套5和第一搅动杆2转动从而便于均匀混合化学药剂和污水,在鼓风机14的作用下通过鼓风管3将空气注入到污泥池本体12内部,从而便于进行充分曝气进而有效提高污泥的活化效果,当需要抽离污泥池本体12内部的上层污水时,先通过观察窗26观察污水和污泥的分层高度,接着启动气缸23带动第二安装横向板22通过滑板2401在滑道2402内部滑动至适当位置从而带动连接孔18底部移动至适当高度,启动水泵20从而通过连接孔18和出水软管21将上层污水抽出,当需要清理污泥时,先打开阀门,接着启动第二电机401带动螺旋叶片杆402转动从而将污泥经出料管11清理出污泥池本体12,在导流板25的导向作用下有利于提高污泥的清理效果,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工作原理。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6)

1.一种废水处理系统的有效活化的污泥池,包括底板(9),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9)的顶部右侧固定安装有污泥池本体(12),所述底板(9)的顶部左侧通过连接座安装有延伸到污泥池本体(12)内腔的推料机构(4),所述污泥池本体(12)的内腔底部右侧固定安装有贯穿污泥池本体(12)的出料管(11),所述污泥池本体(12)的内腔左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贯穿污泥池本体(12)的通气管(1),所述污泥池本体(12)的内腔右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贯穿污泥池本体(12)的进料管(13),且进料管(13)的高度高于通气管(1)的高度,所述污泥池本体(12)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鼓风机(14),两组所述鼓风机(14)的输出端均安装有延伸到污泥池本体(12)内腔的鼓风管(3),所述污泥池本体(12)顶部的中央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15),所述第一电机(15)的动力输出轴连接有延伸到污泥池本体(12)内部的主动传动轴(8),所述主动传动轴(8)的外壁上端水平安装有第一安装横向板(16),且第一安装横向板(16)设置在污泥池本体(12)的内腔,所述主动传动轴(8)的外壁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套(7),所述第二连接套(7)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二搅动杆(6),所述第一安装横向板(16)底部的左右两侧通过转动轴承对称安装有从动传动轴(10),所述从动传动轴(10)的外壁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套(5),所述第一连接套(5)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一搅动杆(2),所述第一安装横向板(16)底部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传动机构(17),两组所述传动机构(17)设置在两组从动传动轴(10)之间,所述污泥池本体(12)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孔(18),且连接孔(18)设置在第一电机(15)的后方,所述污泥池本体(12)的内腔底部固定安装有导流板(25),且导流板(25)设置在推料机构(4)的后方,所述底板(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气缸(23),且气缸(23)设置在污泥池本体(12)的后方,所述气缸(23)的动力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横向板(22),所述第二安装横向板(2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泵(20),所述水泵(20)的右侧输出端连接有出水软管(21),所述水泵(20)的顶部输入端固定安装有贯穿连接孔(18)并延伸到污泥池本体(12)内腔的吸水管(19),所述污泥池本体(12)的背面侧壁安装有与第二安装横向板(22)相固定的限位机构(24),所述污泥池本体(12)的正面侧壁中央位置处设置有观察窗(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系统的有效活化的污泥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机构(4)包括第二电机(401)和螺旋叶片杆(402),所述第二电机(401)固定安装在底板(9)顶部的左侧,所述第二电机(401)的右侧动力输出端安装有延伸到污泥池本体(12)内腔的螺旋叶片杆(4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系统的有效活化的污泥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17)包括第一锥形齿轮(1701)、连动杆(1702)、第二锥形齿轮(1703)、第三锥形齿轮(1704)、安装竖向板(1705)和第四锥形齿轮(1706),所述第三锥形齿轮(1704)套接在主动传动轴(8)上,且第三锥形齿轮(1704)设置在第一安装横向板(16)和第二连接套(7)之间,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701)套接在从动传动轴(10)上,且第一锥形齿轮(1701)设置在第一安装横向板(16)和第一连接套(5)之间,所述安装竖向板(1705)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横向板(16)底部,且安装竖向板(1705)设置在第三锥形齿轮(1704)和第一锥形齿轮(1701)之间,所述安装竖向板(1705)的内部底端通过转动轴承安装有贯穿安装竖向板(1705)的连动杆(1702),两组所述连动杆(1702)外壁相互靠近的一侧套接有与第三锥形齿轮(1704)相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1703),两组所述连动杆(1702)相互远离的一侧套接有与第一锥形齿轮(1701)相啮合的第四锥形齿轮(1706),且第四锥形齿轮(1706)和第二锥形齿轮(1703)均设置在第三锥形齿轮(1704)和第四锥形齿轮(1706)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系统的有效活化的污泥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24)包括滑板(2401)和滑道(2402),所述滑道(2402)固定安装在污泥池本体(12)上,所述滑道(2402)内部设置有与第二安装横向板(22)相固定的滑板(24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系统的有效活化的污泥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窗(26)正面设置有刻度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系统的有效活化的污泥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11)和进料管(13)上安装有阀门,所述进料管(13)的高度均低于第二锥形齿轮(1703)和安装竖向板(1705)的高度。
CN201922363836.9U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废水处理系统的有效活化的污泥池 Active CN2121025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63836.9U CN212102508U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废水处理系统的有效活化的污泥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63836.9U CN212102508U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废水处理系统的有效活化的污泥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02508U true CN212102508U (zh) 2020-12-08

Family

ID=73624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63836.9U Active CN212102508U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废水处理系统的有效活化的污泥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025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797652U (zh) 一种地下水污染多级处理净化装置
CN209940742U (zh) 一种一体化城镇污水处理装置
CN112125487B (zh) 一种便于清理的猪群养殖用猪粪高效降解装置
CN107758853B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曝气池
CN108862471B (zh) 一种生活污水净化池液面浮油处理装置
CN208097488U (zh) 一种污水处理池清淤装置
CN211497264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净化池
CN212102508U (zh) 一种废水处理系统的有效活化的污泥池
CN205892959U (zh) 一种组合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07970298U (zh) 一种医用多功能灌肠仪
CN210097025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周边传动吸刮泥机
CN212799718U (zh) 一种硫酸铵生产用工业用水处理装置
KR20190110310A (ko) 마이크로 버블 생성을 유도하는 입형 단단 구조의 펌프 어셈블리
CN209178084U (zh) 一种便于集中处理污物的四m水处理装置
CN211847598U (zh) 一体化地埋式污水净化设备
CN209226793U (zh) 一种使用寿命高可分解有机物的污水处理器
CN219771879U (zh) 一种回流搅拌装置
CN217351051U (zh) 一种集成化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
CN213942209U (zh) 一种便于除杂的医疗废水污泥处理设备
CN217077209U (zh) 有机复合污染污泥和地下水的修复装置
CN210855448U (zh) Mbr一体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CN211570253U (zh) 一种基于固定化藻菌共生体系污水处理装置
CN218961917U (zh) 一体化城市生活污水污泥处理设备
CN215798591U (zh) 一种水处理用节能环保的新型涡凹气浮机
CN216946298U (zh) 一种高效浅层气浮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