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90758U - 一种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90758U
CN212090758U CN202020174034.3U CN202020174034U CN212090758U CN 212090758 U CN212090758 U CN 212090758U CN 202020174034 U CN202020174034 U CN 202020174034U CN 212090758 U CN212090758 U CN 2120907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shell main
main part
vital capacity
bran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7403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司少魁
刘瑞
綦迎成
李树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17403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907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907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9075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包括气嘴、进气管、第二支管和外壳主体,所述外壳主体的一侧安装有连通管,且连通管的一侧设置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远离连通管的一侧安装有进气管,且进气管的一侧安装有气嘴,所述气嘴的内部设置有滤网,且气嘴的四周均设置有保护垫片,所述外壳主体远离连通管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支管,且第二支管的表面设置有阀门,所述第二支管远离外壳主体的一侧安装有排气管,且排气管远离第二支管的一侧通过橡皮筋安装有气球。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进气管、输气管、第一螺纹管、套管、锁紧螺栓和螺孔,方便对进气管进行更换,避免长时间使用而滋生病菌,有利于提高使用卫生和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呼吸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的一个专科,人在正常吸气时,横膈膜收缩和外肋间肌收缩,当用力吸气时,还需吸气辅助肌,如斜方肌、斜角肌的协助,这些肌肉收缩的结果使得胸阔上举,胸腔空间扩大到极限,因此需要对吸气肌进行锻炼,呼吸家吸气训练器采用阻抗训练基础原理,使用者透过吸气训练器吸气时需费力去抵抗训练器设定的阻抗,以增加吸气肌力,借此增加呼吸肌强度与耐受度,但是现有的肺活量训练装置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或缺陷:
第一,现有的肺活量训练装置使用不卫生,气管或气嘴长时间使用的话,会滋养细菌,从而威胁到患者的身体健康;
第二,现有的肺活量训练装置无法测量出患者肺活量的大小,大多只能通过判断得出,因此得到的数据不太准确;
第三,现有的肺活量训练装置无法根据患者不同时期来调节肺活量的训练强度,从而降低肺活量的训练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一种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使用不卫生、无法测量出患者肺活量的大小和无法调节肺活量的训练强度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包括气嘴、进气管、第二支管和外壳主体,所述外壳主体的一侧安装有连通管,且连通管的一侧设置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远离连通管的一侧安装有进气管,且进气管的一侧安装有气嘴,所述气嘴的内部设置有滤网,且气嘴的四周均设置有保护垫片,所述外壳主体远离连通管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支管,且第二支管的表面设置有阀门,所述第二支管远离外壳主体的一侧安装有排气管,且排气管远离第二支管的一侧通过橡皮筋安装有气球。
优选的,所述外壳主体的内部横向安装有通气管,且通气管顶端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一支管,所述第一支管的表面均套接有贯穿外壳主体顶端的第二螺纹管,且第二螺纹管的顶端均设置有透明管,所述透明管的内部均设置有活塞球,且透明管的正面均设置有刻度尺。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内侧的中间位置处横向设置有第一螺纹管,且输气管靠近进气管一侧的侧壁上安装有与第一螺纹管相匹配的套管,所述第一螺纹管的表面均匀设置有外螺纹,且套管的内部设置有与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
优选的,所述外壳主体底端的两端均安装有握把,且握把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防滑橡胶套。
优选的,所述输气管的顶端和底端均安装有锁紧螺栓,且进气管内部的顶端和底端均安装有与锁紧螺栓相匹配的螺孔。
优选的,所述外壳主体两侧与第二支管、连通管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圈,且外壳主体通过密封圈与第二支管、连通管之间可构成一体化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安装进气管、输气管、第一螺纹管、套管、锁紧螺栓和螺孔,通过转动锁紧螺栓,将锁紧螺栓从螺孔旋转出来,再通过转动进气管,进气管带动第一螺纹管转动,使得第一螺纹管与套管分离,从而将进气管与输气管分离开来,方便对进气管进行更换,避免长时间使用而滋生病菌,有利于提高使用卫生和安全性;
(2)通过安装透明管、活塞球、通气管、第一支管和刻度尺,患者通过吹气,气体通过通气管、第一支管之间的相互配合,活塞球将随着上升,通过观察透明管上的刻度尺,可以得出活塞球上升的高度,从而可以快速得出患者肺活量的大小,十分便利,通过安装第二支管、排气管和气球,患者通过吹起,气体会从第二支管进入排气管中,通过观察气球鼓起的大小,也可以大致判断肺活量的大小;
(3)通过安装透明管、第二螺纹管和第一支管,通过转动透明管,透明管转动带动第二螺纹管转动,第二螺纹管转动的同时,会往下下降,从而将透明管下降至第一支管内部,使得透明管的长度随之变小,从而可以调节肺活量训练的难度,对不同恢复期患者进行针对性训练,有利于提高肺活量的训练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保护垫片;2、气嘴;3、滤网;4、进气管;5、螺孔;6、握把;7、防滑橡胶套;8、通气管;9、第一支管;10、第二支管;11、橡皮筋;12、气球;13、排气管;14、阀门;15、外壳主体;16、刻度尺;17、透明管;18、活塞球;19、密封圈;20、连通管;21、输气管;22、锁紧螺栓;23、第一螺纹管;24、套管;25、第二螺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包括气嘴2、进气管4、第二支管10和外壳主体15,外壳主体15的内部横向安装有通气管8,且通气管8顶端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一支管9,第一支管9的表面均套接有贯穿外壳主体15顶端的第二螺纹管25,且第二螺纹管25的顶端均设置有透明管17,透明管17的内部均设置有活塞球18,且透明管17的正面均设置有刻度尺16;
通过患者将活塞球18吹起,通过刻度尺16观察活塞球18升起的高度,从而得出患者肺活量的大小,十分方便;
外壳主体15底端的两端均安装有握把6,且握把6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防滑橡胶套7;
通过患者手握住握把6,通过防滑橡胶套7可以增大与手之间的摩擦力,避免在训练肺活量的时候手与装置发生滑动;
外壳主体15的一侧安装有连通管20,且连通管20的一侧设置有输气管21,输气管21远离连通管20的一侧安装有进气管4;
进气管4内侧的中间位置处横向设置有第一螺纹管23,且输气管21靠近进气管4一侧的侧壁上安装有与第一螺纹管23相匹配的套管24,第一螺纹管23的表面均匀设置有外螺纹,且套管24的内部设置有与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
通过转动进气管4,进气管4带动第一螺纹管23转动,使得第一螺纹管23与套管24分离,从而将进气管4与输气管21分离开来,方便对进气管4进行更换,避免长时间使用而滋生病菌,有利于提高使用卫生和安全性;
输气管21的顶端和底端均安装有锁紧螺栓22,且进气管4内部的顶端和底端均安装有与锁紧螺栓22相匹配的螺孔5;
通过锁紧螺栓22与螺孔5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方便对输气管21与进气管4进行固定,增强输气管21与进气管4之间的稳定性;
且进气管4的一侧安装有气嘴2,气嘴2的内部设置有滤网3,且气嘴2的四周均设置有保护垫片1,外壳主体15远离连通管2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支管10;
外壳主体15两侧与第二支管10、连通管20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圈19,且外壳主体15通过密封圈19与第二支管10、连通管20之间可构成一体化结构;
通过密封圈19可以增强外壳主体15与第二支管10、连通管20连接处的密封性,防止气体流失,降低了肺活量训练的效率;
且第二支管10的表面设置有阀门14,第二支管10远离外壳主体15的一侧安装有排气管13,且排气管13远离第二支管10的一侧通过橡皮筋11安装有气球12。
工作原理:使用时,患者用手持握把6,深呼吸,将嘴部对准气嘴2,保护垫片1可以保护患者的面部,然后向内吹气,气体经过进气管4、输气管21进入连通管20中,然后通过第一支管9进入到透明管17中,通过气体可将活塞球18吹起,通过刻度尺16观察活塞球18升起的高度,从而得出患者肺活量的大小,十分方便;
同样的气体通过连通管20也可以进入到第二支管10中,并通过排气管13可以将气球12吹鼓膨胀,通过观察气球12的大小也可以大致得出肺活量的大小;
当需要调节肺活量的训练强度时,通过转动透明管17,透明管17转动带动第二螺纹管25转动,第二螺纹管25转动的同时,会往上上升或往下下降,从而使得透明管17的长度随之变化,从而可以调节肺活量训练的难度,对不同恢复期患者进行针对性训练,有利于提高肺活量的训练效果;
当需要更换进气管4,通过转动锁紧螺栓22,将锁紧螺栓22从螺孔5旋转出来,再通过转动进气管4,进气管4带动第一螺纹管23转动,使得第一螺纹管23与套管24分离,从而将进气管4与输气管21分离开来,方便对进气管4进行更换,避免长时间使用而滋生病菌,有利于提高使用卫生和安全性。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6)

1.一种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包括气嘴(2)、进气管(4)、第二支管(10)和外壳主体(15),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主体(15)的一侧安装有连通管(20),且连通管(20)的一侧设置有输气管(21),所述输气管(21)远离连通管(20)的一侧安装有进气管(4),且进气管(4)的一侧安装有气嘴(2),所述气嘴(2)的内部设置有滤网(3),且气嘴(2)的四周均设置有保护垫片(1),所述外壳主体(15)远离连通管(2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支管(10),且第二支管(10)的表面设置有阀门(14),所述第二支管(10)远离外壳主体(15)的一侧安装有排气管(13),且排气管(13)远离第二支管(10)的一侧通过橡皮筋(11)安装有气球(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主体(15)的内部横向安装有通气管(8),且通气管(8)顶端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一支管(9),所述第一支管(9)的表面均套接有贯穿外壳主体(15)顶端的第二螺纹管(25),且第二螺纹管(25)的顶端均设置有透明管(17),所述透明管(17)的内部均设置有活塞球(18),且透明管(17)的正面均设置有刻度尺(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4)内侧的中间位置处横向设置有第一螺纹管(23),且输气管(21)靠近进气管(4)一侧的侧壁上安装有与第一螺纹管(23)相匹配的套管(24),所述第一螺纹管(23)的表面均匀设置有外螺纹,且套管(24)的内部设置有与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主体(15)底端的两端均安装有握把(6),且握把(6)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防滑橡胶套(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管(21)的顶端和底端均安装有锁紧螺栓(22),且进气管(4)内部的顶端和底端均安装有与锁紧螺栓(22)相匹配的螺孔(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主体(15)两侧与第二支管(10)、连通管(20)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圈(19),且外壳主体(15)通过密封圈(19)与第二支管(10)、连通管(20)之间可构成一体化结构。
CN202020174034.3U 2020-02-14 2020-02-14 一种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0907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74034.3U CN212090758U (zh) 2020-02-14 2020-02-14 一种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74034.3U CN212090758U (zh) 2020-02-14 2020-02-14 一种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90758U true CN212090758U (zh) 2020-12-08

Family

ID=73631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74034.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090758U (zh) 2020-02-14 2020-02-14 一种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907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262294U (zh) 一种呼吸内科用肺活量训练护理装置
CN212090758U (zh) 一种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
CN203647820U (zh) 传染病人用脚踏式呼吸装置
CN207941154U (zh) 一种呼吸科用呼吸训练器
CN204815227U (zh) 双球双通道有生还显视的人工呼吸器
CN216824711U (zh) 一种便携式呼吸肌训练器
CN212262298U (zh) 一种新型呼吸训练器
CN215916041U (zh) 一种新型人工呼吸器
CN212491408U (zh) 一种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
CN203043215U (zh) 便携式人工呼吸器
CN111643860A (zh) 一种新型呼吸训练器
CN204637215U (zh) 急诊科护理呼气器
CN208081762U (zh) 一种呼吸科用呼吸训练器
CN211536403U (zh) 一种呼吸科用呼吸训练器
CN210904482U (zh) 一种内科临床呼吸装置
CN220026033U (zh) 一种慢阻肺患者锻炼用呼气训练器
CN202637650U (zh) 便携防传染病人工呼吸器
CN112755472A (zh) 一种呼吸科吸入器训练装置
CN201337634Y (zh) 急救呼吸机
CN219743823U (zh) 一种肺功能锻炼装置
CN202459684U (zh) 一种简易呼吸器
CN215136621U (zh) 一种用于胸外科患者术后呼吸锻炼器
CN211189008U (zh) 一种呼吸科康复用呼吸训练装置
CN216725687U (zh) 一种呼吸内科临床用肺活量训练装置
CN211301960U (zh) 一种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08

Termination date: 202102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