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96032U - 差速器壳体角向定位装置 - Google Patents

差速器壳体角向定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96032U
CN212096032U CN202020506959.3U CN202020506959U CN212096032U CN 212096032 U CN212096032 U CN 212096032U CN 202020506959 U CN202020506959 U CN 202020506959U CN 212096032 U CN212096032 U CN 2120960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bolt
air cylinder
support
servo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0695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伟
李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Meiqiao Automotive Drive System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u Meiqiao Automotive Drive System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u Meiqiao Automotive Drive System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u Meiqiao Automotive Drive System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0695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960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960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960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chine Tool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差速器壳体角向定位装置,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沿所述固定座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固定座设置;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伺服电机和转盘,所述伺服电机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转盘设置在所述固定座的第一通孔上,所述转盘与所述伺服电机传动连接;第一定位机构,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包括第一支架、第一气缸以及第一插销;第二定位机构,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包括第二支架、第二气缸以及第二插销;第三定位机构,所述第三定位机构包括若干个第一传感器和若干个第三支架。其提高后期机加工的精确性,节省加工节拍。

Description

差速器壳体角向定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差速器壳体定位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差速器壳体角向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差速器壳体机加工时,原有的工艺需要先用RENISHAW探针扫描特征孔,才可以确定角向的位置,开始加工。但是RENISHAW扫描占用了大量的加工节拍,效率低下。
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差速器壳体角向定位装置,该装置实现了对壳体的精确定位,便于机械手的精确抓取,直接上料至加工设备,无需探针扫描壳体特征,可节省加工节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差速器壳体角向定位装置,其提高后期机加工的精确性,节省加工节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差速器壳体角向定位装置,包括:
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沿所述固定座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固定座设置;
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伺服电机和转盘,所述伺服电机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转盘设置在所述固定座的第一通孔上,所述转盘与所述伺服电机传动连接;
第一定位机构,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包括第一支架、第一气缸以及第一插销,所述第一支架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第一通孔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架远离所述固定座的一端设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上传动连接有第一插销,所述第一插销能够在所述第一气缸的带动下移动到所述转盘的上方;
第二定位机构,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包括第二支架、第二气缸以及第二插销,所述第二支架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第一通孔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架远离所述固定座的一端上设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上传动连接有第二插销,所述第二插销能够在所述第二气缸的带动下移动到所述转盘的上方;
第三定位机构,所述第三定位机构包括若干个第一传感器和若干个第三支架,若干个所述第三支架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第一通孔的一侧,若干个第一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架远离所述固定座的一端上。
优选的,所述转盘能在所述伺服电机的带动下以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轴为中心转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气缸上还设有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气缸是否移动到位。
优选的,所述第二气缸上还设有警报机构。
优选的,所述转盘远离所述固定座的一端仿形设计,所述差速器壳体能够套设在所述固定座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插销为仿形设计,所述第二插销能够插入所述差速器壳体的窗口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实现了对壳体的精确定位,保证了后期机加工的精确性;
2、节省加工节拍,保证了产品质量;
3、适用于多种类型的差速器壳体,适用范围较广;
4、结构原理简单,造价成本低,定位精确,运行过程可靠、高效、安全。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差速器壳体角向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差速器壳体角向定位装置和差速器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的附图标记:
1、固定座;
2、伺服电机;21、转盘;
3、第一支架;31、第一气缸;32、第一插销;
4、第二支架;41、第二气缸;42、第二插销;
5、第一传感器;51、第三支架;
6、差速器壳体;61、窗口;62、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差速器壳体6角向定位装置包括固定座1、旋转机构、第一定位机构、第二定位机构以及第三定位机构。
所述固定座1的中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伺服电机2和转盘21,所述伺服电机2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的下方,所述转盘21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的上方,所述转盘21 与所述伺服电机2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转盘21旁边的第一支架3,所述第一支架 3设置在所述固定座1上方,所述第一支架3上端设有第一气缸31,所述第一气缸31上传动连接有第一插销32,所述第一插销32靠近所述转盘21设置,所述第一插销32能在所述第一气缸31的带动下向所述转盘21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转盘21旁边的第二支架4,所述第二支架 4设置在所述固定座1上方,所述第二支架4上端设有第二气缸41,所述第二气缸41上传动连接有第二插销42,所述第二插销42靠近所述转盘21设置,所述第二插销42能够在所述第二气缸41的带动下向所述转盘21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转盘21旁边的第三支架51,所述第三支架51设置在所述固定座1的上方,所述第三支架51上端设有第一传感器5,所述第一传感器5朝向所述转盘21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支架51和所述第三传感器的数量为3个,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可实施的方式中,所述第三支架51和第三传感器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数量来设置。
请参考图2,所述差速器壳体6上设有窗后和第二通孔62。
借由上述结构,将所述差速器壳体6套设仿形设计的转盘21的上端,所述伺服电机2 带动所述转盘21转动,所述转盘21进一步带动所述差速器壳体6转动,所述差速器壳体6在旋转过程中,三个第一传感器5一直在对所述差速器壳体6进行检测,当三个所述第一传感器5同时都亮起时,说明捕捉到所述差速器壳体6角向的唯一特征,所述伺服电机2停止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气缸31带动所述第一插销32向所述差速器壳体6移动,所述第一插销32,当所述第二传感器亮起时,说明所述第一气缸31移动到位,所述第一插销32进入所述差速器壳体6的第二通孔62内。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销32进入所述第二通孔62的一端上设有倒角,倒角有利于所述第一插销32进入所述第二通孔62。
进一步的,当所述第一插销32进入所述第二通孔62的同时,所述第二气缸41的带动所述第二插销42向所述差速器壳体6移动,若仿形的第二插销42进入所述差速器壳体6的窗口61,说明定位准确,若无法进入窗口61,说明定位错误,所述警报机构发出警报,并收回第一插销32,重新对差速器壳体6进行定位。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差速器壳体6角向定位装置实现了对壳体的精确定位,保证了后期机加工的精确性,节省加工节拍,保证了产品质量;适用于多种类型的壳体,适用范围较广;结构原理简单,造价成本低,定位精确,运行过程可靠、高效、安全。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6)

1.一种差速器壳体角向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沿所述固定座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固定座设置;
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伺服电机和转盘,所述伺服电机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转盘设置在所述固定座的第一通孔上,所述转盘与所述伺服电机传动连接;
第一定位机构,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包括第一支架、第一气缸以及第一插销,所述第一支架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第一通孔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架远离所述固定座的一端设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上传动连接有第一插销,所述第一插销能够在所述第一气缸的带动下移动到所述转盘的上方;
第二定位机构,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包括第二支架、第二气缸以及第二插销,所述第二支架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第一通孔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架远离所述固定座的一端上设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上传动连接有第二插销,所述第二插销能够在所述第二气缸的带动下移动到所述转盘的上方;
第三定位机构,所述第三定位机构包括若干个第一传感器和若干个第三支架,若干个所述第三支架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第一通孔的一侧,若干个第一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架远离所述固定座的一端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壳体角向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能在所述伺服电机的带动下以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轴为中心转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壳体角向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上还设有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气缸是否移动到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壳体角向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缸上还设有警报机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壳体角向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远离所述固定座的一端仿形设计,所述差速器壳体能够套设在所述固定座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壳体角向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销为仿形设计,所述第二插销能够插入所述差速器壳体的窗口中。
CN202020506959.3U 2020-04-09 2020-04-09 差速器壳体角向定位装置 Active CN2120960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06959.3U CN212096032U (zh) 2020-04-09 2020-04-09 差速器壳体角向定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06959.3U CN212096032U (zh) 2020-04-09 2020-04-09 差速器壳体角向定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96032U true CN212096032U (zh) 2020-12-08

Family

ID=73630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06959.3U Active CN212096032U (zh) 2020-04-09 2020-04-09 差速器壳体角向定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9603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80722A (zh) * 2024-02-02 2024-03-12 杭州蕙勒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轮毂单元内法兰机加工自动化生产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80722A (zh) * 2024-02-02 2024-03-12 杭州蕙勒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轮毂单元内法兰机加工自动化生产线
CN117680722B (zh) * 2024-02-02 2024-04-19 杭州蕙勒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轮毂单元内法兰机加工自动化生产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31806C (zh) 晶片位置教示方法和教示用夹具
CN110044263B (zh) 检测设备及检测设备的工作方法
CN206609394U (zh) 一种工件尺寸在线检测系统
CN212096032U (zh) 差速器壳体角向定位装置
CN216082506U (zh) 用于视觉检测的多自由度串联精密定位平台
CN208536712U (zh) 压缩机外壳三点孔检测装置
CN213210374U (zh) 一种旋转控制装置及首件检测机
CN211318233U (zh) 检测装置及点胶系统
CN114047194A (zh) 一种制造业用智能机器人生产检测装置
CN115077439A (zh) 一种轴孔检测装置
KR970075859A (ko) 다축포터블스캐너를 이용한 간이자동초음파 탐상장치 구조
CN220670448U (zh) 车架底盘辅助扫描装置
CN219015225U (zh) 一种用于测量曲轴径向跳动的检测装置
CN221325857U (zh) 一种基于协作机器人的工件疲劳测试装置
JPH0333406Y2 (zh)
CN220288564U (zh) 一种管件全尺寸检测装置
CN111496785B (zh) 机器人及其自动回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17637234U (zh) 一种金属材料复验用非破坏性检测设备
CN220137206U (zh) 一种用于天线测试的转台装置
CN220552380U (zh) 一种孔系柔性自动检测系统
CN213795572U (zh) 一种金属件的孔加工装置
CN218872920U (zh) 双模式射线检测装置
CN210036498U (zh) 一种用于零件修边的精度检测工具
CN210515629U (zh) 一种应用于烟雾报警器测试设备内的测试底转盘结构
CN212675116U (zh) 一种起重机电机定子异常失电保护功能有效性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