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95824U - 一种抛光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抛光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95824U
CN212095824U CN202020411677.5U CN202020411677U CN212095824U CN 212095824 U CN212095824 U CN 212095824U CN 202020411677 U CN202020411677 U CN 202020411677U CN 212095824 U CN212095824 U CN 2120958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ush
support
driving
moving mechanism
polishing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1167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邝锦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NTOP (DONGGUAN)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INTOP (DONGGUAN)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NTOP (DONGGUAN)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INTOP (DONGGUAN)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1167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958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958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958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抛光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抛光机,包括机座以及安装在机座上的毛刷机构,毛刷机构包括固定板、平行设置的两个毛刷组件、与两个毛刷组件的背面分别铰接的摇臂以及能够驱动两个毛刷组件进行对搓式往复运动的驱动机构;两个毛刷组件与至少两个摇臂形成平行四边形,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平行运动,把偏心轴的圆周运动转换成接近直线的圆弧运动,使毛刷组件以来回往复运动的方式对工件进行抛光,使得毛刷组件能抛光工件的一些无法接触到的角落,使得抛光更加均匀,并且能够改善传统抛光机对直角边抛光的劣势。

Description

一种抛光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抛光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抛光机。
背景技术
当今触控显示器已被大量使用,包括手机,智能装带,以至汽车的仪表,中控台等等,触控显示器需要由玻璃盖板保护,并提供触控传感的平面,在盖板生生产工艺中,需要进行抛光处理。
现时的抛光技术主要以旋转毛刷进行抛光,传统的做法为盘型毛刷垂直于抛光表面旋转进行抛光,部分特别用途的会以横向滚筒毛刷在抛光面旋转进行抛光,因为都是使用旋转毛刷,毛刷的毛对于抛光工件的一些无法接触到的角落,将无法进行抛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抛光机,采用该抛光机能够改善传统抛光机对直角边、复杂曲面抛光的劣势,且抛光精度不均匀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一种抛光机,包括机座以及安装在机座上的毛刷机构,所述毛刷机构包括固定板、平行设置的两个毛刷组件、与两个毛刷组件的背面分别铰接的摇臂以及能够驱动两个毛刷组件进行对搓式往复运动的驱动机构,固定板与摇臂的中部铰接,驱动机构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轴连接有偏心轮,偏心轮设有偏心轴,所述毛刷机构还包括摆臂,所述摆臂的一端与所述偏心轴铰接,所述摆臂的另一端与摇臂或所述毛刷组件铰接。
其中,所述毛刷组件包括定位板和毛刷主体,所述毛刷主体与所述定位板的底部为可拆卸连接。
其中,所述毛刷主体为倒三角形、圆弧形、方形或T形,所述毛刷主体的侧壁设有均匀分布的刷毛。
其中,所述摇臂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有所述摇臂间隔设置且与两个毛刷组件活动连接形成能够联动的平行四边形结构。
其中,所述摇臂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摇臂间隔设置且与两个毛刷组件形成有联动的平行四边形结构。
其中,所述摆臂与摇臂的铰接点位于该摇臂的端部,该摇臂位于毛刷组件的端部。
其中,所述机座的上表面安装有能够沿机座的X轴方向移动的第一移动机构、能够沿机座的Z轴方向移动的第二移动机构以及能够沿机座的Y轴方向移动的第三移动机构;第二移动机构固定于第一移动机构,第三移动机构固定于第二移动机构;所述毛刷机构的固定板与第三移动机构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包括第一支架和用于驱动第一支架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第一支架通过第一移动副与机座滑动连接,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一支架在机座的X轴方向上往复移动;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包括第二支架和第二驱动组件,第二支架通过第二移动副与第一支架滑动连接,第二驱动组件用于带动第二支架沿Z轴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第三移动机构包括第三支架和第三驱动组件,第三支架通过第三移动副与第二支架滑动连接,第三驱动组件用于带动第三支架沿Y轴方向往复移动;所述毛刷机构的固定板安装于第三支架的底部。
其中,所述机座的上表面还安装有旋转工位,所述旋转工位包括用于放置工件的转盘和能够驱动转盘转动的转动组件,所述毛刷机构位于所述转盘的上方。
其中,所述旋转工位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旋转工位沿机座的X轴方向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当驱动机构启动时,偏心轮转动带动偏心轴转动,则偏心轴转动带动与其铰接的摆臂的一端转动,而摆臂的另一端则将偏心轮的偏心转动转化成毛刷组件的前后移动,由于两个毛刷组件通过摇臂铰接,而固定板与摇臂的中部铰接,则一个毛刷组件向后移动,则摇臂以其中部为铰接点,摇臂带动另一个毛刷组件向前移动,实现两个毛刷组件对搓式往复运动;两个毛刷组件与摇臂配合,使毛刷组件以来回往复运动的方式对工件进行抛光,使得毛刷组件能抛光工件的一些无法接触到的角落,使得抛光更加均匀,并且能够改善传统抛光机对直角边抛光的劣势,能够实现抛光机对直角边、复杂曲面的抛光。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抛光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抛光机的第一移动机构、第二移动机构和第三移动机构之间相互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抛光机的毛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抛光机的毛刷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5中包括:
机座1,第一齿条11,第一导轨12,毛刷机构2,固定板21,连杆211,驱动机构22,摇臂23,摆臂24,毛刷组件25,定位板251,主体253,刷毛254,偏心轮26,偏心轴261,旋转工位3,转盘31,第一移动机构4,第一支架41,第一驱动组件42,第一电机421,第一齿轮422,第一滑块44,第二齿条45,第二移动机构5,第二支架51,第二导轨52,第二滑块53,第二电机54,第二齿轮55,第三齿条56,第三移动机构6,第三支架61,第三导轨62,第三滑块63,第三电机64,第三齿轮65。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抛光机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包括机座1、安装在机座1上的移动机构、连接移动机构的毛刷机构2以及安装在机座1上表面的旋转工位3。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移动机构包括第一移动机构4、第二移动机构5和第三移动机构6,第一移动机构4包括第一支架41和第一驱动组件42,第一支架41为中空框架,第一驱动组件42固定连接第一支架41。第一支架41通过第一移动副与机座1滑动连接,第一移动副包括第一导轨12和与第一导轨12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块44,第一导轨12固定连接在机座1的上表面,第一滑块44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架41的底部。第一驱动组件42包括第一电机421和第一齿轮422,机座1的侧边设有第一齿条11,该第一齿条11朝向机座1 的X轴方向延伸,第一电机421的输出轴连接第一齿轮422,第一齿轮422与第一齿条11 啮合,移动时,第一电机421转动带动第一齿轮422转动,由于第一驱动组件42固定连接第一支架41,且第一齿轮422与第一齿条11啮合,第一齿轮422转动并能够带动第一支架 41沿着机座1的X轴方向左右往复移动。
如图3所示,第二移动机构5包括第二支架51和第二驱动组件,第二支架51安装在第一支架41内,第二支架51为回型架,第二支架51的四个角均通过第二移动副与第一支架41的内壁上下滑动连接。第二移动副包括第二导轨52和与第二导轨52滑动连接的第二滑块53,第二导轨52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架41的内壁面,第二滑块53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架51的四个角并与第一支架41相对的一侧。第一支架41设有第二齿条45,该第二齿条45 固定连接第一支架41且第二齿条45竖直设置,第二驱动组件固定连接第二支架51,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54和第二齿轮55,第二电机54的输出轴连接第二齿轮55,第二齿轮55与第二齿条45啮合,移动时,第二电机54转动带动第二齿轮55转动,由于第二驱动组件固定连接第二支架51,且第二齿轮55与第二齿条45啮合,第二齿轮55转动并能够带动第二支架51沿着第一支架41的Z轴方向上下往复移动。
如图3所示,第三移动机构6包括第三支架61和第三驱动组件,第三支架61安装在第二支架51的上方,且第二支架51的两端均通过第三移动副与第二支架51的上表面滑动连接,第三移动副包括第三导轨62和与第三导轨62滑动连接的第三滑块63,第三导轨62 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架51的上表面,第三滑块63固定在第三支架61两端的底部。第二支架 51上设有第三齿条56,第三齿条56沿机座1的Y轴方向延伸,第三驱动组件固定连接第三支架61,第三驱动组件包括第三电机64和第三齿轮65,第三电机64的输出轴连接第三齿轮65,第三齿轮65与第三齿条56啮合,移动时,第三电机64转动带动第三齿轮65转动,由于第三驱动组件固定连接第三支架61,且第三齿轮65与第三齿条56啮合,第三齿轮65转动并能够带动第三支架61沿着第二支架51的Y轴方向前后往复移动。
如图4和图5所示,毛刷机构2固定连接在第三移动机构6的下方,本实施例中,毛刷机构2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作为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毛刷机构2的数量也可以为三个、四个、五个等,两个毛刷机构2并排设置,每一毛刷机构2均包括固定板21、驱动机构22、摇臂23和摆臂24、平行设置的两个毛刷组件25。固定板21固定于第三移动机构6的下方。摇臂23的数量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实施例中,摇臂23的数量设有三个,每一摇臂 23的两端均与两个毛刷组件25的背面铰接。固定板21的底部设有若干连杆211,连杆211 与摇臂23的个数一一对应,且连杆211与摇臂23的中部铰接。驱动机构22与固定板21 固定连接,驱动机构22的输出轴连接有偏心轮26,偏心轮26的底部设有偏心轴261。摆臂24的一端与偏心轴261铰接,摆臂24的另一端与摇臂23或毛刷组件25铰接。本实施例中,摆臂24的另一端和摇臂23的一端均通过同一铰轴来与毛刷组件25铰接。当驱动机构22启动时,偏心轮26转动带动偏心轴261转动,则偏心轴261转动带动与其铰接的摆臂24的一端转动,而摆臂24的另一端则拉动毛刷组件25实现前后往复移动,从而将偏心轮26的偏心转动转化成毛刷组件25的前后往复移动。由于两个毛刷组件25通过摇臂23 铰接,而固定板21与摇臂23的中部铰接,则一个毛刷组件25向后移动,则摇臂23以其中部为铰接点,摇臂23带动另一个毛刷组件25向前移动,实现两个毛刷组件25对搓式往复运动。两个毛刷组件25与至少两个摇臂23形成平行四边形,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平行运动,把偏心轴的圆周运动转换成接近直线的圆弧运动,使毛刷组件25以来回往复运动的方式对工件进行抛光,使得毛刷组件25能抛光工件的一些无法接触到的角落,使得抛光更加均匀,并且能够实现抛光机对直角边、复杂曲面的抛光。摇臂23的数量设有若干,本实施例中,摇臂23的数量有三个,且三个摇臂23平行设置,每个摇臂23的两端分别铰接两个毛刷组件25,从而三个摇臂23和两个毛刷组件25组成联动的多个平行四边形结构,在抛光作业时,联动的多个平行四边形结构同步运动,能够防止毛刷组件25或摇臂23上下晃动,使得毛刷机构2的整体稳定性更好。
如图5所示,毛刷组件25包括定位板251和毛刷主体253,毛刷主体253与定位板251的底部为可拆卸连接,使得抛光机可以根据不同的工件类型更换不同形状的毛刷主体253进行抛光,使得抛光效率更高。毛刷主体253可以为倒三角形、圆弧形、T形或方形的其中一种,刷毛254均匀分布在毛刷主体253的侧壁,进而可对工件进行全方位的抛光。
如图1所述,机座1的上面还安装有旋转工位3,旋转工位3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旋转工位3沿机座1的X轴方向间隔设置,且并排安装在第三移动机构6的下方,旋转工位3 包括第一旋转工位和第二旋转工位,两个旋转工位3的结构一致,以下以第一旋转工位为例说明。第一旋转工位包括用于放置工件的转盘31和能够驱动转盘31转动的转动组件,毛刷机构2位于转盘31的上方。第一移动机构4、第二移动机构5和第三移动机构6能够带动毛刷机构2分别在机座的X轴、Z轴和Y轴方向上移动,便于对工件在三个轴方向上任意空间位置的抛光。且当需要转动工件进行其他面抛光时,转动组件启动并带动转盘31转动,则能够带动位于转盘31上的工件转动,第一移动机构4、第二移动机构5、第三移动机构6以及转盘31相互配合,能够对复杂曲面、直角边进行抛光处理,实现工件多个曲面、弧面和角的抛光,使得工件抛光更加全面彻底,不会存在死角或抛光不到的面,抛光效率高。
本实施例的抛光机通过置有第一旋转工位和第二旋转工位,两个旋转工位3沿机座1 的X轴方向间隔设置,当第一移动机构4启动并带动第一支架41在X轴方向移动时,第一移动机构4移动到第一旋转工位的上方,并对第一旋转工位上的工件进行抛光,而此时第二旋转工位的加工区不受干扰,可以进行上、下工件的操作,因此可以上、下工件和加工的工时重叠,可有效增加生产效率。
进一步,第一移动机构4、第二移动机构5和第三移动机构6启动并能够朝XYZ轴定向移动,便于将毛刷组件25移动到最佳位置进行更换毛刷组件25中毛刷主体253,使得毛刷主体253更换方便,操作简单。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抛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以及安装在机座上的毛刷机构,所述毛刷机构包括固定板、平行设置的两个毛刷组件、与两个毛刷组件的背面分别铰接的摇臂以及能够驱动两个毛刷组件进行对搓式往复运动的驱动机构,固定板与摇臂的中部铰接,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轴连接有偏心轮,偏心轮设有偏心轴,所述毛刷机构还包括摆臂,所述摆臂的一端与所述偏心轴铰接,所述摆臂的另一端与摇臂或所述毛刷组件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毛刷组件包括定位板和毛刷主体,所述毛刷主体与所述定位板的底部为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刷主体为倒三角形、圆弧形、方形或T形,所述毛刷主体的侧壁设有均匀分布的刷毛。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摇臂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有所述摇臂间隔设置且与两个毛刷组件活动连接形成能够联动的平行四边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的底部设有若干与所述摇臂的中部铰接的连杆,所述连杆与所述摇臂的数量一一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与摇臂的铰接点位于该摇臂的端部,该摇臂位于毛刷组件的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的上表面安装有能够沿机座的X轴方向移动的第一移动机构、能够沿机座的Z轴方向移动的第二移动机构以及能够沿机座的Y轴方向移动的第三移动机构;第二移动机构与第一移动机构滑动连接,第三移动机构与第二移动机构滑动连接;所述毛刷机构的固定板与第三移动机构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包括第一支架和用于驱动第一支架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第一支架通过第一移动副与机座滑动连接,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一支架在机座的X轴方向上往复移动;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包括第二支架和第二驱动组件,第二支架通过第二移动副与第一支架滑动连接,第二驱动组件用于带动第二支架沿Z轴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第三移动机构包括第三支架和第三驱动组件,第三支架通过第三移动副与第二支架滑动连接,第三驱动组件用于带动第三支架沿Y轴方向往复移动;所述毛刷机构的固定板安装于第三支架的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的上表面还安装有旋转工位,所述旋转工位包括用于放置工件的转盘和能够驱动转盘转动的转动组件,所述毛刷机构位于所述转盘的上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工位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旋转工位沿机座的X轴方向间隔设置。
CN202020411677.5U 2020-03-26 2020-03-26 一种抛光机 Active CN2120958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11677.5U CN212095824U (zh) 2020-03-26 2020-03-26 一种抛光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11677.5U CN212095824U (zh) 2020-03-26 2020-03-26 一种抛光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95824U true CN212095824U (zh) 2020-12-08

Family

ID=736384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11677.5U Active CN212095824U (zh) 2020-03-26 2020-03-26 一种抛光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9582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84683A (zh) * 2021-03-30 2021-07-09 谭阳 一种玻璃生产加工表面洁净处理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84683A (zh) * 2021-03-30 2021-07-09 谭阳 一种玻璃生产加工表面洁净处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30695A (zh) 一种抛光机
CN105167382A (zh) 智能洗发机器人
CN212095824U (zh) 一种抛光机
CN108312010A (zh) 一种三自由度串联柔性磨抛法兰装置
CN112192368A (zh) 一种球座内壁全方位打磨设备
CN114310628A (zh) 一种数控三轴自动换磨头铝合金球冠抛光机
CN211305937U (zh) 一种管材抛光机
CN211332641U (zh) 一种摇摆式双工位抛光机
CN219131849U (zh) 一种五金零件打磨抛光机
CN113695341B (zh) 一种3d曲面玻璃清洗机构及清洗方法
CN113635189B (zh) 一种用于锻铸件表面抛光打磨系统的加工工艺
CN116117610A (zh) 一种壳体打磨用多轴机器人
CN214559821U (zh) 一种大尺寸的皮带刷抛光装置
CN213319209U (zh) 一种生产精密模具零件用精密平面磨床
CN209036212U (zh) 异型小精密件研磨装置
CN210499777U (zh) 一种抛光设备
CN111376162A (zh) 一种曲面抛光机床
CN213616084U (zh) 一种行星扫光装置
CN215433023U (zh) 一种抛光机的抛光结构
CN212095826U (zh) 一种曲面抛光机床
CN216540079U (zh) 盘刷左右摆动机构
CN220971727U (zh) 一种矽钢片生产用打磨机
CN220613396U (zh) 一种汽车注塑件边缘毛刺去除装置
CN214519431U (zh) 一种适用于塑胶件的打磨抛光装置
CN218964900U (zh) 一种多工位齿轮去毛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