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87692U - 一种拟饵 - Google Patents

一种拟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87692U
CN212087692U CN202020541772.7U CN202020541772U CN212087692U CN 212087692 U CN212087692 U CN 212087692U CN 202020541772 U CN202020541772 U CN 202020541772U CN 212087692 U CN212087692 U CN 2120876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ure
artificial bait
paddle
bait
s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4177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hai Zhenyu International Trade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hai Yuelu Outdoor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hai Yuelu Outdoor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hai Yuelu Outdoor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4177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876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876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876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拟饵,涉及鱼饵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拟饵不具备发声功能以及拟饵造价较高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拟饵本体、设置在拟饵本体内部的中空部以及在中空部内自由移动的发声体,发声体为多个,当拟饵在水中摆动时发声体之间相互碰撞发声;拟饵本体的尾端设置桨尾部,拟饵在水中移动时桨尾部与水流作用使拟饵摆动。本实用新型用于钓鱼,通过此鱼饵内中空部的发声体之间的碰撞发出声音,来引起目标鱼的注意,本申请的拟饵结构简单造价低更适合大多数人群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拟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拟饵。
背景技术
钓鱼从以前的觅食行为发展到现在的户外活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接触,而在钓鱼是需要用鱼饵来引诱目标鱼捕食从而上钩,而人造拟饵就应运而生,拟饵是外形类似鱼的鱼饵,经过人手的操作控制在水中或水面作出引诱的动作和发出声音来诱引肉食性的鱼种前来咬食的;但是目前市面上的拟饵为了突出此类效果采用极为复杂的结构来实现鱼饵的摆动以及电子发声,因此就造成了拟饵本身的造价较高不利于此类拟饵的推广使用,而市面上造价较低的高质量产品多为单一鱼形态并不具备摆动、发声的功能,对于引起目标鱼的注意不利;因此就需要设计一种拟饵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拟饵,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拟饵不具备发声功能以及拟饵造价较高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拟饵,包括拟饵本体、设置在所述拟饵本体内部的中空部以及在所述中空部内自由移动的发声体,所述发声体为多个,当所述拟饵在水中摆动时所述发声体之间相互碰撞发声;所述拟饵本体的尾端设置桨尾部,所述拟饵在水中移动时所述桨尾部与水流作用使所述拟饵摆动。
优选地,所述中空部为两端封闭的筒体结构。
优选地,所述拟饵本体外壁上设置扰流部。
优选地,所述桨尾部包括与所述拟饵本体连接的连接部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的桨部,所述桨部为板体结构,所述桨部的最大横截面积大于连接部的横截面。
优选地,所述桨部的轴线方向与所述拟饵本体轴线方向的夹角为锐角。
优选地,所述扰流部为设置在所述拟饵本体外壁周向上的环状凸起。
优选地,所述扰流部为多个且均匀沿所述拟饵本体的轴线方向布设在所述拟饵本体外壁上。
优选地,所述发声体为金属球。
优选地,所述发声体为两个。
优选地,所述中空部的材质为亚克力材料;所述拟饵本体的材质为聚氯乙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包括拟饵本体、中空部以及发声体,中空部位于拟饵本体内部,通过其内部的发声体发声引起目标鱼的注意,具体的发声体为多个,通过拟饵在水中不规则摆动引起内部发声体的碰撞发声,结构上简单制作成本低廉,拟饵本体的尾端设置桨尾部,拟饵在水中移动时桨尾部配合水流的作用使拟饵摆动,从而进一步的容易引起目标鱼的注意,从结构上使拟饵可以发生摆动,降低拟饵的制作成本,造价低更适宜大多数人群使用。
本实用新型优选技术方案至少还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中空部为两端封闭筒体结构,此筒体结构位于拟饵本体内部,从而避免发声体与拟饵本体之间的直接接触,通常拟饵采用较为软的材质制作而成,发声体的碰撞可能会被拟饵本体弱化,因此设置筒体来使碰撞声音更明显;
拟饵本体的外壁上设置扰流部,拟饵在水下移动时扰流部可以与拟饵附近位置的水作用形成扰流,从而更容易引起目标鱼的注意;
桨尾部包括与拟饵本体连接的连接部以及设置在连接部上的桨部,桨部为板体结构,桨部的最大横截面积大于连接部的横截面积,此种形式时桨部的靠近连接体的端面突出于连接体的周向,从而可以直接与水流接触同时配合,倾斜设置的桨部,与水流接触时便可以拟饵的摆动;
扰流部为设置在拟饵本体外壁周向上的环状凸起,环状凸起的设置使拟耳本体的移动与水流作用产生更加明显的扰流是目标鱼能更容易的发现;
扰流部为多个且均匀的分布在拟饵本体外壁上,扰流部沿拟饵本体的轴线方向分布,使拟饵本体在水中被拉动大致沿拟饵本体轴线方向移动,此时扰流部的扰流效果最好;
发声体为金属球,球体的碰撞发出声响吸音目标鱼;
拟饵本体的材质为聚氯乙烯,可以为软质且透明的聚氯乙烯,中空部的材质为亚克力材料,透明的材质可以观察到拟饵本体内部的发声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般拟饵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般拟饵轴侧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虾形拟饵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虾形拟饵轴侧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中空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拟耳本体;2-中空部;3-发声体;4-桨尾部;5-扰流部;6-连接部;7-桨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拟饵,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拟饵不具备摆动、发声或者拟饵造价较高的技术问题。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参照图1~5,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拟饵,包括拟饵本体1、中空部2以及发声体3,拟饵本体1用于与鱼钩悬挂并且吸音目标鱼的作用,而中空部2以承载发声体3,发声体3发出声音进一步吸音目标鱼,拟饵本体1包括如图1所示的上部头端,靠近头端位置插进鱼钩以此实现与鱼钩的连接,下部尾端,尾端位置设置桨尾部4,桨尾部4使拟饵在水中被人为操作拉动使在桨尾部4与水流的作用下使拟饵本体1发生摆动,更容易引起目标鱼的注意,发声体3在中空部2内部可以只有的移动,同时发声体3为多个,在多个发声体3同时移动相互之间发生碰撞的情况下,发声体3会发出声音,声音传播出去以此吸引目标鱼。
为了具体的实现发声体3的发声,可以将中空部2设置成单一的筒体结构,筒体结构的两端密封,发声体3在中空部内部可以自由移动,单一筒体结构与发声体3形成响管,而响管实现批量的加工生产,从而降低单个拟饵的造价;此中空部2还可以为拟饵本体1内部开设的中空空间;发声体3可以为金属球或者金属块等,碰撞发声即可。
拟饵本体1的材质可以选用聚氯乙烯(PVC)材料制作而成,可以采用透明且软质的PVC材料,既可以观察到内部结构又可以使拟饵发生大幅度的摆动,为此中空部2也可以采用较为硬质的透明材料制作而成,例如亚克力材料,避免金属球在于中空部2内壁发生碰撞时会被软质材料缓冲掉,影响发声体3之间的碰撞发声;值得说明的是拟饵本体1内部还可以设置光源与电源,光源与电源之间电连接,光源可以为二极管,电源可以为纽扣电池,透明的拟饵本体1可以很好的透光,通过光来因此目标鱼的注意。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桨尾部4能很好的促进拟饵自身的摆动,具体的桨尾部4包括连接部6以及桨部7,连接部6一端连接桨部7另一端与拟饵本体1的尾端连接,连接部6的横截面积可以小于桨部7和拟饵本体1的横截面积,如附图1与附图2所示,桨部7为板状结构,要求在于桨部7能突出于连接部6的外表面,桨部7的作用在于通过突出的端面兜住水流再通过连接部6实现拟饵的摆动,具体的为在拟饵被人拉扯时,此时拟饵超头端方向移动,而尾部的桨部7由于突出于连接部6的外表面,桨部7的轴线方向与拟饵本体1的轴线方向夹角为锐角,桨部7相对于拟饵本体1的倾斜设置可以促进其与水流的作用,此时桨部7上靠近连接部6一侧的端面与水流接触,而连接部6较为柔软,在桨部7兜住水流时在水力的作用下,连接部6发生摆动,拟饵不断移动摆动也一直循环;拟饵本体1的形状可以如附图1、2所示的普通型,还可以如附图3、4所示的虾型;拟饵本体1的形状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来进行不同的设计。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还可以在拟饵本体1的外壁上设置扰流部5以增加拟饵本体1对水流的作用,通过扰流部5来增加扰流效果,进一步吸引目标鱼,具体的扰流部5位设置在拟饵本体1外壁周向上的环状凸起,同时扰流部5为多个均匀设置,且多个扰流部5的分布方向沿拟饵本体1的轴线方向,此种设置在拟饵被拉扯在水中移动时,环形扰流部可以直接与水流方向垂直移动,扰流更加明显,使目标鱼更加容易发现拟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拟饵,其特征在于,包括拟饵本体(1)、设置在所述拟饵本体(1)内部的中空部(2)以及在所述中空部(2)内自由移动的发声体(3),所述发声体(3)为多个,当所述拟饵在水中摆动时所述发声体(3)之间相互碰撞发声;所述拟饵本体(1)的尾端设置桨尾部(4),所述拟饵在水中移动时所述桨尾部(4)与水流作用使所述拟饵摆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拟饵,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部(2)为两端封闭的筒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拟饵,其特征在于,所述拟饵本体(1)外壁上设置扰流部(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拟饵,其特征在于,所述桨尾部(4)包括与所述拟饵本体(1)连接的连接部(6)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部(6)上的桨部(7),所述桨部(7)为板体结构,所述桨部(7)的最大横截面积大于连接部(6)的横截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拟饵,其特征在于,所述桨部(7)的轴线方向与所述拟饵本体(1)轴线方向的夹角为锐角。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拟饵,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部(5)为设置在所述拟饵本体(1)外壁周向上的环状凸起。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拟饵,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部(5)为多个且均匀沿所述拟饵本体(1)的轴线方向布设在所述拟饵本体(1)外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拟饵,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体(3)为金属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拟饵,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体(3)为两个。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拟饵,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部(2)的材质为亚克力材料;所述拟饵本体(1)的材质为聚氯乙烯。
CN202020541772.7U 2020-04-13 2020-04-13 一种拟饵 Active CN2120876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41772.7U CN212087692U (zh) 2020-04-13 2020-04-13 一种拟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41772.7U CN212087692U (zh) 2020-04-13 2020-04-13 一种拟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87692U true CN212087692U (zh) 2020-12-08

Family

ID=73631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41772.7U Active CN212087692U (zh) 2020-04-13 2020-04-13 一种拟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8769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46783A (zh) * 2021-02-24 2022-08-30 古洛布莱株式会社 路亚用软质部件及路亚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46783A (zh) * 2021-02-24 2022-08-30 古洛布莱株式会社 路亚用软质部件及路亚
CN114946783B (zh) * 2021-02-24 2024-01-12 古洛布莱株式会社 路亚用软质部件及路亚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45801U (zh) 一种背钩式软体假饵
CN212087692U (zh) 一种拟饵
CN214015606U (zh) 一种节段式假饵
CN210043027U (zh) 路亚钓用软体仿生鱼饵
CN210671760U (zh) 一种仿生假饵
CN202907662U (zh) 外带环形吊坠的鱼饵
CN213523520U (zh) 一种能高效率吸引鱼类的仿生鱼饵
CN205233229U (zh) 形态、声音、回波、味道为一体的仿生鱼饵
CN208317999U (zh) 一种新型环保可降解高仿真鱼诱饵
CN206078696U (zh) 仿生鱼饵
CN215380900U (zh) 一种可远投的多功能假饵
CN216567820U (zh) 软体仿生雷蛙鱼饵
CN202385637U (zh) 贴有镭射纸人造鱼具
CN220587292U (zh) 一种铅鱼仿生钓饵
CN218831679U (zh) 一种尾部头部有舌板的双舌板仿生饵
CN215074877U (zh) 一种带有可开闭式旋转螺旋桨的路亚鱼饵
CN214709774U (zh) 电动拟饵
KR200401908Y1 (ko) 낚시용 스푼루어
CN212589730U (zh) 一种摆动灵活的仿生鱼饵
CN220458347U (zh) 一种路亚鱼饵
CN216853502U (zh) 响珠亮片vib鱼饵
CN216627173U (zh) 一种仿生假饵
CN214282853U (zh) 一种可远投的爆音假饵
CN217509720U (zh) 一种路亚鱼饵
CN204888413U (zh) 一种多节仿生假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019

Address after: 264200 No. 21-15, Haifeng Road, Weiha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eihai Zhenyu International Trade Co.,Ltd.

Address before: 264200 room 8511, No.6 Minjiang street, Zhangcun Town, Huancui District, Weihai City, Shandong Province (self declaration)

Patentee before: Weihai Yuelu outdoor product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