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88665U - 一种可分体式餐桌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分体式餐桌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88665U
CN212088665U CN202020004140.7U CN202020004140U CN212088665U CN 212088665 U CN212088665 U CN 212088665U CN 202020004140 U CN202020004140 U CN 202020004140U CN 212088665 U CN212088665 U CN 2120886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dining table
base
storage box
spo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0414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勇
高奎
蒋明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Ocean Building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Ocean Building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Ocean Building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Ocean Building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0414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886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886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886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able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分体式餐桌。所述可分体式餐桌,包括底座和上升板,所述底座内壁底部的一侧和上升板底部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下滑框和上滑框,所述底座内壁底部的另一侧和上升板底部的另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下转动块和上转动块,所述下滑框和上滑框的表面分别开设有下滑槽和上滑槽,所述下转动块与下滑槽的内部设置有下转轴,所述上转动块和上滑槽的内部均设置有上转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分体式餐桌中心的圆形设计成可升降装置,既可放盆栽美化环境,也可放置火锅,菜肴放在外圈的环形桌子上,利于宾客取餐,同时该装置设置有置放箱,用于存放碗筷,方便客人取拿,置放箱的内部还设置有紫外线,能够随时为碗筷进行杀菌消毒。

Description

一种可分体式餐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家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分体式餐桌。
背景技术
餐桌的原意,是指专供吃饭用的桌子。按材质可分为实木餐桌、钢木餐桌、大理石餐桌、大理石餐台、大理石茶几、玉石餐桌、玉石餐台、玉石茶几、云石餐桌等。
现有的餐桌,大多为一体式结构,而这样就会导致中间部分无法被利用,浪费了桌面的面积,同时现有的餐桌,通常只是由服务人员在吃饭时,再从洗刷间取来碗筷,而客人需要的话只能够去找服务人员取,较为麻烦。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分体式餐桌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分体式餐桌,解决了现有的餐桌,大多为一体式结构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分体式餐桌,包括底座和上升板,所述底座内壁底部的一侧和上升板底部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下滑框和上滑框,所述底座内壁底部的另一侧和上升板底部的另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下转动块和上转动块,所述下滑框和上滑框的表面分别开设有下滑槽和上滑槽,所述下转动块与下滑槽的内部设置有下转轴,所述上转动块和上滑槽的内部均设置有上转轴。
优选的,两个所述下转轴的表面之间转动连接有下支撑架,两个所述上转轴的表面之间转动连接有上支撑架,所下支撑架的中部贯穿有下连接轴,所述底座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液压伸缩柱,所述下支撑架与上支撑架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液压伸缩柱的顶部与下连接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上支撑架的中部贯穿有上连接轴,所述底座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环,所述转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桌面。
优选的,所述桌面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底座的两侧均开设有置物箱,所述置物箱的前侧和后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置物箱的顶部和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竖板。
优选的,所述置物箱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缓冲杆,两个所述缓冲杆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杆的表面且位于置物箱的底部与缓冲板的顶部之间套设有缓冲弹簧。
优选的,所述横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存放盒,所述横板的底部和置物箱内部的顶部均设置有紫外线灯,所述置物箱表面的两侧均通过合页铰接有箱门,所述箱门表面的一侧设置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底座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底座底部的两侧且位于两个所述万向轮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液压伸缩杆,所述上升板的顶部设置有加热垫。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分体式餐桌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分体式餐桌,启动液压伸缩杆将其支撑,防止其移动,从而达到固定的效果,当需要将中部的上升板上升时,启动液压伸缩柱,从而使下连接轴上升,从而使下支撑架之间的角度变小,从而带动上支撑架的角度变小,从而将上升板顶起,使其穿过底座、转环和桌面,从而放盆栽美化环境,也可在加热垫上放置火锅,当上升板下降时下支撑架和上支撑架的角度变大,下滑槽和上滑槽的内部均设置有减震弹簧,下降会分别使下转轴和上转轴挤压减震弹簧,从而达到缓冲的作用,然后通过把手打开箱门,将碗放置在缓冲板上,将筷勺放置在存放盒的内部,然后打开紫外线灯,从而对碗筷进行消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分体式餐桌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置物箱的结构示意侧视图;
图3为图1所示桌面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中标号:1、底座,2、上升板,3、下滑框,4、上滑框,5、下转动块, 6、上转动块,7、下滑槽,8、上滑槽,9、下转轴,10、上转轴,11、下支撑架,12、上支撑架,13、下连接轴,14、液压伸缩柱,15、上连接轴,16、转环,17、桌面,18、置物箱,19、横板,20、竖板,21、缓冲杆,22、缓冲板,23、缓冲弹簧,24、存放盒,25、紫外线灯,26、箱门,27、把手,28、万向轮,29、液压伸缩杆,30、加热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分体式餐桌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置物箱的结构示意侧视图;图3为图1所示桌面的结构示意俯视图。可分体式餐桌包括底座1和上升板2,底座1内壁底部的一侧和上升板2底部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下滑框3和上滑框4,底座1内壁底部的另一侧和上升板2底部的另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下转动块5和上转动块6,下滑框3和上滑框4的表面分别开设有下滑槽7和上滑槽8,下转动块5与下滑槽7的内部设置有下转轴9,上转动块6和上滑槽8的内部均设置有上转轴10,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开口,用于供上升板2升出,下滑槽7 和上滑槽8的内部均设置有减震弹簧,下滑槽7和上滑槽8分别与下转轴9和上转轴10滑动连接,下降会分别使下转轴9和上转轴10挤压减震弹簧,从而达到缓冲的作用。
两个下转轴9的表面之间转动连接有下支撑架11,两个上转轴10的表面之间转动连接有上支撑架12,所下支撑架11的中部贯穿有下连接轴13,底座1 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液压伸缩柱14,下支撑架11与上支撑架12转动连接,当上升板2下降时下支撑架11和上支撑架12的角度变大,下滑槽7和上滑槽8 的内部均设置有减震弹簧,下降会分别使下转轴9和上转轴10挤压减震弹簧,从而达到缓冲的作用。
液压伸缩柱14的顶部与下连接轴13的表面固定连接,上支撑架12的中部贯穿有上连接轴15,底座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环16,转环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桌面17,要将中部的上升板2上升时,启动液压伸缩柱14,从而使下连接轴13上升,从而使下支撑架11之间的角度变小,从而带动上支撑架12的角度变小,从而将上升板2顶起,使其穿过底座1、转环16和桌面17,从而放盆栽美化环境,也可在加热垫30上放置火锅。
桌面17的顶部开设有通孔,底座1的两侧均开设有置物箱18,置物箱18 的前侧和后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板19,置物箱18的顶部和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竖板20,置物箱18用于存放碗筷,方便客人和服务人员拿取,也用于对碗筷杀菌消毒,横板19和竖板20将置物箱18隔成一块块空间,用于分类存放。
置物箱18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缓冲杆21,两个缓冲杆21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缓冲板22,缓冲杆21的表面且位于置物箱18的底部与缓冲板22 的顶部之间套设有缓冲弹簧23,将碗放置在缓冲板22上,由于碗自身的重力会下压,从而使缓冲杆21下降,从而挤压缓冲弹簧23,从而达到缓冲作用,也保证了碗的稳定性。
横板1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存放盒24,横板19的底部和置物箱18内部的顶部均设置有紫外线灯25,置物箱18表面的两侧均通过合页铰接有箱门26,箱门26表面的一侧设置有把手27,通过把手27打开箱门26,将碗放置在缓冲板 22上,将筷勺放置在存放盒24的内部,然后打开紫外线灯25,从而对碗筷进行消毒。
底座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28,底座1底部的两侧且位于两个万向轮28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液压伸缩杆29,上升板2的顶部设置有加热垫30,可以通过万向轮28移动该餐桌,到达位置后,启动液压伸缩杆29将其支撑,防止其移动,从而达到固定的效果,加热垫30可以加热火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分体式餐桌的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可以通过万向轮28移动该餐桌,到达位置后,启动液压伸缩杆29将其支撑,当需要将中部的上升板2上升时,启动液压伸缩柱14,从而使下连接轴13上升,从而使下支撑架11之间的角度变小,从而带动上支撑架12的角度变小,从而将上升板2顶起,使其穿过底座1、转环16和桌面17,当上升板2 下降时下支撑架11和上支撑架12的角度变大,下滑槽7和上滑槽8的内部均设置有减震弹簧,下降会分别使下转轴9和上转轴10挤压减震弹簧,然后通过把手27打开箱门26,将碗放置在缓冲板22上,将筷勺放置在存放盒24的内部,然后打开紫外线灯25。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分体式餐桌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启动液压伸缩杆29将其支撑,防止其移动,从而达到固定的效果,当需要将中部的上升板2上升时,启动液压伸缩柱14,从而使下连接轴13上升,从而使下支撑架11之间的角度变小,从而带动上支撑架12的角度变小,从而将上升板2顶起,使其穿过底座1、转环16和桌面17,从而放盆栽美化环境,也可在加热垫30上放置火锅,当上升板2下降时下支撑架11和上支撑架12的角度变大,下滑槽7和上滑槽8的内部均设置有减震弹簧,下降会分别使下转轴9 和上转轴10挤压减震弹簧,从而达到缓冲的作用,然后通过把手27打开箱门 26,将碗放置在缓冲板22上,将筷勺放置在存放盒24的内部,然后打开紫外线灯25,从而对碗筷进行消毒。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可分体式餐桌,包括底座(1)和上升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壁底部的一侧和上升板(2)底部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下滑框(3)和上滑框(4),所述底座(1)内壁底部的另一侧和上升板(2)底部的另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下转动块(5)和上转动块(6),所述下滑框(3)和上滑框(4)的表面分别开设有下滑槽(7)和上滑槽(8),所述下转动块(5)与下滑槽(7)的内部设置有下转轴(9),所述上转动块(6)和上滑槽(8)的内部均设置有上转轴(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体式餐桌,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下转轴(9)的表面之间转动连接有下支撑架(11),两个所述上转轴(10)的表面之间转动连接有上支撑架(12),所下支撑架(11)的中部贯穿有下连接轴(13),所述底座(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液压伸缩柱(14),所述下支撑架(11)与上支撑架(12)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分体式餐桌,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伸缩柱(14)的顶部与下连接轴(13)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上支撑架(12)的中部贯穿有上连接轴(15),所述底座(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环(16),所述转环(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桌面(1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分体式餐桌,其特征在于,所述桌面(17)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底座(1)的两侧均开设有置物箱(18),所述置物箱(18)的前侧和后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板(19),所述置物箱(18)的顶部和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竖板(2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分体式餐桌,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箱(18)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缓冲杆(21),两个所述缓冲杆(21)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缓冲板(22),所述缓冲杆(21)的表面且位于置物箱(18)的底部与缓冲板(22)的顶部之间套设有缓冲弹簧(2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分体式餐桌,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1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存放盒(24),所述横板(19)的底部和置物箱(18)内部的顶部均设置有紫外线灯(25),所述置物箱(18)表面的两侧均通过合页铰接有箱门(26),所述箱门(26)表面的一侧设置有把手(2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体式餐桌,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28),所述底座(1)底部的两侧且位于两个所述万向轮(28)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液压伸缩杆(29),所述上升板(2)的顶部设置有加热垫(30)。
CN202020004140.7U 2020-01-02 2020-01-02 一种可分体式餐桌 Active CN2120886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04140.7U CN212088665U (zh) 2020-01-02 2020-01-02 一种可分体式餐桌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04140.7U CN212088665U (zh) 2020-01-02 2020-01-02 一种可分体式餐桌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88665U true CN212088665U (zh) 2020-12-08

Family

ID=736239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04140.7U Active CN212088665U (zh) 2020-01-02 2020-01-02 一种可分体式餐桌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886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433058U (zh) 一种具有升降隐藏茶杯功能的茶桌
CN212088665U (zh) 一种可分体式餐桌
CN210114178U (zh) 一种可调节的组合式餐桌
CN211269403U (zh) 气动升降橱柜
CN205338146U (zh) 一种方便存取茶叶的茶几
CN213370857U (zh) 一种悬浮式墙角柜
CN212546128U (zh) 一种多功能家用餐桌
CN104382390A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挂柜
CN210748345U (zh) 一种同步升降学习桌
CN202286911U (zh) 自控升降桌
CN213284865U (zh) 一种便于移动方便使用的输液架
CN211794927U (zh) 一种可升降办公桌
CN212698112U (zh) 一种可转换使用功能的布菲车翻转板
CN2754444Y (zh) 多功能餐桌
US1951238A (en) Kitchen cabinet
CN219088664U (zh) 一种升降缓震茶几
CN201044665Y (zh) 多功能升降桌
CN219982369U (zh) 一种可伸展式餐桌
CN2131367Y (zh) 一种桌面升降旋转餐桌
CN212233585U (zh) 一种桌面扩容托板
CN209573792U (zh) 一种方便整理的双储物茶几
RU97605U1 (ru) Бар-сервант
CN220966725U (zh) 一种可调节茶几
CN209073697U (zh) 一种家庭用可旋转圆桌
CN220756886U (zh) 一种折叠式学生教育书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